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24235U - 一种薄膜压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薄膜压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24235U
CN212124235U CN202020274533.XU CN202020274533U CN212124235U CN 212124235 U CN212124235 U CN 212124235U CN 202020274533 U CN202020274533 U CN 202020274533U CN 212124235 U CN212124235 U CN 2121242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late
film
film laminating
cutting part
cu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7453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慧泽
曹棋
曹勇洋
任大勇
李胜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ain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ain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ain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ain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7453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242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242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242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薄膜压合装置,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和驱动装置,上模板的下表面与所述下模板的上表面相对设置,下模板的上表面能够放置待压合薄膜,上模板的下表面具有切割部,且上模板上表面设有加热部;上模板与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能够驱动上模板沿设定方向移动以使切割部能够靠近和远离所述下模板,切割部能够在靠近下模板的状态下与下模板配合压合并切割待压合薄膜。该薄膜压合装置在上模板向下压合后,保持一段时间,使与上模板的切割部接触的待压合薄膜粘合,同时利用切割部将所需薄膜边缘切断,从而能够将传统的两个生产步骤整合,合并成为一个步骤,实现快速制造,进而提高了薄膜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薄膜压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膜压合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东西都需要包装后才能进入市场。而包装所需要的材料多为薄膜。
目前,薄膜的获取一般需要通过两个步骤,第一步对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进行热压压合以形成薄膜,第二步用刀模对薄膜进行切割。然而,目前的这种薄膜制造技术生产效率较低,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膜压合装置,以提高薄膜的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薄膜压合装置,包括:
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的下表面与所述下模板的上表面相对设置,所述下模板的上表面能够放置待压合薄膜,所述上模板的下表面具有切割部,且所述上模板上表面设有加热部;
驱动装置,所述上模板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上模板沿设定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切割部能够靠近和远离所述下模板,所述切割部能够在靠近所述下模板的状态下与所述下模板配合压合并切割所述待压合薄膜。
其中较优的,所述切割部为两个,两个所述的切割部间隔设置。
其中较优的,所述上模板的下表面朝向所述下模板延伸出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上模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凸台上一体形成有所述切割部。
其中较优的,每一个所述的切割部均沿所述上模板的长度方向可移动的安装在所述上模板上。
其中较优的,所述加热部为电热板,所述电热板的下表面与所述上模板的上表面相贴合,且所述电热板的四周与所述上模板的四周相平齐。
其中较优的,所述上模板为金属模板。
其中较优的,所述切割部的下表面涂覆有不粘涂层。
其中较优的,所述不粘涂层为含氟不粘涂层或陶瓷不粘涂层。
其中较优的,所述下模板为弹性耐热材料下模板。
其中较优的,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液压缸或直线电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薄膜压合装置,其上模板的朝向下模板的一侧具有切割部,在上模板向下压合后,保持一段时间,使与上模板的切割部接触的待压合薄膜粘合,同时利用所述切割部将所需薄膜边缘切断,从而能够将传统的两个生产步骤整合,合并成为一个步骤,实现快速制造,进而提高了薄膜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薄膜压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
1、上模板;11、切割部;12、凸台;
2、下模板;
3、驱动装置;
4、待压合薄膜;
5、加热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薄膜压合装置,其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2和驱动装置3。
上模板1的下表面与下模板2的上表面相对设置,下模板2的上表面能够放置待压合薄膜4,上模板1的下表面具有切割部11,且上模板1上表面设有加热部5;上模板1与驱动装置3连接,驱动装置3能够驱动上模板1沿设定方向移动以使切割部11能够靠近和远离下模板2,切割部11能够在靠近下模板2的状态下与下模板2配合压合并切割待压合薄膜4。
本实施例中薄膜压合装置,在使用时,可将待压合薄膜4放置在下模板的上表面上,其中待压合薄膜4为多层薄膜,之后通过驱动装置驱动上模板沿设定方向移动以使切割部能够靠近下模板2,由于上模板1的朝向下模板2的一侧具有切割部11,切割部11能够与待压合薄膜4相接触并与下模板配合压合待压合薄膜4,保持一段时间,使与上模板1的切割部11接触的待压合薄膜4的多层薄膜粘合在一起,同时利用切割部11将所需薄膜边缘切断,从而能够将传统的两个生产步骤整合,合并成为一个步骤,实现快速制造,进而提高了薄膜的生产效率。
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驱动装置3为气缸,利用气缸作为驱动装置不仅使用和控制方便,而且可靠性强;同时,市面上的同类型产品较多,能够便于更换和替代,有利于大批量生产和推广。当然,驱动装置3还可以选用液压缸或直线电机等部件,不具体限定于本实施例中所举例说明的气缸。
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切割部11为两个,两个切割部11间隔设置。容易理解的是,如果上模板1上仅具有一个切割部11,那么当待压合薄膜4粘合在一起后,需要切割两次才能切割出所需长度的薄膜。而本实施例中,利用间隔设置的两个切割部11能够一次性将粘合后的待压合薄膜4的两端均切断,而两个切割部11之间的距离即为切断后薄膜的长度,通过设置两个切割部11的间距即可得到预定长度的薄膜,从而提高了薄膜的生产效率。
优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模板1的下表面朝向下模板2延伸出凸台12,凸台12与上模板1为一体成型结构,该凸台12上一体形成有切割部11。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凸台12与上模板11一体成型,因此,无需二次组装,便于生产和制造。
优选的,在另一实施例中,每一个切割部11均沿上模板1的长度方向可移动的安装在上模板1上。具体的安装形式不做限定,例如:可通过在上模板1的下表面沿上模板1的长度方向设置滑轨,将切割部11通过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又例如:在上模板1的下表面沿上模板1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卡槽,卡槽与切割部11的顶端相匹配,通过将切割部11与不同的卡槽相卡合实现两个切割部11之间距离的调节。本实施例中,由于两个切割部11沿上模板1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因此,可通过调节两个切割部11之间的距离来达到切割不同长度薄膜的目的,从而提高了装置的适应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加热部5为电热板,电热板的下表面与上模板1的上表面相贴合,且电热板5的四周与上模板1的四周相平齐。在该实施例中,由于电热板5能够与上模板1的上表面完美贴合,从而保证电热板5能够均匀地为上模板1供热,不会出现局部温度过高或局部温度过低的情况,进而保证了薄膜切割的稳定性。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加热部5的结构和类型仅为一种较好的实施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加热部5也可以是太阳能板等加热元件,同时,加热部5的四周也可以与上模板1的四周不平齐,具体的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上模板1为金属模板。由于金属模板的导热性较好,因此能够便于加热部5对上模板1进行加热,从而减少了热量损失,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切割部11的下表面涂覆有不粘涂层。利用该不粘涂层能够使得薄膜经压合和切割后,不会粘合在切割部11的下表面上,便于薄膜的取放。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不粘涂层为含氟不粘涂层或陶瓷不粘涂层。但不限定于不粘涂层的具体类型,在其他实施例中,该不粘涂层也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下模板2为弹性耐热材料下模板。利用下模板2的弹性能够提高薄膜切割时的安全性,避免对切割部11造成损伤;同时,利用下模板2的耐热性能够提高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避免经常更换下模板2。应当理解的,本实施例中,下模板2选用弹性耐热材料仅为其中一种较好的实施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下模板2可选用非弹性或非耐热材料。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薄膜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的下表面与所述下模板的上表面相对设置,所述下模板的上表面能够放置待压合薄膜,所述上模板的下表面具有切割部,且所述上模板上表面设有加热部;
驱动装置,所述上模板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上模板沿设定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切割部能够靠近和远离所述下模板,所述切割部能够在靠近所述下模板的状态下与所述下模板配合压合并切割所述待压合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部为两个,两个所述的切割部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的下表面朝向所述下模板延伸出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上模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凸台上一体形成有所述切割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的切割部均沿所述上模板的长度方向可移动的安装在所述上模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为电热板,所述电热板的下表面与所述上模板的上表面相贴合,且所述电热板的四周与所述上模板的四周相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为金属模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部的下表面涂覆有不粘涂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薄膜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粘涂层为含氟不粘涂层或陶瓷不粘涂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为弹性耐热材料下模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液压缸或直线电机。
CN202020274533.XU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薄膜压合装置 Active CN2121242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74533.XU CN212124235U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薄膜压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74533.XU CN212124235U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薄膜压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24235U true CN212124235U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73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74533.XU Active CN212124235U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薄膜压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242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01201B (zh) 一种动力电池缓冲隔热垫的制备工艺
CN203288703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化成装置
CN113619252B (zh) 一种印制电路板用的覆铜箔层压板生产装置及其压板方法
CN212124235U (zh) 一种薄膜压合装置
CN102867572B (zh) 一种大功率变频装置用层压母线制作方法
CN210511870U (zh) 一种轨道车辆电热地板
KR20110015528A (ko) 이위상 전기 용접기 및 전기 용접 방법
CN109130243B (zh)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电流加热lom制造方法及装置
CN110744753A (zh) 一种一次成型柔性发热毯及制造工艺
CN214926297U (zh) 一种叠层橡胶支座的加热硫化模具
CN103311405B (zh) 固晶胶压制方法及加压装置
CN113787736A (zh) 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平板压制模具与使用方法
CN205416470U (zh) 一种模具隔热板及压力机
CN206894920U (zh) 一种ptc发热器件的固化成型设备的非引出尾端面定位装置
CN103331848A (zh) 平板硫化机用隔热加热装置
CN202241724U (zh) 输送带硫化机用硫化板
CN220883446U (zh) 一种免打孔泡沫焊接加热板及焊接装置
CN214960168U (zh) 一种用于加热板的加热组件
CN218947954U (zh) 一种热压烫板
CN214448589U (zh) 一种多材料复合机
CN114953423A (zh) 一种热压覆膜机构
CN220946747U (zh) 一种导电泡棉切端封合装置
CN102241179B (zh) 层压机及提高层压机上盖硅胶板寿命的方法
CN220710363U (zh) 一种电芯化成加热层板组件
CN218315495U (zh) 一种倾斜封边纸杯的制造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