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52138U - 一种应用于湿陷性黄土山区的城市道路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湿陷性黄土山区的城市道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52138U
CN212052138U CN202020258681.2U CN202020258681U CN212052138U CN 212052138 U CN212052138 U CN 212052138U CN 202020258681 U CN202020258681 U CN 202020258681U CN 212052138 U CN212052138 U CN 2120521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ad
layer
stone
motor vehicle
s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5868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冰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25868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521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521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5213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湿陷性黄土山区的城市道路结构,包括路基、人非混行道路、辅助道路、机动车道路,所述路基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原土碾压回填层、灰土层、天然砂砾层、第一防渗土工布,所述路基上中间铺设有机动车道路,机动车道路的两侧分别设有绿化带、辅助道路、人非混行道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混凝土边沟路段、土路肩的设置,适应低山丘陵的地势变化,路基和对应路面结构的强度能够达到强度要求,灰土层的设置,进行过度,降低土地腐蚀性对的道路寿命的影响,灰土层以及防渗土工布层的设置起到有效的隔离、防水作用,盲沟能够收集渗水,并排出,树穴以及其钢套管的设置,增强绿化以及后期线缆等基础设置的铺设。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湿陷性黄土山区的城市道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道路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湿陷性黄土山区的城市道路结构。
背景技术
城市道路横断面由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分车带、设施带、绿化带等组成,对于山地地貌的城市,其地面坡度大,对道路强度要求高,尤其是西北地区场地土溶盐含量高,湿陷性黄土分布广,以乌鲁木齐为例,其部分地区场地土易溶盐含量为0.319%-0.887%,平均值大于0.3%,属于盐渍地,对混凝土以及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腐蚀性,常规结构的道路寿命低,由于场地内分布的粉土具有自重湿陷性,道路路基容易受路面渗水以及绿化带灌溉渗水影响。
发明内容
为克服所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湿陷性黄土山区的城市道路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湿陷性黄土山区的城市道路结构,包括路基、人非混行道路、辅助道路、机动车道路,所述路基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原土碾压回填层、灰土层、天然砂砾层、第一防渗土工布,所述路基上中间铺设有机动车道路,机动车道路的两侧分别设有绿化带、辅助道路、人非混行道路;
所述机动车道路的路面结构自路基向上依次为级配砂砾垫层、水泥稳定砂砾层、沥青下封层、沥青碎石层、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层,所述辅助道路的路面结构自路基向上依次为级配砂砾垫层、水泥稳定砂砾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层、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所述人非混行道路的路面结构自路基向上依次为级配砂砾垫层、水泥稳定砂砾层、干铺细砂层、花砖层。
具体地,所述灰土层、天然砂砾层在绿化带范围内断开,绿化带下方开设盲沟,盲沟的两侧面、底面铺设第二防渗土工布,第二防渗工布上沿翻折成水平铺设在路面结构层内。
具体地,所述机动车道路的外侧、辅助道路的两侧分别设有立沿石,立沿石的底部设有水泥砂浆层,水泥砂浆层的底部与立沿石的外侧设有立沿石靠背,立沿石靠背位于级配砂砾垫层的上方,所述人非混行道路外侧设有第一路界石,第一路界石底部铺设有第三水泥砂浆层。
具体地,所述第三水泥砂浆层与第一路界石的外侧设有路界石靠背,路界石靠背位于级配砂砾垫层的上方。
具体地,所述人非混行道路的外侧设有土路肩,土路肩处均有设有盲沟,横坡为2%单面坡,填方段为外倾,挖方段为内倾,在设置混凝土边沟路段,取消土路肩设置。
具体地,所述机动车道路与原机动车道路搭接处采用阶梯型搭接,新建水稳层与原机动车道路级配砂砾层搭接长度为0.4-1.6m,新建面层沥青下封层、沥青碎石层、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层与现状基层搭接0.4-0.6m。
具体地,所述人非混行道路上均匀开设有树穴,树穴靠着辅助道路,树穴的四周设有路界石,相邻的两个树穴之间靠近辅助道路一侧预埋钢套管,钢套管覆土大于50cm,预埋钢套管两端用塑料布封堵。
具体地,所述机动车道路路面结构中的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层、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的两侧与第一立沿石之间设有第一路平石、细石混凝土层,第一路平石位于细石混凝土层上方。
具体地,所述辅助道路路面结构中的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层、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两侧与第二立沿石之间设有第二路平石、细石混凝土层,第二路平石位于细石混凝土层上方。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混凝土边沟路段、土路肩的设置,适应山地的地势变化,路基和对应路面结构的强度能够达到强度要求,灰土层的设置,进行过度,降低土地腐蚀性对的道路寿命的影响,灰土层以及防渗土工布层的设置起到有效的隔离作用,盲沟能够收集渗水,并排出,树穴以及其钢套管的设置,增强绿化以及后期线缆等基础设置的铺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各道路面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道路搭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路穴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动车道,101.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层,102.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103.沥青碎石层,104.沥青下封层,105.4%水泥稳定砂砾层,106.级配砂砾垫层,107.第一立沿石,108.第一水泥砂浆层, 109.第一立沿石靠背,110.第一路平石,111.细石混凝土,2.辅助道路,201.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4cm,202.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层7cm, 203.4%水泥稳定砂砾层20cm,204.级配砂砾垫层,205.第二立沿石, 206.第二水泥砂浆层,207.第二立沿石靠背,208.第二路平石,209. 细石混凝土层,3人非混行道路,301.花砖,302.干铺细砂层,303.4%水泥稳定砂砾,304.级配砂砾垫层,305路界石,306第三水泥砂浆层,307.路界石靠背,308.土路肩,4.绿化带,5.盲沟,501.透孔水管,6.防渗土工布,7.天然砂砾层,8.灰土层,9.原土碾压回填层, 10.路边原土回填,11.路界石,12.树穴,13.钢套管,14.第二防渗土工布,15.边沟。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应用于湿陷性黄土山区的城市道路结构,包括路基、人非混行道路1、辅助道路2、机动车道路3,所述路基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原土碾压回填层9、灰土层8、天然砂砾层7、第一防渗土工布6,所述路基上中间铺设有机动车道路1,机动车道路1的两侧分别设有绿化带4、辅助道路2、人非混行道路3;
所述机动车道路1的路面结构自路基向上依次为30cm厚的级配砂砾垫层106、20cm厚的4%水泥稳定砂砾层105、1cm厚的ES-3型沥青下封层104、8cm厚的沥青碎石层103(AM-25)、7cm厚的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102(AC-25C)、4cm厚的中粒式改性(SBS)沥青混凝土层101(SMA-16);
所述辅助道路2的路面结构自路基向上依次为30cm厚的级配砂砾垫层204、20cm厚的4%水泥稳定砂砾层203、7cm厚的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层202(AC-20C)、4cm厚的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201(AC-13C);
所述人非混行道路的路面结构自路基向上依次为20cm厚的级配砂砾垫层304、15cm厚的4%水泥稳定砂砾层303、2cm厚的干铺细砂层302、6cm厚的彩色混凝土花砖层301。
在施工时,将路面结构层底下1.9米范围内原土挖除后,对路槽进行冲击碾压夯实,压实度不小于95%,采用原土回填1.0米,分层碾压,形成原土碾压回填层9,然后再回填0.6米灰土,在绿化带范围内断开,绿化带4下方均匀开设有盲沟5,盲沟5的两侧面、地面铺设第二防渗土工布14,盲沟5的底部设有透孔水管501,将各个盲沟5连接在一起,第二防渗工布14上沿翻折成水平铺设在路面结构层内,然后再回填0.8米天然砂砾层5,天然砂砾层5的上方铺设有第一防渗土工布6,在其上方按照设定的宽度铺设机动车道路1、辅助道路2、人非混行道路3,以及绿化带等相关设施,其中灰土采用 12份消石灰与88份土料混合而成,土料采用就地挖出的粉土,土内有机质含量不超过5%,土料过筛,其颗粒不大于15mm,石灰用二级以上新鲜的块灰,使用前1-2天消解并过筛,颗粒不大于5mm,不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粒以及其他杂质,不含多余水分,灰土和防渗土工布起到隔水的作用,盲沟5、透孔水管501用于收集排出积水。
具体地,所述机动车道路1的外侧分别设有第一立沿石107,第一立沿石107的底部铺设有第一水泥砂浆层108,第一水泥砂浆层108 的底部与第一立沿石107远离机动车道路1的一侧设有第一立沿石靠背109,第一立沿石靠背109位于其对应的级配砂砾垫层106的上方,第一水泥砂浆层108的厚度为2cm,第一立沿石靠背的底部厚度为 16cm,外侧面厚度为40cm,上宽10cm,下宽15cm的梯形结构;
所述辅助道路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立沿石205,第二立沿石205 的底部设有第二水泥砂浆层206,第二水泥砂浆层206的底部与第二立沿石205远离辅助道路2的一侧设有第二立沿石靠背207,第二立沿石靠背207位于级配砂砾垫层204的上方,第一立沿石107、第二立沿石205均采用本色混凝土立沿石,其横截面为15*38*75cm,第二水泥砂浆层206的厚度为2cm,第二立沿石靠背的底部厚度为8cm,外侧厚度为35cm,上宽10cm,下宽15cm的梯形结构;
所述人非混行道路3外侧设有第一路界石305,第一路界石305 底部铺设有第三水泥砂浆层306,第三水泥砂浆层306的底部与第一路界石305的外侧设有第三混凝土边沟307,第三混凝土边沟307位于级配砂砾垫层304的上方。
具体地,所述人非混行道路3外侧设有边沟15,边沟采用混凝土制成,边沟15的下方设有盲沟,盲沟底部通过透孔水管501相互连接在一起,用于排除路边积水,防止积水进入路面结构以及路基,在未设置边沟的位置,所述人非混行道路3的外侧设有50cm宽保护性土路肩308,横坡为2%单面坡,填方段为外倾,挖方段为内倾,在设置混凝土边沟路段,取消土路肩308设置。
具体地,所述机动车道路1与原机动车道路搭接处采用阶梯型搭接,新建稳水层105与原机动车道路级配砂砾层搭接长度为 0.4-1.6m,最佳为0.5m,新建面层沥青下封层104、沥青碎石层103、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102、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层101与现状基层搭接0.4-0.6m,最佳为0.5m,增强其稳定性。
具体地,所述人非混行道路3上均匀开设有树穴12,树穴12靠着辅助道路3,树穴12的四周设有路界石11,相邻的两个树穴12之间靠近辅助道路2一侧预埋D159镀锌钢套管13,钢套管13覆土大于50cm,预埋钢套管13两端用塑料布封堵,预埋钢套管用于穿设灌溉管道,便于市政绿化维护。
具体地,所述机动车道路1路面结构中的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层101、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102的两侧与第一土立沿石107之间设有第一路平石110、细石混凝土层111,第一路平石110位于细石混凝土层111上方,其中第一路平石110厚度为6cm,细石混凝土层111为5cm。
具体地,所述辅助道路2路面结构中的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层201、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202两侧与第二土立沿石205之间设有第二路平石208、细石混凝土层209,第二路平石208位于细石混凝土层209 上方,其中第一路平石205厚度为6cm,细石混凝土层209为5cm。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Claims (9)

1.一种应用于湿陷性黄土山区的城市道路结构,包括路基、人非混行道路、辅助道路、机动车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原土碾压回填层、灰土层、天然砂砾层、第一防渗土工布,所述路基上中间铺设有机动车道路,机动车道路的两侧分别设有绿化带、辅助道路、人非混行道路;
所述机动车道路的路面结构自路基向上依次为级配砂砾垫层、水泥稳定砂砾层、沥青下封层、沥青碎石层、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层,所述辅助道路的路面结构自路基向上依次为级配砂砾垫层、泥稳定砂砾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层、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所述人非混行道路的路面结构自路基向上依次为级配砂砾垫层、水泥稳定砂砾层、干铺细砂层、花砖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湿陷性黄土山区的城市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灰土层、天然砂砾层在绿化带范围内断开,绿化带下方开设盲沟,盲沟的两侧面、地面铺设第二防渗土工布,第二防渗工布上沿翻折成水平铺设在路面结构层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湿陷性黄土山区的城市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道路的外侧、辅助道路的两侧分别设有立沿石,立沿石的底部设有水泥砂浆层,水泥砂浆层的底部与立沿石远离辅助道路的一侧设有立沿石靠背,立沿石靠背位于级配砂砾垫层的上方,所述人非混行道路外侧设有第一路界石,第一路界石底部铺设有第三水泥砂浆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湿陷性黄土山区的城市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水泥砂浆层与第一路界石的外侧设有路界石靠背,路界石靠背位于级配砂砾垫层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湿陷性黄土山区的城市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非混行道路的外侧设有土路肩,横坡为2%单面坡,填方段为外倾,挖方段为内倾,在设置混凝土边沟路段,取消土路肩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湿陷性黄土山区的城市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道路与原机动车道路搭接处采用阶梯型搭接,新建稳水层与原机动车道路级配砂砾层搭接长度为0.4-1.6m,新建面层沥青下封层、沥青碎石层、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层与现状基层搭接0.4-0.6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湿陷性黄土山区的城市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非混行道路上均匀开设有树穴,树穴靠着辅助道路,树穴的四周设有路界石,相邻的两个树穴之间靠近辅助道路一侧预埋钢套管,钢套管覆土大于50cm,预埋钢套管两端用塑料布封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湿陷性黄土山区的城市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道路路面结构中的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层、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的两侧与第一立沿石之间设有第一路平石、细石混凝土层,第一路平石位于细石混凝土层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湿陷性黄土山区的城市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道路路面结构中的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层、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两侧与第二立沿石之间设有第二路平石、细石混凝土层,第二路平石位于细石混凝土层上方。
CN202020258681.2U 2020-03-05 2020-03-05 一种应用于湿陷性黄土山区的城市道路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521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58681.2U CN212052138U (zh) 2020-03-05 2020-03-05 一种应用于湿陷性黄土山区的城市道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58681.2U CN212052138U (zh) 2020-03-05 2020-03-05 一种应用于湿陷性黄土山区的城市道路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52138U true CN212052138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34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5868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52138U (zh) 2020-03-05 2020-03-05 一种应用于湿陷性黄土山区的城市道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521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3906A (zh) * 2021-06-16 2021-09-17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道路侧绿化带防水土工布受沉陷变形破坏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3906A (zh) * 2021-06-16 2021-09-17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道路侧绿化带防水土工布受沉陷变形破坏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52614U (zh) 一种海绵型道路下沉式绿化分隔带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110306565B (zh) 一种道路生态护坡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11074720A (zh) 一种透水抗裂型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9338948U (zh) 一种透水性路面结构
CN108532406A (zh) 可快速施工的高承载力透水地面以及铺设方法
CN113265924B (zh) 一种利用红层泥岩块石作为高填方强夯路基填料的施工方法
CN202627166U (zh) 一种新型城镇道路排水生态带
CN212052138U (zh) 一种应用于湿陷性黄土山区的城市道路结构
CN114606823B (zh) 一种水泥基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及其铺设方法
CN210529400U (zh) 一种固化建筑渣土道路结构
CN208748462U (zh) 可快速施工的高承载力透水地面
CN116377780A (zh) 山区公路高填方路基填筑施工方法
CN214116117U (zh) 一种海绵城市透水路面
CN214459302U (zh) 利于道路路面铺装和净化路面排水水质的生态结构
CN213358855U (zh) 一种可收集透水材料基层雨水的截水沟
CN215856984U (zh) 用于北方滨海盐碱地区道路雨水净化的侧分带构建系统
CN210049321U (zh) 一种适用于公园山林环境中的雨水调蓄工具
CN212560997U (zh) 一种透水抗裂型道路结构
CN105525551B (zh) 对风力电场临时施工道路的改造方法及植草路面结构
CN212335677U (zh) 一种具有排水功能的农田作业路
CN209924091U (zh) 一种降低路基水位及排出路面的矩形边沟结构
CN112813754A (zh) 一种用于北方滨海盐碱地区道路雨水净化的侧分带构建系统
CN111749073A (zh) 一种基于既有道路基层透水改造技术
CN110565578A (zh) 一种适用于山地海绵城市建设的双层生态河道结构
CN214782974U (zh) 一种建筑垃圾填筑路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