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73946U - 一种预制防水叠合构件及具有其的叠合墙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制防水叠合构件及具有其的叠合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973946U CN211973946U CN202022216466.9U CN202022216466U CN211973946U CN 211973946 U CN211973946 U CN 211973946U CN 202022216466 U CN202022216466 U CN 202022216466U CN 211973946 U CN211973946 U CN 21197394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proof
- prefabricated
- layer
- waterproof layer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防水叠合构件及具有其的叠合墙,预制防水叠合构件包括第一页板、与第一页板平行设置的第二页板及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页板及第二页板的连接组件;所述第一页板为背水面,所述第二页板为迎水面;所述第二页板背离第一页板的表面上设有预制防水层,所述预制防水层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页板的长度,所述预制防水层与第二页板的两个端部均具有距离a。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叠合构件迎水面上预先在工厂采用预铺反粘法复合部分防水卷材,只需在现场外制作预制防水叠合构件连接处的防水卷材,按照规范做好卷材与卷材的搭接宽度,就能保证大部分卷材的铺贴质量,节省现场施工的作业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防水叠合构件及具有其的叠合墙。
背景技术
装配式结构是以预制墙体为主要受力墙体经装配\连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装配式结构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发展绿色环保建筑,并且有利于提高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然而在民用地下室的建造过程中,装配式预制墙体往往面临着施工难度大、经济性相对于传统装配无优势的问题。中国专利CN201620047350.8公开了一种预制叠合墙板地下防水结构,该专利通过在叠合墙末端迎水面一侧叶板上预留空腔预埋一段卷材,并设计一种可以折叠的金属盖板作为卷材展开后的支撑结构。然而该专利的解决方案存在着生产工艺十分复杂,生产精度要求很高的问题。并且预埋卷材的空腔十分有限,很难实现卷材预设,现场展开金属支撑结构敷设卷材后还需后抹防水砂浆等工法也很难操作,整体的经济性和目前的传统作业相比并无优势。
中国专利CN201620581389.8公开了一种地下室防水叠合墙体,该专利通过在实心预制墙体迎水面上预设止水条实现拼缝处第二道防水的预制,现场需要后敷设第一道防水,仍旧需要大量现场防水敷设作业。不能解决目前防水施工现场环境复杂、施工的基础面不平整,防水粘接容易出现空鼓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防水叠合构件及具有其的叠合墙,以达到提高施工质量、减少现场卷材施工作业量及节约整体施工时间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预制防水叠合构件,包括第一页板、与第一页板平行设置的第二页板及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页板及第二页板的连接组件;所述第一页板为背水面,所述第二页板为迎水面;所述第二页板背离第一页板的表面上设有预制防水层,所述预制防水层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页板的长度,所述预制防水层与第二页板的两个端部均具有距离a。
进一步地,所述距离a大于等于0mm且小于等于400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叠合墙,具有上述的预制防水叠合构件,两个相邻的所述预制防水叠合构件通过连接钢筋拼接为一体;还包括搭接防水层,所述搭接防水层一端搭接于一所述预制防水叠合构件的预制防水层上,另一端搭接于另一所述预制防水叠合构件的预制防水层上。
进一步地,两个相邻的预制防水叠合构件之间具有拼缝,所述拼缝采用建筑密封胶密封,并在拼缝面向外侧的端面采用封堵件封堵。
进一步地,所述拼缝具有宽度c,所述宽度c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30mm。
进一步地,搭接防水层与任一预制防水层的搭接长度为距离d,所述距离d大于等于60mm且小于等于100mm。
进一步地,所述搭接防水层与任一预制防水叠合构件的第二页板具有搭接长度大于等于150mm。
进一步地,还包括防水加强层,所述防水加强层用于封堵所述拼缝,所述防水加强层与第二页板贴合,所述防水加强层与任一预制防水叠合构件的第二页板具有搭接长度大于等于150mm。
进一步地,还包括防水保护层,所述防水保护层设置于所述搭接防水层的外侧面。
进一步地,封堵件为棒状聚烯烃体;预制防水层为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聚乙烯泡沫塑料、无纺布之一;防水保护层为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无机或有机防水涂料、聚乙烯泡沫塑料、无纺布之一;所述搭接防水层为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无机或有机防水涂料、聚乙烯泡沫塑料、无纺布之一;建筑密封胶为硅酮建筑密封胶、聚氨酯建筑密封胶之一。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预制防水叠合构件,第二页板背离第一页板的表面上设有预制防水层,所述预制防水层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页板的长度,所述预制防水层与第二页板的两个端部均具有距离a。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叠合构件迎水面上预先在工厂采用预铺反粘法复合部分防水卷材,只需在现场外制作预制防水叠合构件连接处的防水卷材,按照规范做好卷材与卷材的搭接宽度,就能保证大部分卷材的铺贴质量,节省现场施工的作业量。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方式示意图。
其中:1、第一页板;2、空腔;3、连接钢筋;4、预制防水层;5、防水保护层;6、搭接防水层;7、建筑密封胶;8、封堵件; 9、防水加强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附图1,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其公开了一种预制防水叠合构件,包括第一页板1、与第一页板1平行设置的第二页板及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页板1及第二页板的连接组件。所述第一页板1为背水面,所述第二页板为迎水面。
连接组件可以由以下方式构成:1)为多个拉筋,所述拉筋设置于第一页板及第二页板之间,并且与第一页板及第二页板内的钢筋网片垂直,拉筋的两个端部埋入第一页板及第二页板;2)为桁架钢筋,所述桁架钢筋与第一页板及第二页板内的钢筋网片连接,且桁架钢筋构成三角支撑,以便增加支撑的稳定性;3)为梯子筋,所述梯子筋包括若干拉筋及位于拉筋两侧的横筋,若干梯子筋并列设置,并使用纵筋间拉筋两侧的横筋焊接或绑接,从而使得两侧的横筋与纵筋形成埋入第一页板及第二页板的钢筋网片。
第一页板1及第二页板之间形成了用于浇筑混凝土的空腔2。在第二页板背离第一页板1的表面上弹线定位卷材敷设范围,在模台上预铺防水卷材,反粘在该表面上,从而形成预制防水层4。优选地,预制防水层4包括但不限于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聚乙烯泡沫塑料、无纺布。
所述预制防水层4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页板的长度,所述预制防水层4与第二页板的两个端部均具有距离a。只需在现场外制作预制防水叠合构件连接处的防水卷材,按照规范做好卷材与卷材的搭接宽度,就能保证大部分卷材的铺贴质量,节省现场施工的作业量。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距离a小于等于400mm。距离a过大时,需要在搭接处现场铺设较长的防水卷材,或铺设多处较短的防水卷材再另行搭接。从而导致无法达到提高施工效率的目的。
通常地,第一页板1和第二页板具有相同的长度。在制造预制防水叠合构件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构件作为第二页板敷设防水卷材,达到方便生产制造的目的。
参见附图2,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其连接组件、第一页板、第二页板及距离a的设置要求均与第一实施方式一致。但是考虑到需要尽可能提高防水性能,需要考虑在两个预制防水叠合构件拼合后,第一页板1之间的拼接口与第二页板之间的拼接口应当具有一定的错位。附图2具体展示了一种预制防水叠合构件的制造方式,该预制防水叠合构件的第一页板1的第一端面与第二页板的第一端面平齐,第一页板1的第二端面短于第二页板的第二端面。当该预制防水叠合构件与另一个预制方式叠合构件拼合时,可知另一个预制防水叠合构件在拼接口处的端部第一页板1长于第二页板的端面,第一页板1和第二页板另一端面根据是否需要再次拼接设计搭接长度。
参见附图3,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其利用第二实施方式中(附图2)具有不同长度的第一页板1、第二页板的预制防水叠合构件拼接形成的叠合墙。在预制防水叠合构件吊装到位后,在两个相邻的所述预制防水叠合构件中部的空腔2中安装连接钢筋3,通过连接钢筋3将两个预制防水叠合构件拼接为一体。连接钢筋3与钢筋架箍接、焊接或捆绑连接,保障两个预制防水叠合构件的结构稳定性。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钢筋3形成封闭的外形,包括但不限于矩形、椭球型、圆角矩形。在形成封闭外形的连接钢筋3的两端,各穿插有钢筋,从而实现对连接钢筋3、预制防水叠合构件的定位。
两个相邻的预制防水叠合构件之间具有拼缝,所述拼缝先采用封堵件8进行封堵,所述封堵件8具有弹性及密封的作用,包括但不限于棒材或线材。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封堵件8为棒状聚烯烃材料。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封堵件8为PE(polyethylene)棒。在拼缝采用PE棒封堵后清理拼缝,然后采用建筑密封胶7封堵。PE棒与建筑密封胶7达到了较好的胶接效果。所述建筑密封胶7包括但不限于硅酮建筑密封胶7、聚氨酯建筑密封胶7。提高密封胶承受拼缝位移的能力,在长期承受拼缝宽度变化的情况下不发生开裂。第一页板1之间的拼缝、第二页板之间的拼缝均具有上述的封堵件8及建筑密封胶7。
紧接着,向所述空腔2浇筑混凝土。从而将钢筋架、连接钢筋3埋入由混凝土构成的结构件中,使得预制防水叠合构件形成统一的整体。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拼缝具有宽度c,所述宽度c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30mm。由于拼缝具有合适的宽度,拼缝既能够较好适应由于预制防水叠合构件因温度变化、自身应力变化或混凝土或水等外部物体冲击产生的位移,同时又能够较好地吸收由于预制防水叠合构件受热产生的位移,避免了两个搭接构件产生形变。同时,拼缝的大小也应受到限制,过大的拼缝将导致无法使用PE棒和建筑密封胶7封堵。
值得注意的是,仅仅采用PE棒和建筑密封胶7是无法达到防水功能的。在第二页板之间的拼缝上方铺设搭接防水层6。在附图3的实施方案中,预制防水层4距离第一页板1的边缘较近(距离a较小),此时能够将搭接防水层6居中放置于拼缝上方,搭接防水层6一端搭接于一所述预制防水叠合构件的预制防水层4上,另一端搭接于另一所述预制防水叠合构件的预制防水层4上。并且,所述搭接防水层6与任一预制防水叠合构件的第二页板的搭接长度等于距离b,所述距离b大于等于150mm。只有在搭接防水层6向拼缝两侧均具有以上长度时,才能较好地防止水通过搭接防水层6向拼缝渗透。优选地,所述搭接防水层6为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无机或有机防水涂料、聚乙烯泡沫塑料、无纺布。
参见附图4,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其利用第二实施方式中(附图2)具有不同长度的第一页板1、第二页板的预制防水叠合构件拼接形成的叠合墙,并且预制防水层4距离第一页板1的边缘较远(距离a较大)。此时应当尽量满足搭接防水层6与任一预制防水层4的搭接长度,该搭接长度表示为距离d。只有在距离d大于一定的数值时,才能保证水不从搭接防水层6与预制防水层4的接口渗透。当然,所述距离d过大,则无法显著提高防水效果而致使材料、工时的浪费。因此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距离d大于等于60mm且小于等于100mm。
值得注意的是,能够使用第一实施例对搭接防水层6的数值限制及第二实施例对搭接防水层6的数值限制作用于同一搭接防水层6上。即搭接防水层6需要同时满足,所述搭接防水层6与任一预制防水叠合构件的第二页板的搭接长度大于等于150mm且搭接防水层6与任一预制防水层4的搭接长度大于等于60mm且小于等于100mm。
参见附图5,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其利用第二实施方式中(附图2)具有不同长度的第一页板1、第二页板的预制防水叠合构件拼接形成的叠合墙,并且当预制防水层4距离第一页板1的边缘较远(距离a较大)时,还应当包括防水加强层9。所述防水加强层9用于封堵所述拼缝,所述防水加强层9直接与第二页板贴合。所述防水加强层9与任一预制防水叠合构件的第二页板具有搭接长度同样为距离b, 所述距离b大于等于150mm。该防水加强层9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水从防水加强层9与第二页板之间的间隙往拼缝中渗透。优选地,防水保护层5为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无机或有机防水涂料、聚乙烯泡沫塑料、无纺布。同时在预制防水层4及防水加强层9的外部再搭接一层搭接防水层6。搭接防水层6与任一预制防水层4的搭接长度表示为距离d。所述的距离d大于等于60mm且小于等于100mm。
在进一步的解决方案中,可以在叠合墙第三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的搭接防水层6和预制防水层4的外表面设置防水保护层5,进一步增强叠合墙的防水能力。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方式”、“一些实施例/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化或变型,并且这些变化或变型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预制防水叠合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页板、与第一页板平行设置的第二页板及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页板及第二页板的连接组件;
所述第一页板为背水面,所述第二页板为迎水面;所述第二页板背离第一页板的表面上设有预制防水层,所述预制防水层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页板的长度,所述预制防水层与第二页板的两个端部均具有距离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防水叠合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a大于等于0mm且小于等于400mm。
3.一种叠合墙,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防水叠合构件,两个相邻的所述预制防水叠合构件通过连接钢筋拼接为一体;还包括搭接防水层,所述搭接防水层一端搭接于一所述预制防水叠合构件的预制防水层上,另一端搭接于另一所述预制防水叠合构件的预制防水层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叠合墙,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的预制防水叠合构件之间具有拼缝,所述拼缝采用建筑密封胶密封,并在拼缝面向外侧的端面采用封堵件封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叠合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拼缝具有宽度c,所述宽度c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30mm。
6.如权利要求3-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叠合墙,其特征在于:搭接防水层与任一预制防水层的搭接长度为距离d,所述距离d大于等于60mm且小于等于100mm。
7.如权利要求3-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叠合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防水层与任一预制防水叠合构件的第二页板具有搭接长度大于等于150mm。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叠合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加强层,所述防水加强层用于封堵所述拼缝,所述防水加强层与第二页板贴合,所述防水加强层与任一预制防水叠合构件的第二页板具有搭接长度大于等于150mm。
9.如权利要求4-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叠合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保护层,所述防水保护层设置于所述搭接防水层的外侧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叠合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为棒状聚烯烃体;
所述预制防水层为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聚乙烯泡沫塑料、无纺布之一;
所述防水保护层为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无机或有机防水涂料、聚乙烯泡沫塑料、无纺布之一;
所述搭接防水层为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无机或有机防水涂料、聚乙烯泡沫塑料、无纺布之一;
所述建筑密封胶为硅酮建筑密封胶、聚氨酯建筑密封胶之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216466.9U CN211973946U (zh) | 2020-10-09 | 2020-10-09 | 一种预制防水叠合构件及具有其的叠合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216466.9U CN211973946U (zh) | 2020-10-09 | 2020-10-09 | 一种预制防水叠合构件及具有其的叠合墙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973946U true CN211973946U (zh) | 2020-11-20 |
Family
ID=73368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216466.9U Active CN211973946U (zh) | 2020-10-09 | 2020-10-09 | 一种预制防水叠合构件及具有其的叠合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973946U (zh) |
-
2020
- 2020-10-09 CN CN202022216466.9U patent/CN21197394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68455B (zh) | 装配剪力墙结构水平缝u型闭合筋连接构造 | |
CN103469973B (zh) | 一种平缝型、可卸式屋面变形缝及其构造方法 | |
CN107386321A (zh) | 管廊变形缝底板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00416006C (zh) | 新旧混凝土建筑接头伸缩缝的防水构造方法及结构 | |
CN103711206A (zh) | 防水连接带及制造方法、建筑和施工方法 | |
CN211973946U (zh) | 一种预制防水叠合构件及具有其的叠合墙 | |
CN210797910U (zh) | 一种预制有防水结构的预制板 | |
CN210636467U (zh) | 多层约束防渗漏的后浇带结构 | |
CN110145038B (zh) | 一种压力注浆封口防水卷材施工工艺 | |
CN111173029A (zh) | 一种预制叠合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夹心墙板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0747763A (zh) | 一种箱涵沉降缝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6552098U (zh) | 一种地下室顶板变形缝设u型盖板防排相结合防渗漏结构 | |
CN213868357U (zh) | 一种易于拼接的防水卷材 | |
CN112281860B (zh) | 内衬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1948586U (zh) | 基于高分子胶膜预铺反粘防水卷材的阴阳角防水结构 | |
CN114809075A (zh) | 地下预制管廊综合防水施工方法 | |
CN214245851U (zh) | 深基坑后拆支撑腰梁防水结构 | |
CN213062583U (zh) | 一种装配式免拆保温一体化屋顶模板及屋顶 | |
CN110387908B (zh) | 多层约束防渗漏的后浇带施工方法 | |
CN207567827U (zh) | 地下室顶板具备传递水平力的变形缝构件 | |
CN213979068U (zh) | 一种预制叠合构件及其构成的防水叠合结构 | |
CN112695904A (zh) | 预制构件拼缝防水结构 | |
CN111827363A (zh) | 一种地下建筑变形缝防水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6360738U (zh) | 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 | |
CN211523272U (zh) | 叠合地下结构外墙与基础连接节点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102206 1st floor, building 6, 8 Beiqing Road, Huilongguan town,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San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01, building 6, No. 8, Beiqing Road, Huilongguan town,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SAN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