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62626U - 一种冷却集成式模组及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却集成式模组及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62626U
CN212062626U CN202020668656.1U CN202020668656U CN212062626U CN 212062626 U CN212062626 U CN 212062626U CN 202020668656 U CN202020668656 U CN 202020668656U CN 212062626 U CN212062626 U CN 2120626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ore
cooling
cooling structure
core group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6865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利冠
占莉
张鹏飞
潘福中
张河彬
梁世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Liankong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Weirui Electric Automobile Technology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Weirui Electric Automobile Technology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6865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626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626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626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却集成式模组,包括电芯组、冷却结构和导热粘性件,所述冷却结构设置于所述电芯组的至少一个面,所述电芯组和所述冷却结构通过所述导热粘性件连接。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池包,所属电池包具有上述的冷却集成式模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冷却结构设置于所述电芯组的至少一个面,并将电芯组和冷却结构通过导热粘性件连接,将冷却结构集成在模组中,既通过冷却结构与电芯组的整体性提高了模组的强度,又利用导热粘性件的导热特性提高了电芯组和冷却结构的换热效率,同时又利用导热粘性件的粘性特性将导热粘性件和电芯组粘合成一个整体,进一步有效提高了模组强度,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冷却集成式模组及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新能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却集成式模组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全球范围内,环境能源问题日趋严峻,高油价、能源短缺等问题也愈发严重,各国一直坚持不懈地研究低碳环保能源,而低碳环保能源已经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以锂电池或镍氢电池为动力的混合动力汽车及电动车,由于其节能环保的特性,十分受市场欢迎,而电池的核心部件就是电池模组,其可靠性严重影响混合动力汽车及电动车的可靠性及市场竞争力,进而影响一个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力。电池模组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力来源,已经成为混合动力汽车及电动汽车的主要部件和关键技术,其安全性是行业内的首要研究课题。如果电池模组不能及时和充分地散热会严重影响其寿命,甚至会引发失火,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让电池模组充分的散热是至关重要的。
公开号为CN203631621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由电芯侧板、上盖和冷却结构等部分组成,模组的散热需要通过单独的冷却结构进行,为了确保冷却结构和电芯的良好接触,冷却结构和电芯之间填充导热垫,同时冷却结构和箱体之间安装弹性支撑结构,本方案中涉及的电池模组中,电芯的底面没有结构支撑,强度较弱,极端情况下模组内电芯容易在Z向产生位移,而且冷却结构和电芯的换热结构复杂,结构件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了散热装置的冷却集成式模组及电池包。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冷却集成式模组,包括电芯组、冷却结构和导热粘性件,所述冷却结构设置于所述电芯组的至少一个面,所述电芯组和所述冷却结构通过所述导热粘性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芯组包括一个或至少两个电芯列,所述至少两个所述电芯列之间通过第一粘性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芯列包括至少两个电芯,所述至少两个电芯之间通过第二粘性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粘性件为导热结构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粘性件和所述第二粘性件为结构胶。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结构设置于所述电芯组的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集成式模组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共两个,两个所述端盖分别设置于所述电芯组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集成式模组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设置于所述电芯组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电芯组和所述上盖之间还设有柔性电路板、铝巴及线束隔离板。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应用了上述任一所述的冷却集成式模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却集成式模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冷却结构设置于所述电芯组的至少一个面,并将电芯组和冷却结构通过导热粘性件连接,将冷却结构集成在模组中,既通过冷却结构与电芯组的整体性提高了模组的强度,又利用导热粘性件的导热特性提高了电芯组和冷却结构的换热效率,同时又利用导热粘性件的粘性特性将导热粘性件和电芯组粘合成一个整体,进一步有效提高了模组强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却集成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却集成式模组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却集成式模组具有单个电芯列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芯组、2-冷却结构、3-导热粘性件、4-第一粘性件、5-第二粘性件、6-端盖、7-上盖、8-柔性电路板、9-铝巴、10-线束隔离板、11-电芯列、111-电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冷却集成式模组,包括电芯组1、冷却结构2和导热粘性件3,所述冷却结构2设置于所述电芯组1的至少一个面,所述电芯组1和所述冷却结构2通过所述导热粘性件3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却集成式模组通过将冷却结构2设置于所述电芯组1的至少一个面,并将电芯组1和冷却结构2通过导热粘性件3连接,将冷却结构2集成在模组中,既通过冷却结构2与电芯组1的整体性提高了所述冷却集成式模组的强度,又利用导热粘性件3的导热特性提高了电芯组1和冷却结构2的换热效率,同时又利用导热粘性件3的粘性特性将导热粘性件3和电芯组1粘合成一个整体,有效提高了模组强度;冷却结构2不再需要通过单独的结构作支撑,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简单,成本低。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电芯组1包括一个或至少两个电芯列11,至少两个所述电芯列11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粘性件4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电芯列11包括至少两个电芯111和第二粘性件5,至少两个所述电芯111之间通过所述第二粘性件5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至少两个所述电芯111之间也可以不通过所述第二粘性件5连接,而是通过对电芯列11增加外壳或者通过对最外侧的电芯111施加压紧力的方式使至少两个所述电芯111彼此紧靠。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热粘性件3为导热结构胶,利用导热结构胶的导热及粘度特性可以提高电芯组1和冷却结构2的换热效率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连接的稳定性和整体性。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粘性件4和所述第二粘性件5为结构胶;使用结构胶作为第一粘性件4能够利用结构胶的粘性特性增加电芯组1的稳定性和整体性;使用结构胶作为第二粘性件5能够利用结构胶的粘性特性增加电芯列11的稳定性和整体性。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结构2设置于所述电芯组1的底面,有利于简化所述冷却集成式模组的整体结构,且可以取消现有技术中的模组侧板。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所述冷却集成式模组的结构更加完整以及对所述冷却集成式模组起到防护的作用,所述冷却集成式模组还包括端盖6,所述端盖6共两个,两个所述端盖6分别设置于所述电芯组1的两端;为了进一步使所述冷却集成式模组的结构更加完整以及对所述冷却集成式模组起到进一步防护的作用,所述冷却集成式模组还可以包括上盖7,所述上盖7设置于所述电芯组1的上方;所述电芯组1和所述上盖7之间还可以设有柔性电路板8、铝巴9及线束隔离板1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应用了上述任一所述的冷却集成式模组。
基于上述多种实施方式,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涉及的一种动力电池包固定装置做出更为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却集成式模组,包括电芯组1、冷却结构2、导热粘性件3、第一粘性件4、第二粘性件5、端盖6、上盖7、柔性电路板8、铝巴9及线束隔离板10;所述冷却结构2设置于所述电芯组1的底面,所述电芯组1和所述冷却结构2之间通过所述导热粘性件3连接;所述导热粘性件3为导热结构胶;利用导热结构胶的导热及粘度特性可以提高电芯组1和冷却结构2的换热效率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连接的稳定性和整体性。其中,电芯组1包括一个或至少两个电芯列11,如图1所示的冷却集成式模组具有两个电芯列11,两个所述电芯列11之间通过第一粘性件4连接,,所述第一粘性件4为结构胶;使用结构胶作为第一粘性件4能够利用结构胶的粘性特性增加电芯组1的稳定性和整体性。如图3所示的冷却集成式模组为具有单个电芯列11的模组。同样,所述冷却集成式模组也可以是由多个电芯组合而成的多列电芯模组。在上述单列电芯模组、双列电芯模组以及多列电芯模组中,电芯列11包括至少两个电芯111和第二粘性件5或者只包括电芯111,当包括第二粘性件5时,至少两个所述电芯111之间通过第二粘性件5连接,第二粘性件5可以为结构胶,使用结构胶作为第二粘性件5能够利用结构胶的粘性特性增加电芯列11的稳定性和整体性;电芯列11只包括至少两个电芯111时,可以通过为电芯列11增加外壳或者通过对最外侧的电芯111施加压紧力的方式使至少两个所述电芯111彼此紧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应用了上述任一所述的冷却集成式模组。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冷却集成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组(1)、冷却结构(2)和导热粘性件(3),所述冷却结构(2)设置于所述电芯组(1)的至少一个面,所述电芯组(1)和所述冷却结构(2)通过所述导热粘性件(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集成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组(1)包括一个或至少两个电芯列(11),所述至少两个所述电芯列(11)之间通过第一粘性件(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集成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列(11)包括至少两个电芯(111),所述至少两个电芯(111)之间通过第二粘性件(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集成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粘性件(3)为导热结构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集成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性件(4)和所述第二粘性件(5)为结构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冷却集成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结构(2)设置于所述电芯组(1)的底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集成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集成式模组还包括端盖(6),所述端盖(6)共两个,两个所述端盖(6)分别设置于所述电芯组(1)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却集成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集成式模组还包括上盖(7),所述上盖(7)设置于所述电芯组(1)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却集成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组(1)和所述上盖(7)之间还设有柔性电路板(8)、铝巴(9)及线束隔离板(10)。
10.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应用了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冷却集成式模组。
CN202020668656.1U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冷却集成式模组及电池包 Active CN2120626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68656.1U CN212062626U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冷却集成式模组及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68656.1U CN212062626U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冷却集成式模组及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62626U true CN212062626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18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68656.1U Active CN212062626U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冷却集成式模组及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626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18159A1 (zh) * 2020-04-27 2021-11-04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18159A1 (zh) * 2020-04-27 2021-11-04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81968U (zh) 高安全性能软包电池模组
WO2021218159A1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09947879U (zh) 一种软包电池封装结构
CN205211862U (zh) 软包电池模组
CN212062626U (zh) 一种冷却集成式模组及电池包
CN212136543U (zh) 一种高安全性电池模组
CN212542554U (zh) 电池模组、用于电池模组成组的工装及电动汽车
CN216698508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US20230036195A1 (en) Battery, electricity-consum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battery and system of manufacturing battery
CN112864491B (zh) 一种软包电芯模组
CN213782135U (zh) 一种电池模组、电池包以及用电设备
CN113314784A (zh) 集成液冷的动力电池模组
CN210092284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大模组结构
CN209169222U (zh) 电池组件、电池模组以及无人机
CN218300044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动车辆
CN214848917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12725476U (zh) 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用石墨散热模组
CN213366683U (zh) 一种简易多电芯串并连的电池组结构
CN115122894A (zh) 一种与滑板底盘倒置集成的动力电池总成、电动车辆及设计方法
CN105789505A (zh) 动力电池组成组结构
CN207834386U (zh) 一种六边形蜂窝结构的单体电池
CN205985147U (zh) 电池保护连接壳
CN218939918U (zh) 一种可吸收电芯变形量的电池模组
CN216213931U (zh) 转换模块、散热装置、电池包组件和交通工具
CN219575788U (zh) 电池及用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210

Address after: 310051 No. 1760, Jiangling Road, Hangzhou, Zhejiang, Binjiang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lianko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336 No. 198, Yinwan East Road, Hangzhou Bay New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EIRUI ELECTRIC AUTOMOBILE TECHNOLOGY (NINGBO) Co.,Ltd.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