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34879U - 骑乘式割草机 - Google Patents

骑乘式割草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34879U
CN212034879U CN201922493590.7U CN201922493590U CN212034879U CN 212034879 U CN212034879 U CN 212034879U CN 201922493590 U CN201922493590 U CN 201922493590U CN 212034879 U CN212034879 U CN 212034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ding
assembly
mower
main frame
lawn m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9359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凡
王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Deshuo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Deshuo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Deshuo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9359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348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34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348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骑乘式割草机,包括:座椅;主机架,沿第一直线方向延伸;动力输出组件;行走组件,设置为骑乘式割草机行走;操作组件,供用户操作以控制骑乘式割草机行走和动力输出;控制模块,设置为控制骑乘式割草机;电源装置,设置为骑乘式割草机供电;主机架基本在第一平面内延伸,第一直线在第一平面内,主机架关于第一直线基本对称;第一平面内还包括与第一直线垂直的第二直线,主机架关于第二直线基本对称;在一个经过第二直线且垂直于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上,座椅设置在主机架上并至少部分经过第二平面;第一直线和第二直线具有一个交点,控制模块至少部分设置在交点的范围内。该骑乘式割草机整机排布合理,方便检修。

Description

骑乘式割草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骑乘式割草机,具体涉及骑乘式割草机的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割草机作为一种花园类工具广泛的应用于修剪草坪、植被等领域中。其中,现有的骑乘式割草机作为一种可以驾驶的单人小型工程机械,从总体性质上来说其特殊的功能决定了其特殊的构造,现有的骑乘式割草机由于其特殊的工作环境、较为复杂的工作地形,导致用户在操作过程中会遭遇较大起伏。对于骑乘式割草机而言,在满足其各项性能要求、功能要求以及安全性要求的前提下,如何提供一种驻车效果好、且稳定性高的骑乘式割草机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驻车效果好的骑乘式割草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骑乘式割草机,包括:座椅,供用户乘坐;主机架,用于承载座椅;动力输出组件,连接至主机架并包括用于输出动力以实现割草功能的割草元件和用于驱动割草元件输出动力的第一马达;行走组件,至少能带动骑乘式电动割草机在地面上沿第一直线方向行走并包括用于驱动行走组件的第二马达;操作组件,供用户操作以控制骑乘式割草机行走和动力输出;骑乘式割草机还包括:驻车系统,用于使骑乘式割草机在驻车状态和非驻车状态之间切换;驻车系统被锁定时,骑乘式割草机处于驻车状态时;制动被锁定;驻车系统未被锁定或被解锁时,骑乘式割草机处于非驻车状态;还包括与驻车系统联动的止转系统,驻车系统从解锁状态进入至锁定状态时,止转系统被触发,并控制第二马达停转。
进一步地,驻车系统包括:踏板组件,供用户操作以实现驻车状态与非驻车状态的切换;基板,用于安装踏板组件;棘轮,固定连接至踏板组件;第一弹性件,连接踏板组件和基板。
进一步地,踏板组件包括:踏板,供用户踩踏;第一转动件,连接踏板组件并能围绕中心轴线同步转动;踏板臂,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踏板和第一转动件。
进一步地,止转系统包括:触发件,形成或连接有触发部;接触件,与触发部配合;止转开关,与接触件配合,并在被接触件触发时,控制第二马达停转。
进一步地,触发件与第一转动件构成同步转动。
进一步地,触发件包括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触发部设置在第二区段上。
进一步地,基板具有贯穿自身的滑轨,触发件通过紧固件与第一传动件连接并分别设置在基板的两侧。
进一步地,滑轨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转动半径内。
进一步地,第一滑轨的长度小于第二滑轨的长度。
进一步地,止转开关设置为在被保持触发状态时能控制第二马达停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在驻车系统上设置止转系统,可以更加有效的增加骑乘式割草机在需要被驻车时的灵敏度,且驻车效果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骑乘式割草机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骑乘式割草机去除集草系统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图1中的骑乘式割草机的电源装置设置在主机架上的立体图;
图4是图1中的骑乘式割草机的电源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图3中的骑乘式割草机电源装置与主机架的连接关系的爆炸图;
图6是图4中的骑乘式割草机的电源装置打开仓盖后的立体图;
图7是图6中的骑乘式割草机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6中的骑乘式割草机的电源装置的爆炸图;
图9是图8中的骑乘式割草机的电源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10是图9中的骑乘式割草机的电源装置的卡扣的立体图;
图11是图9中的骑乘式割草机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图4中的骑乘式割草机的电源装置的剖面图;
图13是图12中的骑乘式割草机的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4是图8中的骑乘式割草机的电源装置的仓盖的爆炸图;
图15是图14中的骑乘式割草机的电源装置的仓盖的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16是图1中的骑乘式割草机的主机架连接行走组件的立体图;
图17是图16中的骑乘式割草机的第二行走轮及设置在其上的驱动组件的立体图;
图18是图17中的骑乘式割草机的第二行走轮及设置在其上的驱动组件的后视图;
图19是图17中的骑乘式割草机的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20是图17中的骑乘式割草机的部分第二行走轮及设置在其上的驱动组件的剖视图;
图21是图20中的骑乘式割草机的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22是图17中的骑乘式割草机的部分第二行走轮及设置在其上的驱动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23是图22中的骑乘式割草机的保持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24是图22中的骑乘式割草机的F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25是图22中的骑乘式割草机输出轴的分解示意图;
图26是图1中的骑乘式割草机的去除座椅及部分壳体的俯视图;
图27是图26中的骑乘式割草机的主机架安装控制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28是图22中的骑乘式割草机的主机架安装控制模块的俯视图;
图29是图28中的骑乘式割草机的G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0是图26中的骑乘式割草机的主机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31是图1中的骑乘式割草机的驻车系统的主视图;
图32是图31中的骑乘式割草机的驻车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3是图1中的骑乘式割草机的止转系统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骑乘式电动机械可以为用于在室内或者户外进行工作的电动机械,在本实施例中,该骑乘式电动机械具体以骑乘式割草机100为例,骑乘式割草机100可以供用户骑坐在其上来操控以修剪草坪、植被等。
可以理解的,该骑乘式电动机械具体还可以为其它类型的工具,可以为骑乘式电动车辆,例如全地形车、高尔夫球车,还可以是通过输出一定形式的动力来实现其功能的骑乘式电动工具,例如骑乘式扫雪机、骑乘式农业机械等,当然,可以理解的,骑乘式电动机械还可以是用于其它用途的工具,例如骑乘式拖地车、骑乘式叉车等。事实上,只要这些工具包括本实用新型中的以下描述的实质性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为了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这里以骑乘式割草机为例,并定义了如图1所示的前侧、后侧、左侧、右侧、上侧和下侧。
如图1所示,骑乘式割草机100包括:主机架11、座椅12、动力输出组件13、行走组件14、操作组件15以及电源装置16。
主机架11用于承载座椅12、动力输出组件13、行走组件14、操作组件15以及电源装置16,主机架11至少部分沿平行于前后方向的第一直线101方向延伸,上述组件及装置合理分布至主机架各部位。
动力输出组件13包括用于输出动力的以实现机械功能的输出件,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输出件具体可以为割草元件。动力输出组件13还连接至主机架11,在本实施例中,动力输出组件13具体可以安装至主机架11的下侧。动力输出组件13具还包括:第一马达以及底盘。割草元件用于实现割草功能,第一马达用于驱动割草元件高速旋转,底盘形成有用于至少容纳部分马达和部分割草元件的容纳空间。动力输出组件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割草元件,对应的,第一马达的数目可以与割草元件相对应。
行走组件14用于使得骑乘式割草机100能够在草坪上行走。行走组件14具体可以包括:第一行走轮141、第二行走轮142,在沿前后方向上,第一行走轮141设置在第二行走轮142的前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行走轮141的数目为2,第二行走轮142的数目也为2。其中,在沿第一直线101方向上,动力输出组件13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一行走轮141和第二行走轮142之间,且在沿第一直线101方向上,座椅12也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一行走轮141和第二行走轮142之间,这样使得整机的重心在第一直线101方向上位于第一行走轮141和第二行走轮142之间,从而提高整机的平衡性能。第一行走轮141具体可以为能以第一轴线102为轴转动的万向轮,第一行走轮141具有第一直径。行走组件14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二行走轮142以第二轴线为轴转动的第二马达,第二马达的数目也为2,这样,当这两个第二马达以不同的转速驱动对应的第二行走轮142转动时,这两个第二行走轮142之间产生速度差,从而使得骑乘式割草机100进行转向。第二行走轮142具有第二直径,第二行走轮142的第二直径大于第一行走轮141的第一直径。
操作组件15用于供用户操作以控制骑乘式割草机100行走以及输出动力。操作组件15可以包括:第一操作元件151和第二操作元件152。第一操作元件151用于供用户手动操作以启动马达,从而控制割草元件割草和控制骑乘式割草机100在草坪上行走,第二操作元件152用于供用户踩踏以控制割草机的运行状态。
如图2至图3所示,电源装置16用于给动力输出组件13和行走组件14供电。电源装置16设置在主机架11上并能从主机架11上拆卸下来。具体的,电源装置16设置在主机架11后方,电源装置16与设置在主机架11前部和中部的其他部件配合使得骑乘式割草机100整机的重心在第一直线101方向上位于第一行走轮141和第二行走轮142之间,从而使得骑乘式割草机100的重心更稳,使得骑乘式割草机100在经过较陡的上坡或下坡时,不至于倾覆。
如图4至图5所示,电源装置16通过一组支撑座17连接至主机架11上。支撑座17包括一个用于支撑电源装置16的支撑部171,同时还包括第一连接部172和第二连接部173。其中,第一连接部172用于连接电源装置16,第二连接部173用于连接至主机架11。第一连接部172通过连接件连接至电源装置16的底端;第二连接部173通过连接件连接至主机架11上。可选的,主机架11上还设置有连接机构111,连接机构111作为一个中间件设置在主机架11上,其一方面能能够保护主机架11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能够保证电源装置16与主机架11支架连接的稳定性。可以理解,主机架11上也可以不设置连接结构,而由第二连接部173直接连接至主机架11上。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连接件均可以采用螺钉,第一连接部172和第二连接部173均可设置为螺钉孔。可以理解,第一连接部172和第二连接部173并不限于上述设定方式,只要能将电源装置16可拆卸的连接至主机架11,并能保证稳定的连接关系即可。
骑乘式割草机在运行过程中,在经过较复杂的路况时,会产生较大震动,当这种震动传递至主机架11时,主机架11进一步将震动传递至电池包161连接片时,易导致电池包161和电池包161连接片之间接触不良,从而产生不良打火的隐患。为了避免不良打火的存在,电源装置16本身设置有一定的缓冲功能,其能基本吸收来自主机架11的震动。为了使得电源装置16能适应较剧烈的震动,还在支撑座17与主机架11的连接处设置了缓冲件112。缓冲件112能极大的减小电源装置16与支撑座17之间的相对运动。具体的,缓冲件112设置在第二连接部173与主机架11之间,其能有效吸收来自主机架11的震动,避免来自主机架11的震动传递至电源装置16上。作为其他可选的实现方式,缓冲件112还能设置在电源装置16与主机架11之间的任意连接位置上,只要能将来自主机架11的震动吸收并避免其传递至电池包161即可。缓冲件112具体可以是弹性件1675、橡胶件及其他具备缓冲功能的元器件,这里不做限制。当设置缓冲件112时,电源装置16本身所需要具备的缓冲功能将会大大地被削弱,通过这样的设置,电源装置16的结构将能实现简化,其装配要求也会降低。
如图6至图7所示,电源装置16包括电池包161和电池仓162,电池仓162形成有用于容纳电池包161的容纳空间。电池仓162包括有主仓室163、仓盖164。其中,主仓室163形成用于容纳电池包161的容纳空间,仓盖164与主仓室163构成转动连接,并能至少部分封闭主仓室163。具体的,仓盖164与主仓室163包括第一连接件165和第二连接件166。其中,第一连接件165设置在仓盖164和主仓室163的端部,仓盖164能绕第一连接件165转动。第二连接件166包括第一连接端166a和第二连接端166b,第一连接端166a设置在仓盖164的中部,第二连接端166b设置在主仓室163靠近第一连接件165的一端。第一连接端166a和第二连接端166b之间设置有一个气弹簧166c,气弹簧166c能围绕第一连接端166a和第二连接端166b转动。气弹簧166c内预充有气体,当掀开仓盖164至一个预设角度时,气弹簧166c会输出一个推力从而支撑仓盖164绕第一连接件165自动转动至完全敞开状态,此时可以拆卸或安装电池包161。当盖下仓盖164至一个预设角度时,气弹簧166c会输出一个推力从而支撑仓盖164绕第一连接件165自动转动至完全闭合。事实上,第二连接件166具有一个无法输出的推力的止点,在用户打开或关闭仓盖164时,均需要手动推动仓盖164跨越该止点,气弹簧166c才能自动输出一个推力。
如图8至图13所示,作为一种实现方式,仓盖164上还设置有用于将仓盖164锁定至主仓室163的卡扣167。具体的,卡扣167包括操作部1671、枢转部1672和锁定部1673。其中,操作部1671设置在枢转部1672和锁定部1673之间并可供用户操作以开关或关闭仓盖164;枢转部1672用于将卡扣167连接至仓盖164并能使得卡扣167能绕枢转部1672转动;锁定部1673用于将仓盖164锁定至主仓室163。具体的,仓盖164设置有容纳槽1641,容纳槽1641用于容纳至少部分的枢转部1672,并可供枢转部1672在容纳槽1641中转动。枢转部1672通过一组连接组件1674固定至容纳槽1641中。具体的,连接组件1674包括一对螺钉和一个连接片,螺钉用于将连接片固定至仓盖164上,并能在枢转部1672安装至容纳槽1641时限制枢转部1672从容纳槽1641中滑出。锁定部1673为一个从卡扣167本体延伸出来的锁定勾。主仓室163还形成有可供锁定部1673贯穿的通孔1631和能与锁定勾配合的限位部1632。具体的,锁定部1673包括内侧边和外侧边。其中,内侧边紧贴限位部1632,并包括第一边1673a和第二边1673b,第一边1673a和第二边1673b倾斜相交并形成有一个夹角。第一边1673a和第二边1673b的夹角α具体为一个锐角。更具体的,夹角α大于等于60°且小于等于85°。作为一种较佳的实现方式,当第一边1673a和第二边1673b的夹角α为75°时,锁定部1673的锁定效果较佳。限位部1632由通孔1631延伸出来,并形成有可供锁定部1673划过的通道和用于卡住锁定部1673的凸起。事实上,限位部1632包括第一面1632a和第二面1632b。当锁定部1673从通孔1631中穿过后,锁定部1673具有与限位部1632配合的第一位置和远离限位部1632的第二位置。当锁定部1673处于第一位置时,锁定勾与限位部1632贴合并能勾住限位部1632,此时锁定勾从限位部1632的第一面1632a滑动至第二面1632b,且锁定勾至少部分的保持在第二面1632b上,从而将仓盖164锁紧至主仓室163。当锁定部1673处于第二位置时,锁定勾与限位部1632脱离,此时锁定勾从限位部1632的第二面1632b脱离至第一面1632a,并从主仓室163的通孔1631处脱离,仓盖164能绕第一连接件165转动至任意敞开的位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卡扣167上还设置有弹性件1675,用于在锁定部1673处于第二位置时,提供一个弹性力,使得锁定部1673能保持在第二位置,从而使得仓盖164能锁紧至主仓室163。具体的,卡扣167上形成有一个限位凸起1676,弹性件1675一端套设在限位凸起1676上,另一端设置在仓盖164的容纳槽1641中。更具体的,弹性件1675设置在卡扣167上远离锁定部1673的一端,其能与锁定部1673配合以形成一个杠杆结构,即当弹性件1675给卡扣167施加了一个向下的弹性力,卡扣167会以主仓室163上的通孔1631所在的位置为支点,使得锁定部1673对限位部1632施加一个向上的作用力,从而能将锁定部1673锁紧至限位部1632。
当用户操作操作部1671时,首先克服弹性件1675的弹性力,使得锁定部1673脱离限位部1632,并从第二面1632b滑动至第一面1632a,进一步操作操作部1671,使得卡扣167从主仓室163的通孔1631中脱离,并使得第二连接件166跨越止点,从而使得第二连接件166能直接带动仓盖164自动转动至完全敞开状态。当需要闭合仓盖164时,用户可以操作仓盖164使得仓盖164跨越止点,从而第二连接件166能使得仓盖164自动复位至闭合位置。此时锁定部1673穿过主仓室163上的通孔1631,并从限位部1632的第一面1632a滑动至第二面1632b,在弹性件1675的作用下,仓盖164被卡扣167锁紧至主仓室163的限位部1632。
如图14所示,仓盖164包括第一盖体1642和第二盖体1643。第一盖体1642设置在靠近主仓室163的一侧,第二盖体1643设置在第一盖体1642远离主仓室163的一侧。第一盖体1642设置有网格结构1642a,一方面,设置在主仓室163中的电池包161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网格结构1642a可以使得主仓室163中的热量有效的散出。另一方面,当骑乘式割草机在阳光下工作时,光辐射会增加主仓室163中的温度,此时网格结构1642a能止挡大部分的光辐射,从而能降低主仓室163中的温升。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网格结构1642a具体为设置在第一盖体1642上的通孔1631。沿前后方向上,第一盖体1642具有呈“Y”形结构的主体部1642b,主体部1642b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其能有效的维持第一盖体1642的结构强度。网格分布在主体部1642b之外,并能连接主体部1642b和第一盖体1642的边缘部分。第二盖体1643与第一盖体1642的外形契合并能至少部分覆盖第一盖体1642。事实上,第二盖体1643为透明件,其具体可以由透明材料制成,其一方面能方便用户透过网格结构1642a观察主仓室163中的情况,另一方面,其与第一盖体1642的结合能够增加整个仓盖164的结构强度。作为一种实现方式,通过设置第一盖体1642和第二盖体1643,一方面能够增强仓盖164的结构强度,使得仓盖164能够更好的保护电池包161。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双层设计,可以将仓盖164的不同功能分割至不同的盖体上,使得第一盖体1642和第二盖体1643能分别产生不同的功能。进一步地,通过第一盖体1642和第二盖体1643的结合能实现不同盖体之间的不同功能的结合,并且不同盖体之间的不同功能还互相不产生影响。
图如15所示,第一盖体1642上靠近主仓室163的一侧还形成有第一加强筋1642c,第一加强筋1642c主要分布在第一盖体1642的主体部1642b。更具体的,第一加强筋1642c设置在主仓室163的上方,其能有效的增强仓盖164的结构强度,从而使得设置在主仓室163中的电池包161能被仓盖164有效的保护,不至于暴露在外界而被损坏。此外,通过设置第一加强筋1642c,还能有效减小仓盖164的整体重量,使得其在强度增加的同时,更加轻便。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第二盖体1643上设置靠近主仓室163的一侧有第二加强筋1643a,第二加强筋1643a能增加第二盖体1643本身的强度,也能使得第二盖体1643更加轻便。当第二盖体1643和第一盖体1642结合时,二者的强度更高,同时也更加轻便。
如图16所示,行走组件14具体包括:第一行走轮141、第二行走轮142,在沿前后方向上,第一行走轮141设置在第二行走轮142的前侧。行走组件14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二行走轮142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21和第二驱动组件22。这样,当第一驱动组件21和第二驱动组件22以不同的转速驱动对应的第二行走轮142转动时,这两个第二行走轮142之间产生速度差,从而使得骑乘式割草机进行转向。具体的,在一个沿第一直线101方向延伸的对称平面内,第一驱动组件21和第二驱动组件22关于对称平面对称设置。
如图16至图18所示,第一驱动组件21和第二驱动组件22分别通过连接件设置在主机架11上。由于连接至主机架11的行走组件14承载了来自主机架11上的全部重量,而设置在后侧的第二行走轮142承载了来自主机架11的大部分重量。此外,第二行走轮142是通过第一驱动组件21和第二驱动组件22连接至主机架11上的,所以,来自于主机架11上的荷载会通过第一驱动组件21和第二驱动组件22传递至第二行走轮142上。而设置在主机架11上的第一驱动组件21和第二驱动组件22作为两个独立的组件,其分别承受了来自于主机架11的荷载,从而使得第一驱动组件21和第二驱动组件22与主机架11的连接处。作为一种实现方式,还设置了连接第一驱动组件21和第二驱动组件22的连接板组件23。当连接板组件23连接至第一驱动组件21和第二驱动组件22时,形成有一个分割至少部分主机架11的上下空间且位于主机架11的下侧的容纳空间231,第一驱动组件21和第二驱动组件22设置在容纳空间231内。这样可以有效分割主机架11的上下空间,从而避免第一驱动组件21和第二驱动组件22与主机架11的上侧空间的相关部件产生干涉。
具体的,连接板组件23包括第一连接板232和第二连接板233。其中,第一连接板232设置在第一驱动组件21和第二驱动组件22的上侧,第二连接板233设置在第一驱动组件21和第二驱动组件22的下侧。更具体的,第一连接板232和第二连接板233均连接至第一驱动组件21和第二驱动组件22的齿轮箱211上。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连接板232与第二连接板233在一个垂直于第一直线101的上下方向上平行设置。可选的,第一连接板232与第二连接板233在一个垂直于第一直线101的直线方向上还可以交错布置。从而能实现对对主机架11上下空间较大范围的分割。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板232和第二连接板233,可以实现将第一驱动组件21和第二驱动组件22与主机架11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能显著增加第一驱动组件21与第二驱动组件22与主机架11的连接处的刚度。同时,由于此时第一驱动组件21和第二驱动组件22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其本身的刚度也进一步增强,从而在不强化原有的第一驱动组件21和第二驱动组件22的基础上,能显著增加第一驱动组件21和第二驱动组件22的结构强度,使得第一驱动组件21和第二驱动组件22能承担更重的荷载。此外,由于设置了第一连接板232和第二连接板233,第一连接板232和第二连接板233之间形成了一个能隔离主机架11上部和下部的容纳空间231,第一驱动组件21和第二驱动组件22中的齿轮箱211至少部分被包围在第一连接板232和第二连接板233之间的空间内,避免了外界物体对齿轮箱211的伤害,有效增加了第一驱动组件21和第二驱动组件22的寿命。同时,也增加了骑乘式割草机100能适应的工作环境的复杂程度。进一步而言,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板232和第二连接板233,还能对第一驱动组件21和第二驱动组件22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使得第一驱动组件21和第二驱动组件22具有较好的同轴度,并能被有效的固定在一个预设位置上。
如图19所示,为了实现对第一驱动组件21和第二驱动组件22的有效控制,第一驱动组件21和第二驱动组件22内还设置有控制电路(图未示出),控制电路通过连接线212连接至外侧。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线212设置在第一驱动组件21和第二驱动组件22的后侧伸出,并位于第一连接板232和第二连接板233之间的容纳空间231内。通过将连接线212设置在第一驱动组件21和第二驱动组件22的后侧,并位于第一连接板232和第二连接板233之间的容纳空间231内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可以使得连接线212远离动力输出组件,避免与动力输出组件产生干涉,同时也能避免在工作状态下,碎草缠绕至连接线212上,进一步与连接线212产生干涉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将连接线212设置在第一连接板232和第二连接板233之间,还能起到对连接线212的保护作用,避免连接线212暴露在于外界,并能充分利用第一驱动组件21和第二驱动组件22后侧的空间,使得整机的排布更加合理。最后,将连接线212设置在后侧,还能方便拆卸维修,而不用拆除前端结构。
如图20至图23所示,以第一驱动组件21为例,第一驱动组件21包括驱动电机213,变速机构214和输出轴215,其中,驱动电机213输出动力至变速机构214,变速机构214将来自于驱动电机213的动力传递至输出轴215,并驱动输出轴215转动。第二行走轮142设置在输出轴215上,并能随输出轴215同步转动。当骑乘式割草机100在工作过程中,第一驱动组件21和第二驱动组件22用于驱动骑乘式割草机100前进或后退,当通过第一驱动组件21和第二驱动组件22形成差速以实现转向或在骑乘式割草机100遭遇斜坡时,连接至输出轴215的第二行走轮142会向输出轴215传递一个较大的轴向力,该轴向力可以压迫输出轴215沿轴向运动,或者使得第二行走轮142产生脱离输出轴215的作用力。
为了避免轴向力压迫输出轴215,并使得输出轴215与齿轮箱211的连接处在轴向力的作用下磨损严重,还在输出轴215与齿轮箱211的连接处设置了第一连接组件24。第一连接组件24具体包括第一轴承241、第一垫片242、第二垫片243和保持架244,其中第一轴承241、第一垫片242、第二垫片243和保持架244沿输出轴215方向依次排布,并套设至输出轴215上。第一轴承241用于支撑输出轴215远离第二行走轮142的一端。事实上,齿轮箱211内还包括用于支撑输出轴215的第二轴承,第二轴承设置在靠近第二行走轮142的一端。第一垫片242设置在第一轴承241和第二垫片243之间,用于固定第一轴承241并可以使得第一轴承241能相对输出轴215上的传动齿轮211a具有一个预设距离。保持架244设置在第二垫片243和传动齿轮211a之间,用于提供一个与轴向力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从而抵消轴向力作用至传动齿轮211a和第一轴承241即第一垫片242和第二垫片243时,对传动齿轮211a、第一垫片242、第二垫片243和传动齿轮211a的磨损。保持架244具体可以设置为推力轴承及其他能提供轴向滑动摩擦力的零部件。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保持架244为具有推力滚针244b的环形片。如图23所示,保持架244为一个围绕中心轴线分布的圆环244a结构,圆环244a的两侧围绕中心轴线分布有圆柱形滚针244b。事实上,滚针244b是嵌入至保持架244内部并至少部分暴露在圆环244a的表面之外的。可以理解的,滚针244b表面光滑且连续,能够在保持架244内自由转动,进一步能够将保持架244与第二垫片243或者保持架244与传动齿轮211a之间的静摩擦转换为滑动摩擦。此外,由于滚针244b凸出于保持架244的圆环244a所在的平面,其能将输出轴215的轴向力作用至第二垫片243或传动齿轮211a的静摩擦转化为滑动摩擦,从而有效避免由于第二垫片243、保持架244被磨坏而进入至传动齿轮211a的间隙中,使得传动齿轮211a被卡死,造成骑乘式割草机100行走功能失效。或者,导致传动齿轮211a被磨坏,影响骑乘式割草机100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通过设置保持架244,能有效的化解骑乘式割草机100转向或遭遇倾斜路况时产生的沿输出轴215的轴向作用力的影响,从而有效的提高齿轮箱211的使用寿命。
如图24至图25所示,输出轴215还形成有凸起部215a,凸起部215a围绕输出轴215的周向设置,输出轴215的凸起部215a所在的圆周的直径大于输出轴215其他部分的直径。作为一种实现方式,齿轮箱211中形成用于容纳凸起部215a的容纳槽211b,凸起部215a与容纳槽211b基本契合,并被限制在容纳槽211b所在的范围内。由于输出轴215一端连接至齿轮箱211,另一端连接至第二行走轮142。当输出轴215遭遇斜坡时,由于第二行走轮142的作用,输出轴215会受到较大的轴向力,且该轴向力会使得输出轴215具有远离齿轮箱211的趋势。如果轴向力过大,会使得输出轴215在第二行走轮142的带动下脱离齿轮箱211,从而造成整个第二行走轮142脱离主机架11,从而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此时,由于凸起部215a的存在,其能抵消来自于第二行走轮142的绝大部分轴向力,从而有效的避免输出轴215脱离齿轮箱211。为了避免凸起部215a与齿轮箱211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还在凸起部215a远离传动齿轮211a的一侧设置了套筒211c,套筒211c能有效限制输出轴215的轴向位移。进一步地,在输出轴215的凸起部215a和套筒211c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垫片211d,第三垫片211d能有效避免凸起部215a与套筒211c之间在轴向力的作用下被磨损。
如图1所示,骑乘式割草机100从前侧往后侧依次设置有第一行走轮141、操作组件、动力输出组件、座椅、第二行走轮142、电源装置及集草装置25。可以理解,第一行走轮141和第二行走轮142主要用于支撑主机架11以及设置在主机架11上的其他部件,并可供骑乘式割草机100行走。第一行走轮141设置在主机架11的前端,第二行走轮142设置在主机架11的后端,操作组件、动力输出组件及座椅设置在第一行走轮141和第二行走轮142之间,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有效保持整机的平衡,并使得各个部件的配合更加均衡,同时也能更加便于用户操作骑乘式割草机100。其中,操作组件中的第一操作元件包括两个,基本对称地设置在主机架11的两侧。更具体的,第一元操作件设置在沿前后方向分布的中间位置,并具体设置在座椅的两侧。操作组件中的第二操作元件设置在主机架11的前侧并具体位于主机架11的左侧位置,从而可供用户通过一个脚即能实现对骑乘式割草机100的控制。作为一种实现方式,通过将第二操作元件设置在主机架11的前侧并位于左侧位置,还可以给主机架11的前侧预留一个较大的空间,从而可供用户的腿部自由的活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电源装置和集草装置25设置在主机架11的后侧。更具体的,电源装置设置在靠近第二行走轮142的后侧位置,集草装置25设置在电源装置的上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电源装置中设置有多个电池包,其占据了一定体积并具有一定的质量。而设置在第一行走轮141和第二行走轮142之间的动力输出组件由于设置有刀盘、驱动电机213等部件,其也具备一定的体积和质量,其设置在主机架11的下侧。通过将电源装置设置在靠近第二行走轮142的后侧,在一个关于与主机架11的延伸平面相交的平面内,电源装置和动力输出组件关于该平面对称设置。这样可以有效的调整骑乘式割草机100的配重,使得整机在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的重量配比更加均衡,使得骑乘式割草机100更加稳定,能有效提高操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将集草装置25设置在电源装置的上侧,并至少部分向电源装置的后侧延伸,这样可以有效的利用电源装置上侧空间和后侧空间。在不与骑乘式割草机100的其他部件产生干涉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利用整机空间。作为一种实现方式,集草装置25通过一组连接杆连接至主机架11上,这样可以使得集草装置25充分利用电源装置上侧及后侧的立体空间,且不至于与电源装置接触并挤压电源装置的电池仓162。同时,由于电源装置和集草装置25分别设置在不同的立体空间范围内,方便用户分别调整或维护电源装置或集草装置25。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骑乘式割草机100包括集草模式和排草模式。当骑乘式割草机100处于集草模式时,集草装置25被安装至电源装置的上侧。当骑乘式割草机100处于排草模式时,集草装置25被拆卸下来。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当骑乘式割草机100处于排草模式时,在座椅和电源装置之间还可以设置有遮阳棚(图未示出),遮阳棚通过连接杆连接至座椅与电源装置之间,从而使得用户在操作骑乘式割草机100时,遮阳棚具有较好的遮挡动能,同时也能较好的利用座椅与电源装置之间的夹缝空间。
如图26至图29所示,骑乘式割草机100还包括控制模块31。控制模块31设置在座椅下侧,并作为一个控制中枢,控制整个骑乘式割草机100与控制模块31构成电性连接的元器件的运行。主机架11在第一平面103内延伸,第一直线101位于第一平面103内,主机架11基本关于第一直线101对称。在一个沿左右方向延伸且与第一轴线102平行的第二直线105方向上,主机架11还基本关于第二直线105对称。第二直线105也位于第一平面103内。在一个经过第二直线105且垂直于第一平面103的第二平面104上,座椅设置在主机架11上并至少部分经过第二平面104。第一直线101与第二直线105具有一个交点106,控制模块31基本位于第一直线101与第二直线105的交点106范围内。即控制模块31基本被设置在主机架11的中间位置,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小各个元器件连接至控制模块31的连接线的排线距离。具体的,控制模块31包括驱动控制板311、保险丝312和电源管理模块313。其中,驱动控制板311用于控制动力输出组件、行走组件14等部件。动力输出组件设置在第一行走轮141和第二行走轮142之间,并靠近前述第一直线101和第二直线105的交点106处。将用于控制动力输出组件的驱动控制板311设置在动力输出组件的上方,可以有效的减小连接驱动控制板311和动力输出组件的连接线的长度。通过这样的设置,一方面可以有效的简化线路排布,充分利用空间并减小排线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能方便维修。可以理解,在一段较短的连接线上,可以快速定位故障所在位置,从而极大的缩短了检修的时间,增加用户操作骑乘式割草机100的连续性。
保险丝312连接至驱动控制板311和电源管理模块313之间,保险丝312用于保护驱动电路,防止电流过载,烧坏电路或电机等。具体的,保险丝312至少部分位于座椅下侧,并同时位于驱动控制板311和电源管理模块313之间,从而能便于用户检修或维修。具体的,由于电源管理模块313设置在主机架11的后侧,而驱动控制板311设置在座椅的下侧并至少部分位于第一直线101与第二直线105的交点106处,从而将保险丝312设置在电源控制模块31和驱动控制板311之间能够有效的减小连接保险丝312和电源控制模块31和驱动控制板311之间的连接线的长度,进一步方便用户检修或维修。
电源管理模块313设置在座椅后侧,并位于座椅和电源装置之间,其以靠近电源装置最近的位置设置,能充分利用座椅和电源装置之间的空间,并能有效减少电源装置和电源管理模块313之间的连接线的长度,从而使得整个控制模块31的线路排布进一步简化,能够有效减小装配和检修的复杂度。
控制模块31还包括分线盒314,分线盒314用于连接来自各个元器件的连接线,并通过自身连接至驱动控制板311上。具体的,分线盒314设置在驱动控制板311的上侧,在方便与驱动控制板311和电源管理模块313构成电性连接的同时,还能充分利用驱动控制板311的上侧空间。通过这种立体交互式设计,在分线盒314与驱动控制板311之间不产生干涉的前提下,还能有效利用座椅下部的空间,简化装配过程,优化了排线设计,从而给用户使用、维护等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如图30所示,主机架11沿前后方向延伸,在一个垂直于上下方向的投影平面内,主机架11沿上下方向在该投影面内的投影基本呈矩形。更具体的,主机架11基本在一个平面内延伸,并呈一体式结构。通过设置主机架11在一个平面内延伸,可以有效的降低主机架11的重心,同时使得当主机架11上安装各类元器件时,整机的重心处于一个较低的位置。此外,通过设置一体式主机架11结构,可以增强主机架11的结构强度,同时减少了装配的步骤。主机架11还采用了模块化设计,从而使得主机架11能够适应不同平台的需求。
具体的,主机架11包括第一杆件113、第二杆件114和第三杆件115。其中,第一杆件113和第二杆件114平行设置,并平行于第一直线101方向。第三杆件115连接第一杆件113和第二杆件114并位于主机架11前侧。第一杆件113、第二杆件114和第三杆件115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三杆件115还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一行走轮141的连接孔115a。连接孔115a与第三杆件115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第三杆件115与第一杆件113和第二杆件114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加强部115b。加强部115b具体可以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连接块,其能增加第三杆件115与第一杆件113及第三杆件115与第二杆件114的连接面积,以增强主机架11的结构强度。可以理解,第一杆件113、第二杆件114和第三杆件115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一体成型。第一杆件113和第二杆件114之间还设置有第三连接板116。第三连接板116设置在主机架11的前侧,第三连接板116与第二连接板233平行或相交,其能与第一连接板232和第二连接板233配合,一方面可以使得主机架11更加稳固,另一方面也能增加主机架11的结构强度,并使得主机架11能够构成一个稳固的整体。第三连接板116在一个平面内延伸,并形成可供踩踏的踩踏部116a。第一杆件113和第二杆件114的后侧还设置有防撞杆117。防撞杆117的截面呈圆形,其设置为在当电源装置安装至主机架11上时,防撞杆117围绕电源装置所在的空间且至少部分位于电源装置所在的空间之外。这样,当外物对骑乘式割草机100产生撞击,尤其是对电源装置产生撞击时,防撞杆117能有效避免外物的直接撞击,并能承担绝大部分的动能,避免电源装置在被撞击时产生损伤,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主机架11是由截面为矩形管的管体围成的封闭框架结构。通过设置矩形管,使得连接至管体的各个元器件与主机架11具有较大的连接面,从而使得各类元器件与主机间的连接更加稳固。同时,也便于主机架11本身的焊接,使得主机架11具有较大的焊接面,从而保证主机架11的整体刚度。
如图3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骑乘式割草机100还包括驻车系统41。驻车系统41包括:踏板411、踏板臂412、第一转动件413、基板414、棘轮415、第一弹性件416、第二弹性件417、第二转动件418、第三转动件419。其中,踏板411、踏板臂412、第一转动件413构成了踏板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踏板组件即第二操作元件。踏板臂412包括两个运行区段,当踩踏踏板411使得踏板臂412位于第一区段时,骑乘式割草机100处于非驻车状态,当踩踏踏板411使得踏板臂412位于第二区段时,骑乘式割草机100处于驻车状态。
如图以及配合驻车系统41的止转系统42。止转系统42设置在基板414的右侧。具体的,止转系统42包括触发件421、接触件422、止转开关423。其中,触发件421与第一转动件413构成同步转动。触发件421在随第一转动件413转动过程中,在转动至预设位置时,能触发接触件422,接触件422触发止转开关423,止转开关423控制第二马达停止转动,从而使得第二行走轮142的动力被切断,第二行走轮142仅受到制动作用,从而能够快速被刹住。这里需要解释的是,止转开关423仅在保持触发状态下控制第二马达停止转动,当止转开关423未被触发或被触发后接触件422复位的情况下,止转开关423不控制第二马达的转动,即止转开关423仅对第二马达起暂停作用。触发件421上形成或连接有触发部421a,触发部421a设置在预设位置上。在本实施方式中,触发件421包括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其中,触发部421a设置在第二区段上。事实上,整个第二区段均能触发接触件422,即第二区段可视为触发部421a。而触发件在第一区段转动时,并不会触发接触件422。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触发部421a设置在骑乘式割草机100从非驻车状态进入至驻车状态的临界位置。事实上,触发部421a也可以设置在骑乘式割草机100进入驻车状态之前,从而便于用户刹车。
具体的,基板414上还形成有滑轨,滑轨沿左右方向贯穿基板414自身,触发件421通过紧固件与第一转动件413固定连接。触发件421在滑轨所在的范围内随第一转动件413同步转动。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滑轨包括第一滑轨414a和第二滑轨414b,第一滑轨414a和第二滑轨414b位于不同的转动半径内,其均为以第一中心轴102穿过基板414所在的点为圆心的一段圆弧。第一滑轨414a比第二滑轨414b更靠近前述圆心,故第一滑轨414a的长度小于第二滑轨414b。通过设置两个滑轨,可以使得触发件421与第一转动件413的连接更加稳固。触发件421在随第一转动件413转动过程中,与第一转动件413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骑乘式割草机,包括:
座椅,供用户乘坐;
主机架,用于承载所述座椅;
动力输出组件,连接至所述主机架并包括用于输出动力以实现割草功能的割草元件和用于驱动所述割草元件输出动力的第一马达;
行走组件,至少能带动所述骑乘式电动割草机在地面上沿第一直线方向行走并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行走组件的第二马达;
操作组件,供用户操作以控制所述骑乘式割草机行走和动力输出;
所述骑乘式割草机还包括:
驻车系统,用于使所述骑乘式割草机在驻车状态和非驻车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驻车系统被锁定时,所述骑乘式割草机处于所述驻车状态时;所述驻车系统未被锁定或被解锁时,所述骑乘式割草机处于所述非驻车状态;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与所述驻车系统联动的止转系统,所述驻车系统从解锁状态进入至锁定状态时,所述止转系统被触发,并控制所述第二马达停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式割草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驻车系统包括:
踏板组件,供用户操作以实现所述驻车状态与所述非驻车状态的切换;
基板,用于安装所述踏板组件;
棘轮,固定连接至所述踏板组件;
第一弹性件,连接所述踏板组件和所述基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骑乘式割草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踏板组件包括:
踏板,供用户踩踏;
第一转动件,连接所述踏板组件并能围绕中心轴线同步转动;
踏板臂,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所述踏板和所述第一转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骑乘式割草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转系统包括:
触发件,形成或连接有触发部;
接触件,与所述触发部配合;
止转开关,与所述接触件配合,并在被接触件触发时,控制所述第二马达停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骑乘式割草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发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构成同步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骑乘式割草机,其特征在于,
触发件包括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所述触发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区段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骑乘式割草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具有贯穿自身的滑轨,所述触发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连接并分别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骑乘式割草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轨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转动半径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骑乘式割草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轨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滑轨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骑乘式割草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转开关设置为在被保持触发状态时能控制所述第二马达停转。
CN201922493590.7U 2019-12-31 2019-12-31 骑乘式割草机 Active CN2120348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93590.7U CN212034879U (zh) 2019-12-31 2019-12-31 骑乘式割草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93590.7U CN212034879U (zh) 2019-12-31 2019-12-31 骑乘式割草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34879U true CN212034879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35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93590.7U Active CN212034879U (zh) 2019-12-31 2019-12-31 骑乘式割草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3487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1014568S1 (en) 2022-02-14 2024-02-13 Techtronic Cordless Gp Lawn mower
USD1015381S1 (en) 2022-02-14 2024-02-20 Techtronic Cordless Gp Lawn mower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1014568S1 (en) 2022-02-14 2024-02-13 Techtronic Cordless Gp Lawn mower
USD1015381S1 (en) 2022-02-14 2024-02-20 Techtronic Cordless Gp Lawn mowe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34865U (zh) 骑乘式割草机
WO2021134826A1 (zh) 骑乘式割草机
CN211671358U (zh) 骑乘式割草机
CN111629584B (zh) 骑乘式割草机
CN212034879U (zh) 骑乘式割草机
US20220304226A1 (en) Riding mower
CN212034881U (zh) 骑乘式割草机
CN212034862U (zh) 骑乘式割草机
CN113115624A (zh) 骑乘式割草机
US11787458B2 (en) Handcart
US20210155099A1 (en) Riding mower
CN218604012U (zh) 一种割草机
WO2016165755A1 (en) Lawn mower cutting height adjustment assembly
EP3407700B1 (en) Locking assembly for a lawn mower cutting height adjustment assembly
CN212034864U (zh) 骑乘式割草机
CN212367916U (zh) 骑乘式割草机
CN218604019U (zh) 一种坐骑式割草机
CN215500487U (zh) 一种电动车辆的座椅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割草机
CN215379941U (zh) 骑乘式割草机
CN212034863U (zh) 骑乘式割草机和割草机
CN219165152U (zh) 骑乘式割草机
WO2023082770A1 (zh) 骑乘式割草设备
CN214430194U (zh) 骑乘式割草机
CN218680092U (zh) 割草拖拉机
WO2023109646A1 (zh) 骑乘式割草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1106 No. 529, 159, Jiangjun Avenue,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anjing Quanf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529, Jiangjun Avenue, Jiangn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