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50493U - 一种扫地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扫地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50493U
CN213850493U CN202021920454.8U CN202021920454U CN213850493U CN 213850493 U CN213850493 U CN 213850493U CN 202021920454 U CN202021920454 U CN 202021920454U CN 213850493 U CN213850493 U CN 2138504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ection
dirty
sweeping robot
flexibl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2045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宁
郑仁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2045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504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504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504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本体、滚动转轴、供液装置和集污装置。其中,滚动转轴安装在本体底部并能够被驱动转动,使滚动转轴相对于待清洁表面向后转动,滚动转轴上设有柔性包覆物;供液装置安装在本体内部并将清洁液引导至柔性包覆物;集污装置设置在滚动转轴行进方向的前方,集污装置包括集污盒和设置在集污盒入口的刮板,刮板与柔性包覆物过盈接触,以使污物能够沿刮板上表面进入集污盒。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扫地机器人,能够使拖布进行自清洁,减少附着在拖布上的脏污,有效避免了对地面的二次污染,进而提升了清洁效果,节省了清洗的时间成本和损耗成本,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扫地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型家用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扫地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扫地机器人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家庭清洁作用中,随着产品的不断迭代升级,扫地机器人已经从初期的仅仅具有扫地功能,进化到了能够集拖地、扫地为一体的多功能清洁机器,其应用的场景越来越多,对人们生活的便利性的提高也越来越大。带有拖地功能的扫地机器人,大多是在扫地机器人底部加设一能够被润湿的柔性物,柔性物吸水效果较好,设有一供水系统能够为柔性物供水,设有一驱动系统能够为柔性物提供动力,从而实现拖地功能。
但是,市面上现有带拖地功能的扫地机器人(以下简称为扫地机),其柔性物(以下简称为拖布)的润湿,或利用重力(如供水系统设置在高位,通过重力的作用使水与拖布接触),或采用水泵(如供水系统设置在低位,通过水泵的吸力使水与拖布接触),采用单点或多点进水的方式,水与拖布接触后,通过毛细作用,在拖布上扩散开。拖布结构一般为平面结构,安装固定在扫地机底部,与地面始终保持接触状态。这种清扫装置的缺点一是拖布湿润的效率不高,且不均匀;二是平面接触式的拖布因与地面始终接触,中途没有清洁机制,导致拖布脏污后,脏污依然留在拖布上,水继续往拖布上渗漏,脏污便会通过拖布上越来越多的水流到地面上,对后期清扫的地面产生二次污染,造成越拖越脏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发明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扫地机器人,能够使拖布进行自清洁,减少附着在拖布上的脏污,有效避免了对地面的二次污染,进而提升了清洁效果,节省了清洗的时间成本和损耗成本,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本体、滚动转轴、供液装置和集污装置。其中,滚动转轴安装在本体底部并能够被驱动转动,使滚动转轴相对于待清洁表面向后转动,滚动转轴上设有柔性包覆物;供液装置安装在本体并将清洁液引导至柔性包覆物或待清洁表面;集污装置设置在滚动转轴的前方,集污装置包括集污盒和设置在集污盒入口的刮板,刮板与柔性包覆物过盈接触,以使污物能够沿刮板上表面进入集污盒。
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工作中的扫地机器人进行自清洁,对于位于扫地机器人底部的柔性包覆物上的脏污进行一定程度清洗,使柔性包覆物处于相对清洁的状态,同时,由于柔性包覆物可始终保持较干净的一侧与地面接触,避免二次污染地面,脏污在刮板的作用下,被收集进集污盒中。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当扫地机器人经过待清洁表面后,即可对待清洁表面进行较为彻底的清洁,无需再进行反复多次的路径规划动作,减少了扫地机器人的工作时间,提高了清扫效率,节省了电力损耗和清洁损耗,相应的,节省了用户的时间成本和财力成本。
作为扫地机器人的优选方案,刮板为由端部向集污盒底部倾斜的斜板。
倾斜设置的刮板能够将脏污在重力的作用下引导至集污盒中,提高扫地机器人的清洁效率。
作为扫地机器人的优选方案,刮板与柔性包覆物接触的端部具有梳齿。
梳齿与柔性包覆物接触时,首先能够加深与柔性包覆物的接触程度,更利于对柔性包覆物施加压力进而将脏污刮下;其次梳齿更利于柔性包覆物与刮板发生相对运动,梳齿的间隙可减少造成的阻力,进而提高滚动转轴运行的平稳性;再次,梳齿结构能够提高清洁效果,对于柔性包覆物清洁而附着的如毛发、易粘杂物,梳齿能够将之梳下,易粘杂物可顺着脏污水流进入集污盒,毛发可挂在梳齿上,并在后续清洁过程中进行清理,而不会产生毛发缠绕、易粘杂物二次污染待清洁表面的情况发生。
作为扫地机器人的优选方案,供液装置包括水箱及雾化片,雾化片设置在水箱出水端,靠近柔性包覆物一侧。
采用超声波微孔雾化片,通电后,陶瓷振荡器可以产生数万赫兹的高频振荡,将接触到的水雾化,并通过片上的微孔喷出去,无需加热,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将雾化片设置在靠近柔性包覆物的一侧能够使柔性包覆物均匀湿润,进一步提高对待清洁表面的清理效果。
作为扫地机器人的优选方案,滚动转轴由第一端部轴向延伸至第二端部,雾化片至少两个,分别相向设置在靠近滚动转轴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位置。
柔性包覆物远离水源的一端和靠近水源的一端具有不同的湿润效率,雾化片作为雾气湿润,能够多方位快速的实现对柔性包覆物的湿润,设置两个雾化片在滚动转轴的的两端,雾化片相对设置,可以提高湿润效率。
作为扫地机器人的优选方案,雾化片的喷雾方向朝向刮板下方、滚动转轴行进方向的前方。
柔性包覆物的侧面在达到刮板下方后就即将与待清洁表面接触,喷雾方向朝向刮板下方,柔性包覆物在与雾气接触湿润后即可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清洁,更利于提高清洁效果。雾化片设置在相对滚动转轴行进方向的前方,并朝向滚动转轴喷雾,也利于提高对柔性包覆物的湿润效率,进而提高清洁效果。
作为扫地机器人的优选方案,还包括集尘装置,所述集污装置位于滚动转轴和集尘装置之间。
集尘装置设置在前,集污装置设置在后,集成为一个独立模块,集尘装置用于手机滚刷扫进来的脏污,柔性包覆物用于对清扫过的表面进行拖洗清洁,两位一体,实现拖扫功能的集成。
作为扫地机器人的优选方案,集尘装置包括滚刷、集尘盒和风机。其中,本体底部设有刷腔,滚刷设置在刷腔内并能够被驱动转动;集尘盒安装在本体内,并连接刷腔;风机安装在本体内,并连通集尘盒。
滚刷设置在刷腔内,滚刷刷起的脏污能够被清理到刷腔内部,同时,刷腔与集尘盒连接,被清扫进刷腔的脏污在风机的作用下被吸至集尘盒,提高清洗效果。
作为扫地机器人的优选方案,风机与集尘盒之间的风道内设有过滤网。
在过滤网的过滤作用下,杂物、毛发甚至粗颗粒的灰尘都能够被过滤而收集在集尘盒中,从风机排风口排出的为干净的空气,防止对外部空气造成二次污染。
作为扫地机器人的优选方案,刮板可拆卸的安装在集污盒上,柔性包覆物可拆卸的安装在滚动转轴上。
可拆卸结构能够避免因刮板及柔性包覆物相互磨损导致的清洗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使整个扫地机器人能够始终保持较好的清洁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扫地机器人的俯视图。
图2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扫地机器人的横向剖视图。
图3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扫地机器人的纵向剖视图。
图4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滚动转轴的转动示意图。
图5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集尘装置的位置示意图。
其中:
1-本体,2-滚动转轴,3-柔性包覆物,4-集污盒,5-雾化片,6-刮板,7-水箱,8-滚刷,9-刷腔,10-集尘盒,11-过滤网,12-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思,下面再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需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例如,本实用新型中,定义扫地机器人行进的方向为“前”或者“前方”,与之相对的,则为“后”或者“后方”。又例如,定义扫地机器人放置的待清洁表面时与待清洁表面垂直的方向为竖直方向,与待清洁表面平行的方向为水平方向,这是基于扫地机器人的常规运行状态所作设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此是习知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但注明直接连接则说明连接地两个主体之间并不通过过度结构构建连接关系,只通过连接结构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本体1、滚动转轴2、供液装置和集污装置。其中,滚动转轴2安装在本体1底部并能够被驱动转动,使滚动转轴2相对于待清洁表面向后转动,滚动转轴2上设有柔性包覆物3;供液装置安装在本体1并将清洁液引导至柔性包覆物3或待清洁表面;集污装置设置在滚动转轴2行进方向的前方,集污装置包括集污盒4和设置在集污盒4入口的刮板6,刮板6与柔性包覆物3过盈接触,以使污物能够沿刮板6上表面进入集污盒4。
本体1作为扫地机器人的基础装置,用于实现对滚动转轴2、供液装置、集污装置的安装和固定。滚动转轴2被安装在本体1底部,滚动转轴2的轴部两端与本体1转动连接,可由电机驱动转动,旋转方向如图1所示以滚动转轴2轴心为中心顺时针转动。柔性包覆物3为软性材质,如细密的纤维布料材质,作为用于清洗待清洁表面的拖布。供液装置在本体1内通过重力或水泵将水或其他清洗液供给至包覆在滚动转轴2表面的柔性包覆物3,柔性包覆物3随着滚动转轴2的转动而被充分润湿,进而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擦拭清洁。集污装置设置在滚动转轴2行进方向的前方,具体位置如图3所示,当扫地机器人处于工作状态时,扫地机器人的行进方向为向左侧移动,滚动转轴2随着扫地机器人向左侧运动,此时,左侧为滚动转轴2的行进方向,集污装置设置在滚动转轴2左侧。集污装置的集污盒4作为脏污的储存装置,集污盒4内设有空腔用于存储脏污,由于附着在柔性包覆物3上的脏污大多为流体泥状甚至脏水,因此将集污盒4的入口设置在相对高位,使脏污能通过集污盒4入口进入集污盒4中并不易流出。刮板6与柔性包覆物3为过盈接触,作用在于将附着在柔性包覆物3上的脏污刮下,当滚动转轴2旋转时,包覆在滚动转轴2上的柔性包覆物3能够随着转动,刮板6刚性较强,刮板6端部对于柔性包覆物3具有压力,柔性包覆物3旋转时与刮板6发生相对运动,使脏污被刮板6刮下,并能够沿着刮板6的上表面进入集污盒4。
通过上述公开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工作中的扫地机器人进行自清洁,对于位于扫地机器人底部的柔性包覆物3上的脏污进行一定程度清洗,使柔性包覆物3处于相对清洁的状态,同时,由于柔性包覆物3可始终保持较干净的一侧与地面接触,避免二次污染地面,脏污在刮板6的作用下,被收集进集污盒4中。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当扫地机器人经过待清洁表面后,即可对待清洁表面进行较为彻底的清洁,无需再进行反复多次的路径规划动作,减少了扫地机器人的工作时间,提高了清扫效率,节省了电力损耗和清洁损耗,相应的,节省了用户的时间成本和财力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公开脏污由刮板6上方进入集污盒4,这是因为脏污在重力作用下会向下流,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考虑将集污盒4设置在滚动转轴2的后方,但是这种方式会导致脏污被刮下后向下流,不便于将脏污引导至集污盒4中。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公开的集污盒4可设置为可拆卸结构,可通过卡槽等形式固定在本体1内部,被刮板6引导进入集污盒4内的脏污在装满集污盒4时能够取出集污盒4倾倒,以便于用户清理扫地机器人。
进一步的,刮板6为由端部向集污盒4底部倾斜的斜板。为提高扫地机器人的清洁效率,倾斜设置的刮板6能够将脏污在重力的作用下引导至集污盒4中。需要说明的是,定义刮板6的斜板具体结构时,刮板6可以为直板,也可为具有一定向下凹陷的弧形板,在保证刮板6端部处于相对高位的同时,集污盒4处于相对低位,使脏污能够沿刮板6上表面进入集污盒4即可。更进一步的,为防止刮板6上表面的脏污无法快速凝结成水流,可在刮板6上表面设置若干沿斜面延伸的导流槽,这一结构下,即便刮板6表面的水量较少,也可通过导流槽快速凝结成水流,沿导流槽进入集污盒4。另外,当刮板6为斜板时,为防止脏污会流向刮板6两侧而不进入集污盒4,可在刮板6两侧设置向上的翻边,脏污能够被翻边限制在刮板6上表面,进而进入集污盒4。
进一步的,刮板6与柔性包覆物3接触的端部具有梳齿。梳齿与柔性包覆物3接触时,第一,梳齿能够加深与柔性包覆物3的接触程度,更利于对柔性包覆物3施加压力进而将脏污刮下;第二,相对于平面刮板6,梳齿更利于柔性包覆物3与刮板6发生相对运动,由于柔性包覆物3的材质特性,刮板6与柔性包覆物3过盈配合后,发生相对运动时会有较大阻力,梳齿的间隙可减少造成的阻力,进而提高滚动转轴2运行的平稳性;第三,梳齿结构能够提高清洁效果,对于柔性包覆物3清洁而附着的如毛发、易粘杂物,梳齿能够将之梳下,易粘杂物可顺着脏污水流进入集污盒4,毛发可挂在梳齿上,并在后续清洁过程中进行清理,而不会产生毛发缠绕、易粘杂物二次污染待清洁表面的情况发生。另外,为了保证梳齿的结构强度,梳齿从外端部向刮板6的延伸为渐宽结构,以防止梳齿在与柔性包覆物3发生相对运动时造成梳齿折断。
如前文揭示的,扫地机器人还包括供液装置,用于对柔性包覆物3进行润湿,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供液装置包括水箱7及雾化片5,雾化片5设置在水箱7出水端,靠近柔性包覆物3一侧。
水箱7主要作为清洁液供给的容器,水箱7的出水端设置雾化片5,能够保证润湿的效果,由于雾化片5是通过电子高频震荡将液态水分子结构打散而产生水雾,因此毛细作用效果更加明显,将雾化片5设置在靠近柔性包覆物3的一侧能够使柔性包覆物3均匀湿润,进一步提高对待清洁表面的清理效果。由于传统结构对于柔性包覆物3的湿润为与水直接接触,导致柔性包覆物3靠近水源一侧被过分湿润,而柔性包覆物3远离水源一侧则无法保证湿润,影响清洁效果。而采用雾化片5作为湿润柔性包覆物3的途径后,雾气被喷向柔性包覆物3,湿润柔性包覆物3的同时,可在柔性包覆物3表面形成雾滴,快速达到湿润柔性包覆物3的目的。
本实施方式中的雾化片5可采用超声波微孔雾化片5,该雾化片5中心位置有微孔,通电后,陶瓷振荡器可以产生数万赫兹的高频振荡,将接触到的水雾化,并通过片上的微孔喷出去,是市场上雾化加湿器常用的装置,无需加热,结构简单,价格便宜。超声波微孔雾化片5安装在对应的外壳上,之间设有减震垫,以减少震动影响。
进一步的,滚动转轴2由第一端部轴向延伸至第二端部,雾化片5至少两个,分别相向设置在靠近滚动转轴2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位置。如前文揭示的,柔性包覆物3远离水源的一端和靠近水源的一端具有不同的湿润效率,雾化片5作为雾气湿润,能够多方位快速的实现对柔性包覆物3的湿润,为了进一步提高湿润效率,可在柔性包覆物3附近设置多个雾化片5。考虑到生产成本、安装空间等因素,设置两个雾化片5在滚动转轴2的的两端,两个雾化片5相对设置,以提高湿润效率,同时,能够避免雾化量过剩。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对柔性包覆物3的湿润效率,可将两处雾化片5的喷雾口朝向柔性包覆物3方向倾斜,使水雾直接喷向柔性包覆物3,此时,远离喷嘴位置为柔性包覆物3的中间部分,由两个雾化片5进行喷雾保证其湿润。
更进一步的,雾化片5的喷雾方向朝向刮板6下方、滚动转轴2行进方向的前方。喷雾方向朝向刮板6下方,相对于朝向刮板6上方,能够防止被湿润的柔性包覆物3因刮板6的影响导致水分流失,且柔性包覆物3的侧面在达到刮板6下方后就即将与待清洁表面接触,柔性包覆物3在与雾气接触湿润后即可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清洁,更利于提高清洁效果。同样,雾化片5设置在相对滚动转轴2行进方向的前方,并朝向滚动转轴2喷雾,也利于提高对柔性包覆物3的湿润效率,进而提高清洁效果。
本实施方式中采用500ml/h左右的大雾量雾化片5,喷出的雾量大,相对于传统的滴漏,能够更加均匀地湿润拖布,湿润面积大,速度快。巨大的喷雾量能够在柔性包覆物3上快速汇聚成液状,从而能够冲洗柔性包覆物3上的脏污,对柔性包覆物3进行自清洁。
如图5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扫地机器人包括集尘装置,集污装置朝向集尘装置的方向,与扫地机器人的行进方向一致。可以理解的,为提高清洁效果,可首先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清扫、除尘,然后再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湿润清洁(即拖地)。集污装置设置在集尘装置后方,此时,集污装置朝向集尘装置的方向,即为扫地机器人的行进方向。当扫地机器人进过待清洁表面时,首先由集尘装置对脏污进行清扫、抽吸,然后通过集污装置中的柔性包覆物3将无法抽吸的脏污进行湿润并在反复的摩擦中被卷起,在转到刮板6位置后被刮下,使脏污沿刮板6上表面进入集污盒4。集尘装置设置在前,集污装置设置在后,集成为一个独立模块,集尘装置用于手机滚刷8扫进来的脏污,柔性包覆物3用于对清扫过的表面进行拖洗清洁,两位一体,实现拖扫功能的集成。
具体的,集尘装置包括滚刷8、集尘盒10和风机12。其中,本体1底部设有刷腔9,滚刷8设置在刷腔9内并能够被驱动转动;集尘盒10安装在本体1内,并连接刷腔9;风机12安装在本体1内,并连通集尘盒10。
滚刷8包括滚轴以及设置在滚轴周部的刷毛,滚轴固定设置在本体1内部,并能够使刷毛伸出于本体1底部,滚轴通过电机来驱动转动,当滚轴转动时,刷毛能够清理本体1底部的待清洁表面。由于滚刷8设置在刷腔9内,滚刷8刷起的脏污能够被清理到刷腔9内部,同时,刷腔9与集尘盒10连接,被清扫进刷腔9的脏污在风机12的作用下被吸至集尘盒10。
进一步的,为防止脏污进入风机12的风道,风机12与集尘盒10之间的风道内设有过滤网11。在过滤网11的过滤作用下,杂物、毛发甚至粗颗粒的灰尘都能够被过滤而收集在集尘盒10中,从风机12排风口排出的为干净的空气,防止对外部空气造成二次污染。
此外,由于刮板6与柔性包覆物3为过盈接触,长期使用过程中会造成二者之间的相互磨损,可考虑将刮板6可拆卸的安装在集污盒4上,柔性包覆物3可拆卸的安装在滚动转轴2上。这样,当刮板6的刮污效果不理想时,可将刮板6拆卸,当柔性包覆物3的清洁效果不理想时,可更换新的柔性包覆物3。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滚动转轴2的转动方向与扫地机器人的前进方向相同,存在两种转速方案:
一、以高于前进速度的线速度转动,柔性包覆物3与地面接触量小,摩擦力小,不影响扫地机器人的正常运动。扫地机器人运行一段距离中,柔性包覆物3与地面每次接触便带走少量污渍,通过快速的多次接触,将地面污渍清扫干净。
二、以低于前进速度的线速度转动,柔性包覆物3与地面接触量多,与地面相对摩擦力大,扫地机器人驱动力大,前行较为缓慢,能够模拟常规拖布拖地,与地面接触充分,一次行走便将地面污渍抹掉。
无论哪一种方案,柔性包覆物3均是前方与地面的脏污接触,通过滚动,将脏污拖带到上方。刮板6静止,将柔性包覆物3带上来的脏污刮铲下来。因为柔性包覆物3受到水雾冲刷湿润,脏污一般是呈现液状或糊状,刮板6可轻松将脏污刮铲下。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扫地机器人,其实现拖布功能的滚动转轴2及柔性包覆物3,通过刮板6实现对柔性包覆物3的脏污进行一定程度的自清洗,提高清洗效率。本实用新型中的柔性包覆物3通过刮板6对脏污的刮取,使柔性包覆物3得到一定程度的清洁,当滚动转轴2继续向前转动,供液装置再次对已经得到刮板6清洁的柔性包覆物3进行冲洗并润湿,从而使柔性包覆物3洁净的一面与地面接触,如此循环反复,能够始终保持较干净的一侧与地面接触,避免二次污染地面。
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技术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应当指出,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结合,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
本体;
滚动转轴,所述滚动转轴安装在所述本体底部并能够被驱动转动,使滚动转轴相对于待清洁表面向后转动,所述滚动转轴上设有柔性包覆物;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供液装置,所述供液装置安装在所述本体并将清洁液引导至所述柔性包覆物或者待清洁表面;
集污装置,设置在所述滚动转轴的前方,所述集污装置包括集污盒和设置在所述集污盒入口的刮板,所述刮板与所述柔性包覆物过盈接触,以使污物能够沿所述刮板上表面进入所述集污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为由端部向所述集污盒底部倾斜的斜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与所述柔性包覆物接触的端部具有梳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装置包括水箱及雾化片,所述雾化片设置在所述水箱出水端,靠近所述柔性包覆物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转轴由第一端部轴向延伸至第二端部,所述雾化片至少两个,分别相向设置在靠近所述滚动转轴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片的喷雾方向朝向所述刮板下方、所述滚动转轴行进方向的前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尘装置,所述集污装置位于滚动转轴和集尘装置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装置包括:
滚刷,所述本体底部设有刷腔,所述滚刷设置在所述刷腔内并能够被驱动转动;
集尘盒,所述集尘盒安装在所述本体内,并连接所述刷腔;
风机,安装在所述本体内,并连通所述集尘盒。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与所述集尘盒之间的风道内设有过滤网。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集污盒上,所述柔性包覆物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滚动转轴上。
CN202021920454.8U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扫地机器人 Active CN2138504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20454.8U CN213850493U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扫地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20454.8U CN213850493U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扫地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50493U true CN213850493U (zh) 2021-08-03

Family

ID=77047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20454.8U Active CN213850493U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扫地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504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13376B (zh) 一种吸尘、洗地、烘干一体机
CN102949151B (zh) 用于清洁表面的清洁设备
JP4519140B2 (ja) ベースステーション付き掃除機
CN111543892A (zh) 一种清洁设备
RU2647449C2 (ru) Насадочное приспособление чистяще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для очистки поверхности
CN114468874A (zh) 基站和清洁机器人系统
CN112674658A (zh) 基站和清洁机器人系统
CN113171032B (zh) 扫拖一体分离式洗地机及扫拖方法
CN213046744U (zh) 清洁装置及清洁机器人
CN210520894U (zh) 一种清扫清洗一体式清洁装置
CN215838755U (zh) 双滚刷扫拖一体洗地机
CN113647873A (zh) 一种清洁装置、洗地机和扫地机
CN213850493U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
CN212939591U (zh) 一种清洁设备的滚刷盖板安装结构及其清洁设备
CN215424445U (zh) 扫拖一体分离式洗地机
CN113633229A (zh) 一种清洁装置、洗地机和扫地机
CN112754375A (zh) 一种清洁设备用地刷
CN216020818U (zh) 一种擦拭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CN219846350U (zh)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地刷组件及清洁机
CN216020820U (zh) 一种擦拭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CN219846391U (zh) 用于清洁机的地刷组件及清洁机
CN213606127U (zh) 一种清洁设备
CN219962768U (zh) 一种清洁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CN219500936U (zh) 洗地机地刷及采用该地刷的洗地机
CN216020819U (zh) 一种供液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