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31932U - 显示构件以及时钟 - Google Patents

显示构件以及时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31932U
CN212031932U CN202020261558.6U CN202020261558U CN212031932U CN 212031932 U CN212031932 U CN 212031932U CN 202020261558 U CN202020261558 U CN 202020261558U CN 212031932 U CN212031932 U CN 2120319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member
members
thickness
showing
height dif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6155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藤真司
伊藤元喜
中山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efuke International Co ltd
Citizen Wat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efuke International Co ltd
Citizen Wat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efuke International Co ltd, Citizen Wat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efuke International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319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319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plating Methods And Accessories (AREA)
  • ing And Chemical Polishing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沿整个外周不需要外框架的显示构件以及时钟。该显示构件(100)以多个构件(10)一体形成为基部(10a)间以预定间隔相互分离并在比基部(10a)靠向上方的比基部(10a)的宽度方向(W)的尺寸更宽的宽部(10b)间相互接合,并且沿显示构件(100)的高度方向(H)上的宽部(10b)的接合的厚度(t3)为60[μm]以上。

Description

显示构件以及时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构件以及时钟。
背景技术
例如,当在时钟的文字板上显示时间字符(索引条)等时,通过标记刷在文字板或者将三维式形成的构件固定在文字板上而实施。
此外,近年来,已经提出有通过电铸(电镀)工艺形成的显示构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电铸工艺中,各构件例如能够形成为将形成线性的电铸构件以微小间隔布置的图案模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3-247093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图案模式(设计模式)具有沿外周的整个圆周而形成的电铸构件的外框架,并与被该外框架围绕的电铸构件结合而确保图案模式整体强度。因此,显示构件由具有外框架的图案模式形成,并且图案模式的设计受到限制。
本实用新型基于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构件以及时钟,该显示构件以及时钟不需要有沿整个外周的外框架。
(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措施)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是一种显示构件,该显示构件以多个构件一体形成为基部间以预定间隔相互分离并在比所述基部靠向上方的比所述基部的宽度更宽的宽部间相互接合,并且所述宽部包括顶部和形成在相互接合的部分的上表面处的凹槽,并且在所述顶部和所述凹槽之间具有高度差,并且沿所述显示构件的高度方向的所述宽部的所述接合的厚度为60[μm]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是一种时钟,其文字板上布置有本实用新型的显示构件。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显示构件以及时钟,由于可以在沿整个外周不具有外框架,因此能够形成在设计面上没有制约的图案模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时钟的文字板的一部分的平面图,该时钟的文字板固定有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显示构件。
图2是放大示出了图1中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2所示的显示构件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4A是示出沿图3的B-B线的截面的截面图。
图4B是在整个显示构件形成着色层的相当于图4A的截面图。
图4C是仅在显示构件的一部分处形成着色层的相当于图4A的截面图。
图5是表示显示构件的制造工艺的相当于图4A的截面图,示出了在基板上形成感光乳剂膜。
图6是表示显示构件的制造工艺的相当于图4A的截面图,示出了设置曝光罩。
图7是表示显示构件的制造工艺的相当于图4A的截面图,示出了介于曝光罩的曝光。
图8是表示显示构件的制造工艺的相当于图4A的截面图,示出了移除曝光罩。
图9是表示显示构件的制造工艺的相当于图4A的截面图,示出了去除不要的感光乳剂膜(显影)。
图10是表示显示构件的制造工艺的相当于图4A的截面图,示出了电镀构件的形成。
图11是表示显示构件的制造工艺的相当于图4A的截面图,示出了由电镀构件的成长而形成电镀构件的接合。
图12是表示显示构件的制造工艺的相当于图4A的截面图,示出了去除不再需要的已曝光的感光乳剂膜。
图13是表示显示构件的制造工艺的相当于图4A的截面图,示出了根据需要的着色等。
图14是表示显示构件的制造工艺的相当于图4A的截面图,示出了保护膜的附着。
图15是表示显示构件的制造工艺的相当于图4A的截面图,示出了基板的移除。
图16是表示显示构件的制造工艺的相当于图4A的截面图,示出了粘合构件的添加。
图17是表示显示构件的制造工艺的相当于图4A的截面图,示出了去除不要的电镀构件。
图18是表示显示构件的制造工艺的相当于图4A的截面图,示出了剥离片的附着。
图19示出了实施例的表,该表示出了图4A所示的相邻的构件的间隙尺寸W2,构件的总厚度t1(接合的厚度t3)以及顶部和凹槽之间的高度差t4被变更时的由凹槽和顶部形成的凹凸是否被作为装饰而被感知的感官评价(凹凸评价),构件间相互接合的部分的接合强度的评价(强度评价)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显示构件以及时钟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了时钟的文字板200的一部分的平面图,该时钟的文字板200固定有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显示构件100,图2是放大示出了图1中的A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2所示的显示构件100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图4A是示出沿图3的B-B线的截面的截面图。具有固定有图1所示的显示构件100的文字板200的时钟是本实用新型的时钟的一实施方式。
<显示构件的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构件100例如固定在时钟的文字板200,并且形成有布置在索引条或者索引条的外侧的装饰环,该索引条用于时钟通过指针(时针以及分针)指示时间。显示构件100的基础材料由导电材料形成,并且另外通过涂漆或电镀等来装饰。
如图2所示,该显示构件100包括线性构件10,该线性构件10沿以文字板200的中心周围的虚拟的圆的切线方向延伸,并且在与该线性构件10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布置为多个。而且,沿其正交方向彼此相邻的构件10间相互接合。
也就是说,显示构件100以多个构件10具有长度方向形成在图3所示的左右方向上,并且如图4A所示那样,在沿着长度方向的B-B线的截面上相邻的构件10间相互接合。
如图4A所示,各个构件10具有基部10a和宽部10b,该基部10a形成为在从固定于文字板200的底面起的厚度t2的范围内的在上述正交方向的宽度W1大致一致,该宽部10b形成为在比厚度t2靠向上方的范围内宽度方向W的尺寸比宽度W1更长(宽度较宽),并且在高度方向H上延伸呈圆顶形状(截面轮廓为弧形)。
因此,在显示构件100中,相邻的构件10在固定于文字板200上的基部10a处相互分离,但是在比厚度t2靠上方的宽部10b处相邻的构件10的一部分彼此相互接合,据此多个构件10形成为一体的显示构件100。
另外,如上所述,由于各个构件10的宽部10b形成为圆顶形状,因此宽度方向W 的中心附近形成高度方向H的最高的顶部13。各个构件10随着从顶部13沿宽度方向W 距离增加而其高度变低,相邻的构件10间相互接合的部分的上表面处形成有高度方向H 的最低的凹槽14。
顶部13和凹槽14沿高度方向H具有高度差t4。而且,构件10间在宽部10b的厚度t3的范围相互接合。
另外,构件10由高度方向H的从基部10a的底面至顶部13的总厚度t1形成。总厚度t1例如为70[μm],基部10a的厚度t2例如为1[μm],顶部13和凹槽14之间的高度差t4例如为4[μm]以上9[μm]以下,构件10相互接合的厚度t3为例如60[μm]。
在此,由于高度差t4在4[μm]以上,观察者能够在视觉上识别显示构件100中的凹槽14为凹陷,据此,能够在视觉上识别显示构件100为由线性构件10排列的集合体。即,观察者能够感知到显示构件100是由凹槽14和顶部13构成的凹凸的装饰,而不是识别为平面的一体物(单件),此处的凹槽14为线性构件10相互接合的部分,顶部13 为各个线性构件10。
另一方面,如果高度差t4小于4[μm],则观察者不能够在视觉上识别凹槽14为凹陷,因此不能够感知到由凹槽14和顶部13形成的凹凸的装饰。
此外,在高度差t4超过9[μm]的结构中,观察者能够在视觉上识别凹槽14为凹陷,但是总厚度t1固定为例如70[μm]的情况时,随着高度差t4变大,需要设小构件10相互接合的厚度t3。根据稍后描述的实施例的结果,接合的厚度t3小于60[μm]的情况时,由于用于保持显示构件100整体性的强度变低,因此不优选。
因此,如果将总厚度t1固定为例如70[μm]时,高度差t4需要在9[μm]以下。在此,例如适用作为固定在时钟的文字板200上的结构的显示构件100的情况时,优选总厚度 t1设定为约70[μm]。
基部10a的厚度t2为1[μm],顶部13和凹槽14的高度差t4为4[μm]以上9[μm] 以下,构件10相互接合的厚度t3为60[μm]的情况时,总厚度t1大约在65[μm]至70[μm] 范围内。
另外,优选,高度差t4为7[μm]以上。
如有必要,可以对构件10接合并连接的显示构件100实施着色或精加工表面处理(例如涂漆或精加工电镀等)以形成着色层(未图示)。
图4B是在整个显示构件100形成着色层20的相当于图4A的截面图,图4C是仅在显示构件100的一部分处形成着色层20的相当于图4A的截面图。
如图4B所示,上述的着色层20可以在整个显示构件100上形成,或者如图4C所示,可以根据由构件10的连接而形成的三维(立体的)凹凸的图案,仅在将显示构件 100布置在文字板200上时能够识别的区域(例如,包含凹槽14的部分)形成着色层20。在此情况下,优选,着色层20具有透光性。
<显示构件的制造方法>
图5~图1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构件100的制造工艺的相当于图4A的截面图,图5示出了在基板150上形成感光乳剂膜151,图6示出了设置曝光罩152,图7示出了介于曝光罩152的曝光,图8示出了移除曝光罩152,图9示出了去除不要的感光乳剂膜(显影),图10示出了电镀构件154的形成,图11示出了由电镀构件154的成长而形成电镀构件154的接合,图12示出了去除不再需要的已曝光的感光乳剂膜153,图13 示出了根据需要的着色等,图14示出了保护膜155的附着,图15示出了基板150的移除,图16示出了粘合构件156的添加,图17示出了去除不要的电镀构件154,图18示出了剥离片157的附着。
本实施方式的显示构件100,例如由以下的制造工艺制造。也就是说,如图5所示,具有导电性能的基板150(例如,不锈钢基板)的表面上形成有作为感光树脂的感光乳剂膜151。感光乳剂膜151的厚度,例如为1[μm],其相当于基部10a的厚度t2。
另外,在后述的工艺中,为了使形成在基板150表面的电铸构件的电镀构件154(相当于构件10)与基板150容易分离,可以在基板150的表面预先实施结合力较弱的电镀,使得容易脱离。
接下来,如图6所示,在感光乳剂膜151上覆盖曝光罩152,并实施如图7所示的光的照射,使感光乳剂膜151曝光。在曝光罩152中形成有不遮挡光的开口152a。在图 6中,开口152a形成为例如在纸面的深度方向上具有长度方向的矩形形状,该开口152a 对应于要制造的显示构件100中的线性构件10。
通过该曝光,感光乳剂膜151之中的,对应于曝光罩152的开口152a的部分被曝光以变成曝光后的感光乳剂膜153。
如图8所示,曝光之后,移除曝光罩152,并且如图9所示,当移除未曝光的感光乳剂膜151时,对应于开口152a的平面形状形成的已曝光的感光乳剂膜153保留在基板 150上。
接下来,如图10所示,通过对基板150进行电铸(电镀)工艺,电镀构件154从基板150的曝光后的感光乳剂膜153上的非导电性的部分(抵抗部分(Resist))以外的部分,作为构成显示构件100的各个构件10的基部10a在厚度方向上形成(成长)。
在此,超过抵抗部分的厚度而形成的电镀构件154沿除了厚度方向以外的所有方向上均等形成(各向同性生长)。因此,如图10所示,超过抵抗部分的厚度的电镀构件154 也在面内方向上形成,并接近相邻的其他的电镀构件154(其他的构件10)。在该面内方向形成的电镀构件154的部分相当于构件10的宽部10b。
然后,当电镀构件154的成长进一步进行时,如图11所示,在面内方向上成长的电镀构件154相互接合。当电镀构件154的成长进一步进行时,电镀构件154的厚度变厚,并且电镀构件154相互接合的部分的厚度也变厚。
接下来,如图12所示,移除保留在基板150上的作为抵抗部分的已曝光的感光乳剂膜153,如图13所示,根据需要对电镀构件154实施着色和精加工表面处理(涂漆和精加工电镀等)。
另外,当用具有透光性的涂料进行着色时,例如,如图4B和图4C所示,由于涂料容易倾向积聚在凹槽14处,因此凹槽14处涂料的厚度(着色层20)比其他的部分厚。其结果是,在凹槽14上的反射光具有比其他部分上的反射光更长的通过涂料的光路长度。
而且,由于反射光量随着光路长度变长而减少,因此在凹槽14处的反射光量少于其他部分处的反射光量而显得暗淡。据此,使用涂料着色的结构与没有涂料的情况相比,在外观上,凹槽14显得更深,并且观察者能够进一步感觉到凹凸感,能够增加感官评价 (凹凸评价)。
接下来,如图14所示,在电镀构件154的与基板150相反的面的上表面处贴附透明的保护膜155,如图15所示,将电镀构件154保持有保护膜155的状态下,从电镀构件154剥离基板150。此时,如果在基板150的表面上实施了容易剥离并结合力弱的电镀的情况时,容易从电镀构件154剥离基板150。
接下来,如图16所示,主要在电镀构件154的下表面154a上添加有粘合构件156,使得作为显示构件100固定在对象物体(例如,文字板200)上。作为粘合构件156可以使用胶粘剂、粘合剂或者双面胶带。
接下来,如图17所示,除了作为显示构件100的多个线性构件10成一体的电镀构件154以外,移除其他不需要的电镀构件154。而且,如图18所示,残留(保留)的显示构件100的添加有粘合构件156的下表面上粘贴剥离片157。
以上述制造工艺制造的显示构件100形成为片状体,该片状体被保护膜155和剥离片157夹持,并形成为由粘合构件156保持剥离片157。而且,在显示构件100固定在对象物体之前,将其为整体片状体操作。
当作为整体片状体的操作的显示构件100固定在文字板200时,剥离片157被脱离,并由粘合构件156将显示构件100固定在文字板200的预定位置处,其后,脱离保护膜 155。
如上所述,在将显示构件100固定在对象物体上之前,由于被保护膜155和剥离片157夹持为整体片状体来操作,因此与没有被保护膜155和剥离片157夹持的结构相比,能够防止和抑制由于作用于各构件10上的过大的载荷而使构件10之间的接合部分的断裂。
<实施例>
图19所示的表示出了图4A所示的相邻的构件10、10被隔开预定的间隔,并该间隔的大小(尺寸)(图8所示的已曝光的感光乳剂膜153(抵抗部分)的宽度)W2,构件10的总厚度t1(接合的厚度t3)以及顶部13和凹槽14之间的高度差t4被变更时的,由凹槽14和顶部13形成的凹凸是否被作为装饰而被感知的感官评价(凹凸评价),构件 10相互接合的部分的接合强度的评价(强度评价)的实施例。另外,t2=1[μm]。
在表1示出的实施例中,总厚度t1固定为50[μm]或者70[μm],并且在每个总厚度t1中,当抵抗部分的宽度W2设定为50、60、65、70、80、100[μm]时,显示构件10相互接合的厚度t3[μm]的测量值和高度差t4[μm]的测量值,并表示对应于接合的厚度t3 强度评价和对应于高度差t4的凹凸评价。另外,表中的高度差t4表示等于大于符号「~」左侧的数値并小于符号「~」右侧的数値。
根据实施例,高度差t4为4[μm]以上时,能够感知到作为装饰的由凹槽14和顶部13形成的凹凸(凹凸评价中的〇标记)。另一方面,高度差t4小于4[μm]时,不能够感知到作为装饰的由凹槽14和顶部13形成的凹凸(凹凸评价中的×标记)。因此,线性构件10相互接合并具有凹凸感的显示构件100需要高度差t4为4[μm]以上。
此外,根据实施例,被接合的厚度t3为60[μm]时,被评价为仅由相邻的线性构件10的相互接合而具有足够强度(强度评价中的〇标记)。在此情况下,沿接合线性构件 10并获得的显示构件100的整个外周没有外框架(与各构件10接合的结构),也能够得到足够的强度。
据此,由于显示构件100能够形成沿整个外周不具有外框架的图案模式,因此在图案模式的设计方面不限于具有外框架的图案模式而实施设计。
另一方面,当接合的厚度t3为59[μm]以下时,沿显示构件100的整个外周不具有外框架时,在作为整体显示构件100而操作时,被评价为强度不足(强度评价中的×标记)。因此,沿显示构件100的整个外周不具有外框架的情况时,在线性构件10相互接合而操作时,具有足够强度的显示构件100需要接合的厚度t3为60[μm]以上。
因此,实施例的显示构件100将总厚度t1设定为70[μm],抵抗部分的厚度t2设定为1[μm]时,需要将接合的厚度t3设定为60[μm]以上,且高度差t4设定为5[μm]以上的范围。
另外,在此情况下,接合的厚度t3固定为60[μm]的情况时,能够选择高度差t4的范围在4[μm]以上9[μm]以下。但是,从凹凸评价的方面,优选高度差t4为7[μm]以上,因此,优选高度差t4为7[μm]以上9[μm]以下。
另外,在实施例中,通过表面粗糙度仪(Mitutoyo制造的Surf test SV-400)测量了总厚度t1、抵抗部分的厚度t2、接合的厚度t3以及高度差t4。
本实施方式的显示构件100是接合线性构件10的结构,但是本实用新型的显示构件不限于由线性构件10接合的结构,可以是接合圆弧形或者波状等的曲线性的构件的结构,接合点状或者圆形或者矩形的构件的结构,接合星形或者其他形状的构件的结构。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显示构件100是不具有形成为围绕线性构件10的整个外周的外框架的结构,但是也可以具有外框架。
尽管描述了本实施方式的显示构件100固定于时钟的文字板200的结构,但是本实用新型的显示构件不限于固定于时钟的文字板的结构,可以固定在其他的对象物体上。
(关联申请的相互引用)
本申请基于日本特愿2019-059962号主张优先权,其全部公开内容是通过应用而并入本说明书。
(符号说明)
10 构件
10a 基部
10b 宽部
13 顶部
14 凹槽
100 显示构件
H 高度方向
W 宽度方向
t1 总厚度
t2 基部的厚度(抵抗部分的厚度)
t3 接合厚度
t4 高度差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构件,多个构件一体形成为基部之间以预定间隔相互分离,并在比所述基部靠向上方的比所述基部的宽度更宽的宽部之间相互接合,并且所述宽部包括顶部和凹槽,所述凹槽形成在相互接合的部分的上表面,并且在所述顶部和所述凹槽之间具有高度差,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显示构件的高度方向的所述宽部的所述接合的厚度为60μm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度差为4μm以上且9μ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度差为7μm以上且9μ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部和所述宽部的总厚度为65μm以上且70μ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间隔为60μm以上且70μm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构件由电镀的工艺生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构件,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构件之间相互接合而成的结构的整个外周不具有外框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有透光性的着色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着色层为透光性的涂料。
10.一种时钟,其特征在于,
在文字板上布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构件。
CN202020261558.6U 2019-03-27 2020-03-05 显示构件以及时钟 Active CN21203193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59962A JP7202945B2 (ja) 2019-03-27 2019-03-27 表示用部材及び時計
JP2019-059962 2019-03-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31932U true CN212031932U (zh) 2020-11-27

Family

ID=72642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61558.6U Active CN212031932U (zh) 2019-03-27 2020-03-05 显示构件以及时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202945B2 (zh)
CN (1) CN212031932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24682U (zh) * 1987-02-04 1988-08-15
JP2003247093A (ja) * 2002-02-20 2003-09-05 Tefuko Aomori Kk 表示用部材、表示用部材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02945B2 (ja) 2023-01-12
JP2020159882A (ja) 2020-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22562B2 (ja) 時計用表示板
RU2620941C2 (ru) Средство для неподвижного крепления металлической вставки
EP0702284A1 (en) Timepiece having light transmission type display plate
JPS5971594A (ja) 認証装置
TW201114603A (en) Complex sheet structure and cover lens assembly used in a touch panel
CN212031932U (zh) 显示构件以及时钟
JP6943559B2 (ja) 少なくとも1つの目の錯視模様を有する金属系部品の製造方法
CN109203825A (zh) 一种壳体、其制造工艺及电子设备
KR20180129039A (ko) 글라스 장식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0801535B1 (ko) 금속접합시트와 기기명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US4578318A (en) Sheet metal ornaments having a lacy appearance and process for making them
JP2006275681A (ja) 表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2306188A (ja) 時計用文字板
CN110198601A (zh) 盖板组件及其制造方法与电子装置
JP3644755B2 (ja) 時計用文字板
JP4098952B2 (ja) 時計用文字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214734A (ja) 指標リングを備えた表示板
JP7052830B2 (ja) 時計用文字板の製造方法、時計用文字板、時計
JP7124292B2 (ja) 潜像を有する曲面画像形成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537995B1 (ko) 그레이팅이 형성된 마이크로 렌즈 제조 방법
JP2005214903A (ja) 指標付き文字板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を用いて製造した指標付き文字板。
JPS59190387A (ja) 時計用文字板
JP5176117B2 (ja) 太陽電池付時計用文字板
JP2005274346A (ja) 指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70112902A (ko) 다층 다색의 색변환 입체 보안필름 및 그 제작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