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76786U - 一种协同处置生化污泥的厌氧反应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协同处置生化污泥的厌氧反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76786U
CN212076786U CN202020569727.2U CN202020569727U CN212076786U CN 212076786 U CN212076786 U CN 212076786U CN 202020569727 U CN202020569727 U CN 202020569727U CN 212076786 U CN212076786 U CN 2120767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naerobic reactor
reactor
pipe
slu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6972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纪廷忠
金明波
撒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xia Beiguo Environemntal Protection Energy Sav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xia Beiguo Environemntal Protection Energy Sav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xia Beiguo Environemntal Protection Energy Sav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xia Beiguo Environemntal Protection Energy Sav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6972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767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767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767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协同处置生化污泥的厌氧反应器,在反应器罐体的外壳处增加了两级回流管,当反应器罐体中的进水负荷偏大或污泥大量上浮时,打开第一回流支管上的第一水阀,关闭第二回流支管上的第二水阀,开启循环,增加进水的停留时间,使有机物厌氧反应充分,可以减少污泥的上浮;当反应器罐体中的进水负荷正常时,关闭第一水阀,打开第二水阀,减少水力停留时间,可以将一级三相分离器顶部的污泥循环至反应器底部,保证了污泥的活性;当反应器罐体中的进水负荷偏低时,可以同时打开第一水阀和第二水阀,进行两级循环,使有机物迅速补充至罐底,实现均匀混合。可以根据反应器罐体中的进水负荷大小调节回流比,避免出现反应器跑泥的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协同处置生化污泥的厌氧反应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反应器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协同处置生化污泥的厌氧反应器。
背景技术
IC反应器是新一代高效厌氧反应器,即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与由2层UASB反应器串联而成的反应器相似。其由上下两个反应室组成。废水在反应器中自下而上流动,污染物被细菌吸附并降解,净化过的水从反应器上部流出。
但是,目前的厌氧反应器无法根据进水负荷大小调节回流比,容易出现反应器跑泥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协同处置生化污泥的厌氧反应器,解决了传统的厌氧反应器无法根据进水负荷大小调节回流比,容易出现反应器跑泥的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协同处置生化污泥的厌氧反应器,包括厌氧反应器本体,所述厌氧反应器本体自下至上依次包括设有旋流布水器、一级三相分离器和二级三相分离器,还包括:
两个气水分离器以及固定于所述厌氧反应器本体中罐体外壳处的多个第一支撑架和多个第二支撑架;两个所述气水分离器分别与所述一级三相分离器、所述二级三相分离器和所述旋流布水器连通,所述气水分离器的顶部设置有气体管;各所述第一支撑架上固定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通过第一回流支管与第一反应区连通,通过第二回流支管与第二反应区连通,所述回流管的底端与厌氧回流泵连接,所述第一回流支管上设置有第一水阀,所述第二回流支管上设置有第二水阀;各所述第二支撑架上固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上端与所述厌氧反应器本体中罐体的上端连通;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进水管,位于所述罐体内的进水管上设置有多个喷水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罐体外壳处。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个数为3个。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个数为9个。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协同处置生化污泥的厌氧反应器,除了包括厌氧反应器本体之外,还包括两个气水分离器及固定于厌氧反应器本体中罐体外壳处的多个第一支撑架和多个第二支撑架;两个气水分离器分别与一级三相分离器、二级三相分离器和旋流布水器连通,气水分离器的顶部设置有气体管;各第一支撑架上固定有回流管,回流管通过第一回流支管与第一反应区连通,通过第二回流支管与第二反应区连通,回流管的底端与厌氧回流泵连接,第一回流支管上设置有第一水阀,第二回流支管上设置有第二水阀;各第二支撑架上固定有出水管,出水管的上端与厌氧反应器本体中罐体的上端连通;罐体的底部设置有进水管,位于罐体内的进水管上设置有多个喷水口。
由此可见,应用本反应器,当反应器罐体中的进水负荷偏大或污泥(生化絮状污泥)大量上浮时,打开第一水阀,关闭第二水阀,开启循环,增加进水的停留时间,使有机物厌氧反应充分,可以减少污泥的上浮;当反应器罐体中的进水负荷正常时,关闭第一水阀,打开第二水阀,减少水力停留时间,可以将一级三相分离器顶部的污泥循环至反应器底部,保证了污泥的活性;当反应器罐体中的进水负荷偏低时,可以同时打开第一水阀和第二水阀,进行两级循环,使有机物迅速补充至罐底,实现均匀混合。可以根据反应器罐体中的进水负荷大小调节回流比,避免出现反应器跑泥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的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协同处置生化污泥的厌氧反应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协同处置生化污泥的厌氧反应器,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协同处置生化污泥的厌氧反应器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反应器包括厌氧反应器本体,厌氧反应器本体自下至上依次包括设有旋流布水器6、一级三相分离器4和二级三相分离器5,还包括:
两个气水分离器1以及固定于厌氧反应器本体中罐体外壳处的多个第一支撑架2和多个第二支撑架3;两个气水分离器1分别与一级三相分离器4、二级三相分离器5和旋流布水器6连通,气水分离器1的顶部设置有气体管10;各第一支撑架2上固定有回流管7,回流管7通过第一回流支管70与第一反应区A连通,通过第二回流支管71与第二反应区B连通,回流管7的底端与厌氧回流泵连接,第一回流支管70上设置有第一水阀700,第二回流支管71上设置有第二水阀710;各第二支撑架3上固定有出水管8,出水管8的上端与厌氧反应器本体中罐体的上端连通;罐体的底部设置有进水管9,位于罐体内的进水管9上设置有多个喷水口。
具体地,图1中的11表示软接头,就是在厌氧反应器的罐体外壳处,通过多个第一支撑架2固定回流管7,在回流管7上分支第一回流支管70和第二回流支管71,实现回流管7与第一反应区A和第二反应区B之间的接通,在实际使用时,在回流管7的底端还连通有厌氧回流泵,厌氧回流泵在图1中未画出。第一反应区A是一级三相分离器4下方的区域,第二反应区B是一级三相分离器4和二级三相分离器5之间的区域;旋流布水器6通过泥水管60分别与一级三相分离器4和二级三相分离器5连通。该反应器的罐体是有底和顶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定。
旋流布水器6位于罐体的底部,喷水口处安装有喷水管90,在实际使用时,在喷水管90的出水口处加设有弯头,实现向四周辐射的目的,该厌氧反应器的外面加设有分水包,进水管9与分水包连通,分水包在图1中未画出,进水管9上设置有水阀91,打开水阀91,通过进水管9流入的水可以从喷水管90到达旋流布水器6,进而被均匀的分布于第一反应区A,从第一反应区A顶出的水会被第二反应区B再次处理,此过程产生的沼气会进入一级三相分离器4和二级三相分离器5,从第二反应区B顶出的水会从出水管8流出,从一级三相分离器4和二级三相分离器5流出的沼气会进入两个气水分离器1,进而将气体和液体分离。在此过程中,当反应器罐体中的进水负荷偏大或污泥(生化絮状污泥)大量上浮时,就打开第一回流支管70上的第一水阀700,关闭第二回流支管71上的第二水阀710,开启循环,增加进水的停留时间,使有机物厌氧反应充分,进而可以减少污泥的上浮;当反应器罐体中的进水负荷正常时,关闭第一回流支管70上的第一水阀700,打开第二回流支管71上的第二水阀710,减少水力停留时间,进而可以将一级三相分离器4顶部的污泥循环至反应器罐体底部,保证了污泥的活性;当反应器罐体中的进水负荷偏低时,可以同时打开第一回流支管70上的第一水阀700和第二回流支管71上的第二水阀710,进行两级循环,使有机物迅速补充至罐体的底部,实现均匀混合。
为了维修的方便性,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3可拆卸固定于罐体外壳处。当然,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将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3固定在罐体外壳处。优选地,第一支撑架3的个数可以设计为3个。第二支撑架3的个数可以设置为9个,用于支撑出水管8上部分的8个第二支撑架3均匀设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协同处置生化污泥的厌氧反应器,当反应器罐体中的进水负荷偏大或污泥(生化絮状污泥)大量上浮时,打开第一水阀,关闭第二水阀,开启循环,增加进水的停留时间,使有机物厌氧反应充分,可以减少污泥的上浮;当反应器罐体中的进水负荷正常时,关闭第一水阀,打开第二水阀,减少水力停留时间,可以将一级三相分离器顶部的污泥循环至反应器底部,保证了污泥的活性;当反应器罐体中的进水负荷偏低时,可以同时打开第一水阀和第二水阀,进行两级循环,使有机物迅速补充至罐底,实现均匀混合。可以根据反应器罐体中的进水负荷大小调节回流比,避免出现反应器跑泥的现象。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含本申请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实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以上所述的本申请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

Claims (4)

1.一种协同处置生化污泥的厌氧反应器,包括厌氧反应器本体,所述厌氧反应器本体自下至上依次包括设有旋流布水器、一级三相分离器和二级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两个气水分离器以及固定于所述厌氧反应器本体中罐体外壳处的多个第一支撑架和多个第二支撑架;两个所述气水分离器分别与所述一级三相分离器、所述二级三相分离器和所述旋流布水器连通,所述气水分离器的顶部设置有气体管;各所述第一支撑架上固定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通过第一回流支管与第一反应区连通,通过第二回流支管与第二反应区连通,所述回流管的底端与厌氧回流泵连接,所述第一回流支管上设置有第一水阀,所述第二回流支管上设置有第二水阀;各所述第二支撑架上固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上端与所述厌氧反应器本体中罐体的上端连通;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进水管,位于所述罐体内的进水管上设置有多个喷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同处置生化污泥的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罐体外壳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同处置生化污泥的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个数为3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同处置生化污泥的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个数为9个。
CN202020569727.2U 2020-04-16 2020-04-16 一种协同处置生化污泥的厌氧反应器 Active CN2120767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69727.2U CN212076786U (zh) 2020-04-16 2020-04-16 一种协同处置生化污泥的厌氧反应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69727.2U CN212076786U (zh) 2020-04-16 2020-04-16 一种协同处置生化污泥的厌氧反应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76786U true CN212076786U (zh) 2020-12-04

Family

ID=73594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69727.2U Active CN212076786U (zh) 2020-04-16 2020-04-16 一种协同处置生化污泥的厌氧反应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767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45503Y (zh) 多循环高效厌氧废水处理装置
CN107720960A (zh) 一种旋转布水式ic厌氧反应器
CN101054234B (zh) 上流式厌氧反应器
CN104150589A (zh) 一体化无梯度活性污泥污水处理装置
CN203474530U (zh) 自循环污泥床反应器
CN212076786U (zh) 一种协同处置生化污泥的厌氧反应器
CN201056518Y (zh) 上流式厌氧反应器的三相分离器
CN112142201A (zh) 一种外循环大高径比颗粒污泥厌氧反应器系统
CN207891126U (zh) 一种射流式ic厌氧反应器
CN205740499U (zh) 一种反应塔
CN204097184U (zh) 一体化无梯度活性污泥污水处理装置
CN215403340U (zh) 一种沼气内循环的厌氧反应器
CN105776525A (zh) 一体式两相厌氧脱硫反应器及其废水处理方法
CN108892239A (zh)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CN212532669U (zh) 一种污水厌氧好氧处理装置
CN211813676U (zh) 一种新型aao工艺一体化设备
CN201056519Y (zh) 厌氧反应器的三相分离器
CN205999122U (zh) 一段式双循环厌氧反应装置
CN209721701U (zh) 一种新型厌氧反应器
CN210885511U (zh) 一种升流式厌氧处理系统
CN107720956A (zh) 一种高效双循环厌氧反应器
CN208648875U (zh)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CN209778441U (zh) 一种外循环厌氧反应器
CN209778574U (zh) 一种高氨氮废水处理反应装置
CN208603821U (zh) 复合式厌氧生物发酵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