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26843U - 一种污泥干化出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泥干化出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26843U
CN212126843U CN202020226035.8U CN202020226035U CN212126843U CN 212126843 U CN212126843 U CN 212126843U CN 202020226035 U CN202020226035 U CN 202020226035U CN 212126843 U CN212126843 U CN 2121268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ral shell
screw
sludge
mud
sludge d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2603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冠英
黄擎英
郭艳平
彭健锟
朱杰生
吴基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kang Environmental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kang Environmental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kang Environmental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kang Environmental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2603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268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268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268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干化出料装置,包括下料螺旋外壳,设置在所述下料螺旋外壳内的输送螺杆,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输送螺杆动作的控制系统,所述输送螺杆包括用于螺旋输送污泥的螺纹段和用于堆积污泥的无螺纹段,所述螺纹段和所述无螺纹段交替设置并连接成型为一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出料螺旋外壳内的输送螺杆上设计若干个无螺纹段形成污泥堆积区,运行过程中,污泥颗粒在互补填充完一个堆积区后,才能继续向前传输,在污泥挤压的压力下完成传输,污泥依次填充每个堆积区形成移动式的密封空间,从而在连续输送物料的同时,达到阻断干燥热风、臭味和有毒有害气体并防止其逸散的目的,有效地改善工作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污泥干化出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干化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后的市政污泥和工业污泥,通过传统的机械脱水工艺处理后,污泥的含水率仍然很高。大产量污泥中还往往含有一定的污染物和有毒有害物质,这给后续的运输环节带来一定的环境风险,且含水率高导致污泥处理变得困难。因此,目前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降低污泥含水率是减量化的有效途径,也是污泥资源化利用的前提,因而近年来污泥干化技术在国内得到广泛的推广使用。
目前,污泥干化设备大多采用有轴螺旋输送,将干燥后的物料(污泥)从烘房中引导到卸料装置(干料斗或吨袋)中。由于传统的有轴螺旋输送机构装载率最多在30%左右,所以烘房内呈微正压的干燥热风容易从没有填充物料的空隙中泄露到卸料装置,不仅造成较大的能量浪费,还导致污泥干化过程中产生的臭味、有毒有害的气体、粉尘等逸散到周围环境中,增加污泥干化设备无组织排放的点位。而往往在污泥干化设备运行的现场,避免污泥臭味、粉尘等逸出的常用末端控制措施是将污泥暂存吨袋与污泥出料端尽可能用绳索扎紧。出泥的过程中,吨袋随出料污泥和鼓出的热风一起膨胀,热风使吨袋内粉尘扬起,臭味、粉尘等仍然可以从吨袋的材料缝隙及吨袋更换时产生的间隙中逸出,极大地影响了工作环境,而且在污泥输送过程出现异常时,无法快速有效地对设备进行调节或采取其他措施来降低设备损坏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泥干化出料装置,将密封结构前置在干化污泥输送过程中,采用在螺杆上设计若干个无螺纹段形成物料堆积区,通过物料逐步有序填充压实若干个堆积区域,形成移动式的密封屏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干燥热风易从螺杆空隙中泄露到卸料装置,造成较大的热量资源浪费,以及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等逸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泥干化出料装置,包括下料螺旋外壳,设置在所述下料螺旋外壳内的输送螺杆,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输送螺杆动作的控制系统,所述输送螺杆包括用于螺旋输送污泥的螺纹段和用于堆积污泥的无螺纹段,所述螺纹段和所述无螺纹段交替设置并连接成型为一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地方案,在所述下料螺旋外壳上位于所述无螺纹段的位置处设置有观察窗口,在所述观察窗口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污泥密实度的检测元件,所述检测元件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地方案,所述下料螺旋外壳的进料端连接有临时存储桶,在所述临时存储桶的进口端设置为波纹结构,在所述临时存储桶的进口端通过快速接头连接在污泥干化设备的出口端,在所述临时存储桶与所述下料螺旋外壳的进料端之间设置有开关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地方案,在所述下料螺旋外壳的进料端底部设置有具有堵头的卸料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地方案,在所述临时存储桶内壁设置有用于检测污泥位置的料位传感元件,在所述下料螺旋外壳上的出料端均设置有用于检测污泥的感应元件,所述料位传感元件和所述感应元件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地方案,在所述下料螺旋外壳的底部外侧壁连接有移动式安装座或固定式安装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地方案,所述输送螺杆为单轴螺旋结构或双轴螺旋结构,且所述输送螺杆上的螺纹段和无螺纹段交替设置并连接成型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出料螺旋外壳内的输送螺杆上设计若干个无螺纹段形成污泥堆积区,运行过程中,污泥在堆积填充完一个堆积区后,才能继续向前传输,在大小污泥颗粒挤压的压力下相互补充缝隙并完成传输,污泥依次填充每个堆积区形成移动式的密封空间,从而在连续输送物料的同时,达到阻断干燥热风、臭味和有毒有害气体并防止其逸散的目的,有效的改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移动式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固定式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快速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51-下料螺旋外壳;52-输送螺杆;53-观察窗口;54-感应元件;55-快速接头;56-卸料口;57-移动式安装座;58-固定式安装座;59-临时存储桶;
521-螺纹段;522-无螺纹段;
571-固定支架;572-底板;573-万向轮;574-可调节支腿;
581-固定地脚;591-料位传感元件;592-感应元件;
551-母接头;552-公接头;553-台阶段;554-螺纹连接段;555-密封环;556-弹性卡扣;557-活动环;558-密封垫;559-弹性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泥干化出料装置,包括下料螺旋外壳51,设置在所述下料螺旋外壳51内的输送螺杆52,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输送螺杆52动作的控制系统,所述输送螺杆52包括用于螺旋输送污泥的螺纹段521和用于堆积污泥的无螺纹段522,所述螺纹段521和所述无螺纹段522交替设置并连接成型为一体。
本实施例的输送螺杆52的无螺纹段522可以认为是在螺杆结构上的几个区域去掉螺纹部分形成的污泥堆积区,也就是当污泥输送至污泥堆积区时没有螺旋动力继续推进污泥,进而使得污泥颗粒越积越多且大小颗粒相互补充排列,直至填充压实充满污泥堆积区,形成更为致密的依次排列的移动污泥密封屏障;当临时储存桶继续进料,在上一级螺纹段521的压力推动下,依次排列的移动密封屏障中的物料被一点点挤压释放至下一个螺纹段,来自上一级螺纹段的污泥颗粒继续补充形成密封屏障,从而使得干化污泥在螺纹动力的作用下不断输送推进。
在输送螺杆52持续工作的过程中,每一个污泥堆积区都在挤压作用下填充满污泥,相当于形成一个或数个间隔的移动堆积区段,即移动污泥密封屏障,从而可以阻断极大部分干燥热风、臭味和有害气体通过缝隙沿着螺杆逃逸至出料口,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干燥热风可从螺杆空隙中泄露到卸料装置,造成较大的热量资源浪费的问题,避免有害气体的溢出,保护环境和人员健康。
本实施例的下料螺旋外壳51可以水平放置、倾斜放置,甚至垂直放置输送物料,不影响污泥密封输送。
实际应用中,从物料输送的顺畅性考虑,出料螺旋水平设置,堵塞故障率较低;从移动密封效果考虑,无螺纹堆积区的垂直段距离越长,移动式密封效果越好,例如:下料螺旋外壳51为倾斜设置,安装倾斜角度<60℃,优选30~60℃;而且螺纹段的断档距离即为无螺纹段的长度一般为100~300mm,安装倾斜角度越大,断档距离越长,形成的污泥垂直密封屏障距离越长,移动式密封效果越好。
输送螺杆52的动力装置与控制系统连接,并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运行,动力装置可以是任何驱动输送螺杆工作的电力设备,控制系统为PLC可编程控制系统。
在所述下料螺旋外壳51上位于所述无螺纹段522的位置处设置有观察窗口53,在所述观察窗口53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污泥密实度的检测元件54,所述检测元件54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通过观察窗口53能够观察到污泥堆积区内部的情况,并且可以通过检测元件54自动进行检测污泥的堆积密实度情况。
其中检测元件54可以是通过设置在下料螺旋外壳51内侧壁位于观察窗口53处上的压力传感器,通过对侧壁的压力大小来判断堆积密实度是否达到预设标准,也可以是采用任何一种能够检测颗粒或粉末物质密实度的现有产品。
所述下料螺旋外壳51的进料端连接有临时存储桶59,在所述临时存储桶59的进口端设置为波纹结构,在所述临时存储桶59的进口端通过快速接头55连接在污泥干化设备的输送网带组的出口端,在所述临时存储桶59与所述下料螺旋外壳51的进料端之间设置有开关阀。
本实施例的污泥并不是直接输送至下料螺旋外壳51内,而是为了避免在污泥在无螺纹段522堆积的过程中,污泥干化设备内的热量和气味直接转移到整个下料螺旋外壳51。在进料端连接一个能够存储较多污泥量的临时存储桶59,先将污泥干化设备内干化完成的污泥堆积在临时存储桶59内,此时污泥干化设备的热量和气味无法直接就转移到下料螺旋外壳51内,在下料螺旋前形成阻隔热量和气味外逸的第一道初步屏障,并且为下料螺旋外壳51内的螺纹段521和无螺纹段522均匀供料提供保障。
在所述下料螺旋外壳51的进料端底部设置有具有堵头的卸料口56,用于输送过程异常或事故时螺旋反向卸料。
在所述临时存储桶59内壁设置有用于检测污泥位置的料位传感元件591,在所述下料螺旋外壳51上的出料端均设置有用于检测污泥的感应元件592,所述料位传感元件591和所述感应元件592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其中,料位传感元件591设置临时储存桶59最高位和最低位感应,最高位低于储存桶顶部边缘100~200mm,最低位高于储存桶与螺旋外壳进料端交界处位置100~200mm。感应元件592可以是红外或磁感应元件或者称重元件,能够判断是否有污泥持续出料即可。
在所述下料螺旋外壳51的底部外侧壁连接有移动式安装座57或固定式安装座58;所述移动式安装座57包括固定支架571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571的底板572上的万向轮573,在所述底板572上设置有可调节支腿574;所述固定式安装座58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固定地脚581。
其中,可调节支腿574可以为设置在底板572上的螺杆结构,根据不同地面情况调节使整个出料装置平稳固定。
移动式出料装置还包括出料装置与污泥干化设备相连接的快速接头55,如图3所示,包括连接在污泥干化设备出口端的母接头551,以及连接在临时存储桶的波纹段的公接头552。
在母接头551的外壳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螺纹连接段554,密封环555和弹性卡扣556,其中密封环555和弹性卡扣556是通过在母接头外壳553内表面设置环形凹槽安装,弹性卡扣556与环形凹槽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元件559。
其中,公接头552的外壳外表面顶端设置有用于卡接在母接头551的外壳内部的台阶段553,以及设置在公接头552的外壳底端的活动环557,活动环557夹持在公接头552的外壳底端边缘,可以周向以及上下活动,在公接头552外底端内表面也设置有螺纹连接段554,并且在该螺纹连接段554内设置有密封垫558。
公接头552的螺纹段与临时存储桶的进口端螺旋连接,密封垫558与临时存储桶的边缘紧密接触,将公接头552的台阶段553顶入母接头551内挤压弹性卡扣556,并穿过弹性卡扣556至密封环555的位置,与密封环555紧密接触,台阶段553的下边缘突出的部分被弹性卡扣556限制不能移动。在需要分离公接头552和母接头551时,人工推动活动环557挤压弹性卡扣556使其压缩,从而取下公接头552,弹性卡扣556可以在弹性元件559的作用下复位。
其中,弹性元件559可以是任何具有弹性恢复能力的材料。
通过该快速接头55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快速分离和对接。其中,所述输送螺杆52为单轴螺旋结构或双轴螺旋结构,且所述输送螺杆上的螺纹段和无螺纹段交替设置并连接成型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所处理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除水处理过程中固液分离产生的污泥包括但不限于市政污水污泥、工业废水污泥、自来水厂污泥、陶瓷生产工艺沉淀产生的陶瓷废浆等,还适用于其他需要干燥的粉状或颗粒状含水物料。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污泥干化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料螺旋外壳(51),设置在所述下料螺旋外壳(51)内的输送螺杆(52),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输送螺杆(52)动作的控制系统,所述输送螺杆(52)包括用于螺旋输送污泥的螺纹段(521)和用于堆积污泥的无螺纹段(522),所述螺纹段(521)和所述无螺纹段(522)交替设置并连接成型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干化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料螺旋外壳(51)上位于所述无螺纹段(522)的位置处设置有观察窗口(53),在所述观察窗口(53)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污泥密实度的检测元件(54),所述检测元件(54)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干化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螺旋外壳(51)的进料端连接有临时存储桶(59),在所述临时存储桶(59)的进口端设置为波纹结构,在所述临时存储桶(59)的进口端通过快速接头(55)连接在污泥干化设备的出口端,在所述临时存储桶(59)与所述下料螺旋外壳(51)的进料端之间设置有开关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干化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料螺旋外壳(51)的进料端底部设置有具有堵头的卸料口(5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泥干化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临时存储桶(59)内壁设置有用于检测污泥位置的料位传感元件(591),在所述下料螺旋外壳(51)上的出料端均设置有用于检测污泥的感应元件(592),所述料位传感元件(591)和所述感应元件(592)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干化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料螺旋外壳(51)的底部外侧壁连接有移动式安装座(57)或固定式安装座(5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干化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螺杆(52)为单轴螺旋结构或双轴螺旋结构,且所述输送螺杆上的螺纹段和无螺纹段交替设置并连接成型为一体。
CN202020226035.8U 2020-02-28 2020-02-28 一种污泥干化出料装置 Active CN2121268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26035.8U CN212126843U (zh) 2020-02-28 2020-02-28 一种污泥干化出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26035.8U CN212126843U (zh) 2020-02-28 2020-02-28 一种污泥干化出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26843U true CN212126843U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77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26035.8U Active CN212126843U (zh) 2020-02-28 2020-02-28 一种污泥干化出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268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93786A (zh) * 2022-12-29 2023-04-04 杭州守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热解污泥干化系统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93786A (zh) * 2022-12-29 2023-04-04 杭州守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热解污泥干化系统及装置
CN115893786B (zh) * 2022-12-29 2024-04-05 杭州守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热解污泥干化系统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126843U (zh) 一种污泥干化出料装置
CN203794113U (zh) 一种餐厨垃圾螺旋输送机
US3625138A (en) Waste disposal
CN107702103A (zh) 一种垃圾焚烧设备
CN210332918U (zh) 一种煤炭资源绿色开发用碎煤装置
CN108002680A (zh) 一种挤压式的污泥干化装置
KR20190018006A (ko) 백 프레스 공급기 조립체
CN109163335A (zh) 一种水泥窑焚烧高含水率固态废物处理装置
CN111153234A (zh) 一种污泥干化出料装置及控制方法
JP2005131511A (ja) 廃棄物供給装置
CN207407346U (zh) 一种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
CN211475949U (zh) 回转窑进料装置
CN204724571U (zh) 一种生物质类固废及危废预处理系统
CN207079160U (zh) 一种用于处理含有大量污泥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09666367U (zh) 生活垃圾处理设备上的脱水机构
CN211226871U (zh) 一种火力发电厂污泥掺烧系统
CN210496582U (zh) 一种建筑垃圾处理用木材破碎机
CN216583102U (zh) 一种含油岩屑处置的出料装置及系统
CN207628880U (zh) 一种低温热解装置的废渣处理系统
CN111397334A (zh) 生物质燃料生产用系统及方法
CN108744813A (zh) 一种易燃易爆气体的除尘装置
CN111253039B (zh) 一种车载移动式污泥处理设备
CN214949077U (zh) 一种污泥焚烧炉的料封装置
CN214976615U (zh) 一种有机垃圾处理系统
CN207987011U (zh) 污水处理用污泥脱水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