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99639U - 折叠系统 - Google Patents

折叠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99639U
CN212099639U CN202020774152.8U CN202020774152U CN212099639U CN 212099639 U CN212099639 U CN 212099639U CN 202020774152 U CN202020774152 U CN 202020774152U CN 212099639 U CN212099639 U CN 2120996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folding
roller
conveyor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7415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双印
肖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ILI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ILI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ILI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ILI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7415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996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996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996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系统,包括机架、输送装置和折叠装置,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至少两组独立的输送机构,两组输送机构相对的输送面通过各自的辊组件形成平滑过渡的U型输送通道,折叠装置设置在U型输送通道的入口和出口,以对待折叠物进行折叠,该结构的折叠系统设置至少两组输送机构,该两组输送机构的输送面通过各自的辊组件形成平滑过渡的U型输送通道,不存在死角,使得待折叠物在此U型输送通道内运行流畅,提高了折叠效率。

Description

折叠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卫生用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系统。
背景技术
一次性卫生用品(如床垫、纸巾、卫生巾、纸尿裤等)与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密切相关,是国民健康护理领域的基础用品。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结束后一般需切割、折叠、包装等工序,其中,折叠工序是将一次性卫生用品进行对折或三折,从而缩小体积,以方便按照不同的规格进行包装。
目前常用的折叠装置包括折叠刀、上框架和下框架,上框架和下框架分别由多个辊组成,下框架的辊由输送皮带环绕以形成凹型空间,上框架的辊由输送皮带环绕以形成伸入上述凹型空间内的回型结构,二者之间形成供一次性卫生用品通过的狭缝,折叠刀设置在狭缝相应的位置,当一次性卫生用品的1/3或1/2传送至该位置时,折叠刀运动,将一次性卫生用品进行1/3或1/2折叠。
上述结构的折叠装置还存在以下问题:(1)上框架和下框架分别为一体结构,极其笨重,不方便安装和拆卸;(2)组成上框架和下框架的辊的位置固定,狭缝大小不能调节,特别是由于下框架的遮挡,导致下框架上的辊的位置及其难调节,不适于不同厚度的一次性卫生用品的折叠;(3)输送皮带形成凹陷空间,存在死角,使得一次性卫生用品的输送过程极不流畅,且在下框架凹型空间的底部两端的转角导向辊容易卷入带待折叠物。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结构的折叠装置不方便安装和拆卸、输送空间不能调节以及输送过程不流畅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输送空间可调且输送过程流畅的折叠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系统,包括:
机架;
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至少两组独立的输送机构,两组所述输送机构相对的输送面通过各自的辊组件形成平滑过渡的U型输送通道;
折叠装置,设置在所述U型输送通道的入口和出口,以对待折叠物进行折叠。
优选地,该结构的折叠系统,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U型输送通道至少一侧以用于调节所述辊组件位置的调节组件。
进一步优选地,该结构的折叠系统,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辊组件的独立辊架和/或组合辊架;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独立辊架上以用于调节所述辊组件位移和角度的复合调节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组合辊架上以用于调节所述辊组件位移的单线调节部。
进一步优选地,该结构的折叠系统,所述复合调节部和所述单线调节部均包括至少两级位移调节件,所述复合调节部包括至少一级角度调节件。
优选地,该结构的折叠系统,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具有U型凸出输送面的第三输送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U型凸出输送面外围并由各自输送面依次组合形成平滑过渡的U型凹陷输送面的第四输送机构、第五输送机构、第六输送机构,所述U型凸出输送面与所述U型凹陷输送面形成所述U型输送通道。
进一步优选地,该结构的折叠系统,所述第四输送机构、所述第五输送机构、所述第六输送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三输送机构通过各自的所述辊组件将所述U型输送通道分为直线入口段、曲线过渡段和直线出口段。
进一步优选地,该结构的折叠系统,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四输送机构配合以形成第二一型通道的第七输送机构、与所述第六输送机构配合以形成第三一型通道的第八输送机构。
进一步优选地,该结构的折叠系统,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直线出口段延伸方向一致的限位机构;
所述第三输送机构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一型通道输送面平齐的导流板。
进一步优选地,该结构的折叠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折叠装置上游的预送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折叠装置下游的分拣装置。
进一步优选地,该结构的折叠系统,所述分拣装置包括分拣切换机构和分拣驱动机构,所述分拣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分拣切换机构的输送面在与所述第三一型通道输送面平齐和不平齐两种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系统,包括机架、输送装置和折叠装置。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至少两组独立的输送机构,两组输送机构相对的输送面通过各自的辊组件形成平滑过渡的U型输送通道;折叠装置设置在U型输送通道的入口和出口,以对待折叠物进行折叠。
该结构的折叠系统设置至少两组输送机构,该两组输送机构的输送面通过各自的辊组件形成平滑过渡的U型输送通道,不存在死角,使得待折叠物在此U型输送通道内运行流畅,提高了折叠效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系统,将常规大型一体的框架结构改进为若干组输送机构模块,减小各个模块重量,方便对模块单独安装、拆卸和调整。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系统,第四输送机构、第五输送机构和第六输送机构设置在第三输送机构的外围以形成U型输送通道,并将该U型输送通道分为直线入口段、曲线过渡段和直线出口段。直线入口段方便折叠装置伸入并对待折叠物进行折叠;曲线过渡段避免了死角的存在,方便一次折叠物在厚度增加后还能在U型输送通道内部顺利通行;直线出口段方便一次折叠物吐出并进行二次折叠;通过直线入口段、曲线过渡段和直线出口段配合,提高了生产效率。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系统,在直线出口段延伸方向设置限位机构,方便一次折叠物部分进入,以利于折叠装置对一次折叠物进行再次折叠,提高了折叠效率。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系统,在U型输送通道的至少一侧设置调节组件,该调节组件对对应的辊组件位置调节继而调节输送通道的间隙大小,避免了现有的折叠系统的输送通道不能任意调节的缺陷,可适于对不同厚度的待折叠物(如床垫、纸巾、卫生巾、纸尿裤等)在内输送。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系统,输送机构包括用于安装辊组件的独立辊架和/或组合辊架;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独立辊架上以用于调节辊组件位移和角度的复合调节部以及设置在组合辊架上以用于调节辊组件位移的单线调节部,通过复合调节部和单线调节部可对辊组件灵活调节,继而实现对输送通道的灵活调节。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系统,复合调节部和单线调节部均包括至少两级位移调节件,复合调节部包括至少一级角度调节件,提高了调节的灵活性。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系统,分拣装置包括分拣切换机构和分拣驱动机构,分拣驱动机构驱动分拣切换机构的输送面在与第三一型通道输送面平齐和不平齐两种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用于合格产品和不合格产品进行分类,提高了分拣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折叠系统的结构原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折叠系统的结构简化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折叠系统的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折叠系统的第一输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折叠系统的第一复合调节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折叠系统的第一组合辊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折叠系统的第二输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折叠系统的第三输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折叠系统的第三输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折叠系统的U型输送通道、第二一型通道、第三一型通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折叠系统的第四输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折叠系统的第五输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折叠系统的第六输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折叠系统的第七输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折叠系统的第八输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折叠系统的分拣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
2-预送装置;21-第一输送机构;211-第一辊组件;2111-第一驱动辊;2112-第一从动辊;212-第一独立辊架;2121-第一独立基座;2122-第一独立轴;213-第一组合辊架;2131-第一组合基座;2132-第一组合限位槽;214-第一调节组件;2141-第一复合调节部;21411-第一一级位移调节件;214111-第一一级位移螺母座;214112-第一一级位移丝杆;21412-第一一级角度调节件;214121-第一销孔;214122-第一锁紧件;214123-第一复合限位槽;21413-第一二级位移调节件;2142-第一单线调节部;215-第一预送带;22-第二输送机构;221-第二辊组件;222-第二独立辊架;223-第二组合辊架;224-第二调节组件;225-第二预送带;23-第一一型通道;
3-输送装置;30-限位机构;31-第三输送机构;311-第三辊组件;312-第三组合辊架;3121-环形辊架板;31211-第三限位槽;3122-架板固定件;313-第三调节组件;314-第三输送带;315-导流板;32-第四输送机构;321-第四辊组件;322-第四独立辊架;323-第四组合辊架;324-第四调节组件;325-第四输送带;33-第五输送机构;331-第五辊组件;332-第五独立辊架;333-第五组合辊架;334-第五调节组件;335-第五输送带;34-第六输送机构;341-第六辊组件;342-第六独立辊架、343-第六组合辊架;344-第六调节组件;345-第六输送带;35-第七输送机构;351-第七辊组件;352-第七独立辊架;353-第七组合辊架;354-第七调节组件;355-第七输送带;36-第八输送机构;361-第八辊组件;362-第八独立辊架;363-第八调节组件;364-第八输送带;37-U型输送通道;371-直线入口段;372-曲线过渡段;373-直线出口段;38-第二一型通道;39-第三一型通道;
4-折叠装置;41-第一折叠机构;42-第二折叠机构;
5-分拣装置;51-分拣切换机构;511-分拣基座;512-分拣销轴;513-切换基座;514-分拣驱动辊;515-分拣从动辊;516-分拣输送带;52-分拣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1提供一种折叠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机架1、预送装置2、输送装置3、折叠装置4和分拣装置5。
如图1和图2所示,机架1用于安装预送装置2、输送装置3、折叠装置4和分拣装置5。预送装置2设置在输送装置3上游,用于将待折叠物(如床垫、纸巾、卫生巾、纸尿裤等一次性卫生用品)预先运送至输送装置3;折叠装置4与输送装置3配合,以对待折叠物先后进行两次折叠,从而形成三折结构,方便后续包装;分拣装置5设置在输送装置3下游,对折叠物依次分拣,以剔除折叠不合格产品。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预送装置2由辊组件以及输送带形成预送通道。具体地,预送装置2包括第一输送机构21、第二输送机构22和第一一型通道23。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输送机构21包括第一辊组件211、第一独立辊架212、第一组合辊架213、第一调节组件214和第一预送带215。第一辊组件211包括第一驱动辊2111和若干第一从动辊2112;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独立辊架212设置若干,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第一独立基座2121以及设置在第一独立基座2121上的第一独立轴2122,每个第一独立基座2121上设置有四个腰孔,并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机架1上;如图4和图6所示,第一组合辊架213设置一个,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第一组合基座2131以及设置在第一组合基座2131上的第一组合限位槽2132。
第一调节组件214包括第一复合调节部2141和第一单线调节部2142,第一复合调节部2141设置在第一独立辊架211上,包括至少两级位移调节件和至少一级角度调节件,以用于调节第一辊组件211的位移和角度;第一单线调节部2142设置在第一组合辊架213上,至少两级位移调节件,以用于调节第一辊组件211的位移。
具体地,如图5所示,第一复合调节部2141包括第一一级位移调节件21411、第一一级角度调节件21412和第一二级位移调节件21413。第一一级位移调节件21411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第一一级位移螺母座214111及与该一一级位移螺母座214111配合的第一一级位移丝杆214112,第一一级位移丝杆214112抵靠在第一独立基座2121上,在紧固件松动状态下,通过旋转第一一级位移丝杆214112,即可实现第一独立基座2121沿腰孔方向位移的一级调节,然后紧固件锁紧。每组第一独立辊架212中,第一一级角度调节件21412设置两个,并分别设置在第一独立轴2122的两端,包括第一销孔214121、第一锁紧件214122和第一复合限位槽214123。第一销孔214121与第一独立轴2122配合,使得第一一级角度调节件21412可绕第一独立轴2122任意角度旋转;待调节至预设角度,通过第一锁紧件214122锁紧。
如图5所示,第一二级位移调节件21413设置在第一一级角度调节件21412上,其设置方式同第一一级位移调节件21411。第一从动辊2112的轴伸至第一复合限位槽214123内,第一二级位移调节件21413的丝杆抵靠在第一从动辊2112的轴侧面,即可通过旋转第一二级位移调节件21413的丝杆以实现第一从动辊2112位移的二级调节,待调节至预设位移后锁紧。
如图6所示,第一单线调节部2142包括只包括一级位移调节件,其结构和原理同第一二级位移调节件21413,第一从动辊2112的轴伸至第一组合限位槽2132内,第一单线调解部2142的丝杆抵靠在第一从动辊2112的轴侧面,即可通过旋转丝杆以实现第一从动辊2112位移的一级调节,待调节至预设位移后锁紧。
如图3所示,第一输送机构21中,第一从动辊2112设置五个,其中三个分别设置在三个第一独立辊架212上,另外两个设置在一个第一组合辊架213上。同理,如图3和图7所示,第二输送机构22包括第二辊组件221、第二独立辊架222、第二组合辊架223、第二调节组件224和第二预送带225,其设置方式和调节方式同第一输送机构21,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二输送机构22设置在第一输送机构21的下方,二者所形成的输送平面相对且平行设置,以形成一字型的第一一型通道23。
如图1和图2所示,输送装置3由若干辊组件以及输送带形成输送通道。具体地,输送装置3包括第三输送机构31、第四输送机构32、第五输送机构33、第六输送机构34、第七输送机构35、第八输送机构36、U型输送通道37、第二一型通道38、第三一型通道39和限位机构30。
其中,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三输送机构31包括第三辊组件311、第三组合辊架312、第三调节组件313、第三输送带314和导流板315。
第三组合辊架312包括平行设置环形辊架板3121和架板固定件3122,环形辊架板3121通过架板固定件3122固定在机架1上;环形辊架板3121呈倒梯形,在其内廓边缘和外廓边缘均设置第三限位槽31211,其中位于外廓边缘的第三限位槽31211布置成U型;第三辊组件311的驱动辊安装在位于内廓边缘的第三限位槽31211内,第三辊组件311的从动辊安装在位于外廓边缘的第三限位槽31211内,第三输送带314缠绕在第三辊组件311的从动辊上并由第三辊组件311的驱动辊驱动,以形成平滑过渡的U型凸出输送面;导流板315设置在环形辊架板3121上方。
第三调节组件313只包括单线调节部,该单线调节部只包括一级位移调节件,设置在环形辊架板3121上,对第三辊组件311的从动辊的调节原理同第一二级位移调节件21413。
如图1、图2和图10所示,第四输送机构32、第五输送机构33、第六输送机构34设置在U型凸出输送面外围并由各自的输送面依次组合形成平滑过滤的U型凹陷输送面,该U型凹陷输送面与U型凸出输送面形成平滑过渡的U型输送通道37,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U型凸出输送面外围的输送机构被设置成三组,但是U型凸出输送面外围的输送机构并不限定为三组,设置成其他若干组,比如两组、四组、五组等,只要这几组输送机构提供的输送面组合为U型凹陷输送面以与U型凸出输送面构成U型输送通道37即可。
具体地,如图11所示,第四输送机构32包括第四辊组件321、第四独立辊架322、第四组合辊架323、第四调节组件324和第四输送带325。第四独立辊架322设置四个,第四组合辊架323设置一个,以将第四输送带325撑起以形成输送平面和输送斜面,输送斜面作为U型凹陷输送面的一部分与U型凸出输送面形成直线入口段371。第四输送机构32对辊组件的调节原理同第一输送机构21。
如图12所示,第五输送机构33包括第五辊组件331、第五独立辊架332、第五组合辊架333、第五调节组件334和第五输送带335。第五组合辊架333设置三组,每组均设置三个限位槽,可安装三个从动辊;其中一组组合辊架设置在第三输送机构31正下方,其余两组组合辊架设置在两端并斜向上,第五输送带335依次绕过三组组合辊架以形成平滑过渡的U型凹陷面,该U型凹陷面作为U型凹陷输送面的一部分与U型凸出输送面形成曲线过渡段372。第五调节组件334对第五辊组件331的调节原理同第一输送机构21。
如图13所示,第六输送机构34包括第六辊组件341、第六独立辊架342、第六组合辊架343、第六调节组件344和第六输送带345,其设置方式类同第四输送机构32。第六输送机构34形成输送平面和输送斜面,其中输送斜面作为U型凹陷输送面的一部分与U型凸出输送面形成直线出口段373。第六调节组件344对第六辊组件341的调节原理同第一输送机构21。
如图14所示,第七输送机构35包括第七辊组件351、第七独立辊架352、第七组合辊架353、第七调节组件354和第七输送带355,其设置方式类同第一输送机构21。第七输送机构35设置在第四输送机构32上方,所形成的输送平面与第四输送机构32的输送平面形成一字型的第二一型通道38。第七调节组件354对第七辊组件351的调节原理同第一输送机构21。
如图15所示,第八输送机构36包括第八辊组件361、第八独立辊架362、第八调节组件363和第八输送带354,其设置方式类同第一输送机构21。第八输送机构35设置在第六输送机构34上方,所形成的输送平面与第六输送机构34的输送平面形成一字型的第三一型通道39。第八调节组件363对第八辊组件361的调节原理同第一输送机构21。
如图1、图2和图15所示,限位机构30设置在第六输送机构34上方,其内部通道与直线出口段373延伸方向一致。
如图1和图2所示,折叠装置4包括第一折叠机构41和第二折叠机构42。第一折叠机构41设置在U型输送通道37入口,通过第一折叠机构41的折叠刀在直线入口段371内往复转动,即可实现对待折叠物的一次折叠;第二折叠机构42设置在U型输送通道37出口,通过第二折叠机构42的折叠刀在第三一型通道39内往复转动,即可实现对待折叠物的再次折叠。折叠装置4采用现有技术。
如图16所示,分拣装置5设置在第六输送机构34下游,包括分拣切换机构51和分拣驱动机构52。其中,分拣切换机构51包括分拣基座511、分拣销轴512、切换基座513、分拣驱动辊514、分拣从动辊515和分拣输送带516;分拣基座511上设置有腰孔,并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机架1上,可调节位置;分拣销轴512一端固定在分拣基座511上;切换基座513与分拣销轴512可转动连接,并设置有限位槽;分拣从动辊515安装在该限位槽内,可调节其位置。
分拣驱动机构52驱动切换基座513做往复运动,以带动分拣输送带516的输送平面在与第六输送机构34的输送平面在平齐或者不平齐两种状态进行切换,实现对合格产品和不合格产品进行分类,提高了分拣效率。分拣驱动机构52选用气缸、油压缸等。
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分拣装置5也可以设置成机械手,通过判断折叠物的折叠情况进行分拣。
该折叠系统的工作原理为:通过调节组件调节辊组件位置,以将输送通道调节至合适间隙大小;启动辊组件,使得位于输送通道两侧的输送带同向运动;待折叠物由预送装置2运送至输送装置3,经过第二一型通道38至U型输送通道37入口,此时第一折叠机构41未启动,当待折叠物1/3运动至导流板315时,第一折叠机构41启动,其折叠刀在直线入口段371内转动以将待折叠物进行一次折叠,然后一次折叠物经过曲线过渡段372、直线出口段373至U型输送通道37出口,此时第二折叠机构42未启动,当一次折叠物1/2运动至限位机构30内时,第二折叠机构42启动,其折叠刀在第三一型通道39内转动以将一次折叠物进行再次折叠,从而形成三折结构。分拣装置5通过运动状态切换对产品进行合格与否分类,提高了分拣效率。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的导流板315还可以设置成其它形状,如L型,限制待折叠物继续运动,也可以不单独设置导流板315。
优选地,限位机构30不采用板状结构,而采用并列设置的杆状结构,两列杆状结构也能形成限位空间。
优选地,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还可以不设置第七输送机构35,仅有第四输送机构32也能将待折叠物输送至U型输送通道37入口。
优选地,还可不设置第八输送机构36,而是在第六输送机构34上方设置限位结构,以与第六输送机构34的输送平面形成第三一型通道39,也能提供第二折叠机构42进入的空间,继而实现折叠。
优选地,分拣装置5还可以设置成机械手,通过判断折叠物的折叠情况进行分拣。
优选地,复合调节部的位移调节件级数也可以为三级、四级或更多,只要方便对辊组件调节位移即可。
优选地,单线调节部的位移调节件的级数也可以为三级、四级或更多,只要方便对辊组件调节位移即可。
优选地,复合调节部的角度调节件的级数也可以为三级、四级或更多,只要方便对辊组件调节角度即可。
优选地,调节组件也可以只设置在输送通道的一侧,只通过对位于输送通道一侧的辊组件进行调节,也能实现对输送通道间隙大小的调节。
优选地,还可以不设置调节组件,虽然不能对输送通道间隙大小进行调节,但是该折叠系统仍具备平滑过渡的U型输送通道37,不存在死角,使得待折叠物在此U型输送通道37内运行流畅。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折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至少两组独立的输送机构,两组所述输送机构相对的输送面通过各自的辊组件形成平滑过渡的U型输送通道;
折叠装置,设置在所述U型输送通道的入口和出口,以对待折叠物进行折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U型输送通道至少一侧以用于调节所述辊组件位置的调节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辊组件的独立辊架和/或组合辊架;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独立辊架上以用于调节所述辊组件位移和角度的复合调节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组合辊架上以用于调节所述辊组件位移的单线调节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调节部和所述单线调节部均包括至少两级位移调节件,所述复合调节部包括至少一级角度调节件。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折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具有U型凸出输送面的第三输送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U型凸出输送面外围并由各自输送面依次组合形成平滑过渡的U型凹陷输送面的第四输送机构、第五输送机构、第六输送机构,所述U型凸出输送面与所述U型凹陷输送面形成所述U型输送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输送机构、所述第五输送机构、所述第六输送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三输送机构通过各自的所述辊组件将所述U型输送通道分为直线入口段、曲线过渡段和直线出口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四输送机构配合以形成第二一型通道的第七输送机构、与所述第六输送机构配合以形成第三一型通道的第八输送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直线出口段延伸方向一致的限位机构;
所述第三输送机构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一型通道输送面平齐的导流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折叠装置上游的预送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折叠装置下游的分拣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折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装置包括分拣切换机构和分拣驱动机构,所述分拣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分拣切换机构的输送面在与所述第三一型通道输送面平齐和不平齐两种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CN202020774152.8U 2020-05-12 2020-05-12 折叠系统 Active CN2120996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74152.8U CN212099639U (zh) 2020-05-12 2020-05-12 折叠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74152.8U CN212099639U (zh) 2020-05-12 2020-05-12 折叠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99639U true CN212099639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16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74152.8U Active CN212099639U (zh) 2020-05-12 2020-05-12 折叠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996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5671A (zh) * 2021-06-16 2021-09-03 浙江亿维护理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纸尿裤折叠设备及折叠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5671A (zh) * 2021-06-16 2021-09-03 浙江亿维护理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纸尿裤折叠设备及折叠工艺
CN113335671B (zh) * 2021-06-16 2022-04-22 浙江亿维护理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纸尿裤折叠设备及折叠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99639U (zh) 折叠系统
DE60319540T2 (de) Kurvengurtförderer
DE60211175T2 (de)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flexiblen bogen
US20040231960A1 (en) Diverter
EP2719526A1 (de)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s Polsters aus Papier
EP2263956A1 (de) Fördervorrichtung zum Fördern von Druckprodukten und Anlage mit einer solchen Fördervorrichtung
CA2329983A1 (en) Device for superposing sheets of paper or the like
EP3578932A1 (de) Wäge-fördervorrichtung
US7267295B2 (en) Shredding machines
WO2015061184A1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correcting extrudate bow
EP2719528A1 (de)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s Polsterungsprodukts aus Papier
EP0735979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eines längsfalzes
DE19916342C2 (de) Druckbogenumlenkkeil mit Luftauslässen
EP0344102A2 (de) Einstecksystem für Druckprodukte
CA2025488A1 (en) Flaking roll apparatus
US20010049326A1 (en) Folder apparatus
DE4424461B4 (de) Vorrichtung zum Extrudieren von essbarem Teig
DE102005008471B4 (de) Pneumatische Papierzuführung
US6139178A (en) Movably mounted feed-roll head for extruders
KR102267892B1 (ko) 고속 마스크 제조장치용 융착-커팅유니트
DE3642814C2 (de) Sperrvorrichtung
CN209420767U (zh) 一种生产杂粮窝头的设备
CN110667913B (zh) 一种条帽包装机进料装置
WO1997033480A9 (en) Movably mounted feed-roll head for extruders
US5171203A (en) Seat cover forming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