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57533U -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57533U
CN212057533U CN202020698955.XU CN202020698955U CN212057533U CN 212057533 U CN212057533 U CN 212057533U CN 202020698955 U CN202020698955 U CN 202020698955U CN 212057533 U CN212057533 U CN 2120575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way valve
detection device
air conditioner
outdoo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9895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志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9895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575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575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575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其中,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壳体、四通阀组件、第一冷媒检测装置以及第二冷媒检测装置,所述四通阀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四通阀组件具有四通阀以及与所述四通阀的连接管路,所述第一冷媒检测装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冷媒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四通阀所在环境的冷媒浓度,所述第二冷媒检测装置设于至少一个所述连接管路上,所述第二冷媒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连接管路表面的冷媒浓度,即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冷媒检测装置以第二冷媒检测装置,以通过两个冷媒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冷媒浓度差值确定发生冷媒泄漏,从而提高冷媒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室外机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冷媒管路会因为折弯、焊接性差和/或腐蚀等因素,导致冷媒泄露现象。而空调器冷媒量减少会导致空调性能下降。并且空调器室外机的压缩机在缺冷媒的状态下长时间运行,会导致压缩机损坏。因此需要及时检查空调器冷媒量是否正常。
但是,在现有的空调器中,为降低空调室外机的噪音,会用新型阻尼材料包裹四通阀管路,以降低管路系统的振动。现有的冷媒泄露检测方案一般通过检测冷媒压力以确定冷媒是否发生泄漏,而针对采用新型阻尼材料包裹四通阀管路的冷媒循环系统,采用现有的冷媒泄露检测方案,容易存在冷媒泄漏检测结果不准确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旨在提高冷媒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
壳体;
四通阀组件,所述四通阀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四通阀组件具有四通阀以及与所述四通阀的连接管路;
第一冷媒检测装置,所述第一冷媒检测装置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冷媒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四通阀所在环境的冷媒浓度;
第二冷媒检测装置,所述第二冷媒检测装置设于至少一个所述连接管路上,所述第二冷媒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连接管路表面的冷媒浓度。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外机还包括中隔板以及压缩机,所述中隔板将所述壳体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四通阀组件位于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冷媒检测装置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冷媒检测装置设于所述中隔板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冷媒检测装置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中隔板远离所述壳体底部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外机还包括与所述四通阀连通的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冷媒检测装置以及所述第二冷媒检测装置为气体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中的任意一种。
可选地,所述第二冷媒检测装置位于所述连接管路与所述四通阀连接的连接端。
可选地,所述第二冷媒检测装置位于所述连接管路与所述四通阀的焊接位置。
可选地,所述四通阀以及所述连接管路的外表面包覆有阻尼件。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以及如上所述的空调室外机,所述空调室外机与所述空调室内机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其中,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壳体、四通阀组件、第一冷媒检测装置以及第二冷媒检测装置,所述四通阀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四通阀组件具有四通阀以及与所述四通阀的连接管路,所述第一冷媒检测装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冷媒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四通阀所在环境的冷媒浓度,所述第二冷媒检测装置设于至少一个所述连接管路上,所述第二冷媒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连接管路表面的冷媒浓度,即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冷媒检测装置以第二冷媒检测装置,以通过两个冷媒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冷媒浓度差值确定发生冷媒泄漏,从而提高冷媒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通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壳体 11 第一腔体
2 四通阀组件 12 第二腔体
3 第一冷媒检测装置 21 四通阀
4 第二冷媒检测装置 22 连接管路
5 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调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上述空调室外机包括壳体1、四通阀组件2、第一冷媒检测装置3以及第二冷媒检测装置4,所述四通阀组件2设于所述壳体1内,且所述四通阀组件2具有四通阀21以及与所述四通阀21的连接管路22,所述第一冷媒检测装3设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第一冷媒检测装置3用于检测所述四通阀21所在环境的冷媒浓度,所述第二冷媒检测装置4设于至少一个所述连接管路22上,所述第二冷媒检测装置4用于检测所述连接管路22表面的冷媒浓度,以通过所述第一冷媒检测装置3检测到的冷媒浓度以及所述第二冷媒检测装置4检测到的冷媒浓度之间的浓度差值确定上述空调室外机是否发生冷媒泄漏。
进一步地,所述四通阀21设置有四个阀口,即所述连接管路22包括排气管、回气管、阀冷管以及低压阀管,且分别连接于所述四通阀21的四个阀口处。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路22与所述四通阀21的阀口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即此时,所述四通阀21的焊点位置容易出现破损,从而导致空调器出现冷媒泄露的现象。而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路22的外表面包覆有阻尼件(图未示),导致从所述连接管路22破损点泄露的冷媒不会迅速扩散至空气中,而是先填充值阻尼材料的空洞中,然后再缓慢扩散至空气中。这样导致空调即便出现冷媒泄露现象,也会由于冷媒泄露的速度较慢,而导致空调的冷媒循环系统的系统压力变化不大,即导致现有的通过检测冷媒循环系统的系统压力,以判断空调是否出现冷媒泄露的方案无法检测这种冷媒缓慢泄露的现象,从而出现冷媒泄露检测结果不准确的缺陷,即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冷媒检测装置3以第二冷媒检测装置4,以通过两个冷媒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冷媒浓度差值确定发生冷媒泄漏,从而提高冷媒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比如,在本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方案中,可以在所述连接管路22以及所述四通阀21所在环境中分别设置冷媒检测装置,以通过两个冷媒检测装置分别获取到的所述连接管路22以及所述四通阀21所在环境的冷媒浓度确定空调是否发生冷媒泄漏。
具体地,通过所述第一冷媒检测装置3检测到的冷媒浓度以及所述第二冷媒检测装置4检测到的冷媒浓度之间的浓度差值在预设时间间隔内的变化率确定上述空调室外机是否发生冷媒泄漏。比如,若所述变化率大于预设变化率阈值,判定所述空调室外机发生冷媒泄露;若所述变化率小于或等于预设变化率阈值,判定所述空调室外机未发生冷媒泄露。其中,上述预设时间间隔以及预设变化率阈值为用户设置,在此并不限定具体数值。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连接管路22的外表面包覆有阻尼件(图未示),即在所述连接管路22的外表上包覆有一层阻尼材料,以降低所述连接管路22的振动,从而降低空调室外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此外,在所述四通阀21的外表面也包覆有一层阻尼材料,可以进一步地降低空调室外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在本实施例中,阻尼材料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在此并不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冷媒检测装置3以及所述第二冷媒检测装置4上并未设置阻尼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连接管路22包括排气管、回气管、阀冷管以及低压阀管,即述空调室外机还包括压缩机5,所述压缩机5设于所述壳体1内,且所述压缩机5通过所述连接管路22与所述四通阀21的一端连通。即所述压缩机5的排气口通过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四通阀21连通,所述压缩机5的回气口通过储液罐以及所述回气管与所述四通阀21连通。可选地,所述换热器设于所述四通阀21所在环境内。
具体地,所述空调室外机还包括室外换热器(图未示),所述室外换热器设于所述壳体1内,且所述室外换热器通过所述连接管路22与所述四通阀21连通,即所述室外换热器通过所述阀冷管与所述四通阀21连通。可选地,所述室外换热器设于所述四通阀21所在环境外。本实施例中所述四通阀21通过所述低压阀管与所述空调室内机连通。
进一步地,结合图2和图3所示,所述空调室外机还包括中隔板6,所述中隔板6设于所述壳体1内,以将所述壳体1的空间划分为第一腔体11以及第二腔体12,其中,所述四通阀组件2设于所述第一腔体11内,即所述四通阀21所在环境空间为第一腔体1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媒检测装置3设于所述中隔板6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腔体11内,以通过所述第一冷媒检测装置3检测所述第一腔体11内的冷媒浓度。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压缩机5设于所述第一腔体11内,所述换热器设于所述第二腔体12内。
进一步地,所述冷媒为制冷剂R404A。具体地,所述冷媒包括五氟乙烷、三氟乙烷、四氟乙烷等气体组分中的任意两种组分,导致在空调冷媒泄露时冷媒气体会上浮,即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冷媒检测装置3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中隔板6远离所述壳体1底部的一端,即所述第一冷媒检测装置3位于所述冷媒上浮的方向上,以提高所述第一冷媒检测装置3检测到的冷媒浓度的准确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冷媒检测装置3可以通过卡扣结构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中隔板6背离所述壳体1底部的一端。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媒检测装置3还可以通过其他连接结构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中隔板6背离所述壳体1底部的一端,在此并无限定。
具体地,所述第一冷媒检测装置3为集成检测模块,在进行冷媒检测的过程中,可以发出不同波长的检测波。由于不同物质可以吸收不同波长的检测波,且同一物质在含量不同时,对同一波长的检查检测波的吸收量也不同,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物质对应不同波长的检测波的吸收情况,确定被检测的冷媒中各个组分对应的波长数据。然后根据所述混合物中各个组分的波长数据,获取冷媒中各个组分对应的浓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冷媒检测装置3为气体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中的任意一种。比如,在所述第一冷媒检测装置3为气体传感器时,可以根据检测到各个冷媒气体的波长数据确定该冷媒气体对应的浓度;或者,在所述第一冷媒检测装置3为气体传感器时,由于不同的冷媒气体对应不同的温度值,即可以根据检测到温度值确定冷媒气体,并根据温度值对应冷媒气体的波长数据确定该冷媒气体对应的浓度。
进一步地,由于在空调发生冷媒泄露时,由于所述连接管路22与所述四通阀21连接的连接端容易出现破损,导致空调器出现冷媒泄露的现象。如图4和图5所示,即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冷媒检测装置4设于所述连接管路22与所述四通阀21连接的连接端,以使所述第二冷媒检测装置4检测到的冷媒浓度更加准确。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所述连接管路22焊接与所述四通阀21的四个阀口,此时,只要在任意一个所述连接管路22与所述四通阀21连接的连接端设置所述第二冷媒检测装置,即可在发生冷媒泄露时检测冷媒浓度。
具体地,所述第二冷媒检测装置4为集成检测模块,在进行冷媒检测的过程中,可以发出不同波长的检测波。由于不同物质可以吸收不同波长的检测波,且同一物质在含量不同时,对同一波长的检查检测波的吸收量也不同,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物质对应不同波长的检测波的吸收情况,确定被检测的冷媒中各个组分对应的波长数据。然后根据所述混合物中各个组分的波长数据,获取冷媒中各个组分对应的浓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冷媒检测装置4为气体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中的任意一种。比如,在所述第二冷媒检测装置4为气体传感器时,可以根据检测到各个冷媒气体的波长数据确定该冷媒气体对应的浓度;或者,在所述第二冷媒检测装置4为气体传感器时,由于不同的冷媒气体对应不同的温度值,即可以根据检测到温度值确定冷媒气体,并根据温度值对应冷媒气体的波长数据确定该冷媒气体对应的浓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冷媒检测装置4可以通过卡扣结构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连接管路22与所述四通阀21连接的连接端。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媒检测装置3还可以通过其他连接结构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连接管路22与所述四通阀21连接的连接端,在此并无限定。
本实施例所述连接管路22与所述四通阀21的阀口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即此时,所述四通阀21的焊点位置容易出现破损,从而导致空调器出现冷媒泄露的现象。即将所述第二冷媒检测装置4位于所述连接管路与所述四通阀的焊接位置,可以提高冷媒检测的准确性。
由于所述四通阀21具有四个阀口,即所述四通阀21与所述连接管路22的焊接位置有四个,本实施例中,只要将所述第二冷媒检测装置4设于任意的一个焊接位置即可,在此并无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冷媒检测装置3获取到冷媒中各气体组分的波长数据,确定该气体组分对应的浓度,并根据该气体组分对应的浓度与总浓度之间的比值确定冷媒的浓度百分比;同理,可以通过所述第二冷媒检测装置4获取冷媒的浓度百分比,并根据浓度百分比之间的差值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率确定是否发生冷媒泄露。比如,若所述变化率大于预设变化率阈值,判定所述空调室外机发生冷媒泄露;若所述变化率小于或等于预设变化率阈值,判定所述空调室外机未发生冷媒泄露。其中,上述预设时间间隔以及预设变化率阈值为用户设置,在此并不限定具体数值。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媒检测装置3以及所述第二冷媒检测装置4的灵敏度均大于5×10-6ml/sec,以能够检测到泄露的冷媒各组分的波长数据,以此确定冷媒浓度。
示例性地,在具体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冷媒检测装置3以及所述第二冷媒检测装置4可以选用型号为CFC、HCFC、HFC或者H2的冷媒检测传感器,在此并无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空调室外机包括壳体1、四通阀组件2、第一冷媒检测装置3以及第二冷媒检测装置4,所述四通阀组件2设于所述壳体1内,且所述四通阀组件2具有四通阀21以及与所述四通阀21的连接管路22,所述第一冷媒检测装3设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第一冷媒检测装置3用于检测所述四通阀21所在环境的冷媒浓度,所述第二冷媒检测装置4设于至少一个所述连接管路22上,所述第二冷媒检测装置4用于检测所述连接管路22表面的冷媒浓度,即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冷媒检测装置3以第二冷媒检测装置4,以通过两个冷媒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冷媒浓度差值确定发生冷媒泄漏,从而提高冷媒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以及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其中,所述空调室内机与所述空调室外机连通。
由于本实施例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实施例空调室外机,即本实施例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实施例空调室外机的所有技术特征以及达到的技术效果,具体参照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在此并不一一赘述。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
壳体;
四通阀组件,所述四通阀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四通阀组件具有四通阀以及与所述四通阀的连接管路;
第一冷媒检测装置,所述第一冷媒检测装置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冷媒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四通阀所在环境的冷媒浓度;
第二冷媒检测装置,所述第二冷媒检测装置设于至少一个所述连接管路上,所述第二冷媒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连接管路表面的冷媒浓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外机还包括中隔板以及压缩机,所述中隔板将所述壳体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四通阀组件位于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冷媒检测装置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媒检测装置设于所述中隔板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媒检测装置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中隔板远离所述壳体底部的一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外机还包括与所述四通阀连通的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媒检测装置以及所述第二冷媒检测装置为气体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中的任意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媒检测装置位于所述连接管路与所述四通阀连接的连接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媒检测装置位于所述连接管路与所述四通阀的焊接位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通阀以及所述连接管路的外表面包覆有阻尼件。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外机,所述空调室外机与所述空调室内机连通。
CN202020698955.XU 2020-04-29 2020-04-29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Active CN2120575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98955.XU CN212057533U (zh) 2020-04-29 2020-04-29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98955.XU CN212057533U (zh) 2020-04-29 2020-04-29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57533U true CN212057533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25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98955.XU Active CN212057533U (zh) 2020-04-29 2020-04-29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575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03759A (zh) * 2020-04-29 2020-08-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外机、冷媒检测方法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03759A (zh) * 2020-04-29 2020-08-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外机、冷媒检测方法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85722B2 (ja) 冷凍空調装置および冷凍空調装置の冷媒組成を求める方法
CN212057533U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11503759A (zh) 空调室外机、冷媒检测方法及存储介质
US6658920B2 (en) Leak detector pump
US4735083A (en) Conduit for detecting imminent failure
JP5253359B2 (ja) 冷媒状態判定装置
CN115930357A (zh) 冷媒循环系统的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空调
US6514765B1 (en) Acid test kit and method of use
CN110873434B (zh) 一种冷媒泄露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JP2015113991A (ja) 空気調和機及び空気調和機用熱交換器の腐食診断方法
CN109863373A (zh) 液面检测装置及制冷循环装置
CN112955702A (zh) 用于制冷剂组成物查验的诊断
JP3207962B2 (ja) 混合冷媒漏れ検出方法
CN105485976A (zh) 空调器、制冷系统及其压缩机组件
Wang et al.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 compressor lubricating oil robustness for heat pump application
CN218822223U (zh) 泄漏孔测量结构
JP2002257426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07328041A (zh) 空调器及其能效计算方法
CN218884321U (zh) 制冷机组及冷链设备
CN209102300U (zh) 一种气压式蒸发器检内漏设备
CN202066538U (zh) 一种等臂桥式毛细管流量检测仪
KR200298541Y1 (ko) 카에어컨의냉매량확인장치
CN114593497A (zh) 旁通回路冷媒流量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Prölss et al. Influence of refrigerant charge varia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an automotive refrigeration system
CN116878100A (zh) 冷媒泄漏检测装置、空调器、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和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