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01344U - 一种用于海上缆线收放的收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海上缆线收放的收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01344U
CN212101344U CN201922104305.8U CN201922104305U CN212101344U CN 212101344 U CN212101344 U CN 212101344U CN 201922104305 U CN201922104305 U CN 201922104305U CN 212101344 U CN212101344 U CN 2121013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conveying
offshore
conveying roller
unree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0430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晓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Xingheng Petroleum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Xingheng Petroleum Machinery Accesso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Xingheng Petroleum Machinery Accesso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Xingheng Petroleum Machinery Accesso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0430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013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013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013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warding And Storing Of Filamentary Materi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海上缆线收放的收缆设备,包括有导向机构以及输送机构;所述导向机构与输送机构纵向排列设置于机架上,所述输送机构由传送装置以及输送滚筒构成,导向机构包括纵向排列的导向槽以及操作台;所述缆线上带有若干勘测设备,通过导向槽从海上导向至操作台,操作台两侧的工人对缆线上的勘测设备进行摘放,摘除勘测设备的缆线从输送滚筒与传送装置间穿过,输送滚筒内部设有可拆卸的配重柱,通过改变所述输送滚筒中配重柱的数量可改变所述缆线与传送装置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所述传送装置能够更好地对缆线进行传送。基于以上模块的相互配合,实现了海上收缆工作在节约成本的同时提升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海上缆线收放的收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海上缆线收放的收缆设备。
背景技术
地震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中最重要、解决油气勘探问题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它是钻探前勘测石油与天然气资源的重要手段,在煤田和工程地质勘察、区域地质研究和地壳研究等方面,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对海洋资源的开发水平的不断提高,海洋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大,地震波勘测技术的效率提升与稳定使用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收缆设备作为地震勘探装置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其工作效率将直接影响到地震勘探效率,然而现有的收缆设备在进行收缆工作时,由于缆线上带水、缆线与传送带间的不完全贴合等因素影响,传送机构往往需要输出更大的功率进行传送才能保证收缆工作的正常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海上缆线收放的收缆设备,实现了海上收缆工作在节约成本的同时提升效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海上缆线收放的收缆设备,包括有导向机构以及输送机构;所述导向机构与输送机构纵向排列设置于机架上;所述输送机构由传送装置以及输送滚筒构成;所述输送滚筒通过一支撑架可升降地纵向设置于传送装置上,所述输送滚筒与支撑架转动连接且所述输送滚筒重量可调节。
优选的,所述传送装置由传送带、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以及设置在机架一侧的传动机构组成,所述传动机构设有电机、第二主动轮以及第二从动轮,所述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二主动轮与第二从动轮传动连接,第二从动轮固定套装于第一主动轮内的第一轴承上。
优选的,所述传送装置还设有一张紧机构,所述张紧机构包括有张紧座、张紧环以及张紧杆,所述张紧座上设有滑道,张紧环可滑动的设置于滑道上并套装于第一从动轮的第二轴承两侧,所述张紧杆与张紧环固定连接并贯穿于张紧座一侧。
优选的,所述输送滚筒设有至少两个。
优选的,所述输送滚筒内设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纵向且平行设置于传送装置上。
优选的,所述输送滚筒上设有若干通孔,每个通孔旁均设有一限位孔,且通孔内部置有可拆卸的配重柱;所述配重柱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底座,底座上设有与限位孔相配合的限位销,配重柱另一端通过固定环与输送滚筒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纵向排列的导向槽以及操作台。
优选的,所述操作台上并排排列有若干滚筒,且所述传送装置与操作台之间设有一填缝板,用于防止缆线下漏;所述导向槽前端呈弧状,后端通过一固定架与机架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一侧以及传送带、第一滚筒、第二滚筒的两侧均设有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采用输送滚筒与传送装置相配合的方式,使得缆线与传送带间的摩擦力增大,防止缆线打滑,从而更有利于对缆线的收缆操作,提高了收缆效率。
2、输送滚筒内部可拆卸的设有配重柱,通过配重柱与输送滚筒相配合,可对输送滚筒的重量进行调节,从而可根据实际情况改变缆线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保证在各种条件下均能保证收缆效率。
3、通过对输送滚筒之间的距离进行设定,使得输送滚筒在运输载有检测设备的缆线被抬起时,仍能保障收缆效果。
4、导向槽、操作台、传送装置以及输送滚筒均采用通过机架固定的方式,使得各机构整体便于移动,可应用于不同场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输送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输送滚筒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张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配重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向槽;2、操作台;3、传送装置;4、输送滚筒;5、机架;6、支撑架;7、传动机构;8、张紧机构;9、连接板;10、配重柱;11、填缝板;12、固定架;
21、滚筒;
31、传送带;32、第一主动轮;33、第一从动轮;34、第一轴承;35、第二轴承;
41、第三轴承;42、通孔;43、限位孔;44、固定环;
71、电机;72、第二主动轮;73、第二从动轮;
81、张紧座;82、张紧环;83、张紧杆;
101、底座;102、限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海上缆线收放的收缆设备,该设备具体应用于一种海上缆线收放系统中,所述海上缆线收放系统还包括有一缆线输送装置与存缆绞车,所述缆线先后通过收缆设备与缆线输送装置存放于存缆绞车中,所述用于海上缆线收放的收缆设备用于将缆线从海上拖拽回船板或是地面;所述用于海上缆线收放的收缆设备包括有导向机构以及输送机构;所述导向机构与输送机构纵向排列设置于机架5上;所述输送机构由传送装置3以及输送滚筒4构成;所述输送滚筒4通过一支撑架6可升降地纵向设置于传送装置3上,所述输送滚筒4与支撑架6转动连接且所述输送滚筒4重量可调节。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图5所示,所述传送装置3由传送带31、第一主动轮32、第一从动轮33以及设置在机架5一侧的传动机构7组成,所述传动机构7设有电机71、第二主动轮72以及第二从动轮73,所述电机71输出轴上的第二主动轮72与第二从动轮73传动连接,第二从动轮73固定套装于第一主动轮32内的第一轴承34上。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主动轮72固定套装于电机71输出轴上,所述电机71启动带动所述第二主动轮72,第二主动轮72通过皮带带动第二从动轮73,所述第二从动轮73通过第一轴承34带动所述第一主动轮32,从而使得第一主动轮32带动与其相连的传送带31以及传送带31另一侧的第一从动轮33,且所述第一轴承34的另一端通过一轴承固定座与机架5固定相连,第一轴承34可在轴承固定座内自由转动,基于以上部件的相互配合,可实现对缆线进行传送的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图6所示,所述传送装置3还设有一张紧机构8,所述张紧机构8包括有张紧座81、张紧环82以及张紧杆83,所述张紧座81上设有滑道,张紧环82可滑动的设置于滑道上并套装于第一从动轮33的第二轴承35两侧,所述张紧杆83与张紧环82固定连接且所述张紧杆83贯穿于张紧座81一侧。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5上设有与第二轴承35相配合的滑槽,所述第二轴承35可在滑槽内自由移动,所述第一从动轮33置于两滑槽之间,所述张紧机构8置于两滑槽外侧,所述第二轴承35两端穿过滑槽并套装于张紧机构8的张紧环82中,所述张紧座81上设有与张紧杆83相配合的张紧孔,所述张紧杆83穿过张紧孔与所述张紧环82固定连接,所述张紧杆83可通过所述张紧环82带动第二轴承35在滑槽内移动,从而改变所述第一从动轮33的位置,在确定位置后,拧紧张紧杆83与张紧孔连接处的螺栓,即可对第一从动轮33的位置进行固定,进而实现张紧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1、图2所示,所述输送滚筒4设有至少两个。
进一步地,如图1、图2所示,输送滚筒4间的间距不小于875毫米,且其最优值取为875毫米。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收缆设备用于海上时,基于船体较小,所述输送滚筒4设有两个,并纵向排列于传送装置3上,且所述缆线上的勘测设备长度为870-875毫米。当勘测设备未经摘除的缆线通过所述传送装置3时,所述传送装置3上方的输送滚筒4将被勘测设备顶起,且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勘测设备的外壳与缆线相比更为光滑,在传送带31上更加容易打滑增大传送难度,若在传送装置3传送时,所述两个输送滚筒4同时被顶起,则缆线易因摩擦力不够而影响收缆工作,故此,考虑到船体空间有限,为了在不影响收缆效率的同时更好的节省空间,所述输送滚筒4间的距离应设为875毫米,以在保证效率的同时减小更多设备占用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收缆设备用于陆地时,由于使用空间的增大,为增强效率,所述输送滚筒4可设有三个或三个以上,且每个输送滚筒4之间纵向排列,同时,每两个相邻的输送滚筒4间的距离可设为不小于875毫米即可。
进一步地,如图3、图4所示,所述输送滚筒4内设有第三轴承41,所述第三轴承41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的另一端与支撑架6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6纵向且平行设置于传送装置3上。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送装置3上平行设置有若干门型支撑架6,所述支撑架6两顶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一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连接板9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9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轴承41两端转动连接,第三轴承41上套有所述输送滚筒4,所述输送滚筒4可绕第三轴承41自由转动,当有所述缆线或缆线上的勘测设备经过时,所述输送滚筒4被自然顶起,并从缆线或勘测设备上方向缆线或勘测设备施加压力,使得所述缆线或勘测设备与传送带31之间更加贴合、摩擦力增大,从而使得传送装置3可更好地对缆线或勘测设备进行传送。
进一步地,如图3、图4、图7所示,所述输送滚筒4上设有若干通孔42,每个通孔42旁均设有一限位孔43,且通孔42内部置有可拆卸的配重柱10;所述配重柱10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底座101,底座101上设有与限位孔43相配合的限位销102,配重柱10另一端通过固定环44与输送滚筒4固定连接。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滚筒4的端面上设有若干通孔42,所述通孔42沿筒边均匀排列成一圆周,且该圆周与所述输送滚筒4同轴。所述通孔42内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可拆卸的配重柱10,所述配重柱10一端通过底座101进行固定,底座101上的限位销102可插入输送滚筒4端面上的限位孔43,用于限制配重柱10的滚动,所述配重柱10另一端通过固定环44进行固定。所述配重柱10用于为所述输送滚筒4增重,当所述缆线与传送带31之间需要增大摩擦力时,只需增加输送滚筒4内的配重柱10数量,当所述缆线与传送带31之间需要减小摩擦力时,只需减少输送滚筒4内的配重柱10数量,从而通过改变所述配重柱10数量,即可实现对缆线与传送带31之间贴合度以及摩擦力的改变,进而保证在各种条件下均能保证收缆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1、图2所示,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纵向排列的导向槽1以及操作台2。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缆线上带有若干勘测设备,所述导向槽1、操作台2、传送装置3按顺序纵向排列于机架5上,所述缆线先通过导向槽1从海上导向至操作台2,操作台2两侧工作有若干工人对缆线上的勘测设备进行摘放,所述输送滚筒4置于传送装置3上方,摘除勘测设备的缆线从输送滚筒4与传送装置3间穿过,并通过传送装置3向后输送至缆线输送装置与收缆设备进行收缆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台2可与所述传送装置3调换位置,即所述导向槽1、传送装置3、操作台2按顺序纵向排列于机架5上,所述缆线通过导向槽1从海上导向至所述传送装置3,所述缆线先通过所述传送装置3进行拖拽上岸,再通过所述操作台2经人工对缆线上的勘测设备进行摘放,之后,摘除勘测设备的缆线通过缆线输送装置与收缆设备进行收缆工作。
进一步地,如图1、图2所示,所述操作台2上并排排列有若干滚筒21,且所述传送装置3与操作台2之间设有一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与机架5固定连接,用于防止缆线下漏;所述导向槽1前端呈弧状,用于便于将海上的缆线进行拖拽回船面,所述导向槽1后端通过一固定架12与机架5固定相连,所述固定架12通过一斜板对导向槽1两端进行支撑,且固定架12与斜板之间通过三点支撑连接,增大了其承重与稳定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1、图2所示,所述传动机构7一侧以及传送带31、第一滚筒21、第二滚筒21的两侧均设有防护装置,用于保护工人的人身安全以及保证机器的稳定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缆线上带有若干勘测设备,所述导向槽1、操作台2、传送装置3纵向排列于机架5上,当需要对所述导向槽1、操作台2、传送装置3进行移动时,只需同时移动机架5即可,所述机架5的设定使得所述收缆装置可适用于多种船型或是陆地上,机架5增大了所述收缆装置的使用范围,扩大了收缆装置使用条件。所述缆线通过导向槽1从海上导向至操作台2,操作台2两侧的工人对缆线上的勘测设备进行摘放,摘除勘测设备的缆线从输送滚筒4与传送装置3间穿过,输送滚筒4内部设有可拆卸的配重柱10,当所述缆线较重、较滑时,可增添输送滚筒4内的配重柱10的数量以增大缆线与传送装置3间的贴合度及摩擦力,当所述缆线较轻、较粗糙时,可减少输送滚筒4内的配重柱10的数量以减小缆线与传送装置3间的摩擦力,且每两个相邻的输送滚筒4间的距离不小于875毫米,保证总存在至少一个输送滚筒4作用于缆线上,从而保证所述传送装置3能够顺利地对缆线进行传送。基于以上模块的相互配合,可实现对海上缆线收缆效率提升的效果。
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海上缆线收放的收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导向机构以及输送机构;所述导向机构与输送机构纵向排列设置于机架(5)上;所述输送机构由传送装置(3)以及输送滚筒(4)构成;所述输送滚筒(4)通过一支撑架(6)可升降地纵向设置于传送装置(3)上,所述输送滚筒(4)与支撑架(6)转动连接且所述输送滚筒(4)重量可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上缆线收放的收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3)由传送带(31)、第一主动轮(32)、第一从动轮(33)以及设置在机架(5)一侧的传动机构(7)组成,所述传动机构(7)设有电机(71)、第二主动轮(72)以及第二从动轮(73),所述电机(71)输出轴上的第二主动轮(72)与第二从动轮(73)传动连接,第二从动轮(73)固定套装于第一主动轮(32)内的第一轴承(3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海上缆线收放的收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3)还设有一张紧机构(8),所述张紧机构(8)包括有张紧座(81)、张紧环(82)以及张紧杆(83),所述张紧座(81)上设有滑道,张紧环(82)可滑动的设置于滑道上并套装于第一从动轮(33)的第二轴承(35)两侧,所述张紧杆(83)与张紧环(82)固定连接并贯穿于张紧座(81)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上缆线收放的收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滚筒(4)设有至少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海上缆线收放的收缆设备,其特征在于:输送滚筒(4)间的间距不小于875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上缆线收放的收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滚筒(4)内设有第三轴承(41),所述第三轴承(41)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的另一端与支撑架(6)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6)纵向且平行设置于传送装置(3)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上缆线收放的收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滚筒(4)上设有若干通孔(42),每个通孔(42)旁均设有一限位孔(43),且通孔(42)内部置有可拆卸的配重柱(10);所述配重柱(10)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底座(101),底座(101)上设有与限位孔(43)相配合的限位销(102),配重柱(10)另一端通过固定环(44)与输送滚筒(4)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上缆线收放的收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纵向排列的导向槽(1)以及操作台(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海上缆线收放的收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2)上并排排列有若干滚筒(21),且所述传送装置(3)与操作台(2)之间设有一填缝板(11),用于防止缆线下漏;所述导向槽(1)前端呈弧状,后端通过一固定架(12)与机架(5)固定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海上缆线收放的收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7)一侧以及传送带(31)、输送滚筒(4)的两侧均设有防护装置。
CN201922104305.8U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用于海上缆线收放的收缆设备 Active CN2121013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04305.8U CN212101344U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用于海上缆线收放的收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04305.8U CN212101344U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用于海上缆线收放的收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01344U true CN212101344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21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04305.8U Active CN212101344U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用于海上缆线收放的收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013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38938U (zh) 半圆形铺缆轮
CN110817571A (zh) 一种用于海上缆线收放的收缆设备
CN209782015U (zh) 一种用于工程管道检测的装置
JP2016514778A (ja) 海底垂直ホイスト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212101344U (zh) 一种用于海上缆线收放的收缆设备
PL187034B1 (pl) Żuraw masztowy, w szczególności wieża wiertnicza do prowadzenia wierceń na lądzie i na morzu
CN112326932A (zh) 一种地质勘探装置
CN206208596U (zh) 一种定深水样采集船
CN210763583U (zh) 一种深基坑放线装置
CN113124957A (zh) 一种主动式老窑水水位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211870988U (zh) 一种海上地震勘探用线缆收放系统
CN212543336U (zh) 一种海上石油平台用计算机电缆保护装置
CN214380005U (zh) 一种掘进机拖缆装置
CN207567778U (zh) 一种水下铺填装置
CN209872025U (zh) 一种导排缆装置
CN206125348U (zh) 一种箱装式地震浮球收放滑道
CN110835004A (zh) 一种海上地震勘探用线缆收放系统
CN212828984U (zh) 一种海底仪器回收装置
CN203032885U (zh) 一种适用于陆基围隔试验的有轨水上工作台
CN218037373U (zh) 一种船载移动式气枪震源垂吊收放系统
CN214197591U (zh) 盾构连接管线的支承装置
CN215552794U (zh) 一种煤矿用卷缆运输车
CN217360297U (zh) 伸缩倍增机构和滑坡检测装置
CN215827700U (zh) 一种煤矿煤机电缆机械自移装置
CN216894482U (zh) 一种综采工作面的铺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404, Gate 3, Building 3, No. 21 Kunpeng Street, Binhai New Area Development Zone, 300000 Tianjin (multiple address information exists)

Patentee after: Tianjin Xingheng Petroleum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404, gate 3, building 3, 21 Kunpeng street, Binhai New Area Development Zone, Tianjin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XINGHENG PETROLEUM MACHINERY ACCESSORI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