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85859U - 多扩展口的散热型车载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多扩展口的散热型车载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85859U
CN212085859U CN202020951700.XU CN202020951700U CN212085859U CN 212085859 U CN212085859 U CN 212085859U CN 202020951700 U CN202020951700 U CN 202020951700U CN 212085859 U CN212085859 U CN 2120858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vehicle
usb interfac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contac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5170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小华
崔荣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Zhich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Zhich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Zhich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Zhich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5170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858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858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858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扩展口的散热型车载充电器,包括扩展装置和插头部,扩展装置通过线缆电性连接插头部;扩展装置包括壳体、电路板和散热板,壳体设第一充电USB接口、第二充电USB接口、第一点烟口、第二点烟口和散热孔,第一点烟口的第一正极接触端和第一负极套、第二点烟口的第二正极接触端和第二负极套均设置于散热板上;电路板连接散热板,第一充电USB接口和第二充电USB接口连接电路板,电路板、第一正极接触端、第一负极套、第二正极接触端和第二负极套电连接插头部;实现多接口扩展,满足使用需求,为乘客带来便利性和提高车载充电器的使用范围,也提高点烟口的散热效果和承受大电流的能力,还提高本产品的散热效果,延长其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多扩展口的散热型车载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充电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多扩展口的散热型车载充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载充电器的接口单一,不能同时给多个外接设备供电,难以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并且,现有的车载充电器很难给汽车后排的乘客使用带来便利性,导致产品的使用范围具有局限性。还有,现有的车载充电器的散热效果和承受大电流的能力差,影响其使用寿命。
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申请人精心研究了一种多扩展口的散热型车载充电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不足,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扩展口的散热型车载充电器,其实现多接口扩展,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为后排座位的乘客带来便利性和提高车载充电器的使用范围,也提高点烟口的散热效果和承受大电流的能力,还提高本产品的散热效果,延长其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扩展口的散热型车载充电器,包括有用于输出至外接设备的扩展装置以及用于与车载点烟器插座相适配的插头部,所述扩展装置通过线缆电性连接于插头部;
所述扩展装置包括有壳体、电路板和散热板,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充电USB接口、第二充电USB接口、第一点烟口、第二点烟口和若干贯通壳体内部的散热孔,所述第一点烟口包括有第一正极接触端和第一负极套,所述第二点烟口包括有第二正极接触端和第二负极套,所述第一正极接触端、第一负极套、第二正极接触端和第二负极套均设置于散热板上;
所述电路板连接于散热板且两者均装设于壳体内,所述第一充电USB接口以及第二充电USB接口分别电连接于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第一正极接触端、第一负极套、第二正极接触端以及第二负极套均电连接于插头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包括有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两者中,其一具有卡扣,另一具有卡槽,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所述卡扣适配于卡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凸设有凸肋,所述凸肋上设有一用于定位散热板的散热板定位槽,所述散热板嵌设于散热板定位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凸肋设置有两个,每一凸肋设置有一散热板定位槽,所述散热板设于相应的散热板定位槽内,所述壳体的内部被两凸肋分隔成自左往右并排设置的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和第三安装腔,所述散热板呈竖向且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散热板的左、右端分别延伸至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内;
所述第一正极接触端和第一负极套均位于第一安装腔内,所述电路板、第一充电USB接口以及第二充电USB接口均位于第二安装腔内,所述第二正极接触端和第二负极套均位于第三安装腔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有散热孔均为沿前后向延伸的条形孔,每一条形孔的前、后端壁分别一体往下延伸形成有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间通过第三延伸部一体连接,每一第三延伸部位于相应条形孔的下方且两者之间保持间隙。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针对第一点烟口和第二点烟口分别设置有一保护盖,每一保护盖连接于壳体以可开合式封盖相应点烟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板上设置有电性连接于电路板的第一环形铜箔和第二环形铜箔,所述第一环形铜箔同心环绕于第一正极接触端的外围,所述第一负极套的后端电连接于第一环形铜箔;所述第二环形铜箔同心环绕于第二正极接触端的外围,所述第二负极套的后端电连接于第二环形铜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板上设置有两固定件,每一固定件包括有绝缘座体和装设于绝缘座体上的导电T型件;
所述导电T型件具有沿上下延伸的竖向导电部和自竖向导电部的后端一体往后延伸的导电安装部,所述第一正极接触端和第二正极接触端分别形成于相应竖向导电部上;
所述绝缘座体上开设有贯通其前后端的第一通孔,所述散热板上设置有两第二通孔,所述绝缘座体连接散热板,所述竖向导电部装设于绝缘座体上,所述导电安装部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相应第二通孔后通过螺母螺纹连接散热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电源管理电路,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包括有第一车载快充芯片IC1、第二车载快充芯片IC2、第一输入滤波电路、第二输入滤波电路、第一降压转换电路、第二降压转换电路、第一输出滤波电路、第二输出滤波电路、第三输出滤波电路、第四输出滤波电路、第一输出电流检测电路以及第二输出电流检测电路;
所述插头部通过第一输入滤波电路电连接于第一车载快充芯片IC1,所述插头部通过第二输入滤波电路电连接于第二车载快充芯片IC2;
所述第一车载快充芯片IC1和第一充电USB接口之间依次电连接第一降压转换电路、第一输出滤波电路、第一输出电流检测电路以及第二输出滤波电路,所述第二车载快充芯片IC2和第二充电USB接口之间依次电连接第二降压转换电路、第三输出滤波电路、第二输出电流检测电路以及第四输出滤波电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有保险丝,所述保险丝设置在插头部上,所述扩展装置通过保险丝电连接于插头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其主要是通过线缆和扩展装置的配合,实现多接口扩展,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为后排座位的乘客带来便利性和提高车载充电器的使用范围,尤其是,通过将两点烟口装设于散热板上,提高点烟口的散热效果和承受大电流的能力,而且,将电路板也设置于散热板上,并配合若干散热孔,进一步提高本产品的散热效果,延长其使用寿命;
其次是,通过于插头部上设置保险丝,起到过流保护作用,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再者是,通过绝缘座体的设计,一方面能够定位组装导电T型件,另一方面能够隔离正极接触端与相应负极套接触,避免两者短路;
以及,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各零件之间组装方便和牢固,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扩展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俯视图(未显示上盖和插头部);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散热板结构示意图(包括第一充电USB接口、第二充电USB接口、第一点烟口和第二点烟口);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一截面结构示意图(主要显示固定件);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二截面结构示意图(主要显示上壳件);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三截面结构示意图(主要显示上壳件);
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大致控制原理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局部电路原理图(主要显示电源管理电路)。
附图标号说明:
10、插头部 11、线缆
20、扩展装置
201、散热孔 202、卡扣
203、第一延伸部 204、第二延伸部
205、第三延伸部
206、凸肋 207、散热板定位槽
21、上壳体 22、下壳体
221、第一安装腔 222、第二安装腔
223、第三安装腔 224、第一负极套定位槽
225、第二负极套定位槽
23、电路板
24、散热板 241、第二通孔
25、第一充电USB接口 26、第二充电USB接口
27、第一点烟口 271、第一正极接触端
272、第一负极套 273、第一让位孔
274、第二弹片部 275、第二让位孔
276、第三让位孔
28、第二点烟口
281、第二正极接触端 282、第二负极套
29、保护盖
30、保险丝
40、固定件
41、绝缘座体 411、第一通孔
42、导电T型件 421、竖向导电部
422、导电安装部 423、第一弹片部
424、螺母
51、第一输入滤波电路 52、第二输入滤波电路
53、第一降压转换电路 54、第二降压转换电路
55、第一输出滤波电路 56、第二输出滤波电路
57、第三输出滤波电路 58、第四输出滤波电路
59、第一输出电流检测电路 60、第二输出电流检测电路
61、电源指示灯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多扩展口的散热型车载充电器,包括有保险丝30、用于输出至外接设备的扩展装置20以及用于与车载点烟器插座相适配的插头部10,所述扩展装置20通过线缆11电性连接于插头部10;优选地,所述保险丝30设置在插头部10上,所述扩展装置20通过保险丝30电连接于插头部10。在本实施例中,插头部10为点烟器。
所述扩展装置20包括有壳体、电路板23和散热板24,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充电USB接口25、第二充电USB接口26、第一点烟口27、第二点烟口28和若干贯通壳体内部的散热孔201,所有散热孔201间距分布。在本实施例中,针对第一点烟口27和第二点烟口28分别设置有一保护盖29,每一保护盖29连接于壳体以可开合式封盖相应点烟口。通过保护盖29,在不使用第一点烟口27和/或第二点烟口28时,能够起到防尘防水的作用,提高点烟口的安全性,有效延长点烟口的使用寿命。
所述第一点烟口27包括有第一正极接触端271和前后贯通的第一负极套272,所述第二点烟口28包括有第二正极接触端281和前后贯通的第二负极套282,所述第一正极接触端271、第一负极套272、第二正极接触端281和第二负极套282均设置于散热板24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负极套272和第二负极套282均为相同的结构,接下来以第一负极套272为例进行说明。所述第一负极套272的左、右端壁对称凹设有贯通其内部的第一让位孔273,每一第一让位孔273的前端壁一体往后延伸形成有第二弹片部274;所述第一负极套272的上、下端壁均凹设有贯通其内部的第二让位孔275、第三让位孔276。下述第一弹片部423适配于相应的第二让位孔275和第三让位孔276内。
所述第一充电USB接口25和第二充电USB接口26均设置于壳体的前端面上,其中,所述第一点烟口27和第二点烟口28左右并排设置,所述第一充电USB接口25和第二充电USB接口26上下层叠设置且两者位于第一负极套272和第二负极套282之间。
所述电路板23连接于散热板24且两者均装设于壳体内,所述第一充电USB接口25以及第二充电USB接口26分别电连接于电路板23,所述电路板23、第一正极接触端271、第一负极套272、第二正极接触端281以及第二负极套282均电连接于插头部1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有上壳体21和下壳体22,所述上壳体21和下壳体22两者中,其一具有卡扣202,另一具有卡槽,所述上壳体21和下壳体22连接,所述卡扣202适配于卡槽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有散热孔201均分布于上壳体21上且均为沿前后向延伸的条形孔,每一条形孔的前、后端壁分别一体往下延伸形成有第一延伸部203、第二延伸部204,所述第一延伸部203和第二延伸部204之间通过第三延伸部205一体连接,每一第三延伸部205位于相应条形孔的下方且两者之间保持间隙。在对上壳体的仰视状态下,所有第三延伸部205遮盖相应散热孔201。
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凸设有凸肋206,所述凸肋206上设有一用于定位散热板24的散热板定位槽207,所述散热板24嵌设于散热板定位槽207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肋206设置有两个,每一凸肋206设置有一散热板定位槽207,所述散热板24设于相应的散热板定位槽207内,所述壳体的内部被两凸肋206分隔成自左往右并排设置的第一安装腔221、第二安装腔222和第三安装腔223,所述散热板24呈竖向且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散热板24的左、右端分别延伸至第一安装腔221、第二安装腔222内;
所述第一安装腔221的内壁上形成有第一负极套定位槽224,所述第一负极套272嵌设于第一负极套定位槽224内,所述第二安装腔222的内壁上形成有第二负极套定位槽225,所述第二负极套282嵌设于第二负极套定位槽225内。
所述第一正极接触端271和第一负极套272均位于第一安装腔221内,所述电路板23、第一充电USB接口25以及第二充电USB接口26均位于第二安装腔222内,所述第二正极接触端281和第二负极套282均位于第三安装腔223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板24上设置有电性连接于电路板23的第一环形铜箔和第二环形铜箔,所述第一环形铜箔同心环绕于第一正极接触端271的外围,所述第一负极套272的后端电连接于第一环形铜箔;所述第二环形铜箔同心环绕于第二正极接触端281的外围,所述第二负极套282的后端电连接于第二环形铜箔。
所述散热板24上设置有两固定件40,每一固定件40包括有绝缘座体41和装设于绝缘座体41上的导电T型件42;优选地,所述绝缘座体41采用陶瓷材料制成。
所述导电T型件42具有沿上下延伸的竖向导电部421和自竖向导电部421的后端一体往后延伸的导电安装部422,所述第一正极接触端271和第二正极接触端281分别形成于相应竖向导电部421上;每一竖向导电部421的上、下端分别一体往前延伸形成有第一弹片部423。
所述绝缘座体41上开设有凹位以及贯通绝缘做题41前后端的第一通孔411,所述散热板24上设置有两第二通孔241,所述绝缘座体41连接散热板24,所述竖向导电部421装设于绝缘座体41的凹位上,所述导电安装部422依次穿过第一通孔411和相应第二通孔241后通过螺母424螺纹连接散热板24。
所述电路板23上设有电源管理电路,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包括有第一车载快充芯片IC1、第二车载快充芯片IC2、第一输入滤波电路51、第二输入滤波电路52、第一降压转换电路53、第二降压转换电路54、第一输出滤波电路55、第二输出滤波电路56、第三输出滤波电路57、第四输出滤波电路58、第一输出电流检测电路59、第二输出电流检测电路60以及电源指示灯电路61;
优选地,所述第一车载快充芯片IC1和第二车载快充芯片IC2均采用型号为IP6527的集成同步开关转换芯片,其内部兼容14种输出快充协议(例如QC3.0/2.0协议、MTKPE1.1/PE2.0协议、APPLE协议、华为FCP快充协议、三星AFC快充协议、BC2.1充电规范和展讯SFCP协议等等),具有输入电压宽(8.2V-32V),输出电压可根据充电协议需求自动调整(8V-12V),输出转换效率高达96.5%,输出功率高(27W),具输入过压、欠压保护,输出过压、过流、欠压、短路和高温保护功能,目的是可以更快速、更安全的给手机及各种便携式数码产品充电。
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一车载快充芯片IC1为例进行说明,所述第一车载快充芯片IC1具有快充引脚1至快充引脚33,快充引脚11和快充引脚12分别为USB快充识别信号脚DP、USB快充识别信号脚DM,通过USB快充识别信号脚DP和USB快充识别信号脚DM来自动识别来自第一充电USB接口25处接入设备所支持的快充协议。快充引脚19至快充引脚23均通过电容C5电连接快充引脚24以形成自举电路。
所述插头部10通过第一输入滤波电路51电连接于第一车载快充芯片IC1,所述插头部10通过第二输入滤波电路52电连接于第二车载快充芯片IC2;优选地,所述插头部10通过保险丝30分别连接第一输入滤波电路51和第二输入滤波电路52。
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入滤波电路51包括有极性电容C19、电容C1和电容C17,极性电容C19的正极、电容C1的一端和电容C17的一端均电连接到快充引脚14、快充引脚15、快充引脚26和快充引脚27脚,快充引脚14通过保险丝30电连接插头部10,极性电容C19的负极、电容C1的另一端和电容C17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源指示灯电路61包括有电阻R4、第一指示灯LED1以及第二指示灯LED2,电阻R4的一端连接极性电容C19的正极,电阻R4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指示灯LED1接地,所述第二指示灯LED2并联于第一指示灯LED1的两端。当第一点烟口27被使用时,所述第一指示灯LED1被点亮,当第二点烟口28被使用时,所述第二指示灯LED2被点亮。
所述第一车载快充芯片IC1和第一充电USB接口25之间依次电连接第一降压转换电路53、第一输出滤波电路55、第一输出电流检测电路59以及第二输出滤波电路56,所述第二车载快充芯片IC2和第二充电USB接口26之间依次电连接第二降压转换电路54、第三输出滤波电路57、第二输出电流检测电路60以及第四输出滤波电路5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降压转换电路53包括有电阻R8、电容C1和电容C17,电阻R8的一端和电感L1的一端均连接到快充引脚19,电阻R8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2接地,电感L1的另一端接到快充引脚30和快充引脚31脚。
所述第一输出滤波电路55包括有极性电容C4、电容C6和电容C9,极性电容C4的正极、电容C6的一端和电容C9的一端均电连接到快充引脚30,极性电容C4的负极、电容C6的另一端和电容C9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一输出电流检测电路59包括有电阻R1,电阻R1的两端分别连接到极性电容C4的正极、快充引脚29脚。所述第二输出滤波电路56包括有电容C10和电容C11,电容C10的一端和电容C11的一端均电连接到快充引脚29,电容C10的另一端和电容C11的另一端均接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要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线缆和扩展装置的配合,实现多接口扩展,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为后排座位的乘客带来便利性和提高车载充电器的使用范围,尤其是,通过将两点烟口装设于散热板上,提高点烟口的散热效果和承受大电流的能力,而且,将电路板也设置于散热板上,并配合若干散热孔,进一步提高本产品的散热效果,延长其使用寿命;
其次是,通过于插头部上设置保险丝,起到过流保护作用,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再者是,通过绝缘座体的设计,一方面能够定位组装导电T型件,另一方面能够隔离正极接触端与相应负极套接触,避免两者短路;
以及,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各零件之间组装方便和牢固,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多扩展口的散热型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用于输出至外接设备的扩展装置以及用于与车载点烟器插座相适配的插头部,所述扩展装置通过线缆电性连接于插头部;
所述扩展装置包括有壳体、电路板和散热板,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充电USB接口、第二充电USB接口、第一点烟口、第二点烟口和若干贯通壳体内部的散热孔,所述第一点烟口包括有第一正极接触端和第一负极套,所述第二点烟口包括有第二正极接触端和第二负极套,所述第一正极接触端、第一负极套、第二正极接触端和第二负极套均设置于散热板上;
所述电路板连接于散热板且两者均装设于壳体内,所述第一充电USB接口以及第二充电USB接口分别电连接于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第一正极接触端、第一负极套、第二正极接触端以及第二负极套均电连接于插头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扩展口的散热型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有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两者中,其一具有卡扣,另一具有卡槽,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所述卡扣适配于卡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扩展口的散热型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凸设有凸肋,所述凸肋上设有一用于定位散热板的散热板定位槽,所述散热板嵌设于散热板定位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多扩展口的散热型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肋设置有两个,每一凸肋设置有一散热板定位槽,所述散热板设于相应的散热板定位槽内,所述壳体的内部被两凸肋分隔成自左往右并排设置的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和第三安装腔,所述散热板呈竖向且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散热板的左、右端分别延伸至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内;
所述第一正极接触端和第一负极套均位于第一安装腔内,所述电路板、第一充电USB接口以及第二充电USB接口均位于第二安装腔内,所述第二正极接触端和第二负极套均位于第三安装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扩展口的散热型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有散热孔均为沿前后向延伸的条形孔,每一条形孔的前、后端壁分别一体往下延伸形成有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间通过第三延伸部一体连接,每一第三延伸部位于相应条形孔的下方且两者之间保持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扩展口的散热型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针对第一点烟口和第二点烟口分别设置有一保护盖,每一保护盖连接于壳体以可开合式封盖相应点烟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扩展口的散热型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上设置有电性连接于电路板的第一环形铜箔和第二环形铜箔,所述第一环形铜箔同心环绕于第一正极接触端的外围,所述第一负极套的后端电连接于第一环形铜箔;所述第二环形铜箔同心环绕于第二正极接触端的外围,所述第二负极套的后端电连接于第二环形铜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多扩展口的散热型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上设置有两固定件,每一固定件包括有绝缘座体和装设于绝缘座体上的导电T型件;
所述导电T型件具有沿上下延伸的竖向导电部和自竖向导电部的后端一体往后延伸的导电安装部,所述第一正极接触端和第二正极接触端分别形成于相应竖向导电部上;
所述绝缘座体上开设有贯通其前后端的第一通孔,所述散热板上设置有两第二通孔,所述绝缘座体连接散热板,所述竖向导电部装设于绝缘座体上,所述导电安装部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相应第二通孔后通过螺母螺纹连接散热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扩展口的散热型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电源管理电路,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包括有第一车载快充芯片IC1、第二车载快充芯片IC2、第一输入滤波电路、第二输入滤波电路、第一降压转换电路、第二降压转换电路、第一输出滤波电路、第二输出滤波电路、第三输出滤波电路、第四输出滤波电路、第一输出电流检测电路以及第二输出电流检测电路;
所述插头部通过第一输入滤波电路电连接于第一车载快充芯片IC1,所述插头部通过第二输入滤波电路电连接于第二车载快充芯片IC2;
所述第一车载快充芯片IC1和第一充电USB接口之间依次电连接第一降压转换电路、第一输出滤波电路、第一输出电流检测电路以及第二输出滤波电路,所述第二车载快充芯片IC2和第二充电USB接口之间依次电连接第二降压转换电路、第三输出滤波电路、第二输出电流检测电路以及第四输出滤波电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扩展口的散热型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保险丝,所述保险丝设置在插头部上,所述扩展装置通过保险丝电连接于插头部。
CN202020951700.XU 2020-05-29 2020-05-29 多扩展口的散热型车载充电器 Active CN2120858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51700.XU CN212085859U (zh) 2020-05-29 2020-05-29 多扩展口的散热型车载充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51700.XU CN212085859U (zh) 2020-05-29 2020-05-29 多扩展口的散热型车载充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85859U true CN212085859U (zh) 2020-12-04

Family

ID=73557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51700.XU Active CN212085859U (zh) 2020-05-29 2020-05-29 多扩展口的散热型车载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858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54564B (zh) 一种交直流通用的充电桩插头、插座及其控制方法
CN105470717A (zh) 电动汽车电池连接器
CN203352227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枪
CN212085859U (zh) 多扩展口的散热型车载充电器
CN205355414U (zh) 电动汽车电池连接器插座
CN210897366U (zh) 一种锂电池安装使用中的保护装置
CN208401154U (zh) 电动汽车高压换电连接器
CN201294298Y (zh) 车载usb充电器
CN216450901U (zh) 一种可进行拆卸更换的三角形插头
CN214626422U (zh) 便携式储能电源
CN210027081U (zh) 一种新型充电机装置
CN203352228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连接装置
CN205355413U (zh) 电动汽车电池连接器插头
CN216000601U (zh) 一种多功能剃须刀
CN205565790U (zh) 一种车载多功能电源装置
CN205565791U (zh) 一种车载多功能充电装置
CN210898591U (zh) 一种三段式过载保护新能源车载电源
CN205355384U (zh) 电动汽车电池连接器
CN218102658U (zh) 一种具有夜间识别功能的充电器
CN219938194U (zh) 适于电动汽车的电源转接装置
CN217882720U (zh) 一种户外电源连接器结构
CN21999862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座用的接电端子
CN207265702U (zh) 带有转换器的电池包组件
CN210852336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pcb式高压电器盒
CN216929622U (zh) 一种锂电储能集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