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74137U - 一种开槽式陶瓷薄板保温复合板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槽式陶瓷薄板保温复合板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74137U
CN211974137U CN202020376429.1U CN202020376429U CN211974137U CN 211974137 U CN211974137 U CN 211974137U CN 202020376429 U CN202020376429 U CN 202020376429U CN 211974137 U CN211974137 U CN 2119741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mposite
thin plate
ceramic thin
panel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7642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蒙政强
杨仟厦
邓魏
钟文杰
朱俊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Monalis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7642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741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741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741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开槽式陶瓷薄板保温复合板系统,包括复合板、锚固组和胶粘层;复合板包括陶瓷薄板、保温层和背衬层;陶瓷薄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开槽,开槽位于陶瓷薄板的左侧面;陶瓷薄板包括长边和短边,开槽位于长边,开槽的内侧设有凸壁;锚固组件设置于复合板;胶粘层包括外框和内圈,内圈的数量至少为六;复合板的板边设有水汽导出口;胶粘层设置在背衬层的右侧面。本实用新型能够吸收施工误差,节省胶粘材料,又有较好的承受自重的能力,有效地杜绝复合板高空脱落的安全隐患,表面强度高,吸水率低,保温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开槽式陶瓷薄板保温复合板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墙保温装饰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槽式陶瓷薄板保温复合板系统。
背景技术
常用外墙保温装饰板包括以下几种,但均存在不同的缺点;1、传统的金属面保温一体复合板表面涂层耐候性差,不耐刮花,静电吸附粉尘等污染物难以清理;2、天然石材作为一种天然矿产资源,自重大,易风化、表面吸污,有一定透水性而易破坏影响保温材料的耐久性;3、抹灰面保温板防水性差,表面易刮花或破坏而影响保温材料的耐久性、且易褪色变色吸水率高。
以上常用外墙保温装饰板从装饰效果、使用安全、后期维护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存在问题,而且,以上常用的外墙保温装饰板大多数是贴在外墙,贴在外墙时会使用较多的胶粘材料,造成材料的浪费,而且这些胶粘材料固化速度较慢;一般承受自重的能力会较差,长时间使用后脱落的可能性较大,并且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难以吸收施工误差,因此,市场急需一种能解决上述弊端的优质保温装饰板结构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开槽式陶瓷薄板保温复合板系统,其能够吸收施工误差,节省胶粘材料,又有较好的承受自重的能力,有效地杜绝复合板高空脱落的安全隐患,表面强度高,吸水率低,保温效果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开槽式陶瓷薄板保温复合板系统,包括复合板、锚固组件和胶粘层;
所述复合板包括陶瓷薄板、保温层和背衬层;
所述陶瓷薄板的右侧面粘合至所述保温层的左侧面,所述保温层的右侧面粘合至所述背衬层的左侧面;
所述陶瓷薄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开槽,所述开槽位于所述陶瓷薄板的左侧面;
所述陶瓷薄板包括长边和短边,所述开槽位于所述长边,所述开槽的内侧设有凸壁;
所述锚固组件设置于所述复合板;
所述胶粘层包括外框和内圈,所述内圈的数量至少为六;所述复合板的板边设有水汽导出口;所述胶粘层设置在所述背衬层的右侧面。
进一步,所述锚固组件包括横向固定件、连接件、垫片、挂件和竖向固定件;
所述连接件包括横板和竖板,所述竖板垂直设置于所述横板的一端,所述横板设有调节孔,所述竖板设有安装孔;
所述挂件包括挂件本体和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挂件本体的一端,所述挂件本体设有贯穿其顶部与底部的挂件安装孔;
所述挂件本体位于所述横板的上方,所述挂件本体和所述横板之间设有所述垫片;
所述竖向固定件穿过所述挂件安装孔、垫片和调节孔并将所述挂件本体、垫片和横板固定在一起;
所述横向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安装孔;
所述卡接部包括上卡口和下卡口,所述上卡口或者下卡口卡合至所述凸壁;
所述上卡口的开口向上,所述下卡口的开口向下;
所述上卡口和下卡口的结构相同;
所述上卡口由前壁、后壁和连壁围成;
所述后壁竖直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前壁竖直方向的长度;
所述后壁的端部设有斜切角;
所述前壁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后壁在竖直方向的宽度由所述第一端逐渐向第二端收窄;
所述第一端为圆弧过渡;
所述上卡口和下卡口之间设有容纳孔。
进一步,所述陶瓷薄板的厚度X为5-8mm。
进一步,所述保温层为增强竖丝岩棉复合板、无釉面发泡陶瓷保温板、泡沫玻璃保温板、XPS保温板、EPS保温板和PU保温板中的一种。
进一步,所述开槽的宽度Y为2-4mm,所述开槽的深度Z为3-4mm。
进一步,所述背衬层为水泥纤维板、水泥纤维布或者玻镁板中的一种。
进一步,所述横向固定件为膨胀螺栓,所述挂件为铝合金制成的,所述调节孔为条形孔。
进一步,所述垫片的厚度为0.9-1.1mm。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的表面设有镀锌层。
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开槽式陶瓷薄板保温复合板系统,采用粘结和锚固的方式,有效地将复合板安装在外墙,并且施工过程复合板够吸收施工误差,又有较好的承受自重的能力,有效地杜绝复合板高空脱落等等安全隐患,且复合板的表面强度高,吸水率低,保温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复合板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胶粘层)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复合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复合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两块复合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复合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锚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锚固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其中:陶瓷薄板1、开槽11、凸壁111、长边101、短边102、密封胶103、保温层2、背衬层3、厚度X、宽度Y、深度Z、挂件4、挂件本体41、挂件安装孔411、卡接部42、上卡口421、前壁4211、第一端42111、第二端42112、后壁4212、斜切角42121、连壁4213、下卡口422、竖向固定件5、横向固定件 61、连接件62、横板621、调节孔6211、竖板622、安装孔6221、垫片63、复合板71、水汽导出口711、锚固组件72、胶粘层73、外框731、内圈732、外墙7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的一种开槽式陶瓷薄板保温复合板系统,主要用于标高不超过24m 的新建、改建、扩建民用建筑及既有建筑外墙节能改造外。
如图1-9所示,一种开槽式陶瓷薄板保温复合板系统,复合板71、锚固组件72和胶粘层73;
所述复合板71包括陶瓷薄板1、保温层2和背衬层3;
所述陶瓷薄板1的右侧面粘合至所述保温层2的左侧面,所述保温层2的右侧面粘合至所述背衬层3的左侧面;
所述陶瓷薄板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开槽11,所述开槽11位于所述陶瓷薄板1的左侧面;
所述陶瓷薄板1包括长边101和短边102,所述开槽11位于所述长边101,所述开槽11的内侧设有凸壁111;
所述锚固组件72设置于所述复合板71,其用于将复合板71锚固于外墙74;
所述锚固组件72包括横向固定件61、连接件62、垫片63、挂件4和竖向固定件5;
所述连接件62包括横板621和竖板622,所述竖板622垂直设置于所述横板621的一端,所述横板621设有调节孔6211,所述竖板622设有安装孔6221;
所述挂件4包括挂件本体41和卡接部42,所述卡接部42位于所述挂件本体41的一端,所述挂件本体41设有贯穿其顶部与底部的挂件安装孔411;
所述挂件本体41位于所述横板621的上方,所述挂件本体41和所述横板 621之间设有所述垫片63;
所述竖向固定件5穿过所述挂件安装孔411、垫片63和调节孔6211并将所述挂件本体41、垫片63和横板621固定在一起;
所述横向固定件61固定于所述安装孔6221;
所述卡接部42包括上卡口421和下卡口422,所述上卡口421或者下卡口 422卡合至所述凸壁111;
所述上卡口421的开口向上,所述下卡口422的开口向下;
所述上卡口421和下卡口422的结构相同;
所述上卡口421由前壁4211、后壁4212和连壁4213围成;
所述后壁4212竖直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前壁4211竖直方向的长度;
所述后壁4212的端部设有斜切角42121;
所述前壁4211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42111和第二端42112;
所述后壁4212在竖直方向的宽度由所述第一端42111逐渐向第二端42112 收窄;
所述第一端42111为圆弧过渡;
所述上卡口421和下卡口422之间设有容纳孔401;
所述胶粘层73包括外框731和内圈732,所述内圈732的数量至少为六;所述复合板71的板边设有水汽导出口711;所述胶粘层73设置在所述背衬层3 的右侧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陶瓷薄板1、保温层2和背衬层3三者通过通过环氧树脂粘合而成;所述陶瓷薄板1的表面强度高,物理及化学性能优异(耐磨防划伤,耐酸碱,抗冻融),吸水率低,能有效防水防潮;所述保温层2具有保温作用,使得复合板71整体也具备保温作用;由于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所述复合板71的背衬层3的右侧面是通过胶粘层73与外墙74粘合,因此,通过设置所述背衬层3,解决了基层墙体、胶粘层73与复合板71相容性问题。本实施例的胶粘层73为粘结砂浆。
而由于所述胶粘层73包括外框731和内圈732,所述内圈732的数量至少为六;一方面,节省粘结砂浆的用料,从而节省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所述复合板71的板边设有水汽导出口711,提高粘结砂浆的固化速度。
通过在所述陶瓷薄板1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所述开槽11,是因为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所述复合板71是需要贴在外墙74,如图5所示,相邻的复合板71 的陶瓷薄板1的开槽11是靠近在一起,在通过挂件4将相邻的所述开槽11卡住,有效地杜绝复合板71高空脱落等安全隐患,以保证其安全使用。
同时通过设置所述开槽11,即使两块复合板71在使用的时候出现错位,也能保证通过锚固组件72在两块复合板71的开槽11重叠的位置进行锚固,因此,也起到吸收施工误差的作用。
所述竖向固定件5穿过所述挂件安装孔411、垫片63和调节孔6211并将所述挂件本体41、垫片63和横板621固定在一起,所述挂件本体41、垫片63和横板621固定之后是位于复合板71的端部,所述竖板622是位于复合板71的外部,具体是位于复合板71的背衬层3的右侧。
因此,所述卡接部42通过将相邻的复合板71的陶瓷薄板1的所述开槽11 卡住,有效地杜绝复合板71高空脱落等等安全隐患,以保证其安全使用。
具体地,由于所述开槽11的内侧设有凸壁111,同一个挂件41的所述上卡扣421和下卡扣422分别卡合至相邻的两块复合板71的陶瓷薄板1的开槽11 的凸壁111处,有效地杜绝复合板71从高空脱落等等安全隐患,以保证其安全使用。
因为相邻的复合板71的结构相同,将所述上卡口421和下卡口422的结构设置成相同,更利于实际的使用。
所述上卡口421由前壁4211、后壁4212和连壁4213围成,所述后壁4212 竖直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前壁4211竖直方向的长度,所述上卡口421卡进所述凸壁111时,所述后壁4212能够有效地插入复合板71中,使得所述卡接部42 整体在使用时更加稳定。
所述后壁4212的端部设有斜切角42121,使得所述上卡口421更容易插入至所述保温层2;因为在完成施工后,相邻的复合板71直接的开槽11处打密封胶103,保证相邻的复合板71直接的密封性,将所述后壁4212在竖直方向的宽度设置成由所述第一端42111逐渐向第二端42112收窄,能够提供更多的空间使得密封胶103填在开槽11处;所述第一端42111为圆弧过度,使得此处的结构强度更大;所述上卡口421和下卡口422之间设有容纳孔401,进一步利用所述容纳孔401的空间,将更多的密封胶103填在容纳孔401中,更进一步地提高相邻的复合板71的开槽11的密封性。
由于以上提到所述竖板622是位于复合板71的外部,具体是位于复合板71 的背衬层3的右侧,而所述安装孔6221又是设置于所述竖板622,因此,可通过所述横向固定件61固定于所述安装孔6221,在通过所述横向固定件61将所述竖板622固定在外墙74,即可进一步地使所述复合板71锚固在外墙74。另外,由于在所述挂件本体41和所述横板621之间设有所述垫片63,所述垫片 63起到隔断冷热桥、防止产生金属腐蚀的作用。
因此,本实施例的一种开槽式陶瓷薄板保温复合板系统,采用粘结和锚固的方式,有效地将复合板71安装在外墙74,并且施工过程复合板71够吸收施工误差,又有较好的承受自重的能力,有效地杜绝复合板71高空脱落等等安全隐患,且复合板71的表面强度高,吸水率低,保温效果好。
进一步,所述陶瓷薄板1的厚度X为5-8mm。
陶瓷薄板1不能做得太厚,做得太厚的话成本过高,并且配件需要定制,做的太薄的话,结构强度和抗冲击性能会减弱,经试验,根据上述尺寸范围制成的陶瓷薄板的最为合适使用。
进一步,所述保温层2为增强竖丝岩棉复合板、无釉面发泡陶瓷保温板、泡沫玻璃保温板、XPS保温板、EPS保温板和PU保温板中的一种。
所述保温层2可根据实际的情况选用上述的保温板,其中XPS保温板指的是挤塑式聚苯乙烯隔热保温板,EPS保温板指的是防火蜂巢隔离保温板,PU保温板指的是聚氨酯节能保温板。
进一步,所述开槽11的宽度Y为2-4mm,所述开槽11的深度Z为3-4mm。
通过将开槽11设置成上述的尺寸范围,能保证在使用过程中,挂件4能够卡住相邻的复合板的开槽11。
进一步,所述背衬层3为水泥纤维板、水泥纤维布或者玻镁板中的一种。
将所述背衬层3选用水泥纤维板、水泥纤维布或者玻镁板中的一种,能够有效地解决基层墙体、粘结砂浆与复合板相容性问题。
进一步,所述横向固定件61为膨胀螺栓。
有效地将所述复合板锚固在外墙74。
进一步,所述挂件4为铝合金制成的。
使得挂件4整体结构轻便耐用,防腐蚀、防锈性能好。
进一步,所述调节孔6211为条形孔。
由于所述竖向固定件5穿过所述挂件安装孔411、垫片63和调节孔6211并将所述挂件本体41、垫片63和横板621固定在一起,将所述调节孔6211设置成条形孔,因此便于调节所述挂件本体41与所述横板621之间的横向位置。
进一步,所述垫片63的厚度为0.9-1.1mm。
本实施例的垫片的厚度为1mm,既能起到隔断冷热桥、防止产生金属腐蚀的作用,又不会使垫片过厚,使得锚固组件整齐轻薄。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62的表面设有镀锌层,提高其防锈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竖向固定件5为螺栓。通过使用螺栓,方便挂件本体41、垫片63和横板621之间的组装。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开槽式陶瓷薄板保温复合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板、锚固组件和胶粘层;
所述复合板包括陶瓷薄板、保温层和背衬层;
所述陶瓷薄板的右侧面粘合至所述保温层的左侧面,所述保温层的右侧面粘合至所述背衬层的左侧面;
所述陶瓷薄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开槽,所述开槽位于所述陶瓷薄板的左侧面;
所述陶瓷薄板包括长边和短边,所述开槽位于所述长边,所述开槽的内侧设有凸壁;
所述锚固组件设置于所述复合板;
所述胶粘层包括外框和内圈,所述内圈的数量至少为六;所述复合板的板边设有水汽导出口;所述胶粘层设置在所述背衬层的右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槽式陶瓷薄板保温复合板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锚固组件包括横向固定件、连接件、垫片、挂件和竖向固定件;
所述连接件包括横板和竖板,所述竖板垂直设置于所述横板的一端,所述横板设有调节孔,所述竖板设有安装孔;
所述挂件包括挂件本体和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挂件本体的一端,所述挂件本体设有贯穿其顶部与底部的挂件安装孔;
所述挂件本体位于所述横板的上方,所述挂件本体和所述横板之间设有所述垫片;
所述竖向固定件穿过所述挂件安装孔、垫片和调节孔并将所述挂件本体、垫片和横板固定在一起;
所述横向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安装孔;
所述卡接部包括上卡口和下卡口,所述上卡口或者下卡口卡合至所述凸壁;
所述上卡口的开口向上,所述下卡口的开口向下;
所述上卡口和下卡口的结构相同;
所述上卡口由前壁、后壁和连壁围成;
所述后壁竖直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前壁竖直方向的长度;
所述后壁的端部设有斜切角;
所述前壁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后壁在竖直方向的宽度由所述第一端逐渐向第二端收窄;
所述第一端为圆弧过渡;
所述上卡口和下卡口之间设有容纳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槽式陶瓷薄板保温复合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薄板的厚度X为5-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槽式陶瓷薄板保温复合板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层为增强竖丝岩棉复合板、无釉面发泡陶瓷保温板、泡沫玻璃保温板、XPS保温板、EPS保温板和PU保温板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槽式陶瓷薄板保温复合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的宽度Y为2-4mm,所述开槽的深度Z为3-4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槽式陶瓷薄板保温复合板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衬层为水泥纤维板、水泥纤维布或者玻镁板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槽式陶瓷薄板保温复合板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向固定件为膨胀螺栓,所述挂件为铝合金制成的,所述调节孔为条形孔。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槽式陶瓷薄板保温复合板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片的厚度为0.9-1.1mm。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槽式陶瓷薄板保温复合板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的表面设有镀锌层。
CN202020376429.1U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开槽式陶瓷薄板保温复合板系统 Active CN2119741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76429.1U CN211974137U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开槽式陶瓷薄板保温复合板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76429.1U CN211974137U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开槽式陶瓷薄板保温复合板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74137U true CN211974137U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81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76429.1U Active CN211974137U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开槽式陶瓷薄板保温复合板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741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73506A (en) Composite plate for the facing of building surfaces
US9371643B2 (en) Building facade with lock element and lock element
CN103174226A (zh) 机械锚固网格加强筋无机改性泡沫保温板的外保温墙体
CN111270821A (zh) 一种陶瓷薄板铝蜂窝复合板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11270823A (zh) 一种陶瓷薄板保温复合板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KR100793511B1 (ko) 건축용 단열 복합패널
CN205024857U (zh) 一种建筑物外墙的保温系统
CN211037627U (zh) 一种建筑节能保温装饰板
CN211974137U (zh) 一种开槽式陶瓷薄板保温复合板系统
WO2013174170A1 (zh) 建筑用填充型保温承重复合板材
CN211974138U (zh) 一种陶瓷薄板保温复合板
CN111270822A (zh) 一种开槽式陶瓷薄板保温复合板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11923304U (zh) 一种开槽式陶瓷薄板保温复合板结构
CN211873621U (zh) 一种陶瓷薄板铝蜂窝复合板系统
CN211923303U (zh) 一种陶瓷薄板铝蜂窝复合板结构
RU2645063C2 (ru) Система для противопожарной защиты зданий
CN212078492U (zh) 一种开槽式陶瓷薄板保温复合板
CN211873625U (zh) 一种陶瓷薄板保温复合板系统
CN211873620U (zh) 一种陶瓷薄板铝蜂窝保温复合板
CN211873622U (zh) 一种陶瓷薄板保温复合板结构
CN213174450U (zh) 一种轻质隔墙复合板
CN210164165U (zh) 一种复合保温一体板窗、门侧粘贴与板边卡锚托挂式插件
CN211873626U (zh) 一种开槽式陶瓷薄板保温复合板锚固组件
CN211873623U (zh) 一种陶瓷薄板铝蜂窝复合板锚固组件
CN110965897B (zh) 近零能耗建筑门窗安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7

Address after: 528211 Xiqiao Textile City Industrial Park,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Monalisa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000 No.6, 3rd floor, Taiping Industrial Zone (office complex), Xiqiao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