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31542U - 多功能短接器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短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31542U
CN212031542U CN202020345652.XU CN202020345652U CN212031542U CN 212031542 U CN212031542 U CN 212031542U CN 202020345652 U CN202020345652 U CN 202020345652U CN 212031542 U CN212031542 U CN 2120315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iode
assembly
component
selection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4565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岩
刘文宇
刘晓磊
姚化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ohuang Railwa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uohuang Railwa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ohuang Railwa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uohuang Railwa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4565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315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315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315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Short-Circuits, Discontinuities, Leakage,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功能短接器,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供电组件、第一二极管组件、第二二极管组件和选择开关组件。其中,第一二极管组件的负极连接第一端子;第二二极管组件;第二二极管组件的正极连接第一端子,其负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组件的正极;选择开关组件的公共触点连接第二端子;选择开关组件的第一对接点连接第一二极管组件的正极;选择开关组件的第二对接点通过供电组件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组件的正极、第二二极管组件的负极;选择开关组件的第三对接点连接第一端子。基于上述结构,通过选择开关组件的公共触点与对接点连接,实现对待测端子电位检测、校线或短接,无需使用专用设备,操作便捷,有效提高遥信传动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多功能短接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测试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短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变电所内许多重要设备如变压器、SF6断路器等均加装了各类保护预警信号回路,例如变压器重瓦斯信号回路、断路器气体压力低信号回路等,这些信号回路由变电所110V直流系统供电。因此,需要对变电所内重要设备进行预防性检修试验,其中各类保护信号的故障模拟尤为重要,以检查预警信号是否能正常发出。传统的检查方法,是通过短接线让正电源端子与遥信端子短接,从而使光耦或继电器启动,发出告警。在传动测试过程中,需准备万用表、短接线等专用设备,且检测操作复杂。
即,在实现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传统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传统技术存在检测操作复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的多功能短接器。
一种多功能短接器,包括:
第一端子;
第二端子;
供电组件;
第一二极管组件;第一二极管组件的负极连接第一端子;
第二二极管组件;第二二极管组件的正极连接第一端子;第二二极管组件的负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组件的正极;
选择开关组件;选择开关组件的公共触点连接第二端子;选择开关组件的第一对接点连接第一二极管组件的正极;选择开关组件的第二对接点通过供电组件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组件的正极、第二二极管组件的负极;选择开关组件的第三对接点连接第一端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保护组件;
供电组件的正极通过保护组件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组件的正极、第二二极管组件的负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一二极管组件的正极通过第一电阻连接选择开关组件的第一对接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保护组件为第二电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壳体;
第一端子,设于壳体的侧板上;
第二端子,设于壳体的侧板上;
供电组件、第一二极管组件、第二二极管组件和选择开关组件均设于壳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壳体的侧板上设有开口;
第一二极管组件的发光部嵌设在开口中,第二二极管组件的发光部嵌设在开口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导线和第一插针;
第一端子通过第一导线连接第一插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导线和第二插针;
第二端子通过第二导线连接第二插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端子与第一导线为可拆卸连接;第二端子与第二导线为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选择开关组件为旋转开关。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短接器,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供电组件、第一二极管组件、第二二极管组件和选择开关组件。其中,第一二极管组件的负极连接第一端子;第二二极管组件的正极连接第一端子;第二二极管组件的负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组件的正极;选择开关组件的公共触点连接所述第二端子;选择开关组件的第一对接点连接第一二极管组件的正极;选择开关组件的第二对接点通过供电组件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组件的正极、第二二极管组件的负极;所述选择开关组件的第三对接点连接第一端子。基于上述结构,当需要检测待测端子电位是否正确时,通过选择开关组件将其公共触点与第一对接点连接,多功能短接器进入测量模式,可以通过第一二极管组件和第二二极管组件的通断情况,确定待测端子的电位是否正确。在需要进行遥信二次回路校线时,将选择开关组件的公共触点与第二对接点连接,多功能短接器进入校线模式,当所校线路导通,第一二极管组件或第二二极管组件导通;进而,将选择开关组件的公共触点连接第三对接点,第一端子、开关组件和第二端子的回路可作为短接回路,可以用作短接线,进行变电所遥信的短接传动。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短接器,无需使用专用设备,通过观察第一二极管组件和/或第二二极管组件的通断状态检测待测端子的电位、校线,进而进行遥信传动,操作简单便捷,极大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提高变电所遥信传动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的更具体说明,本申请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申请的主旨。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多功能短接器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多功能短接器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多功能短接器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多功能短接器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多功能短接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多功能短接器的第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于电力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变电所内许多重要设备如变压器、SF6断路器等均加装了各类保护预警信号回路,例如变压器重瓦斯信号回路、断路器气体压力低信号回路等,这些信号回路由变电所110V直流系统供电。在每年变电所预防性检修试验时,各类保护信号的故障模拟是一重要项目,以检查预警信号是否能正常发出。传统的检查方法,是通过短接线让正电源端子与遥信端子短接,从而使光耦或继电器启动,发出告警。在传动检测过程中,通过万用表不断调节档位,来检查正电源端子与遥信端子电位是否正确,防止因接错端子导致事故发生。进而拆线、使用短接线进行遥信传动。若如果发现遥信回路接线错误,则需要用万用表进行校线并更正错误接线,操作过程复杂,同时需要使用万用表、对线器、短接线等装置,检测效率低。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短接器,便捷地完成变电所遥信电位测量、短接传动、故障处理工作,显著提高了遥信传动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短接器,包括:
第一端子;
第二端子;
供电组件;
第一二极管组件;第一二极管组件的负极连接第一端子;
第二二极管组件;第二二极管组件的正极连接第一端子;第二二极管组件的负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组件的正极;
选择开关组件;选择开关组件的公共触点连接第二端子;选择开关组件的第一对接点连接第一二极管组件的正极;选择开关组件的第二对接点通过供电组件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组件的正极、第二二极管组件的负极;选择开关组件的第三对接点连接第一端子。
其中,供电组件,包括但不限于蓄电池、发电装置、锂电池等。选择开关组件包括拨动开关或按钮开关。第一二极管组件,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组件,可包括第二二极管。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二极管组件、第二二极管组件也可以由多个串联的二极管组成。
具体而言,选择开关组件包括公共触点和三个对接点,选择开关组件的公共触点连接第二端子。选择开关组件的第一对接点连接第一二极管组件的正极;选择开关组件的第二对接点通过供电组件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组件的正极、第二二极管组件的负极;选择开关组件的第三对接点连接第一端子。
当选择开关组件的的公共触点连接第一对接点时,多功能短接器进行电压测量模式。电压测试回路包括第一端子、第一二极管组件、第二二极管组件的第一对接点和第二端子。当选择开关组件的公共触点连接第二对接点时,多功能短接器进入校线模式,可进行遥信二次回路的校线。校线回路包括第二端子、选择开关组件的第二对接点、供电组件、第一二极管组件、第二二极管组件、第一端子;当选择开关组件的公共触点连接第三对接点时,多功能短接器进入遥信传动模式,操作人员可进行变电所遥信的短接传动。传动回路包括第二端子、选择开关组件的第三对接点和第一端子。多功能短接器中,通过将选择开关组件的公共触点与需要导通的对接点导通,就可以将多功能短接器切换至对应功能,操作人员通过对应回路进行遥信传动检测,无需借助专用工具,操作简单便捷,有效提高检测效率。
示例性地,第一端子,用于连接地线;第二端子,用于连接待测端子;供电组件的负极连接第二对接点,供电组件的正极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组件的正极、第二二极管组件的负极。在进行遥信检测时,将选择开关组件的公共触点与第一对接点导通,以检测待测端子电位是否正确。当第二端子所连接待测端子电位为+55V时,第一二极管组件导通并闪烁,若待测端子的电位为-55V时,第二二极管组件导通并闪烁,若待测端子电位为零,则第一二极管组件和第二二极管组件均不闪,若待测端子是交流电时,第一二极管组件和第二二极管组件均点亮。因此,通过观察第一二极管组件和第二二极管组件的状态可以直观判断待测端子的是否带电、带电是直流电还是交流电以及所带直流电是带电是正电位还是负电位,防止因接错端子导致事故发生。若第二对接点导通,多功能短接器进入校线模式,第二端子、选择开关组件的第二对接点、第一二极管组件和第一端子形成校线回路,通过第二端子去触碰各待测线缆,若第一二极管组件闪烁,代表所校线路导通,否则所校线路发生断路,可进一步检查原因。进而,若选择开关组件的公共触点连接第三对接点,第二端子、选择开关组件的第三对接点和第一端子形成短接回路,可以用于短接,此时操作人员可进行变电所遥信的短接传动。选择开关组件的公共触点在第一对接点、第二对接点、第三对接点上切换可以实现对对应的功能回路的切换,满足大多数应用场景的使用需求,无需使用专用装置,操作简单方便。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端子可与待测端子连接,第二端子可与地线连接,供电组件的正极连接选择开关组件的第二对接点,供电组件的负极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组件的正极、第二二极管组件的负极,通过选择开关组件在电压测量回路、校线回路和短接回路之间切换,能够用于验证待测端子的电位、校线以及作为短接线使用,不同于传统的需要反复调动万用表档位、拆接线的试验方式,操作方便,有效提高遥信传动检测效率,确保变电所内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功能短接器还包括保护组件;
供电组件的正极通过保护组件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组件的正极、第二二极管组件的负极。
具体而言,保护组件,用于在第二对接点导通时,防止校线回路短路或过载,提高电路安全性。保护组件,可包括电阻、保险丝或其他阻抗元件。第一端子,用于接电线;第二端子,用于连接待测端子;供电组件的正极通过保护组件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组件的正极、第二二极管组件的负极。当需要对二次回路进行校线时,将待测电缆的一端连接第二端子,待测电缆的另一端接地,选择开关组件的公共触点连接第二对接点,若待测电缆导通,校线回路导通,第一二极管组件开始闪烁。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多功能短接器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一二极管组件的正极通过第一电阻连接选择开关组件的第一对接点。第一电阻,可用于避免电压检测回路中电流过高,起到保护电路安全的作用。优选地,第一电阻为33KΩ碳膜电阻。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保护组件为第二电阻。优选地,供电组件为12V碱性电池,第二电阻为6KΩ碳膜电阻。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壳体;
第一端子,设于壳体的侧板上;
第二端子,设于壳体的侧板上;
供电组件、第一二极管组件、第二二极管组件和选择开关组件均设于壳体内。
具体而言,第一端子,设于壳体的侧板上;第二端子,设于壳体的侧板上;供电组件、第一二极管组件、第二二极管组件和选择开关组件均设于壳体内。第一二极管组件的负极连接第一端子。第二二极管组件的正极连接第一端子;第二二极管组件的负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组件的正极;选择开关组件的公共触点连接第二端子,选择开关组件的第一对接点连接第一二极管组件的正极,选择开关组件的第二对接点通过供电组件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组件的正极、第二二极管组件的负极,选择开关组件的第三对接点连接第一端子。示例性地,壳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端子,设于壳体的第一侧板上,第一端子,设于壳体的第二侧板上。供电组件、第一二极管组件、第二二极管组件和选择开关组件均设于壳体内腔内,方便携带,减少测试设备体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壳体的侧板上设有开口;
第一二极管组件的发光部嵌设在开口中,第二二极管组件的发光部嵌设在开口中。
具体而言,第一二极管组件的发光部嵌设在开口中,第二二极管组件的发光部嵌设在开口中,操作人员可以直观地观察测试结果。供电组件、第一二极管组件、第二二极管组件和选择开关组件均设于壳体内。第一二极管组件的负极连接第一端子。第二二极管组件的正极连接第一端子;第二二极管组件的负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组件的正极;选择开关组件的公共触点连接第二端子,选择开关组件的第一对接点连接第一二极管组件的正极,选择开关组件的第二对接点通过供电组件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组件的正极、第二二极管组件的负极,选择开关组件的第三对接点连接第一端子。优选地,第一二极管组件包括多个蓝色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组件包括多个红色二极管组件。
若选择开关组件的的公共触点连接第一对接点时,多功能短接器进行电压测量模式。操作人员通过观察第一二极管组件和第二二极管组件的发光部状态,可以直观判断当前待测端子的电位。当需要进行遥信二次回路的校线时,将选择开关组件的公共触点连接第二对接点,可以观察第一二极管组件或第二二极管组件的发光状态,判断待测线路是否导通。若需要进行变电所遥信的短接传动,将选择开关组件的公共触点连接第三对接点时,多功能短接器进入遥信传动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多功能短接器还包括第一导线和第一插针;第一端子通过第一导线连接第一插针。第一导线和第一插针设于壳体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多功能短接器还包括第二导线和第二插针;第二端子通过第二导线连接第二插针,第二导线和第二插针设于壳体外。
示例性地,第一端子,依次经第一导线、第一插针连接地线;第二端子,依次经第二导线、第二插针待测端子连接各待测端子;供电组件的负极连接第二对接点,供电组件的正极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组件的正极、第二二极管组件的负极。在进行遥信检测时,将选择开关组件的公共触点与第一对接点导通,以检测待测端子电位是否正确。当第二插针所连接待测端子电位为正电位时,第一二极管组件导通并闪烁,若待测端子的电位为负电位时,第二二极管组件导通并闪烁,若待测端子电位为零,则第一二极管组件和第二二极管组件均不闪,若待测端子是交流电时,第一二极管组件和第二二极管组件均点亮。因此,通过观察第一二极管组件和第二二极管组件的状态可以直观判断待测端子的是否带电、带电是直流电还是交流电以及所带直流电是带电是正电位还是负电位,防止因接错端子导致事故发生。当第二对接点导通时,校线回路中,第一插针接地线,第二插针分别去触碰各待测线缆,若第一二极管组件闪烁,代表所校线路导通,否则所校线路发生断路,可进一步检查原因。进而,若选择开关组件的公共触点连接第三对接点,多功能短接器可以用做短接线,此时操作人员可通过第一插针、第二插针进行变电所遥信的短接传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端子与第一导线为可拆卸连接;第二端子与第二导线为可拆卸连接。
具体而言,第一端子,设于壳体的侧板上;第一端子与第一导线,构成可拆卸结构,使用时进行连接,测试完成后,可将第一导线与第一插头拆下收纳,无需额外占用空间;第二端子,设于壳体的侧板上;第二端子与第二导线,构成可拆卸连接结构,不使用时可将第二导线拆下,方便携带,使用时再进行快速连接。第一端子,依次经第一导线、第一插针连接地线;第二端子,依次经第二导线、第二插针待测端子连接各待测端子;供电组件的负极连接第二对接点,供电组件的正极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组件的正极、第二二极管组件的负极。在进行遥信检测时,将选择开关组件的公共触点与第一对接点导通,以检测待测端子电位是否正确。当第二插针所连接待测端子电位为正电位时,第一二极管组件导通并闪烁,若待测端子的电位为负电位时,第二二极管组件导通并闪烁,若待测端子电位为零,则第一二极管组件和第二二极管组件均不闪,若待测端子是交流电时,第一二极管组件和第二二极管组件均点亮。因此,通过观察第一二极管组件和第二二极管组件的状态可以直观判断待测端子的是否带电、带电是直流电还是交流电以及所带直流电是带电是正电位还是负电位,防止因接错端子导致事故发生。当第二对接点导通时,校线回路中,第一插针接地线,第二插针分别去触碰各待测线缆,若第一二极管组件闪烁,代表所校线路导通。进而,当选择开关组件的公共触点连接第三对接点时,多功能短接器可以用做短接线,此时操作人员可通过第一插针、第二插针进行变电所遥信的短接传动。本申请实施例,使操作人员不用准备万用表便可完成变电所遥信电位测量、短接传动、故障处理工作,显著提高了遥信传动效率,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易收纳,方便携带。
在一个实施例中,选择开关组件为旋转开关。
具体而言,多功能短接器,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供电组件、第一二极管组件和第二二极管组件和旋转开关。旋转开关的公共触点连接第二端子;旋转开关的第一对接点连接第一二极管组件的正极;旋转开关的第二对接点通过供电组件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组件的正极、第二二极管组件的负极;旋转开关的第三对接点连接第一端子。本申请实施例,能够用于检测电缆电位、校线和作为短接线,一个装置就可以在三个功能回路之间切换,无需使用万用表、对线器等专用设备,操作简单,能够有效提高检测效率。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供电组件为12V碱性电池。第一二极管组件,包括蓝色发光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组件,包括红色发光二极管。第一插针为黑色插针,第二插针为红色插针。第一端子通过第一导线连接黑色插针,第二端子通过第二导线连接红色插针。选择开关组件为旋转开关。第一电阻为6 KΩ碳膜电阻,第二电阻为33KΩ碳膜电阻。供电组件的正极通过33KΩ碳膜电阻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组件的正极、第二二极管组件的负极。
旋钮开关有三对接点。当旋钮开关打至L档,第一对接点导通。当旋钮开关打至M档,第二对接点导通。当旋钮开关打至R档,第三对接点导通。
电压测量回路由红色插针、旋钮开关第一对接点、蓝色发光二极管、红色发光二极管、33KΩ碳膜电阻、黑色插针串联组成。当旋钮开关打至L档,第一对接点导通,多功能短接器进入测量模式。当红色插针接端子,黑色插针接地,电压测量回路为+55V电压时,蓝色发光二极管导通电流大于1.5mA,导通开始闪烁。电压测量回路为-55V电压时,红色发光二极管导通电流大于1.5mA,导通开始闪烁。而校线回路由红色插针、旋钮开关第二对接点、12V碱性电池、蓝色发光二极管、6KΩ碳膜电阻、黑色插针串联组成。当旋钮开关打至M档,第二对接点导通,多功能短接器进入校线模式,此时操作人员可进行遥信二次回路的校线,当所校线路导通时,蓝色发光二极管导通电流大于1.5mA开始闪烁,当所校线路不导通时,蓝色发光二极管不闪烁;传动回路由红色插针、旋钮开关第三对接点、黑色插针串联组成。当旋钮开关打至R档,第三对接点导通,多功能短接器进入传动模式,此时操作人员可进行变电所遥信的短接传动。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短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端子;
第二端子;
供电组件;
第一二极管组件;所述第一二极管组件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端子;
第二二极管组件;所述第二二极管组件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端子;所述第二二极管组件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组件的正极;
选择开关组件;所述选择开关组件的公共触点连接所述第二端子;所述选择开关组件的第一对接点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组件的正极;所述选择开关组件的第二对接点通过所述供电组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组件的正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组件的负极;所述选择开关组件的第三对接点连接所述第一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短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组件;
所述供电组件的正极通过所述保护组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组件的正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组件的负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短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二极管组件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选择开关组件的第一对接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短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为第二电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短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
所述第一端子,设于所述壳体的侧板上;
所述第二端子,设于所述壳体的侧板上;
所述供电组件、所述第一二极管组件、所述第二二极管组件和所述选择开关组件均设于所述壳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短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板上设有开口;
所述第一二极管组件的发光部嵌设在所述开口中,所述第二二极管组件的发光部嵌设在所述开口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功能短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线和第一插针;
所述第一端子通过所述第一导线连接所述第一插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短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导线和第二插针;
所述第二端子通过所述第二导线连接所述第二插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短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一导线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二导线为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功能短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开关组件为旋转开关。
CN202020345652.XU 2020-03-18 2020-03-18 多功能短接器 Active CN2120315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45652.XU CN212031542U (zh) 2020-03-18 2020-03-18 多功能短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45652.XU CN212031542U (zh) 2020-03-18 2020-03-18 多功能短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31542U true CN212031542U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84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45652.XU Active CN212031542U (zh) 2020-03-18 2020-03-18 多功能短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315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21292U (zh) 一种高压配电盒的测试工装及其测试系统
CN212111632U (zh) 一种充电桩互操作性检测装置
CN212031542U (zh) 多功能短接器
CN210270129U (zh) 一种带电接拆火考试的短路检测装置
CN216718575U (zh) 一种铁路信号微机电缆检测仪
CN212514908U (zh) 粘连检测设备
CN209640434U (zh) 一种用于车载vobc校线的设备
CN212083530U (zh) 改进型高压验电器
CN200996975Y (zh) 一种高压带电显示闭锁装置
CN108631394B (zh) 内阻检测传感器
CN208752157U (zh) 便携式高压直流机柜pdu插座检测器
CN113219392A (zh) 一种便携可充电式遥控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仪
CN213398781U (zh) 打印机安全测试复核鉴定装置
CN219871708U (zh) 一种动力电池负载模拟电路及其设备箱
CN109738757A (zh) 一种分离式低压故障电缆识别用采集终端
CN214703889U (zh) 一种ftu与柱上开关现场检测装置
CN214310796U (zh) 电网断路器二次回路故障快速检测仪
CN219039206U (zh) 一种配电网线路故障检修用保命箱
CN114784916B (zh) 一种多负载的充电设备监控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217768841U (zh) 数显型漏电保护插头
DK170847B1 (da) Stikforbindelsesanordning, navnlig til at forbinde et køretøjs batteri med køretøjets ledningsnet og batteriovervågningsudstyr
CN212808532U (zh) 线缆检测装置及机器人线缆检测系统
CN218727827U (zh) 一种高压开关柜手车故障的快速检测装置
CN217425483U (zh) 一种新型pcba导通测试工装
CN215526082U (zh) 一种干电池盒接插件的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