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66620U - 一种扫地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扫地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66620U
CN212066620U CN201921753314.3U CN201921753314U CN212066620U CN 212066620 U CN212066620 U CN 212066620U CN 201921753314 U CN201921753314 U CN 201921753314U CN 212066620 U CN212066620 U CN 2120666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st
sweeping robot
disposed
fluid inlet
atom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5331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宁
郑仁杰
岑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5331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666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666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666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主体;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底部的擦拭件,设置所述主体的底部的聚雾腔,具有流体入口与流体出口;设置于所述主体的雾化装置,与所述流体入口流体连通。通过聚雾腔的设置,可以先积蓄雾气,等待雾气饱和后再自然地均匀溢出以实现对清洁表面或者擦拭件的均匀浸润,从而充分利用清洁液体,并让清洁液体充分、均匀地直接或者间接浸润清洁表面,提高清洁效果,避免液体的局部积聚。且等待雾气溢出后再开始拖地作业,确保在开始拖地作业的时候不会出现干拖。

Description

一种扫地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型家用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扫地机器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扫地机器人类似为“自动行走的吸尘器”,通过自主移动对一个区域内的清洁表面进行清洁,主要吸出清洁表面的灰尘和碎片等杂物。
市面上现有带拖布的扫地机器人(以下简称为扫地机),其拖布的润湿,一般采用单点或多点进水的方式,其结构如图1、图2所示。水与拖布接触后,通过毛细作用,在拖布上扩散开。有的扫地机增加了水泵,可以更快地将水扩散开。但是,利用毛细作用,液体扩散的速度主要依赖于拖布自身的结构,如果拖布的材质较为疏松,就会在局部聚集较多的水,甚至成股漏出,长此以往对木质地板有伤害作用。此类拖布结构往往需将漏水孔设计在较靠前位置,如图1、2,依靠扫地机向前的拖地运动,将拖布前端的水拖延到毛巾未润湿的区域,以达到润湿整块拖布的效果。由点向面的扩散速度十分缓慢,且润湿不均匀,开始拖扫的阶段会局部干拖,后期又多度湿润。有的扫地机增加水泵和进水点数,来提高润湿效果,但成本增加,过程依然是由点及面,润湿不均的弊端没有得到改善,还是需依靠拖地运动,达到润湿拖布其它区域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发明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至少解决背景技术揭露的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
主体;
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底部的擦拭件,
设置所述主体的底部的聚雾腔,具有流体入口与流体出口;
设置于所述主体的雾化装置,与所述流体入口流体连通。
通过聚雾腔的设置,可以先积蓄雾气,等待雾气饱和后再自然地均匀溢出以实现对清洁表面或者擦拭件的均匀浸润,从而充分利用清洁液体,并让清洁液体充分、均匀地直接或者间接浸润清洁表面,提高清洁效果,避免液体的局部积聚。且等待雾气溢出后再开始拖地作业,确保在开始拖地作业的时候不会出现干拖。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雾化装置包括与所述流体入口连接的液体输送管,所述液体输送管与所述流体入口连接的一端安装有雾化发生组件,所述雾化发生组件包括超声波微孔雾化片。
优选采用无须电驱的超声波微孔雾化片实现雾化,该雾气发生器件在小型雾化器中应用非常广泛,技术非常成熟,且成本低廉,结构简单,由于减少了驱动的配置,能够利于扫地机器人的轻型化设计。
当然,根据不同的产品需求,也可以选用其他通过扫地机主电路驱动的雾化结构。例如在较大型的商用扫地机中,可以考虑采用通过电驱能够快速大量产生雾气的雾化结构。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雾化发生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液体输送管中的过滤元件;和/或支撑所述超声波微孔雾化片的减震元件。
作为配合超声波微孔雾化片的设置,考虑设置过滤和减震措施,以保证超声波微孔雾化片能够具有良好的工作状态。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聚雾腔内设置有锥形分流片;所述锥形分流片的收缩端指向所述流体入口;所述锥形分流片开设有若干通孔。
通过分流片,进一步改善聚雾腔中的雾气流场的均匀度,有利于雾气快速地均匀分布到聚雾腔。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限定所述聚雾腔的壳体;所述擦拭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流体出口的清洁垫。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是将聚雾腔设置在擦拭组件中,雾气发生装置、擦拭件、聚雾腔构成模块。以使得聚雾腔中的雾气饱和后直接逸散进入擦拭件中。并且形成模块化设计,容易进行拆卸维护或者更换,尤其是其中的雾化元件,过滤元件等需要定期进行更换、维护的元件。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流体出口设置有贴合所述清洁垫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
支撑结构可以保证聚雾腔的空间稳定,不被清洁垫内压而缩小,同时也保证清洁垫保持与清洁表面的接触,以提供足够的擦拭摩擦,提供支撑,确保清洁垫维持固定的状态。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的凹陷部,所述聚雾腔形成于所述凹陷部;所述擦拭件包括位于所述凹陷部的后侧的清洁垫。
另一种方式是设置聚雾腔先浸润清洁表面,再通过擦拭件进行擦拭,同样也能够以均匀地方式达到直接浸润清洁表面的目的。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的凹陷部,所述聚雾腔形成于所述凹陷部;所述擦拭件包括位于所述凹陷部的后侧的清洁辊。
擦拭件也可以选用清洁辊设置在聚雾腔的后侧,清洁辊通过转动能够提供更大的擦拭接触面积,提高擦拭频率,并且减小擦拭件在主体底部占用的面积。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的凹陷部,所述聚雾腔形成于所述凹陷部;
所述擦拭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凹陷部内的清洁辊。
另一种方式是将辊状清洁设置在聚雾腔中,雾气将同时浸润清洁辊和清洁表面。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聚雾腔的形状为柱状或者截断锥形或者截断球形或者截断类球形。
设置柱状和锥状的聚雾腔,限定如此的形状能够在雾气聚集后较为均匀地逸散。优选为球形或者锥形,雾气在聚雾腔内随着降速扩散逐渐均匀分布充满整个聚雾腔。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扫地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扫地机器人的拖地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扫地机器人的拖地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绘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扫地机器人的拖地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绘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扫地机器人的拖地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绘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扫地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7绘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扫地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思,下面再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需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但注明直接连接则说明连接地两个主体之间并不通过过度结构构建连接关系,只通过连接结构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作为一个基本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技术构思的实现方式,揭示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主体;设置于主体的底部的擦拭件,设置主体的底部的聚雾腔,具有流体入口与流体出口;设置于主体的雾化装置,与流体入口流体连通。
通过聚雾腔的设置,可以先积蓄雾气,等待雾气饱和后再自然地均匀溢出以实现对清洁表面或者擦拭件的均匀浸润,从而充分利用清洁液体,并让清洁液体充分、均匀地直接或者间接浸润清洁表面,提高清洁效果,避免液体的局部积聚。且等待雾气溢出后再开始拖地作业,确保在开始拖地作业的时候不会出现干拖。如此,无需其他操作,就可以将整块清洁垫或者清洁表面迅速均匀润湿,且保持较低的功耗。
参考图3,雾化装置例如包括与聚雾腔1202的流体入口连接的液体输送管 1204,液体输送管1204与流体入口连接的一端安装有雾化发生组件1205,雾化发生组件包括超声波微孔雾化片。
优选采用无须电驱的超声波微孔雾化片实现雾化,该雾气发生器件在小型雾化器中应用非常广泛,技术非常成熟,且成本低廉,结构简单,由于减少了驱动的配置,能够利于扫地机器人的轻型化设计。该元件的润湿方法是电子式的,简单可控;且为非加热式雾化,支持在水箱中加入杀菌等物质,在拖地的同时对底板达到杀菌等其它效果,无需担心加热引起物质变化。
超声微孔波雾化片中心位置有微孔,通电后可以产生数万赫兹的高频振荡,将接触到的水雾化,并通过片上的细孔喷出去,是市场上雾化加湿器常用的装置,无需加热,结构简单,价格便宜。
当然,根据不同的产品需求,也可以选用其他通过扫地机主电路驱动的雾化结构。例如在较大型的商用扫地机中,可以考虑采用通过电驱能够快速大量产生雾气的雾化结构。
此外,雾化发生组件1205还包括设置于液体输送管中的过滤元件;和/或支撑超声波微孔雾化片的减震元件。
超声微孔波雾化片安装在外壳上,之间隔有减震垫。水管将水引导到与雾化片接触,雾化片将水雾化,通过片上小孔喷入外壳的聚雾腔体内。拖布安装在腔体开口上。雾化片的规格、数量和阵列排布,可以根据实际聚雾腔体和拖布的大小、形状以及需润湿程度进行选择。由于超声波微孔雾化片对水质有一定要求,以免微孔堵塞,所以在水管内增加过滤棉结构。水管可以是普通空心水管或者海绵管,与扫地机水箱相连接,水通过重力或者水泵进入水管,能将水引导到与雾化片发生接触均可。作为配合超声波微孔雾化片的设置,设置过滤和减震措施,可以保证超声波微孔雾化片能够具有良好的工作状态。
扫地机器人工作时,水管将引导与超声微孔波雾化片发生接触,超声微孔波雾化片安装在外壳上,雾化片通过高频震动的方式,将水雾化,通过片上小孔,喷入外壳的聚雾腔体内。
雾化片持续向聚雾腔体内喷雾,当腔体内水汽达到饱和便会从空气中析出。此后,雾化片输入多少质量的雾气,就有多少质量的水滴析出,腔体内的湿润饱和空气成为无形的导水介质。
由于雾气是均匀分布在腔体内部,所以析出时也是均匀的。析出的水渗透进拖布中,从而达到将拖布均匀润湿的目的。雾化片的雾化量可通过电子直接控制,从而控制拖布湿度,令拖扫后地面仅有少量的水,快速蒸发,降低对用户日常生活的影响。
进一步地,聚雾腔1202内还设置有锥形分流片1203;结合图2和图3,锥形分流片1203的收缩端指向流体入口;并且,锥形分流片1203开设有若干通孔。
雾气出口处安装有分流片,将喷进腔体的雾气分散到腔体四处。分流片上布置有若干小孔,在分流的同时,允许部分雾气漏下,以免造成被分流片遮挡的区域雾气稀薄,拖布湿润不均的现象。通过分流片,进一步改善聚雾腔中的雾气流场的均匀度,有利于雾气快速地均匀分布到聚雾腔。
结合图1至图3,主体1100的底部设置有限定聚雾腔1202的壳体1201;擦拭件1206包括设置于流体出口的清洁垫1206。由上述结构共同构成擦拭组件1200。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是将聚雾腔设置在擦拭组件中,雾气发生装置、擦拭件、聚雾腔构成模块。以使得聚雾腔中的雾气饱和后直接逸散进入擦拭件中。并且形成模块化设计,容易进行拆卸维护或者更换,尤其是其中的雾化元件,过滤元件等需要定期进行更换、维护的元件。
作为一种改进的实现方式,结合图4及图5,流体出口设置有贴合清洁垫 2206的支撑结构2207,支撑结构2207安装于壳体2201内部。此实现方式揭示的擦拭组件2200中,同样限定聚雾腔2202,而雾气发生结构可参考前述的实现方式。
支撑结构可以保证聚雾腔的空间稳定,不被清洁垫内压而缩小,同时也保证清洁垫保持与清洁表面的接触,以提供足够的擦拭摩擦,提供支撑,确保清洁垫维持固定的状态。支撑结构为多孔结构,令聚雾腔体内的水雾可以穿过,从而渗透到拖布上。支撑挡板可以是安装在外壳上的独立件,也可以与拖布合成组件。
如图6,作为其他的选择,主体3100的底部设置的凹陷部3101,聚雾腔形成于凹陷部3101;擦拭件3200包括位于凹陷部3101的后侧的清洁垫。
如此,设置聚雾腔先浸润清洁表面,再通过擦拭件进行擦拭,在主体被行走装置3400驱动向前移动过程中,同样也能够以均匀地方式达到直接浸润清洁表面的目的。
在图未示意的实现方式中,主体的底部设置的凹陷部,聚雾腔形成于凹陷部;擦拭件包括位于凹陷部的后侧的清洁辊。
擦拭件也可以选用清洁辊设置在聚雾腔的后侧,清洁辊通过转动能够提供更大的擦拭接触面积,提高擦拭频率,并且减小擦拭件在主体底部占用的面积。
如图7,另一种替代的实现方式中,主体4100的底部设置的凹陷部4101,聚雾腔形成于凹陷部4101;
擦拭件4200包括设置于凹陷部4101内的清洁辊4200。
如此,将辊状清洁设置在聚雾腔中,雾气将同时浸润清洁辊和清洁表面。
另外,如图2至图7,聚雾腔可以被设置为柱状或锥状,限定如此的形状能够在雾气聚集后较为均匀地逸散。优选为球形或者锥形,雾气在聚雾腔内随着降速扩散逐渐均匀分布充满整个聚雾腔。可选的聚雾腔形状包括柱状或者截断锥形或者截断球形或者截断类球形。

Claims (10)

1.一种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
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底部的擦拭件,
设置所述主体的底部的聚雾腔,具有流体入口与流体出口;
设置于所述主体的雾化装置,与所述流体入口流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包括与所述流体入口连接的液体输送管,所述液体输送管与所述流体入口连接的一端安装有雾化发生组件,所述雾化发生组件包括超声波微孔雾化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发生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液体输送管中的过滤元件;和/或支撑所述超声波微孔雾化片的减震元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雾腔内设置有锥形分流片;所述锥形分流片的收缩端指向所述流体入口;所述锥形分流片开设有若干通孔。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限定所述聚雾腔的壳体;所述擦拭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流体出口的清洁垫。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出口设置有贴合所述清洁垫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
7.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的凹陷部,所述聚雾腔形成于所述凹陷部;所述擦拭件包括位于所述凹陷部的后侧的清洁垫。
8.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的凹陷部,所述聚雾腔形成于所述凹陷部;所述擦拭件包括位于所述凹陷部的后侧的清洁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的凹陷部,所述聚雾腔形成于所述凹陷部;
所述擦拭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凹陷部内的清洁辊。
10.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雾腔的形状为柱状或者截断锥形或者截断球形或者截断类球形。
CN201921753314.3U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扫地机器人 Active CN2120666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53314.3U CN212066620U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扫地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53314.3U CN212066620U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扫地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66620U true CN212066620U (zh) 2020-12-04

Family

ID=73556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53314.3U Active CN212066620U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扫地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666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9580A (zh) * 2021-09-06 2021-12-03 宁波方向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擦拭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9580A (zh) * 2021-09-06 2021-12-03 宁波方向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擦拭器
CN113729580B (zh) * 2021-09-06 2023-06-23 宁波方向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擦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55684B1 (ko) 물걸레 및 스팀 겸용 청소기
US10180259B2 (en) Apparatus for both humidification and air cleaning
CN212066620U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
EP3011885B1 (en) Floor cleaning device
CN208799168U (zh) 清洁机器人
CN105517472A (zh) 表面清洁设备
CN213963238U (zh) 清洁机器人及拖擦件支架
CN105534422A (zh) 一种清洁机械的清洗回收装置
CN112244699A (zh) 清洁机器人及拖擦件支架
CN215457755U (zh) 一种拖布喷水装置
CN113600518B (zh) 一种台式电脑显示屏表面清洁设备
CN110025273B (zh) 拖把清洗机及拖把清洗套装
CN208228915U (zh) 一种拖地机
CN215128139U (zh) 湿拖地刷及清洁设备
CN114504266A (zh) 地刷头的驱动机构及包含它的低能耗的环保型地刷头
CN212633517U (zh) 一种智能化仪器的清洗设备
WO2021147202A1 (zh) 一种清洁工具
CN210277092U (zh) 拖把清洗机及拖把清洗套装
CN216907793U (zh) 清洁结构、清洁底座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CN209437183U (zh) 一种对辊挤水免手洗平板拖把
CN213640752U (zh)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CN221060572U (zh) 吸尘蒸汽电动拖把装置
CN204562005U (zh) 用于真空吸尘器的清洁工具及其真空吸尘器
CN213850493U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
CN109157720A (zh) 一种美容喷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