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54214U - 限位锁紧机构 - Google Patents

限位锁紧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54214U
CN212054214U CN202020011231.3U CN202020011231U CN212054214U CN 212054214 U CN212054214 U CN 212054214U CN 202020011231 U CN202020011231 U CN 202020011231U CN 212054214 U CN212054214 U CN 2120542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shaft
plate
locking mechanism
connector
lim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1123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海峰
宗欢欢
孟松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Ruim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Remarkabl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Remarkabl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Remarkabl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1123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542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542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542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限位锁紧机构,包括:支座(10);主动轴(20),配置为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支座(10)上,且所述主动轴(20)上固定连接有转动耳板(21),所述主动轴(20)在初始位置与终点位置之间转动;限位柱(30),配置为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支座(10)上,当所述主动轴(20)转动至终点位置时,且所述限位柱(30)适于与所述主动轴(20)配合以实现对所述主动轴(20)的位置进行锁定。该限位锁紧机构锁紧操作方便,可靠性高,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限位锁紧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限位锁紧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圆柱限位锁紧方式一般采用定位销锁紧、固定限位挡块锁紧等方式。定位销锁紧方式往往存在对孔困难,动作繁琐等缺点,固定限位挡块式圆柱锁紧也存在无法反向锁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之一,提出一种限位锁紧机构,该限位锁紧机构锁紧操作方便,可靠性高,结构简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限位锁紧机构,包括:
支座;
主动轴,配置为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支座上,且所述主动轴上固定连接有转动耳板,所述主动轴在初始位置与终点位置之间转动;
限位柱,配置为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支座上,
当所述主动轴转动至终点位置时,且所述限位柱适于与所述主动轴配合以实现对所述主动轴的位置进行锁定。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位柱配置在主动轴的一侧,当无需将主动轴进行限位时(即,主动轴在初始位置至终点位置(不在终点位置)之间),限位柱与主动轴不进行配合;当需要将主动轴的位置进行限位时(即,主动轴运动至终点位置),使所述限位柱与所述主动轴进行配合完成主动轴位置的锁定;该限位锁紧机构锁紧操作方便,可靠性高,结构简单。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限位锁紧机构,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轴上限定出圆弧槽,所述限位柱上限定出卡接槽,且所述主动轴中心线距离所述限位柱中心线的距离小于主动轴的半径与限位柱的半径之和,
其中,当无需对所述主动轴进行限位时,所述卡接槽与所述主动轴相对设置;当需要对所述主动轴进行限位时,将所述主动轴上的圆弧槽转至与所述卡接槽相对设置并转动所述限位柱,使得所述限位柱接合至所述圆弧槽内。
优选地,所述圆弧槽的位于所述主动轴的中心对称线上,且圆弧槽的圆心位于中心对称线上。
优选地,所述支座包括:连接板和与所述连接板垂直连接的支撑板组,所述支撑板组包括彼此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其中,所述主动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撑板组上,且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限定出夹腔,所述转动耳板被限定在所述夹腔内。
优选地,所述主动轴包括:主动轴本体和一体形成在所述主动轴本体一端的连接头,且所述圆弧槽配置在所述连接头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或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形成有延伸板,所述限位柱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延伸板上,所述延伸板包括与所述连接板平行设置的第一板部和与所述第一板部垂直设置的第二板部,所述延伸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或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形成限定空间,且所述卡接槽位于所述限定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连接头为圆弧结构,且在连接头上形成有连接端面,所述圆弧结构连接头的弧度小于360度。
优选地,所述连接头的中心线距离所述第二板部的距离不小于连接头的中线线距离连接端面的距离,且所述连接头的厚度小于所述限定空间的跨度。
优选地,所述转动耳板上还配置有套管,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主动轴上,且与所述主动轴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止挡柱,所述止挡柱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板或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当所述转动耳板转动至终点位置时,以限定所述转动耳板继续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限位锁紧机构的主视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限位锁紧机构的的俯视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限位锁紧机构在图1中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限位锁紧机构的的立体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限位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主动轴的连接端面与第二板部处于平行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限位锁紧机构100;
支座10;连接板101;支撑板组102;延伸板1021;第一板部1022;第二板部1023;夹腔10A;限定空间102A;
主动轴20;主动轴本体201;接插孔2011;连接头202;圆弧槽2021;连接端面2022;转动耳板21;紧固件211;
限位柱30;卡接槽301;连接孔302;转动把手31;
止挡柱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考附图提供以下描述,以助于对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全面理解。其包含各种特定的细节以助于该理解,但这些细节应当被视为仅是示范性的。相应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背离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所描述的各种实施例做出变化和改进。此外,为了清楚和简洁起见,可能省略对熟知的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中所使用的全部术语(包含技术术语与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还应理解的是,术语(比如常用词典中限定的那些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相关领域和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在本文中明确地这样限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位锁紧机构100,如图1~图7所示,包括:支座10、主动轴20和限位柱30。
支座10,支座10起到支撑作用,用于支撑其它连接部件(主动轴20和限位柱30等)的支撑;
主动轴20,配置为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支座10上,且所述主动轴20上固定连接有转动耳板21,所述主动轴20在初始位置与终点位置之间转动;具体地,转动耳板21上还连接有连接杆,通过转动主动轴20,从而带动与转动耳板21相连的连接杆转动,并将其由第一位置调整至第二位置;
限位柱30,配置为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支座10上,当所述主动轴20转动至终点位置时,且所述限位柱30适于与所述主动轴20配合以实现对所述主动轴20的位置进行锁定。
也就是说,限位柱30配置在主动轴20的一侧,当无需将主动轴20进行限位时(即,主动轴20在初始位置至终点位置(不在终点位置)之间),限位柱30与主动轴20不进行配合;当需要将主动轴20的位置进行限位时(即,主动轴20运动至终点位置),使所述限位柱30与所述主动轴20进行配合完成主动轴20位置的锁定;该限位锁紧机构100锁紧操作方便,可靠性高,结构简单。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如图5、图6所示,所述主动轴20上限定出圆弧槽2021,所述限位柱30上限定出卡接槽301,且所述主动轴20中心线距离所述限位柱30中心线的距离小于主动轴20的半径与限位柱30的半径之和,其中,当无需对所述主动轴20进行限位时,所述卡接槽301与所述主动轴20相对设置;当需要对所述主动轴20进行限位时,将所述主动轴20上的圆弧槽2021转至与所述卡接槽301相对设置并转动所述限位柱30,使得所述限位柱30接合至所述圆弧槽2021内。
也就是说,由于在主动轴20和限位柱30上分别设置圆弧槽2021和卡接槽301,从而可以保证在主动轴20中心线距离所述限位柱30中心线的距离小于主动轴20的半径与限位柱30的半径之和的条件下,主动轴20可以自由转动,即当将限位柱30的卡接槽301正对着主动轴设置,此时主动轴的非圆弧槽2021部分在转动时,正好可以由卡接槽301内穿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圆弧槽2021的位于所述主动轴20的中心对称线上,且圆弧槽2021的圆心位于中心对称线上;也就是说,圆弧槽2021设置在距离主动轴20的中轴线最远处,这样可以避免主动轴20在转动时,其非圆弧槽2021部分与卡接槽301发生卡死现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所述支座10包括:连接板101和与所述连接板101垂直连接的支撑板组102,所述支撑板组102包括彼此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其中,所述主动轴20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撑板组102上,且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限定出夹腔10A,所述转动耳板21被限定在所述夹腔10A内;具体地,连接板101与支撑板组102之间可以通过焊接或一体成型的方式而形成,而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分别限定出第一枢转孔和第二枢转孔,主动轴20依次穿过第一枢转孔和第二枢转孔,且主动轴20可以在第一枢转孔和第二枢转孔内转动;将转动耳板21限定在夹腔10A内可以便于转动耳板21的连接和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主动轴20包括:主动轴本体201和一体形成在所述主动轴本体201一端的连接头202,且所述圆弧槽2021配置在所述连接头202上;具体地,连接头202的外轮廓尺寸大于主动轴本体201的外径尺寸,这样将主动轴20插接至第一枢转孔和第二枢转孔内时,通过连接头202可以对主动轴20的位置进行限定,在主动轴本体201与连接头202相对的一端设置一连接插孔2011,通过销轴将主动轴20限定在支撑板组102上;而将圆弧槽2021配置在所述连接头202上可以方便通过连接头202来与限位柱30进行连接,使得限位柱30在主动轴20的一侧而使限位柱30和转动耳板21在与主动轴20相连接时处于不同的位置,彼此相互不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为了方便连接限位柱30,所述第一支撑板或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形成有延伸板1021,所述限位柱30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延伸板1021上,所述延伸板1021包括与所述连接板101平行设置的第一板部1022和与所述第一板部1022垂直设置的第二板部1023,所述延伸板1021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或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形成限定空间102A,且所述卡接槽301位于所述限定空间102A内;具体地,在第二板部1023和与第二板部1023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板或第二支撑板上分别配置有第三枢转孔和第四枢转孔,所述限位柱30依次穿过所述第三枢转孔和第四枢转孔,为了方便限位柱30的操作和连接,例如,在限位柱30的一端通过连接孔302安装有转动把手31,通过转动转动把手31可以方便操控限位柱30的转动;在限位柱30的另一端配置一锁紧环,通过锁紧环将限位柱30限定在第三枢转孔和第四枢转孔内,防止其发生滑脱。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如图7所示,为了便于将连接头202拆卸,所述连接头202为圆弧结构,且在连接头202上形成有连接端面2022,所述圆弧结构连接头202的弧度小于360度;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头202的中心线距离所述第二板部1023的距离L1不小于连接头202的中线线距离连接端面2022的距离L2,且所述连接头202的厚度小于所述限定空间102A的跨度;也就是说,将连接头202转动至其连接端面2022与第二板部1023的侧面平行位置,可以将连接头202由支撑板组102上取下,便于后期的拆卸和维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转动耳板21上还配置有套管,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主动轴20上,且与所述主动轴20之间通过紧固件211连接;具体地,套管可转动地套设在主动轴20的外侧,而在套管上设置多个定位孔,多个紧固件211连接在所述定位孔内,通过旋拧紧固件211使得其自由端抵止在主动轴20上,通过紧固件211与主动轴20之间的摩擦力来固定转动耳板21与主动轴20之间的相对位置;优选地,所述紧固件211沿着所述套管的外周壁等间隔设置。通过这种固定方式还可以灵活调整转动耳板21的角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还包括:止挡柱40,所述止挡柱40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板或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当所述转动耳板21转动至终点位置时,以限定所述转动耳板21继续转动;通过设置止挡柱40可以方便主动轴20位置的固定,方便使圆弧槽2021处于终点位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文中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应地省去、添加或者以任意方式组合。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简单变换方式以及对现有技术做出适应性和功能性的结构变换的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虽然已经参考各种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可以在其中做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而不背离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限位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座(10);
主动轴(20),配置为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支座(10)上,且所述主动轴(20)上固定连接有转动耳板(21),所述主动轴(20)在初始位置与终点位置之间转动;
限位柱(30),配置为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支座(10)上,
当所述主动轴(20)转动至终点位置时,且所述限位柱(30)适于与所述主动轴(20)配合以实现对所述主动轴(20)的位置进行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20)上限定出圆弧槽(2021),所述限位柱(30)上限定出卡接槽(301),且所述主动轴(20)中心线距离所述限位柱(30)中心线的距离小于主动轴(20)的半径与限位柱(30)的半径之和,
其中,当无需对所述主动轴(20)进行限位时,所述卡接槽(301)与所述主动轴(20)相对设置;当需要对所述主动轴(20)进行限位时,将所述主动轴(20)上的圆弧槽(2021)转至与所述卡接槽(301)相对设置并转动所述限位柱(30),使得所述限位柱(30)接合至所述圆弧槽(202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位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槽(2021)的位于所述主动轴(20)的中心对称线上,且圆弧槽(2021)的圆心位于中心对称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位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0)包括:连接板(101)和与所述连接板(101)垂直连接的支撑板组(102),所述支撑板组(102)包括彼此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其中,所述主动轴(20)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撑板组(102)上,且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限定出夹腔(10A),所述转动耳板(21)被限定在所述夹腔(10A)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限位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20)包括:主动轴本体(201)和一体形成在所述主动轴本体(201)一端的连接头(202),且所述圆弧槽(2021)配置在所述连接头(20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限位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或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形成有延伸板(1021),所述限位柱(30)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延伸板(1021)上,所述延伸板(1021)包括与所述连接板(101)平行设置的第一板部(1022)和与所述第一板部(1022)垂直设置的第二板部(1023),所述延伸板(1021)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或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形成限定空间(102A),且所述卡接槽(301)位于所述限定空间(102A)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限位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202)为圆弧结构,且在连接头(202)上形成有连接端面(2022),所述圆弧结构连接头(202)的弧度小于360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限位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202)的中心线距离所述第二板部(1023)的距离L1不小于连接头(202)的中线线距离连接端面(2022)的距离L2,且所述连接头(202)的厚度小于所述限定空间(102A)的跨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耳板(21)上还配置有套管,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主动轴(20)上,且与所述主动轴(20)之间通过紧固件(211)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限位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止挡柱(40),所述止挡柱(40)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板或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当所述转动耳板(21)转动至终点位置时,以限定所述转动耳板(21)继续转动。
CN202020011231.3U 2020-01-02 2020-01-02 限位锁紧机构 Active CN2120542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11231.3U CN212054214U (zh) 2020-01-02 2020-01-02 限位锁紧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11231.3U CN212054214U (zh) 2020-01-02 2020-01-02 限位锁紧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54214U true CN212054214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36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11231.3U Active CN212054214U (zh) 2020-01-02 2020-01-02 限位锁紧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542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59140B2 (en) Magnetic positioning device
US9371108B2 (en) Folding device with locking means
US7975575B2 (en) Positioning device for rotary wrench
EP3734087A1 (en) Tensioning lock and led display screen box body
US8601912B2 (en) Hex wrench
WO2021254400A1 (zh) 一种夹持装置
EP2705261A1 (en) Aligning multiple pivot pi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CN212054214U (zh) 限位锁紧机构
CN102107435B (zh) 定位装置
CN209990264U (zh) 一种锁芯结构及锁具
CN215098059U (zh) 一种滑板车及其折叠装置
CN109506087A (zh) 一种用于lcd显示屏的调节锁止装置
CN210013576U (zh) 一种锁芯的防拆结构、锁芯结构及锁具
CN210799638U (zh) 旋转限位销轴的连接装置
CN211455159U (zh) 拼接装置
CN110000738B (zh) 用于螺栓的装配工装
CN215848300U (zh) 一种机器人基座快拆装置
CN110619824A (zh) 一种led显示屏模块的快速拼接结构
CN209799588U (zh) 一种锁芯的连接结构、锁芯结构及锁具
CN201228717Y (zh) 组合式双轴向枢纽器
CN215859509U (zh) 快拆式锁头组件及机械锁
CN213917981U (zh) 一种具有两组独立凸销的扳手
CN205315974U (zh) 轴杆及枢轴装置
CN109184345B (zh) 一种锁芯结构及锁具
CN211975661U (zh) 销连接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35 Chuangye Roa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1122

Patentee after: Xuzhou Ruim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C-103, Aibo Xin Building, Damao Street Office,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1000

Patentee before: XUZHOU REMARKABL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