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79481U - 一种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碳罐电磁阀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碳罐电磁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79481U
CN212079481U CN202020837024.3U CN202020837024U CN212079481U CN 212079481 U CN212079481 U CN 212079481U CN 202020837024 U CN202020837024 U CN 202020837024U CN 212079481 U CN212079481 U CN 2120794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solenoid valve
valve device
canister solenoid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3702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郦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Endofa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Endufa Automobile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Endufa Automobile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Endufa Automobile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3702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794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794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794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lying Secondary Fuel Or The Like To Fuel, Air Or Fuel-Air Mix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碳罐电磁阀装置,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第一腔体集成于所述下壳体内,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集成于所述上壳体内,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之间设置有通气孔导流筋板,并在通气孔导流筋板上开设有一通气通道,第一腔体的一侧外接有进气管,第一腔体内设置有膨胀腔,第二腔体内设置有电磁阀,通过电磁阀使阀头与通气通道形成通断结构;所述第三腔体上外接有至少一个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第三腔体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单向阀,当电磁阀和单向阀均打开时,构成依次自进气管、第一腔体、通气通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以及出气管的导通通道。本实用新型能简化管路设计,减少中间连接头,降低脱附系统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碳罐电磁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罐电磁阀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碳罐电磁阀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针对汽车尾气排放、燃油蒸发泄露污染等问题的控制已成为汽车研发过程中的重点之一。基于已发布的《GB18352.6-2016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汽车允许挥发到大气中的汽油量排放量需要更加严格的控制,在汽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EVAP)中。目前在汽车领域中通常是利用碳罐电磁阀来处理汽车的汽油蒸汽。油箱中的汽油易蒸发,蒸发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为了保证汽油蒸汽不排入大气中污染环境,人们利用活性炭良好的吸附能力,制成碳罐将汽油蒸汽暂时存储起来,待发动机工作时,汽车的电子控制单元根据发动机的工况发出不同的电脉冲信号,控制碳罐电磁阀打开或关闭,从而将碳罐中的汽油蒸汽通过碳罐电磁阀和单向阀送入发动机气缸烧掉,既保护环境又节省了燃料。
碳罐电磁阀正常工作时会发出“哒哒”的阀头撞击噪音,其噪音的产生机理在于金属阀片的高速开合会造成整个阀体不同方向的振动,并与车体上的碳罐电磁阀支架间产生碰撞,从而发出和阀体振动同频的噪声,尤其是在阀体工作负荷大时,产生的噪音将会明显影响汽车的舒适性,而目前大多会在碳罐电磁阀前面加一个膨胀腔。另一方面,由于需要用单向阀来控制油蒸汽逆流,而带增压的发动机更是需要两个单向阀,如此,整个脱附系统的管路非常复杂,管路接头也比较多,在整车和发动机上很难布置,很多车型不能共用一套系统。
如图1所示是系统原理图,其中,在组合式碳罐电磁阀内,需要采用碳罐电磁阀、膨胀腔、负压单向阀和正压单向阀来实现对噪声的处理,但是该种操作的弊端是需要多根连接管将它们进行连接,这样会导致汽车腔体内的管路设计需要重新设计,同时还增加了维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碳罐电磁阀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碳罐电磁阀装置,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第一腔体集成于所述下壳体内,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集成于所述上壳体内,所述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之间设置有通气孔导流筋板,并在通气孔导流筋板上开设有一通气通道,使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相连通;
所述第一腔体的一侧外接有进气管,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膨胀腔,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阀头与通气通道相对,并通过电磁阀使阀头与通气通道形成通断结构;
所述第三腔体上外接有至少一个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第三腔体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单向阀,当电磁阀和单向阀均打开时,构成依次自进气管、第一腔体、通气通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以及出气管的导通通道。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碳罐电磁阀装置,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形成密封结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碳罐电磁阀装置,所述第一腔体内还设置有过滤网,位于通气孔与膨胀腔之间。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碳罐电磁阀装置,所述第一腔体和通气孔导流筋板上设有加强筋,位于膨胀腔的周围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碳罐电磁阀装置,所述通气通道上设置有若干条均导流筋。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碳罐电磁阀装置,所述通气孔导流筋板的上侧面与上壳体焊接相连,同时通气孔导流筋板的下侧面与还下壳体相焊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碳罐电磁阀装置,所述进气管焊接在下壳体上。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碳罐电磁阀装置,所述进气管与下壳体为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碳罐电磁阀装置,所述上壳体内设置有凸起腔,位于第三腔体的下方,并可使第三腔体构成折弯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碳罐电磁阀装置,所述出气管设有2个,呈轴对称设于第三腔体上,同时单向阀的个数与出气管的个数为相同的个数。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将膨胀腔、碳罐电磁阀和单向阀安装于集成式的壳体内,从而能更好地适应更多的车型,并简化管路设计,减少中间连接头,降低脱附系统成本,同时降低碳罐电磁阀的噪音。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A-A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B-B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2至图4所示,
一种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碳罐电磁阀装置,包括下壳体1和上壳体2,所述构成密封结构的壳体1和上壳体2内集成式的布设有第一腔体101、第二腔体102和第三腔体103,所述第一腔体101、第二腔体102和第三腔体103内分别设有膨胀腔、电磁阀及单向阀,构成一集成式的碳罐电磁阀模块。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设置如下,第一腔体101集成于所述下壳体1内,第二腔体102和第三腔体103集成于所述上壳体2内,所述第一腔体101与第二腔体102之间设置有通气孔导流筋板104,并在通气孔导流筋板104上开设有一通气通道105,使第一腔体101与第二腔体102相连通;所述第一腔体101的一侧外接有进气管106,所述第一腔体101内设置有膨胀腔107,所述第二腔体102内设置有电磁阀108,所述电磁阀108的阀头与通气通道105相对,并通过电磁阀108使阀头与通气通道105形成通断结构;所述第三腔体103上外接有至少一个出气管109,所述出气管109与第三腔体103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单向阀110,当电磁阀108和单向阀110均打开时,构成依次自进气管、第一腔体、通气通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以及出气管的导通通道。
实施例一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下壳体1和上壳体2形成密封结构连接,其中,所述通气孔导流筋板104的上侧面与上壳体2相密封相连,同时通气孔导流筋板104的下侧面还与下壳体1密封连接。由上述的结构可以方便对膨胀腔、电磁阀及单向阀的安装。其中,上述的的密封相连,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使下壳体1、上壳体2以及通气孔导流筋板104进行密封处理,确保该壳体处于密封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例一中,由于采用拼装的方式将壳体进行至密封结构,在具体操作时,首先将通气孔导流筋板104的上侧面与上壳体2相贴合的面焊接,相应的下壳体1与上壳体焊接时,下壳体1也与通气孔导流筋板104的下侧面相焊接处理,这样的处理方式能确保壳体在安装后接缝处密封性。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所述第一腔体101内还设置有过滤网111,位于通气孔105与膨胀腔107之间,而采用过滤网能进一步过滤从碳罐过来的微小颗粒物,以保护碳罐电磁阀。其中,过滤网111依据需要进行合理选择即可,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自行选择的滤网,这边不做过多的详述。
实施例三
在上述实施例、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基础上,针对所述第一腔体101和通气孔导流筋板104上设有加强筋112,位于膨胀腔107的周围设置,但通气孔导流筋板104上的加强筋112与膨胀腔107之间设有间距,而加强筋的分布根据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优化后设置在第一腔体101和通气孔导流筋板104,而加强筋能使第一腔体内部流动的气体产生紊流,紊流相互作用消耗能量,以此来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
上述的仿真结构和试验结果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已知的软件进行仿真得到数据,再结合实际的产品效果,对加强筋进行结构设计,这边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实际的效果依据不同的车型或者其他因素可能会对加强筋的结构有一些偏差,但是大体结构还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来设定即可。
实施例四
在上述的实施例至实施例三的基础上,通气通道105上设置有若干条均导流筋114。可使从通气通道105出来的油气混合体分离,分离后的油气混合体通过导流筋114后,会重新汇合,并产生紊流,进一步消耗能量,来降低噪音。
实施例五
在上述的实施例至实施例四的基础上,所述上壳体2内设置有凸起腔113,位于第三腔体103的下方,并可使第三腔体103构成折弯结构,使油气通向单向阀时,进一步拐弯做功,来消耗能量,降低噪音,最后油气混合体通过单向阀进入发动机内部燃烧。
在上述的实施例至实施例五中,所述进气管106焊接在下壳体1上,或所述进气管106与下壳体1为一体成型。依据需求进行选择即可,这边不做任何的赘述。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出气管109设有2个,呈轴对称设于第三腔体103上,同时单向阀的设有与出气管相同的个数。而所述单向阀的阀片,可以是伞状式的,滑柱式的,摇臂式的或者其他任何形式的,依据需求进行自主的选择,在这不做任何的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具体工作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与背景技术中图1涉及的系统原理图中的工作原理几乎相一致,只是本实用新型将图1中涉及的三个部件整合到一体内,而它们本身的工作方式没有产生任何的变化,即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与现有的也就一致,这边不做任何的详述。
对本实用新型来说,与图1中的工作原理几乎相同,但本实用新型减少了管路的连接和布局,但需要完成的进出气体的流动还是与图1一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碳罐电磁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1)和上壳体(2),第一腔体(101)集成于所述下壳体(1)内,第二腔体(102)和第三腔体(103)集成于所述上壳体(2)内,所述第一腔体(101)与第二腔体(102)之间设置有通气孔导流筋板(104),并在通气孔导流筋板(104)上开设有一通气通道(105),使第一腔体(101)与第二腔体(102)相连通;
所述第一腔体(101)的一侧外接有进气管(106),所述第一腔体(101)内设置有膨胀腔(107),所述第二腔体(102)内设置有电磁阀(108),所述电磁阀(108)的阀头与通气通道(105)相对,并通过电磁阀(108)使阀头与通气通道(105)形成通断结构;
所述第三腔体(103)上外接有至少一个出气管(109),所述出气管(109)与第三腔体(103)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单向阀(110),当电磁阀(108)和单向阀(110)均打开时,构成依次自进气管、第一腔体、通气通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以及出气管的导通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碳罐电磁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和上壳体(2)形成密封结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碳罐电磁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101)内还设置有过滤网(111),位于通气通道(105)与膨胀腔(107)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碳罐电磁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101)和通气孔导流筋板(104)上设有加强筋(112),位于膨胀腔(107)的周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碳罐电磁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通道(105)上设置有若干条均导流筋(1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碳罐电磁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导流筋板(104)的上侧面与上壳体(2)焊接相连,同时通气孔导流筋板(104)的下侧面还与下壳体(1)相焊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碳罐电磁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06)焊接在下壳体(1)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碳罐电磁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06)与下壳体(1)为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碳罐电磁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2)内设置有凸起腔(113),位于第三腔体(103)的下方,并可使第三腔体(103)构成折弯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碳罐电磁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109)设有2个,呈轴对称设于第三腔体(103)上,同时单向阀的个数与出气管的个数为相同的个数。
CN202020837024.3U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碳罐电磁阀装置 Active CN2120794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37024.3U CN212079481U (zh)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碳罐电磁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37024.3U CN212079481U (zh)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碳罐电磁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79481U true CN212079481U (zh) 2020-12-04

Family

ID=73567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37024.3U Active CN212079481U (zh)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碳罐电磁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794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31503U (zh) 碳罐脱附装置及汽车
CN106555715A (zh) 汽车汽油发动机冷却egr系统
CN212079481U (zh) 一种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碳罐电磁阀装置
CN103883435B (zh) 碳罐脱附加热装置、碳罐脱附系统、车辆及碳罐脱附方法
CN206267982U (zh) 汽车汽油发动机冷却egr系统
CN206539422U (zh) 汽车及其碳罐脱附装置
CN103352741A (zh) 主冷器总成
CN209938313U (zh) 插电混合动力汽车用不锈钢焊接油箱
CN110843507A (zh) 车辆及其高压燃油箱
CN212774543U (zh) 一种集成egr阀座的进气管
US3316693A (en) Exhaust gas treating device
CN203383880U (zh) 主冷器总成
JP2525750Y2 (ja) 燃料タンクにおけるキャニスタ配置構造
CN206801734U (zh) 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发动机及汽车
CN213271021U (zh) 一种电磁控制结构及一体式消音电磁阀
CN204552991U (zh) 碳罐和车辆
CN212389839U (zh) 一种膨胀消音结构及一体式消音电磁阀
CN113404624B (zh) 一种燃油系统主动脱附装置及汽车
CN221322515U (zh) 一种具有快速排气功能的发动机
CN216111049U (zh) 碳罐结构
CN2485438Y (zh) 环保节能的汽车余热裂解制氢装置
CN204984536U (zh) 一种油气分离器安装结构
CN201902271U (zh) 摩托车油箱油气分离装置
CN218236568U (zh) 一种油箱排气接头及汽车
CN213711201U (zh) 管路连接结构、发动机低压egr系统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000 unit a, 1st floor, No.6 factory building, Xinxing Industrial Square, 78 Xinglin street,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Endofa Automotive Systems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unit a, 1st floor, No.6 factory building, Xinxing Industrial Square, 78 Xinglin street,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ENDUFA AUTOMOBILE SYSTEM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