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80618U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980618U CN211980618U CN202020430073.5U CN202020430073U CN211980618U CN 211980618 U CN211980618 U CN 211980618U CN 202020430073 U CN202020430073 U CN 202020430073U CN 211980618 U CN211980618 U CN 21198061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y panel
- opening
- center line
- axis
- pixel uni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板、设置于基板上的阳极层及覆盖阳极层的像素定义层,阳极层包括阵列设置于基板上的若干阳极,像素定义层对应若干阳极定义若干像素单元;沿第一轴线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的发光面积自显示面板的中心线向显示面板的边缘方向逐渐减小,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之间的距离自显示面板的中心线向边缘方向逐渐增大;沿第二轴线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中的每一个像素单元的发光面积均相同,且任意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之间的距离相同;其中,所述第一轴线垂直于所述中心线并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驱动电压的衰减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轴线平行于所述中心线并垂直于第一轴线。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解决面板显示不均的显示面板及包括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普遍采用的是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薄膜晶体管开关连接,阴极与显示驱动电路的输出电极连接,薄膜晶体管开关控制发光二极管的导通,显示驱动电路的输出电极提供发光二极管的漏极电压。如图1所示,10为显示面板,11为驱动集成芯片,12为阴极驱动电路,13为面板发光区域,14为阴极导电膜层与驱动电路的重叠区域,通过搭接以将驱动电路与显示面板内部进行导通,显示驱动电压从显示面板的边缘向面板中心传递。
现有技术中,阴极导电膜层一般是通过在显示面板的整个表面蒸镀金属材料形成,阴极导电膜层为整面的膜层,为了保持光的透过率,阴极导电膜层的厚度很薄,导致阴极导电膜层的阻值很大,当显示驱动电压从面板边缘向面板中心传递时会因为金属材料的电阻出现逐渐衰减的问题,使得显示面板的边缘电压与中心电压不等,但是显示面板的各个像素的阻抗近似相等,由此,显示驱动电压的衰减会导致越靠近显示面板边缘的像素的发光强度越强,而现有中的显示面板的各个像素的发光面积是一致的,使得显示面板的中心亮度低于边缘亮度,出现面板显示不均的问题,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解决面板显示不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阳极层及覆盖所述阳极层的像素定义层,所述阳极层包括阵列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若干阳极,所述像素定义层对应所述若干阳极定义若干像素单元;沿第一轴线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的发光面积自所述显示面板的中心线向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方向逐渐减小,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之间的距离自所述显示面板的中心线向边缘方向逐渐增大;沿第二轴线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中的每一所述像素单元的发光面积均相同,且任意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之间的距离相同;其中,所述第一轴线垂直于所述中心线并沿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驱动电压的衰减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轴线平行于所述中心线并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若干像素单元,通过将所述若干像素单元中沿显示驱动电压的衰减方向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的发光面积设计为自所述显示面板的中心线向边缘方向逐渐减小,使沿所述显示面板的中心线向边缘的方向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并将沿垂直于显示驱动电压的衰减方向进行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设计为每一像素单元的发光面积相同且任意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之间的距离相同,使得所述显示面板边缘区域的整体发光亮度下降至与所述显示面板中心区域的整体发光亮度保持一致,从而解决因显示驱动电压的衰减导致面板显示不均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像素的设计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沿III-III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包括基板20、设置于所述基板20上的阳极层40以及覆盖所述阳极层40的像素定义层60。所述阳极层40包括阵列设置于所述基板20上的若干阳极42,所述像素定义层60对应所述若干阳极42定义若干像素单元62,每一所述像素单元62所在的区域开设一开孔64以暴露对应的阳极42。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容置于每一所述开孔64内的发光层(图中未示)、覆盖所述像素定义层60的阴极层(图中未示)以及驱动电路(图中未示),所述阴极层一般为整层设置,所述驱动电路包括输出电极以及若干薄膜晶体管开关,所述输出电极与所述阴极层电连接,所述若干薄膜晶体管开关与所述若干阳极42一一对应电连接;通过所述驱动电路向所述阴极层以及每一所述阳极42施加电信号时,在电场的作用下,所述阳极42产生的空穴和所述阴极层产生的电子发生移动,空穴和电子移动至所述发光层内相遇而复合发光,使得每一所述像素单元62均能发光。
本实用新型中,沿第一轴线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62的发光面积自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中心线向边缘方向逐渐减小,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62之间的距离自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中心线向边缘方向逐渐增大;沿第二轴线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62中的每一所述像素单元62的发光面积均相同,且任意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62之间的距离相同,使得所述显示面板100边缘区域的整体发光亮度下降至与所述显示面板100中心区域的整体发光亮度保持一致,从而能够解决因显示驱动电压的衰减导致面板显示不均的问题。其中,每一所述像素单元62的发光面积等于其对应的阳极42与所述发光层接触的面积;所述第一轴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中心线并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显示驱动电压的衰减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轴线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中心线并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所述显示面板100的驱动电路的不同设计结构,显示驱动电压的衰减方向可以不同。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0呈长方形,其显示驱动电压沿其长度方向(图2中所示第一方向A)衰减。显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0的显示驱动电压可以沿其宽度方向(图2中所示第二方向B)衰减。
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多条相互平行的第一轴线及多条相互平行的第二轴线,每一行沿第一方向A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62的中心连成一所述第一轴线,每一列沿第二方向B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62的中心连成一所述第二轴线,即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为虚拟的轴线,任一所述第一轴线与任一所述第二轴线垂直;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一中心线L,所述中心线L过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中心并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
具体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位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中心线L右侧的多个像素单元62中,第一像素单元621、第二像素单元622、第三像素单元623及第四像素单元624分别沿所述显示面板100的长度方向(即第一方向A)且自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中心线L向边缘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一像素单元621与所述第二像素单元622之间的距离为S1,所述第二像素单元622与所述第三像素单元623之间的距离为S2,所述第三像素单元623与所述第四像素单元624之间的距离为S3,其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621、第二像素单元622、第三像素单元623及第四像素单元624的发光面积逐渐减小,所述距离S1、S2、S3逐渐增大;再者,多个第一像素单元621、多个第二像素单元622、多个第三像素单元623以及多个像素单元624沿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宽度方向(即第二方向B)排列各自形成一个像素单元组,每一所述像素单元组中任意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之间的距离相同,自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中心线L向边缘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像素单元组中任意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之间的距离依次为L1、L2、L3及L4,其中,所述距离L1、L2、L3、L4逐渐增大。本实施例中,位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中心线L左侧的多个像素单元62与位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中心线L右侧的多个像素单元62关于所述中心线L对称设置,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沿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中心线L向边缘方向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62的发光面积逐渐减小,可以弥补显示驱动电压的衰减导致边缘像素单元62的发光强度强于中心像素单元62的发光强度的影响,合理设计所述显示面板100的若干像素单元62的发光面积时,在发光面积及发光强度的综合作用下,能够使所述显示面板100边缘区域的整体发光亮度下降至与所述显示面板100中心区域的整体发光亮度保持一致,从而解决面板显示不均的问题。
优选地,沿第一轴线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62的发光面积自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中心线L向边缘方向呈定比例逐渐减小。本实施例中,所述定比例的取值范围为0.01-0.1。
具体地,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每一所述像素单元62所在的区域开设一开孔64以暴露对应的阳极42。所述开孔64是通过在像素定义层60上涂覆蚀刻液形成的,由于蚀刻液由像素定义层60的最外层逐步向内腐蚀,使得所述开孔64沿其深度方向的直径逐渐减小,所述开孔64的横截面呈倒梯形结构,其包括与对应的阳极42接触的小开口及远离所述阳极42的大开口。
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像素单元62所在的区域为正方形,所述开孔64的大开口的边长为W,小开口的边长为H,所述开孔64的小开口与大开口之间沿垂直于所述阳极42的方向的距离为开孔深度D,所述开孔64的侧壁与所述阳极42的表面之间的夹角为开孔倾斜角α。由于开孔64通过蚀刻工艺形成,因此,小开口的边长为H的大小与大开口的边长为W、开孔深度D及开孔倾斜角α有关,其计算公式为:
H=W-2·D·tan(α-90°) (1)
如前所述,所述阳极42产生的空穴和阴极层产生的电子移动至所述开孔64内的发光层内相遇而复合发光,因此,每一所述像素单元62的发光面积等于其对应的阳极42与所述发光层接触的面积,所述阳极42通过开孔64的小开口与发光层接触,也即是说,每一所述像素单元62的发光面积等于其对应的开孔64的小开口的面积。单个像素单元62的发光面积M=H2,结合公式(1)得出:
M=[W-2·D·tan(α-90°)]2 (2)
根据公式(2)可知,每一所述像素单元62的发光面积M与对应的开孔64的大开口的边长为W、开孔深度D及开孔倾斜角α有关。本实用新型中,沿第一轴线且自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中心线向边缘方向排列的多个开孔64中,任意两个开孔64的大开口的边长W、开孔深度D及开孔倾斜角α中的至少一项不相同,以使得沿第一方向A且自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中心向边缘方向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62的发光面积M逐渐减小。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自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中心线L向边缘方向,同一第一轴线上的多个开孔64的开孔深度D及开孔倾斜角α均相同,多个开孔64的大开口边长W逐渐减小。具体地,第一像素单元621、第二像素单元622、第三像素单元623对应的开孔64的大开口边长依次为W1、W2、W3,其中,W1>W2>W3。根据公式(1)和公式(2)可以看出,第一像素单元621、第二像素单元622、第三像素单元623对应的开孔64的小开口边长H1、H2、H3逐渐减小,第一像素单元621、第二像素单元622、第三像素单元623的发光面积也逐渐减小,有利于改善所述显示面板100的整体亮度。
请参阅图4,在另一实施例中,自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中心线L向边缘方向,同一第一轴线上的多个开孔64的大开口边长W及开孔倾斜角α均相同,多个开孔64的开孔深度D逐渐增大。具体地,第一像素单元621、第二像素单元622、第三像素单元623对应的开孔64的大开口边长均为W1,第一像素单元621、第二像素单元622、第三像素单元623对应的开孔64的开孔深度依次为D1、D2、D3,其中,D1<D2<D3。根据公式(1)和公式(2)可以看出,第一像素单元621、第二像素单元622、第三像素单元623对应的开孔64的小开口边长H1、H2、H3逐渐减小,第一像素单元621、第二像素单元622、第三像素单元623的发光面积也逐渐减小,同样可以改善所述显示面板100的整体亮度。
请参阅图5,在又一实施例中,自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中心线L向边缘方向,同一第一轴线上的多个开孔64的大开口边长W及开孔深度D均相同,多个开孔64的开孔倾斜角α逐渐增大。具体地,第一像素单元621、第二像素单元622、第三像素单元623对应的开孔64的大开口边长均为W1,第一像素单元621、第二像素单元622、第三像素单元623对应的开孔64的开孔倾斜角依次为α1、α2、α3,其中,α1<α2<α3。根据公式(1)和公式(2)可以看出,第一像素单元621、第二像素单元622、第三像素单元623对应的开孔64的小开口边长H1、H2、H3逐渐减小,第一像素单元621、第二像素单元622、第三像素单元623的发光面积也逐渐减小,同样可以改善所述显示面板100的整体亮度。
根据蚀刻工艺的操作难易程度,优选通过控制开孔64的大开口边长W来控制不同像素单元62的发光面积的大小,不同像素单元62对应的开孔64的开孔深度D及开孔倾斜角α保持一致。
其中,所述大开口边长W的取值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显示要求有关,所述显示面板100发光亮度要求越大、寿命要求越高,所述大开口边长W的取值越大;所述开孔深度D的取值范围为0.5微米-2.5微米,优选为1.5微米,只要所述开孔深度D大于开孔64内的发光层正常发光需要的最小厚度;所述开孔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为110度至170度,优选140度。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通过对若干像素单元62进行整体设计,越靠近边缘的像素单元62的发光面积越小,边缘像素单元62之间的间距相对中间像素单元62之间的间距要大,可以弥补因显示驱动电压的逐渐衰减导致边缘像素单元62的发光强度强于中心像素单元62的发光强度的不足,使所述显示面板100边缘区域的整体发光亮度下降至与所述显示面板100中心区域的整体发光亮度保持一致,从而解决面板显示不均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像素单元62的发光面积减小时,其包括的三色子像素均要跟随变小,以使所述显示面板100的边缘色度和中间色度尽量保持一致。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100,所述显示装置具备所述显示面板100的所有功能和优点,能够解决因显示驱动电压的衰减导致的面板显示不均的问题,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多个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阳极层及覆盖所述阳极层的像素定义层,所述阳极层包括阵列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若干阳极,所述像素定义层对应所述若干阳极定义若干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沿第一轴线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的发光面积自所述显示面板的中心线向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方向逐渐减小,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之间的距离自所述显示面板的中心线向边缘方向逐渐增大;沿第二轴线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中的每一所述像素单元的发光面积均相同,且任意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之间的距离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轴线垂直于所述中心线并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驱动电压的衰减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轴线平行于所述中心线并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像素单元关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第一轴线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的发光面积自所述显示面板的中心线向边缘方向呈定比例逐渐减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比例的取值范围为0.01-0.1。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像素单元所在的区域开设一开孔以暴露对应的阳极,所述开孔包括与对应的阳极接触的小开口及远离所述阳极的大开口,每一所述像素单元的发光面积等于其对应的开孔的小开口的面积;
所述开孔的小开口与大开口之间沿垂直于所述阳极的方向的距离为开孔深度,所述开孔的侧壁与所述阳极的表面之间的夹角为开孔倾斜角;沿第一轴线自所述显示面板的中心线向边缘方向排列的多个开孔中,任意两个开孔的大开口的边长、开孔深度及开孔倾斜角中的至少一项不相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自所述显示面板的中心线向边缘方向,同一第一轴线上的多个开孔的开孔深度及开孔倾斜角均相同,多个开孔的大开口边长逐渐减小。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自所述显示面板的中心线向边缘方向,同一第一轴线上的多个开孔的大开口边长及开孔深度均相同,多个开孔的开孔倾斜角逐渐增大。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自所述显示面板的中心线向边缘方向,同一第一轴线上的多个开孔的大开口边长及开孔倾斜角均相同,多个开孔的开孔深度逐渐增大。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深度的取值范围为0.5微米-2.5微米,所述开孔倾斜角的取值范围为110度-170度。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30073.5U CN211980618U (zh) | 2020-03-27 | 2020-03-27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30073.5U CN211980618U (zh) | 2020-03-27 | 2020-03-27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980618U true CN211980618U (zh) | 2020-11-20 |
Family
ID=73380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43007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80618U (zh) | 2020-03-27 | 2020-03-27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98061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64211A (zh) * | 2021-01-27 | 2021-05-28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WO2022241853A1 (zh) * | 2021-05-21 | 2022-11-24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Oled 显示面板和 oled 显示装置 |
-
2020
- 2020-03-27 CN CN202020430073.5U patent/CN21198061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64211A (zh) * | 2021-01-27 | 2021-05-28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WO2022241853A1 (zh) * | 2021-05-21 | 2022-11-24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Oled 显示面板和 oled 显示装置 |
US12096661B2 (en) | 2021-05-21 | 2024-09-17 |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OLED display panel and OLED display device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397860B2 (ja) |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KR100267964B1 (ko) | 유기 이엘(el)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US20070222354A1 (en) | Carbon nanotube field emitting display | |
US7122956B2 (en) | OLED disp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uch display | |
CN111722761A (zh) | 触控显示装置 | |
US6881501B2 (en) |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element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CN211980618U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8958552B (zh) | 触控显示面板 | |
CN114361226A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 |
US20020014834A1 (en) | Organic el display | |
KR102577043B1 (ko) | 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 |
CN111710792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 |
CN111416062B (zh) | 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9841747B (zh) |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5915812A (zh) | 显示面板 | |
CN212460536U (zh) | 触控显示装置 | |
US5317231A (en) | Plasma display device | |
CN110618764B (zh) |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
CN116111013B (zh) | 发光单元组件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KR20050052309A (ko) | 유기 전계 발광 표시 장치 | |
US11943949B2 (en) | Display panel including light-emitting units in through-holes of a retaining wall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KR20070062647A (ko) | 유기 전계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
CN110098344B (zh) | 柔性显示面板 | |
KR101070534B1 (ko) | 유기전계발광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 |
KR20040015934A (ko) | 유기전계발광 소자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