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35401U - 一种红外触摸装置、背光模组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外触摸装置、背光模组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35401U
CN212135401U CN202021100745.2U CN202021100745U CN212135401U CN 212135401 U CN212135401 U CN 212135401U CN 202021100745 U CN202021100745 U CN 202021100745U CN 212135401 U CN212135401 U CN 2121354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light guide
light
parallel
infrared tou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0074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龙
曹文乐
邹宝华
孙鑫
杨培忠
王进
徐法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Echom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Echom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Echom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Echom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0074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354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354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354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外触摸装置、背光模组及终端,属于触摸屏技术领域。所述红外触摸装置,包括触摸屏、相对包覆于触摸屏边缘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设置于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中的光学接收/发送装置及导光件;其中,导光件包括沿垂直于触摸屏的方向延伸的垂直部和沿平行于触摸屏的方向延伸的平行部;垂直部的末端与光学接收/发送装置的收光面/发光面正对;第一边框中的导光件的平行部的末端与第二边框中的导光件的平行部的末端正对;垂直部与平行部之间设置有反光面,用于反射垂直部和平行部之间的光线。所述背光模组及终端均包括上述红外触摸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红外触摸装置、背光模组及终端,整体尺寸小,美观性和触摸体验好。

Description

一种红外触摸装置、背光模组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摸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触摸装置、背光模组及终端。
背景技术
商显会议机及黑板已广泛应用于现代化办公及教学中,综合考虑整机成本及触摸功能的稳定性,在大尺寸触摸领域的应用中,红外触摸技术得以广泛使用。现有技术中,红外触摸装置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方案:
如图1所示,第一种背光模组,采用卧式红外触摸装置,包括边框1',及设置在边框1'内的光学接收/发送装置2'及导光件3'。光学接收/发送装置2'上连接有电路板21',导光件3'的第一光面31'和第二光面32'平行设置,电路板21'与触摸屏4'平行设置,使光学接收/发送装置2'的光线信号分别通过导光件3'的第一光面31'和第二光面32'进行导光,光学接收/发送装置2'与导光件3'设置在触摸屏4'的上方,其边框1'的单边宽度W'一般为25-30mm,触摸深度H'为8mm以上;
如图2所示,第二种背光模组,采用立式红外触摸装置,包括边框1",及设置在边框1"内的光学接收/发送装置2"及导光件3"。光学接收/发送装置2"上连接有电路板21",导光件3"的第一光面31"和第二光面32"平行设置,电路板21"与触摸屏4"垂直设置,使光学接收/发送装置2"的光线信号分别通过导光件3"的第一光面31"和第二光面32"进行导光,光学接收/发送装置2"设置在触摸屏4"的一端,其边框1"的单边宽度W"一般为18-25mm,触摸深度H"为6.5mm以上;两种背光模组的单边宽度及触摸深度尺寸较大,使得整体的外观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触摸装置,降低单边宽度及触摸深度,提高美观性和触摸体验。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红外触摸装置,包括:
触摸屏;
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相对包覆于触摸屏的边缘;
光学接收/发送装置,设置于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中,且沿垂直于触摸屏的方向延伸;
导光件,设置于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中,导光件包括沿垂直于触摸屏的方向延伸的垂直部和沿平行于触摸屏的方向延伸的平行部;垂直部的末端与光学接收/发送装置的收光面/发光面正对;第一边框中的导光件的平行部的末端与第二边框中的导光件的平行部的末端正对;垂直部与平行部之间设置有反光面,以将光线在垂直部或平行部中的光线反射至平行部或垂直部中。
可选地,反光面与垂直部和平行部均呈45°设置。
可选地,反光面为亮面。
可选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分别与导光件及光学接收/发送装置卡接连接。
可选地,第一容纳槽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导光件还包括连接反光面和平行部的末端的第一表面,第一侧壁与光学接收/发送装置卡接,第二侧壁与第一表面卡接,光学接收/发送装置与导光件抵接。
可选地,第一容纳槽包括底壁,导光件还包括连接反光面和垂直部的末端的第二表面,第二表面与底壁卡接。
可选地,底壁上设置有第一凸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与第一凸台相配合的第一凹槽;和/或
第二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一表面上设有与第二凹槽相配合的第二凸台;和/或
光学接收/发送装置上设置有电路板,第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三凹槽,电路板的一端设置在第三凹槽内,另一端抵接在导光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降低整体尺寸,提高美观性和触摸体验;模块化结构,提高组装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上述的红外触摸装置。
可选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之间的复合背板及塑胶胶框。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降低整体尺寸,提高美观性和触摸体验;模块化结构,提高组装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终端,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红外触摸装置,通过导光件上依次设置有垂直部的末端、反光面和平行部的末端,反光面用于反射光线,使得垂直部的末端和平行部的末端之间的光线得以传输,保证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光学接收/发送装置安装垂直部的一端,垂直部和平行部的折弯内用于安装触摸屏,使光学接收/发送装置和触摸屏充分利用了导光件的垂直部和平行部的结构空间,减小了光学接收/发送装置和触摸屏占用空间,从而减小了单边宽度及触摸深度,进而提高了美观性和触摸体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采用上述的红外触摸装置,降低整体尺寸,提高了美观性和触摸体验;通过红外触摸装置的模块化结构设计,提高了组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终端,采用上述的背光模组,降低整体尺寸,提高了美观性和触摸体验;通过背光模组的模块化结构设计,提高了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第一种背光模组的主视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第二种背光模组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背光模组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A处放大图。
图中:
1'-边框;2'-光学接收/发送装置;21'-电路板;3'-导光件;31'-第一光面;32'-第二光面;4'-触摸屏;W'-单边宽度;H'-触摸深度;
1"-边框;2"-光学接收/发送装置;21"-电路板;3"-导光件;31"-第一光面;32"-第二光面;4"-触摸屏;W"-单边宽度;H"-触摸深度;
101-复合背板;102-塑胶胶框;
1-第一边框;11-第一侧壁;111-第三凹槽;12-第二侧壁;121-第二凹槽;13-底壁;131-第一凸台;
2-光学接收/发送装置;21-电路板;22-收光面/发光面;
3-导光件;31-垂直部的末端;32-平行部的末端;33-反光面;34-第一表面;341-第二凸台;35-第二表面;351-第一凹槽;
4-触摸屏;
W-单边宽度;H-触摸深度;
5-第二边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红外触摸装置,如图3-5所示,包括触摸屏4、第一边框1和第二边框5、光学接收/发送装置2及导光件3;参照图3和图4,具体地,第一边框1和第二边框5相对包覆于触摸屏4的边缘;光学接收/发送装置2和导光件3设置于第一边框1和第二边框5中,且光学接收/发送装置2沿垂直于触摸屏4的方向延伸。
光学接收/发送装置通过导光件3进行光学信号的传输,实现了光学信号的发送与接收。安装时,两个导光件3分别与光学接收装置和光学发送装置相对设置。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边框1上安装有光学发送装置和一个导光件3,第二边框5上安装有光学接收装置和另一个导光件3。
具体地,参照图5,导光件3包括沿垂直于触摸屏4的方向延伸的垂直部和沿平行于触摸屏4的方向延伸的平行部;垂直部的末端31与光学接收/发送装置2的收光面/发光面22正对;第一边框1中的导光件3的平行部的末端32与第二边框5中的导光件3的平行部的末端32正对;垂直部与平行部之间设置有反光面33,以将光线在垂直部或平行部中的光线反射至平行部或垂直部中。
本实施例中,使用时,光学发送装置发送信号,光线信号通过光学发送装置的发光面依次进入到一个导光件3的垂直部的末端31、垂直部、反光面33反射光线信号、平行部、最后反射光线信号从平行部的末端32输出;光线信号进入到另一个导光件3的平行部的末端32、平行部、反光面33反射光线信号、垂直部、垂直部的末端31、最后光线信号通过光学接收装置的收光面,光学接收装置接收信号。参照图4和图5,红外信号的传输路径为:发光面-垂直部的末端31-反光面33-一个平行部的末端32-相对设置的另一个平行部的末端32-反光面33-垂直部的末端31-收光面,即图中的O-P-Q。通过导光件3上依次设置有垂直部的末端31、反光面33和平行部的末端32,反光面33用于反射光线,使得垂直部的末端31和平行部的末端32之间的光线得以传输,保证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光学接收/发送装置2安装垂直部的一端,垂直部和平行部的折弯内用于安装触摸屏4,使光学接收/发送装置2和触摸屏4充分利用了导光件的垂直部和平行部的结构空间,减小了光学接收/发送装置2和触摸屏4占用空间,从而减小了单边宽度W及触摸深度H,进而提高了美观性和触摸体验。通过光的反射规律,优化导光件3的结构,光学接收/发送装置2、导光件3及触摸屏4的安装位置之间的合理布局,本实施例中,第一边框1和第二边框5的单边宽度W为13.5mm,触摸深度H为3.9mm,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其极大优化了红外触摸装置的尺寸,提高了整机外观美观性。具体地,第一边框1由金属材质制成,触摸屏4由钢化玻璃制成。
提高导光件3对光线的传输率,可提高传输信号强度;当对传输信号强度要求一定时,提高传输信号强度,可降低光学接收/发送装置2的传输信号能力,节约成本。为提高导光件3的光线传输率,可采用以下措施。
可选地,反光面33与垂直部和平行部均呈45°设置,提高反光面33对光线的反射率,进而提高传输信号强度。
可选地,反光面33为亮面,以提高反光面33对光线的反射率,提高传输信号强度;具体地,反光面33为抛光面或电光面。
可选地,第一边框1和第二边框5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分别与导光件3及光学接收/发送装置2卡接连接,本实施例中,导光件3及光学发送装置卡接在第一容纳槽内,导光件3及光学接收装置2卡接在第二容纳槽内,方便了红外触摸装置的组装和拆卸。
参照图5,具体地,第一容纳槽包括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导光件3还包括连接反光面33和平行部的末端32的第一表面34,第一侧壁11与光学发送装置卡接,第二侧壁12与第一表面34卡接,光学发送装置与导光件3抵接,从而实现光学发送装置和导光件3稳定安装在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之间,避免松动。
本实施例中,第二侧壁12上设置有第二凹槽121,第一表面34上设有与第二凹槽121相配合的第二凸台341,第二凸台341安装在第二凹槽121内,实现第一表面34与第二侧壁12的卡接;光学发送装置上设置有电路板21,第一侧壁11上开设有第三凹槽111,电路板21的一端设置在第三凹槽111内,实现第一侧壁11与光学发送装置的卡接,电路板21的另一端抵接在导光件3上,从而实现导光件3和光学发送装置在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之间的稳固连接。
继续参照图5,可选地,第一容纳槽包括底壁13,导光件3还包括连接反光面33和垂直部的末端31的第二表面35,第二表面35与底壁13卡接,从而实现第一容纳槽的底壁13与导光件3的连接,提高了导光件3与光学发送装置的安装稳定性。
具体地,底壁13上设置有第一凸台131,第二表面35上设置有与第一凸台131相配合的第一凹槽351;第一凸台131安装在第一凹槽351内,从而实现了底壁13与第二表面35的连接。
同理,第二容纳槽与第一容纳槽呈对称结构,光学接收装置和导光件3同样安装在第二容纳槽内,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通过采用上述的红外触摸装置,降低了单边宽度W及触摸深度H,提高了背光模组的美观性和触摸体验;通过红外触摸装置的模块化结构设计,提高了组装效率。
具体地,如图3-5所示,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在红外触摸装置之间的用于承重的复合背板101及塑胶胶框102;复合背板101和触摸屏4平行设置,并固定连接在红外触摸装置之间。本实施例中,复合背板101通过紧固件连接在外框上,触摸屏4抵接在与第一表面34相对的平面上,塑胶胶框102的一侧面抵接在与第二表面35相对的平面上,进一步提高导光件3的安装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整体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如商显会议机或者电子黑板等,其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通过降低背光模组的单边宽度W及触摸深度H,提高了终端的美观性和触摸体验;通过背光模组的模块化结构设计,提高了组装效率。
可选地,红外触摸装置的组装步骤,包括:
S1:将导光件3分别安装在第一边框1的第一容纳槽上和第二边框5的第二容纳槽上;
S2:将光学发送装置卡接在导光件3和第一容纳槽的第三凹槽111上,同理,将光学接收装置卡接在导光件3和第二容纳槽上;
S3:安装触摸屏4。
可选地,背光模组的组装步骤,包括:
S100:组装100,包括复合背板101和塑胶胶框102;
S200:将已经组装完成的红外触摸装置安装在100的两端。
可选地,组装好的背光组件安装到终端上。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红外触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摸屏(4);
第一边框(1)和第二边框(5),相对包覆于所述触摸屏(4)的边缘;
光学接收/发送装置(2),设置于所述第一边框(1)和所述第二边框(5)中,且沿垂直于所述触摸屏(4)的方向延伸;
导光件(3),设置于所述第一边框(1)和所述第二边框(5)中,所述导光件(3)包括沿垂直于所述触摸屏(4)的方向延伸的垂直部和沿平行于所述触摸屏(4)的方向延伸的平行部;所述垂直部的末端(31)与所述光学接收/发送装置(2)的收光面/发光面(22)正对;所述第一边框(1)中的所述导光件(3)的平行部的末端(32)与所述第二边框(5)中的所述导光件(3)的平行部的末端(32)正对;所述垂直部与所述平行部之间设置有反光面(33),以将光线在所述垂直部或所述平行部中的光线反射至所述平行部或所述垂直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触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面(33)与所述垂直部和所述平行部均呈45°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触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面(33)为亮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触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1)和所述第二边框(5)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分别与所述导光件(3)及所述光学接收/发送装置(2)卡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外触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包括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所述导光件(3)还包括连接所述反光面(33)和所述平行部的末端(32)的第一表面(34),所述第一侧壁(11)与所述光学接收/发送装置(2)卡接,所述第二侧壁(12)与所述第一表面(34)卡接,所述光学接收/发送装置(2)与所述导光件(3)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外触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包括底壁(13),所述导光件(3)还包括连接所述反光面(33)和所述垂直部的末端(31)的第二表面(35),所述第二表面(35)与所述底壁(13)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外触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壁(13)上设置有第一凸台(131),所述第二表面(35)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台(131)相配合的第一凹槽(351);和/或
所述第二侧壁(12)上设置有第二凹槽(121),所述第一表面(34)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凹槽(121)相配合的第二凸台(341);和/或
所述光学接收/发送装置(2)上设置有电路板(21),所述第一侧壁(11)上开设有第三凹槽(111),所述电路板(21)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三凹槽(111)内,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导光件(3)上。
8.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红外触摸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边框(1)和所述第二边框(5)之间的复合背板(101)及塑胶胶框(102)。
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背光模组。
CN202021100745.2U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红外触摸装置、背光模组及终端 Active CN2121354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00745.2U CN212135401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红外触摸装置、背光模组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00745.2U CN212135401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红外触摸装置、背光模组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35401U true CN212135401U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84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00745.2U Active CN212135401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红外触摸装置、背光模组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354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2526B (zh) 顯示器組裝機構及其相關顯示器設備
CN105938272B (zh) 一种超薄背光模组及基于其的触摸一体机
CN111552116B (zh) 液晶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GB2365194A (en) Front Lighting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212135401U (zh) 一种红外触摸装置、背光模组及终端
CN203217522U (zh) 红外触摸屏和触显一体机
CN205376009U (zh) 一种消隐边框显示装置及显示器
CN215910837U (zh) 一种边框、面框组件以及交互平板
CN111651098B (zh) 一种红外触摸装置及型材
CN210515257U (zh) 导光装置和触摸显示装置
CN210129209U (zh) 框体组件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CN221008509U (zh) 交互显示装置及智慧黑板
CN216437254U (zh) 一种智能手机用led触摸键导光膜片
CN219574788U (zh) 一种红外触摸框结构及显示设备
CN206370857U (zh) 盖板、显示屏及终端
CN219370328U (zh) 红外触摸框结构及显示设备
CN216412127U (zh) 触控显示模组、显示设备
CN220752337U (zh) 一种光波导结构
CN212324143U (zh) 一种可降低触摸面板温度的背光结构
CN219320610U (zh) 一种背板贴片灯珠的侧入式液晶模组
CN102609155B (zh) 双触摸面表面声波触摸屏
CN214409514U (zh) 背光模组
KR20050003265A (ko) 인쇄회로 기판의 접지 방식을 개선한 액정표시장치
CN219872739U (zh) 屏幕及汽车
CN219574538U (zh) 显示屏结构及红外触摸交互平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n infrared touch device, backlight module, and terminal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1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11

Pledgee: Suzhou Trust Co.,Ltd.

Pledgor: JIANGSU ECHOM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60520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