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15812A - 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15812A
CN115915812A CN202211451146.9A CN202211451146A CN115915812A CN 115915812 A CN115915812 A CN 115915812A CN 202211451146 A CN202211451146 A CN 202211451146A CN 115915812 A CN115915812 A CN 1159158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layer
substrate
anode
pix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5114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祥
周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5114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158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158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1581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04445 priority patent/WO2024103776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基板、第一阳极、第二阳极、发光层和阴极,第二阳极包括平坦部和凹陷部,发光层与凹陷部以及至少部分平坦部接触,利用凹陷部可以使光线向小角度方向偏转,大视角亮度衰减加快,最终合成白光时会出现色偏异常,导致失真,从而可以在实现防窥的效果的同时,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显示技术具有发光效率高、响应速度快、能够在柔性衬底上制作、抗弯折性好、广视角等优点,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随着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显示面板的生产技术越来越成熟,市场对面板的功耗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在商用领域,显示面板的防窥性能也逐渐成为用户关注的焦点。
目前,目前,市面上防窥手段多采用在显示面板最外层粘贴防窥膜的形式,这样虽然可以起到防窥的作用,但导致屏幕整体厚度增加,降低了正视角的出光效率,使得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现有具备防窥作用的显示面板存在出光效率较低的问题。故,有必要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来改善这一缺陷。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可以在实现防窥效果的同时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多个主像素区域和多个辅助像素区域,所述主像素区域与所述辅助像素区域相邻设置,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基板;
多个第一阳极,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阳极位于所述主像素区域;
多个第二阳极,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二阳极位于所述辅助像素区域,所述第二阳极包括平坦部和凹陷部,所述凹陷部连接于所述平坦部;
发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阳极和所述第二阳极的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发光层与第一阳极接触,所述发光层与所述凹陷部、以及至少部分所述平坦部接触;
阴极,设置于所述发光层的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防窥模式和正常显示模式;
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防窥模式时,至少部分所述辅助像素区域和对应的所述主像素区域同时发光;
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正常显示模式时,所述辅助像素区域不发光。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与所述第一阳极电连接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和与所述第二阳极电连接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
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为主动式矩阵电路,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为主动式矩阵电路或被动式矩阵电路。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平坦层,所述平坦层设置于所述第二阳极与所述基板之间;
其中,所述平坦层的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平坦部平铺设置于所述凹槽的外围,所述凹陷部铺设于所述凹槽的表面上。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平坦层包括第一平坦层和第二平坦层,所述第二平坦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坦层的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其中,所述凹槽由所述第二平坦层的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凹进所述第二平坦层中,所述凹槽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平坦层的厚度。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凹陷部具有倾斜部和底部,所述倾斜部与所述底部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介于20度至60度之间。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设置于所述阳极与所述发光层之间;
其中,所述像素定义层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像素开口和多个第二像素开口,所述第一阳极被所述第一像素开口裸露出的部分平铺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二像素开口裸露出所述凹陷部、以及至少部分所述平坦部。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凹陷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第二像素开口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主像素区域与所述辅助像素区域交替设置,所述第一阳极与所述第二阳极同层设置。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主像素区域与所述辅助像素区域的数量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主像素区域和多个辅助像素区域,所述主像素区域与所述辅助像素区域相邻设置,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基板、多个第一阳极、多个第二阳极、发光层和阴极,所述第一阳极位于所述主像素区域,所述第二阳极位于所述辅助像素区域,所述第二阳极包括平坦部和凹陷部,所述平坦部连接于所述凹陷部,所述发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阳极和所述第二阳极的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阳极与发光层接触,所述发光层与所述凹陷部以及至少部分所述平坦部接触,在显示面板工作时,主像素区域可以正常发光,利用辅助像素区域内的所述第二阳极的凹陷部可以使光线向小角度方向偏转,大视角亮度衰减加快,最终合成白光时会出现色偏异常,导致失真,从而可以在实现防窥的效果的同时,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显示面板的膜层叠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膜层叠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显示面板的局部膜层叠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显示面板的局部膜层叠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非用以限制本申请。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地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可以在实现防窥的效果的同时,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
如图1所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主像素区域P1和多个辅助像素区域P2,所述主像素区域P1与所述辅助像素区域P2相邻设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10、多个第一阳极21、多个第二阳极22、发光层30和阴极40,多个所述第一阳极21和多个所述第二阳极22阵列排布于所述基板10上,所述第一阳极21位于所述主像素区域P1,所述第二阳极22位于所述辅助像素区域P2,所述发光层30设置于所述第一阳极21和所述第二阳极22的背离所述基板10的一侧,所述阴极40设置于所述发光层30的背离所述基板10的一侧,所述第一阳极21和所述第二阳极22均可以与所述发光层30以及所述阴极40可以构成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于所述基板10上,可以指的是与所述基板10直接接触,也可以是与所述基板10间接接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驱动电路层11,所述驱动电路层11可以设置于所述基板10上,所述第一阳极21和所述第二阳极22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层11的背离所述基板10的一侧。
所述驱动电路层11中可以设置有多个像素驱动电路,每个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可以与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阳极21或第二阳极22电连接,以控制并驱动包含所述第一阳极21或所述第二阳极22的像素进行发光。
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电路层11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基板10上的有源层111、栅极绝缘层112、第一金属层113、层间介质层114、第二金属层115和第三金属层116。
所述有源层111的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非晶硅、多晶硅以及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等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第一金属层113也可以被称作为栅极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113中可以形成有多个图案化的栅极、以及多条沿横向延伸的扫描线。
所述第二金属层115也可以被称作为源漏电极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115中可以形成有多个图案化的源极和漏极、以及多条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数据线,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分别可以穿过层间介质层114和所述栅极绝缘层112与所述有源层111接触。所述第三金属层116中可以形成有多个导电电极,所述源极或者所述漏极可以通过所述导电电极与所述第一阳极21或所述第二阳极22电连接。
所述第一金属层113、所述第二金属层115以及所述第三金属层116的材料均为金属,例如是铜、铝、钛、钼等金属材料所形成的单层或者多层结构。所述栅极绝缘层112和所述层间介质层114的材料可以是但不限于氮化硅、氧化硅或者氮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驱动电路层11的膜层结构仅以图2所示的示例为例进行说明,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求对所述驱动电路层11的膜层结构进行更改,而不仅限于图2所示的驱动电路层11的膜层结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中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的类型为顶发射型,所述第一阳极21和所述第二阳极22均可以由具有高反射率的不透明导电材料形成,或者所述第一阳极21和所述第二阳极22也可以是由透明导电材料和具有高反射率的不透明导电材料所形成的叠层结构。
例如,所述第一阳极21和所述第二阳极22均可以包括透明电极层和反射电极层,所述反射电极层设置于所述透明电极层与所述发光层之间,所述透明电极层的材料可以是透明导电的金属氧化物,例如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或者氧化,所述反射电极层的材料可以是反射率较高的金属,例如铝、银或者镍。
所述发光层3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层叠设置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有机发光材料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所述有机发光材料层可以仅形成于各个像素开口130所限定的区域内,所述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可以整面覆盖所述像素定义层13,也可以仅形成于各个像素开口130所限定的区域内,此处不做限制。所述阴极40可以整面覆盖所述发光层30和所述像素定义层13。
进一步地,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阳极22包括平坦部221和凹陷部222,所述平坦部221连接于所述凹陷部222。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阳极21设置于所述基板10上,所述第二阳极22包括平坦部221和凹陷部222。在所述第一阳极21处,所述发光层30与所述第一阳极21接触,在所述第二阳极22处,所述发光层30可以与所述凹陷部222以及至少部分所述平坦部221接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平坦层12,所述平坦层12设置于所述第二阳极22与所述基板10之间,所述平坦层12的背离所述基板10的一侧设置有凹槽120,所述平坦部221设置于所述凹槽120的外围,所述凹陷部222铺设于所述凹槽120的表面上。
如图2所示,可以通过干刻蚀的方法在所述平坦层12的背离所述基板10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所述凹槽120,然后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或者其他方式在所述平坦层12上沉积形成所述第二阳极22,在所述凹槽120四周边缘可以形成平铺设置的平坦部221,在所述凹槽120处,可以形成与所述凹槽120形状相同或者相似的凹陷部222,所述凹陷部222与所述平坦部221是一体成型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层30和所述阴极40在所述凹陷部222处均为凹陷状。
如图3所示,在所述凹陷部222处,所述发光层30和所述阴极40均凹陷至所述凹陷部222内,并且呈现凹陷状。如图3中的箭头所示,位于所述平坦部221上的所述发光层30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凹陷部222和所述阴极40的多次反射,可以改变光线在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内部的传播路径和方向,使得一部分被局限在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内部的光线可以出射到空气中,从而可以提高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的出光效率。在显示面板工作时,主像素区域P1可以正常发光,辅助像素区域P2内的所述第二阳极22的凹陷部222可以使光线向小角度方向偏转,大视角亮度衰减加快,最终合成白光时会出现色偏异常,导致失真,从而可以实现防窥的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坦层12包括第一平坦层121和第二平坦层122,所述第二平坦层122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坦层121的背离所述基板10的一侧,所述第二金属层115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坦层121的背离所述基板10的一侧,所述第三金属层116设置于所述第二平坦层122的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凹槽120由所述第二平坦层122的背离所述基板10的一侧表面凹进所述第二平坦层122中,且不管穿所述第二平坦层122,即所述凹槽120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平坦层122的厚度。所述第二阳极22穿过所述第二平坦层122上的过孔与所述第三金属层116中的导电电极接触,所述第二阳极22与所述第三金属层116接触的部分与所述凹陷部222错开设置,且不与所述发光层30接触。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光线偏转角度的需求设置所述凹槽120的深度,例如:所述凹槽120可以仅贯穿所述第二平坦层122,并且暴露出所述第一平坦层121的靠近所述第二平坦层122的一侧表面;或者,所述凹槽120也可以在贯穿所述第二平坦层122的同时,继续向所述第一平坦层121中凹陷,如此同样也可以改变光线在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内部的传播路径,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凹陷部222具有倾斜部2221和底部2222,所述倾斜部2221与所述底部2222所以平面之间的夹角介于20度至60度之间。
如图2所示,所述凹槽120的截面形状呈倒置梯形,所述凹槽120的宽度由远离所述基板10的一端至靠近所述基板10的一端逐渐减小。所述第二阳极22的所述底部2222设置于所述凹槽120的底面上,所述倾斜部2221设置于所述凹槽120的侧壁上,所述底部2222和所述倾斜部2221都具有平整的表面,倾斜设置的倾斜部2221与水平设置的底部2222所在平面之间形成夹角α,夹角α可以是但不限于20度、30度、40度、50度或者60度等中的任意一个。如此,可以利用所述凹陷部222的所述侧壁,使光线向小角度方向偏转,大视角亮度衰减加快,最终合成白光时会出现色偏异常,导致失真,在实现防窥效果的同时,还可以提升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凹槽120的截面形状也可以呈圆弧形,所述第二阳极22的所述凹陷部222可以呈与所述凹槽120相同的圆弧形,所述凹陷部222上的任意一点的切线与所述基板10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应小于或等于60度,如此可以在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的同时,使光线向小角度方向偏转,大视角亮度衰减加快,在提升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的同时,实现防窥的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4所示,所述第二阳极22可以仅具有一个所述凹陷部22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阳极22可以同时具有多个所述凹陷部222,多个所述凹陷部222可以相互间隔排布,相邻所述凹陷部222之间可以通过平坦部221连接,多个所述凹陷部222也可以连续排布,发光层30和阴极40在所述第二阳极22处可以形成多个凹陷的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阳极21与所述第二阳极22同层设置。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阳极21和所述第二阳极22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平坦层122的背离所述基板10的一侧,所述第一阳极21平铺设置于所述第二平坦层122的背离所述基板10的表面上,所述第一阳极21可以与所述第二阳极22采用相同的同层金属材料制备。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定义层13,所述像素定义层13设置于所述第二阳极22与所述发光层30之间。所述像素定义层13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像素开口130,所述像素开口130裸露出所述凹陷部222、以及至少部分所述平坦部221。
如图1所示,所述像素定义层13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像素开口131和多个第二像素开口132,所述第一像素开口131和所述第二像素开口132均贯穿所述像素定义层13,所述第一像素开口131裸露出部分所述第一阳极21,所述第一阳极21被所述第一像素开口131裸露出的部分平铺设置于所述基板10上,具体的,所述第一阳极21被所述第一像素开口131裸露出的部分平铺设置于所述第二平坦层122的背离所述基板10的表面上。
所述第二像素开口132暴露出所述第二阳极22的所述凹陷部222以及所述平坦部221的靠近所述凹陷部222的部分区域,所述像素定义层13覆盖所述平坦部221的背离所述凹陷部222的部分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凹陷部222在所述基板10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第二像素开口132在所述基板10上的正投影内。
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像素开口132的宽度由远离所述基板10的一端至靠近所述基板10的一端逐渐减小,所述凹陷部222的宽度由远离所述基板10的一端至靠近所述基板10的一端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像素开口132的最小宽度大于所述凹陷部222的最大宽度,如此可以满足所述凹陷部222在所述基板10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第二像素开口132在所述基板10上的正投影内,以使所述第二像素开口132可以暴露出部分所述平坦部221,并使所述发光层30能够同时与所述平坦部221和所述凹陷部222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主像素区域P1和多个辅助像素区域P2,所述主像素区域P1与所述辅助像素区域P2交替设置,所述主像素区域P1与所述辅助像素区域P2可以用像素定义层13进行间隔开。
所述第一阳极21位于所述主像素区域P1,同一所述主像素区域P1内可以设置有1个或者多个所述第一阳极21,每一个主像素区域P1相当于一个主像素,所述第二阳极22位于所述辅助像素区域P2,同一所述辅助像素区域P2内可以设置有1个或者多个所述第二阳极22,每一个辅助像素区域P2相当于一个辅助像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可以将多个主像素区域P1设置于同一行,将多个辅助像素区域P2设置于同一行,并将主像素区域P1所在的像素行与辅助像素区域P2所在的像素行沿列方向依次交替重复排布,如此可以在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并实现防窥效果的同时,还可以保证整个显示面板的亮度和色偏的均一性。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多个所述主像素区域P1设置于同一列,将多个所述辅助像素区域P2设置于同一列,并将主像素区域P1所在的像素列与辅助像素区域P2所在的像素列沿行方向依次交替重复排布;或者,也可以在同一行、同一列中同时还设置主像素区域P1和辅助像素区域P2,如此同样也可以在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并实现防窥效果的同时,还可以保证整个显示面板的亮度和色偏的均一性。
如图6所示,所述主像素区域P1可以包括第一主像素区域P11、第二主像素区域P12和第三主像素区域P13,第一主像素区域P11与第二主像素区域P12、以及第三主像素区域P13发出光线的颜色不同,且分别能够发出红色、蓝色和绿色中的各一种。所述辅助像素区域P2可以包括第一辅助像素区域P21、第二辅助像素区域P22和第三辅助像素区域P23,第一辅助像素区域P21与第二辅助像素区域P22、以及第三辅助像素区域P23发出光线的颜色不同,且分别能够发出红色、蓝色和绿色中的各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显示任意一帧画面时,至少部分所述主像素区域P1与至少部分所述辅助像素区域P2同时发光。在显示任意一帧画面时,所述主像素区域P1与所述辅助像素区域P2可以同时点亮,所述主像素区域P1各角度亮度衰减均衡,所述辅助像素区域P2的光线向小角度方向偏转,增加正视角方向亮度,可以提升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同时大角度亮度衰减加快,可以实现防窥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主像素区域P1与所述辅助像素区域P2的数量相同,如此可以保证整个显示面板的亮度和色偏的均一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具有防窥模式和正常显示模式,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正常显示模式时,所述辅助像素区域P2不发光;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防窥模式时,至少部分所述辅助像素区域P2和对应的所述主像素区域同时发光。
相较于本实施例,上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无需开启防窥模式,在显示正常画面时,辅助像素区域P2和对应的主像素区域P1可以同时发光,显示面板可以具有防窥的效果。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设置有正常显示模式和防窥模式,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正常显示模式时,只有主像素区域P1发光,辅助像素区域P2不发光,显示面板的各角度亮度均匀变化,可以实现最佳的显示效果;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防窥模式时,至少部分所述辅助像素区域P2和对应的所述主像素区域P1同时发光。
需要说明的是,在开启防窥模式后,主像素区域P1和辅助像素区域P2可以同时发光,辅助像素区域P2出射光线受凹陷部222的影响向小角度方向偏转,大角度亮度衰减加快,最终合成白光时会出现色偏异常,导致失真,实现防窥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与所述第一阳极电连接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和与所述第二阳极电连接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为主动式矩阵电路,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为主动式矩阵电路或被动式矩阵电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为主动式矩阵电路,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PM为主动式矩阵电路,即所述主像素区域P1和所述辅助像素区域P2均由主动式矩阵电路控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为主动式矩阵电路,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PM为被动式矩阵电路。相较于采用主动式矩阵电路控制主像素区域P1和辅助像素区域P2,通过被动式矩阵电路控制辅助像素区域P2,可以减少驱动电路层11中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从而可以简化显示面板的结构,并降低对于辅助像素区域P2的控制难度。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封装层14,所述封装层14可以是薄膜封装结构,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无机封装层141、有机封装层142以及第二无机封装层143。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封装层14的结构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薄膜封装结构,所述封装层14也可以由无机材料所形成的单层或者多层封装结构,此处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如图1所述,所述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粘合层15和阻挡膜16,所述粘合层15设置于所述阻挡膜16与所述封装层14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主像素区域和多个辅助像素区域,所述主像素区域与所述辅助像素区域相邻设置,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基板、多个第一阳极、多个第二阳极、发光层和阴极,所述第一阳极位于所述主像素区域,所述第二阳极位于所述辅助像素区域,所述第二阳极包括平坦部和凹陷部,所述平坦部连接于所述凹陷部,所述发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阳极和所述第二阳极的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阳极与发光层接触的部分平铺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发光层与所述凹陷部以及至少部分所述平坦部接触,在显示面板工作时,主像素区域可以正常发光,利用辅助像素区域内的所述第二阳极的凹陷部可以使光线向小角度方向偏转,大视角亮度衰减加快,从而可以在实现防窥的效果的同时,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
综上所述,虽然本申请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主像素区域和多个辅助像素区域,所述主像素区域与所述辅助像素区域相邻设置,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基板;
多个第一阳极,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阳极位于所述主像素区域;
多个第二阳极,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二阳极位于所述辅助像素区域,所述第二阳极包括平坦部和凹陷部,所述凹陷部连接于所述平坦部;
发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阳极和所述第二阳极的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发光层与第一阳极接触,所述发光层与所述凹陷部、以及至少部分所述平坦部接触;
阴极,设置于所述发光层的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防窥模式和正常显示模式;
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防窥模式时,至少部分所述辅助像素区域和对应的所述主像素区域同时发光;
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正常显示模式时,所述辅助像素区域不发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与所述第一阳极电连接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和与所述第二阳极电连接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为主动式矩阵电路,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为主动式矩阵电路或被动式矩阵电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平坦层,所述平坦层设置于所述第二阳极与所述基板之间;
其中,所述平坦层的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平坦部平铺设置于所述凹槽的外围,所述凹陷部铺设于所述凹槽的表面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坦层包括第一平坦层和第二平坦层,所述第二平坦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坦层的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其中,所述凹槽由所述第二平坦层的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凹进所述第二平坦层中,所述凹槽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平坦层的厚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具有倾斜部和底部,所述倾斜部与所述底部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介于20度至60度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设置于所述阳极与所述发光层之间;
其中,所述像素定义层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像素开口和多个第二像素开口,所述第一阳极被所述第一像素开口裸露出的部分平铺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二像素开口裸露出所述凹陷部、以及至少部分所述平坦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第二像素开口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像素区域与所述辅助像素区域交替设置,所述第一阳极与所述第二阳极同层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像素区域与所述辅助像素区域的数量相同。
CN202211451146.9A 2022-11-18 2022-11-18 显示面板 Pending CN1159158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51146.9A CN115915812A (zh) 2022-11-18 2022-11-18 显示面板
PCT/CN2023/104445 WO2024103776A1 (zh) 2022-11-18 2023-06-30 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51146.9A CN115915812A (zh) 2022-11-18 2022-11-18 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15812A true CN115915812A (zh) 2023-04-04

Family

ID=86487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51146.9A Pending CN115915812A (zh) 2022-11-18 2022-11-18 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15812A (zh)
WO (1) WO202410377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87621A (zh) * 2023-09-07 2023-10-1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4103776A1 (zh) * 2022-11-18 2024-05-2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063852A (ja) * 2016-10-13 2018-04-1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有機el表示装置
CN112038506B (zh) * 2020-09-21 2023-06-13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的制造方法、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380862B (zh) * 2021-05-31 2023-12-22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32465B (zh) * 2022-10-11 2023-01-3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结构和显示装置
CN115915812A (zh) * 2022-11-18 2023-04-0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03776A1 (zh) * 2022-11-18 2024-05-2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CN116887621A (zh) * 2023-09-07 2023-10-1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6887621B (zh) * 2023-09-07 2024-01-12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103776A1 (zh) 2024-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76641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JP6676131B2 (ja) 電界発光表示装置
US9305489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US11580904B2 (en) Transparent display panels and display panels
CN115915812A (zh) 显示面板
CN108400154B (zh) Oled面板
CN111063711A (zh) 双面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GB2570802A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US11695101B2 (en) Display pane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6541910B2 (en) Organic el display
JP3991605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2786668A (zh) 一种双面显示面板
CN111384297A (zh) 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190024198A (ko) 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JP6728312B2 (ja) 電界発光表示装置
KR100705819B1 (ko) 전계발광소자의 제조방법 및 전계발광소자
CN113764489B (zh) 阵列基板、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WO2022246906A1 (zh) 显示面板
KR100774949B1 (ko) 전계발광소자와 그 제조방법
KR20070072170A (ko)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4203788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US20230413634A1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13193140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KR20040015934A (ko) 유기전계발광 소자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WO2022226818A1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基板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