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27096U - 一种光纤缠绕放线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缠绕放线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27096U
CN212127096U CN201922148661.XU CN201922148661U CN212127096U CN 212127096 U CN212127096 U CN 212127096U CN 201922148661 U CN201922148661 U CN 201922148661U CN 212127096 U CN212127096 U CN 2121270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it
hole
optical fiber
switching base
w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4866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昺炎
杨国发
徐春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stitute Of Transmission Line (cetc No23 Institute)
CETC 23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stitute Of Transmission Line (cetc No23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stitute Of Transmission Line (cetc No23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stitute Of Transmission Line (cetc No23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92214866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270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270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270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缠绕放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缠绕放线模具由转接底座、导线管、支撑芯轴组成,所述转接底座为圆盘形,所述导线管为硬质弯管,所述转接底座为硬质材料,所述导线管为硬质材料,所述转接底座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支撑芯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且可轴向转动,所述转接底座在偏离中心处开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直径大于等于所述导线管外径。本专利通过转接底座将模具安装在缠绕设备上,调整导线管的角度,改变光纤与支撑芯轴之间的夹角,结合牵引机的牵引速度,改变光纤缠绕的节距,实现光缆声灵敏度可调。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缠绕放线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缆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缠绕放线模具。
背景技术
光纤的背向散射特性受到外界物理量的变化,会发生波长、功率或相位的变化。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利用这类特性,搭配合适的传感光纤实现了沿光纤长度方向连续的传感。与其他的光纤传感技术相比,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中传感器只有一根同时传感与传光的光纤,传感部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单位长度内信息获取成本大大降低,性价比高。
目前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周界安防、分布式温度传感、结构监测等领域,特别适合于天然气、石油管道等安全监控和民用设施如桥梁、大型建筑等土木工程的预警监控。但分布式光纤声传感技术的进一步进展相对缓慢,而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少高声敏感的传感元件。
目前主流增敏方法是使用胶体填充的松包光纤代替普通光纤。这种方法在其外紧密挤塑外护套,通过减小光缆内部的空隙来提高声信号的传递效率。该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加工简单,易于实施,但是其增敏效果不佳。还有一种理论可行的增敏方法是在声敏芯棒外部紧密缠绕光纤。这种方法具有很好的增敏效果,但是受限于生产设备,尤其是光纤缠绕设备,目前仍没有实例。
现有光纤缠绕设备一般有两种方式:适用于制作定长线圈的光纤线圈缠绕设备以及适用于通信光缆制造的光纤绕包设备。前者可以实现光纤的紧密缠绕,但是使用时必须转动芯棒,因此无法制作大长度元件。后者可以自动连续地在指定芯棒上定张力缠绕光纤,但是由于通信光缆生产要求光纤缠绕间距达到米量级,现有设备均无法缠绕较小节距,例如厘米量级的节距,无法实现较高的增敏效果。因此目前的光纤缠绕设备无法实现紧密缠绕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缠绕放线模具,该光纤缠绕放线模具能够结合牵引机的牵引速度,改变光纤缠绕的节距,实现光缆声灵敏度可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光纤缠绕放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缠绕放线模具由转接底座1、导线管2、支撑芯轴3组成,所述转接底座1为圆盘形,所述导线管2为硬质弯管,所述转接底座1为硬质材料,所述导线管2为硬质材料,所述转接底座1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通孔101,所述支撑芯轴3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01且可轴向转动,所述转接底座1在偏离中心处开有第二通孔102,所述第二通孔102直径大于等于所述导线管2外径,所述导线管2穿过第二通孔102后固定,所述导线管2为内部中空管且导线管2远离第二通孔102一端向第一通孔101弯曲,所述导线管2弯曲口与支撑芯轴夹角在80°至90°。
进一步的,所述导线管2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二通孔102内,所述导线管2出口与支撑芯轴3表面距离为2cm至10cm。
进一步的,所述转接底座1与所述导线管2材料为不锈钢或铝合金材质,所述支撑芯轴3为聚氨酯或聚氯乙烯或聚烯烃或橡胶或聚乙烯或尼龙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导线管2为不锈钢钢管。
进一步的,所述转接底座1内径为2mm至3mm。
本实用新型可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本专利光纤缠绕放线模具,通过转接底座将模具安装在缠绕设备上,调整导线管的角度,改变光纤与支撑芯轴之间的夹角,结合牵引机的牵引速度,改变光纤缠绕的节距,实现光缆声灵敏度可调。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光纤缠绕放线模具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光纤缠绕放线模具的立体图。
图中,
1转接底座 101第一通孔 102第二通孔
2导线管 3支撑芯轴 4光纤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纤缠绕放线模具、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如附图1,一种光纤缠绕放线模具,光纤缠绕放线模具由转接底座1与导线管2组成,转接底座1为圆盘形,转接底座1内径为2mm,转接底座1用于连接高速缠绕装置的出线口,高速缠绕装置为高速绕包机,导线管2为硬质弯管,导线管2一端弯曲,导线管2出口与支撑芯轴夹角在80°至90°;本实施例中为90°度弯曲,转接底座1弯曲处弯曲半径应大于等于缠绕使用光纤的最小弯曲半径。本实施例中导线管2为不锈钢波纹管,可根据需求掰动调整所需的导线管2弯曲角度。
转接底座1为硬质材料,导线管2为硬质材料,本实施例中均为不锈钢材质,转接底座1上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通孔101,转接底座1在偏离中心处另有第二通孔102,第二通孔102直径大于等于导线管2外径,导线管2穿过第二通孔102后固定。转接底座1通过焊接与导线管2固定,具体的导线管2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第二通孔102内,导线管2出口与支撑芯轴表面距离为2cm,导线管2为一根粗细均匀、壁厚均匀的弯管,内径为2mm,大于缠绕使用的光纤,管一端弯曲一定的角度。支撑芯轴3为聚氨酯穿过第一通孔101,模具整体可以支撑芯轴为中心做轴向选转可轴向旋转。
光纤缠绕放线模具的应用:
附图1中,应用光纤缠绕放线模具缠绕光纤,在高速绕包机上安装光纤缠绕放线模具,通过调节模具的出口方向调节光纤缠绕方向与支撑芯轴的夹角至90°,光纤4穿出导线管2稳定的缠绕在支撑芯轴3上,本实施例中,以牵引速度为1m/min、缠绕速度为250rpm、缠绕节距为4mm,将普通耐弯光纤4缠绕在支撑芯轴3上,缠绕节距为牵引速度/缠绕速度,缠绕节距与最终声敏光纤光缆的声敏感性能成反比,能稳定实现较小节距的光纤缠绕,满足高声敏感的传感元件的制作需求。
实施例2
一种光纤缠绕放线模具,光纤缠绕放线模具由转接底座1与导线管2组成,转接底座1为圆盘形,转接底座1内径为3mm,转接底座1用于连接高速缠绕装置的出线口,高速缠绕装置为高速绕包机,导线管2为硬质弯管,导线管2一端弯曲,导线管2出口与支撑芯轴夹角在80°至90°;本实施例中为80°度弯曲,转接底座1弯曲处弯曲半径应大于等于缠绕使用光纤的最小弯曲半径。
转接底座1为硬质材料,导线管2为硬质材料,本实施例中均为铝合金材质,转接底座1上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通孔101,转接底座1在偏离中心处另有第二通孔102,第二通孔102直径大于等于导线管2外径,导线管2穿过第二通孔102后固定。转接底座1通过焊接与导线管2固定,具体的导线管2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第二通孔102内,导线管2出口与支撑芯轴3表面距离为10cm,导线管2为一根粗细均匀、壁厚均匀的弯管,内径为3mm,大于缠绕使用的光纤,管一端弯曲一定的角度。支撑芯轴3为聚氯乙烯。
经实验应用光纤缠绕放线模具缠绕光纤检测,在高速绕包机上安装光纤缠绕放线模具同样能起到较好的放线效果,牵引速度为1.2m/min、缠绕速度为180rpm、缠绕节距为6.7mm,将普通耐弯光纤4缠绕在支撑芯轴上,同样能满足高声敏感的传感元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光纤缠绕放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缠绕放线模具由转接底座(1)、导线管(2)、支撑芯轴(3)组成,所述转接底座(1)为圆盘形,所述导线管(2)为硬质弯管,所述转接底座(1)为硬质材料,所述导线管(2)为硬质材料,所述转接底座(1)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通孔(101),所述支撑芯轴(3)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01)且可轴向转动,所述转接底座(1)在偏离中心处开有第二通孔(102),所述第二通孔(102)直径大于等于所述导线管(2)外径,所述导线管(2)穿过第二通孔(102)后固定,所述导线管(2)为内部中空管且导线管(2)远离第二通孔(102)一端向第一通孔(101)弯曲,所述导线管(2)弯曲口与支撑芯轴夹角在80°至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缠绕放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管(2)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二通孔(102)内,所述导线管(2)出口与支撑芯轴(3)表面距离为2cm至1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缠绕放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底座(1)与所述导线管(2)材料为不锈钢或铝合金材质,所述支撑芯轴(3)为聚氨酯或聚氯乙烯或聚烯烃或橡胶或聚乙烯或尼龙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缠绕放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管(2)为不锈钢钢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缠绕放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底座(1)内径为2mm至3mm。
CN201922148661.XU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光纤缠绕放线模具 Active CN2121270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48661.XU CN212127096U (zh)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光纤缠绕放线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48661.XU CN212127096U (zh)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光纤缠绕放线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27096U true CN212127096U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67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48661.XU Active CN212127096U (zh)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光纤缠绕放线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2709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3247A (zh) * 2021-05-21 2021-08-06 菲翼汽车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导线上料机构、方法和送线设备
CN113513302A (zh) * 2021-05-17 2021-10-19 中油奥博(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分布式光纤水听器的井下流体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13830613A (zh) * 2021-09-10 2021-12-24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声敏光缆自动化制备设备及方法
CN114524335A (zh) * 2022-03-09 2022-05-24 武汉理工大学 芯轴缠绕式光纤传感器绕制设备及绕制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3302A (zh) * 2021-05-17 2021-10-19 中油奥博(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分布式光纤水听器的井下流体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13213247A (zh) * 2021-05-21 2021-08-06 菲翼汽车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导线上料机构、方法和送线设备
CN113830613A (zh) * 2021-09-10 2021-12-24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声敏光缆自动化制备设备及方法
CN114524335A (zh) * 2022-03-09 2022-05-24 武汉理工大学 芯轴缠绕式光纤传感器绕制设备及绕制方法
CN114524335B (zh) * 2022-03-09 2022-11-29 武汉理工大学 芯轴缠绕式光纤传感器绕制设备及绕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127096U (zh) 一种光纤缠绕放线模具
US9989388B2 (en) Optical fiber cable
CN111007606A (zh) 一种声敏感光纤光缆及其制作方法
US6940054B1 (en) Production/injection line and methods relating to same
CN105448395B (zh) 一种不同铠装结构的海缆接头及其在线过渡工艺
CA2130722C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an optical fiber cable having improved 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 (pmd) performance
FI75049B (fi) Mikroboejkaenslig fiberoptisk kabel.
WO2018223499A1 (zh) 具有光纤传感和通信功能的光纤光缆及其制造方法
JPS5972402A (ja) 光フアイバから光エネルギ−を分岐出力する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US20020178758A1 (en) Method of measuring the twist imparted to an optical fibre and procedure for processing an optical fibre using this method
CA2433094C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optical fibre telecommunications cable with reduced 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
CN103645550A (zh) 一种骨架式光纤带成缆机及使用该成缆机的成缆方法
JP3952949B2 (ja) 光ファイ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6876030A (zh) 光纤复合低压电力电缆
US20040194512A1 (en) Optical fiber fabrication and product
CN208103613U (zh) 一种管道铠装层缠绕设备
CA1287278C (en) Wheel for drawing a helical groove ring for optical fibers
CN206573753U (zh) 中心束管式光缆
CN207882544U (zh) 一种光缆布线机
CN204423930U (zh) 复合芯节能型低风压导线
CN113568090A (zh) 一种用于分布式传感系统的多芯微结构光纤
JPH06505538A (ja) 高精度の巻き掛けまたはよりを提供するための装置
EP0825465B1 (en) Single core power cable with an optical fiber element
CN2773719Y (zh) 排水管道用金属光缆
CN117420646A (zh) 一种直埋光缆、其制造设备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