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31711U - 一种雷达及其散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雷达及其散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31711U
CN212031711U CN202020228591.9U CN202020228591U CN212031711U CN 212031711 U CN212031711 U CN 212031711U CN 202020228591 U CN202020228591 U CN 202020228591U CN 212031711 U CN212031711 U CN 2120317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ar
fins
rear shell
mounting plate
main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2859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彦波
吴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ianm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ianm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ianm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ianm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2859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317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317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317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雷达,雷达安装于外部设备上,外部设备包括用于安装雷达的安装板,雷达包括:前壳;后壳,与前壳组装一起形成一个容纳空间,后壳安装于安装板;散热结构,与后壳一体成型且远离前壳,散热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若干鳍片;其中,当后壳安装于安装板时,鳍片朝向安装板,两两鳍片之间形成供气流流通的若干流道。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雷达的散热结构,雷达包括壳体,壳体安装于外部设备,外部设备包括安装板,散热结构与壳体一体成型,散热结构包括若干鳍片,其中,当壳体安装于安装板时,鳍片朝向安装板,且两两鳍片之间形成供气流流通的若干流道。

Description

一种雷达及其散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雷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雷达及其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毫米波雷达是测量被测物体相对距离、相对速度、以及方位的高精度传感器,早期被应用于军事领域。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毫米波雷达开始应用于汽车电子、无人机、智能交通等多个领域。
传统的雷达为了提高各项性能,加大了雷达功率,导致雷达运作时产热大幅度增加。目前,市场上雷达的散热方式一般通过雷达壳体散热,普遍采用雷达壳体的后部贴合外部设备的安装板进行导热、散热。然而,由于壳体后部与安装板完全贴合,使得壳体与安装板之间没有空气流通,雷达运作时产生的热量仅能靠雷达壳体自然散热。因此,为了解决雷达的散热问题,不得不增大散热面积,从而丧失了雷达的体积与重量优势,使得雷达无法达到最优设计。
因此,同时兼顾雷达的散热以及体积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雷达及其散热结构,通过散热结构与雷达后壳的一体化设计,有效解决雷达散热问题的同时兼顾了雷达的体积,使雷达的设计达到最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雷达,所述雷达安装于外部设备上,所述外部设备包括用于安装所述雷达的安装板,所述雷达包括:
前壳;
后壳,与所述前壳组装一起形成一个容纳空间,所述后壳安装于所述安装板;
散热结构,与所述后壳一体成型且远离所述前壳,所述散热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若干鳍片;
其中,当所述后壳安装于所述安装板时,所述鳍片朝向所述安装板,两两所述鳍片之间形成供气流流通的若干流道。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雷达的散热结构,所述雷达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安装于外部设备,所述外部设备包括安装板,所述散热结构与所述壳体一体成型,所述散热结构包括若干鳍片,其中,当所述壳体安装于所述安装板时,所述鳍片朝向所述安装板,且两两所述鳍片之间形成供气流流通的若干流道。
上述雷达及其散热结构,当雷达安装于外部设备时,散热结构的鳍片与安装板贴合并在安装板之间形成供气流流通的流道,有效解决了雷达的散热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雷达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雷达安装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雷达安装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雷达的散热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有更清楚及更准确的理解,现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例,其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可以理解的是,说明书附图示出的比例并非本实用新型实际实施的比例,其仅为示意说明为目的,并非依照原尺寸作图。
请参看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雷达99的示意图。雷达99包括前壳20、后壳10、以及散热结构30。
前壳20和后壳10组装一起形成一个容纳空间,雷达99的电子组件(图未示)收容于容纳空间。具体地,后壳10和前壳20通过螺丝组合固定形成容纳空间,通过后壳10和前壳20的组合,使雷达99具有防水效果且达到户外安装的防水等级要求。其中,电子组件包括但不限于电路板、电子元器件等。后壳10由金属材料制成,金属可以为但不限于铁、以及合金等。
散热结构30与后壳10一体成型且远离前壳20,散热结构30包括间隔设置的若干鳍片31。具体地,鳍片31从后壳10背离前壳20的一侧向远离后壳10的方向凸出,鳍片31与后壳10一体成型。鳍片31呈薄板状设置,两两鳍片31之间的间隙大于鳍片31的厚度。优选地,鳍片31沿水平方向设置。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鳍片31可以相对水平方向倾斜一定的角度设置。其中,鳍片31由金属材料制成,金属可以为但不限于铁、以及合金等。
后壳10背离前壳20的一侧凸设有主固定柱11。具体地,主固定柱11设置于后壳10的中间位置,主固定柱11从后壳10背离前壳20一侧的中心向远离后壳10的方向凸出。主固定柱11与后壳10一体成型,且主固定柱11设有通孔110及外螺纹111。其中,通孔110自主固定柱11远离后壳10的一端向后壳10贯穿,与电子组件电连接的线缆50通过通孔110从容纳空间延伸至后壳10外。在主固定柱11的位置,鳍片31围设于主固定柱11的外侧并与主固定柱11连为一体。
后壳10远离前壳20的一侧还凸设有至少一个副固定柱13。具体地,两个副固定柱13从后壳背离前壳20的一侧向远离后壳10的方向凸出,两个副固定柱13分别设置于主固定柱11的两侧,使得主固定柱11与两个副固定柱13在同一直线上。副固定柱13与后壳10一体成型,且副固定柱13设有内螺纹130。副固定柱13的高度与鳍片31的高度相同。在副固定柱13的位置,鳍片31围设于副固定柱13的外侧并与副固定柱13连为一体。
雷达99还包括垫圈40,垫圈40套设于主固定柱11上。具体地,垫圈40套设于主固定柱11靠近后壳10的一端,且垫圈40与鳍片31贴合。其中,垫圈40由防水材料制成,防水材料可以为但不限于橡胶等。
请结合参看图2和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雷达99安装的分解示意图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雷达99安装的侧视图。雷达99安装于外部设备(图未示)上,外部设备包括用于安装雷达99的安装板90。其中,雷达99的后壳10安装于安装板90。安装板90包括相背的内侧壁91和外侧壁92,内侧壁91位于外部设备的内部,外侧壁92朝向雷达99。
当后壳10安装于安装板90时,鳍片31朝向安装板90,两两鳍片31之间形成供气流流通的若干流道32。具体地,当后壳10安装于安装板90时,鳍片31远离后壳10的端面与安装板90相抵。由于鳍片31沿着水平方向设置,相邻的两两鳍片31与后壳10、安装板90之间形成沿水平方向的流道32。鳍片31可以用于但不限于为雷达99散热。具体地,雷达99内部的电子元件运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后壳10传导至鳍片31,由于鳍片31沿着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形成若干流道32,鳍片31可以将热量传导至流道32的空气中,通过空气的流动使雷达99快速散热。同时,鳍片31还能够防止外部设备通过安装板90将外部设备产生的热量传导至雷达99。
当雷达99安装于外部设备时,主固定柱11从安装板90的一侧贯穿至另一侧,且螺合于安装板90的另一侧,后壳10通过主固定柱11与安装板90固定。具体地,安装板90设置有主孔93,主孔93的内侧面设置有与外螺纹111相对应的主孔螺纹930。主固定柱11穿过主孔93,以使得主孔螺纹930与外螺纹111螺合。垫圈40位于鳍片31和安装板90之间并被鳍片31和安装板90挤压产生形变。线缆50通过通孔110延伸至外部设备的内部(图未示),以使得收容于容纳空间的电子元件与外部设备电连接。其中,垫圈40可以用于但不限于防止雨水等通过主孔93流入外部设备,从而起到对外部设备的保护作用。
优选地,主固定柱11借由一螺帽80螺合于安装板90的另一侧。具体地,螺帽80的内侧面设置有与外螺纹111相对应的螺帽螺纹81,旋转螺帽80,以使得螺帽螺纹81与外螺纹111螺合,螺帽80套设于主固定柱11。螺帽80固定于安装板90的内侧壁91且与内侧壁91贴合。雷达99通过主固定柱11和螺帽80的配合固定安装于安装板90上。
当雷达99安装于外部设备时,副固定柱13与安装板90贴合。副固定柱13可以用于但不限于使雷达99安装于外部设备。具体地,通过至少一个螺钉(图未示)穿设于安装板90且与副固定柱13的内螺纹130螺合,雷达99安装于外部设备。具体地,螺钉的外侧面设置有与内螺纹130相对应的螺钉螺纹,安装板90设置有至少一个副孔(图未示),副孔的大小与螺钉的横截面大小相适配,副孔位于安装板90的位置与副固定柱13位于后壳10的位置相对应。将螺钉穿过副孔并旋转螺钉,以使得螺钉螺纹与内螺纹130螺合,螺钉固定于安装板90的内侧壁91且与内侧壁91贴合。雷达99通过副固定柱13和螺钉的配合固定安装于安装板90上。通过副固定柱13和螺钉的配合,使得雷达99更牢靠地固定安装于安装板90,且雷达99不容易旋转产生偏移。
请参看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雷达的散热结构30的示意图。雷达包括壳体100,壳体100安装于外部设备(图未示),外部设备包括安装板(图未示)。
散热结构30与壳体100一体成型,散热结构30包括间隔设置的若干鳍片31。具体地,鳍片31从壳体100的后侧向远离壳体100的方向凸出。鳍片31呈薄板状设置,两两鳍片31之间的间隙大于鳍片31的厚度。优选地,鳍片31沿水平方向设置。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鳍片31可以倾斜一定的角度设置。其中,鳍片31由金属材料制成,金属可以为但不限于铁、以及合金等。
当壳体100安装于安装板时,鳍片31朝向安装板,且两两鳍片31之间形成供气流流通的若干流道32。具体地,当壳体100安装于安装板时,鳍片31远离壳体100的端面与安装板相抵。由于鳍片31沿着水平方向设置,相邻的两两鳍片31与壳体100、安装板之间形成沿水平方向的流道32。鳍片31可以用于但不限于为雷达散热。具体地,雷达内部的电子元件运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壳体100的后侧传导至鳍片31,由于鳍片31沿着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形成若干流道32,鳍片31可以将热量传导至流道32的空气中,通过空气的流动使雷达快速散热。同时,鳍片31还能够防止外部设备通过安装板将外部设备产生的热量传导至雷达。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散热结构与雷达后壳的一体化设计,散热结构的若干鳍片凸设于后壳,且鳍片沿着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使得鳍片与安装板之间形成沿水平方向供气流流通的流道,能够有效且快速散除雷达所产生的热量,从而有效解决了雷达的散热问题,极大地增加散热结构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同时能够使雷达的体积达到最小化,以使得雷达的设计达到最优。此外,主固定柱和螺帽的配合,使雷达固定安装于外部设备的安装板上。通过这种安装结构,能够达到快速安装雷达的目的。对比多螺丝固定安装的雷达,本实施例提供的雷达不会因为安装板上的打孔位置不对称而难以安装至安装板,同时为制造雷达的壳体节省了材料,避免浪费。同时考虑到雷达与外部设备电连接所使用的线缆等的排布问题,主固定柱中间开设有通孔,使得线缆等能够隐藏起来,不用外露于雷达,从而不影响雷达的美观度。将垫圈设置于鳍片与安装板之间,使得雷达达到符合使用要求的防水等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且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以上所列举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雷达,所述雷达安装于外部设备上,所述外部设备包括用于安装所述雷达的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包括:
前壳;
后壳,与所述前壳组装一起形成一个容纳空间,所述后壳安装于所述安装板;
散热结构,与所述后壳一体成型且远离所述前壳,所述散热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若干鳍片;
其中,当所述后壳安装于所述安装板时,所述鳍片朝向所述安装板,两两所述鳍片之间形成供气流流通的若干流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鳍片沿水平方向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鳍片呈薄板状设置,两两所述鳍片之间的间隙大于所述鳍片的厚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后壳安装于所述安装板时,所述鳍片远离所述后壳的端面与所述安装板相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背离所述前壳的一侧凸设有主固定柱,所述主固定柱与所述后壳一体成型,所述后壳通过所述主固定柱与所述安装板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固定柱设有通孔及外螺纹,所述通孔自所述主固定柱远离所述后壳的一端向所述后壳贯穿;当所述雷达安装于所述外部设备时,所述主固定柱从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贯穿至另一侧,所述主固定柱借由一螺帽螺合于所述安装板的另一侧。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还包括:
垫圈,所述垫圈套设于所述主固定柱上,当所述雷达安装于所述外部设备时,所述垫圈位于所述鳍片和所述安装板之间并被所述鳍片和所述安装板挤压产生形变。
8.一种雷达的散热结构,所述雷达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安装于外部设备,所述外部设备包括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与所述壳体一体成型,所述散热结构包括若干鳍片,其中,当所述壳体安装于所述安装板时,所述鳍片朝向所述安装板,且两两所述鳍片之间形成供气流流通的若干流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鳍片沿水平方向设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壳体安装于所述安装板时,所述鳍片远离所述壳体的端面与所述安装板相抵。
CN202020228591.9U 2020-02-28 2020-02-28 一种雷达及其散热结构 Active CN2120317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28591.9U CN212031711U (zh) 2020-02-28 2020-02-28 一种雷达及其散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28591.9U CN212031711U (zh) 2020-02-28 2020-02-28 一种雷达及其散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31711U true CN212031711U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93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28591.9U Active CN212031711U (zh) 2020-02-28 2020-02-28 一种雷达及其散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317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10711A (zh) * 2023-08-31 2023-12-29 深圳承泰科技有限公司 4d成像毫米波雷达及移动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10711A (zh) * 2023-08-31 2023-12-29 深圳承泰科技有限公司 4d成像毫米波雷达及移动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987101U (zh) 服务器
CN212031711U (zh) 一种雷达及其散热结构
CN113597824A (zh) 电路盒及无人飞行器
US20140055011A1 (en) Housing for Holding a Flat Screen
CN217721673U (zh) 一种控制器及风机驱动器
CN211878168U (zh) 一种雷达及其壳体
CN202121492U (zh) 一种电源及其电源外壳
CN213905347U (zh) 车载空调压缩机驱动器
CN215188051U (zh) 散热模组、电子设备及储能设备
CN212031715U (zh) 一种雷达及其测试结构
CN211200164U (zh) 一种道闸雷达
CN210405072U (zh) 一种定向散热的变频器
WO2020153344A1 (ja) 車両用通信装置
CN209749010U (zh) 主板及其散热装置
CN213958943U (zh) 车载空调压缩机驱动器
CN216411828U (zh) 一种影视灯
CN213905346U (zh) 车载空调压缩机驱动器
JP2020120375A (ja) 車両用通信装置
CN214799761U (zh) 交换机及车载视频监控系统
CN218735737U (zh) 散热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CN217559614U (zh) 一种灯具组件和led灯
CN218514753U (zh) 实现固定电路板的散热器结构
CN219893588U (zh) 一种安装盒及电子设备
CN214675872U (zh) 双层电源板组合及电源设备
CN219761714U (zh) 一种电源模块用具有耐腐蚀功能低热阻导热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