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69021U - 厨余垃圾处理器 - Google Patents

厨余垃圾处理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69021U
CN212069021U CN202020373425.8U CN202020373425U CN212069021U CN 212069021 U CN212069021 U CN 212069021U CN 202020373425 U CN202020373425 U CN 202020373425U CN 212069021 U CN212069021 U CN 2120690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avity
gas
kitchen waste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7342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娜
祝威
潘殿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g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g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g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g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7342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690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690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690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厨余垃圾处理器,该厨余垃圾处理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外壳还设有连通所述安装腔的排气口;处理桶,所述处理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处理桶内形成有用于容置厨余垃圾的容置腔,所述处理桶设有连通所述容置腔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和所述排气口连通形成气流通道;及除味装置,所述除味装置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位于所述通气孔和所述排气口之间,所述除味装置用于净化所述容置腔排出的气体。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旨在对厨余垃圾处理器在烘干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进行净化除味,避免厨余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对环境造成污染,提高厨余垃圾处理器的环保性能。

Description

厨余垃圾处理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厨余垃圾处理器。
背景技术
厨余垃圾含有大量有机物,易腐败发臭,在垃圾清运和处置过程中存在各种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现有的厨余垃圾处理器安装于厨房的水槽的排水口处,用于将厨余垃圾研磨打碎形成浆状液体,再经过水流导向将其排入下水道中。但是,这种处理方式不仅需要借助大量自来水进行处理,同时还将厨余垃圾中的大量有机物进入下水道,严重提升COD指标,给生活污水处理带来负荷。
因此,在相关技术中已存在有新型环保厨余垃圾处理器,该新型环保厨余垃圾处理器可独立设置,将厨余垃圾研磨打碎后并加以烘干,形成可被植物吸收的有机肥料。但是,这种新型环保厨余垃圾处理器在烘干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体,该气体不仅存在有异味,还有可能携带细菌等有害物质,若该气体从厨余垃圾处理器直接排到空气中,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不够环保。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厨余垃圾处理器,旨在对厨余垃圾处理器在烘干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进行净化除味,避免厨余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对环境造成污染,提高厨余垃圾处理器的环保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厨余垃圾处理器,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外壳还设有连通所述安装腔的排气口;
处理桶,所述处理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处理桶内形成有用于容置厨余垃圾的容置腔,所述处理桶设有连通所述容置腔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和所述排气口连通形成气流通道;及
除味装置,所述除味装置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位于所述通气孔和所述排气口之间,所述除味装置用于净化所述容置腔排出的气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厨余垃圾处理器还包括抽气组件,所述抽气组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抽气组件包括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抽气组件用于抽取所述容置腔内产生的气体,所述除味装置设于所述出气口和所述排气口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除味装置与所述抽气组件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抽气组件包括:
排气泵,所述排气泵设于所述安装腔内;
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排气泵连接,另一端形成所述进气口;及
出风道,所述出风道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出风道的一端与所述排气泵连接,另一端形成所述出气口,所述除味装置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出风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除味装置包括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内部形成有除味腔,所述安装壳还设有连通所述除味腔的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进气端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出气端与所述排气口连通;和
滤芯,所述滤芯设于所述除味腔内,所述滤芯用于对气体除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壳包括:
筒体,所述筒体呈一端开口设置,开口端为所述进气端,所述筒体远离开口的一端为所述出气端,所述出气端设有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通过安装腔与所述排气口连通;和
筒盖,所述筒盖可拆卸盖合于所述筒体的开口,所述筒体与所述筒盖形成所述除味腔,所述筒盖设有连通所述出气口的气体入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筒盖背离所述筒体的表面还凸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插设于所述出气口内,并与所述出气口的内壁面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安装空间;和
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壳体连接并围合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底座设有所述排气口,所述除味装置靠近所述底座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
座体,所述座体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排气口设于所述座体,所述座体还设有第一让位口,所述除味装置穿过所述第一让位口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安装腔;和
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座体可拆卸连接,并盖合所述第一让位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厨余垃圾处理器还把包括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隔板将所述安装腔分隔为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
所述处理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所述除味装置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所述抽气组件的一部分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所述抽气组件的另一部分贯穿所述隔板,使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二安装腔连通,所述隔板用于阻挡所述第二安装腔的气流倒流至所述第一安装腔。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厨余垃圾处理器中的通气孔和排气口之间设置有除味装置。厨余垃圾处理器在处理厨余垃圾时,处理桶内产生大量的气体并从通气孔排出,由于除味装置设置在通气孔和排气口之间,如此,从通气孔排出的气体必须经过除味装置的处理才能流向排气口,除味装置可以将气体中的臭味、异味以及细菌等吸除,以形成无味无菌的气体再经由排气口排出,有效避免了厨余垃圾处理器在处理厨余垃圾的过程中产生污染环境的气体,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使得厨余垃圾处理更为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厨余垃圾处理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厨余垃圾处理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厨余垃圾处理器底部结构分解图
图4为图1中厨余垃圾处理器的结构分解图;
图5为图1中厨余垃圾处理器的俯视图;
图6为图5中厨余垃圾处理器A-A视角剖视图;
图7为图2中厨余垃圾处理器的处理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厨余垃圾处理器的除味装置中安装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4中厨余垃圾处理器的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420024850000041
Figure BDA000242002485000005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厨余垃圾处理器100。
参照图1至图6,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厨余垃圾处理器100,包括:外壳10,所述外壳10内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外壳10还设有连通所述安装腔(未标示)的排气口1511;处理桶20,所述处理桶20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处理桶20内形成有用于容置厨余垃圾的容置腔25,所述处理桶20设有连通所述容置腔25的通气孔2311,所述通气孔2311和所述排气口1511连通形成气流通道;及除味装置40,所述除味装置40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位于所述通气孔2311和所述排气口1511之间,所述除味装置40用于净化所述容置腔25排出的气体。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厨余垃圾处理器100中的通气孔2311和排气口1511之间设置有除味装置40。厨余垃圾处理器100在处理厨余垃圾时,处理桶20内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并从通气孔2311排出,由于除味装置40设置在通气孔2311和排气口1511之间,如此,从通气孔2311排出的气体必须经过除味装置40的处理才能流向排气口1511,除味装置40可以将气体中的臭味、异味以及细菌等吸除,以形成无味无菌的气体再经由排气口1511排出,有效避免了厨余垃圾处理器100在处理厨余垃圾的过程中产生污染环境的气体,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使得厨余垃圾处理更为环保。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外壳10可以采用塑料材质,例如:ABS塑料(AcrylonitrileButadiene Styrene plastic,)、POM塑料(polyformaldehyde)、PS塑料(general purposepolystyrene;GPPS)、PMMA塑料(poly(methyl methacrylate)、PC塑料(Polycarbonate)、PET塑料(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等。当然,为了提高外壳10的使用年限,外壳10的材质也可以为金属材质,例如:不锈钢材料、铝质材料,铝合金材料、铜质材料、铜合金材料、铁质材料、铁合金材料等。本实用新型对外壳10的材质不作限定,只要外壳10的材质能够满足安装和承载等处理桶20、抽气组件30、电源等零部件的需求即可。此外,外壳10的形状可以采用方形结构,也可以采用圆形结构等。当然,本实用新型对外壳10的形状不做具体的限定,技术人员可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选择。
参照图1至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厨余垃圾处理器100还包括抽气组件30,所述抽气组件30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抽气组件30包括有进气口311和出气口(未图示),所述进气口311与所述通气孔2311连通,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排气口1511连通,所述抽气组件30用于抽取所述容置腔25内产生的气体,所述除味装置40设于所述出气口和所述排气口1511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厨余垃圾处理器100中设置有抽气组件30,抽气组件30的进气口311与通气孔2311连通,除味装置40设置有出气口与排气口1511之间,既能将厨余垃圾处理过程中的异味去除,也不会阻碍气体从通气孔2311中排出。如此,实现了抽气组件30的出气口与排气口1511连通,如此,抽气组件30可以将厨余垃圾处理过程中的产生在处理桶20内的水气抽出,提高水气向处理桶20外排出的效率,进而降低了处理桶20内水气的含量,如此,可以进一步加快处理桶20内厨余垃圾的水分散失,提高处理桶20内厨余垃圾的烘干效率,进而提升了厨余垃圾的处理效率。
参照图1至图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抽气组件30包括:排气泵33,所述排气泵33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排气管31,所述排气管31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排气管31的一端与所述排气泵33连接,另一端形成所述进气口311;及出风道35,所述出风道35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出风道35的一端与所述排气泵33连接,另一端形成所述出气口,所述除味装置4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出风道3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排气泵33包括有与电源连接的风机(未图示),排气泵33还设有进风端(未标示)和出风端(未标示),风机位于进风端和出风端之间,工作时,风机转动以将进风端的空气吸入,并送出至出风端。排气管31可以是塑料管、波纹管等,排气管31的设置相当于延长了排气泵33进风端的长度,排气管31可以实现容置腔25和进风端之间的连通,可以使得排气泵33灵活选择合理的位置进行安装。出风道35可以对排气泵33导出的水气形成的气流进行导流,引导气流快流出。可以理解的是,出风道35的出气口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在此不对出气口的数量进行限定。
其中,除味装置40与出风道35可拆卸连接。具体地,除味装置4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多个除味装置40并排设置。在此,不对除味装置40的数量进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除味装置40覆盖了出风道35的所有出气口,如此,可以确保出气口送出的气体都经过除味装置40的处理后再流向排气口1511。可以理解的,除味装置40可以是部分插设于出气口中。通过将除味装置40与抽气组件30为可拆卸连接的结构,便于在后期使用的过程中对除味装置40进行维护和更换,确保除味装置40的除味性能。
参照图6和图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除味装置40包括安装壳41,所述安装壳41内部形成有除味腔(未标示),所述安装壳41还设有连通所述除味腔的进气端(未标示)和出气端(未标示),所述进气端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出气端与所述排气口1511连通;和滤芯43,所述滤芯43设于所述除味腔内,所述滤芯43用于对气体除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安装壳41可以是塑料材质,便于减轻除味装置40的重量。进气端和出气端均可形成有多个气孔,如此,出气口排出的气体可通过进气端的气体入口4131进入到除味腔中,经过除味腔中的活性炭进行除味处理后,通过出气端的气体出口流出,并进入到安装腔内,最后通过排气口1511排出,也就是说,出气端的气体出口通过安装腔与排气口1511连通。除味腔内部可以设置有滤芯43,滤芯43可以有多层,至少有一层设置有活性炭。如此,进入除味腔内的活性炭能够将气体中的异味吸出,以形成无味的气体经由出气端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除味装置40大致呈柱形,除味装置40进气端直接插设于出气口,使得进气端直接与出气口连通,使所有的气体均经过滤芯43中的活性炭过滤层进行除味处理。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诸位装置还可以是其他的形状,在此不进行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滤芯43还可以设置有干燥层,干燥层还能对气体进行干燥处理,吸走气体中的水分,降低排出的空气的湿度,确保排出的空气的干燥性。
参照图6和图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安装壳41包括:筒体411,筒体411呈一端开口设置,开口端为所述进气端,所述筒体411远离开口的一端为所述出气端,所述出气端设有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通过安装腔与所述排气口1511连通;和筒盖413,所述筒盖413可拆卸盖合于所述筒体411的开口,所述筒体413与所述筒盖413形成所述除味腔,所述筒盖413设有连通所述出气口的气体入口413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将安装壳41设置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便于将滤芯43装入除味腔内,同时还设置有筒盖413对筒体411的开口进行密封,防止滤芯43漏出。需要说明的是,筒体411与筒盖413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也可以是用过卡扣实现可拆卸连接,在此不进行限定。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筒盖413背离筒体411的表面还凸设有连接部4133,连接部4133呈环形设置,环状连接部4133中部设有所述进气端,环状连接部4133插设于出气口内,并与出气口的内壁面可拆卸连接。筒盖413与出气口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也可以通过卡扣连接,再此不进行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出气口与进气端之间的密封性,还可以在连接部4133上套设有密封胶圈(未图示),密封胶圈与出气口的内侧壁抵接,以防止气体漏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除味装置40还可以设置在抽气组件30的进气口311处,除味装置40与抽气组件30可拆卸连接,此时,除味装置40覆盖进气口311,如此也能实现对从通气孔2311排出的气体进行除味处理。在该实施例中,出风道35可以直接贯穿外壳10伸出外侧,如此,气流可经由出风道35的出气口直接排向外界,此时,外壳10上的排气口1511于出风道35的外轮廓适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厨余垃圾处理器100具有高度方向,因此,外壳10也具有高度方向,处理桶20、加热组件60、驱动电机55等沿高度方向设置,其中,处理桶20位于顶部,便于将厨余垃圾放入处理桶20中,驱动电机55位于底部,也能减少厨余垃圾处理器100在处理厨余垃圾过程中的晃动。需要说明的是,出风道35、排气泵33及排气管31自底部向顶部依次排布,布局合理,可以使得厨余垃圾处理器100的结构紧凑,从整体上减小厨余垃圾处理器100体积,进而减少厨余垃圾处理器100的占用面积。
参照图1至图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0包括:壳体13,所述壳体13内形成有安装空间;和底座15,所述底座15与所述壳体13连接并围合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底座15设有所述排气口1511,所述除味装置40靠近所述底座15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壳10还包括顶盖11,其中,顶盖11与壳体13远离底座15的一端固定连接;底座15、壳体13和顶盖11围合形成安装腔。外壳10由底座15、壳体13以及顶盖11三部分组成,便于厨余垃圾处理在生产装配的过程方便驱动电机55、电源(未标示)、加热组件60、排气泵33、排气管31以及出风道35等部件的装配,提高组装的效率。具体地,顶盖11设有第二让位口111,处理桶20穿过第二让位口111安装于安装腔内,处理桶20通过第二让位口111安装于容纳空间后,桶盖23也能将第二让位口111进行密封。同时,顶盖11上设置的连通孔113与通气孔2311连通,处理桶20内产生的的水气能依次经由通气孔2311、连通孔113进入排气管31内。需要说明的是,连通孔113大致呈L型设置,连通孔113的一端与通气孔2311连通,另一端与排气管31的进气口311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处理桶20包括形成有容置槽的桶体21和可拆卸地盖合于容置槽的桶盖23,桶盖23和桶体21围合形成容置腔25,桶盖23还设有连通容置腔25的通气孔2311,通气孔2311与排气管31的进气口311连通。桶体21的材质为金属材质,金属材质的桶体21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热性能,能够满足厨余垃圾打碎研磨所需要的的强度,以及满足对厨余垃圾进行加热以烘干厨余垃圾的水分和油脂的耐热性能。桶盖23的材质可塑胶,桶盖23以及设置于桶盖23的通气孔2311可以在注塑时成型,以减少加工工序的。进一步,桶盖23上还可以设置有密封结构用以对桶体21的容置槽槽口进行密封,防止厨余垃圾处理的过程中出现漏气的情况。
进一步,桶盖23包括盖体231和透气板233,其中,盖体231与桶体21可拆卸连接,盖体231设有通气孔2311;透气板233覆盖整个容置槽的槽口,并与盖体231可拆卸连接,透气板233设有多个透气孔(未标示)。如此,透气板233可以阻挡厨余垃圾在搅碎研磨的过程中碎片飞溅至通气孔2311,避免通气孔2311堵塞。透气板233可以是网孔板,既能起到阻挡碎片飞溅,也不会影响水蒸气穿过透气孔经由通气孔2311排出。透气板233壳体13通过螺钉或者卡扣与盖体231卡拆卸连接,便于将透气板233拆卸下来进行清洗。透气板233的材质可以是塑料材质,也可以是金属材质,在此不进行限定。
参照图3和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5包括:座体151,所述座体151与所述壳体13连接,所述排气口1511设于所述座体151,所述座体151还设有第一让位口1513,所述除味装置40穿过所述第一让位口1513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安装腔;和底板153,所述底板153与所述座体151可拆卸连接,并盖合所述第一让位口151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排气口151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为了更好地将经过除味装置40处理后的气体排出,多个排气口1511间隔设置在座体151的周缘,使得座体151的部分呈网孔设置。第一让位口1513设置在座体151的底部,如此,便于除味装置40从底部安装或拆卸。底板153通过卡扣或螺钉与座体151可拆卸连接,并盖合于第一让位口1513,以对除味装置40以及安装腔内的零部件加以保护。底板153设置在底部,厨余垃圾处理器100常态放置时,底板153也不显露,不会影响厨余垃圾处理器100的外观造型,保持厨余垃圾造型的完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厨余垃圾处理器100还把包括隔板19,所述隔板19与所述底座15连接,所述隔板19将所述安装腔分隔为第一安装腔121和第二安装腔123;所述处理桶20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121,所述除味装置40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123,所述抽气组件30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121,所述抽气组件30的至少部分贯穿所述隔板19,使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二安装腔123连通,所述隔板19用于阻挡所述第二安装腔123的气流倒流至所述第一安装腔12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隔板19的材质可以是金属材质,也可以是塑胶材质,在此不进行限定。隔板19可以对安装腔隔成相互独立的第一安装腔121和第二安装腔123,避免经过除味装置40处理后的气体倒流,确保气体能够从排气口1511顺利排出。
可以理解的是,厨余垃圾处理器100还包括有支撑架17,支撑架17的材质为金属材质,支撑架17可以通过钣金工艺成型。支撑架17设有至少两个支撑脚(未标示)和支撑台(未标示),支撑架17大致呈倒U形,支撑脚远离支撑台的以便还形成有翻边,便于支撑架17的固定。其中,支撑脚通过螺钉与底座15固定连接,处理桶20位于支撑台的上方,支撑台和处理桶20之间还设有加热组件60。排气泵33通过螺钉固定于其中一支撑脚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脚还可以弯折形成有承接台,承接台可以对排气泵33起到承接的作用,便于排气泵33的安装。支撑架17与隔板19共同将安装腔分隔为第一安装腔121和第二安装腔12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厨余垃圾处理器100还包括:打碎组件50,所述打碎组件50包括驱动电机55和打碎刀具51,所述驱动电机55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打碎刀具51设于所述处理桶20内,所述驱动电机55的驱动端穿过所述处理桶20与所述打碎刀具51可拆卸连接;和加热组件60,所述加热组件60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处理桶20连接,所述加热组件60对所述处理桶20内加热。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打碎刀具51为钢制或铸铁材质,可以保证打碎刀具51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确保厨余垃圾打碎和研磨的效果。具体地,打碎刀具51包括刀柄511和多个刀片513,刀柄511与驱动电机55的驱动端连接,多个刀片513间隔排列并环绕连接于刀柄511的侧壁。其中,刀柄511和刀片513可为一体结构,从而保证打碎刀具51整体结构强度,当然第刀柄511和刀片513也可以为可拆卸连接,从而方便后期对于刀片的维修更换,而多个刀片513间隔排列并环绕连接于刀柄511的侧壁,从而使打碎刀具51与厨余垃圾接触时受力平衡,即减少对打碎刀具51的劳损,且使厨余垃圾打碎更加均匀,进而更加便于蒸发水分,也便于使处理后的厨余垃圾被绿色植物吸收。
加热组件60可以设置处理桶20的外侧。具体地,可以是设置在桶体21的底部和/或侧壁的外壁面,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设置加热组件60的位置。加热组件60可以是加热盘,也可以是加热丝。加热组件60与电源连接,加热组件60通电后发热,以对桶体21以及桶体21内的厨余垃圾进行加热,实现将处理桶20内的厨余垃圾进行加热后以蒸发水分和油脂,减少垃圾渗滤液的产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还可以在处理桶20的外壁面有保温棉70,保温棉70可以对处理桶20进行保温,减少处理桶20在工作时热量不易流失,使得热能都用于烘干处理桶20内的餐厨余垃圾,减少热能损,耗节约能源,且还可有效降低打碎刀具51工作时的噪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厨余垃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外壳还设有连通所述安装腔的排气口;
处理桶,所述处理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处理桶内形成有用于容置厨余垃圾的容置腔,所述处理桶设有连通所述容置腔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和所述排气口连通形成气流通道;及
除味装置,所述除味装置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位于所述通气孔和所述排气口之间,所述除味装置用于净化所述容置腔排出的气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余垃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厨余垃圾处理器还包括抽气组件,所述抽气组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抽气组件包括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抽气组件用于抽取所述容置腔内产生的气体,所述除味装置设于所述出气口和所述排气口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厨余垃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味装置与所述抽气组件可拆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厨余垃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组件包括:
排气泵,所述排气泵设于所述安装腔内;
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排气泵连接,另一端形成所述进气口;及
出风道,所述出风道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出风道的一端与所述排气泵连接,另一端形成所述出气口,所述除味装置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出风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厨余垃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味装置包括:
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内部形成有除味腔,所述安装壳还设有连通所述除味腔的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进气端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出气端与所述排气口连通;和
滤芯,所述滤芯设于所述除味腔内,所述滤芯用于对气体除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厨余垃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包括:
筒体,所述筒体呈一端开口设置,开口端为所述进气端,所述筒体远离所述开口的一端为所述出气端,所述出气端设有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通过安装腔与所述排气口连通;和
筒盖,所述筒盖可拆卸盖合于所述筒体的开口,所述筒盖与所述筒体围合形成所述除味腔,所述筒盖设有连通所述出气口的气体入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厨余垃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盖背离所述筒体的表面还凸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插设于所述出气口内,并与所述出气口的内壁面可拆卸连接。
8.如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厨余垃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安装空间;和
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壳体连接并围合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底座设有所述排气口,所述除味装置靠近所述底座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厨余垃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
座体,所述座体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排气口设于所述座体,所述座体还设有第一让位口,所述除味装置穿过所述第一让位口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安装腔;和
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座体可拆卸连接,并盖合所述第一让位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厨余垃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厨余垃圾处理器还把包括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隔板将所述安装腔分隔为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
所述处理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所述除味装置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所述抽气组件的一部分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所述抽气组件的另一部分贯穿所述隔板,使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二安装腔连通,所述隔板用于阻挡所述第二安装腔的气流倒流至所述第一安装腔。
CN202020373425.8U 2020-03-20 2020-03-20 厨余垃圾处理器 Active CN2120690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73425.8U CN212069021U (zh) 2020-03-20 2020-03-20 厨余垃圾处理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73425.8U CN212069021U (zh) 2020-03-20 2020-03-20 厨余垃圾处理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69021U true CN212069021U (zh) 2020-12-04

Family

ID=73562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73425.8U Active CN212069021U (zh) 2020-03-20 2020-03-20 厨余垃圾处理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690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60598B2 (ja) 樹脂製凝縮器および生ゴミ処理機
CN211948722U (zh) 厨余垃圾处理器
CN212892040U (zh) 一种环保型垃圾收集车
KR102118243B1 (ko) 음식물 쓰레기 처리기
CN212069021U (zh) 厨余垃圾处理器
WO2009038281A1 (en) Garbage dryer
KR20140147503A (ko) 음식물 처리기
KR102004032B1 (ko) 음식물 쓰레기 건조기
KR100905176B1 (ko) 보일러의 폐열을 이용한 음식물찌꺼기 건조장치
CA2119792A1 (en) Composting toilet
KR100743726B1 (ko) 음식물 쓰레기 처리장치
KR20210102536A (ko) 사이클론이 포함된 음식물쓰레기 처리 장치
KR20180002399A (ko) 탈취수단이 구비된 음식물쓰레기 발효 처리기
CN211946843U (zh) 厨余垃圾处理器
CN220127163U (zh) 一种具有过滤装置的厨余垃圾处理器
CN211946845U (zh) 厨余垃圾处理器
CN216612532U (zh) 厨余垃圾处理器
CN219944091U (zh) 一种过滤器外置型垃圾处理器
CN217082568U (zh) 一种进风组件及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KR101176373B1 (ko) 탈취 냉각탑 및 이를 구비한 슬러지 건조 장치
CN212092591U (zh) 厨余机的去味结构
CN211946846U (zh) 厨余垃圾处理器
CN215594264U (zh) 厨余垃圾处理器
CN216172898U (zh) 一种生活垃圾处理装置
CN219924080U (zh) 一种密封型加热式垃圾处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