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08620U - 基于纳米酶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卡 - Google Patents

基于纳米酶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08620U
CN212008620U CN202020247124.0U CN202020247124U CN212008620U CN 212008620 U CN212008620 U CN 212008620U CN 202020247124 U CN202020247124 U CN 202020247124U CN 212008620 U CN212008620 U CN 2120086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noenzyme
detection
novel coronavirus
antibody
nitrocellulose memb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4712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祥胜
蔡启正
马兴标
项磊
梁果义
佘妙琴
冯致婷
刘敏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24712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086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086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086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纳米酶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卡,包括:底座,设有若干安装槽;盖体,包括第一观察窗和第一安装孔,以及第二观察窗和第二安装孔;第一检测条,设于所述第一观察窗的下方;第一采集管,包括管体和管盖;第二检测条,设于第二观察窗的下方;第二采集管,包括管体和管盖。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纳米酶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卡通过将第一检测条和第二检测条装入同一个底座上,分别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抗体和抗原。虽然采用了两条检测条,但检测时只需要直接加入被检样品,并不增加检测的步骤和复杂性,极大地减少了检测卡的复杂性。

Description

基于纳米酶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纳米酶技术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卡。
背景技术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ICTV)宣布新型冠状病毒的正式名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当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赛宣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将正式被命名为“COVID-19”
目前有关于新冠病毒感染诊断程序使用PCR进行咽拭子的核酸检测,但是PCR检测常常出现漏检的情况发生,例如一个人检了6次都是阴性,第7次才检出阳性,说明假阴性很高。而早期使用肺部CT诊断意义不大。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可以信赖的检测方法。
引起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的病原体SARS-CoV 为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具有棘突蛋白S(spike),基质蛋白M(matrix),包膜蛋白E (Envelope)和核蛋白N(nuclear protein)等数种结构蛋白。冠状病毒S蛋白参与病毒与细胞受体结合、介导病毒与宿主膜融合。同时,S蛋白主要负责诱导宿主免疫反应和病毒中和抗体。S蛋白还决定病毒组织嗜性。冠状病毒M蛋白位于病毒粒子内部和外部,是病毒包膜重要组成成分
要组成成分和病毒释放关键蛋白。冠状病毒核衣壳蛋白(N蛋白)有一个结构性作用,并参与RNA合成。E蛋白具有离子通道活性,在发挥离子通道作用时,是形成五聚体高级结构而发挥作用,冠状病毒E和M控制着病毒粒子组装,研究证实E蛋白缺失突变株丧失致病力。核衣壳蛋白(N)在冠状病毒RNA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全序列由复旦大学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提交至NCBI GenBank数据库,其中28274—29533位为“N”基因可产生病毒核衣壳蛋白(N蛋白)。参考其他冠状病毒,已知N蛋白与病毒基因组 RNA相互缠绕形成病毒核衣壳,在病毒RNA的合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N 蛋白相对保守,在病毒的结构蛋白中所占比例最大,感染早期机体就能产生抗N蛋白的高水平抗体,可以利用N蛋白建立快速检测SARS-CoV-2血清抗体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纳米酶技术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卡,以方便的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纳米酶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卡,用于对咽拭子、尿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血液中的一种进行检测,包括:
底座,设有若干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长度方向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延伸;
盖体,覆盖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盖体包括透明的第一观察窗和第一安装孔,以及透明的第二观察窗和第二安装孔;
第一检测条,设于所述安装槽内并且所述所述第一观察窗的下方以透过所述第一观察窗被观察,所述第一检测条包括第一底片、第一上样片、第一纳米酶片、第一硝酸纤维素膜和第一吸水纸,所述第一上样片设于所述第一底片的一端,所述第一纳米酶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上样片接触,另外一端与所述第一硝酸纤维素膜的一端接触,所述第一硝酸纤维素膜的另外一端与所述第一吸水纸接触,其中,所述第一纳米酶片含偶联纳米酶颗粒的新型冠状病毒的X蛋白抗原,所述第一硝酸纤维素膜包括沿长度方向分布并且相互分离的第一检测线和第一质控线,所述第一检测线为包被在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新型冠状病毒的X蛋白抗原,所述第一质控线为包被在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抗新型冠状病毒抗原的抗体;
第一采集管,包括管体和管盖,所述管盖一端插入所述管体内以连接于所述管体,另外一端设有滴液端,所述第一采集管倒立插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使得所述滴液端朝向所述第一检测条,以将所述管体内的检测液滴入所述第一检测条;
第二检测条,设于所述安装槽内并且位于所述第二观察窗的下方以透过所述第二观察窗被观察,所述第二检测条包括第二底片、第二上样片、第二纳米酶片、第二硝酸纤维素膜和第二吸水纸,所述第二上样片设于所述第二底片的一端,所述第二纳米酶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上样片接触,另外一端与所述第二硝酸纤维素膜的一端接触,所述第二硝酸纤维素膜的另外一端与所述第二吸水纸接触,其中,所述第二纳米酶片含偶联纳米酶颗粒的抗新型冠状病毒的X蛋白抗体,所述第二硝酸纤维素膜包括沿长度方向分布并且相互分离的第二检测线和第二质控线,所述第二检测线为包被在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抗新型冠状病毒的X蛋白抗体,所述第二质控线为包被在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抗鼠IgG抗体;
第二采集管,包括管体和管盖,所述管盖一端插入所述管体内以连接于所述管体,另外一端滴液端,所述第二采集管倒立插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使得所述滴液端朝向所述第二检测条,以将所述管体内的检测液滴入所述第二检测条。
优选地,所述X蛋白为S蛋白,M蛋白,N蛋白,E蛋白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纳米酶颗粒为四氧化三铁颗粒。
优选地,所述底座还包括若干卡座,所述卡座设于所述安装槽附近,用于卡持所述第一检测条和第二检测条。
优选地,所述底座还包括导向部,设于所述安装槽的端部,用于引导所述第一检测条和第二检测条移动至所述安装槽内。
优选地,所述盖体还包括与所述安装槽对应的插口,所述第一检测条和第二检测条通过所述插口进入所述安装槽内。
优选地,所述上样片为采用玻璃纤维膜或者无纺布材料制作的上样片。
优选地,所述管盖还包括:
第一凸台,沿所述管盖的轴向延伸以插入所述管体;
第二凸台,沿所述管盖的轴承延伸以插入所述第一安装孔或第二安装孔,所述滴液端沿轴向连接于所述第二凸台,贯穿所述盖体与所述管体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二凸台设有若干沿径向方向延伸的具有弹性的填充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纳米酶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卡采用偶联纳米酶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体和抗原联合检测,使目前的偶联纳米酶诊断试剂能提高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检出率,缩短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检测的窗口期,同时保持纳米酶试剂适于现场检测,操作简单,试剂的稳定性好等特点。
另外,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纳米酶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卡通过将第一检测条和第二检测条装入同一个底座上,分别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抗体和抗原。虽然采用了两条检测条,但检测时只需要直接加入被检样品,并不增加检测的步骤和复杂性,极大地减少了检测卡的复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基于纳米酶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基于纳米酶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卡的检测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基于纳米酶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卡的第一检测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基于纳米酶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卡的第二检测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基于纳米酶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卡的第一采集管的结构示意图。
10-盖体;11-第一观察窗;12-第二观察窗;13-第一采集管;131-管盖;1311-第一凸台; 1312-滴液端;1313-第二凸台;1314-填充条;132-管体;14-第二采集管;15-插口;20-底座; 21-安装槽;22-卡座;23-导向部;30-第一检测条;31-第一底片;32-第一上样片;33-第一吸水纸;34-第一纳米酶片;35-第一硝酸纤维素膜;351-第一检测线;352-第一质控线;40-第二检测条;41-第二底片;42-第二上样片;43-第二吸水纸;44-第二纳米酶片;45-第二硝酸纤维素膜;451-第二检测线;452-第二质控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基于纳米酶技术的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卡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纳米酶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检测卡包括盖体10和底座20,所述盖体10覆盖在所述底座20上。
所述盖体10包括透明的第一观察窗11和第二观察窗12,第一观察窗11的附近设有第一安装孔,用于安装第一采集管13。第二观察窗12的附件设有第二安装孔,用于安装第二采集管14。第一采集管13滴入的检测物可以通过第一观察窗11观察检测结果,第二采集管14滴入的检测物可以通过第二观察窗12观察检测结果。此外,所述盖体10的侧面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插口15。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基于纳米酶技术的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卡的底座2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底座20设有第一检测条30、第二检测条40和若干安装槽21。
所述安装槽21的长度方向沿所述底座2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底座20还包括若干卡座 22,所述卡座22设于所述安装槽21附近,用于卡持所述第一检测条30和第二检测条40。所述底座20还包括导向部23,设于所述安装槽21的端部,用于引导所述第一检测条30和第二检测条40移动至所述安装槽21内。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基于纳米酶技术的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卡的第一检测条3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第一检测条30设于所述安装槽 21内,包括第一底片31、第一上样片32、第一纳米酶片34、第一硝酸纤维素膜35(NC膜)和第一吸水纸33。所述第一上样片32为采用玻璃纤维膜或者无纺布材料制作的第一上样片32。所述第一上样片32设于所述第一底片31的一端。所述第一纳米酶片3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上样片32接触,另外一端与所述第一硝酸纤维素膜35的一端接触,其中,第一纳米酶片34具有纳米酶,纳米酶一类既有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能,又有催化功能的模拟酶。所述第一硝酸纤维素膜35的另外一端与所述第一吸水纸33接触,其中,所述第一纳米酶片34含偶联纳米酶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X蛋白抗原,所述第一硝酸纤维素膜35包括沿长度方向分布并且相互分离的第一检测线351和第一质控线352。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检测线351为两条,包被在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X蛋白抗原(T线),所述第一质控线352为包被在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X蛋白抗原的抗体(C线)。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基于纳米酶技术的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卡的第二检测条40的结构示意图。第二检测条40设于所述安装槽21内,包括第二底片41、第二上样片42、第二纳米酶片44、第二硝酸纤维素膜45(NC膜)和第二吸水纸43。所述第二上样片42为采用玻璃纤维膜或者无纺布材料制作的第二上样片42。所述第二上样片42设于所述第二底片41的一端,所述第二纳米酶片4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上样片42接触,另外一端与所述第二硝酸纤维素膜45的一端接触。其中,其中,第二纳米酶片44具有偶联纳米酶的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X蛋白的抗体,纳米酶一类既有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能,又有催化功能的模拟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纳米酶颗粒为四氧化三铁颗粒。所述第二硝酸纤维素膜45的另外一端与所述第二吸水纸43接触,所述第二硝酸纤维素膜45包括沿长度方向分布并且相互分离的第二检测线4(T线)51和第二质控线452(C线),所述第二检测线451为包被在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X蛋白抗体,所述第二质控线452为包被在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抗鼠IgG抗体。
其中,第一检测条30和第二检测条40的抗原的包被方法为:以0.01M pH 9.0碳酸盐缓冲液(CBS)将X蛋白抗原配制成1mg/ml、0.5mg/ml的溶液,用喷膜仪在NC膜下部以1ul/cm 的参数分别划线,包被T1,T2线,同时在NC膜上部包被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体作为C线。试纸B包被方法为:以0.01M pH 7.2磷酸盐缓冲液(PBS)将抗X蛋白抗体配制成1.5mg/ml的溶液,用喷膜仪在NC膜下部以1ul/cm的参数划线,包被T3线,同时在NC 膜上部包被鼠IgG抗体作为C线。划线后将NC膜在干燥间,温度20-25℃,湿度小于30%,干燥8-10小时,备用。
在检测时,所述第一观察窗11与所述第一检测条30对应,用于透过所述第一观察窗11 观察所述安装槽21内的第一检测条30的显色结果。所述第二观察窗12与所述第二检测条 40对应,用于透过所述第二观察窗12观察所述安装槽21内的第二检测条40的显色结果。所述第一检测条30和第二检测条40通过所述插口15进入所述安装槽21内。
此外,该基于纳米酶技术的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卡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检测条30对应的第一采集管13,以及与所述第二检测条40对应的第二采集管14。所述第一采集管13安装于所述盖体10,并且位于所述第一检测条30的第一上样片32的上方;所述第二采集管14与第一采集管13的结构相同,安装于所述盖体10,并且位于所述第二检测条40的第二上样片42的上方。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基于纳米酶技术的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卡的第一采集管13的结构示意图。以第一采集管13为例,第一采集管13包括管体 132和管盖131,所述管盖131一端插入所述管体132内以连接于所述管体132,另外一端设有滴液端1312。所述第一采集管13倒立插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使得所述滴液端1312朝向所述第一检测条30,以将所述管体132内的检测液滴入所述第一检测条30,所述检测物以滴入所述第一检测条30或者第二检测条40上,以便于定量滴入检测物。其中,所述管盖131还包括第一凸台1311和第二凸台1313。第一凸台1311沿所述管盖131的轴向延伸以插入所述管体132。第二凸台1313沿所述管盖131的轴承延伸以插入所述第一安装孔或第二安装孔,所述滴液端1312沿轴向连接于所述第二凸台1313,贯穿所述盖体与所述管体132连通。此外,所述第二凸台1313还设有若干沿径向方向延伸的具有弹性的填充条1314,用于插入第一安装孔或者第二安装孔内时进行密封。
以下详细描述基于纳米酶技术的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卡的检测方法。
首先,将检测物(例如血、尿、液化后的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中的一种)平衡至温室,将底座20和盖体10平放,向第一采集管13和第二采集管14滴入检测物。
然后,当第一采集管13和第二采集管14内被检测物注满时(根据管体132的大小而定,优选为50-100ul),将第一凸台1311插入管体132内以盖上管盖131131,然后将管盖131的第二凸台1313插入第一安装孔内,使得检测物从滴液端1312滴入第一上样片32和第二上样片42。
检测物溶解纳米酶偶联的抗体或抗原并在第一硝酸纤维素膜35和第二硝酸纤维素膜45 上层析,然后用肉眼直接观察在30分钟内C、T线的出现情况,并判定检测结果。若第一检测条30出现T线,说明检测物中含有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体,若第二检测条40 出现T线,说明检测物中含有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原。若T线不出现,说明检测物为阴性或含量低于试剂盒的最低检测限。
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味着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基于纳米酶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卡,用于对咽拭子、尿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血液中的一种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设有若干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长度方向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延伸;
盖体,覆盖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盖体包括透明的第一观察窗和第一安装孔,以及透明的第二观察窗和第二安装孔;
第一检测条,设于所述安装槽内并且所述第一观察窗的下方以透过所述第一观察窗被观察,所述第一检测条包括第一底片、第一上样片、第一纳米酶片、第一硝酸纤维素膜和第一吸水纸,所述第一上样片设于所述第一底片的一端,所述第一纳米酶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上样片接触,另外一端与所述第一硝酸纤维素膜的一端接触,所述第一硝酸纤维素膜的另外一端与所述第一吸水纸接触,其中,所述第一纳米酶片含偶联纳米酶颗粒的新型冠状病毒的X蛋白抗原,所述第一硝酸纤维素膜包括沿长度方向分布并且相互分离的第一检测线和第一质控线,所述第一检测线为包被在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新型冠状病毒的X蛋白抗原,所述第一质控线为包被在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抗新型冠状病毒抗原的抗体;
第一采集管,包括管体和管盖,所述管盖一端插入所述管体内以连接于所述管体,另外一端设有滴液端,所述第一采集管倒立插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使得所述滴液端朝向所述第一检测条,以将所述管体内的检测液滴入所述第一检测条;
第二检测条,设于所述安装槽内并且位于所述第二观察窗的下方以透过所述第二观察窗被观察,所述第二检测条包括第二底片、第二上样片、第二纳米酶片、第二硝酸纤维素膜和第二吸水纸,所述第二上样片设于所述第二底片的一端,所述第二纳米酶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上样片接触,另外一端与所述第二硝酸纤维素膜的一端接触,所述第二硝酸纤维素膜的另外一端与所述第二吸水纸接触,其中,所述第二纳米酶片含偶联纳米酶颗粒的抗新型冠状病毒的X蛋白抗体,所述第二硝酸纤维素膜包括沿长度方向分布并且相互分离的第二检测线和第二质控线,所述第二检测线为包被在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抗新型冠状病毒的X蛋白抗体,所述第二质控线为包被在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抗鼠IgG抗体;
第二采集管,包括管体和管盖,所述管盖一端插入所述管体内以连接于所述管体,另外一端滴液端,所述第二采集管倒立插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使得所述滴液端朝向所述第二检测条,以将所述管体内的检测液滴入所述第二检测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纳米酶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X蛋白为S蛋白,M蛋白,N蛋白,E蛋白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纳米酶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酶颗粒为四氧化三铁颗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纳米酶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若干卡座,所述卡座设于所述安装槽附近,用于卡持所述第一检测条和第二检测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纳米酶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导向部,设于所述安装槽的端部,用于引导所述第一检测条和第二检测条移动至所述安装槽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纳米酶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还包括与所述安装槽对应的插口,所述第一检测条和第二检测条通过所述插口进入所述安装槽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纳米酶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样片为采用玻璃纤维膜或者无纺布材料制作的上样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纳米酶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盖还包括:
第一凸台,沿所述管盖的轴向延伸以插入所述管体;
第二凸台,沿所述管盖的轴承延伸以插入所述第一安装孔或第二安装孔,所述滴液端沿轴向连接于所述第二凸台,贯穿所述盖体与所述管体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纳米酶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台设有若干沿径向方向延伸的具有弹性的填充条。
CN202020247124.0U 2020-03-03 2020-03-03 基于纳米酶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卡 Active CN2120086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47124.0U CN212008620U (zh) 2020-03-03 2020-03-03 基于纳米酶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47124.0U CN212008620U (zh) 2020-03-03 2020-03-03 基于纳米酶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08620U true CN212008620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24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47124.0U Active CN212008620U (zh) 2020-03-03 2020-03-03 基于纳米酶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086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47156A1 (en) * 2021-09-24 2023-03-30 Nanoparma Biomedical Llc Novel assay kits comprising nanozymes for detecting target biomolecules in a subject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47156A1 (en) * 2021-09-24 2023-03-30 Nanoparma Biomedical Llc Novel assay kits comprising nanozymes for detecting target biomolecules in a subject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05393U (zh) 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和中和抗体联合检测试纸及装置
US10001482B2 (en) Device for the detection of an analyte in a fluid sample
TWI432447B (zh) 診斷測試套組
JP5431644B2 (ja) 呼吸器感染症の検査方法
CN211148669U (zh) 一种基于S抗原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
CN109900913A (zh) 一种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抗原胶体金法联合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JP6150559B2 (ja) マイコプラズマ・ニューモニアの検出方法
Hannon et al. Overview of the history and applications of dried blood samples
CN102928587A (zh) 一种肺炎支原体IgM、IgG抗体的胶体金法检测试纸条、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33721B (zh) 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胶体金法检测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13495A (zh)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IgM/IgG胶体金检测试剂盒
CN212008620U (zh) 基于纳米酶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卡
CN103267844A (zh) 一种腺病毒IgM、IgG抗体的胶体金法检测试纸条、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65383A (zh) 一种猫瘟热病毒抗体荧光检测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426839A (zh) 用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试纸及制备工艺
CN101266247B (zh)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免疫磁珠快速检测试剂盒
CN106771193B (zh) 一种单纯疱疹病毒II型IgM抗体的免疫层析检测试剂盒
CN210347666U (zh) 非洲猪瘟抗体胶体金检测卡
CN204028084U (zh) 人肺炎衣原体量子点免疫层析检测卡
CN214895342U (zh)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抗原检测试剂盒
CN105974111A (zh) 一种类风湿因子(IgM型)及其他抗原特异性IgM抗体联合检测的方法
CN109991414A (zh) 一种快速确诊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检测方法及其试纸条的制备
CN209043910U (zh) 狂犬病抗体胶体金检测试剂
CN204203235U (zh) 风疹疫苗接种效果快速评价试剂盒
CN218382837U (zh) 一种病毒抗原检测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