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03736U - 蜗壳及具有其的离心风机 - Google Patents

蜗壳及具有其的离心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03736U
CN212003736U CN202020455125.4U CN202020455125U CN212003736U CN 212003736 U CN212003736 U CN 212003736U CN 202020455125 U CN202020455125 U CN 202020455125U CN 212003736 U CN212003736 U CN 2120037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ute tongue
volute
airflow outlet
tongue
centrifug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5512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志文
林健
赵涛
唐相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5512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037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037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037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蜗壳及具有其的离心风机,蜗壳,包括:本体,本体形成为开环形;蜗舌,蜗舌的一端与本体周向方向的一端连接以共同形成容纳腔,蜗舌的另一端与本体周向方向的另一端间隔开以形成气流出口,蜗舌内限定出消音腔,蜗舌的朝向气流出口的一端的端面上具有与消音腔连通的多个间隔开的微孔,微孔的孔径为0.2‑1mm。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蜗壳,通过在蜗舌内限定出消音腔,且在蜗舌的朝向气流出口的端面上设置与消音腔连通的微孔,可以大大减弱噪声,同时可以保证气流沿着蜗舌的朝向气流出口的壁面流动的顺畅性,进一步降低噪音。

Description

蜗壳及具有其的离心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蜗壳及具有其的离心风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由于风量大、成本低等优势,离心风机被广泛地应用于各技术领域,如油烟机、微波炉等,大大提高了其吸油烟效果。然而,大风量的风机往往会同时带来噪声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蜗壳,所述蜗壳有利于降低离心风机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包括上述蜗壳。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蜗壳,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形成为开环形;蜗舌,所述蜗舌的一端与所述本体周向方向的一端连接以共同形成容纳腔,所述蜗舌的另一端与所述本体周向方向的另一端间隔开以形成气流出口,所述蜗舌内限定出消音腔,所述蜗舌的朝向所述气流出口的一端的端面上具有与所述消音腔连通的多个间隔开的微孔,所述微孔的孔径为0.2-1mm。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蜗壳,通过在蜗舌内限定出消音腔,且在蜗舌的朝向气流出口的端面上设置与消音腔连通的微孔,并使得微孔的孔径满足0.2-1mm,可以使得流经气流出口的气流经过多个微孔进入消音腔内,气流在消音腔内经过腔壁的反射吸收,大大减弱噪声,同时可以保证气流沿着蜗舌的朝向气流出口的壁面流动的顺畅性,进一步降低噪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蜗舌的朝向所述气流出口的一端的端面的穿孔率为0.5%-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消音腔的深度为6-2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蜗舌的朝向气流出口的一端的轮廓为朝向远离所述气流出口的方向凹入的弧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蜗舌的朝向气流出口的端面在垂直于所述本体的轴向方向的横截面上的形状为朝向所述气流出口凸出的弧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蜗壳的轴向方向上,所述气流出口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蜗舌和所述本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蜗舌的厚度大于所述本体的厚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风机,包括:上述的蜗壳;离心风轮,所述离心风轮设在所述容纳腔内;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位于所述蜗壳的轴向一端,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离心风轮连接以驱动所述离心风轮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风机,通过在蜗舌内限定出消音腔,且在蜗舌的朝向气流出口的端面上设置与消音腔连通的微孔,并使得微孔的孔径满足0.2-1mm,可以使得流经气流出口的气流经过多个微孔进入消音腔内,气流在消音腔内经过腔壁的反射吸收,大大减弱噪声,同时可以保证气流沿着蜗舌的朝向气流出口的壁面流动的顺畅性,进一步降低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容纳腔的径向尺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蜗壳为两个,所述离心风轮为两个,两个所述离心风轮与两个所述蜗壳一一对应,两个所述蜗壳分别位于所述驱动电机相对的两侧,所述驱动电机包括相对的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分别与两个所述离心风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蜗壳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蜗壳的蜗舌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风机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离心风机100,
蜗壳10,
本体1,容纳腔11,气流出口12,气流进口13,
蜗舌2,消音腔21,微孔22,
连接件3,
离心风轮20,驱动电机30,固定环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厚度”、“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参考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蜗壳1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蜗壳10,包括本体1和蜗舌2。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本体1形成为开环形,具体地,本体1为圆形的开环形。蜗舌2的一端与本体1周向方向的一端连接以共同形成容纳腔11,蜗舌2的另一端与本体1周向方向的另一端间隔开以形成气流出口12。容纳腔11内可以设置离心风轮20,离心风轮20的轴线与本体1的轴线平行或重合,容纳腔11的轴向两端可以形成为气流进口13。气体在离心风轮20的作用下从气流进口13进入容纳腔11内,再从气流出口12流出。其中,蜗舌2的设置可以提高离心风机100的效率和压力。
如图1和图2所示,蜗舌2内限定出消音腔21,蜗舌2的朝向气流出口12的一端的端面上具有与消音腔21连通的多个间隔开的微孔22,流经气流出口12的气流经过多个微孔22进入消音腔21内,气流在消音腔21内经过腔壁的反射吸收,大大减弱噪声。
另外,由于蜗舌2部分对噪声的影响巨大,往往会在蜗舌2产生涡流、流动分离等情况,是噪声的重要源头之一,因此将消音腔21设计在蜗舌2处,有利于降低噪音。
进一步地,微孔22的孔径为0.2-1mm。例如,微孔22的孔径可以为0.3mm、0.4mm、0.5mm、0.6mm、0.7mm、0.8mm或0.9mm等。由此既可以保证部分气流可以经过微孔22进入消音腔21内,实现降噪的作用,还可以保证气流沿着蜗舌2的朝向气流出口12的壁面顺畅的流动,进一步降低噪音。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蜗壳10,通过在蜗舌2内限定出消音腔21,且在蜗舌2的朝向气流出口12的端面上设置与消音腔21连通的微孔22,并使得微孔22的孔径满足0.2-1mm,可以使得流经气流出口12的气流经过多个微孔22进入消音腔21内,气流在消音腔21内经过腔壁的反射吸收,大大减弱噪声,同时可以保证气流沿着蜗舌2的朝向气流出口12的壁面流动的顺畅性,进一步降低噪音。
进一步地,蜗舌2的朝向气流出口12的一端的端面的穿孔率为0.5%-4%。其中,穿孔率为多个微孔22的总面积与蜗舌2的朝向气流出口12的一端的端面的总面积之比。其中,穿孔率可以为0.1%、1.5%、2%、2.5%、3%或3.5%。由此既可以保证流经气流出口12的气流可以经过微孔22进入消音腔21内实现降噪的作用,又可以避免多个微孔22的总面积较大而导致气流撞击微孔22内壁,保证气流流动的顺畅性,进一步降低噪音。
可选地,在蜗壳10的轴向方向上,消音腔21从蜗舌2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且在蜗壳10的轴向方向上,消音腔21的深度大体相同。其中,消音腔21的深度为6-20mm。例如,消音腔21的深度可以为8mm、10mm、12mm、14mm、16mm或18mm等。由此可以更好的实现降噪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蜗舌2的朝向气流出口12的一端的轮廓为朝向远离气流出口12的方向凹入的弧形。由此可以使得气流出口12的出风速度更加均匀,有利于降低噪声。可以理解的是,在蜗壳10的轴向方向上,中间位置的风量较大,两端位置的风量较小,将气流出口12的中间位置设置的较宽,两端位置设置的较窄,可以使得气流出口12在蜗壳10的轴向方向上风速较为均匀,防止气流出口12处的流动分离、涡旋等,可以降低噪声。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沿蜗壳10的轴向方向,气流出口12中间位置宽度最宽,在中间向两端的方向上,气流出口12的宽度逐渐减小。由此可以更好的使得气流出口12的出风速度均匀,更好的降低噪音。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蜗舌2的朝向气流出口12的端面在垂直于本体1的轴向方向的横截面上的形状为朝向气流出口12凸出的弧形。由此可以对气流的流动起到导向作用,有利于降低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蜗壳10的轴向方向上,气流出口12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设有连接件3,连接件3的两端分别连接蜗舌2和本体1。由此可以使得气流进口13和气流出口12分隔开,避免从气流进口13进入的气流与从气流出口12排出的气流发生干涉或从气流出口12流出的气流再次流回到气流进口13。
可选地,如图1所示,蜗舌2的厚度大于本体1的厚度,由此便于在蜗舌2内形成消音腔21,且可以保证蜗舌2的结构强度,提高蜗壳10工作的可靠性。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风机100。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风机100,包括上述的蜗壳10、离心风轮20和驱动电机30。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离心风轮20设在容纳腔11内,离心风轮20的轴线与容纳腔11的轴线平行或重合,动电机位于蜗壳10的轴向一端,驱动电机30与离心风轮20连接以驱动离心风轮20转动。其中驱动电机30位于蜗壳10外,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驱动电机30的至少部分还可以位于蜗壳10的容纳腔11内。驱动电机30驱动离心风轮20转动,离心风轮20驱动气流流动并从气流进口13流向气流出口12。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风机100,通过在蜗壳10内限定出消音腔21,且在蜗舌2的朝向气流出口12的端面上设置与消音腔21连通的微孔22,并使得微孔22的孔径满足0.2-1mm,可以使得流经气流出口12的气流经过多个微孔22进入消音腔21内,气流在消音腔21内经过腔壁的反射吸收,大大减弱噪声,同时可以保证气流沿着蜗舌2的朝向气流出口12的壁面流动的顺畅性,进一步降低噪音。
可选地,驱动电机30的径向尺寸小于容纳腔11的径向尺寸。因此,无论驱动电机30设在容纳腔11内,还是容纳腔11外,驱动电机30的周壁与容纳腔11的内壁在径向方向上均具有间隙,可以避免驱动电机30封挡容纳腔11的轴向一端,使得蜗壳10可以具有相对的两个气流进口13,可以提高离心风机100的工作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蜗壳10为两个,离心风轮20为两个,两个离心风轮20与两个蜗壳10一一对应,每个离心风轮20均设在相应的蜗壳10的容纳腔11内,两个蜗壳10分别位于驱动电机30相对的两侧,每个蜗壳10均具有相对的两个气流进口13,驱动电机30包括相对的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分别与两个离心风轮20连接。由此可以增加离心风机100的工作效率。
其中,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可以同步转动,当然,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也可以独立控制。由此可以增加离心风机100结构的多样性。
可选地,如图3所示,两个蜗壳10的远离彼此的一端均设有连接件3,且靠近彼此的一侧均设有固定环40,固定环40套设在蜗壳10上,固定环40的部分位于气流出口12处以使的两个蜗壳10的靠近彼此的气流进口13和相应的气流出口12间隔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蜗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形成为开环形;
蜗舌,所述蜗舌的一端与所述本体周向方向的一端连接以共同形成容纳腔,所述蜗舌的另一端与所述本体周向方向的另一端间隔开以形成气流出口,所述蜗舌内限定出消音腔,所述蜗舌的朝向所述气流出口的一端的端面上具有与所述消音腔连通的多个间隔开的微孔,所述微孔的孔径为0.2-1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舌的朝向所述气流出口的一端的端面的穿孔率为0.5%-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腔的深度为6-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舌的朝向气流出口的一端的轮廓为朝向远离所述气流出口的方向凹入的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舌的朝向气流出口的端面在垂直于所述本体的轴向方向的横截面上的形状为朝向所述气流出口凸出的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蜗壳的轴向方向上,所述气流出口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蜗舌和所述本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舌的厚度大于所述本体的厚度。
8.一种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蜗壳;
离心风轮,所述离心风轮设在所述容纳腔内;
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位于所述蜗壳的轴向一端,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离心风轮连接以驱动所述离心风轮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容纳腔的径向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为两个,所述离心风轮为两个,两个所述离心风轮与两个所述蜗壳一一对应,两个所述蜗壳分别位于所述驱动电机相对的两侧,所述驱动电机包括相对的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分别与两个所述离心风轮连接。
CN202020455125.4U 2020-03-31 2020-03-31 蜗壳及具有其的离心风机 Active CN2120037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55125.4U CN212003736U (zh) 2020-03-31 2020-03-31 蜗壳及具有其的离心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55125.4U CN212003736U (zh) 2020-03-31 2020-03-31 蜗壳及具有其的离心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03736U true CN212003736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23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55125.4U Active CN212003736U (zh) 2020-03-31 2020-03-31 蜗壳及具有其的离心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037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60072A (zh) * 2021-01-26 2021-03-0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降噪蜗舌、蜗壳、风机及烟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60072A (zh) * 2021-01-26 2021-03-0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降噪蜗舌、蜗壳、风机及烟机
CN112460072B (zh) * 2021-01-26 2021-07-0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降噪蜗舌、蜗壳、风机及烟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98788B1 (ko) 시로코팬 및 그를 갖는 공기조화기
JPS63124900A (ja) 軸流送風機
CN108825552B (zh) 空气处理设备、风机及其离心风叶
WO2022217957A1 (zh) 轴径流鼓风机及空调装置
CN212003736U (zh) 蜗壳及具有其的离心风机
JP3949663B2 (ja) 遠心羽根車
JP4995464B2 (ja) 送風装置
CN207922328U (zh) 蜗壳及油烟机
CN112918218A (zh) 空调装置及汽车
CN112780599A (zh) 离心风机以及烹饪器具
CN210196137U (zh) 离心风机及其蜗壳和家用电器
EP0477650B1 (en) Vortex flow blower
KR100669917B1 (ko) 팬과 쉬라우드의 조립체
JPH07305696A (ja) 遠心送風機
CN214984714U (zh) 空调装置及汽车
CN110494654B (zh) 远心风扇、成型用模具及流体输送装置
CN214998332U (zh) 轴径流鼓风机及空调装置
CN215109624U (zh) 组合风机以及烹饪器具
JP3488126B2 (ja) エアカ−テン
CN213419398U (zh) 一种风道组件及家用电器
KR102340872B1 (ko) 공기 순환장치
CN210118279U (zh) 风叶、风机组件、风道部件及空调器
KR100599860B1 (ko) 후드에 구비되는 복합 다단 축류 송풍기
CN112177947A (zh) 一种风道组件及家用电器
CN112484278A (zh) 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