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15453U - 清洁设备 - Google Patents

清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15453U
CN212015453U CN202020441989.0U CN202020441989U CN212015453U CN 212015453 U CN212015453 U CN 212015453U CN 202020441989 U CN202020441989 U CN 202020441989U CN 212015453 U CN212015453 U CN 2120154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air
dust
air duct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4198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灵童
宋炳闲
刘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Jiangsu Midea Cleaning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Jiangsu Midea Cleaning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Jiangsu Midea Cleaning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4198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154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154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154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清洁设备,所述清洁设备包括:底板、拍打器和风道件,所述底板上具有避让口和吸尘口,所述拍打器与所述避让口相对设置,所述风道件设于所述底板的上方,且所述风道件内限定出多个吸入风道,每个所述吸入风道的入口均连通至所述吸尘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清洁设备,可以通过多个吸入风道使吸尘口处的吸力分散开,避免吸尘口处的吸力集中,造成床单或者被褥等的吸入问题,保证清洁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Description

清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一些除螨仪,通常具备拍打器,当除螨仪在床褥、沙发等位置进行除螨清洁时,拍打器工作以将床褥、沙发等清洁表面中的螨虫震出,再利用除螨仪底部的吸尘口吸走。然而,不同于具有滚刷的吸尘器,除螨仪由于具有拍打器,通常就不会再在吸尘口处设置能够分散压力的滚刷,也不设置能够防止床单吸入的滚刷盖板,也就是说,除螨仪的吸尘口仅为一个长条形的敞开口。当除螨仪的吸力较大时,吸尘口处的吸气压力集中,致使被清洁的床单或者被褥等很容易被吸尘口吸入,造成吸尘口阻塞,影响清洁工作顺利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清洁设备,所述清洁设备可以改善床单或者被褥等被吸尘口吸入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具有避让口和吸尘口;拍打器,所述拍打器与所述避让口相对设置;风道件,所述风道件设于所述底板的上方,且所述风道件内限定出多个吸入风道,每个所述吸入风道的入口均连通至所述吸尘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设备,可以通过多个吸入风道使吸尘口处的吸力分散开,避免吸尘口处的吸力集中造成床单或者被褥等吸入吸尘口的问题,保证清洁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吸入风道位于所述吸尘口的宽度同侧,且多个所述吸入风道的入口沿所述吸尘口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分布,每个所述吸入风道的出口均朝向远离所述吸尘口的方向延伸,所述风道件内还限定出一个汇流风道,所述汇流风道位于多个所述吸入风道的远离所述吸尘口的一侧,且每个所述吸入风道的出口均连通至所述汇流风道的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入风道为两个且分别为第一吸入风道和第二吸入风道,所述第一吸入风道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吸入风道的长度,在所述吸尘口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汇流风道靠近所述第一吸入风道和所述第二吸入风道中的所述第二吸入风道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入风道的入口与所述第二吸入风道的入口关于所述吸尘口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汇流风道整体位于所述吸尘口的中心线的靠近所述第二吸入风道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清洁设备还包括:电控装置,所述电控装置设于所述底板的上方,在所述吸尘口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电控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吸入风道的远离所述吸尘口的一侧,在所述吸尘口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电控装置位于所述汇流风道的靠近所述第一吸入风道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拍打器为一个或者多个,在所述吸尘口的宽度方向上,至少一个所述拍打器位于所述吸尘口的远离所述风道件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道件包括多个第一管形段和一个第二管形段,每个所述第一管形段内分别限定出一个所述吸入风道,所述第二管形段内限定出一个所述汇流风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清洁设备为除螨仪且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具有手柄,所述机壳的底壁为所述底板;除螨装置,所述除螨装置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底板上具有与所述除螨装置相对的开口区域;集尘装置,所述集尘装置设于所述风道件的上方,且所述集尘装置的脏空气入口与所述汇流风道的出口连通;和抽吸装置,所述抽吸装置设于所述机壳内,且位于所述拍打器的上方,所述抽吸装置的进气口与所述集尘装置的干净空气出口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道件为一体成型件且与所述底板装配相连,或者,所述风道件的一部分与所述底板一体成型,所述风道件的其余部分与所述一部分装配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清洁设备的部分组成部分的爆炸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清洁设备的部分组成部分装配后的仰视图,图中增加了支撑装置;
图3是图2中所示的清洁设备的部分组成部分的俯视图,图中风道件处于剖开状态;
图4是图3中所示的风道件的立体图,图中风道件不再是剖开状态;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清洁设备的爆炸图,图中以虚线表示透视状态的上盖。
附图标记:
清洁设备100;除螨仪101;
底板1;避让口11;吸尘口12;开口区域13;中心线L;
拍打器2;拍打头21;减振垫22;拍打头底盖23;
有刷直流电机24;拍打头顶盖25;
风道件3;第一管形段301;第二管形段302;
吸入风道31;吸入风道的入口311;吸入风道的出口312;
第一吸入风道31a;第二吸入风道31b;
汇流风道32;汇流风道的入口321;汇流风道的出口322;
第一密封垫33;
电控装置4;电源线41;
机壳5;底座51;上盖52;手柄53;
灯盖板54;出风海绵55;拨动开关56;开关滑钮57;
除螨装置6;集尘装置7;尘杯71;过滤器72;海帕网73;
尘杯密封圈74;过滤器盖75;尘杯出口密封圈76;
抽吸装置8;风机组件81;电机压座82;电机罩83;电机前罩84;电机密封圈85;
支撑装置9;压力弹簧91;压板92;微动开关93;小滚轮94;小滚轮支架9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设备100。
如图1所示,清洁设备100可以包括:底板1、拍打器2和风道件3,结合图2和图3,底板1上具有避让口11和吸尘口12,拍打器2与避让口11相对设置,风道件3设于底板1的上方,且风道件3内限定出多个吸入风道31(可以理解的是,多个吸入风道31相互独立、互不连通),每个吸入风道31的入口311均连通至吸尘口12。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设备100,由于风道件3具有多个吸入风道31,脏物通过吸尘口12进入风道件3时,可以分别经过多个吸入风道31吸入,之后再流向清洁设备100的集尘装置7,从而可以有效降低每个吸入风道31的吸气压力,使得吸尘口12的压力分散,避免吸尘口12产生吸力集中的问题。
相关技术中的一些除螨仪,通常具备拍打器,当除螨仪在床褥、沙发等位置进行除螨清洁时,拍打器工作以将床褥、沙发等清洁表面中的螨虫震出,再利用除螨仪底部的吸尘口吸走。然而,不同于具有滚刷的吸尘器,除螨仪由于具有拍打器,通常就不会再在吸尘口处设置能够分散压力的滚刷,也不设置能够防止床单吸入的滚刷盖板,也就是说,除螨仪的吸尘口仅为一个长条形的敞开口,当除螨仪的吸力较大时,吸尘口的压力集中,致使被清洁的床单或者被褥等很容易被吸入,造成吸尘口阻塞,影响清洁操作顺利进行。
然而,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设备100,即便吸尘口12处不设置滚刷及滚刷盖板,也可以通过多个吸入风道31使吸尘口12处的吸力分散开,避免吸尘口12处的吸力集中,将待清洁的床单或者被褥等吸入吸尘口12,避免吸尘口12被阻塞,保证清洁操作的顺利进行。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吸尘口12处设置滚刷和/或防止床单吸入的盖板等,从而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实际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道件3内还可以限定出一个汇流风道32,每个吸入风道31的出口312均连通至汇流风道32的入口321。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设备100,由于风道件3具有多个吸入风道31,脏物通过吸尘口12进入风道件3时,可以分别经过多个吸入风道31流入汇流风道32,之后再流向清洁设备100的集尘装置7,从而可以有效降低每个吸入风道31的吸气压力,使得吸尘口12的压力分散,避免吸尘口12产生吸力集中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多个吸入风道31位于吸尘口12的宽度同侧,且多个吸入风道31的入口311沿吸尘口12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分布,每个吸入风道31的出口312均朝向远离吸尘口12的方向延伸,汇流风道32位于多个吸入风道31的远离吸尘口12的一侧且与多个吸入风道31的出口312连通。
由此,风道件3可以全部位于吸尘口12的宽度方向F1上的同一侧,从而使得风道件3便于设置,而且,由于多个吸入风道31的入口311沿吸尘口12的长度方向F2间隔开,从而可以更好地分散吸尘口12的吸入压力,更好地避免床单或被褥的吸入问题,保证清洁操作顺利开展。此外,由于汇流风道32位于多个吸入风道31的远离吸尘口12的一侧,从而可以使得风道件3在吸尘口12的长度方向上的占用空间不超过吸尘口12的长度尺寸,进而可以保证清洁设备100的结构小巧。
需要说明的是,拍打器2的数量不限,例如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且拍打器2的位置不限,例如可以设于吸尘口12的两侧、或者上游侧(即前侧)、或者下游侧(即后侧)。例如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至少一个拍打器2在吸尘口12的宽度方向F1上,位于吸尘口12的远离风道件3的一侧(即上游侧)。由此,在清洁设备100工作的过程中,位于吸尘口12的远离风道件3的一侧的拍打器2,可以从吸尘口12的上游将脏物从床褥、沙发等上拍打出,从而位于下游的吸尘口12可以更加有效地将脏物吸走,从而提高清洁设备100的工作可靠性和有效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吸入风道31的总数可以为两个且分别为第一吸入风道31a和第二吸入风道31b,第一吸入风道31a的长度大于第二吸入风道31b的长度,在吸尘口12的长度方向上,汇流风道32靠近第一吸入风道31a和第二吸入风道31b中的第二吸入风道31b设置。由此,可以使得风道件3整体为非对称结构,从而可以利用汇流风道32的靠近第一吸入风道31a的一侧的空间设置清洁设备100的其他装置,进而可以提高清洁设备100的结构紧凑性。
例如在图3所示的具体示例中,清洁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电控装置4,电控装置4设于底板1的上方,在吸尘口12的宽度方向上,电控装置4位于第一吸入风道31a的远离吸尘口12的一侧,在吸尘口12的长度方向上,电控装置4位于汇流风道32的靠近第一吸入风道31a的一侧。也就是说,可以利用汇流风道32的靠近第一吸入风道31a的一侧的空间设置清洁设备100的电控装置4,从而可以提高清洁设备100的结构紧凑性,使得清洁设备100的体积可以小巧,便于使用。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电控装置4的具体构成不限,例如可以是电脑控制板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清洁设备100还可以包括与电控装置4相连的电源线41等(结合图1),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清洁设备100还可以包括与电控装置4相连的电池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吸入风道31a的入口311与第二吸入风道31b的入口311可以关于吸尘口12的中心线L对称设置。由此,可以使得吸尘口12处的吸气压力分散的更均匀,能够在避免床单或被褥吸入的前提下,提高吸尘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吸尘口12的中心线L指的是沿吸尘口12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将吸尘口12切分成长度相等的两半的中心线L。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汇流风道32整体位于吸尘口12的中心线L的靠近第二吸入风道31b的一侧。由此,汇流风道32的靠近第一吸入风道31a的一侧的空间可以更大,以设置更多数量或者更大体积的其他装置,进一步提高清洁设备100的紧凑性,使得清洁设备100的体积可以小巧,便于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风道件3可以包括多个第一管形段301和一个第二管形段302,每个第一管形段301内分别限定出一个吸入风道31,第二管形段302内限定出一个汇流风道32。由此,从外观上观察就可以看出风道件3包括几个吸入风道31,从而在向底板1等部件安装风道件3时,可以简单且有效地对风道件3定位,提高风道件3的装配效率,而且当第一管形段301和第二管形段302分别为一体成型件时,风道件3可以简单、可靠且有效地限定出多个吸入风道31和汇流风道32,降低吸入风道31和汇流风道32的漏风风险,且风道件3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管形段301和第二管形段302也可以为整体式的一体成型件,从而可以更好地避免风道件3的漏风问题。
此外,还可以利用相邻两个第一管形段301的外表面之间的空间、以及第一管形段301的外表面和第二管形段302的外表面之间的空间收容其他部件或装置,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清洁设备100的紧凑性,而且风道件3的用材较少,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风道件3还可以构造为其他结构形式,例如,风道件3还可以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盖板内具有多个上分隔筋,下盖板内具有多个下分隔筋,上盖板与下盖板扣合限定出风道空间,上分隔筋与下分隔筋对接成分隔筋,分隔筋将风道空间划分成多个吸入风道31和一个汇流风道32。
相比于上述方案,本方案无法从外观上看出风道件3具有几个吸入风道31,从而在向底板1等安装风道件3时,风道件3的定位较为难一些,且风道件3的结构较为复杂一些,对加工精度的要求较高一些,而且风道件3整体占据的空间要更多一些,但是却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件3可以具有多种可选形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风道件3可以为一体成型件且与底板1装配相连,从而可以保证风道件3的密封性,避免吸入风道31和汇流风道32的漏风问题。或者,在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些示例中,风道件3还可以为拆件设计,例如风道件3的一部分与底板1一体成型,风道件3的其余部分与上述一部分)(即风道件3的与底板1一体成型的那部分)装配相连,由此,可以满足不同的实际要求。需要说明的是,本段所述的“装配相连”的具体方式不限,例如可以是采用卡扣装配连接、超声波焊接装配连接、螺纹连接件装配连接等等,这里不作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清洁设备100可以为除螨仪101且包括:机壳5、除螨装置6、集尘装置7和抽吸装置8,机壳5上具有手柄53,机壳5的底壁为底板1,除螨装置6设于机壳5内,底板1上具有与除螨装置6相对的开口区域13,集尘装置7设于风道件3的上方,且集尘装置7的脏空气入口与汇流风道32的出口322连通,抽吸装置8设于机壳5内,且位于拍打器2的上方,抽吸装置8的进气口与集尘装置7的干净空气出口连通。由此,清洁设备100的结构紧凑,可以有效实现除螨。
例如,在清洁设备100工作中,拍打器2和除螨装置6工作,拍打器2将待清洁床褥或沙发等上的脏物拍起,除螨装置6进行杀菌除螨工作,抽吸装置8工作产生负压,使吸尘口12吸入上述脏物,并通过风道件3将混杂脏物的空气输送至集尘装置7,集尘装置7将脏物收集起来,经集尘装置7过滤后的干净空气流向抽吸装置8,再排出到机壳5外,从而实现清洁。
需要说明的是,拍打器2的结构不限,例如可以包括拍打头21、减振垫22、拍打头底盖23、有刷直流电机24、拍打头顶盖25等。此外,需要说明的是,除螨装置6的具体构成不限,例如可以是:汞灯、紫外线灯、超声波、电网装置等。具体而言,除螨装置6与底板1的相对设置位置不限,例如除螨装置6可以位于吸尘口12与拍打器2之间,从而可以在吸尘口12吸入脏物之前发挥工作。当然,也可以将除螨装置6设于底板1的其他位置,例如吸尘口12的两侧或者下游侧等。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除螨装置6为紫外线灯时,也可以在开口区域13设置灯盖板54等。
需要说明的是,抽吸装置8的具体构成不限,例如可以包括风机组件81、电机压座82、电机罩83、电机前罩84、电机密封圈85等。需要说明的是,机壳5的结构不限,例如可以包括可拆卸相连的底座51和上盖52,从而方便清洁设备100的装配,手柄53可以设于上盖52的顶部,从而方便使用和操作。此外,在图5所示的示例中,上盖52上还可以具有排风口,清洁设备100还可以包括设于电机罩83和排风口之间的出风海绵55,从而进一步提高排风的清洁性。另外,为了方便操作,手柄53上还可以设置拨动开关56和开关滑钮57等。
需要说明的是,集尘装置7的具体构成不限,例如尘杯71装置可以包括:尘杯71、过滤器72、海帕网73、尘杯密封圈74、过滤器盖75、尘杯出口密封圈76,此外,集尘装置7可以至少部分位于机壳5内,也可以全部位于机壳5外且与机壳5可拆卸相连,从而方便倒灰。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风道件3与集尘装置7的连接密封性,清洁设备10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汇流风道32的出口322处的密封垫33。
此外,当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设备100为除螨仪101时,清洁设备100还可以具有其他装置,例如图5中所示的支撑装置9,支撑装置9可以具有压力弹簧91、压板92、微动开关93、小滚轮94、小滚轮支架95等。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设备100,不限于除螨仪101,例如清洁设备100中的底板1、拍打器2和风道件3可以组成地刷组件,与清洁设备100的主体部件可拆卸相连,清洁设备100的主体部件可以包括上述集尘装置7和抽吸装置8等(图未示出该示例),在此不作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上具有避让口和吸尘口;
拍打器,所述拍打器与所述避让口相对设置;
风道件,所述风道件设于所述底板的上方,且所述风道件内限定出多个吸入风道,每个所述吸入风道的入口均连通至所述吸尘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吸入风道位于所述吸尘口的宽度同侧,且多个所述吸入风道的入口沿所述吸尘口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分布,每个所述吸入风道的出口均朝向远离所述吸尘口的方向延伸,所述风道件内还限定出一个汇流风道,所述汇流风道位于多个所述吸入风道的远离所述吸尘口的一侧,且每个所述吸入风道的出口均连通至所述汇流风道的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风道为两个且分别为第一吸入风道和第二吸入风道,所述第一吸入风道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吸入风道的长度,在所述吸尘口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汇流风道靠近所述第一吸入风道和所述第二吸入风道中的所述第二吸入风道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入风道的入口与所述第二吸入风道的入口关于所述吸尘口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风道整体位于所述吸尘口的中心线的靠近所述第二吸入风道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控装置,所述电控装置设于所述底板的上方,在所述吸尘口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电控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吸入风道的远离所述吸尘口的一侧,在所述吸尘口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电控装置位于所述汇流风道的靠近所述第一吸入风道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打器为一个或者多个,在所述吸尘口的宽度方向上,至少一个所述拍打器位于所述吸尘口的远离所述风道件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件包括多个第一管形段和一个第二管形段,每个所述第一管形段内分别限定出一个所述吸入风道,所述第二管形段内限定出一个所述汇流风道。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设备为除螨仪且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上具有手柄,所述机壳的底壁为所述底板;
除螨装置,所述除螨装置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底板上具有与所述除螨装置相对的开口区域;
集尘装置,所述集尘装置设于所述风道件的上方,且所述集尘装置的脏空气入口与所述汇流风道的出口连通;和
抽吸装置,所述抽吸装置设于所述机壳内,且位于所述拍打器的上方,所述抽吸装置的进气口与所述集尘装置的干净空气出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件为一体成型件且与所述底板装配相连,或者,所述风道件的一部分与所述底板一体成型,所述风道件的其余部分与所述一部分装配相连。
CN202020441989.0U 2020-03-31 2020-03-31 清洁设备 Active CN2120154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41989.0U CN212015453U (zh) 2020-03-31 2020-03-31 清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41989.0U CN212015453U (zh) 2020-03-31 2020-03-31 清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15453U true CN212015453U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88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41989.0U Active CN212015453U (zh) 2020-03-31 2020-03-31 清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154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97674B (zh) 手持式吸尘器
JP4722958B2 (ja) 真空掃除機
WO2017117868A1 (zh) 手持式吸尘器
CA2753065C (en) Vacuum cleaner with recirculated cooling air
CN208404385U (zh)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KR20110069965A (ko) 필터장치가 구비된 진공청소기
CN205458413U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212015453U (zh) 清洁设备
CN210249701U (zh) 便携式真空处理装置
CN210330462U (zh) 一种便携式吸尘器
CN211511630U (zh) 家用吸尘器
JP6387519B2 (ja) 集塵装置
CN205458415U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215128110U (zh) 一种清洁设备
EP1952742A2 (en) Motor assembly and vacuum cleaner having the same
CN216439129U (zh)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WO2021008066A1 (zh) 真空吸尘器
CN205458414U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212816108U (zh) 尘杯组件和吸尘器
CN205625802U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216308086U (zh) 一种净化风机及净化器
WO2022223014A1 (zh) 真空吸尘器
CN219289355U (zh) 布艺清洁机的手柄组件和布艺清洁机
CN211460007U (zh) 一种除螨吸尘器
CN216060371U (zh)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集污装置及清洁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