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99695U - 一种便携式植物内生菌分离培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植物内生菌分离培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99695U
CN211999695U CN202020393376.4U CN202020393376U CN211999695U CN 211999695 U CN211999695 U CN 211999695U CN 202020393376 U CN202020393376 U CN 202020393376U CN 211999695 U CN211999695 U CN 2119996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affle
cleaning box
cleaning
por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9337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骛远
冯瑞章
杜永华
李卫天
袁华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b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ib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b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ib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039337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996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996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9969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植物内生菌分离培养装置,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培养盒和3个清洗盒,培养盒和清洗盒可拆卸连接,最上部的清洗盒上可拆卸连接有盒盖,盒盖中部设置有圆孔,圆孔内设置有橡胶垫,清洗盒中部设置有挡板,挡板内部设置有转轴,转轴贯穿清洗盒并与清洗盒活动连接,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清洗盒内壁上设置有挡板定位装置,培养盒和清洗盒均设置为透明的。该装置可有效解决目前存在的必须将植物带回实验室才能进行消毒灭菌,运输过程中导致稀有菌种死亡,无法分离获得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植物内生菌分离培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生菌分离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便携式植物内生菌分离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植物内生菌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微生物资源。为了挖掘寻找这些资源,尤其是那些存在于特殊生境中的植物内生菌,该植物的生长地往往都与相关研究基地或实验室相隔甚远。内生菌的分离操作常须要通过将植物材料带回实验室,经消毒灭菌处理后,在无菌环境下接种于培养基后进行分离培养获得。但是,如果将植物采摘后带回实验室再进行消毒灭菌,内生菌又常会因植物体被采摘后的长途运输,较长时间脱离原来的生境而得不到及时的分离培养,其种群结构和数量会发生巨大变化。尤其是那些微量存在的稀有菌种,会因此而很难分离获得。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植物内生菌分离培养装置,该装置可有效解决目前存在的必须将植物带回实验室才能进行消毒灭菌,运输过程中导致稀有菌种死亡,无法分离获得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式植物内生菌分离培养装置,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培养盒和3 个清洗盒,培养盒和清洗盒可拆卸连接,最上部的清洗盒上可拆卸连接有盒盖,盒盖中部设置有圆孔,圆孔内设置有橡胶垫,清洗盒中部设置有挡板,挡板内部设置有转轴,转轴贯穿清洗盒并与清洗盒活动连接,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清洗盒内壁上设置有挡板定位装置,培养盒和清洗盒均设置为透明的。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圆孔的直径约为1cm,圆孔内的橡胶垫与盒盖为粘接,粘接后盒盖与橡胶垫之间为密封的,转轴镶嵌于挡板内部,转轴与挡板固定连接,转轴可带动挡板在清洗盒内转动,挡板与清洗盒闭合后,两者连接的位置是密封的,旋钮通过粘接的方式与转轴固定连接;
该装置在使用时,将培养盒内装入配置好的固体培养基,然后将第一个清洗盒盖在培养盒上部,向第一个清洗盒中加入无菌蒸馏水,再将第二个清洗盒盖在第一个清洗盒上部,向第二清洗盒中加入无菌蒸馏水,最后将第三个清洗盒盖在第二个清洗盒上部,并将盒盖盖在第三个清洗盒上,然后将组装好的装置放置于高压灭菌锅内,于121℃条件下灭菌20min,取出后待其自然风干,培养和内的培养基冷却凝固,便可携带使用;
进行分离培养时,打开盒盖,将清洗干净的植物材料切片,然后放入第三个清洗盒内,再向该清洗盒内倒入70%乙醇,使得植物组织被完全淹没,盖紧盒盖,用酒精棉球擦拭该清洗盒盒盖表面,然后取两只灭菌注射器,一只为空的,一只内部装有灭菌液,将两只注射器从盒盖中部的橡胶圈中插入,当植物材料在70%乙醇中消毒60s后,用空的注射器将第三清洗盒内的乙醇抽出,且不取下该注射器,然后将另一只注射器内的灭菌液注射进第三个清洗盒内,对植物材料进行灭菌,达到灭菌时间后,再用该注射器将灭菌液吸出,然后转动第三个清洗盒上的旋钮,通过旋钮带动挡板转动,使得挡板与清洗盒的侧壁之间出现开口,让植物材料从开口内掉入第二个清洗盒内,再将第三个清洗盒内的挡板关闭,通过第二个清洗盒内的无菌蒸馏水对植物材料进行清洗,然后倒置该装置,旋转旋钮,打开第三个清洗盒内的挡板,使得第二个清洗盒内的无菌蒸馏水流进第三个清洗盒内,然后关闭挡板,将该装置放正;
再用同样的方法,用第一清洗盒内的无菌蒸馏水对植物材料进行清洗,并将清洗后的无菌蒸馏水倒出,最后,打开第一个清洗盒内的挡板,使得清洗后的植物材料落进培养盒内,关闭第一个清洗盒内的挡板即可。
该装置的内部为无菌的环境,通过该装置将采摘获取的植物材料当场进行消毒,灭菌并进行培养,无需将植物材料带回实验室,大大提高了微量内生菌的获取成功率,而且,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进一步地,培养盒设置为底部封口的圆筒形,圆筒形的上部边缘设置有外螺纹,清洗盒设置为圆筒形,圆筒形下部边缘设置有内螺纹,圆筒形上部边缘设置有外螺纹,盒盖边缘设置内螺纹,培养盒、清洗盒和盒盖之间依次螺纹连接。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将培养盒、清洗盒和盒盖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可拆卸连接,使用时,方便进行组装,而且,一旦植物组织进入培养盒内以后,便可以很方便的将上部的不需要的清洗盒拆卸,方便携带,也可及时对拆下的清洗盒进行消毒灭菌,方便与其他培养盒组装使用。
进一步地,培养盒和清洗盒的直径相等,挡板到清洗盒上边缘的高度与培养盒的高度相等,挡板到清洗盒下边缘的高度等于1/2倍培养盒的高度。
进一步地,培养盒和清洗盒的直径均为10cm,培养盒高为2cm,挡板距离清洗盒的上边缘2cm,距离清洗盒下边缘1cm。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将培养盒的高度设置为2cm,挡板与清洗盒上部边缘的距离设置为2cm,挡板与清洗盒下部边缘的距离设置为1cm,使得组装后,培养盒和清洗盒内部的空间大小一致,提高使用效果。
进一步地,挡板设置为圆形,挡板的直径比清洗盒的内径大2-3mm,挡板包括硬板部和软圈部,硬板部镶嵌于软圈部内部。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硬板部设置为圆形,软圈部也设置为圆形,软圈部的直径比清洗盒的内径大2-3mm,硬板部的直径小于软圈部的直径,硬板部嵌设于软圈部内,硬板部与软圈部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使用时,软圈部的边缘与清洗盒的内壁接触,由于软圈部的直径比清洗盒的内径大,由于软圈部的材质具有一定的弹性,当将挡板放平后,软圈部的边缘可与清洗盒内壁紧密的接触,实现密封,放置清洗盒内盛装的液体漏出。
进一步地,挡板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若干凸起。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凸起与软圈部一体成型,因用于分离内生菌的植物材料多被切为薄片状,将其倒入下一个清洗盒或培养盒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粘附在挡板上的现象,设置有凸起,可减小挡板与植物材料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粘附力,提高植物材料下落效果,进而提高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地,转轴上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设置于清洗盒外部。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密封圈的材质为橡胶或者硅胶,密封圈与清洗盒外侧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密封圈设置为圆形,中部带有直径比转轴直径小的通孔,转轴可在密封圈内转动,使用时将转轴穿过通孔,密封圈便与转轴之间紧密的接触,设置有密封圈,可进一步提高转轴与清洗盒之间的密封效果,避免清洗盒内的液体渗出。
进一步地,挡板定位装置包括环形凸起和半圆板,环形凸起设置于半圆板上部。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环形凸起和半圆板均与清洗盒一体成型,环形凸起和半圆板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便于放置挡板,使用时,通过转动旋钮,将挡板放平,使得挡板处于环形凸起和半圆板之间,当需要将挡板打开时,转动旋钮,由于挡板的边缘为软质的,在与环形凸起接触时,发生变形,挡板便可从环形凸起和半圆板之间的位置移出,挡板与清洗盒之间便形成开口,便于植物材料落下;设置有半圆板,可对挡板进行限位,使得挡板只能向一个方向转动,提高使用的规则性。
进一步地,软圈部的材质为硅胶或橡胶。硅胶或橡胶材质的软硬适中,既可以提高密封效果,又方便获取。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该装置包括培养盒和清洗盒,清洗盒内部设置有挡板,挡板与清洗盒之间可实现密封,清洗盒与培养盒之间也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实现密封,清洗盒和培养盒内部可实现无菌环境,能够满足在野外环境下,随时随地对采集到的植物材料进行灭菌培养。
2、该装置的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可通过消毒灭菌后重复使用。
3、清洗盒和培养盒均为透明的,使用时,方便对其内部的情况进行观察,提高使用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清洗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清洗盒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环形凸起和半圆板在清洗盒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挡板的表面的示意图;
图7为培养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培养盒;2、清洗盒;3、盒盖;4、密封圈;5、橡胶垫;6、转轴;7、旋钮;8、外螺纹;9、内螺纹;10、挡板;11、硬板部;12、软圈部;13、凸起;14、环形凸起;15、半圆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植物内生菌分离培养装置,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培养盒1和3个清洗盒2,优化地,培养盒1设置为底部封口的圆筒形,圆筒形的上部边缘设置有外螺纹8,清洗盒2设置为圆筒形,圆筒形下部边缘设置有内螺纹9,圆筒形上部边缘设置有外螺纹8,盒盖3边缘设置内螺纹9,培养盒1、清洗盒2和盒盖3之间依次螺纹连接。优化地,培养盒1和清洗盒2的直径均为10cm,培养盒1高为2cm,挡板10距离清洗盒2的上边缘2cm,距离清洗盒2下边缘1cm。
培养盒1和清洗盒2可拆卸连接,最上部的清洗盒2上可拆卸连接有盒盖3,盒盖3中部设置有圆孔,圆孔内设置有橡胶垫5,清洗盒2中部设置有挡板10,优化地,挡板10设置为圆形,挡板10的直径比清洗盒2的内径大2-3mm,挡板10包括硬板部11和软圈部12,硬板部11镶嵌于软圈部12内部。优化地,软圈部12的材质为硅胶或橡胶。优化地,挡板10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若干凸起13。
挡板10内部设置有转轴6,转轴6贯穿清洗盒2并与清洗盒2活动连接,优化地,转轴6上设置有密封圈4,密封圈4设置于清洗盒2外部。转轴6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7,清洗盒2内壁上设置有挡板定位装置,优化地,挡板定位装置包括环形凸起14和半圆板15,环形凸起14设置于半圆板15上部。培养盒1 和清洗盒2均设置为透明的。
上述装置的使用过程如下:将培养盒1内装入配置好的固体培养基,然后将第一个清洗盒2盖在培养盒1上部,向第一个清洗盒2中加入无菌蒸馏水,再将第二个清洗盒2盖在第一个清洗盒2上部,向第二清洗盒2中加入无菌蒸馏水,最后将第三个清洗盒2盖在第二个清洗盒2上部,并将盒盖3盖在第三个清洗盒2上,然后将组装好的装置放置于高压灭菌锅内,于121℃条件下灭菌 20min,取出后待其自然风干,培养盒1内的培养基冷却凝固,便可携带使用;
进行分离培养时,打开盒盖3,将清洗干净的植物材料切片,然后放入第三个清洗盒2内,再向该清洗盒2内倒入70%乙醇,使得植物组织被完全淹没,盖紧盒盖3,用酒精棉球擦拭该清洗盒2盒盖3表面,然后取两只灭菌注射器,一只为空的,一只内部装有灭菌液,将两只注射器从盒盖3中部的橡胶垫5中插入,当植物材料在70%乙醇中消毒60s后,用空的注射器将第三清洗盒2内的乙醇抽出,且不取下该注射器,然后将另一只注射器内的灭菌液注射进第三个清洗盒2内,对植物材料进行灭菌,达到灭菌时间后,再用该注射器将灭菌液吸出,然后转动第三个清洗盒2上的旋钮7,通过旋钮7带动转轴6转动进而挡板10转动,使得挡板10与清洗盒2的侧壁之间出现开口,让植物材料从开口掉入第二个清洗盒2内,再将第三个清洗盒2内的挡板10关闭,轻轻摇晃,通过第二个清洗盒2内的无菌蒸馏水对植物材料进行清洗,然后倒置该装置,旋转旋钮7,打开第三个清洗盒2内的挡板10,使得第二个清洗盒2内的无菌蒸馏水流进第三个清洗盒2内,然后关闭挡板10,将该装置放正;
再用同样的方法,用第一清洗盒2内的无菌蒸馏水对植物材料进行清洗,并将清洗后的蒸馏水倒出,最后,打开第一个清洗盒2内的挡板10,使得清洗后的植物材料落进培养盒1内,关闭第一个清洗盒2内的挡板10即可。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作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便携式植物内生菌分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培养盒(1)和至少3个清洗盒(2),所述培养盒(1)和清洗盒(2)可拆卸连接,最上部的所述清洗盒(2)上可拆卸连接有盒盖(3),所述盒盖(3)中部设置有圆孔,所述圆孔内设置有橡胶垫(5),所述清洗盒(2)中部设置有挡板(10),所述挡板(10)内部设置有转轴(6),所述转轴(6)贯穿所述清洗盒(2)并与所述清洗盒(2)活动连接,所述转轴(6)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7),所述清洗盒(2)内壁上设置有挡板定位装置,所述培养盒(1)和清洗盒(2)均设置为透明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植物内生菌分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盒(1)设置为底部封口的圆筒形,且其上部边缘设置有外螺纹(8),所述清洗盒(2)设置为圆筒形,且其下部边缘设置有内螺纹(9),上部边缘设置有所述外螺纹(8),所述盒盖(3)边缘设置所述内螺纹(9),所述培养盒(1)、清洗盒(2)和盒盖(3)之间依次螺纹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植物内生菌分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盒(1)和清洗盒(2)的直径相等,所述挡板(10)到所述清洗盒(2)上边缘的高度与所述培养盒(1)的高度相等,所述挡板(10)到所述清洗盒(2)下边缘的高度等于1/2倍所述培养盒(1)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植物内生菌分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0)设置为圆形,所述挡板(10)的直径比所述清洗盒(2)的内径大2-3mm,所述挡板(10)包括硬板部(11)和软圈部(12),所述硬板部(11)镶嵌于所述软圈部(12)内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植物内生菌分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0)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若干凸起(1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植物内生菌分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6)上设置有密封圈(4),所述密封圈(4)设置于所述清洗盒(2)外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植物内生菌分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定位装置包括环形凸起(14)和半圆板(15),所述环形凸起(14)设置于所述半圆板(15)上部。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植物内生菌分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圈部(12)的材质为硅胶或橡胶。
CN202020393376.4U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便携式植物内生菌分离培养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996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93376.4U CN211999695U (zh)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便携式植物内生菌分离培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93376.4U CN211999695U (zh)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便携式植物内生菌分离培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99695U true CN211999695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31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93376.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99695U (zh)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便携式植物内生菌分离培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996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6832A (zh) * 2022-05-25 2022-07-29 深圳市华晨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实验研究用负压传染性病理保存培养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6832A (zh) * 2022-05-25 2022-07-29 深圳市华晨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实验研究用负压传染性病理保存培养器
CN114806832B (zh) * 2022-05-25 2022-09-02 深圳市华晨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实验研究用负压传染性病理保存培养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99695U (zh) 一种便携式植物内生菌分离培养装置
CN111218394B (zh) 一种减少其他菌种混入的细菌溶液接种装置
CN206872855U (zh) 一种快速分离和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试剂盒
CN103250569B (zh) 一种自动间歇式食用菌液体菌种接种系统
CN212894705U (zh) 一种多功能医学检验微生物培养器
CN209931098U (zh) 一种食用菌培养装置
CN108935102B (zh) 一种植物组织培养易漂浮外植体消毒装置及其消毒方法
CN213915204U (zh) 一种新型吸痰管消毒清洗装置
CN214015421U (zh) 一种毛建草组培苗生根培养装置
CN209995074U (zh) 一种农业便于清洗灭菌的无土栽培营养液容器
CN206887113U (zh) 一种液体菌种发酵罐的接种装置
CN106281989A (zh) 实验室组合式浅盘固态发酵装置
CN206565025U (zh) 一种组培炼苗二合一培养盒
CN102676389B (zh) 一种便于随时取种的食用菌菌种保藏方法及装置
CN206212709U (zh) 一种人工培植蘑菇用培植罐
CN219239614U (zh) 一种蛋白制剂生产用培养装置
CN115039641B (zh) 一种用于平菇的管状垂直栽培装置及栽培方法
CN214126313U (zh) 一种药食用真菌皿培固体发酵瓶
CN203399586U (zh) 一种牡丹组织培养瓶
CN218900292U (zh) 一种微生物菌剂培养环境灭菌设备
CN212476771U (zh) 一种生物制药细胞培养装置
CN203618312U (zh) 一种兰科种子无菌培养专用消毒灭菌筛网盒
CN105210837B (zh) 使用植物无菌水培装置进行根瘤菌结瘤效果评价的方法
CN2928694Y (zh) 北冬虫夏草酒瓶
CN211509762U (zh) 大豆种子发芽消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