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08174U - 一种鞍型旁通冲击实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鞍型旁通冲击实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08174U
CN212008174U CN202020477390.2U CN202020477390U CN212008174U CN 212008174 U CN212008174 U CN 212008174U CN 202020477390 U CN202020477390 U CN 202020477390U CN 212008174 U CN212008174 U CN 2120081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ddle
bypass
hole
shaped
metal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7739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志峰
丁永跃
杨峻峰
娄玉川
于子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George Fischer Chinaust Plastics Fitting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George Fischer Chinaust Plastics Fitting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George Fischer Chinaust Plastics Fitting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George Fischer Chinaust Plastics Fitting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7739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081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081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081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鞍型旁通冲击实验装置,包括:支撑架,其包括立柱和底板,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第一端连接;高度调节组件,其固定于所述立柱;金属筒,其安装于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用于控制所述金属筒的升高或下降;落锤,其位于所述金属筒的上端,用于随着所述金属筒升高或下降;承重座,安装于所述底板;和鞍型旁通工装,套于所述承重座;其中,所述鞍型旁通工装用于放置鞍型旁通,所述落锤用于在所述金属筒的内部通行以落于所述鞍型旁通。通过落锤的高度,重量测试鞍型旁通的硬度耐冲击度,进而可以测得鞍型旁通件的质量,避免安装后的鞍型旁通折断造成的诸多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鞍型旁通冲击实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件实验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鞍型旁通冲击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鞍型旁通管件由于管件结构特殊,旁通部分与主通部分呈90°。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有部分结构不合格的产品折断,因此,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对鞍型旁通管件的旁通强度进行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或缓解上述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鞍型旁通冲击实验装置,包括:
支撑架,其包括立柱和底板,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第一端连接;
高度调节组件,其固定于所述立柱;
金属筒,其安装于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用于控制所述金属筒的升高或下降;
落锤,其位于所述金属筒的上端,用于随着所述金属筒升高或下降;
承重座,安装于所述底板;和
鞍型旁通工装,套于所述承重座;
其中,所述鞍型旁通工装用于放置鞍型旁通,所述落锤用于在所述金属筒的内部通行以落于所述鞍型旁通。
根据本申请的鞍型旁通冲击实验装置,支撑架包括立柱和底板,立柱的下端与底板的第一端连接,通过将高度调节组件固定于立柱,金属筒安装于高度调节组件,用于控制金属筒的升高或下降,落锤位于所述金属筒的上端,用于随着金属筒升高或下降,承重座安装于底板,鞍型旁通工装套于承重座,鞍型旁通工装用于放置鞍型旁通,落锤用于在金属筒的内部通行以落于鞍型旁通,通过落锤的高度,重量测试鞍型旁通的硬度耐冲击度,进而可以测得鞍型旁通件的质量,避免安装后的鞍型旁通折断造成的诸多问题。
另外,根据本申请说明书的鞍型旁通冲击实验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支撑架为反向的“L”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
支座,其固定于所述立柱;
第一固定板,其固定于所述支座,所述第一固定板具有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一通孔设有轴承;
螺纹丝杆,在所述螺纹丝杆的上端设有控制轮;
第一支撑件,在所述第一支撑件靠近所述立柱的位置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前端为第一弧形,在所述第一弧形连接有适配的第一弧形金属片,所述第一弧形与所述第一弧形金属片之间形成第三通孔;
第二支撑件,其固定于所述立柱的顶端,所述第二支撑件靠近所述立柱的位置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前端为第二弧形,在所述第二弧形连接有适配的第二弧形金属片,所述第二弧形与所述第二弧形金属片之间形成第五通孔;
其中,所述螺纹丝杆插于所述第四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并与所述第二通孔螺纹连接,所述螺纹丝杆的下端与所述轴承的内圈或外圈固定连接,以使得所述螺纹丝杆在所述控制轮的控制下转动,进而所述螺纹丝杆带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下移动;所述金属筒插于所述第五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并与所述第三通孔固定,以使得所述金属筒随着所述第一支撑件上下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落锤为摇式升降或电动式升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金属筒具有矩形条通孔,所述金属筒的外表面具有刻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承重座包括:矩形板,在所述矩形板设有凸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鞍型旁通工装的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鞍型旁通工装的上端和下端均为敞开口,在所述鞍型旁通工装的上端具有凸沿,所述鞍型旁通工装的下部直径大于所述鞍型旁通工装的上部直,以使得所述鞍型旁通工装的上部形成直角凹陷。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鞍型旁通冲击实验装置的示意性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介绍。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参见图1所示,鞍型旁通冲击实验装置一般性地可包括支撑架1、高度调节组件4、金属筒3、落锤5、承重座2和鞍型旁通工装6。其中,支撑架1包括立柱1.1和底板1.2,立柱1.1的下端与底板1.2的第一端通过螺栓连接,便于拆装维修,也可以是一体构成,还可以是焊接,钢性较好,不免损坏,材质优选为钢或铁的。高度调节组件4固定于立柱1.1。金属筒3安装于高度调节组件4,用于控制金属筒3的升高或下降,其直径大于落锤5的直径便于落锤5通行。落锤5位于金属筒3的上端,用于随着金属筒3升高或下降,落锤5其为现有的落锤。承重座2通过螺栓安装于底板1.2的中部位于金属筒3的正下方,鞍型旁通工装6套在承重座2。
通过将鞍型旁通放置于鞍型旁通工装6,具有重力和速度的落锤5在金属筒3的顶部下落经过金属筒3的内腔直接落在鞍型旁通的主管和旁通之间,若是旁通折断,则证明旁通不够坚固,需要改进;若是旁通未折断,则证明旁通够坚固,可以直接使用。测得鞍型旁通件的质量,避免安装后的鞍型旁通折断。造成的诸多问题。该鞍型旁通冲击实验装置可以有效的检测鞍型旁通管件的旁通结构和力学性能,解决鞍型管件设计过程中存在的无法判断旁通结构是否稳定的问题。本申请的实验装置,具有操作简单,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高的优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支撑架1为反向的“L”形,当然也可以是矩形框架,具备支撑功能即可。落锤5为摇式升降或电动式升降,金属筒3具有矩形条通孔3.1,用于查看落锤5下落,金属筒3的外表面具有刻度,用于计算落锤5的高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高度调节组件4包括支座4.1、第一固定板 4.2、螺纹丝杆4.3、第一支撑件4.4和第二支撑件4.11。其中,支座4.1焊接或螺栓固定于立柱1.1,该支座4.1的截面优选三角形,稳定性较好。第一固定板4.2通过螺栓固定于支座4.1的上表面,第一固定板4.2具有第一通孔4.6,在第一通孔4.6设有轴承(图中未标注),该轴承为现有的轴承,第一通孔4.6与轴承尺寸适配,轴承的内圈下端与第一通孔4.6焊接或轴承的外圈与第一通孔4.6 焊接或第一通孔4.6的侧壁焊机,只要保持轴承的内圈和外圈有一个固定不动即可。在螺纹丝杆4.3的上端焊接控制轮4.10。具体地,控制轮4.10为中部圆环(图中未标注),圆环焊接斜向的连接杆(图中未标注),连接杆与螺纹丝杆4.3的上端焊接,圆环上部焊接垂直杆,用于手摇动。在第一支撑件4.4靠近立柱1.1的位置开有第二通孔4.5,第一支撑件4.4的前端加工第一弧形4.7,在第一弧形4.7通过螺栓安装适配的第一弧形金属片4.8,第一弧形4.7与第一弧形金属片4.8之间形成第三通孔4.9,第一弧形4.7和第一弧形金属片4.8的弧度相同,第三通孔4.9的直径与金属筒3的直径适配用于夹持固定金属筒3,将金属筒3夹住。第二支撑件4.11焊接或螺栓固定于立柱1.1的顶端,第二支撑件4.11靠近立柱1.1的位置开有第四通孔4.12,第二支撑件4.11的前端为第二弧形4.13,在第二弧形4.13通过螺栓安装适配的第二弧形金属片4.14,第二弧形4.13与第二弧形金属片4.14之间形成第五通孔4.15,第二弧形4.13与第二弧形金属片4.14的弧度相同,第五通孔4.15的直径略大于金属筒3的直径,用于金属筒3通行并非固定夹持。
具体地,螺纹丝杆4.3插于第四通孔4.12和第二通孔4.5并与第二通孔4.5 螺纹连接,螺纹丝杆4.3的下端与轴承的内圈或外圈固定连接,使螺纹丝杆4.3 在控制轮4.10的控制下转动,进而螺纹丝杆4.3带动第一支撑件4.4上下移动,金属筒3插于第五通孔4.15和第三通孔4.9,并与第三通孔4.9固定,使金属筒 3随着第一支撑件4.4上下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承重座2包括矩形板2.1,在矩形板2.1设有凸起2.2,承重座2为金属材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鞍型旁通工装6的内部为空心结构,鞍型旁通工装6的上端和下端均为敞开口,在鞍型旁通工装6的上端具有凸沿6.1,鞍型旁通工装6的下部直径大于鞍型旁通工装6的上部直,以使得鞍型旁通工装 6的上部形成直角凹陷6.2。该鞍型旁通工装6可以是多个,区别在于尺寸不同,结构均形同。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鞍型旁通冲击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1),其包括立柱(1.1)和底板(1.2),所述立柱(1.1)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2)的第一端连接;
高度调节组件(4),其固定于所述立柱(1.1);
金属筒(3),其安装于所述高度调节组件(4),用于控制所述金属筒(3)的升高或下降;
落锤(5),其位于所述金属筒(3)的上端,用于随着所述金属筒(3)升高或下降;
承重座(2),安装于所述底板(1.2);和
鞍型旁通工装(6),套于所述承重座(2);
其中,所述鞍型旁通工装(6)用于放置鞍型旁通,所述落锤(5)用于在所述金属筒(3)的内部通行以落于所述鞍型旁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型旁通冲击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架(1)为反向的“L”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型旁通冲击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度调节组件(4)包括:
支座(4.1),其固定于所述立柱(1.1);
第一固定板(4.2),其固定于所述支座(4.1),所述第一固定板(4.2)具有第一通孔(4.6),在所述第一通孔(4.6)设有轴承;
螺纹丝杆(4.3),在所述螺纹丝杆(4.3)的上端设有控制轮(4.10);
第一支撑件(4.4),在所述第一支撑件(4.4)靠近所述立柱(1.1)的位置设有第二通孔(4.5),所述第一支撑件(4.4)的前端为第一弧形(4.7),在所述第一弧形(4.7)连接有适配的第一弧形金属片(4.8),所述第一弧形(4.7)与所述第一弧形金属片(4.8)之间形成第三通孔(4.9);
第二支撑件(4.11),其固定于所述立柱(1.1)的顶端,所述第二支撑件(4.11)靠近所述立柱(1.1)的位置设有第四通孔(4.12),所述第二支撑件(4.11)的前端为第二弧形(4.13),在所述第二弧形(4.13)连接有适配的第二弧形金属片(4.14),所述第二弧形(4.13)与所述第二弧形金属片(4.14)之间形成第五通孔(4.15);
其中,所述螺纹丝杆(4.3)插于所述第四通孔(4.12)和所述第二通孔(4.5)并与所述第二通孔(4.5)螺纹连接,所述螺纹丝杆(4.3)的下端与所述轴承的内圈或外圈固定连接,以使得所述螺纹丝杆(4.3)在所述控制轮(4.10)的控制下转动,进而所述螺纹丝杆(4.3)带动所述第一支撑件(4.4)上下移动;所述金属筒(3)插于所述第五通孔(4.15)和所述第三通孔(4.9),并与所述第三通孔(4.9)固定,以使得所述金属筒(3)随着所述第一支撑件(4.4)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型旁通冲击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落锤(5)为摇式升降或电动式升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型旁通冲击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筒(3)具有矩形条通孔(3.1),所述金属筒(3)的外表面具有刻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型旁通冲击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重座(2)包括:
矩形板(2.1),在所述矩形板(2.1)设有凸起(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型旁通冲击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鞍型旁通工装(6)的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鞍型旁通工装(6)的上端和下端均为敞开口,在所述鞍型旁通工装(6)的上端具有凸沿(6.1),所述鞍型旁通工装(6)的下部直径大于所述鞍型旁通工装(6)的上部直,以使得所述鞍型旁通工装(6)的上部形成直角凹陷(6.2)。
CN202020477390.2U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鞍型旁通冲击实验装置 Active CN2120081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77390.2U CN212008174U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鞍型旁通冲击实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77390.2U CN212008174U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鞍型旁通冲击实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08174U true CN212008174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04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77390.2U Active CN212008174U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鞍型旁通冲击实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081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02482Y (zh) 电子台秤承重支架
CN110789685A (zh) 一种船舶上重型设备安装至基座的方法
CN111912725A (zh) 一种摆锤式冲击试验机
CN212008174U (zh) 一种鞍型旁通冲击实验装置
CN207335552U (zh) 一种自动衡重调平系统
CN2847245Y (zh) 大吨位料仓的计重支架组件
CN110017744B (zh) 一种弹簧座焊接尺寸检测量具及其检测方法
CN217230001U (zh) 一种用于塔器安装的组合式支撑调整装置
CN213236327U (zh) 一种八字型可调节管托
CN213208979U (zh) 一种便于测量尺寸的弹簧钢组件
CN206140180U (zh) 一种立式加工中心圆盘式刀库安装结构
CN217845928U (zh) 一种检验防坠摆块抗冲击性能的简易实验装置
CN214399498U (zh) 一种转轮翻转固定装置
CN214527768U (zh) 一种用于隔膜压缩机缸盖装配的可移动吊装装置
CN212705117U (zh) 起重机悬架推力杆装配工装
CN216482615U (zh) 一种重卡用空气悬架托臂的加工尺寸检测工装
CN212963190U (zh) 一种平衡重井土建结构偏差测量装置
CN216940240U (zh) 一种船舶快速搭载支撑结构
CN219977562U (zh) 一种托举式悬浮料塔称重装置及其托架及料塔
CN216746407U (zh) 一种称重装置
CN217291125U (zh) 一种钣金件焊接辅助工装
CN214066418U (zh) 一种检测选粉机转子静平衡的直立式工装
CN211740851U (zh) 一种碰焊螺栓压脱压力检测工装
CN218437222U (zh) 一种模块化拼装式高应变重锤对中装置
CN219380659U (zh) 自动翻转下料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