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00150U - 缓冲结构及包装箱 - Google Patents

缓冲结构及包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00150U
CN212100150U CN202020022066.1U CN202020022066U CN212100150U CN 212100150 U CN212100150 U CN 212100150U CN 202020022066 U CN202020022066 U CN 202020022066U CN 212100150 U CN212100150 U CN 2121001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board
strip
plate
pl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2206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琪
李佳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nqihe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unqihe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nqihe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unqihe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2206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001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001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0015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缓冲结构及包装箱,该缓冲结构用于放置在包装箱内,以对包装箱内的货物进行缓冲,其中,缓冲结构包括第一条形板和第二条形板,第一条形板弯折形成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子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连接在相邻两个第一子板的首尾之间,各第一子板间隔排列,相邻两个第一子板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二条形板与各第一子板交叉设置,并将第一间隙分隔成至少两个用于放置货物的缓冲腔。本实用新型对缓冲结构进行了改进,缩短了缓冲结构的组装时间,当包装箱内使用该缓冲结构对货物进行缓冲时,能够提高货物的包装速度。

Description

缓冲结构及包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冲结构及包装箱。
背景技术
在物流运输中,为了保障货物的安全性,避免包装箱内的货物与包装箱的内壁碰撞而造成货物损坏,一般会在包装箱的内壁与货物之间设置缓冲结构,以对货物进行缓冲。其中,刀卡缓冲结构由于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应用比较普遍,刀卡缓冲结构一般包括多个刀卡,该多个刀卡相互交叉设置,以将包装箱内的空间分割成多个缓冲空间,货物放置在缓冲空间内,通过刀卡的侧面对货物进行缓冲,避免货物之间以及货物与包装箱内壁之间碰撞。
但是,现有的刀卡缓冲结构的多个刀卡通常相互独立设置,需要将刀卡一个一个组装起来,其组装过程比较复杂,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组装,由此,会对货物的包装速度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缓冲结构及包装箱,旨在对缓冲结构进行改进,缩短缓冲结构的组装时间,当包装箱内使用该缓冲结构对货物进行缓冲时,能够提高货物的包装速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缓冲结构,用于放置在包装箱内,以对所述包装箱内的货物进行缓冲,所述缓冲结构包括:
第一条形板,所述第一条形板弯折形成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子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板的首尾之间,各所述第一子板间隔排列,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板之间具有第一间隙;
第二条形板,所述第二条形板与各所述第一子板交叉设置,并将所述第一间隙分隔成至少两个用于放置货物的缓冲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条形板弯折形成有多个第二子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子板的首尾之间,各所述第二子板间隔排列,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子板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各所述第二子板与多个所述第一子板交叉设置,并将所述第一间隙分割成多个所述缓冲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一子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各所述第二子板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或者,
所述第二条形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各所述第一子板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一通孔沿对应所述第一子板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或者,各所述第二通孔沿对应所述第二子板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板的尾端与所述第二条形板的尾端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与所述第二条形板连接的第一子板的长度,小于其它所述第一子板的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条形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条形板的宽度;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一子板沿宽度方向的中部,并沿所述第一子板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条形板的尾端与所述第一子板尾端的中部连接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第一子板的宽度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一子板的第一侧边,并在所述第一侧边形成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条形板的尾端与所述第一子板的尾端连接在一起,并靠近所述第一子板的第一侧边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第一子板的宽度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一子板的第一侧边,并在所述第一侧边形成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子板具有插入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二侧边,所述第二侧边对应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子板的一部分卡在所述第二开口内,所述第二子板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条形板和所述第一条形板一体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装箱,所述包装箱包括如上所述的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放置在所述包装箱内,以对所述包装箱内的货物进行缓冲;所述缓冲结构包括:
第一条形板,所述第一条形板弯折形成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子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板的首尾之间,各所述第一子板间隔排列,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板之间具有第一间隙;
第二条形板,所述第二条形板与各所述第一子板交叉设置,并将所述第一间隙分隔成至少两个用于放置货物的缓冲腔。
本实用新型中的缓冲结构通过将第一条形板进行弯折后,使第二条形板与多个第一子板交叉即可完成组装,操作非常方便,能够缩短缓冲结构的组装时间,提高组装人员的工作效率。当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用于包装箱时,可以快速的将缓冲结构组装并放置在包装箱内,然后将货物放置在缓冲结构的缓冲腔内,以提高货物的包装速度。
而且,第一条形板的相邻两个第一子板通过第一连接板连接在一起,能够提高缓冲结构的强度,使第二条形板与多个第一子板交叉后形成的缓冲腔不易产生变形,提高了缓冲结构的缓冲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缓冲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条形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缓冲结构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条形板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缓冲结构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缓冲结构100;缓冲结构100a;缓冲结构100b;缓冲结构100c;第一条形板110;第一条形板110a;第一条形板110b;第一条形板110c;第一子板111;第一子板111a;第一子板111b;第一子板111c;第一通孔1111;第一通孔1111a;第一侧边1112;第一连接板112;第一连接板112a;第一连接板112b;第一连接板112c;第一间隙113;第一间隙113a;第二条形板120;第二条形板120a;第二条形板120b;第二条形板120c;第二子板121;第二子板121a;第二子板121b;第二子板121c;第二侧边1211;第二通孔1212;第二通孔1212a;第二连接板122;第二连接板122a;第二连接板122b;第二连接板122c;第二间隙123;第二间隙123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实用新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其它实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实用新型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缓冲结构及包装箱,该缓冲结构用于放置在包装箱内,以对包装箱内的货物进行缓冲。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缓冲结构100包括第一条形板110和第二条形板120,第一条形板110沿其厚度方向弯折形成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子板111和第一连接板112,第一连接板112连接在相邻两个第一子板111的首尾之间,各第一子板111间隔排列,相邻两个第一子板111之间具有第一间隙113;第二条形板120与各第一子板111交叉设置,并将第一间隙113分隔成至少两个用于放置货物的缓冲腔,货物放置在缓冲腔内,并由第一子板111和第二条形板120隔开,以使缓冲结构100对货物进行缓冲,避免货物之间相互碰撞而造成货物损坏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条形板120与多个第一子板111交叉设置可以是第二条形板120依次穿过多个第一子板111,也可以是多个第一子板111分别穿过第二条形板120,具体交叉方式会在下文中进行详细的描述,此处不在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缓冲结构100通过将第一条形板110进行弯折后,使第二条形板120与多个第一子板111交叉即可完成组装,操作非常方便,能够缩短缓冲结构100的组装时间,提高组装人员的工作效率。当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100用于包装箱(图中未示出)时,可以快速的将缓冲结构100组装并放置在包装箱内,然后将货物放置在缓冲结构100的缓冲腔内,以提高货物的包装速度。
而且,第一条形板110的相邻两个第一子板111通过第一连接板112连接在一起,能够提高缓冲结构100的强度,使第二条形板120与多个第一子板111交叉后形成的缓冲腔不易产生变形,提高了缓冲结构100的缓冲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第二条形板120沿其厚度方向弯折形成有依次连接的第二子板121和第二连接板122,第二连接板122连接在相邻两个第二子板121的首尾之间,各第二子板121依次间隔排列,相邻两个第二子板121之间具有第二间隙123,而且,第二条形板120的各第二子板121分别与第一条形板110的多个第一子板111交叉设置,也即,第二条形板120的每个第二子板121均与第一条形板110的各第一子板111相互交叉,并将第一间隙113分隔成多个缓冲腔。由此,第二条形板120的各第二子板121能够将相邻两个第一子板111之间的第一间隙113分割成多个缓冲腔,使缓冲结构100能够对更多的货物进行缓冲。
而且,由于相邻两个第二子板121通过第二连接板122连接在一起,能够进一步提高缓冲结构100的强度,使第二条形板120的各第二子板121分别与第一条形板110的各第一子板111交叉后形成的缓冲腔更不易产生变形,进一步提高了缓冲结构100的缓冲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及图4所示,第一条形板110的各第一子板11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11,第二条形板120穿过各第一子板111的第一通孔1111,以使第二条形板120与多个第一子板111交叉设置。在组装缓冲结构100时,先将第一条形板110弯折呈图3所示的结构,然后将第二条形板120的端部依次穿过第一条形板110的各第一子板111上的第一通孔1111,即可快速将缓冲结构100组装在一起,操作非常方便。
其中,当第二条形板120包括多个第二子板121时,在第一条形板110的各第一子板11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1111,第二条形板120的各第二子板121依次穿过第一子板111上对应的第一通孔1111,即可快速的将第一间隙113分隔成多个缓冲腔。
优选地,第一子板111上的各第一通孔1111沿对应第一条形板110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以使第一间隙113分隔成的多个缓冲腔也沿第一条形板110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
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条形板110的多个第一子板111相互平行,相邻两个第一子板111上的第一通孔1111沿多个第一子板111的排列方向正对设置,第一子板111上开设的第一通孔1111沿第一子板111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一通孔111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子板121的宽度,第一通孔1111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二子板121的厚度,且第一条形板110的每个第一子板111上开设的第一通孔1111数量与第二子板121的数量相等,通过对第二条形板120进行弯折,将第二条形板120沿图2中箭头所示方向依次穿过各第一子板111上的各第一通孔1111,即可完成缓冲结构100的组装,并使第一子板111和第二子板121相互垂直,以形成立方体的缓冲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4所示,第一子板111的尾端与第二条形板120的尾端连接在一起。由此,能够提高缓冲结构100位于第一条形板110端部的第一子板111的一端附近的强度,使位于第一条形板110端部的第一子板111的一端附近的缓冲腔不易产生变形,从而进一步提高缓冲结构100的缓冲效果。其中,与第二条形板120连接的第一子板111位于第一条形板110端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与第二条形板120连接的第一子板111的长度,小于其它第一子板111的长度。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二子板121会穿过多个第一子板111,以将第一间隙113分割成至少两个缓冲腔,当位于第一条形板110端部的第一子板111与第二子板121连接在一起后,通过使与第二条形板120连接的第一子板111,小于其它第一子板111的长度,能够使与第一子板111连接的第二子板121穿过其它第一子板111时,与其它第一子板111的端部保持一定的间距,以保证第二子板121靠近其它第一子板111端部一侧的缓冲腔具有较大的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条形板120和第一条形板110一体设置,以提高第一子板111和第二条形板120之间的连接强度。而且,通过使第二条形板120和第一条形板110一体设置,能够使用一个长条形的板状结构弯折形成第一条形板110的各第一子板111和第二条形板120的各第二子板121,从而使第一条形板110和第二条形板120的加工更加方便。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位于第一条形板110端部的第一子板111的一端,与第二条形板120的端部通过胶水、胶带、订书钉等连接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条形板110和第二条形板120均为纸板,以使第一条形板110和第二条形板120的弯折更加方便。当然,第一条形板110和第二条形板120也可以为塑料板、金属板等等,以提高第一条形板110和第二条形板120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条形板120的宽度小于第一条形板110的宽度,以便于在第一条形板110的第一子板111上开设的第一通孔1111具有足够的长度,使第二条形板120能够穿过第一通孔1111与第一子板111相互交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111位于第一子板111沿宽度方向的中部,并沿第一子板111的宽度方向延伸,以尽可能的降低在第一子板111上开设第一通孔1111而对第一子板111的强度造成的影响。其中,第二条形板120的尾端与第一子板111尾端的中部连接在一起,第二条形板120的第二子板121无需沿宽度方向进行扭曲,即可穿过多个第一子板111的第一通孔1111。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7所示,第一通孔1111沿第一子板111的宽度方向延伸至第一子板111的第一侧边1112,并在第一侧边1112形成有第一开口。由此,可以先将第一条形板110和第二条形板120分别进行弯折,以形成多个第一子板111和多个第二子板121,然后将多个第二子板121从第一开口插入到第一通孔1111内,即可将多个第一子板111和多个第二子板121交叉在一起,操作更加方便。
其中,第二条形板120的尾端与第一子板111的尾端连接在一起,并靠近第一子板111的第一侧边1112,以使第一子板111和第二子板121交叉在一起后,第一子板111的底边和第二子板121的底边保持平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子板121具有插入第一开口的第二侧边1211,第二侧边1211对应第一开口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开口,第一子板111的一部分卡在第二开口内,且第二子板121的一部分穿过第一通孔1111。由此,第一子板111的第一通孔1111能够限制第二子板121相对第一子板111沿第一子板111的长度方向移动,而第二子板121上的第二开口能够限制第一子板111相对第二子板121沿第二子板121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一子板111和第二子板121更加稳定的交叉在一起,使缓冲结构100的缓冲腔更不易产生变形。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缓冲结构100b的第一条形板110b沿其厚度方向弯折形成有多个第一子板111b,及连接在相邻两个第一子板111b之间的第一连接板112b,在第二条形板120b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1212,各第一子板111b穿过对应的第二通孔1212,以使第二条形板120b与第一条形板110b的各第一子板111b交叉设置。
其中,第二条形板120b沿其厚度方向弯折形成有多个第二子板121b,及连接在相邻两个第二子板121b之间的第二连接板122b,在第二子板121b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1212,且多个第二通孔1212沿对应的第二子板121b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子板121b上的第二通孔1212沿第二子板121b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位于第二子板121b沿宽度方向的中部,第一子板111b的尾端与第二条形板120b尾端的中部连接在一起,以使第一子板111b的高度与第二通孔1212的高度保持一致,避免第一子板111b穿过第二通孔1212时产生扭曲变形。
此外,如图9所示,缓冲结构100c的第一条形板110c的尾端和第二条形板120c的尾端连接在一起,第一条形板110c沿其厚度方向弯折形成有多个第一子板111c,及连接在相邻两个第一子板111c之间的第一连接板112c,第二条形板120c沿其厚度方向弯折形成有多个第二子板121c,及连接在相邻两个第二子板121c之间的第二连接板122c。
缓冲结构100c的第二条形板120c的宽度大于第一条形板110c的宽度,在第二条形板120c的第二子板121c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1212a,多个第二通孔1212b沿第二子板121c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第二通孔1212a沿第二子板121c的宽度方向延伸至第二子板121c的第三侧边(图9中第二子板121c的上侧边缘),并在第二子板121c的第三侧边形成第三开口,第一条形板110c的各第一子板111c穿过对应的第二通孔1212a,以使第二条形板120c与第一条形板110c的多个第一子板111c交叉设置。
其中,第一子板111c的一端与第二子板121c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并靠近第二子板121c的第三侧边,以使第一子板111c的高度与第二通孔1212a的高度保持一致,避免第一子板111c穿过第二通孔1212a时产生扭曲变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包装箱,该包装箱包括缓冲结构,该缓冲结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包装箱采用了上述缓冲结构的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上文针对其他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实施时,以上各个单元或结构可以作为独立的实体来实现,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作为同一或若干个实体来实现,以上各个单元或结构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缓冲结构及包装箱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缓冲结构,用于放置在包装箱内,以对所述包装箱内的货物进行缓冲,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包括:
第一条形板,所述第一条形板弯折形成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子板和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板的首尾之间,各所述第一子板间隔排列,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板之间具有第一间隙;
第二条形板,所述第二条形板与各所述第一子板交叉设置,并将所述第一间隙分隔成至少两个用于放置货物的缓冲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条形板弯折形成有依次连接的第二子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子板的首尾之间,各所述第二子板间隔排列,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子板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各所述第二子板与多个所述第一子板交叉设置,并将所述第一间隙分割成多个所述缓冲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子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各所述第二子板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或者,
所述第二子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各所述第一子板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通孔沿对应所述第一子板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或者,各所述第二通孔沿对应所述第二子板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板的尾端与所述第二条形板的尾端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二条形板连接的第一子板的长度,小于其它所述第一子板的长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条形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条形板的宽度;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一子板沿宽度方向的中部,并沿所述第一子板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条形板的尾端与所述第一子板尾端的中部连接在一起。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第一子板的宽度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一子板的第一侧边,并在所述第一侧边形成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条形板的尾端与所述第一子板的尾端连接在一起,并靠近所述第一子板的第一侧边设置。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第一子板的宽度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一子板的第一侧边,并在所述第一侧边形成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子板具有插入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二侧边,所述第二侧边对应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子板的一部分卡在所述第二开口内,所述第二子板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内。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条形板和所述第一条形板一体设置。
11.一种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箱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放置在所述包装箱内,以对所述包装箱内的货物进行缓冲;其中,所述货物放置在所述缓冲结构的缓冲腔内。
CN202020022066.1U 2020-01-06 2020-01-06 缓冲结构及包装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001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22066.1U CN212100150U (zh) 2020-01-06 2020-01-06 缓冲结构及包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22066.1U CN212100150U (zh) 2020-01-06 2020-01-06 缓冲结构及包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00150U true CN212100150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24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2206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00150U (zh) 2020-01-06 2020-01-06 缓冲结构及包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001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21002Y (zh) 大型面板包装箱
CN212100150U (zh) 缓冲结构及包装箱
JPS6129611Y2 (zh)
CN218492710U (zh) 一种抗剪钢结构钢梁
JPH0819439A (ja) 書類整理箱等の連結方法
CN214608578U (zh) 彩盒的隔挡结构及彩盒
CN212474277U (zh) 瓦楞纸隔板结构和包装箱
CN210073967U (zh) 电池包
CN217576017U (zh) 一种快速折叠的纸盒
CN215644713U (zh) 托盘结构和电池箱体
JP2003118724A (ja) 段ボール箱用仕切板及び仕切部材
CN209582147U (zh) 侧壁强化的八角纸箱裁片及侧壁强化的八角纸箱
CN219057036U (zh) 一种刀卡结构及纸箱
CN107031957B (zh) 包装盒
KR101069279B1 (ko) 강도 보강된 골판지 포장박스
CN216762880U (zh) 一种家具板材用包装防护缓冲结构
CN216469744U (zh) 一种新型纸护角
CN215246332U (zh) 一种刀卡
JP2007261641A (ja) 緩衝材
CN116142634A (zh) 一种防松动的刀卡包装结构
CN212149630U (zh) 一种适用于电脑运输的抗撞击包装箱
JP7113993B1 (ja) 箱用シート
CN216623366U (zh) 用于自动售货机的储物抽屉
CN215098892U (zh) 包装垫材、包装箱
CN215015734U (zh) 一种具有可调节拆卸功能的分隔组件及货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