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11273U - 天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天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11273U
CN212011273U CN201890001048.6U CN201890001048U CN212011273U CN 212011273 U CN212011273 U CN 212011273U CN 201890001048 U CN201890001048 U CN 201890001048U CN 212011273 U CN212011273 U CN 2120112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element
feeding
antenna device
characteristic control
capacitive reac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9000104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水野浩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kow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kow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kowo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kowo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112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1127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9/0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01Q19/22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a secondary device in the form of a single substantially straight conductive element
    • H01Q19/26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a secondary device in the form of a single substantially straight conductive element the primary active element being end-fed and elongat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44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electric or mag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reflecting, refracting, or diffract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the radiating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6Details
    • H01Q9/14Length of element or elements adjustab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30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Landscapes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同时满足指向性的控制和小型化的天线装置。使馈电元件(10)和无馈电元件(20)以规定间隔相对。控制电路(30)在维持无馈电元件(20)的位置以及物理长度的同时使该无馈电元件(20)的电气长度变化。例如通过将无馈电元件(20)和电容器(22)连接,而使无馈电元件(20)作为馈电元件(10)的引向器工作。再者,通过将无馈电元件(20)和线圈(23)连接,而使无馈电元件(20)作为馈电元件(10)的反射器工作。

Description

天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够同时满足指向性的控制和小型化的天线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具有指向性的车载用天线装置,已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天线装置。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天线装置中,配置由移动电话系统使用的两种移动电话用天线、和由车车间通信系统使用的车车间通信用天线,使得当车载天线装置搭载于车辆时从车车间通信用天线来看,移动电话用天线以及另一个移动电话用天线成为车辆前方侧。在车车间通信用天线的馈电状态下,两种移动电话用天线作为引向器工作,提高车车间通信用天线的向车辆前方侧的指向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51492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在构成指向性天线的情况下,通常需要引向器、发射器、反射器这三个元器件。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天线装置中,也各自以规定间隔设有作为引向器、发射器、反射器工作的三个元器件。
但是,在车载用天线装置的情况下,对于配置各元器件的空间具有界限。另外,在接收GHz带的高频的天线装置的情况下,元器件为几mm的大小,元器件数量越多,设计越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天线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馈电元件;无馈电元件,其与所述馈电元件以规定间隔相对;和特性控制机构,其通过在维持所述无馈电元件的位置以及物理长度的同时使该无馈电元件的电气长度变化,而控制所述馈电元件的指向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构成的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天线基板的主视图。
图3A是馈电元件的水平面的指向特性图,表示在无馈电元件上连接有线圈的情况的例。
图3B是馈电元件的水平面的指向特性图,表示在无馈电元件上连接有电容的情况的例。
图4是示意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构成的图。
图5是示意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构成的图。
图6是第3实施方式中所用的第1切换电路的构成图。
图7A是馈电元件的水平面的指向特性图,表示二极管成为非导通的情况的例。
图7B是馈电元件的水平面的指向特性图,表示二极管成为导通的情况的例。
图8是第4实施方式中所用的第1切换电路的构成图。
图9是第5实施方式中所用的第1切换电路的构成图。
图10是示意表示第6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构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示意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1的构成的图。该天线装置1是在5.9GHz频段共振的车载用天线装置,具有馈电元件10、无馈电元件20、以及控制电路30。馈电元件10作为接地型天线(发射器)工作。无馈电元件20为一个,作为反射器或者引向器工作。
馈电元件10和无馈电元件20大致平行,以共振频率的波长(λ)的大约1/8分离地配置。馈电元件10的物理长度为共振频率的波长(λ)的1/4,无馈电元件20的物理长度比共振频率的波长(λ)的1/4短。馈电元件10的基端为馈电点P,与通信机40电连接。另一方面,在无馈电元件20的基端,设有用于切换对无馈电元件20加载的电抗的切换电路21。
切换电路21作为用于切换向无馈电元件20连接的电抗元件的切换机构来工作。即,切换电路21将一端成为接地电位的容性电抗的另一端、或者一端成为接地电位的感性电抗的另一端选择性地向无馈电元件20连接。另外,由切换电路21和控制电路30构成特性控制机构。通过该特性控制机构,能够改变电抗的类型(例如容性电抗或感性电抗)或者大小。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成为容性电抗元件一例的电容器22、和作为感性电抗元件一例的线圈23,并由SPDT(Single Pole Dual Throw;单刀双掷)开关构成与无馈电元件20导通的部分。但开关并不一定限于SPDT开关。切换电路21的工作依照基于通信机40的操作而由控制电路30所生成的控制信号。
在本说明书中,为了方便,将馈电元件10、无馈电元件20、切换电路21、电容器22、线圈23总称为“天线部”。天线部形成于由相对于接地电位的面(接地板)沿垂直方向竖立设置的绝缘部件构成的天线基板的同一面上。图2为该天线基板B的主视图。
天线部中的馈电元件10以及无馈电元件20例如通过将导电膜蒸镀或蚀刻于天线基板B而形成。切换电路21、电容器22以及线圈23安装于无馈电元件20的基端部分。馈电点P和接地电位的面在天线基板B的下端侧电连接。
如图2所示,天线基板B为长度h1和宽度w1是12mm的矩形状。馈电元件10中,离天线基板B的下端的长度h2为10mm且宽度w2为1.5mm。馈电元件10与无馈电元件20之间的距离w3为5.25mm。无馈电元件20的包括设于基端部的切换电路21、电容器22以及线圈23在内的长度h3为9mm。另外,前端部的宽度w4为1mm,基端部的宽度w5为2mm。这样地,本实施方式的天线部极其微小。
控制电路30基于通信机40的指示来控制切换电路21的切换方向。例如,通过切换电路21使无馈电元件20和线圈23连接。在该情况下,无馈电元件20与线圈23的电气长度的合计比1/4波长(λ/4)长。即,从馈电元件10来看,电气长度比自身长的导体存在于以1/8波长(λ/8)分离的部位。由此,无馈电元件20相对于馈电元件10作为反射器而工作。
另一方面,通过切换电路21使无馈电元件20与电容器22连接。在该情况下,无馈电元件20的电气长度比1/4波长短。从馈电元件10来看,长度比自身短的导体存在于以1/8波长(λ/8)分离的部位。由此,无馈电元件20相对于馈电元件10作为引向器而工作。
图3A是表示无馈电元件20与线圈23连接的情况下的馈电元件10的水平面的指向性的特性图。图3B是表示无馈电元件20与电容器22连接的情况下的馈电元件10的水平面的指向性的特性图。图3A、图3B中,角度0度为从馈电元件10朝向无馈电元件20的方向,角度-180度为从无馈电元件20朝向馈电元件10的方向。即,无馈电元件20存在于角度0度的方向,馈电元件10存在于角度-180度的方向。
此外,图3A、图3B为将电容器22的静电容量设为1pF、将线圈23的电感设为1nH、将馈电元件10的共振频率设为5.9GHz的频率时的指向性的例子。
如图3A所示,当通过切换电路21使无馈电元件20和线圈23连接时,馈电元件10的指向性在角度-180度的方向上变大。即,证明了无馈电元件20作为反射器来工作。另外,如图3B所示,当通过切换电路21使无馈电元件20和电容器22连接时,馈电元件10的指向性在角度0度的方向上变大。即,证明了无馈电元件20作为引向器来工作。
这样地,通过改变切换电路21的切换方向,能够控制馈电元件10的指向性。另外,仅由馈电元件10和无馈电元件20这两个元件构成指向性天线,由此与由三个元器件(发射器、反射器、引向器)构成的通常的指向性天线相比变得简洁且小型,并能够同时实现指向性控制。如上所述,在5.9GHz频段使用的天线装置的尺寸是微小的,由此该效果巨大。
此外,也可以代替线圈23,使用静电电容值比电容器22大的其他电容器(例如1000pF)。在该情况下可以得到与使用线圈23的情况同样的效果。
<第2实施方式>
图4是示意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2的构成的图。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布局,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
第2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2中,天线部的构成不同于第1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1。即,作为切换机构,使用了可变电容元件24、例如市场销售的可变容量二极管。天线部形成于绝缘性的天线基板B这一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可变电容元件24是通过向一端和另一端供给从控制电路32输出的电压而使静电电容值变化的元件。当可变电容元件24的静电电容值较大时,对于馈电元件10来说,存在电气长度比自身长的导体。因此,无馈电元件20作为相对于馈电元件10的反射器来工作。另一方面,当可变电容元件24的静电电容值较小时,对于馈电元件10来说,存在电气长度比自身短的导体。因此,无馈电元件20作为相对于馈电元件10的引向器来工作。
表示可变电容元件24的静电电容值较大时的馈电元件10的水平面的指向性的特性图是与图3A同样的。另外,表示可变电容元件24的静电电容值较小时的馈电元件10的水平面的指向性的特性图是与图3B同样的。
此外,该例子表示图3A中将可变电容元件24的静电电容值设为10pF,图3B中将可变电容元件24的静电电容值设为1pF,将馈电元件10的共振频率设为5.9GHz的情况。
这样地,通过使可变电容元件24的静电电容值根据从控制电路32供给的电压变化,而能够比第1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更简单地实现馈电元件10指向性的控制、和天线装置的小型化。
<第3实施方式>
图5是示意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3的构成的图。对于与由第1实施方式所示的部件相同的构成部件,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
第3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3的天线部中,馈电元件10B的电气长度为共振频率的波长(λ)的1/2,在其基端部设有匹配电路11。匹配电路11由设于馈电元件10B的基端与接地电位的面之间的电容器CO、和设于馈电元件10B的基端与馈电点P之间的线圈LO构成。匹配电路11是从馈电点P来看使馈电元件10B侧的特性阻抗与跟馈电点P连接的线路的特性阻抗一致的电路。另外,匹配电路11是为了抑制信号成分在馈电点P与馈电元件10B之间的反射而设的。
在第3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3中,在无馈电元件20B的两端侧设有上侧辅助元件201和下侧辅助元件202。而且,在天线装置3中,在上侧辅助元件201与无馈电元件20B之间设有第1切换电路211,在无馈电元件20B与下侧辅助元件202之间设有第2切换电路212。第1切换电路211以及第2切换电路212通过控制电路33来控制切换工作。
上侧辅助元件201以及下侧辅助元件202是分别为与无馈电元件20B相同的材质且为相同宽度的导电性部件。上侧辅助元件201、无馈电元件20B以及下侧辅助元件202的物理长度的合计值长于共振频率的波长(λ)的1/2波长。但是,若仅看无馈电元件20B,即,无馈电元件20B的物理长度比共振频率的波长(λ)的1/2波长短。
第1切换电路211以及第2切换电路212是相同构成的电路。因此作为代表,参照图6来说明第1切换电路211的构成以及工作。
如图6所示,第1切换电路211是在上侧辅助元件201与无馈电元件20B之间并联有线圈L11和电容器C11的电路。在上侧辅助元件201的连接点与线圈L11的一端之间插入有二极管D11。二极管D11的阳极(anode)连接于线圈L11的一端,阴极(cathode)连接于电容器C11的一端。向二极管D11的阴极侧,经由电阻R111供给有直流电压V11。二极管D11的阳极侧经由电阻R112被保持于接地电位。
此外,线圈L11的电感为0.5nH,电容器C11的静电容量为1pF,馈电元件10B的共振频率为5.9GHz。
二极管D11通过根据来自控制电路33的控制信号供给或不供给直流电压V11,而成为ON(导通)或者OFF(非导通)。即,二极管D11作为转换元件来工作。第2切换电路212也与第1切换电路211同步地成为导通或者非导通。
在二极管D11为非导通时,上侧辅助元件201-无馈电元件20B-下侧辅助元件202仅由电容器C11连接,对于馈电元件10B来说,存在电气长度比自身长的导体。由此,无馈电元件20B相对于馈电元件10B作为反射器来工作。
在二极管D11为导通时,线圈L11和电容器C11作为陷波器(TRAP)(并联共振电路)工作。即,上侧辅助元件201与无馈电元件20B之间、以及无馈电元件20B与下侧辅助元件202之间的阻抗在非共振时以外成为无限大(截断),对于馈电元件10B来说,存在电气长度比自身短的导体。由此,无馈电元件20B相对于馈电元件10B作为引向器而工作。
图7A是表示二极管D11成为非导通的情况下的馈电元件10B的水平面的指向性的特性图。图7B是表示二极管D11成为导通的情况下的馈电元件10B的水平面的指向性的特性图。在图7A、图7B中,角度0度为从馈电元件10B朝向无馈电元件20B的方向,角度-180度为从无馈电元件20B朝向馈电元件10B的方向。即,无馈电元件20存在于角度0度的方向,馈电元件10存在于角度-180度的方向。
如图7A所示,在二极管D11成为非导通的情况下,无馈电元件20B相对于馈电元件10B作为反射器来工作,因此馈电元件10B的指向性在角度-180度的方向上变大。另外,如图7B所示,在二极管D11成为导通的情况下,无馈电元件20B作为引向器来工作,因此馈电元件10B的指向性在角度0度的方向上变大。
这样地,通过切换二极管D11的导通和非导通,能够控制馈电元件10B的指向性,能够同时实现天线装置的小型化。
另外,在第3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3中,设有将上侧辅助元件201以及下侧辅助元件202、和上侧辅助元件201以及下侧辅助元件202与无馈电元件20B的电连接设为导通或者非导通的第1切换电路211以及第2切换电路212,因此无馈电元件20B的电气长度的调整变得比天线装置1和天线装置2容易。
此外,在第3实施方式中,表示设有上侧辅助元件201以及第1切换电路211、和下侧辅助元件202以及第2切换电路212的两组的情况下的例子。但是,从使天线装置2的构成更简洁化的观点来看,也可以为仅在无馈电元件20B的两端部中的一端设置第1切换电路211的构成。例如,当成为仅在无馈电元件20B的一端设置上侧辅助元件201和第1切换电路211的构成时,上侧辅助元件201以及无馈电元件20B的物理长度的合计值长于共振频率的波长(λ)的1/2波长,但若仅看无馈电元件20B,即,无馈电元件20B的物理长度比共振频率的波长(λ)的1/2波长短。
<第4实施方式>
在第4实施方式中,表示作为切换机构的第1切换电路的其他例。天线装置的构成部件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对于与由第3实施方式所示的部件相同的构成部件,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
图8为第4实施方式中的第1切换电路221的构成图。在与第3实施方式的对比中,对应于第1切换电路211。与第3实施方式中的第2切换电路212对应的切换电路也是与图8所示的第1切换电路221相同的构成。
第1切换电路221是使线圈L21和电容器C21在上侧辅助元件201与无馈电元件20B之间并联的电路。线圈L21的电感为0.5nH,电容器C21的静电容量为1pF,馈电元件10B的共振频率为5.9GHz。
上侧辅助元件201连接于线圈L21的一端与电容器C21的一端之间。在上侧辅助元件201的连接点与电容器C21的一端之间插入有二极管D21。二极管D21的阳极连接于电容器C21的一端,阴极连接于线圈L21的一端。在二极管D21的阴极侧经由电阻R211供给有直流电压V21,阳极侧经由电阻R212维持于接地电位。在线圈L21的另一端与电容器C21的另一端之间,连接有用于过滤直流电流和低频信号成分的滤波电容器(cut condenser)C22。
二极管D21通过根据来自控制电路33的控制信号供给或不供给直流电压V21,而成为ON(导通)或者OFF(非导通)。即,二极管D21作为转换元件工作。未图示的第2切换电路通常也与第1切换电路221同步地成为导通或者非导通。
在二极管D21成为非导通的情况下,上侧辅助元件201-无馈电元件20B-下侧辅助元件202由线圈L21和滤波电容器C22连接。因此,对于馈电元件10B来说,存在电气长度比自身长的导体,无馈电元件20B相对于馈电元件10B作为反射器来工作。
在二极管D21成为导通的情况下,线圈L21和电容器C21作为陷波器(并联共振电路)工作。即,在上侧辅助元件201与无馈电元件20B之间、以及无馈电元件20B与下侧辅助元件202之间的阻抗在非共振时以外成为无限大(截断),对于馈电元件10B来说,存在电气长度比自身短的导体。由此,无馈电元件20B相对于馈电元件10B作为引向器工作。
表示二极管D21成为非导通的情况下的馈电元件10B的水平面的指向性的特性图是与图7A同样的。另外,表示二极管D21成为导通的情况下的馈电元件10B的水平面的指向性的特性图是与图7B同样的。
这样地在第4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中,也通过切换二极管D21的导通或非导通,能够控制馈电元件10B的指向性。尤其,在第4实施方式中设有滤波电容器C22,因此能够更正确地进行引向器和反射器的切换。
<第5实施方式>
在第5实施方式中,表示作为切换机构的第1切换电路的其他例。天线装置的构成部件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对于与第3实施方式所示的部件相同的构成部件,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
图9是第5实施方式中的第1切换电路231的构成图。在与第3实施方式的对比中,对应于第1切换电路211。与第3实施方式中的第2切换电路212对应的切换电路也与图9所示的第1切换电路231相同。
图9所示的第1切换电路231是在上侧辅助元件201与无馈电元件20B之间并联有线圈L31和可变容量二极管VC31的电路。可变容量二极管VC31是能够使静电电容值变化的二极管,与线圈L31一同在共振频率中作为陷波器(并联共振电路)工作。在上侧辅助元件201与线圈L31的一端之间插入有滤波电容器C31。另外,在线圈L31的另一端与无馈电元件20B之间插入有滤波电容器C32、C33。滤波电容器C31、C32、C33是过滤直流电流的电容器。线圈L31的电感为0.5nH,可变容量二极管V31中在静电电容值较小的情况下为1pF,在较大的情况下为1.5pF。另外,馈电元件10B的共振频率为5.9GHz。
在可变容量二极管VC31的一端(连接有滤波电容器C31的端部),经由电阻R311供给有直流电压V31,阳极侧经由电阻R312维持于接地电位。
在可变容量二极管VC31的静电电容值为没有由线圈L31的感应器作为陷波器工作的静电电容值(1pF)时,对于馈电元件10B来说,存在电气长度比自身长的导体。因此,无馈电元件20B作为反射器来工作。
另一方面,在可变容量二极管VC31的静电电容值为作为陷波器工作的静电电容值的(1.5pF)时,上侧辅助元件201与无馈电元件20B、以及无馈电元件20B与下侧辅助元件202的连接被截断,对于馈电元件10B来说,存在电气长度比自身短的导体。因此,无馈电元件20B作为引向器工作。
表示可变容量二极管VC31的静电电容值为没有作为陷波器工作的静电电容值时的馈电元件10B的水平面的指向性的、基于模拟的特性图是与图7A同样的。另外,表示可变容量二极管VC31的静电电容值为作为陷波器工作的静电电容值时的馈电元件10B的水平面的指向性的、基于模拟的特性图是与图7B同样的。
这样地,通过第5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也使可变容量二极管VC31的静电电容值变化,由此能够控制馈电元件10B的指向性。尤其,在第5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中,仅通过可变容量二极管VC31的控制而能够实现馈电元件10B的指向性控制,因此能够使天线装置的装置构成简化。
<第6实施方式>
第6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中,切换机构的构成不同于第3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3。切换机构以外的构成部件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对于与第3实施方式所示的部件相同的构成部件,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
图10是示意表示第6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6的构成的图。该天线装置6是图5所示的第3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3中的将无馈电元件侧的构成一部分变形后的装置。即,没有第3实施方式中的上侧辅助元件201以及第1切换电路211,且使成为切换机构一例的切换电路241位于接地电位的面的附近。
由此,不仅能够起到由第3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发挥的效果,而且能够起到提高天线效率的效果。即,对于馈电元件10B来说,存在电气长度比自身短的导体,无馈电元件20B作为引向器工作时,与天线装置3相比,向无馈电元件20B流动的电流波腹的位置高于接地电位的面。因此,电流分布相对高于接地电位的面,从接地电位的面到无馈电元件20B的距离看起来变长,能够得到馈电元件10B的天线效率变好的效果。
如以上所说明地,在第1至第6实施方式中,将馈电元件10、10B和无馈电元件20、20B以规定间隔相对地配置,并设有特性控制机构(控制电路30、32、33、34),该特性控制机构在维持无馈电元件20、20B的位置以及物理长度的同时,使该无馈电元件20、20B的电气长度变化,由此使无馈电元件20,20B作为引向器或者反射器来工作。由此能够同时实现指向性控制和天线装置的小型化。
另外,在第1至第6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无馈电元件20、20B的电气长度变化的例子,但从同时实现天线装置的小型化和指向性控制的观点来看,也能够使电气长度发生变化的元件相反。即,通过设为使无馈电元件20、20B的物理长度为固定,在馈电元件10、10B设有上述切换机构的构成,也能够使馈电元件10、10B的电气长度变化。例如,在通过切换机构使共振频率变低的带域中,馈电元件10、10B的电气长度变长。在该情况下,无馈电元件20、20B作为引向器工作。另一方面,在通过切换机构使共振频率变高的带域中,馈电元件10、10B的电气长度变短。在该情况下,无馈电元件20、20B作为反射器工作。
此外,在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车载用天线装置的情况的例子,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适用于车载用天线装置,也能够适用于固定型或移动型天线装置。另外,也能够运用为薄型的特征,作为能够拆装自如地安装于个人电脑等的安装型天线装置来实施。
在各实施方式中,还说明了馈电元件10、10B的共振频率为5.9GHz的情况的例子,但共振频率可以为除此之外。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实现指向性的控制和小型化的天线装置。

Claims (14)

1.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馈电元件;
无馈电元件,其与所述馈电元件以规定间隔相对;和
特性控制机构,其通过在维持所述无馈电元件的位置以及物理长度的同时使该无馈电元件的电气长度变化,而控制所述馈电元件的指向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性控制机构根据所述无馈电元件的电气长度,使所述无馈电元件作为相对于所述馈电元件的引向器或者反射器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性控制机构通过变更对所述无馈电元件加载的电抗的类型或者大小,而使所述无馈电元件的电气长度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性控制机构具有:各自的一端成为接地电位的感性电抗元件以及容性电抗元件;和
将所述感性电抗元件的另一端以及所述容性电抗元件的另一端选择性地向所述无馈电元件连接的切换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性控制机构具有:各自的一端成为接地电位的第1容性电抗元件以及第2容性电抗元件,该第2容性电抗元件具有不同于所述第1容性电抗元件的电抗;和
将所述第1容性电抗元件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2容性电抗的另一端选择性地向所述无馈电元件连接的切换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性控制机构具有可变电容元件,所述可变电容元件的一端成为接地电位,另一端与所述无馈电元件连接,且
所述特性控制机构具有使从所述可变电容元件输出的容性电抗的大小变化的控制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性控制机构构成为,在所述无馈电元件的两端部中的至少一端具有导电性的辅助元件、和将所述辅助元件与所述无馈电元件电连接的切换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电路包括以所述馈电元件的共振频率共振的并联共振电路,
所述并联共振电路在非共振时将所述辅助元件和所述无馈电元件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并联共振电路或者所述切换电路与所述无馈电元件之间插入有滤波电容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馈电元件是作为接地型天线工作的元件,
在所述馈电元件的基端与馈电点之间连接有感性电抗元件,
在所述基端与接地电位的面之间连接有容性电抗元件,
由所述感性电抗元件和所述容性电抗元件构成所述馈电元件的匹配电路。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馈电元件以及所述无馈电元件形成于相对于接地电位的面沿垂直方向设置的绝缘性的天线基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馈电元件在5.9GHz频段共振。
13.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馈电元件;
无馈电元件,其与所述馈电元件以规定间隔相对;和
特性控制机构,其通过在维持所述无馈电元件的位置以及物理长度的同时使所述馈电元件的电气长度变化,而控制所述馈电元件的指向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性控制机构根据所述馈电元件的电气长度,使所述无馈电元件作为相对于所述馈电元件的引向器或者反射器工作。
CN201890001048.6U 2017-07-31 2018-06-28 天线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1127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48520A JP2019029869A (ja) 2017-07-31 2017-07-31 アンテナ装置
JP2017-148520 2017-07-31
PCT/JP2018/024606 WO2019026488A1 (ja) 2017-07-31 2018-06-28 アンテ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11273U true CN212011273U (zh) 2020-11-24

Family

ID=65234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9000104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11273U (zh) 2017-07-31 2018-06-28 天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9029869A (zh)
CN (1) CN212011273U (zh)
WO (1) WO20190264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3073695A (ja) * 2021-11-16 2023-05-26 原田工業株式会社 半波長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る低背型アンテ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65108A1 (fr) * 1998-06-10 1999-12-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ntenne radio
JP2003304112A (ja) * 2002-04-09 2003-10-24 Advanced Tele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International アレーアンテナ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装置
JP3762349B2 (ja) * 2002-10-08 2006-04-05 株式会社国際電気通信基礎技術研究所 アレーアンテナの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US7330152B2 (en) * 2005-06-20 2008-02-12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Reconfigurable, microstrip antenna apparatus,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26488A1 (ja) 2019-02-07
JP2019029869A (ja) 2019-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82157B1 (ko) 멀티밴드 안테나 및 통신장치
CN112928456B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US8199057B2 (en) Antenna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6950065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1971418B (zh) 可调节的多频带天线
EP1908146B1 (en) Adjustable multiband antenna
CN109193153B (zh) 天线系统、方法以及移动通信装置
JPWO2005069439A1 (ja) マルチバンドアンテナ及び携帯型の通信機器
US20090273531A1 (en) Antenna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10741506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及移动终端
JP2002076750A (ja)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無線機
EP1869726A1 (en) An antenna having a plurality of resonant frequencies
SE525359C2 (sv) Flerbandsantenn
CN114447583B (zh) 天线及电子设备
EP3050156A1 (en) Techniques of tuning an antenna by weak coupling of a variable impedance component
EP1858115A1 (en) Antenna device and portable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prising such an antenna device
US8614647B2 (en) Antenna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antenna device
JP2013017112A (ja) アンテナ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無線通信装置
CN113851821B (zh) 终端天线及移动终端设备
JP4645603B2 (ja) アンテナ構造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無線通信装置
US20130021211A1 (en) Antenna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212011273U (zh) 天线装置
CN114762190A (zh) 天线装置
EP2173006A1 (en) Multi-band antenna device and portable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prising such an antenna device
JP2006165834A (ja) アンテ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