CN2121412U - 仿生飞机 - Google Patents

仿生飞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412U
CN2121412U CN 91232302 CN91232302U CN2121412U CN 2121412 U CN2121412 U CN 2121412U CN 91232302 CN91232302 CN 91232302 CN 91232302 U CN91232302 U CN 91232302U CN 2121412 U CN2121412 U CN 21214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g
frame
fixed
connects
bas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123230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建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9123230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412U/zh
Publication of CN21214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412U/zh
Gran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技术,特别是仿生飞机,其 结构主要由机体、机翼、机轮组成;机体有机壳、机架、 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控向系统;传动系统中的转臂驱 动机构与机翼配合,可使机翼作上下摆动,控向系统 的控向机构可控制航向。适用于军事、航空、游乐 等。

Description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技术,特别是仿生飞机,适用于军事、航空、游乐等。
现有飞机的机翼是固定不能活动的,因而不能象飞行生物那样飞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飞机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机翼可活动,象飞行生物那样飞行的仿生飞机。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方法是这样实现的:结构由机体、机翼、机轮组成。其中,机体外围为机壳,固定在机架上,可采用现有轻型飞机的相应技术;机体上的动力系统与传动系统相配合,安装在机架上,可采用现有轻型飞机和汽车的相应技术;传动系统中连接有转臂驱动机构,与机翼相配合,并使侧翼作上下摆动。机翼的尾翼固定在机架尾端。机轮安装在机体腹部,可采用现有飞机的相应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有三组侧翼,组成多翼仿生飞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机翼可活动,能象鸟等飞行生物的飞翔那样飞行。特别适用于军事侦察、双人  航空、游乐等。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形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机架、机壳、尾翼配合的剖面示意图(B向,腑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面示意图。
图4为侧翼上的B-B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C-C剖面局部示意图(C向,侧视图)。
图6为机翼轴及其控制机构的示意图(C向,D-D剖面)
图7为机翼轴控制机构的E-E剖面示意图(B向)。
图8为侧翼的E向示意图及其局部示意图。
图9为侧翼的第二实施例局部部分示意图(E向)。
图10为仿生羽的E向示意图。
图11为仿生羽的F-F剖面示意图。
图12、仿生羽的G-G剖面示意图。
图13为侧翼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E向)。
图14为传动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B向)。
图15为主传动器的剖面示意图(B向)。
图16为万向联接头示意图(C向)。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腑视图(B向)。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结构细节和工作情况。
本实用新型结构由机体1、机翼、机轮3组成。其中:
机体1由机壳16、机架17、驾驶室6、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控向系统组成,即机壳16固定在机架17的外围,驾驶室固定在机架17的前部。可采用现有飞机的相应技术,机壳16表面可固定着羽毛,起装饰作用,动力系统有发动机18,传动系统有离合器19、变速器20、主传动轴21、主传动器22、互相配合,均安装在机架17上,可采用现有汽车的相应技术。动力系统的动力必须保证飞机直升起飞时的动力。但主传动器22与一组转臂驱动机构相配合。
转臂驱动机构是一根转臂轴23的两端分别垂直地同向地连接一根转臂4的一端,转臂4的另一端又垂直地连接一根柄轴5,柄轴5连接万向联接头34,由销锁和垫片36锁着外端,万向联接头34通过销轴101与联杆7的下叉头100连接,组成活动节102。联杆7的上叉头72由销轴71与侧翼9上的大支承15连接,组成活动节8。
转臂轴23安装在机架17的支承座24的下轴孔35中,由圆锥滚子轴承99配合,转臂轴23中段固定一个圆锥齿轮95,与主传动轴21上的圆锥齿轮95相啮合。主传动器外壳96包在外围,主传动器外壳96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一个凸缘环98,由螺栓97紧固在机架17上。
机翼分别为两副侧翼9和一副尾翼14。
侧翼9左右对称,每副侧翼9有刚性板块状的主翼12和柔性片状的副翼11。主翼12上有翼架43、其基部10有一叉头73与翼轴27的两端接头75连接,由销轴74配合在其轴孔76中,组成活动节13,使侧翼可上下地摆动。翼轴27由圆锥滚子轴承56配合,安装在机架17的支承座24的上轴孔44中;其中段断离,但由控制杆31的轴套28套着,螺栓29紧固而连接。
每副侧翼9为旗形,其基部10连接翼架43,翼架43有夹板部46,通过螺栓螺母47固定着翼片45,翼片45为弹性片如弹簧片、塑料片,由柔性材料制成,有多层或是单层,组成副翼11,其边片54夹着中间片55、翼片45靠着翼架43的部分至远离翼架43的部分厚度呈逐渐减小的状态,其远  基部39,弯曲部40,近基部41组成的角α为100~180度;而近基部41与翼轴27所组成的角β为100~180度。
侧翼9的长度为机身总长度的 2/3 ~3倍,宽度为机身总长度的 1/2 ~1.5倍,翼架43与翼片45可以合为一块。
侧翼9翼架43的近基部41背面有一个固绳环42,拉绳32的一端固定在其上,另一端穿过支承座24上的孔33而系结在驾驶室6内的摇臂66上。翼架的基部端较粗,末端较细。
近基部41的腹面安装有一副控向机构37、即由翼架43上的两个小支承38配合着一根转轴49,转轴49上固定一片活动片48;活动片48与翼架43之间安装有一个具有活塞杆50的气缸51和一个拉伸弹簧52;气缸51连接着气压管53,气压管53再连接气压系统。气压系统的压力源可通过气压管53,进入气缸51,推动活塞杆50,再推动活动片48转动,气压系统气压管53、气缸51、活塞杆50均为现有汽车制动系统的气压系统。
在侧翼9的其它实施例中,翼架43上可安装10~50片仿生羽77,每片仿生羽77由羽杆79、羽枝81、羽片82、腹钩80、背钩84组成;即羽杆79的一端为羽柄78,其上有螺栓孔83,可与螺栓螺母配合而固定在翼架43的夹板部46,另一端呈逐渐细小状态,腹面固定有一排腹钩80,20~50根羽枝81垂直地固定在羽杆79上,其末端有背钩84,由塑料膜片86包裹地固定在羽杆79和羽枝81上,组成羽片82,羽杆79也可呈管状,有管腔85。仿生羽77在工作时其背钩84必须能钩住另一仿生羽上的腹钩80。
或者,翼架43为三角形、爪状地固定着5~30根曲线形的翼枝87、翼枝为杆状或管状,其基部至末端呈逐渐细小状态,为柔性材料制成,由塑料膜片86或尼龙帆布包扎地固定在其构成的平面上组成翼片45。
机体1内安装有转翼控制机构。即固定在翼轴27上的控制杆31的两端有固绳孔30,分别连接一根拉绳59的一端,拉绳5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一个连接环60,并同时连接在同一根链条61的两端;链条61与大的链轮64配合,链轮64同时与小的齿轮65啮合,链轮64的轴63和齿轮65的轴62安装在驾驶室6内的支承58上;齿轮轴62的一端固定一个摇臂66。齿轮65同时与锁定器68配合。刀形锁定器68的推杆部67连接刀齿部70,安装在支承58上的孔69中,其刀齿部70可与齿轮65啮合和分离。转动摇臂66,可使齿轮65转动,从而使链轮64转动,拉动链条61、拉绳59,再拉动控制杆31,使翼轴27转动,侧翼9转动,作用是控制侧翼9活动。
尾翼14为三角板形或扇形硬片,水平地固定在机架17尾部的延伸架25上。
四个机轮3安装在机体1腹部的机轮架2上,组成品字形。机轮架2固定在机架17上,可采用现有飞机的相应技术,机轮架2的高度等于侧翼9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传动系统可具有三个主传动器和转臂驱动机构,即主传动轴21连接主传动器22,主传动器22与前转臂驱动机构88配合;主传动器22同时向后连接一根中传动轴89,中传动轴89另一端连接中主传动器91,同时与中转臂驱动机构90配合;中主传动器91向后连接一根后传动轴92,后传动轴92另一端连接后主传动器94,并配合着后转臂驱动机构93。三组转臂驱动机构88、90、93。分别通过三组联杆7与三组侧翼9相配合。组成多翼仿生飞机。
本实用新型机体1的前端可安装成九个鸟头形状,使飞机的形状组成九头鸟形。

Claims (8)

1、由机体1、机翼、机轮3组成的仿生飞机,其特征是,机体1由机壳16、机架17、驾驶室6、动力系统、控向系统组成;即机壳16固定在机架17的外围,驾驶室6安装在机架17的前部,动力系统有发动机18,传动系统有离合器19、变速器20,主传动轴21、主传动器22,它们互相配合,均安装在机架17上。但主传动器与一组转臂驱动机构相配合;
转臂驱动机构是一根转臂轴23的两端分别垂直地同向地连接一根转臂4的一端,转臂4的另一端又垂直地连接一根柄轴5;柄轴连接万向连接头34,万向连接头通过销轴101与联杆7的下叉头100连接,组成活动节102;联杆的上叉头72由销轴71与侧翼9上的大支承15连接,组成活动节8;
转臂轴23安装在机架支承座24的下轴孔35中,由圆锥滚子轴承99配合;转臂轴中段固定一个圆锥齿轮95,与主传动轴上的圆锥齿轮相啮合;主传动器外壳96包在其外围;主传动器外壳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一个凸缘环98,由螺栓97紧固在机架上;
机翼分为两副侧翼9和一副尾翼14;
侧翼左右对称;每副侧翼有刚性板块状的主翼12和柔性片状的副翼11;主翼上有翼架43,其基部10有叉头73,与翼轴27的两端接头75连接,由销轴74配合在其轴孔76中,组成活动节13;翼轴由圆锥滚子轴承56配合安装在机架的支承座的上轴孔44中;其中段断离,但由控制杆31的轴套28套着和螺栓29紧固而连接;
每副侧翼9为旗形;其基部连接翼架,翼架有夹板部46,通过螺栓螺母47固定着翼片45;翼片为弹性片,有多层或单层,组成副翼,其边片54夹着中间片55;翼片靠近翼架的部分至远离翼架的部分厚度呈逐渐减小状态,而翼架靠近基部的一端至远离基部一端厚度呈逐渐减小状态;
翼架的近基部背面有一个固绳环42,拉绳32的一端固定在其上,另一端穿过支承座的孔33,而系结于驾驶室内的摇臂66上;近基部的腹面固定一副控向机构37,即由近基部上的两个小支承38配合一根转轴49,转轴上固定一片活动片48;活动片与翼架之间安装有一个具有活塞杆50的气缸51和一个拉伸弹簧52;气缸连接着气压管53,气压管再连接气压系统;
机体内安装有转翼控制机构;即固定在翼轴中段上的控制杆的两端有固绳孔30,分别连接一根拉绳59的一端,拉绳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一个连接环60,并同时连接同一根链条61的两端;链条61与链轮64配合,链轮同时与齿轮65啮合,链轮的轴63和齿轮的轴62安装在驾驶室内的支承58;齿轮的轴的一端固定一个摇臂66,齿轮同时与锁定器68配合;刀形的锁定器的推杆部67连接刀齿部70,安装在支承58的孔69中:
尾翼为三角形,水平地固定在机架尾端的延伸架25上;
机轮有四个,安装在机体腹部的机轮架上,组成品字形;机轮架固定在机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其特征是:翼架的近基部、弯曲部、远基部组成的角α为100~180度;近基部与翼轴组成的角β为100~18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其特征是:侧翼的长度为机身总长度的 2/3 ~3倍;宽度是机身总长度的 1/2 ~1.5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其特征是:机壳外表面固定有鸟类羽毛。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飞机,其特征是:翼架上可安装10~50片仿生羽77;每片仿生羽由羽杆79、羽枝81羽片82、腹钩80、背钩84组成;即羽杆的一端为羽柄78,固定在翼架的夹板部46;另一端呈逐渐细小状态,腹面有一排腹钩80,20~25根羽枝81垂直地固定在羽杆上,其未端有背钩84,由塑料膜片86包裹地固定羽杆和羽枝上,组成羽片,羽杆为管状。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飞机,其特征是:翼架呈三角形、爪形地固定着5~30根曲线形的柔性管状翼枝87,翼枝基部至末端呈逐渐细小状态,由尼龙布包扎地固定在其构成的平面上,组成翼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其特征是:传动系统中可以由主传动轴连接主传动器,并与前转臂驱动机构88配合;主传动器同时向后连接一根中传动轴89,中传动轴另一端连接中主传动器91,同时与中转臂驱动机构90配合;中主传动器向后连接一根后传动轴92。后传动轴的另一端连接后主传动器94;并配合着后转臂驱动机构93;前、中、后转臂驱动机构89、90、98分别通过三组联杆与三组侧翼相配合,组成多翼仿生飞机。
8、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飞机,其特征是:动力系统为一组现有的电池和电动机,组成游乐仿生飞机。
CN 91232302 1991-12-10 1991-12-10 仿生飞机 Granted CN21214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1232302 CN2121412U (zh) 1991-12-10 1991-12-10 仿生飞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1232302 CN2121412U (zh) 1991-12-10 1991-12-10 仿生飞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412U true CN2121412U (zh) 1992-11-11

Family

ID=4937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1232302 Granted CN2121412U (zh) 1991-12-10 1991-12-10 仿生飞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41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7159A (zh) * 2011-03-31 2011-08-31 上海交通大学 锥齿轮组扑翼飞行器
CN102167160A (zh) * 2011-04-14 2011-08-31 东北大学 一种弹跳起飞的微型扑翼飞行器
CN106043642A (zh) * 2016-05-30 2016-10-26 深圳市鼎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仿生机构及机器人
CN106364672A (zh) * 2016-10-21 2017-02-01 沈小沉 弹性翼扑翼飞行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7159A (zh) * 2011-03-31 2011-08-31 上海交通大学 锥齿轮组扑翼飞行器
CN102167160A (zh) * 2011-04-14 2011-08-31 东北大学 一种弹跳起飞的微型扑翼飞行器
CN106043642A (zh) * 2016-05-30 2016-10-26 深圳市鼎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仿生机构及机器人
CN106043642B (zh) * 2016-05-30 2018-08-21 深圳市鼎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仿生机构及机器人
CN106364672A (zh) * 2016-10-21 2017-02-01 沈小沉 弹性翼扑翼飞行器
CN106364672B (zh) * 2016-10-21 2018-12-21 胡高 弹性翼扑翼飞行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090581A (en) Flying car
CN202345677U (zh) 一种用于交通运输的快速运载结构
CN2121412U (zh) 仿生飞机
CN108750104A (zh) 一种机翼自适应主动扭转的扑翼飞行器
US4025007A (en) Shifting horizontal tail with helical motions
CN1063714C (zh) 一种扑翼机
CN208412092U (zh) 一种多动力固定翼飞机
CN1118385C (zh) 水上扑翼飞行汽车
CN2413938Y (zh) 飞行汽车
CN2467345Y (zh) 飞行汽车
JPS62501832A (ja) 折畳み可能な航空機
US20210316855A1 (en) Air-ground operable powered ultralight vehicle
CN2122118U (zh) 仿生飞机
CN207972797U (zh) 用于载人多旋翼飞行车辆的传动带张紧装置
EP1618037B1 (de) Leichtflugzeug der ultraleicht-klasse und sportflugzeugklasse
DE102020125799A1 (de) Luftfahrzeug
CN207972794U (zh) 一种载人涵道多旋翼飞行车辆
CN2732622Y (zh) 翼板上下分扇式飞行器
CN105711505A (zh) 一种汽车活动踏步自动装置
CN1111204A (zh) 轻型宽翼飞行器
CN220884859U (zh) 旋翼无人机用仿生栖息机构
DE10159082A1 (de) Flugfähiges Kraftfahrzeug
CN2148031Y (zh) 人力飞行器
AU712145B2 (en) Multi-purpose aircraft
CN2548904Y (zh) 单人背负式超轻型伸缩羽翼飞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