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17063U - 连接结构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连接结构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17063U
CN212117063U CN202020067492.7U CN202020067492U CN212117063U CN 212117063 U CN212117063 U CN 212117063U CN 202020067492 U CN202020067492 U CN 202020067492U CN 212117063 U CN212117063 U CN 2121170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face
permanent magnet
ferromagnetic material
adsorption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6749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尤艳武
赵小强
徐中立
李永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6749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170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170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170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连接结构及气溶胶生成装置,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相吸附连接的第一磁性连接件及第二磁性连接件,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包括第一吸附端面,在所述第一吸附端面上凹设有容纳腔,所述第二磁性连接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吸附端面对应设置的第二吸附端面,所述第二吸附端面上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吸附端面延伸的插接部,所述容纳腔用于当该第一吸附端面与第二吸附端面结合时收容所述插接部。本实用新型可使雾化组件与电池组件连接更可靠,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连接结构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溶胶生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烟又名虚拟香烟、电子香烟,它有着与香烟一样的外观,与香烟近似的味道,甚至比一般香烟的口味要多很多,也像香烟一样能吸出烟、吸出味道跟感觉来。主要是用于戒烟和替代香烟。电子烟又是一种非燃烧的烟类替代型产品,他与普通香烟的某些特点相似,能够提神、满足吸烟者的快感和多年养成的使用习惯。但又与普通香烟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电子烟不燃烧、不含焦油、也不会对他人产生“二手烟”的危害及污染环境,相比于传统的香烟而言是一种既能够满足烟民的抽烟欲望,又不损害烟民健康的养生产品。
传统的电子烟包括雾化组件和电池组件,雾化组件用于雾化气溶胶基质材料形成气溶胶,电池组件用于为雾化组件供电,雾化组件和电池组件之间一般采用螺纹式结构连接,使用时将雾化组件往下拧,使得雾化组件与电池组件电连接,从而实现供电雾化。然而,这种连接方式存在缺陷,螺纹配合的方式在拧时比较麻烦,而且容易出现螺纹滑丝的情况,不便于用户使用。
请参阅图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雾化组件上设置有圆环形的由铁质材料制成的第一磁性连接件1’,在电池组件上设置有圆环形的由永磁材料制成的第二磁性连接件’,第一磁性连接件1’与第二磁性连接件2’的端面位置相对设置,通过第一磁性连接件1’与第二磁性连接件2’磁吸相连,以实现雾化组件与电池组件连接,且通过雾化组件的第一电极与电池组件的第二电极相抵接,以实现电连接。然而,由于电子烟朝小型化发展,直径为6mm的第一磁性连接件1’与直径为6mm的第二磁性连接件2’磁吸时产生的磁力仅为437gf,因而容易出现雾化组件和电池组件之间的磁力不足,导致使用时雾化组件自动与电池组件脱离的情况;此外,现有的雾化组件的第一电极与电池组件的第二电极较容易相互偏离,以致电连接不可靠。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提高雾化组件和电池组件之间的磁力及使雾化组件和电池组件之间的电连接更可靠的连接结构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结构,包括:相吸附连接的第一磁性连接件及第二磁性连接件,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包括第一吸附端面,在所述第一吸附端面上凹设有容纳腔,所述第二磁性连接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吸附端面对应设置的第二吸附端面,所述第二吸附端面上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吸附端面延伸的插接部,所述容纳腔用于当该第一吸附端面与第二吸附端面结合时收容所述插接部。
优选地,所述插接部由铁磁性材料或永磁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容纳腔贯穿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所述第二磁性连接件内部开设有沿着所述插接部的延伸方向延伸且至少贯穿所述插接部的通气孔。
优选地,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插接部上并与所述容纳腔的腔壁弹性抵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磁性连接件同轴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包括第一铁磁性材料体,所述第一铁磁性材料体具有所述第一吸附端面;所述第二磁性连接件包括第一永磁体及铁磁性材料部件,所述第一永磁体具有所述第二吸附端面,所述铁磁性材料部件的第一端形成有所述插接部,所述铁磁性材料部件延伸至所述第一永磁体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永磁体与所述铁磁性材料部件相连。
优选地,所述铁磁性材料部件包括限位部及所述插接部,所述插接部贯穿所述第一永磁体并延伸至所述第一铁磁性材料体内;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插接部相连,并与所述第一永磁体相抵接,以使铁磁性材料部件与第一永磁体相扣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铁磁性材料体与所述第一永磁体均呈环形并同轴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包括第二永磁体,所述第二永磁体开设有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二磁性连接件包括第二铁磁性材料体,所述第二铁磁性材料体包括主体部及所述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端面处并与所述主体部相连,所述主体部具有所述第二吸附端面。
优选地,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扣接环,所述主体部背向所述第二永磁体的表面朝背向所述第二永磁体的方向延伸形成连接部;所述扣接环与所述连接部插接相连,并用于与固定目标扣接相连。
优选地,所述插接部背向所述主体部的一端端部呈圆台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磁性连接件之间形成有间隙。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雾化组件及电池组件,所述雾化组件与所述电池组件通过一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连接结构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和所述第二磁性连接件其中的一个安装在所述雾化组件上,另一个安装在所述电池组件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包括第一吸附端面,在所述第一吸附端面上凹设有容纳腔,所述第二磁性连接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吸附端面对应设置的第二吸附端面,所述第二吸附端面上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吸附端面延伸的插接部,当该第一吸附端面与第二吸附端面结合时所述插接部收容在所述容纳腔内。相对于现有技术,所述插接部收容在所述容纳腔内后,在不增加体积的情况下,所述容纳腔内的磁阻变小,磁通量变大,因而增大了磁力,即提高了雾化组件和电池组件之间的磁力,因而雾化组件不容易自动与电池组件脱离。此外,通过所述插接部与所述容纳腔的配合,以进行定位,因而雾化组件与电池组件对位较准确,电连接较可靠。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雾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A区域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现有的第一磁性连接件与第二磁性连接件磁吸相连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雾化组件10和电池组件20,所述雾化组件10与所述电池组件20可拆卸连接,所述雾化组件10包括储油组件11、雾化芯12及第一连接组件 13,所述储油组件11内开设有储液腔111及用于将气溶胶排出的烟雾通道112,所述烟雾通道112与所述雾化组件10背向所述电池组件20 的一端端面相连通,所述储液腔111用于存储液态的气溶胶基质材料,所述储液腔111的腔壁上设置有出油孔113。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储油组件11只要能够存储烟油即可,其结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所述雾化芯12收容在所述储油组件11内,用于雾化从所述出油孔 113排出的气溶胶基质材料,其包括多孔陶瓷管121、电热丝122及密封环123,所述多孔陶瓷管121与所述出油孔113的位置相对应,用于吸附所述出油孔113排出的气溶胶基质材料。所述多孔陶瓷管121内形成有雾化腔,所述雾化腔与所述烟雾通道112相连通。所述电热丝122 缠绕呈柱状并收容在所述雾化腔内,用于雾化所述多孔陶瓷管121上的气溶胶基质材料,所述气溶胶基质材料在所述雾化腔内被电热丝122雾化后形成的气溶胶经所述烟雾通道112排出。
所述密封环12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密封环123分别套设在所述多孔陶瓷管121位置相对的两端并与所述储油组件11弹性抵接,因而可较好地避免烟油泄露。可以理解的是,在某些实施例中,无需设置所述密封环123,所述多孔陶瓷管121替换成棉。在某些实施例中,将所述电热丝122替换成电热片等,因此,所述雾化芯12的结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雾化气溶胶机质材料即可。
所述第一连接组件13包括安装支架131、第一电极132及第一磁性连接件133,所述安装支架131安装在所述储油组件11的端面处,所述第一电极132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架131上并与所述电热丝122电连接,通过所述第一电极132与所述电池组件20相接触以获取电能。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133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架131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133为第一铁磁性材料体,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133可以由铁、钴、镍或其合金等铁磁性材料制成。具体地,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133呈环形,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133具有第一吸附端面a,在所述第一吸附端面a上凹设有容纳腔1331,所述容纳腔1331贯穿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133位置相对的两端,所述容纳腔1331与所述雾化腔同轴设置并相连通,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133由易车铁制成,因而便于制造。可以理解的是,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133面向所述雾化腔的端面为封闭结构。
所述电池组件20包括电池套管21、电池22、传感器23及第二连接组件24,所述电池22收容在所述电池套管21内,所述传感器23与所述电池22电连接,用检测用户的吸烟动作以控制所述电池22为所述雾化芯12供电。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23内集成有控制芯片,以在用户吸烟时,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内形成有负压,所述传感器23根据所述负压控制电池22供电。其中,所述传感器23为现有技术,其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第一连接组件13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24组成一连接结构,所述雾化组件10与所述电池组件20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24包括第二电极241、固定支架242及第二磁性连接件 243,所述第二电极241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242上,并与所述第一电极132相接触以实现电连接,用于将所述电池22的电能输送给所述雾化芯12。所述固定支架242安装在所述电池套管21的一端端部,所述第二磁性连接件243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242上,所述第二磁性连接件 243与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133同轴设置,因而磁吸力较强。
所述第二磁性连接件243具有与所述第一吸附端面a对应设置的第二吸附端面b,所述第二吸附端面b上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吸附端面a延伸的插接部2451,当该第一吸附端面a与第二吸附端面b结合时,所述插接部2451收容在所述容纳腔1331内。其中,所述插接部2451可以由铁磁性材料或永磁材料制成,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地,所述第二磁性连接件243包括第一永磁体244及铁磁性材料部件245,所述第一永磁体244呈环形并与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133 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永磁体244具有所述第二吸附端面b,所述第一永磁体244的第二吸附端面b与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133的第一吸附端面 a位置相对并磁吸相连,因而磁吸力较强。所述第一永磁体244与所述铁磁性材料部件245相连。所述第一永磁体244可以采用硬磁材料制备,例如,可以采用钕铁硼(Nd-Fe-B)、钐钴(SmCo)、钕镍钴(NdNiCo)、以及铝镍钴(AlNiCo)、吸铁石(四氧化三铁)、铁氧体等硬磁材料制备。
所述铁磁性材料部件245的第一端形成有所述插接部2451,也就是说,所述插接部2451由铁磁性材料制成,所述铁磁性材料部件245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永磁体244内,由于所述插接部2451收容在所述容纳腔1331内,所述铁磁性材料部件245及第一磁性连接件133均被第一永磁体244的磁场磁化,磁化后的铁磁性材料部件245及第一磁性连接件133也变成了磁体,这样由于磁场互相叠加,所述容纳腔1331 内的磁阻变小,因而增加了通过第一永磁体244的磁通量,从而增加了第一永磁体244与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133之间的磁力。此外,通过所述铁磁性材料部件245的导向作用,当将雾化组件10和电池组件20插接时,所述第一电极132容易与所述第二电极241对准,提高了电连接的可靠性。
为了便于装配,所述第一永磁体244与所述铁磁性材料部件245相连,具体地,所述铁磁性材料部件245还包括环形的限位部2452,所述插接部2451贯穿所述第一永磁体244并延伸至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133 内。所述限位部2452与所述插接部2451相连,并与所述第一永磁体244 相抵接,以使铁磁性材料部件245与第一永磁体244相扣接。组装时可先将所述第一永磁体244套设在所述铁磁性材料部件245上,然后在将两者一起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242上。因而,不仅连接稳固,而且便于装配。可以理解的是,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永磁体244与所述铁磁性材料部件245之间形成有间隙,并分别与所述固定支架242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接部2451呈管状,所述插接部2451的内部空间形成有通气孔2453,也就是说,所述第二磁性连接件243内部开设有沿着所述插接部2451的延伸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插接部2451的通气孔2453,所述通气孔2453与所述雾化腔相连通,所述传感器23位于所述插接部2451的下方,所述传感器23通过所述通气孔2453检测用户的吸烟动作。由于所述插接部2451收容在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133内,因而可较好地阻挡电池组件20端部内泄露的液态气溶胶机质材料流入所述传感器23内。
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133与所述第一永磁体244的直径均为6mm,两者产生的磁吸力为565gf,相对于现有技术,增加了128gf 的磁吸力。由此可看出,本实用新型可大幅度提高了磁吸力。由于所述容纳腔1331与所述雾化腔同轴设置并相连通,以与所述通气孔2453配合进行通气,因而无需在其它部件上开设通气孔,从而降低了结构的复杂度,便于制造。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133安装在吸嘴上,所述第二磁性连接件243安装在雾化组件10上,所述吸嘴通过第一磁性连接件133与所述雾化组件10的第二磁性连接件243磁吸相连,以实现可拆卸连接。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133安装在雾化芯12 上,所述第二磁性连接件243安装在雾化组件10上,所述雾化芯12通过第一磁性连接件133与所述雾化组件10的第二磁性连接件243磁吸相连,以实现可拆卸连接。
实施例2
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似,其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磁性连接件134为第二永磁体,即将实施例1的第一铁磁性材料体替换成所述第二永磁体,所述第二永磁体具有第一吸附端面a并开设有容纳腔1341,所述容纳腔1341与所述烟雾通道112相连通;
本实施例的第二磁性连接件246为第二铁磁性材料体,所述第二铁磁性材料体包括主体部2463及插接部2464,所述主体部2463与所述固定支架242相连,所述主体部2463具有第二吸附端面b,所述插接部2464位于所述主体部2463的所述第二吸附端面b处并与所述主体部 2463相连,所述插接部2464延伸至所述第二永磁体134内;
具体地,所述插接部2464收容在所述容纳腔1341内,所述第二铁磁性材料体246包括通气孔2465,所述通气孔2465贯穿所述主体部2463 及所述插接部2464并与所述容纳腔1341相连通,所述传感器23通过所述通气孔2465感测用户的吸烟动作。本实施例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便于装配的优点。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133与所述第二磁性连接件246的直径均为6mm,两者产生的磁吸力为500gf,相对于现有技术,增加了63gf的磁吸力。
实施例3
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似,其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磁性连接件134为第二永磁体,即将实施例1的第一铁磁性材料体替换成所述第二永磁体,所述第二永磁体具有第一吸附端面a并开设有容纳腔1341,所述容纳腔1341与所述烟雾通道112相连通;
所述电池组件20还包括密封圈25,本实施例的第二磁性连接件246 为第二铁磁性材料体,所述第二铁磁性材料体包括主体部2463及插接部2464,所述主体部2463与所述固定支架242相连,所述主体部2463 具有第二吸附端面b,所述插接部2464位于所述主体部2463的所述第二吸附端面b处并与所述主体部2463相连,所述插接部2464延伸至所述第二永磁体134内;
具体地,所述插接部2464收容在所述容纳腔1341内,所述第二铁磁性材料体246包括通气孔2465,所述通气孔2465贯穿所述主体部2463 及所述插接部2464并与所述容纳腔1341相连通,所述传感器23通过所述通气孔2465感测用户的吸烟动作;所述密封圈25套设在所述插接部2464上并与所述容纳腔1341的孔壁弹性抵接。本实施例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便于装配的优点。由于所述密封圈25套设在所述插接部2464 上并与所述容纳腔1341的孔壁弹性抵接,因而较好地避免漏气,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
实施例4
请参阅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结构相似,其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连接结构还包括扣接环26,所述第二铁磁性材料体246 的主体部2463背向所述第二永磁体134的表面朝背向所述第二永磁体 134的方向延伸形成连接部2466,所述扣接环26与所述固定支架242 扣接并与所述连接部2466插接相连,所述固定支架242作为所述扣接环26的固定目标,所述第二永磁体134与所述第二铁磁性材料体246 之间形成有间隙;此外,所述插接部2464背向所述主体部2463的一端端部呈圆台形。
由于所述第二永磁体134与所述第二铁磁性材料体246之间形成有间隙,因而可避免第二铁磁性材料体246与所述第二永磁体134产生摩擦或撞击,从而可提高使用寿命。通过所述扣接环26将所述第二铁磁性材料体246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242上,因而便于制造。由于所述插接部2464背向所述主体部2463的一端端部呈圆台形,因而便于所述雾化组件10与所述电池组件20对接,避免第二铁磁性材料体246与所述第二永磁体134产生撞击。实施例的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磁性连接件的直径均为6mm,两者产生的磁吸力为860gf,相对于现有技术,增加了423gf的磁吸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连接结构,包括相吸附连接的第一磁性连接件及第二磁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包括第一吸附端面,在所述第一吸附端面上凹设有容纳腔,所述第二磁性连接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吸附端面对应设置的第二吸附端面,所述第二吸附端面上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吸附端面延伸的插接部,所述容纳腔用于当该第一吸附端面与第二吸附端面结合时收容所述插接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由铁磁性材料或永磁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贯穿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所述第二磁性连接件内部开设有沿着所述插接部的延伸方向延伸且至少贯穿所述插接部的通气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插接部上并与所述容纳腔的腔壁弹性抵接。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磁性连接件同轴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包括第一铁磁性材料体,所述第一铁磁性材料体具有所述第一吸附端面;所述第二磁性连接件包括第一永磁体及铁磁性材料部件,所述第一永磁体具有所述第二吸附端面,所述铁磁性材料部件的第一端形成有所述插接部,所述铁磁性材料部件延伸至所述第一永磁体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磁体与所述铁磁性材料部件相连。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磁性材料部件包括限位部及所述插接部,所述插接部贯穿所述第一永磁体并延伸至所述第一铁磁性材料体内;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插接部相连,并与所述第一永磁体相抵接,以使铁磁性材料部件与第一永磁体相扣接。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铁磁性材料体与所述第一永磁体均呈环形并同轴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包括第二永磁体,所述第二永磁体开设有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二磁性连接件包括第二铁磁性材料体,所述第二铁磁性材料体包括主体部及所述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端面处并与所述主体部相连,所述主体部具有所述第二吸附端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扣接环,所述主体部背向所述第二永磁体的表面朝背向所述第二永磁体的方向延伸形成连接部;所述扣接环与所述连接部插接相连,并用于与固定目标扣接相连。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背向所述主体部的一端端部呈圆台形。
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磁性连接件之间形成有间隙。
14.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雾化组件及电池组件,所述雾化组件与所述电池组件通过一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和所述第二磁性连接件其中的一个安装在所述雾化组件上,另一个安装在所述电池组件上。
CN202020067492.7U 2020-01-14 2020-01-14 连接结构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Active CN2121170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67492.7U CN212117063U (zh) 2020-01-14 2020-01-14 连接结构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67492.7U CN212117063U (zh) 2020-01-14 2020-01-14 连接结构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17063U true CN212117063U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75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67492.7U Active CN212117063U (zh) 2020-01-14 2020-01-14 连接结构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170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90537B1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charging system comprising an electronic cigarette with a magnetic electrical contact in form of an outer ring
EP3005890A1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WO2014015669A1 (zh) 电子烟
WO2014106329A1 (zh) 电子烟装置、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211558803U (zh) 一种多口味选择的电子烟弹
CN212117063U (zh) 连接结构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3180295A (zh) 连接结构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0169055U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芯及雾化器
JP3214915U (ja) 電子タバコ用バッテリー及び電子タバコ用バッテリーの充電器
CN214509408U (zh) 一种用于裸烟弹的加热组件及其电子烟具
CN210747237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1379631U (zh) 一种电子烟
CN215649246U (zh) 电子烟
CN112914165A (zh) 用于电子烟的分体式电磁感应开关装置及电子烟
CN208821744U (zh) 电子烟雾化器、电池组件及电子烟
CN217089619U (zh) 一种可模块化更换的电子雾化装置
CN219762497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组件
CN210353153U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CN111480890A (zh) 连接结构、连接方法及雾化器
CN220756564U (zh) 一种双气道侧方进气的电子烟
CN110973713A (zh) 雾化器、气溶胶产生装置及雾化器与供电组件的适配方法
CN219645081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电子烟
CN113811208A (zh) 电连接器、供电电源、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7242701U (zh) 一种无限位结构的可拆卸的电子烟
CN213639647U (zh) 便于清洁的电子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Shenzhen Yumi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SHENZHEN FIRST UNION TECHNOLOG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2980010279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Connecting structure and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11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2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