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70559U - 用于切割带材料的切割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切割带材料的切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70559U
CN212070559U CN201921278578.8U CN201921278578U CN212070559U CN 212070559 U CN212070559 U CN 212070559U CN 201921278578 U CN201921278578 U CN 201921278578U CN 212070559 U CN212070559 U CN 2120705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
component part
horizontal
strip material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7857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拉尔夫·克勒纳
斯蒂芬·林德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rl Eugen Fischer GmbH
Original Assignee
Karl Eugen Fischer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rl Eugen Fischer GmbH filed Critical Karl Eugen Fischer Gmb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705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705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43/00Feeding, positioning or storing devices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pparatus for working or processing sheet metal, metal tubes or metal profiles; Associations therewith of cutting devices
    • B21D43/28Associ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therewi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1/00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 B26D1/01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 B26D1/04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linearly-movable cutting member
    • B26D1/06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linearly-movable cutting member wherein the cutting member reciprocates
    • B26D1/08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linearly-movable cutting member wherein the cutting member reciprocates of the guillotine type
    • B26D1/085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linearly-movable cutting member wherein the cutting member reciprocates of the guillotine type for thin material, e.g. for sheets, strip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Tyre Moul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切割带材料的切割装置,其中,所述切割装置包括刀组件,所述刀组件具有可移动的上刀片、与其相对应的不可移动的下刀片以及用于移动上刀片的驱动装置,其中在上刀片移动的至少一部分期间内,切割点沿着下刀片的切割刃从刀组件的前切割区域移动到后切割区域;其中,用于接收和运出被切断的带材料部分的带连接在刀具组件的下游,其中所述带具有上回行段,所述上回行段包括相对于水平线偏移第一角度的位置,其中在刀组件的区域中设置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带的下方的支撑件,其中所述支撑件保持所述带。

Description

用于切割带材料的切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割装置,用于切割带材料,尤其是钢带或纺织绳带,其中所述切割装置包括刀组件,所述刀组件具有可移动的上刀片、与其相对应的不可移动的下刀片以及用于移动上刀片的驱动装置,其中在上刀片移动的至少一部分期间内,切割点沿着下刀片的切割刃从刀组件的前切割区域移动到后切割区域;其中,用于接收和运出被切断的带材料部分的所述带连接在刀具组件的下游,其中带具有上回行段,所述上回行段包括相对于水平线偏移第一角度的位置,其中在刀组件的区域中设置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带的下方的支撑件,其中支撑件保持所述带。
背景技术
这种切割装置例如已由专利文献DE 10 2007 025 384 B3公开。从带材卷轴卷下的带材料由夹紧装置的材料钳在先行的带材料边缘夹紧,在此之后,材料钳被撤回并拉动被夹紧的带。然后该带被拉动穿过刀组件,该刀组件切下部分带材料。所述刀组件包括固定的下刀片和相对于所述下刀片可垂直移动的上刀片,该上刀片通常与水平延伸的下刀片呈一角度,使得在切割时生成行进的具有剪切作用的切割点。从带的通过方向看,紧接在刀组件后面布置有传送带,该传送带接收被切下的带材料部分。传送带布置得略低于切割时带材料所在的切割面。由此,上刀片可以与切割刃或下刀片重合,而不与传送带接触。为了减少被切下的带材料的下落高度,设置一个调节装置,利用该调节装置,传送带的上回行段的一部分的空间位置可以在刀组件的范围内调整。传送带的上回行段与水平方向成一定角度,即相对于切割刃的水平方向略微倾斜。借助专利文献DE 10 2007 025 384 B3 中公开的调节装置,现在可以将上回行段从其倾斜延伸的空间位置提高,直到它基本上是水平的,由此可以减小上回行段的接收面与上方切割面之间的距离。随着切割运动的继续进行,上回行段再次降低,以避免与上刀片接触。为此,调节装置具有可绕轴旋转的支撑件,例如支撑板或支撑框架。
为了将支撑件比在专利文献DE 10 2007 025 384 B3中更精确、更快地定位,由专利文献DE 20 2017 102 617 U1可知,使用驱动马达来分别驱动上刀片的调节装置和驱动装置。可以如此驱动驱动马达,使得上刀片和支撑件几乎均匀地向下移动。
在上述切割装置中,在切割过程中下刀片和运送带之间存在相对大的距离。由此,将材料带的部分放在运送带上的精度会受到限制,然而该精度对于后续处理步骤应当尽可能地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切割装置,其可以更精确地将材料部分放在运送带上。
下面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以及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用于切割带材料,尤其是切割钢带或纺织条带的切割装置,其中切割装置包括刀组件,所述刀组件具有可移动的上刀片、与其相对应的不可移动的下刀片以及用于移动上刀片的驱动装置,其中在上刀片移动的至少一部分期间内,切割点沿着下刀片的切割刃从刀组件的前切割区域移动到后切割区域;其中,用于接收和运出被切断的带材料部分的带连接在刀具组件的下游,其中所述带具有上回行段,所述上回行段包括相对于水平线偏移第一角度的位置,其中在所述刀组件的区域中设置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带的下方的支撑件,其中支撑件保持所述带,根据本实用新型设置成,所述支撑件包括与后切割区域相对应的第一部件部分以及与前切割区域对应的第二部件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件部分可以以可围绕第一轴旋转的方式,在相对于水平线偏移第一角度的位置与大致水平的位置之间调节,其中所述第二部件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部分以可围绕第二轴旋转的方式,在大致水平的位置与相对于水平线偏移第二角度的位置之间调节,其中第二轴被布置在第一部件部分与第二部件部分之间。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调节装置,其具有两件式的支撑件,其中支撑件的各个组成部分可相互旋转。由此,所述第一部件部分和所述第二部件部分可以从水平位置彼此独立地绕第一或第二轴相对于水平方向旋转。这将导致,具有第一和第二部件部分的支撑件在切割点沿下刀片的切割刃运动之前或期间,可以根据切割点的位置或向支撑件移动的上刀片的位置从上刀片移开。
以这种方式,可以如此驱动调节装置,使得在切割点穿过前切割区域和后切割区域之前或期间,所述第二部件部分围绕第二轴从水平位置旋转到相对于水平线呈第二角度。因此,与第二部件部分对应的上回行段的部分受到降低和倾转作用,而第一部件部分仍然保留在水平位置,从而使得上回行段的相应部分在后切割区域保持靠近下刀片的切割刃。这使得仅当第二部件部分与上回行段在前切割区域中偏离上刀片后,其中第一部件部分保持在水平位置,然后第一部件部分以渐进的切割运动也向下偏离。这降低了在下刀片和上刀片之间被切下的带材料部分的下落高度。由此提高了在切割区域中切下的带材料部分放在带上的精度,因为在整个切割区域上降低了下落高度。
为此,尤其可以如此驱动调节装置,使得在切割点穿过后切割区域之前或期间,第一部件部分围绕第一轴从水平位置旋转到相对于水平线呈第一角度。
以这种方式,仅当切割点在后切割区域不久之前或在第二轴的上方并接下来到达后切割区域时,第一部件部分才偏离正在下降的上刀片。这延长了第一部件部分在水平位置的停留,以及因此在第一部件部分处的上回行段在水平位置的停留,使得下落高度被最小化,并且因此进一步提高切下的带材料部分放在带上的精度。
优选地,第一轴和第二轴彼此平行地形成。这可以实现上回行段的简单引导。特别地,结合上回行段的均匀下降,可以高精度地执行从下刀片的切割刃下落的被切下的带材料部分的存放。
第二轴可以通过在第一部件部分与第二部件部分之间的铰链连接形成。所述铰接连接在第一部件部分和第二部件部分之间产生易于产生的可旋转连接,其中第二轴布置在第一部件部分和第二部件部分之间。在此,所述铰链连接可以构造成使得它们只在一个被延伸的位置和一个有角度的位置之间旋转,在被延伸的位置处第一部件部分和第二部件部分形成一个平面,在有角度的位置处第二部件部分以比第一部件部分相对于水平线更大的角度旋转。
调节装置可以具有用于调节第二轴的位置的致动装置。以这种方式,特别地,可以选择性地影响第二轴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或铰链连接的位置,以便实现第一部件部分围绕第一轴的旋转。在这种情况下,致动装置可以构造成,使得当致动装置伸出时升高第二轴,并且在致动装置回缩时降低第二轴。
致动装置可以例如具有气动致动器或电动致动器。或者例如可以设置液压致动器。
优选地,该致动装置如此驱动,使得它将第二轴保持在固定位置,同时切割点至少穿过部分前切割区域,并且在切割点穿过后切割区域之前或期间,第二轴降低。然后,第一部件部分的移动优选地在切割点离开前切割区域之前开始。以这种方式,第一部件部分可以相对长时间保持近似水平,并且第二部件部分通过围绕第二轴旋转在切割点的相对靠近切割刃的区域中引导。仅在切割点离开第一切割区域不久之前,即在切割点到达第二轴上方不久之前,开始第一部件部分围绕第一轴的降低运动。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致动装置连接到铰接杆并可旋转地支撑在框架上,其中铰接杆借助于杆部件与第二轴可旋转地连接。以这种方式,提供致动装置的柔性支撑,这使得致动装置在第二部件部分的每个角度位置中可以对第二轴施加在竖直方向上的力。因此,第二轴可以借助致动装置保持在升高的位置,而第二部件部分降低。然后,布置在第一轴和第二轴之间的第一部件部分最初保持在几乎水平的位置。
优选地,前切割区域和后切割区域形成为近似相同的长度。前切割区域和后切割区域的划分由第二轴相对于切割刃的位置确定。在此情况下,第二轴布置在从第一切割区域到第二切割区域的过渡区下方。因此,可以通过在刀组件的中心区域中的第二轴的相应布置来实现对切割区域的相应长度的调整。由此,切割区域中的下落高度仅受到轻微波动并且基本上是恒定的。
优选地,调节装置具有用于使第二部件部分围绕第二轴旋转的旋转装置。为此,旋转装置可以例如具有驱动马达,该驱动马达通过曲柄机构连接到第二部件部分。然后,第二部件部分可以因此围绕第二轴相对于水平线旋转。
所述支撑部件可以包括在刀组件的范围之外设置在带的下方的第三部件部分,其中,第二部件部分以相对于第三部件部分绕第三轴可旋转的方式安装,第三轴设置在第二部件部分与第三部件部分之间,其中第三部件部分围绕第四轴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相对于水平线偏移第一角度的位置和相对于水平线偏移第三角度的位置之间。利用第三部件部分防止,带的未被支撑件保持的上回行段的部分的下垂。这导致切下的带材料部分的运出,而不会通过下垂的上回行段移动带材料部分的位置。
根据前面的描述实施以下用于驱动切割装置的步骤:将第一部件部分围绕第一轴旋转到大致水平的位置,并将第二部件部分围绕第二轴旋转到大致水平的位置,借助于切割装置通过上刀片相对于下刀片的运动切割带材料,其中,至少在上刀片的部分移动的期间,切割点沿着下刀片的切割刃从刀组件的前切割区域移动到后切割区域,并且借助带来接收切下的带材料部分。
优选地,在切割点穿过前切割区域和后切割区域之前或期间,将第二部件部分围绕第二轴从水平位置旋转到相对于水平线呈第二角度。
此外,在切割点穿过后切割区域之前或期间,可以将第一部件部分围绕第一轴从水平位置枢转到相对于水平线呈第一角度。
从以上对切割装置的描述中,该方法的效果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细节和优点将从权利要求的措辞和参考附图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得出。在图中:
图1是处于第一角度延伸位置的带的前视图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3示出了在切割过程中,带相对于下刀片的距离关系的另一示意图;
图4示出了在切割过程之前处于大致水平位置的带的示意图;
图5是切割过程开始时带的示意图;
图6是当切割点穿过前切割区域时带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的进一步过程;
图8示出了图7的进一步过程,同时切割点穿过后切割区域;
图9示出了在切割过程结束时图8的进一步过程;
图10示出了处于大致水平位置的带的示意图;
图11是处于降低的位置的带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0的第一带部的致动器的前视图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3是没有分切机的切割机的示意图;
图14是带有分切机的切割机的示意图;和
图15是用于驱动切割装置的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切割装置在下文中用附图标记10整体示出。
切割装置10在图1中示出为与下游的拼接装置34连接,以便于解释切割装置10。
切割装置10包括刀组件12,刀组件12包括可移动的上刀片14和固定位置的下刀片16。上刀片14布置成与下刀片16成剪刀状的角度,并且可以垂直地移动到下刀片16以执行切割过程。
此外,切割装置10包括带18,用于接收和运出切下的带材料部分24,其中带18包括上回行段20并且连接在刀组件12的下游。因此,带材料部分24由刀片组件12切割,落在带18的上回行段20上。带18然后将切割下的带材料部分 24在箭头17所指示的方向上输送到拼接装置34的传送带36上。在这种情况下的,该带18以第一角度11略微倾斜于水平线(图3)。由于这种倾斜,带18几乎平行于倾斜的上刀片14延伸。
在刀组件12的区域中的上回行段20的下方,切割装置10包括调节装置22。调节装置22包括支撑件40用于支撑上回行段20。支撑件40的至少一个部分可围绕第一轴28旋转,该轴被布置在带18的靠近刀侧的端部,并且因此能够在刀组件12下方的区域中实现上回行段20的升高和降低。在升高和降低期间,上回行段20的角度至少在刀组件12的区域中相对于水平线变化。
为了调节支撑件40,设置旋转装置32和致动装置30。
框架26形成支架,在该支架上固定有调节装置22、切割装置10和/或带18 的部件以及旋转装置32。如此,在所示示例中,第一轴28连接到框架26。
图2是图1中描述的切割方向的俯视图。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看到夹紧装置 48,其构造成用于夹紧带材料38,以拉动带材料38穿过刀组件12,特别是在上刀片14和下刀片16之间的刀片间隙。借助于夹紧装置48拉动带材料38的距离确定了带材料部分24借助刀组件12从带材料38上切割的位置。
在图3中更详细地示出了下刀片16和切割装置10的调节装置22。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下刀片16,在其上侧具有水平延伸的切割刃88。通过第二轴50的的位置,该第二轴50将从第一轴28而来的第一部件部分42与支撑件40的第二部件部分44可旋转地连接在一起,切割刃88被分成前切割区域56 和后切割区域58,两者的长度通常或多或少相同。可选地,支撑件具有第三部件部分46,其通过第三、浮动安装的轴52连接到第二部件部分44。第三轴52 的浮动支撑可以补偿通过旋转第二部件部分44和第一部件部分42而出现的长度差异。在远离第三轴52的端部处,第三部件部分46经由第四轴54紧固到框架 26。
为了切割,上刀片14和下刀片16之间的刀片间隙通过上刀片14相对于固定的下刀片16的垂直运动而闭合。由于上刀片14相对于下刀片16的水平延伸的切割刃88倾斜设置,因此切割点沿着切割刃88先通过前切割区域56,然后通过后切割区域58。在位置60处带材料首先被切割。
第一部件部分42对应于后切割区域58,第二部件部分44对应于前切割区域 56。它们一起形成存放区域,其中带材料部分24在切割之后和切割期间被存放。
支撑件40的第三部件部分46在图3中设置为相对于水平线呈第一角度11。该水平线由虚线表示。切割刃88的下落高度由相对于上回行段的距离19再加上距离25得出。距离19在这里对应于通过第二部件部分44的倾斜所引起的相对于水平线的偏离,该水平线与第二轴50在一个平面延伸。距离25对应于该水平线与切割刃88之间的距离。在第二轴50附近,距切割刃88的下落高度由距离 23表示。
在图3所示的状态中,第一部件部分42处于几乎水平的位置,其中第一部件部分42或多或少地平行于切割刃88延伸。这里以点划线示出的是如果在第一部件部分42和第二部件部分44之间没有设置第二铰链50的情况下上回行段的路线。因此可以看出切割刃88的下落高度如何通过第二铰链50减小,该第二铰链50允许第一部件部分42和第二部件部分44之间的旋转。
图4至图9示意性地示出切割过程的各个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在切割过程之前,带材料38借助夹紧装置48被拉到穿过刀组件12的所需的长度。
在图4中,在切割过程之前,上刀片14设置在下刀片16的上方,具有开口的刀片间隙。上刀片14相对于水平线倾斜。第一部件部分42和第二部件部分44 设置为接近水平位置,使得在切割刃88的整个长度上的下落高度尽可能小。在此,第三部件部分46通过第二部件部分44和第三轴52的提升处于一个位置,在该位置处第三部件部分46以相对于水平线呈角度15的方式围绕第四轴54旋转。
上刀片14借助于示意性示出的驱动装置62相对于下刀片16移动。驱动装置62具有连接到上刀片14的曲柄机构92。曲柄机构92的曲柄位置确定上刀片 14相对于下刀片16的位置。
在上刀片14朝着下刀片16下降的过程中,在下刀片16的切割刃88处产生切割点64,其沿着下刀片16的切割刃88穿过前切割区域56,当上刀片14相对于下刀片16进一步移动时,再穿过后切割区域58。带材料38被切割的起始点由参考标记60表示。
在图5中,上刀片14下降到使得带材料38开始了实际的切割,带材料38 的宽度小于上刀片14和下刀片16的宽度。
在60处开始切割时或不久前,并且当切割点64从起点60离开并移动进入前切割区域中时,第二部件部分44围绕第二轴50借助旋转装置32向下旋转(图 6),同时第一部件部分42仍然水平设置。为此,旋转装置32包括在第三轴52 附近连接到第二部件部分44的曲柄机构90,并根据曲柄机构90的位置改变第三轴52的高度。因此第二部件部分44相对于水平线的倾斜度以及因此距切割刃88 的距离受到影响,其中第二轴50保持在最初未改变的位置。
在图7的图示中,切割点位于第二轴50的高度,即位于从前切割区域56到后切割区域58的过渡处。为了避免上刀片14与上回行段碰撞,提前使第一部件部分42围绕第一轴28旋转。第一部件部分42围绕第一轴28的旋转通过致动装置30实现,致动装置30作用在第一部件部分42和第二部件部分44之间。
图6和7中所示的双点线表示根据现有技术构成的支撑件的虚拟位置,其将相应的支撑件保持在切割点64的相应位置。其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二部件部分44和第一部件部分42布置在双点划线上方。可以看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切下的带材料部分24沿切割刃88的下落高度较小。
随着上刀片14朝向下刀片16进一步前进,切割点由此穿过后切割区域58,因此现在第一部件部分42必须被进一步旋转,以避免与上刀片14碰撞。在图8 中,示出了第一部件部分42的旋转,同时切割点64大致位于后切割区域58的中心。然后,第一部件部分42和第二部件部分44又布置成更靠近双点划线。然而,两者一直位于该双点划线上方,使得在这种布置中,切下的带材料部分24 的下落高度也小于现有技术中的下落高度。
图9示出了切割过程的结束,其中切割点64已穿过后切割区域58并且第一部件部分42和第二部件部分44形成相对于水平线呈第一角度的平面。在切割过程的这个阶段,带材料部分24与带材料38分离,并且完成切割过程。
在图10中,更详细地示出在带18上的调节装置22。支撑件40在此示出在升高位置,即第一部件部分42和第二部件部分44水平布置。这也可以从曲柄机构90的位置看出,曲柄机构90将第二部件部分44升高到第三轴52的附近。此外,致动装置30被示出,其用于第二部件部分44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部分42 围绕第二轴50的旋转。致动装置30和旋转装置在此都处于“高位”。
图11示出了处于降低位置的调节装置22,其中支撑件40布置成相对于水平线呈第一角度11。第一部件部分42,第二部件部分44和第三部件部分46在图 11中形成平面。旋转装置32的曲柄机构90被布置成使得所述第二部件部分44 不会通过曲柄机构90而被抬起,并且致动装置30回缩,使得第二轴50也不会被抬起。
图12示出了图10的剖切A的更详细的图示。致动装置30可旋转地安装在框架26上。致动装置30包括可气动、液压或电动地驱动的致动器并连接到铰接杆70上。铰接杆70被可旋转地支撑在支撑框架26上,并通过杆部件68与第二轴50连接。
致动装置30显示为处于伸出位置。铰接杆70由此在第二轴50的方向上推压杆部件68。当致动装置30回缩时,从图12的图示中观察,铰接杆70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这使得杆部件68被拉离第二轴50,从而降低第二轴50。
以这种方式,第二轴50的高度或位置可以通过致动装置30改变。因此,第二轴50可以保持位置,而第二部件部分44围绕第二轴50旋转。
图13和图14示出了具有切割装置10的整个设备的不同布局。这里的相同设备组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关于各个设备组件的功能适用的说明,即使仅详细地给出了一个附图,也适用于附图中描述的所有其他布局示例。
图13示出了没有切刀的带设备的示例性布局。设置解绕站72,待处理的带材料38例如绳索带从该解绕站72拉出。在解绕站72中,待处理的材料卷在合适的框架中悬挂并展开。在这种情况下,待加工的涂胶的带材料与中间层(箔,亚麻等)分离。该中间层用于防止涂胶的材料带的粘合。为了实现不同的切割角度,解绕器72可以旋转,然而这不是绝对必要的。关于这种解绕器72存在不同的实施方式。已知单解绕器,其中可以悬挂材料卷。在带有转盘的双解绕器中,有两个用于悬挂的材料卷,其中一个被加工,另一个被更换。另外,已知具有梭架的双解绕器,该梭架用于悬挂两个材料卷,其中一个被加工,另一个被更换。此外,已知盒式解绕器,其中材料卷悬挂在盒子中,然后盒子被输送到解绕器72 中。这份清单并非详尽无遗。解绕器是可旋转的。
在解绕站72之后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切割装置10,其用于切割来自解绕站 72的带材料38。切割装置用于将带材料部分24以限定的宽度和限定的角度切割,在该示例中,带材料部分24可以是绳索带条。
剪刀台用作材料支撑件74并且连接到解绕站72,并且如果需要的话与它一起旋转。待加工的材料位于剪刀台上并且被拉到切割装置10中。在台子的开头或者上面通常是传送装置,它将材料的始端传送到剪刀中,例如驱动输送辊。当机器被完全清空并且必须将新的材料卷的始端插入切割装置10中时,或者当将材料从切割装置10中抽出一点以使解绕器旋转时,这总是必需的。
切割后的过程与切割装置的形式相关。为了利用几个处理步骤将切割后的材料集成到后续工艺中,还可以使用其他机器组件。为此,必须尽可能将这些部件靠近下刀片和在机架中构造。为此,材料应当尽可能少地移动(包括下落高度),以便在切割放置的位置进一步加工。
为了通过切割装置10输送材料而使用牵引装置。牵引装置可以构造为夹紧装置48,并且可以用作切割装置10的一部分,用于将材料带输送到切割装置10 中,或者可以将夹紧的带拉过两个刀片14、16。切割装置10还包括带18,带18 接收被切割的绳索带条并将其从切割装置10运出。
然后,绳索带条被放在带18上并送到拼接单元34。拼接器34用于纯机械地连接之前被切割的带条,而无需添加剂。拼接器可以以一定角度旋转,以便以不同的角度加工带材料。
可选地,拼接装置34之后还可以连接于带76的下游,为了手动拼接,也就是为了手动连接带材料部分24。在该手动处理期间,自动拼接装置34停止运行。某些绳索带条、非常窄的切割宽度或根据客户要求需要这种手动拼接。
可选地,可以设置稳定卷轴78。在这种情况下,材料通过卷轴的输送受到反向弯曲。由于反向弯曲,材料沿纵向收缩。因此,应当减小在拼接装置34中的加工期间材料在纵向方向上的伸长。但是,这不是强制性的。
此外,作为优选,设置修复带80。如果检测到带中的缺陷,可以在此处修复它们。
根据图13,随后是同样可选的记录装置82,在该站中,将另外的一至十二个橡胶条放置在所生产的材料带上。放置可以从上方和/或从下方完成。此外,通常材料带的外边缘是镶边的,也就是说,橡胶条以从外边缘有冗余的方式放置并绕着橡胶边缘缠绕,以覆盖在外边缘处暴露的绳线,该外边缘对应于带材料部分上的切割棱。
在每种情况下,设置一个卷绕站84,在该站中,材料带再次缠绕在具有防止粘附的中间层的卷轴上。同样,存在各种实施例,范围从相当简单的单个卷绕器到全自动卷绕器,在单个卷绕器中材料必须手动切割并卷绕在新卷轴上,在全自动卷绕器中不需要干涉材料的操作处理。
然后,图14示出了根据图13的带设备的设备布局,但是这里另外还集成了分切机86。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的拼接的材料带的分离意味着在任意情况下需要设置两个卷绕站84,可选地,卷绕站84分别可以在上游连接相应的记录装置82和 /或修复带80。
尽管在所有示意图中,带18从右向左传送,但是布局当然也可以以相反的镜像方式来实施,从而将带材料部分24从左向右传送。可选的,所有组件可以与其他组件一起以不同的组合方式设置。因此,可以根据所有描述的组件创建不同的布局。
为了更好地理解,图15示出了用于通过示意流程图驱动切割装置10的方法 100。切割装置10可以根据以上描述形成。
在第一步骤102中,第一部件部分42围绕第一轴28且第二部件部分44围绕第二轴50旋转到大致水平的位置。借助于致动装置30执行步骤102中的第一部件部分42的旋转。第二部件部分44的旋转可以通过旋转装置32来执行。
借助于切割装置,通过上刀片14相对于下刀片16的切割运动104切割带材料38。在这种情况下,至少在上刀片14的部分移动期间,切割点64沿着下刀片 16的切割刃88移动通过刀组件的前切割区域56和后切割区域58。
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二步骤108中上刀片向下刀片移动期间,第二部件部分围绕第二轴50从几乎水平的位置旋转到相对于水平线呈增大的角度。由此,第二部件部分44相对于切割刃88下降,并且因此可以从上刀片脱离。优选地,在上刀片14与下刀片16对准不久之前开始第二步骤108。然而,最后一旦开始第二部件部分44的旋转,带材料38立即被切割。
在进一步的步骤110中,在具有时间延迟t的切割运动104的期间,第一部件部分42开始围绕第一轴28从几乎水平位置旋转到相对于水平线呈增大的角度。步骤108和110在此被叠加,在第二部件部分44移动的同时第一部件部分 42旋转。第一部件部分42和第二部件部分44由此一起移动到较低的位置,在该位置处与切割刃88的距离是最大的。
在切割点64穿过后切割区域58的期间,执行步骤110并且第一部件部分42 因此围绕第一轴28旋转。优选地,在切割点64从前切割区域56进入后切割区域58不久之前开始第一部件部分42的旋转。
然后,在随后的步骤106中通过用于接收和输送带材料部分的带来接收被切下的带材料部分。该带将被切下的带材料部分输送到另外的加工设备,其中带材料部分例如与另外的带材料部分连接以形成环形带。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之一,而是可以以多种方式进行变化。
所有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所得到的特征和优点,包括构造细节,空间布置和方法步骤,本实用新型本身和各种组合都具有。
附图标记列表
10切割装置;
11第一角度;
12刀组件;
13第二角度;
14上刀片;
15第三角度;
16下刀片;
17输送方向;
18带;
19距离;
20上回行段;
22调节装置;
23距离;
24带材料部分;
25距离;
26框架;
27存放区域;
28第一轴;
30致动装置;
32旋转装置;
34拼接装置;
36传送带;
38带材料;
40支撑件;
42第一部件部分;
44第二部件部分;
46第三部件部分;
48夹紧装置;
50第二轴;
52第三轴;
54第四轴;
56前切割区域;
58后切割区域;
60切割的起点;
62驱动装置;
64切割点;
66铰接接头;
68杆部件;
70铰接杆;
72解绕站;
74材料支撑件;
76用于手动拼接的带;
78稳定卷轴;
80修复带;
82记录装置;
84卷绕站;
86分切机;
88切割刃;
90曲柄机构;
92曲柄机构。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切割带材料(38)的切割装置,其中,所述切割装置(10)包括刀组件(12),其具有可移动的上刀片(14)、与其相对应的不可移动的下刀片(16)以及用于移动所述上刀片(14)的驱动装置(62),其中在所述上刀片(14)移动的至少一部分期间内,切割点(64)沿着所述下刀片(16)的切割刃(88)从所述刀组件(12)的前切割区域(56)移动到后切割区域(58);其中,用于接收和运出被切断的带材料部分(24)的带(18)连接在所述刀组件(12)的下游,所述带(18)具有上回行段(20),所述上回行段包括相对于水平线偏移第一角度(11)的位置,其中在所述刀组件(12)的区域中设置调节装置(22),所述调节装置具有设置在所述带(18)的下方的支撑件(40),其中所述支撑件(40)保持所述带(1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40)包括与所述后切割区域(58)相对应的第一部件部分(42)以及与所述前切割区域(56)对应的第二部件部分(44),其中所述第一部件部分(42)以可围绕第一轴(28)旋转的方式,在相对于水平线偏移第一角度(11)的位置与大致水平的位置之间调节,其中所述第二部件部分(44)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部分(42)以可围绕第二轴(50)旋转的方式,在大致水平的位置与相对于水平线偏移第二角度(13)的位置之间调节,其中所述第二轴(50)被布置在所述第一部件部分(42)与所述第二部件部分(4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切割带材料(38)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22)如此驱动,使得在所述切割点(64)穿过所述前切割区域(56)和所述后切割区域(58)之前或期间,所述第二部件部分(44)围绕所述第二轴(50)从水平位置旋转到相对于水平线呈所述第二角度(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切割带材料(38)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22)如此驱动,使得在所述切割点(64)穿过所述后切割区域(58)之前或期间,所述第一部件部分(42)围绕所述第一轴(28)从水平位置旋转到相对于水平线呈所述第一角度(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切割带材料(38)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50)通过所述第一部件部分(42)与所述第二部件部分(44)之间的铰接接头(66)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切割带材料(38)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22)具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二轴(50)的位置的致动装置(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切割带材料(38)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50)设置成,在所述切割点(64)穿过所述前切割区域(56)期间,在所述致动装置(30)的驱动下能够保持位置固定,以及在所述切割点(64)穿过所述后切割区域(58)之前或期间,在所述致动装置(30)的驱动下能够降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切割带材料(38)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装置(30)连接铰接杆(70)并可旋转地支撑在框架(26)上,其中所述铰接杆(70)借助于杆部件(68)与所述第二轴(5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切割带材料(38)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切割区域(56)和所述后切割区域(58)构造成为近似相同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切割带材料(38)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22)具有用于使所述第二部件部分(44)围绕所述第二轴(50)旋转的旋转装置(32)。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切割带材料(38)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40)包括在所述刀组件(12)的范围之外设置在所述带的下方的第三部件部分(46),其中,所述第二部件部分(44)以可相对于所述第三部件部分(46)围绕第三轴(52)旋转地方式安装,其中所述第三轴(52)设置在所述第二与第三部件部分(44,46)之间,其中所述第三部件部分(46)围绕第四轴(54)可旋转地安装在相对于水平线偏移第一角度(11)的位置与相对于水平线偏移第三角度(15)的位置之间。
CN201921278578.8U 2018-08-22 2019-08-08 用于切割带材料的切割装置 Active CN21207055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2018104837.6U DE202018104837U1 (de) 2018-08-22 2018-08-22 Schneideinrichtung zum Schneiden von Bandmaterial
DE202018104837.6 2018-08-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70559U true CN212070559U (zh) 2020-12-04

Family

ID=63714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78578.8U Active CN212070559U (zh) 2018-08-22 2019-08-08 用于切割带材料的切割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70559U (zh)
DE (1) DE202018104837U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6874A (zh) * 2018-08-22 2020-03-03 卡尔欧根菲舍尔有限公司 用于切割带材料的切割装置和用于驱动切割装置的方法
CN113441778A (zh) * 2021-07-08 2021-09-28 首钢智新迁安电磁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剪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25384B3 (de) 2007-05-30 2008-11-20 Karl Eugen Fischer Gmbh Schneideeinrichtung zum Schneiden von Bandmaterial, insbesondere von Textil- oder Stahlcordbändern und Vorrichtung zum Schneiden und Spleißen von Bandmaterial
DE202017102617U1 (de) 2017-05-03 2017-05-29 Karl Eugen Fischer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Schneideinrichtung zum Schneiden eines Endlosbands, insbesondere eines Stahl- oder Textilcordband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6874A (zh) * 2018-08-22 2020-03-03 卡尔欧根菲舍尔有限公司 用于切割带材料的切割装置和用于驱动切割装置的方法
CN113441778A (zh) * 2021-07-08 2021-09-28 首钢智新迁安电磁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剪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202018104837U1 (de) 2018-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163699A1 (en) Process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a film web
KR100995355B1 (ko) 스트립 재료, 특히 섬유 또는 강철 로프 스트립을 절단하는 절단 장치
CN212070559U (zh) 用于切割带材料的切割装置
US8096158B2 (en) Samp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A1229547A (en) Automatic roll change
JP2783067B2 (ja) 枠替装置
EP3144132A2 (en) Automatic device for the transverse cut of reinforced rubber coated webs
CN211056317U (zh) 用于输送切割的黏性的细薄的切带的输送装置及用于切割和拼接黏性细薄材料的切带的装置
MXPA02002177A (es) Aparato y metodo para enrollar material de hoja comprimible.
KR101634038B1 (ko) 연질 원단시트 절단장치
CN110856874A (zh) 用于切割带材料的切割装置和用于驱动切割装置的方法
JP4084401B2 (ja) 切断機内でログを一時的に保持する装置
US6338451B1 (en) Cross cutting device for a winding machine
CN204549571U (zh) 展开设备
CN116081365A (zh) 一种全自动收卷机及具有其的分切收卷系统
KR101220777B1 (ko) 용접 장치 및 용접 방법
CN108790231B (zh) 切割连续带、特别是钢丝帘线带或织物帘线带的切割设备
US7114675B1 (en) Dual-drum winding machine
KR102001593B1 (ko) 스트립 엔드마크 방지 장치
EP0994058A1 (en) Automatic winding machine for continuously extruded plastic films
JP3361887B2 (ja) 金属帯の巻取装置
CN114728831A (zh) 玻璃膜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
CN219469173U (zh) 全自动收卷机的下卷机构
CN117246805B (zh) 一种收卷裁刀装置
EP0968127B1 (en) Apparatus for feeding a film to a machine for packaging artic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