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58780U - 新能源并网模块化接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新能源并网模块化接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58780U
CN211958780U CN201922374497.4U CN201922374497U CN211958780U CN 211958780 U CN211958780 U CN 211958780U CN 201922374497 U CN201922374497 U CN 201922374497U CN 211958780 U CN211958780 U CN 2119587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d
box body
hinged
chamber
air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7449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兴
张之豪
包虎平
蒋文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Fangc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Fangcheng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Fangc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Fangcheng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Fangc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Fangcheng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Fangc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7449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587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587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587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70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energy generation se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12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equipment for energy generation units, e.g. distributed energy generation [DER] or load-side generation

Landscapes

  • Patch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并网模块化接入装置,箱体(101)的箱内空间经由隔板(102)分隔为前后两个独立的一次配电室和二次控制室,且隔板(102)上设置有隔离门(103),该隔离门(103)的底部设置为百叶窗结构,所述箱体(101)的侧面铰接有一侧门(1);上述侧门(1)的顶部与箱体(101)相铰接,箱体(101)内安装有两组油缸(2),两组油缸(2)的油缸座均铰接于箱体(101)的内顶壁上,两组油缸(2)的活塞杆分别与侧门(1)内侧面相铰接。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并网模块化接入装置,具有内部局部合理且隔离门启闭方便的优点。

Description

新能源并网模块化接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并网接入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应用于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系统中的预装式并网接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持续发展,新能源电力(如光伏、风电、储能等分布式能源电力等)需求的不断增长,在新能源电力增长的同时,需要为其配备配电设备以满足并网需求,常规的方式需要就地建造变电站,传统变电站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工序有混凝土预拌、浇捣养护、模板安装拆除,垫层制作浇筑、钢筋运输绑扎等,工作繁复,人工消耗大,所需周期长。此外,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养护受作业人员的水平及天气影响较大,建设质量及工期不易固定,而且浇筑搬运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而且清洁能源电力多为分布式结构,常规的变动站为固定建筑,无法满足如今的需求;为此,有企业研发了集装箱式结构的预装式并网接入装置,但是其布局不够合理,且集装箱内的隔离门只能单向打开,因此需要安装把手,从而导致狭小空间内更为局促,容易在操作时碰擦人员。因此,亟需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并网接入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内部局部合理且隔离门启闭方便的新能源并网模块化接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能源并网模块化接入装置,包含有箱体,所述箱体的箱内空间经由隔板分隔为前后两个独立的一次配电室和二次控制室,且隔板上设置有隔离门,所述隔离门通过至少两个双开合页机构铰接于隔板的门框上,所述双开合页机构包含有三块竖向设置的内安装板、中间连接板和外安装板,所述内安装板固定于隔板的门框侧壁上,所述内安装板的一端与中间连接板的一端相铰接,中间连接板的另一端与外安装板相铰接,外安装板固定安装于隔离门上;该隔离门的底部设置为百叶窗结构,所述箱体的正面设置有连通一次配电室的正门,所述箱体的一次配电室的底部设置有进线孔,所述箱体的二次控制室的地板层经由支撑骨架抬高设置;所述箱体的侧面铰接有一侧门;上述侧门的顶部与箱体相铰接,箱体内安装有两组油缸,两组油缸的油缸座均铰接于箱体的内顶壁上,两组油缸的活塞杆分别与侧门内侧面相铰接;
所述箱体的顶部安装有空调,所述一次配电室的顶部贴合箱体的侧壁安装有一次室风道,所述二次控制室的顶部贴合箱体的侧壁安装有二次室 U形风道,且二次室U形风道的U形开口朝向隔板,所述空调的出风口与一次室风道的一端相连通,所述一次室风道的另一端穿过隔板后与二次室 U形风道的一端相连通,所述二次室U形风道的另一端贴合在隔板上,所述一次室风道和二次室U形风道的连接处安装有一加压风机,所述一次室风道和二次室U形风道的底部均匀安装有多个出风组件;所述箱体内安装有烟雾报警器;所述箱体的二次控制室的抽屉柜内插接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含有微处理器、定位模块和无线模块,所述定位模块和无线模块分别与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定位模块为GPS模块或北斗模块,微处理器定时将定位模块获取的地理位置信息通过无线模块发送至远程服务器。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并网模块化接入装置,所述出风组件包含有固定于一次室风道或二次室U形风道底部的基座,所述基座的中心设置有出风孔,一中心环与出风孔同轴设置,且中心环位于出风孔内,该中心环与基座之间连接有多个扇形挡块,一调节轴上设置有多个扇形调节块,且多个扇形调节块位于同一平面上,上述调节轴活动插置于中心环的环孔内。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并网模块化接入装置,所述箱体的外侧壁底部连接有接地连接块。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并网模块化接入装置,锁紧机构包含有固定于侧门外侧面上的U形压件和固定于箱体外壁上的L形钩件;所述U形压件由底板和竖向安装于底板上的两块横板构成,所述U形压件的底板固定连接于侧门外侧面上,压杆对称设置有两根,且两根压杆的右端分别铰接于 U形压件的两块横板的右端上,两根压杆之间铰接有框形件,且框形件的左端铰接于压杆上,所述框形件内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一滑块,一螺杆穿过框形件的右端后旋置于滑块内,上述滑块和框形件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一弹簧,且弹簧套装于螺杆上,上述螺杆位于框形件外的一端上连接有锁紧环;构成L形钩件的横板固定于箱体外壁上,构成L形钩件的竖板穿插至上述锁紧环内。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并网模块化接入装置,所述U形压件的两块横板的左端分别设置有锁紧孔一,两根压杆的中部均设置有锁紧孔二,当压杆扳下后,利用插销插置于锁紧孔一和锁紧孔二内后实现紧固。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并网模块化接入装置,所述构成L形钩件的竖板为一弧形板,且弧形板的弧形开口方向背离U形压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方式,采用预制钢结构的箱体结构替代常规变电站的围墙、大门、结构支架、设备支架等全部支撑结构,所有钢结构构件在工厂预制,进行工业化、规模化生产,技术统一化,规格标准化;且一次配电设备和二次控制设备在钢结构箱体生产完毕后,可直接根据需求进行装配组立,随后运输至所需现场进行固定及电器连接即可。整个安装过程简单、方便,且模块化方式后便于进行移动,当某一光伏电站因地质原因或政策原因需要变更时,可对整个箱体进行整体搬移,无需重建,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其便捷性,且大大降低了成本;另外,当发电功率变动时,可方便的对箱体内的各个配件进行升级变动,或者直接替换另一安装有符合要求的电气设备的箱体进行整体替换即可,从而进一步的降低了制造成本。
综上所述,本专利减少了施工现场的工作量,使工程建设周期缩短,且质量可控、人工成本降低、质量和环保效益提高。本专利产品的投运将为提升电网建设水平、促进坚实的电网建设、清洁能源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贯彻国家电网公司的“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模块化建设、机械化施工”的建设原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并网模块化接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并网模块化接入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并网模块化接入装置的另一剖面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并网模块化接入装置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并网模块化接入装置的横向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并网模块化接入装置的另一剖面的横向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并网模块化接入装置的基座、中心环和扇形挡块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并网模块化接入装置的调节轴和扇形调节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并网模块化接入装置的锁紧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并网模块化接入装置的双开合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箱体101、隔板102、隔离门103、正门104、进线孔105、地板层106、接地连接块107;
空调201、一次室风道202、二次室U形风道203、加压风机204、出风组件205;
基座205.1、中心环205.2、扇形挡块205.3、调节轴205.4、扇形调节块205.5;
侧门1、油缸2、锁紧机构3、双开合页机构4;
U形压件3.1、L形钩件3.2、压杆3.3、框形件3.4、滑块3.5、螺杆3.6、弹簧3.7、锁紧环3.8;
内安装板4.1、中间连接板4.2、外安装板4.3。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10,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新能源并网模块化接入装置,包含有箱体101,所述箱体101的箱内空间经由隔板102分隔为前后两个独立的一次配电室和二次控制室,且隔板102上设置有隔离门103,所述隔离门103通过至少两个双开合页机构4铰接于隔板102的门框上,所述双开合页机构4包含有三块竖向设置的内安装板4.1、中间连接板4.2和外安装板4.3,所述内安装板4.1固定于隔板102的门框侧壁上,所述内安装板 4.1的一端与中间连接板4.2的一端相铰接,中间连接板4.2的另一端与外安装板4.3相铰接,外安装板4.3固定安装于隔离门103上(因为无论从哪个方面都能轻松的推开隔离门103,从而无需设置把手,避免其对操作人员的行动造成羁绊);该隔离门103的底部设置为百叶窗结构,便于通风,所述箱体101的正面设置有连通一次配电室的正门104(优选的,所述箱体101的背面设置有连通二次控制室的后门,便于进行检修),所述箱体 101的一次配电室的底部设置有进线孔105,所述箱体101的二次控制室的地板层106经由支撑骨架抬高设置;
所述箱体101的侧面铰接有一侧门1,从而便于开启后将一次配电设备装入箱体101内;上述侧门1的顶部与箱体101相铰接,箱体101内安装有两组油缸2,两组油缸2的油缸座均铰接于箱体101的内顶壁上,两组油缸2的活塞杆分别与侧门1内侧面相铰接;
所述箱体101的顶部安装有空调201,所述一次配电室的顶部贴合箱体101的侧壁安装有一次室风道202,所述二次控制室的顶部贴合箱体101 的侧壁安装有二次室U形风道203,且二次室U形风道203的U形开口朝向隔板102,所述空调201的出风口与一次室风道202的一端相连通,所述一次室风道202的另一端穿过隔板102后与二次室U形风道203的一端相连通,所述二次室U形风道203的另一端贴合在隔板102上,所述一次室风道202和二次室U形风道203的连接处安装有一加压风机204,所述一次室风道202和二次室U形风道203的底部均匀安装有多个出风组件 205;
所述箱体101的二次控制室的抽屉柜内插接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含有微处理器、定位模块和无线模块,所述定位模块和无线模块分别与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定位模块为GPS模块或北斗模块,微处理器定时将定位模块获取的地理位置信息通过无线模块发送至远程服务器;
使用时,电缆沟内的电缆线经由进线孔105进入箱体101的一次配电室内配电,且各类控制电缆经由二次控制室的地板层106下的支撑骨架层内布线后、连接至二次控制室内的控制设备上;空调201将冷却打入一次室风道202内,并经过加压后吹入二次室U形风道203内,经由出风组件 205将冷却风吹入一次配电室和二次控制室内;同时,进入二次控制室内的冷却风经由隔离门103底部的百叶窗结构进入一次配电室形成循环;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组件205包含有固定于一次室风道202或二次室 U形风道203底部的基座205.1,所述基座205.1的中心设置有出风孔,一中心环205.2与出风孔同轴设置,且中心环205.2位于出风孔内,该中心环205.2与基座205.1之间连接有多个扇形挡块205.3,一调节轴205.4上设置有多个扇形调节块205.5,且多个扇形调节块205.5位于同一平面上,上述调节轴205.4活动插置于中心环205.2的环孔内;从而当转动调节轴205.4 时,利用扇形调节块205.5对出风孔的遮挡调节,实现不同风量大小的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101的外侧壁底部连接有接地连接块107,用于对接接地相连,从而起到增加安全性能;
进一步的,锁紧机构3包含有固定于侧门1外侧面上的U形压件3.1 和固定于箱体101外壁上的L形钩件3.2;所述U形压件3.1由底板和竖向安装于底板上的两块横板构成,所述U形压件3.1的底板固定连接于侧门 1外侧面上,压杆3.3对称设置有两根,且两根压杆3.3的右端分别铰接于 U形压件3.1的两块横板的右端上,两根压杆3.3之间铰接有框形件3.4,且框形件3.4的左端铰接于压杆3.3上,所述框形件3.4内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一滑块3.5,一螺杆3.6穿过框形件3.4的右端后旋置于滑块3.5 内,上述滑块3.5和框形件3.4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一弹簧3.7,且弹簧3.7 套装于螺杆3.6上,上述螺杆3.6位于框形件3.4外的一端上连接有锁紧环 3.8;构成L形钩件3.2的横板固定于箱体101外壁上,构成L形钩件3.2 的竖板穿插至上述锁紧环3.8内;
当需要锁紧侧门1时,搬动压杆3.3向右移动后,将锁紧环3.8套装于 L形钩件3.2的竖板上,然后将压杆3.3向左扳动直至将压杆3.3压合在U 形压件3.1的两块横板之间,通过滑块3.5和弹簧3.7的配合作用,使得锁紧环3.8与L形钩件3.2处于拉紧状态;且拉紧力可方便的通过螺杆3.6旋入滑块3.5内的伸入量进行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U形压件3.1的两块横板的左端分别设置有锁紧孔一,两根压杆3.3的中部均设置有锁紧孔二,当压杆3.3扳下后,利用插销插置于锁紧孔一和锁紧孔二内后实现紧固;
进一步的,所述构成L形钩件3.2的竖板为一弧形板,且弧形板的弧形开口方向背离U形压件3.1;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101内安装有烟雾报警器,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专利的一个优化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构思所做的任何改动或改进,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新能源并网模块化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箱体(101),所述箱体(101)的箱内空间经由隔板(102)分隔为前后两个独立的一次配电室和二次控制室,且隔板(102)上设置有隔离门(103),所述隔离门(103)通过至少两个双开合页机构(4)铰接于隔板(102)的门框上,所述双开合页机构(4)包含有三块竖向设置的内安装板(4.1)、中间连接板(4.2)和外安装板(4.3),所述内安装板(4.1)固定于隔板(102)的门框侧壁上,所述内安装板(4.1)的一端与中间连接板(4.2)的一端相铰接,中间连接板(4.2)的另一端与外安装板(4.3)相铰接,外安装板(4.3)固定安装于隔离门(103)上;该隔离门(103)的底部设置为百叶窗结构,所述箱体(101)的正面设置有连通一次配电室的正门(104),所述箱体(101)的一次配电室的底部设置有进线孔(105),所述箱体(101)的二次控制室的地板层(106)经由支撑骨架抬高设置;所述箱体(101)的侧面铰接有一侧门(1);上述侧门(1)的顶部与箱体(101)相铰接,箱体(101)内安装有两组油缸(2),两组油缸(2)的油缸座均铰接于箱体(101)的内顶壁上,两组油缸(2)的活塞杆分别与侧门(1)内侧面相铰接;
所述箱体(101)的顶部安装有空调(201),所述一次配电室的顶部贴合箱体(101)的侧壁安装有一次室风道(202),所述二次控制室的顶部贴合箱体(101)的侧壁安装有二次室U形风道(203),且二次室U形风道(203)的U形开口朝向隔板(102),所述空调(201)的出风口与一次室风道(202)的一端相连通,所述一次室风道(202)的另一端穿过隔板(102) 后与二次室U形风道(203)的一端相连通,所述二次室U形风道(203)的另一端贴合在隔板(102)上,所述一次室风道(202)和二次室U形风道(203)的连接处安装有一加压风机(204),所述一次室风道(202)和二次室U形风道(203)的底部均匀安装有多个出风组件(205);所述箱体(101)的二次控制室的抽屉柜内插接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含有微处理器、定位模块和无线模块,所述定位模块和无线模块分别与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定位模块为GPS模块或北斗模块,微处理器定时将定位模块获取的地理位置信息通过无线模块发送至远程服务器;
所述出风组件(205)包含有固定于一次室风道(202)或二次室U形风道(203)底部的基座(205.1),所述基座(205.1)的中心设置有出风孔,一中心环(205.2)与出风孔同轴设置,且中心环(205.2)位于出风孔内,该中心环(205.2)与基座(205.1)之间连接有多个扇形挡块(205.3),一调节轴(205.4)上设置有多个扇形调节块(205.5),且多个扇形调节块(205.5)位于同一平面上,上述调节轴(205.4)活动插置于中心环(205.2)的环孔内;
锁紧机构(3)包含有固定于侧门(1)外侧面上的U形压件(3.1)和固定于箱体(101)外壁上的L形钩件(3.2);所述U形压件(3.1)由底板和竖向安装于底板上的两块横板构成,所述U形压件(3.1)的底板固定连接于侧门(1)外侧面上,压杆(3.3)对称设置有两根,且两根压杆(3.3)的右端分别铰接于U形压件(3.1)的两块横板的右端上,两根压杆(3.3)之间铰接有框形件(3.4),且框形件(3.4)的左端铰接于压杆(3.3)上,所述框形件(3.4)内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一滑块(3.5),一螺杆(3.6) 穿过框形件(3.4)的右端后旋置于滑块(3.5)内,上述滑块(3.5)和框形件(3.4)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一弹簧(3.7),且弹簧(3.7)套装于螺杆(3.6)上,上述螺杆(3.6)位于框形件(3.4)外的一端上连接有锁紧环(3.8);构成L形钩件(3.2)的横板固定于箱体(101)外壁上,构成L形钩件(3.2)的竖板穿插至上述锁紧环(3.8)内;所述U形压件(3.1)的两块横板的左端分别设置有锁紧孔一,两根压杆(3.3)的中部均设置有锁紧孔二,当压杆(3.3)扳下后,利用插销插置于锁紧孔一和锁紧孔二内后实现紧固;所述构成L形钩件(3.2)的竖板为一弧形板,且弧形板的弧形开口方向背离U形压件(3.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能源并网模块化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1)的外侧壁底部连接有接地连接块(107)。
CN201922374497.4U 2019-12-25 2019-12-25 新能源并网模块化接入装置 Active CN2119587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74497.4U CN211958780U (zh) 2019-12-25 2019-12-25 新能源并网模块化接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74497.4U CN211958780U (zh) 2019-12-25 2019-12-25 新能源并网模块化接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58780U true CN211958780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87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74497.4U Active CN211958780U (zh) 2019-12-25 2019-12-25 新能源并网模块化接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587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2325A (zh) * 2021-11-15 2022-01-28 广东宏达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服务器系统及服务器机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2325A (zh) * 2021-11-15 2022-01-28 广东宏达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服务器系统及服务器机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58780U (zh) 新能源并网模块化接入装置
CN104505856A (zh) 一种光伏功率优化控制系统
CN105762663B (zh) 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及其应用
CN210669245U (zh) 分布式电源预装式标准并网设备
CN111064224A (zh) 新能源并网模块化接入装置
CN108590240B (zh) 一种便于海上运输的电气屋
CN210669246U (zh) 一体式模块化预装式开关站
CN209881210U (zh) 一种预装式配电室
CN201077706Y (zh) 电梯开门机系统测试装置
CN206163948U (zh) 一种车载式紧凑型移动svg设备
CN214176606U (zh) 一种根据箱内温度带升降式散热顶盖组件的箱变
CN210939835U (zh) 一种pc构件的蒸汽养护装置
CN209250185U (zh) 一种电缆沟电动盖板
CN203850627U (zh) 一种用于变电站建设的整体框架式模块化二次设备
CN204436580U (zh) 大功率方舱式柴油发电机组
CN113517646A (zh) 一种10kv油浸式变压器落地拆装围栏与落地式变压配电设备
CN114744518A (zh) 一种主动式通风散热型箱式变电站
CN201690137U (zh) 一种预装式变电站
CN110729636A (zh) 预制舱及其底座
CN201354023Y (zh) 高纯度、高气量的制氮特种作业车
CN215185453U (zh) 一种储能电站用内置有母线汇流结构的开闭器预制舱
CN220475272U (zh) 组合式变电站
CN216981224U (zh) 一种电气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CN210137128U (zh) 箱式直流牵引变电站
CN204243527U (zh) 一种箱式变电站低压柜及箱式变电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