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06325U - 气液分离器、换热系统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气液分离器、换热系统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06325U
CN212006325U CN202020222422.4U CN202020222422U CN212006325U CN 212006325 U CN212006325 U CN 212006325U CN 202020222422 U CN202020222422 U CN 202020222422U CN 212006325 U CN212006325 U CN 2120063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exchange tube
gas
liquid separator
tank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2242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泽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Welli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Welli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Welli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Welli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2242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063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063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063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液分离器、换热系统和车辆,气液分离器包括:罐体;换热管,换热管设置在罐体内,换热管包括:第一换热管,第一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第一入口位于罐体外,第一出口位于罐体内;第二换热管,第二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均位于罐体外;出气管,出气管的一端由罐体的底部伸入罐体内,出气管的另一端位于罐体外;其中,出气管上设有回油孔,回油孔位于罐体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液分离器,在出气管上设有回油孔,使得罐体底部的润滑油能够由回油孔流回压缩机,以保证压缩机的回油性能,避免压缩机缺油的现象的发生。

Description

气液分离器、换热系统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一种换热系统、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相关技术中,气液分离器底部容易积存大量的润滑油,特别是当压缩机吸气过热度较大时,气体冷媒携带润滑油的能力下降,会造成压缩机缺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气液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换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罐体;换热管,换热管设置在罐体内,换热管包括:第一换热管,第一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第一入口位于罐体外,第一出口位于罐体内;第二换热管,第二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均位于罐体外;出气管,出气管的一端由罐体的底部伸入罐体内,出气管的另一端位于罐体外;其中,出气管上设有回油孔,回油孔位于罐体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液分离器,包括罐体和设置在罐体内的换热管,换热管包括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中用于流通冷媒,具体地,第一换热管适于流通低压冷媒,第二换热管适于流通高压冷媒,从而高压冷媒和低压冷媒可在罐体内进行换热以使高压冷媒获得足够的过冷度,使低压冷媒获得足够的过热,提高了换热效率。第一换热管的第一入口设置在罐体外,第一出口位于罐体内且与罐体的内腔相连通以将低压冷媒直接排入罐体内,第二换热管的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均位于罐体外,以作为高压冷媒的入口和出口,出气管的一端由罐体的底部伸入罐体内,出气管的另一端位于罐体外,从而罐体内的低压冷媒能够经由出气管流出罐体,进而流向压缩机的回气口。其中,在出气管上设有回油孔,使得罐体底部的润滑油能够由回油孔流回压缩机,以保证压缩机的回油性能,避免压缩机缺油的现象的发生。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的气液分离器,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罐体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分别位于罐体相对设置的两端;其中,第一换热管设有第一入口的一端由第一端盖伸出罐体,第二换热管设有第二入口的一端由第二端盖伸出罐体,第二换热管设有第二出口的一端由第一端盖伸出罐体,出气管的一端由第二端盖伸入罐体内,回油孔靠近第二端盖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罐体的两端设有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通过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安装固定,其中,第一换热管设有第一入口的一端由第一端盖伸出罐体,第一出口位于罐体内,第二换热管设有第二入口的一端由第二端盖伸出罐体,第二换热管设有第二出口的一端由第一端盖伸出罐体,也就是,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分别位于罐体的两端,从而使得流进第一换热管的低压冷媒和流向第二换热管的高压冷媒的流动方向是相反的,也就是逆流设置,从而提高了高压冷媒和低压冷媒的换热效率,进一步地,出气管的一端由第二端盖伸入罐体内,回油孔靠近第二端盖设置,也即第二端盖位于罐体的底部,第一端盖位于罐体的顶部,从而通过回油孔可使积累在罐体底部的润滑油流回压缩机。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换热管套设在第二换热管外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换热管套设在第二换热管的外侧,从而使得高压冷媒和低压冷媒充分换热,提高了换热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之间设有隔板,隔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换热管的内侧壁、第二换热管的外侧壁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换热管的内侧壁和第二换热管的外侧壁之间设有隔板,隔板的设置增加了高压冷媒和低压冷媒之间的换热面积,起到强化换热的作用,同时隔板的设置还能够起到均流的作用,使得第一换热管内的高压冷媒分布在第二换热管的周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隔板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隔板沿第二换热管的周向均匀分布。
在该技术方案中,隔板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隔板均匀分布,从而使得第一换热管内的冷媒均匀分布在第二换热管的周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换热管与第二换热管同轴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同轴设置,从而使得第一换热管内的高压冷媒可均匀分布在第二换热管周侧,提高了换热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换热管位于罐体内的部分呈螺旋状。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换热管设计成螺旋状,增加了换热管的长度,进而增加了换热面积,提高了高压冷媒和低压冷媒之间的换热效率,从而使得高压冷媒获得足够的过冷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出气管伸入罐体内的部分插设在换热管盘旋而成的筒腔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出气管插设在换热管盘旋而成的筒腔中,有效利用了罐体内的空间,缩小了罐体的体积,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出气管包括折弯部,折弯部位于罐体外侧,且回油孔靠近折弯部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出气管包括折弯部,折弯部位于罐体外侧,且回油孔靠近折弯部设置,也就是回油孔靠近罐体的底部,从而能够使得积累在罐体内的润滑油通过回油孔流回压缩机。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出气管位于罐体内的一端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与第二端盖的距离为L1,第一端盖至第二端盖之间的距离为L2,L1大于或等于L2的一半。
在该技术方案中,出气管的进气口应高于罐体内腔高度的50%,以保证低压冷媒能够由出气管流出。具体地,进气口与第二端盖的距离为L1,第一端盖至第二端盖之间的距离为L2,L1大于或等于L2的一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回油孔的孔壁上的任意两点的连线为第一连线,第一连线的长度的最大值为L3,出气管的管径为L4,L3小于或等于L4的25%。
在该技术方案中,回油孔的大小不应太大,太大则会影响低压冷媒的输出和出气管的强度,因此,将第一连线的长度的最大值设计为小于或等于出气管管径的25%,既保证了回油孔的回油性能,又保证了低压冷媒的有效输出和出气管的强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气液分离器还包括:入口管,入口管与第一入口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气液分离器还包括入口管,入口管与第一入口相连通,从而低压冷媒能够由入口管流入第一入口。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换热管适于供二氧化碳冷媒流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二氧化碳冷媒的制冷效果比较好,有利于减小制冷装置的体积,且适于低温制冷,从而能够延长车辆的续航里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气液分离器还包括:翅片,翅片设置在换热管的外侧壁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换热管的外侧壁上设有翅片,从而提高了换热管的换热效率。
具体地,当第一换热管套设在第二换热管外侧时,第一换热管的外侧壁上设有翅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压缩机包括回气口,以及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提出的气液分离器,回气口与出气管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的换热系统,因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提出的气液分离器,因此具有气液分离器的全部有益效果。
进一步地,压缩机的回气口与出气管相连通,从而换热后的低压冷媒可通过回气口流向压缩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在竖直方向上,回油孔所在的高度高于回气口所在的高度,或回油孔所在的高度与回气口所在的高度相同。
在该技术方案中,回油孔的安装高度不低于回气口的安装高度,从而保证气液分离器内的油能够顺利通过回气口流回压缩机,避免压缩机内发生缺油的现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还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技术方案提出的气液分离器;或如上述第二方面任一技术方案提出的换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的车辆,因包括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技术方案提出的气液分离器;或如上述第二方面任一技术方案提出的换热系统,因此具有气液分离器和换热系统的全部有益效果。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壳体,气液分离器设置在壳体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气液分离器设置在壳体内,避免气液分离器暴漏在外,保证了车辆的外观的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换热管的横截面示意图。
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气液分离器,102罐体,104第一端盖,106第二端盖,108换热管,110第一换热管,1100第一入口,1102第一出口,112第二换热管,1120第二入口,1122第二出口,114隔板,116出气管,1160进气口,118回油孔,120入口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气液分离器100、换热系统和车辆。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气液分离器100,包括:罐体102、换热管108和出气管116。
具体地,换热管108设置在罐体102内,换热管108包括:第一换热管110和第二换热管112,第一换热管11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入口1100和第一出口1102,第一入口1100位于罐体102外,第一出口1102位于罐体102内;第二换热管11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入口1120和第二出口1122,第二入口1120和第二出口1122均位于罐体102外;出气管116的一端由罐体102的底部伸入罐体102内,出气管116的另一端位于罐体102外;其中,出气管116上设有回油孔118,回油孔118位于罐体102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液分离器100,包括罐体102和设置在罐体102内的换热管108,换热管108包括第一换热管110和第二换热管112,第一换热管110和第二换热管112中用于流通冷媒,具体地,第一换热管110适于流通低压冷媒,第二换热管112适于流通高压冷媒,从而高压冷媒和低压冷媒可在罐体102内进行换热以使高压冷媒获得足够的过冷度,使低压冷媒获得足够的过热,提高了换热效率。第一换热管110的第一入口1100设置在罐体102外,第一出口1102位于罐体102内且与罐体102的内腔相连通以将低压冷媒直接排入罐体102内,第二换热管112的第二入口1120和第二出口1122均位于罐体102外,以作为高压冷媒的入口和出口,出气管116的一端由罐体102的底部伸入罐体102内,出气管116的另一端位于罐体102外,从而罐体102内的低压冷媒能够经由出气管116流出罐体102,进而流向压缩机的回气口。其中,在出气管116上设有回油孔118,使得罐体102底部的润滑油能够由回油孔118流回压缩机,以保证压缩机的回油性能,避免压缩机缺油的现象的发生。
具体地,冷媒在压缩机中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形式,也即冷媒变成高压冷媒,然后高压冷媒流向冷凝器冷凝,变成中温高压状态的冷媒,然后由第二换热管112的第二入口1120流向气液分离器100换热,使其降温过冷,然后由第二出口1122流出气液分离器100,并进入节流器节流降压,继而进入蒸发器形成低温低压气态冷媒也即低压冷媒,然后通过第一换热管110的第一入口1100流入气液分离器100与高压冷媒换热,最后由出气管116流回到压缩机。其中,分别通过第一换热管110和第二换热管112流入罐体102的低压冷媒和高压冷媒换热,使得低压冷媒具有足够的过热度,高压冷媒具有足够的过冷度,进而提高了制冷设备的循环效果。
具体地,高压冷媒和低压冷媒可通过第一换热管110和第二换热管112换热,同时,由于低压冷媒由第一出口1102排入到罐体102内,因此高压冷媒也可与排入到罐体102内的低压冷媒换热。
可以理解的是,高压冷媒和低压冷媒是在同一个换热系统中相对而言的,在制冷系统中,冷媒在制冷系统中循环时,不断的被加压和降压,从而形成相对而言的高压冷媒和低压冷媒。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上述实施例限定的特征,以及进一步地:罐体102包括第一端盖104和第二端盖106,第一端盖104和第二端盖106分别位于罐体102相对设置的两端;其中,第一换热管110设有第一入口1100的一端由第一端盖104伸出罐体102,第二换热管112设有第二入口1120的一端由第二端盖106伸出罐体102,第二换热管112设有第二出口1122的一端由第一端盖104伸出罐体102,出气管116的一端由第二端盖106伸入罐体102内,回油孔118靠近第二端盖106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罐体102的两端设有第一端盖104和第二端盖106,第一换热管110和第二换热管112通过第一端盖104和第二端盖106安装固定,其中,第一换热管110设有第一入口1100的一端由第一端盖104伸出罐体102,第一出口1102位于罐体102内,第二换热管112设有第二入口1120的一端由第二端盖106伸出罐体102,第二换热管112设有第二出口1122的一端由第一端盖104伸出罐体102,也就是,第一入口1100和第二入口1120分别位于罐体102的两端,从而使得流进第一换热管110的低压冷媒和流向第二换热管112的高压冷媒的流动方向是相反的,也就是逆流设置,从而提高了高压冷媒和低压冷媒的换热效率,进一步地,出气管116的一端由第二端盖106伸入罐体102内,回油孔118靠近第二端盖106设置,也即第二端盖106位于罐体102的底部,第一端盖104位于罐体102的顶部,从而通过回油孔118可使积累在罐体102底部的润滑油流回压缩机。
具体地,第一换热管110设有第一入口1100的一端焊接在第一端盖104上,第二换热管112设有第二入口1120的一端焊接在第二端盖106上,第二换热管112设有第二出口1122的一端焊接在第一端盖104上。
具体地,第一换热管110和第二换热管112伸出罐体102内的部分,可以与位于罐体102内的部分为分体式结构,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比如,第一换热管110伸出罐体102内的部分与第一换热管110位于罐体102内的部分为分体式结构,从而便于第一换热管110的安装。
实施例三: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限定的特征,以及进一步地:第一换热管110套设在第二换热管112外侧。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换热管110套设在第二换热管112的外侧,从而使得高压冷媒和低压冷媒充分换热,提高了换热效果。
具体地,第一换热管110的内侧壁与第二换热管112的外侧壁之间流通低压冷媒,第二换热管112的管内用于流通高压冷媒。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一换热管110和第二换热管112之间设有隔板114,隔板1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换热管110的内侧壁、第二换热管112的外侧壁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换热管110的内侧壁和第二换热管112的外侧壁之间设有隔板114,隔板114的设置增加了高压冷媒和低压冷媒之间的换热面积,起到强化换热的作用,同时隔板114的设置还能够起到均流的作用,使得第一换热管110内的低压冷媒分布在第二换热管112的周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隔板114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隔板114沿第二换热管112的周向均匀分布。
在该实施例中,隔板114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隔板114均匀分布,从而使得第一换热管110内的冷媒均匀分布在第二换热管112的周侧。
具体地,如图2所示,隔板114的数量为4个,4个隔板114均匀分布在第二换热管112的周侧。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一换热管110与第二换热管112同轴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换热管110和第二换热管112同轴设置,从而使得第一换热管110内的低压冷媒可均匀分布在第二换热管112周侧,提高了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气液分离器100还包括:入口管120,入口管120与第一入口1100相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气液分离器100还包括入口管120,入口管120与第一入口1100相连通,从而低压冷媒能够由入口管120流入第一入口1100。
具体地,第一换热管110套设在第二换热管112的外侧,入口管120与第一换热管110的第一入口1100相连通,为冷媒的流入提供了通道,同时也可将第二换热管112固定在入口管120上,以通过入口管120对换热管108起到支撑的作用。
具体地,入口管120与第一入口1100焊接固定。
实施例四: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限定的特征,以及进一步地:换热管108位于罐体102内的部分呈螺旋状。
在该实施例中,将换热管108设计成螺旋状,增加了换热管108的长度,进而增加了换热面积,提高了高压冷媒和低压冷媒之间的换热效率,从而使得高压冷媒获得足够的过冷度,使得低压冷媒获得足够的过热度。
进一步地,出气管116伸入罐体102内的部分插设在换热管108盘旋而成的筒腔内。
在该实施例中,出气管116插设在换热管108盘旋而成的筒腔中,有效利用了罐体102内的空间,缩小了罐体102的体积,降低了生产成本。
实施例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限定的特征,以及进一步地:出气管116包括折弯部,折弯部位于罐体102外侧,且回油孔118靠近折弯部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出气管116包括折弯部,折弯部位于罐体102外侧,且回油孔118靠近折弯部设置,也就是回油孔118靠近罐体102的底部,从而能够使得积累在罐体102内的润滑油通过回油孔118流回压缩机。
具体地,出气管116为“L”型管,插于换热管108形成的筒腔内,在出气管116的底部“L”型管弯处上方设有回油孔118。
实施例六: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限定的特征,以及进一步地:出气管116位于罐体102内的一端设有进气口1160,进气口1160与第二端盖106的距离为L1,第一端盖104至第二端盖106之间的距离为L2,L1大于或等于L2的一半。
在该实施例中,出气管116的进气口1160应高于罐体102内腔高度的50%,以保证低压冷媒能够由出气管116流出。具体地,进气口1160与第二端盖106的距离为L1,第一端盖104至第二端盖106之间的距离为L2,L1大于或等于L2的一半。
实施例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限定的特征,以及进一步地:回油孔118的孔壁上的任意两点的连线为第一连线,第一连线的长度的最大值为L3,出气管116的管径为L4,L3小于或等于L4的25%。
在该实施例中,回油孔118的大小不应太大,太大则会影响低压冷媒的输出和出气管116的强度,因此,将第一连线的长度的最大值设计为小于或等于出气管116管径的25%,既保证了回油孔118的回油性能,又保证了低压冷媒的有效输出和出气管116的强度。
具体地,回油孔118的截面形状为圆形,进而回油孔118的直径小于或等于出气管116管径的25%。
实施例八: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限定的特征,以及进一步地:换热管108适于供二氧化碳冷媒流动。
在该实施例中,二氧化碳冷媒的制冷效果比较好,有利于减小制冷装置的体积,且适于低温制冷,从而能够延长车辆的续航里程。
进一步地,换热管108的外侧壁上设有翅片(图中未示出),从而提高了换热管108的换热效率。
具体地,当第一换热管110套设在第二换热管112外侧时,第一换热管110的外侧壁上设有翅片。
实施例九: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换热系统(图中未示出),包括:压缩机,压缩机包括回气口,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出的气液分离器100,回气口与出气管116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的换热系统,因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出的气液分离器100,因此具有气液分离器100的全部有益效果。
进一步地,压缩机的回气口与出气管116相连通,从而换热后的低压冷媒可通过回气口流向压缩机。
进一步地,在竖直方向上,回油孔118所在的高度高于回气口所在的高度,或回油孔118所在的高度与回气口所在的高度相同。
在该技术方案中,回油孔118的安装高度不低于回气口的安装高度,从而保证气液分离器100内的油能够顺利通过回气口流回压缩机,避免压缩机内发生缺油的现象。
可以理解的是,回油孔118所在的高度高于回气口所在的高度,或回油孔118所在的高度与回气口所在的高度相同,也即相对于同一参考平面,回油孔118的高度不低于回气口的高度,也即回油孔118的安装高度不低于回气口的安装高度,从而使得气液分离器100内的油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方的回油孔流动。
实施例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还提出了一种车辆(图中未示出),包括: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出的气液分离器100;或如上述第二方面任一实施例提出的换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的车辆,因包括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出的气液分离器100;或如上述第二方面任一实施例提出的换热系统,因此具有气液分离器100和换热系统的全部有益效果。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壳体,气液分离器100设置在壳体内。
在该实施例中,气液分离器100设置在壳体内,避免气液分离器100暴漏在外,保证了车辆的外观的美观性。
实施例十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液分离器100,包括罐体102、第一端盖104和第二端盖106,罐体102中设有出气管116和换热管108,换热管108为逆流形式,由第一换热管110和第二换热管112套叠构成,第二换热管112的两端管口分别为高压冷媒的第二入口1120和第二出口1122,第一换热管110的一端管口为低压冷媒的第一入口1100,另一端直接插入罐体102中,作为低压冷媒的第一出口1102。从冷凝器出来的高压冷媒和从蒸发器出来的低压冷媒在套管中换热,高压冷媒获得足够的过冷度后进入节流机构,而蒸发膨胀后的液态冷媒吸热变成气态,从入口管120进入第一换热管110,经过套管换热后,直接进入罐体102内部,然后从出气管116回到压缩机,出气管116底部设有回油孔118,保证了压缩机正常回油。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换热管108设置为螺旋形,加长了换热管108的长度。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一换热管110和第二换热管112之间有隔板114支撑,增大了高压冷媒和低压冷媒的实际换热面积,可获得更好的换热。
具体地,螺旋型的换热管108置于罐体102内部,通过焊接与第一端盖104和第二端盖106固定。
具体地,第二换热管112的第二入口1120位于换热管108的底部,通过焊接与罐体102的第二端盖106固定,第二出口1122位于换热管108的顶部,与第一入口1100的入口管120焊接。
具体地,换热管108的第一入口1100位于换热管108的顶部,入口管120分别与换热管108顶部的第一入口1100和第二出口1122焊接固定,并且,入口管120与第一入口1100相连通。
具体地,换热管108为同轴管,第一换热管110和第二换热管112之间有隔板114支撑,隔板114数量为2个至6个。
具体地,第一换热管110的外侧壁上设有翅片。
具体地,出气管116为“L”型管,插于换热管108形成的内腔,“L”型管顶部为进气口1160,进气口1160位置应高于罐体102内腔高度的50%,在出气管116的底部“L”型管折弯处上方设有回油孔118,回油孔118的直径不超过低压出气管116直径的25%。
具体地,回油孔118的垂直安装高度不低于压缩机的回气口的高度。进一步地,回油孔118至“L”型管的折弯部的高度,高于压缩机的回气口至“L”型管的折弯部的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罐体;
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罐体内,所述换热管包括:
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入口位于所述罐体外,所述第一出口位于所述罐体内;
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入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均位于所述罐体外;
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一端由所述罐体的底部伸入所述罐体内,所述出气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罐体外;
其中,所述出气管上设有回油孔,所述回油孔位于所述罐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体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分别位于所述罐体相对设置的两端;
其中,所述第一换热管设有所述第一入口的一端由所述第一端盖伸出所述罐体,所述第二换热管设有所述第二入口的一端由所述第二端盖伸出所述罐体,所述第二换热管设有所述第二出口的一端由所述第一端盖伸出所述罐体,所述出气管的一端由所述第二端盖伸入所述罐体内,所述回油孔靠近所述第二端盖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热管套设在所述第二换热管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热管和所述第二换热管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内侧壁、所述第二换热管的外侧壁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隔板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隔板沿所述第二换热管的周向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热管与所述第二换热管同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管位于所述罐体内的部分呈螺旋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气管伸入所述罐体内的部分插设在所述换热管盘旋而成的筒腔内。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气管包括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位于所述罐体外侧,且所述回油孔靠近所述折弯部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气管位于所述罐体内的一端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二端盖的距离为L1,所述第一端盖至所述第二端盖之间的距离为L2,所述L1大于或等于所述L2的一半。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油孔的孔壁上的任意两点的连线为第一连线,所述第一连线的长度的最大值为L3,所述出气管的管径为L4,所述L3小于或等于L4的25%。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液分离器还包括:入口管,所述入口管与所述第一入口相连通;和/或
所述换热管适于供二氧化碳冷媒流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翅片,所述翅片设置在所述换热管的外侧壁上。
14.一种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回气口;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液分离器,所述回气口与所述出气管相连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竖直方向上,所述回油孔所在的高度高于所述回气口所在的高度,或所述回油孔所在的高度与所述回气口所在的高度相同。
16.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液分离器;或
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换热系统。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壳体,所述气液分离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CN202020222422.4U 2020-02-28 2020-02-28 气液分离器、换热系统和车辆 Active CN2120063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22422.4U CN212006325U (zh) 2020-02-28 2020-02-28 气液分离器、换热系统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22422.4U CN212006325U (zh) 2020-02-28 2020-02-28 气液分离器、换热系统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06325U true CN212006325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25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22422.4U Active CN212006325U (zh) 2020-02-28 2020-02-28 气液分离器、换热系统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063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23365B2 (en) Accumulator with internal heat exchanger
US6769269B2 (en) Multistage gas and liquid phase separation condenser
CA2500041A1 (en) Receiver-dryer for improving refrigeration cycle efficiency
CN201344687Y (zh) 气液分离器
CN201973964U (zh) 一种具有气液分离功能的立式蒸发器
CN113819684B (zh) 经济器及包括该经济器的制冷系统
JP2004353936A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受液器一体型凝縮器
CN113790614A (zh) 一种罐式换热器及热泵系统
CN212006325U (zh) 气液分离器、换热系统和车辆
JP2806379B2 (ja) 冷媒凝縮器
JP2001174103A (ja) 冷媒凝縮器
KR20040086241A (ko) 냉동 시스템 및 그의 응축 장치
CN111928543A (zh) 冷凝器和空调
CN115014003B (zh) 回热器、制冷系统和制冷设备
CN214841802U (zh) 一种双排换热装置及冷水机组
CN211876426U (zh) 一种冷凝器与蒸发器通用高效罐及其空调系统
CN109140835B (zh) 一种降膜式蒸发器
CN114151996A (zh) 一种冷凝装置及包括其的制冷系统
CN217685989U (zh) 回热器、制冷系统及制冷设备
CN211650830U (zh) 壳管式冷凝器
CN218884331U (zh) 一种空调器
JP4238434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13335019B (zh) 汽车热管理系统集成换热器
CN213924462U (zh) 一种用于污泥干化热泵机组的节能器及污泥干化热泵机组
CN212870013U (zh) 窗式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