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81547U - 无线充电座 - Google Patents
无线充电座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981547U CN211981547U CN202020929760.1U CN202020929760U CN211981547U CN 211981547 U CN211981547 U CN 211981547U CN 202020929760 U CN202020929760 U CN 202020929760U CN 211981547 U CN211981547 U CN 2119815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rging
- accommodating cavity
- heat
- cooling air
- wireless charg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座,属于消费类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充电壳体、充电线圈及底座,充电壳体内具有第一容纳腔;充电线圈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底座与充电壳体连接,底座内具有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连通;还包括散热器、排热件、导热件及主板,散热器及排热件设置在第二容纳腔内,排热件用于将第二容纳腔内的热量排出;导热件的第一部分位于第一容纳腔内且与充电线圈连接,导热件的第二部分位于第二容纳腔内且与散热器连接;主板设置在第二容纳腔内,主板为充电线圈供电,主板与散热器连接。本申请提供的无线充电座可以同时对充电线圈及主板进行散热,有效提高无线充电座的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消费类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座。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电子设备逐渐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人们除了对智能电子设备的使用功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并且对智能电子设备的充电功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传统的有线充电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随着智能电子设备逐渐配置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无线充电器件,其充电功率也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便是充电过程中的散热问题。由于在使用无线充电器件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的过程中,无线充电器件的充电线圈及主板的发热量很大,并且电子设备自身在充电过程中也会产生热量,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无线充电器件无法有效对其充电线圈及主板进行散热降温,造成无线充电器件自身的散热效果不佳,进而影响散热效率、无法满足大功率充电的散热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线充电器件散热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座,其包括:
充电壳体,所述充电壳体内具有第一容纳腔;
充电线圈,所述充电线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
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充电壳体连接,所述底座内具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
散热器及排热件,所述散热器及排热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排热件用于将所述第二容纳腔内的热量排出;
导热件,所述导热件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且与所述充电线圈连接,所述导热件的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且与所述散热器连接;
主板,所述主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主板为所述充电线圈供电,所述主板与所述散热器连接。
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座中,不仅能够对充电线圈进行散热,同时还可以对主板进行散热,从而有效提高无线充电座的散热效率,满足大功率充电的散热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座中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座进行详细地说明。
参考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座,所述无线充电座用于为电子设备充电,其包括:充电壳体1、充电线圈2及底座3,所述充电壳体1内具有第一容纳腔101;所述充电线圈2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101内;所述底座3与所述充电壳体1连接,所述底座3内具有第二容纳腔301,所述第一容纳腔101与所述第二容纳腔301连通;所述无线充电座还包括散热器4、排热件5、导热件6及主板12,所述散热器4及排热件5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301内,所述排热件5用于将所述第二容纳腔301内的热量排出;所述导热件6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01内且与所述充电线圈2连接,所述导热件6的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301内且与所述散热器4连接;所述主板12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301内,所述主板12为所述充电线圈2供电,所述主板12与所述散热器4连接。
当使用该无线充电座为电子设备001进行充电时,将电子设备001放置到无线充电座相应的位置处,可以理解的是,在电子设备001中同样设置有充电线圈,电子设备001中的充电线圈与该无线充电座的充电线圈2匹配对应。在无线充电座的工作过程中,充电线圈2及主板12都会散发热量,其中,充电线圈2散发的热量通过导热件6的第一部分传递给导热件6的第二部分,进而再传递给散热器4,最终通过排热件5将热量排出;主板12散发的热量直接通过散热器4散发,最终也通过排热件5将热量排出。综上所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座中,不仅能够对充电线圈2进行散热,同时还可以对主板12进行散热,从而有效提高无线充电座的散热效率,满足大功率充电的散热需求。
参考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座还包括第一支撑部7,所述第一支撑部7设置在所述充电壳体1靠近所述充电线圈2的第一外表面102处,所述电子设备在充电状态下抵靠在所述第一支撑部7上,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外表面102相对,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外表面102之间形成第一散热风路8。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该无线充电座设置了第一支撑部7撑起电子设备001,因此外界的自然风不仅能够流经电子设备001远离充电壳体1的表面0010,并且外界的自然风还可以在电子设备001靠近充电壳体1的表面0011与充电壳体1的第一外表面102之间流动,由此形成对电子设备001进行散热的第一散热风路8,从而有利于对电子设备001靠近充电壳体1的表面0011进行散热。
参考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容纳腔101内,位于所述充电线圈2与所述底座3之间的部分形成第二散热风路9,所述导热件6的第一部分暴露于所述第二散热风路9,所述第二容纳腔301内形成第三散热风路10。
导热件6的第一部分601暴露于第二散热风路9,导热件6的第二部分602暴露于第三散热风路10;充电线圈2的热量在第二散热风路9散发经过导热件6的传导作用再散发至第三散热风路10,最终由排热件5排出。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充电壳体1与所述底座3的连接处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101与所述第二容纳腔301的通道,导热件6的第一部分601经由所述通道与第二部分602相连接。
参考图1、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座还包括第一进风口103,所述第一进风口103开设在所述第一外表面102上,以连通所述第一散热风路8与所述第二散热风路9。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散热风路8中的热量不仅能够进行自然散发,并且由于第一散热风路8与第二散热风路9通过第一进风口103进行连通,因此第一散热风路8中的热量也可以通过导热件6进行传导。在导热件6中,与充电线圈2连接的第一部分601负责吸收热量,其不仅能够高效快速地吸收来自充电线圈2发出的热量,并且还可以吸收第一散热风路8经由第一进风口103带来的电子设备001发出的热量。与散热器4连接的第二部分602则负责将热量传导至散热器4,然后由散热器4将热量散出。
参考图1、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座还包括第二进风口302,所述底座3具有第二外表面303,所述第二外表面303与所述充电壳体1连接,所述第二进风口302开设在所述第二外表面303上,以连通所述第一散热风路8与所述第三散热风路10,以及连通所述第二散热风路9与所述第三散热风路10。参考图3所示,底座3的第二外表面303设置为梯形状。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第二进风口302的设置,第一散热风路8与第三散热风路10相连通,并且第二散热风路9与第三散热风路10也相连通。由此,电子设备001散发的一部分热量由外界的自然风带动从第二进风口302处直接进入到第二容纳腔301内与第三散热风路10相汇合,然后经过散热器4及排热件5后排出;电子设备001散发的另一部分热量从第一散热风路8传递至第二散热风路9,经过导热件6进行传导,最终在第三散热风路10内通过排热件5排出。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座还可以为电子设备001进行有效散热,从而满足大功率充电的散热需求。
参考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3远离所述第二进风口302的一侧开设有出风口,所述排热件5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
热量在第二进风口302与出风口之间流动形成第三散热风路10;具体地,排热件5可以为排热风扇。
参考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座还包括第二支撑部11,所述第二支撑部11设置在所述第二外表面303上,所述电子设备在充电状态下抵靠在所述第一支撑部7及所述第二支撑部11上。
参考图2、图3所示,为了能够对电子设备001提供较为稳固的支撑,可选地,第一支撑部7及第二支撑部11均对称设置两个。并且,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二支撑部11后,能够避免电子设备001与该无线充电座存在面与面的贴合接触,由此可以保证电子设备001周围良好的进风环境,提高对电子设备001的散热效率。
参考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4包括第一基板401、第二基板402及散热翅片403;所述第一基板401与所述第二基板402相对设置,所述散热翅片403连接在所述第一基板401与所述第二基板402之间。
第一基板401与第二基板402平行相对设置,在第一基板401与第二基板402之间平行设置多个散热翅片403;该结构的散热器4具有安装使用方便、散热效率较高的特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401与所述导热件6的第二部分连接,所述第二基板402与所述主板12连接。
可选地,第一基板401与导热件6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或者通过导热胶进行粘接;同样地,第二基板402与主板12也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或者通过导热胶进行粘接。
参考图2、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风口103为蜂窝状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风口302为蜂窝状结构。
蜂窝状结构的第一进风口103及第二进风口302具有结构稳固、进风空间大的特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件6为热管或者VC均热板。
热管的导热能力很强,其具有稳定的传热性能以及较为长期的工作寿命;相对于热管而言,VC均热板的成本更高,不过VC均热板往往具备更加优秀的热传导能力。热管或者VC均热板均能满足较高功率的散热需求,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热件5为轴流风扇。
轴流式风扇工作时,其叶片推动空气以与轴相同的方向流动,所以称为轴流风扇。相比传统的离心风扇,轴流风扇具有风量更大且更加静音的优点。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001例如可以是手机。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线充电座,用于为电子设备充电,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电壳体,所述充电壳体内具有第一容纳腔;
充电线圈,所述充电线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
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充电壳体连接,所述底座内具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
散热器及排热件,所述散热器及排热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排热件用于将所述第二容纳腔内的热量排出;
导热件,所述导热件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且与所述充电线圈连接,所述导热件的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且与所述散热器连接;
主板,所述主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主板为所述充电线圈供电,所述主板与所述散热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座还包括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充电壳体靠近所述充电线圈的第一外表面处,所述电子设备在充电状态下抵靠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外表面相对,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外表面之间形成第一散热风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有第二散热风路,所述第二散热风路位于所述充电线圈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导热件的第一部分暴露于所述第二散热风路,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形成第三散热风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座还包括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开设在所述第一外表面上,以连通所述第一散热风路与所述第二散热风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座还包括第二进风口,所述底座具有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二外表面与所述充电壳体连接,所述第二进风口开设在所述第二外表面上,以连通所述第一散热风路与所述第三散热风路,以及连通所述第二散热风路与所述第三散热风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远离所述第二进风口的一侧开设有出风口,所述排热件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座还包括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外表面上,所述电子设备在充电状态下抵靠在所述第一支撑部及所述第二支撑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及散热翅片;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相对设置,所述散热翅片连接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导热件的第二部分连接,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主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热件为轴流风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929760.1U CN211981547U (zh) | 2020-05-27 | 2020-05-27 | 无线充电座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929760.1U CN211981547U (zh) | 2020-05-27 | 2020-05-27 | 无线充电座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981547U true CN211981547U (zh) | 2020-11-20 |
Family
ID=73371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929760.1U Active CN211981547U (zh) | 2020-05-27 | 2020-05-27 | 无线充电座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98154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36838A (zh) * | 2021-02-09 | 2021-06-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充电器 |
-
2020
- 2020-05-27 CN CN202020929760.1U patent/CN21198154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36838A (zh) * | 2021-02-09 | 2021-06-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充电器 |
EP4040625A1 (en) * | 2021-02-09 | 2022-08-10 |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 Wireless charger |
JP2022122262A (ja) * | 2021-02-09 | 2022-08-22 | ファーウェイ デジタル パワー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 ワイヤレス充電器 |
CN113036838B (zh) * | 2021-02-09 | 2024-04-09 |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充电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880803B (zh) | 无线充电装置 | |
CN112714601B (zh) | 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散热结构及智能终端 | |
CN108990390A (zh) | 移动终端散热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12383153A (zh) | 一种具有冷却装置的无线充电器 | |
WO2022161165A1 (zh) | 散热背夹和电子设备组件 | |
CN210517842U (zh) | 无线充电手机散热器 | |
CN211981547U (zh) | 无线充电座 | |
CN212323769U (zh) | 无线充电座 | |
CN114025578A (zh) | 散热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110494015B (zh) | 充电散热装置、电子设备、充电散热系统 | |
CN101359246A (zh) | 散热模块 | |
CN213752686U (zh) | 电子设备 | |
CN212323818U (zh) | 充电座和电子设备 | |
CN212588721U (zh) | 散热装置 | |
CN212660464U (zh) | 自适应散热结构 | |
CN213754110U (zh) | 一种具有冷却装置的无线充电器 | |
CN214479672U (zh) | 一种充电装置以及充电系统 | |
CN214436449U (zh) | 一种游戏机散热底座 | |
CN213937481U (zh) | 充电设备、电子设备组件 | |
CN211378590U (zh) |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五金电源外壳 | |
CN210328410U (zh) | 一种增益放大器的散热结构 | |
CN115484761A (zh) | 一种电子设备背夹及电子设备 | |
CN218830048U (zh) | 一种半导体手机散热壳 | |
CN207166545U (zh) | 一种智能手机散热结构 | |
CN215073603U (zh) | 一种散热装置及手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