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73944U - 一种墙体构件及其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墙体构件及其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73944U
CN211973944U CN202020550196.2U CN202020550196U CN211973944U CN 211973944 U CN211973944 U CN 211973944U CN 202020550196 U CN202020550196 U CN 202020550196U CN 211973944 U CN211973944 U CN 2119739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refabricated
wall element
blade
lou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5019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月霞
张猛
马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5019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739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739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739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墙体构件及其连接结构,包括:预制墙,预制墙包括两个叶板和连接件,其中两个叶板间隔设置形成空腔,连接件位于空腔中并且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叶板固定连接;至少一个叶板的端部设置槽型凹口,并且槽型凹口从叶板中部延伸至叶板的端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墙体构件连接结构,结构简单,降低预制叠合墙与待连接主体交接处开裂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墙体构件及其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墙体构件及其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迅猛,结构体系大多以实心预制结构为主,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诸多问题,如预制构件侧面出筋导致的构件生产自动化程度低,现场钢筋连接导致的质量管控困难,构件自重大导致塔吊型号大、现场吊装困难、运输不便,后浇带连接导致的模板及钢筋作业量大,人工需求量大等。在这种背景下,装配整体式叠合剪力墙结构应运而生,成为国家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一大方向。
受国家规范限制,叠合剪力墙结构应用过程中并不能取消钢筋混凝土现浇墙段。因叠合墙构件为工厂预制成型,现浇墙段为施工现场浇筑成型,故建筑正常使用时,两种剪力墙交接处墙体表面混凝土不能协同变形,使两种剪力墙交接处易发生收缩开裂,影响建筑表观质量,同时存在渗水风险。现阶段市场上常用的做法为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墙面整体抹灰,并不能体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墙面免抹灰的技术优势,造成人工、材料浪费,增加施工工期,降低建筑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新型叠合墙及其连接方式,仅在连接处局部范围通过采取一定的构造措施。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墙体构件,包括:预制墙,
所述预制墙包括两个叶板和连接件,其中两个叶板间隔设置形成空腔,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空腔中并且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叶板固定连接;
至少一个叶板的端部设置槽型凹口,并且所述槽型凹口从所述叶板中部延伸至所述叶板的端面。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槽型凹口包括底面和过渡面,
所述底面位于所述叶板的外表面并从所述叶板中部延伸至所述叶板端面;以及
所述过渡面设置在所述底面与所述叶板的外表面之间,并且所述过渡面分别与所述底面和所述叶板外表面平滑相交。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底面的粗糙度大于所述叶板的外表面的粗糙度。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叶板的端面的粗糙度大于所述叶板的外表面的粗糙度。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底面设置贯穿所述叶板的通孔。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通孔中嵌设有套管。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叶板的两个端部设置有所述槽型凹口。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叶板的三个端部设置有所述槽型凹口。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加强网包括玻纤网格布、钢丝网中的一种;以及
所述界面剂包括抗裂砂浆、石膏砂浆中的一种。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墙体构件连接结构,包括上述的墙体构件,以及与所述预制墙邻接的主体,
所述预制墙的端部和与其邻接的所述主体的端部分别设置相对应的槽型凹口;以及
所述槽型凹口中设置由加强网和界面剂组成的增强体;
所述加强网包括玻纤网格布、钢丝网中的一种;以及
所述界面剂包括抗裂砂浆、石膏砂浆中的一种。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还包括连接体,
所述连接体一端设置在所述预制墙的空腔中,另一端设置在所述主体中。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预制墙和现浇墙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图1的连接结构的槽型凹口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具有槽型凹口预制墙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预制墙;2-现浇墙;3-加强网;4-界面剂;5-槽型凹口;51-底面;52-过渡面;6-叶板;61-外表面;7-空腔;8-连接筋;9-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公开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新型叠合墙及其连接方式,仅在连接处局部范围通过采取一定的构造措施。可实现减少叠合墙构件与现浇混凝土墙段交接处或叠合墙构件之间的交接处开裂风险,减少人工操作、节约材料,节约施工工期,提升建筑品质。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墙体构件,包括:预制墙,预制墙包括两个叶板和连接件,可选地,其中两个叶板间隔设置形成空腔,连接件位于空腔中并且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叶板固定连接;至少一个叶板的端部设置槽型凹口,并且槽型凹口从叶板中部延伸至所述叶板的端面。
如图1-2所示,墙体构件包括预制墙1,预制墙1包括两个叶板6和连接件8,可选地,连接件可以为钢筋笼或桁架钢筋,其中两个叶板间隔设置形成空腔,连接件位于空腔中并且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叶板固定连接;至少一个叶板的端部设置槽型凹口5,并且槽型凹口5从叶板中部延伸至叶板6的端面。
如图1-3所示,墙体构件连接结构由预制墙1、现浇墙2、可选地,现浇墙也可以为其它与预制墙邻接的墙体(主体),例如叠合墙,加强网3及界面剂4组成。其中预制墙由两侧叶板6、及空腔7组成。预制墙1及现浇墙2均包含槽型凹口5,槽型凹口5可设置在单面也可双面设置,如图3所示,分别在两个叶板6的外表面(远离空腔的表面)的端部设置槽型凹口5,虽然图3中未示出,在预制墙1的顶部或底部也有邻接的现浇墙时,也可以在叶板的顶部或底部设置槽型凹口5。因此一块叶板上可设置3个、甚至4个槽型凹口5。其中在预制墙1、现浇墙2相对应地槽型凹口5内放置加强网3并涂抹界面剂4,达到防止预制墙1与现浇墙2连接处开裂的目的。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槽型凹口5由底面51和过渡面52组成,其中底面51与叶板6的外表面61平行,底面51从预制墙1的叶板6外表面61中部位置一直延伸至叶板6的端面(邻接现浇墙2的端面),同时在现浇墙2的邻接端也设置相对应的槽型凹口5,使得加强体可以设置在相对应的两个槽型凹口5中起到连接作用防止连接处开裂。其中过渡面52设置在底面与叶板6的外表面61之间,过渡面52与凹口底面51、叶板外表面61平滑相交,由于边缘平滑,易于保护;没有直角,易于界面剂4填充。
可选地,底面的粗糙度大于叶板6的外表面的粗糙度,利于加强网3、界面剂4的结合;还可选地,叶板6的端面的粗糙度大于叶板6的外表面的粗糙度,可以使得与现浇墙2之间的结合力更强。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在槽型凹口5的底面可以设置贯穿叶板6的通孔9,还可选地,通孔中内嵌有套管,可以在后期施工时易于固定叶板和加强体。
可选地,加强网包括玻纤网格布、钢丝网中的一种;还可选地,界面剂包括抗裂砂浆、石膏砂浆中的一种。
还可选地,包括连接筋8(连接体),连接筋8一端设置在预制墙1的空腔7中,另一端设置在现浇墙2中,用于加强预制墙1和现浇墙2之间的连接。
槽型凹口5、以及在槽型凹口5中设置加强网3及涂抹界面剂4的连接结构,降低预制叠合墙与现浇墙段交接处或叠合墙之间的交接处开裂风险;无需墙面整体抹灰,减少现场人工操作;仅局部涂抹界面剂,减少材料浪费、利于环保。
具体地实施过程为,预制墙1吊装就位,且现浇墙钢筋笼及模板施工完毕后,浇筑预制墙空腔7及现浇墙2凝土,养护一定时间后,拆除模板,在相对应地槽型凹口5内放置加强网3并涂抹界面剂4,达到防止预制叠合墙与现浇墙或叠合墙之间的连接处开裂的目的。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方式”、“一些实施例/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公开,而并非是对本公开的范围进行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化或变型,并且这些变化或变型仍处于本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墙,
所述预制墙包括两个叶板和连接件,其中两个叶板间隔设置形成空腔,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空腔中并且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叶板固定连接;
至少一个叶板的端部设置槽型凹口,并且所述槽型凹口从所述叶板中部延伸至所述叶板的端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型凹口包括底面和过渡面,
所述底面位于所述叶板的外表面并从所述叶板中部延伸至所述叶板端面;以及
所述过渡面设置在所述底面与所述叶板的外表面之间,并且所述过渡面分别与所述底面和所述叶板外表面平滑相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的粗糙度大于所述叶板的外表面的粗糙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板的端面的粗糙度大于所述叶板的外表面的粗糙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设置贯穿所述叶板的通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中嵌设有套管。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板的两个端部设置有所述槽型凹口。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板的三个端部设置有所述槽型凹口。
9.一种墙体构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墙体构件,以及与所述预制墙邻接的主体,
所述预制墙的端部和与其邻接的所述主体的端部分别设置相对应的槽型凹口;以及
所述槽型凹口中设置由加强网和界面剂组成的增强体;
所述加强网包括玻纤网格布、钢丝网中的一种;以及
所述界面剂包括抗裂砂浆、石膏砂浆中的一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墙体构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体,
所述连接体一端设置在所述预制墙的空腔中,另一端设置在所述主体中。
CN202020550196.2U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墙体构件及其连接结构 Active CN2119739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50196.2U CN211973944U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墙体构件及其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50196.2U CN211973944U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墙体构件及其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73944U true CN211973944U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84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50196.2U Active CN211973944U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墙体构件及其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739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35197B (zh) 一种带凹槽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10130527B (zh) 模块化装配式复合墙、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
CN211114235U (zh) 叠合剪力墙
CN107401217A (zh) 一种无梁空心楼板‑腔钢管混凝土剪力墙组合结构体系及方法
CN111441511A (zh) 一种永久模板及采用永久模板浇筑剪力墙的方法
CN212670968U (zh) 叠合楼板和建筑物
CN211973944U (zh) 一种墙体构件及其连接结构
CN217128632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模壳及装配式建筑墙体
CN114658141A (zh) 一种装配式复合墙板t形构造柱与独立基础连接构造及作法
CN214833902U (zh) 一种免支撑中长预制肋桁架筋叠合板结构
CN212582914U (zh) 预制梁连接结构及包括其的建筑结构
CN212271248U (zh) 一种装配式pec梁柱连接节点
CN210117806U (zh) 一种墙体的层间连接节点、预制件及装配式建筑物
CN209397805U (zh) 集块建筑变截面单向预制空心板双向受力叠合楼盖
CN113404208A (zh) 薄壁型钢双面叠合剪力墙及其制作方法
CN219158043U (zh) 装配式剪力墙与板连接耗能节点
CN217500692U (zh) 用于复合保温单面叠合墙板的连接节点
CN216766394U (zh)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与楼承板连接结构
CN213509046U (zh) 一种单面叠合z型预制构件节点
CN210177683U (zh) 次梁与主梁的连接节点结构
CN220521082U (zh) 钢混组合梁桥预制混凝土桥面板接缝波纹管连接结构
CN215406517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板构件
CN112681570B (zh) 叠合柱、叠合柱与叠合墙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9158061U (zh) 装配式预制剪力墙
CN218374943U (zh) 与墙体一同预制连接的烟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2206 1st floor, building 6, 8 Beiqing Road, Huilongguan town,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San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01, building 6, No. 8, Beiqing Road, Huilongguan town,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SAN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