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62663B - 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762663B CN105762663B CN201510511379.7A CN201510511379A CN105762663B CN 105762663 B CN105762663 B CN 105762663B CN 201510511379 A CN201510511379 A CN 201510511379A CN 105762663 B CN105762663 B CN 10576266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ea
- box
- room
- room area
- frame struc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381 stabiliz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 241000886569 Cyprogenia stegaria Speci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13642 negative contro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449 bri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BRABPYPSZVCCLR-UHFFFAOYSA-N methopromazin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2N(CCCN(C)C)C3=CC(OC)=CC=C3SC2=C1 BRABPYPSZVCCL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7/00—Enclosed substations, e.g. compact subst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8—Cooling; Ventilating
- H01F27/085—Cooling by ambient air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20—Bus-bar or other wiring layouts, e.g. in cubicles, in switchyards
- H02B1/202—Cable lay-ou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26—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02B1/46—Boxe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56—Cooling; Ventilation
- H02B1/565—Cooling; Ventilation for cabin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atch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包括一框架式架体和多个隔板和/或面板,由框架式架体和多个隔板和/或面板组合安装而成且将架体内部分隔成多个功能室区,该功能室区至少包括箱式变电站的高压开关室区、低压开关室区和变压器室区。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发明首创性地采用一系列标准化生产的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箱式变电站的生产和制造需采用个体化定制,无法规格化、标准化生产的问题,弥补了市场上箱式变电站标准化的空白,功能室区呈上下多层设置,具有结构布局合理、检修方便和安全系数高等优点;因此,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框架结构,具体说,是涉及一种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箱式变电站又称户外成套变电站,亦称之为组合式变电站,由于其相对于传统老式变电站具有组合灵活、安装方便、施工周期短以及无污染和免维护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住宅小区、城市公用变电站、繁华闹市、施工电源等,用户可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负荷等级选择箱式变电站的型号。
然而,现有技术中箱式变电站箱体多由底座、外壳和顶盖三部分构成,所有电器设备均安装在箱体底座上,空间利用率不高,体积庞大,不仅影响城市或街道美观,也限制了箱式变电站在狭窄的城市街道或其他狭窄空间使用,且现有的箱式变电站箱体均要求在出厂前就装配完毕,整机运输,往往一辆十吨的运输车仅能运输一个箱式变电站箱体或一辆十米长的运输车也只能运输两个箱式变电站箱体,不仅经济效益不好,还极为浪费资源。针对上述实际问题,国内市场上逐渐推出了一系列改进产品,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576893U公开的一种组合式箱式变电站外壳,采用拼装式方法组装变电站壳体各个零部件,节省箱式变电站的组装人数和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箱式变电站壳体结构不合理、体积大且质量重等问题。又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2014041U公开的箱式变电站的箱体,采用框架与门板铆接的方式现场组装变电站箱体,简化了组装工艺步骤,提高了实际生产效率。除此之外,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2434918U公开了一种框架式箱式变电站箱体,可根据设计尺寸进行分块预制,结构简单,拆卸方便,可重复使用,为箱式变电站箱体结构的改进做出了一定贡献。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箱式变电站的使用环境或技术参数的多样化,使得目前国内市场上均采取个体化定制的方式生产箱式变电站;同大多数箱式变电站生产厂家一样,上述几种实用新型的发明人也并未想到将产品标准化批量生产,故目前国内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用于箱式变电站的各类设备及配件,规格不一,标准不一,互换性极差,造成了生产上极大的浪费,不利于国家节能环保政策的体现。可以预见,箱式变电站箱体的标准化设计及其批量生产必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此外,现有箱式变电站还存在不便于检修的问题,箱式变电站的箱体大部分采用封闭式结构,通过开门或开窗作为检修时的入口;当需要检修时,往往是人穿进箱体内进行检修,无论安全性还是易操作性均存在较大的问题;尤其是针对半埋式箱式变电站检修时,甚至需要再次破坏路面挖掘后方能进入箱体内,如上述变压器置于地下时安全预见性较低,给检修和维护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此外,现有的各种箱式变电站箱体大多采用“品”或“目”式呈各功能分区,主设备采用背靠背式放置,且采用隔板分隔,因此会形成一定的通风死角,严重影响散热。总而言之,箱式变电站的箱体结构已然亟待改进。
电缆井是在电缆埋设工程中起到施工中及工程竣工后安装或维护作用的地下检查井,不仅用于进出电缆也能更好的防湿防潮并支撑该箱变使用,进出该箱变的高、低压电缆进入该电缆井后再进入箱变内,换句话说,电缆进入所述电缆井后再进入所述箱式变电站内。通常,为了维修便利,一般每条电缆都会在电缆井中留有备用量,以备不时之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箱式变电站的生产和制造需采用个体化定制,无法规格化标准化生产的不足,该框架结构适用于现有市场中所有常规箱式变电站的配置需求(特殊要求除外),可标准化批量生产用于该箱式变电站中的各类设备,具有结构布局合理、检修方便和安全系数高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包括一框架式架体和多个隔板和/或面板,由框架式架体和多个隔板和/或面板组合安装而成且将架体内部分隔成多个功能室区,该功能室区至少包括箱式变电站的高压开关室区、低压开关室区和变压器室区。
优选地,高压开关室区、低压开关室区和变压器室区呈上下多层状或错层状分布,且变压器室区位于该框架结构的下层(底层)。
更优选地,该框架结构还包括计量室区外,还增设负控室区、CT及低压母排室区、低压进线开关室区和无功补偿室区。
计量室区与高压开关室区及低压开关室区位于同层,并设置在高压开关室区与低压开关室区之间。
更优选地,该框架结构的上层依次为高压开关室区、计量室区和低压开关室区,下层为变压器室区,其中高压开关室区与计量室区的侧壁相贴合,低压开关室区与计量室区的侧壁贴合相拼,高压开关室区、计量室区和低压开关室区的底壁分别与变压器室区的部分顶壁相贴合。
更优选地,为了进一步简化该框架结构,高压开关室区与计量室区共一侧壁,即高压开关室区与计量室区相贴合的侧壁为同一隔板,相同地,低压开关室区与计量室区共一侧壁。
更优选地,为了进一步简化该框架结构,高压开关室区的底壁与变压器室区的部分顶壁为同一隔板,相应地,计量室区、低压开关室区的底壁与变压器室区的部分顶壁为同一隔板。
作为进一步较佳的实施方式,计量室区、负控室区、CT及低压母排室区、低压进线开关室区和无功补偿室区这五个功能室区构成一个整体室区,该整体室区位于高、低压开关室区之间且位于变压器室区之上;为了合理分配空间,计量室区、负控室区、CT及低压母排室区构成该整体室区的A区,低压进线开关室区和无功补偿室区构成该整体室区的B区,A与B成背靠背设计,此时,本发明将计量室区、负控室区、CT及低压母排室区、低压进线开关室区和无功补偿室区合理分配空间位置,在保证该箱式变电站在运转顺畅的前提下,仍能保持较小的体积及占地面积。
值得一提的是,发明人针对减小箱式变电站的体积后可能带来的散热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独创的对计量室区、负控室区、CT及低压母排室区、低压进线开关室区和无功补偿室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了设计,即计量室区与负控室区相贴,负控室区与CT及低压母排室区相贴,相应的,低压进线开关室区和无功补偿室区相贴,但仅CT及低压母排室区与低压进线开关室区部分相贴,余下不相贴部分与变压器室区相通;发明人在此不相贴部分增设至少一个风扇,此时,该箱式变电站内的不相贴部分形成一风冷通道,通过风扇的抽气可实现该箱式变电站内的散热,尤其是变压器室区的散热。此外,为了进一步增加该风冷通道的通风容积,发明人将无功补偿室区适应性的改为阶梯式结构,即将无功补偿室区内的两排电容设备成高低分布,及该无功补偿室区的底壁呈一阶梯状,其中靠近箱式变电站中心区域的底壁略高,即靠近变压器的区域略高,此时可增加风冷通道的容积,即进一步加强变压器室区的散热。
更优选地,该架体上还设有多个支脚,用于支撑上述五个功能室区的整体室区,或由五个功能室区进一步装配后的整体室区,可便于安装和维护,为保证支撑效果,支脚优选与架体焊接。
更优选地,为了安全起见,该箱式变电站的所有带电部分的门体平时应锁闭,防止非专业人士误开进而发生安全事故。
更优选地,计量室区各子功能室区的门体上设置有相应的观察窗,技术人员不需打开门体,仅通过观察窗即可直接获取计量信息或记录数据,安全方便。
此外,作为该箱式变电站的框架结构另一种优选方式,还可包括一电缆室区,可分设为高压电缆室区和低压电缆室区,高压电缆室区与低压电缆室区分别位于变压器室区的两侧,用于放置变压器室区与高压开关室区间的高压电缆以及变压器室区与低压开关室区间的低压电缆。
更优选地,电缆室区可与变压器室区同层,换言之,电缆室区与变压器室区同高。
更优选地,电缆室可与该箱式变电站的框架结构同高,以适用天上或地下两种进出线方式。
为了进一步降低箱式变电站的高度,该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可将高/低压电缆室区分别分别与高/低压开关室区整合,高压开关室区的侧壁与变压器室区的侧壁相贴,同样地,低压开关室区的侧壁与变压器室区的侧壁相贴,此外,高、低压开关室区的底面与变压器室区的顶面或底面均不齐平但平行;此时,该箱式变电站内的高、低压开关室与变压器室区俯视与传统的箱式变电站中的品字形结构类似,但仍保留本发明的发明要点,是箱式变电站内的各功能室区呈多层分布(通过错层实现)。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电缆室区可设置在变压器室区的下方,作为该箱式变电站的地下或地上部分。
优选地,为了稳固该箱式变电站,可在其下方建一地基,该地基可采用砖砌结构,不仅用于进出电缆也能更好的防湿防潮并支撑该箱变使用,进出该箱变的高、低压电缆进入该地基后再进入箱变内。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避免城市装配时遇到复杂地下管道结构,而无法安装配套电缆井的问题,用于维护并存放的多余电缆的电缆井不位于该箱变的正下方,相应地,可设置在该箱变的四周的任一地下部分,高、低压电缆井各建电缆井用于放置电缆,如此一来,不仅能有效降低箱式变电站的高度,还便于作业人员对电缆进行日常检修;此外,当安装环境不同时,可适应性的选择将高、低压电缆井同时位于该箱变的同侧或分别位于该箱变的不同侧。另,该电缆井结构可采用发明人之前如中国专利申请2014102003714或中国专利ZL201420243069.2所示结构。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该箱式变电站的框架结构加设了一壳体,该壳体为该箱式变电站的外壳,壳体根据上述上下两层结构相应地分为活动连接上层壳体和下层壳体。
优选地,该上层壳体为一四侧均可打开的门体形式,可通过分别经活页铰接的四扇门体及一顶板围绕而成,该上层壳体外套于上述任一结构的箱式变电站及其框架结构外,各门体为常闭可加锁状态,可防止非专业人士误开,避免安全事故。
更优选地,两侧的门体设有通风槽,且设有通风槽的功能室区无相应的室门,换言之,该壳体的门体即为该功能室区的室门。
更优选地,顶板下的功能室区不设置顶壁,换言之,高、低压开关室区和计量室区无顶壁,这三个室区即变压器室区与壳体相通,为保证散热效果,该顶板与框架结构间留有一层空隙,以便于排气散热。
更优选地,顶板应略大于框架结构,并在顶板四周设有挡水槽或引流槽,防止雨水进入箱变内。此外,当环境温度较高或需要进一步加强该箱变内的散热时,该顶板可在风扇相对应处开设出风口。
更优选地,下层壳体为一网状壳体,且可根据箱式变电站的工作环境差异,相应的配置防尘防潮网。
此外,为了增加该箱式变电站的美观性,环境友好或警示安全作用,壳体尤其是上层壳体可作为广告牌配置,该广告牌可选择性的为现有技术中各类广告板,亦可直接由箱式变电站供电,兼作路灯用。
优选地,框架结构的框架式架体采用方管或圆管拼接而成,具体可在安装时现场切割和或焊接、或紧固而得。
更优选地,框架式架体设置有支脚,各功能室区放置在支脚上。
更优选地,箱式变电站内的各功能设备与该框架结构为活动连接,换言之,各功能室区内置的设备可为固定或非固定式,可灵活选用多种移动式设备,如互换性强的抽出式等。
上述任一所述的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的应用,是用于安置与保护箱式变电站中的各变电设备。
优选地,该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适用于各类箱式变电站。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首创性地采用一系列标准化生产的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箱式变电站的生产和制造需采用个体化定制,无法规格化、标准化生产的问题,弥补了市场空白,此外,本框架结构满足现有市场中所有常规箱式变电站的配置需求(特殊要求除外),可标准化批量生产用于该箱式变电站中的各类设备,功能室区多层设置,将高、低压开关室区布置在变压器室区上方,使得高、低压开关室区内的带电设备与地面留有保护高度,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能,具有结构布局合理、检修方便和安全系数高等优点;因此,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9是本发明提供的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13是本发明提供的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4~15是本发明提供的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图1为该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为贯彻使用国家和行业设计、工艺及检验标准,并可标准化批量生产的一款10KV箱式变电站的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相应的为上下两层结构,具体包括一架体1和多个隔板2,该架体1与隔板2配合成上述箱式变电站各功能室区框架,具体为高压开关室区31、低压开关室区32、变压器室区33、计量室区34和电缆室区35等五个功能室区,分别对应放置高压开关室、低压开关室、变压器室、计量室和电缆室;更进一步,电缆室区35分为高压电缆室区351和低压电缆室区352,分别对应放置高压电缆室和低压电缆室,计量室区34分为高压计量室区341和低压计量室区342,分别对应放置高压计量室和低压计量室;此处需要说明的是该框架结构的各功能室区结构并未唯一,而是随相应的箱式变电站的结构进行灵活调整;本实施例中对于该箱式变电站的框架结构的描述也并不应视为唯一。
此外,该框架结构可配合上述箱式变电站结构中的室门(图中未显示)成各相对独立的功能室区,更佳地,在计量室区34的高、低压计量室区341、342的匹配的室门上均设置有一观察窗(图中未显示),工作人员可直接透过该观察窗记录数据。
为了降低运输和制造成本,该框架结构采用金属架体,为了进一步减少运输和安装成本,该金属架体1通过切割和或焊接、或紧固等方式进行现场组装,且通过与隔板2现场拼接成型。
为了进一步增加该箱式变电站的适配性,该箱式变电站内的各功能设备与该框架结构为活动连接,换言之,各功能室区内置的设备可为固定或非固定式,可灵活选用多种移动式设备,如互换性强的抽出式等,因此箱式变电站在生产和安装时可大为减少运输成本和安装成本,仅通过现场安装该箱式变电站的框架后放入所需的各设备即可完成安装;当检修和维护时只需打开相应功能室区的室门取出或更换设备即可,极为方便,且检修视野开阔,维修操作和工具可活动范围大,更换设备简单,且可将相应的设备作为标准件设计,无需人工钻进框架内检修,大大提高了检修效率和安全系数。
实施例2
图2所示的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不同的仅在于电缆室区35的结构及布局方式。如图2所示,电缆室区35包括高压电缆室区351和低压电缆室区352,高压电缆室区351和低压电缆室区352之间为两层结构,沿X方向,上层依次为高压开关室区31、计量室区34和低压开关室区32,下层为变压器室区33;高压电缆室区351和低压电缆室区352分别与两层结构同高。该电缆室区35的结构及布局方式的改进可实现该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进站电缆的上下进线,可拓展的适用于架空线等需要从箱式变电站的上方进线的情况,增大了该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的适用面。
实施例3
图3~7为本发明提供的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该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将实施例1~2的电缆室区分别与高低压开关室区整合,此时该箱式变电站的框架结构包括高压开关室区31、低压开关室区32、变压器室区33,进出高、低压开关室区31,32的电缆可分别置于高压开关室区31或低压开关室区32内,故而,此时该箱式变电站配合电缆井使用即可实现电缆的维护。
图3为该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高压开关室区31、低压开关室区32分别与变压器室区33和计量室区34的侧壁相贴,高、低压开关室区31,32的底面与变压器室区33的顶面或底面均不齐平但平行;此时,该箱式变电站内的高、低压开关室31,32与变压器室区33俯视图与传统的箱式变电站中的目字形结构类似,但仍保留本发明的发明要点,是箱式变电站内的各功能室区呈多层分布(通过错层实现,即高低压开关室区与变压器室区不同层);这样可以进一步简化箱式变电站的结构及体积,尤其是占地面积,适合现下城市供电。
作为进一步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3和4所示,变压器室区33上方除设有计量室区34外,还增设、负控室区36、CT及低压母排室区37、低压进线开关室区38和无功补偿室区39;上述五个功能室区构成一个整体室区,该整体室区位于高、低压开关室区31,32之间且位于变压器室区之上;为了合理分配空间,计量室区34、负控室区36、CT及低压母排室区37构成该整体室区的A区,低压进线开关室区38和无功补偿室区39构成该整体室区的B区,A与B成背靠背设计,此时,本发明将计量室区34、负控室区36、CT及低压母排室区37、低压进线开关室区38和无功补偿室区39合理分配空间位置,在保证该箱式变电站在运转顺畅的前提下,仍能保持较小的体积及占地面积。此外,计量室区34上还设置有一观察窗(图中未显示),工作人员可直接透过该观察窗记录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发明人针对减小箱式变电站的体积后可能带来的散热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独创的对计量室区34、负控室区36、CT及低压母排室区37、低压进线开关室区38和无功补偿室区39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了设计,如图5所示,计量室区34与负控室区36相贴,负控室区36与CT及低压母排室区37相贴,相应的,低压进线开关室区38和无功补偿室区39相贴,但仅CT及低压母排室区37与低压进线开关室区38部分相贴,余下不相贴部分C与变压器室区33相通;发明人在C部分增设至少一个风扇4,位置如图5所示,此时,该箱式变电站内形成一风冷通道5(即C部分),如图6和7所示,通过风扇4的抽气可实现该箱式变电站内的散热,尤其是变压器室区的散热。此外,为了进一步增加该风冷通道5的通风容积,发明人将无功补偿室区39适应性的改为阶梯式结构,即将无功补偿室区39内的两排电容设备成高低分布,及该无功补偿室区39的底壁呈一阶梯状,其中靠近箱式变电站中心区域的底壁略高,即靠近变压器的区域略高,此时可增加风冷通道5的容积,即进一步加强变压器室区33的散热。
此外,为了便于安装和维护,可将计量室区34、负控室区36、CT及低压母排室区37、低压进线开关室区38和无功补偿室区39统一装配或各自装配并运输,在使用地安装装配至箱式变电站内,且可整体更换维护各子功能室区,便捷维护并低成本运输,可通过配合在该框架结构上设置的支脚6实现,如图8所示,安装相应功能室区时,仅需将装配好的功能室区放置支脚6即可完成安装;为保证支撑效果,该支脚6与框架结构的架体1焊接。
为了稳固该箱式变电站,可在其下方建一地基7,该地基7可采用砖砌结构,不仅用于进出电缆也能更好的防湿防潮并支撑该箱变使用,进出该箱变的高、低压电缆进入该地基7后再进入箱变内。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避免城市装配时遇到复杂地下管道结构,而无法安装配套电缆井8的问题,用于维护并存放的多余电缆的电缆井8不位于该箱变的正下方,相应地,可设置在该箱变的四周的任一地下部分,如图9所示,高、低压电缆井各建电缆井8用于放置电缆,如此一来,不仅能有效降低箱式变电站的高度,还便于作业人员对电缆进行日常检修;此外,当安装环境不同时,可适应性的选择将高、低压电缆井8同时位于该箱变的同侧或分别位于该箱变的不同侧。另,该电缆井结构可采用发明人之前如中国专利申请2014102003714或中国专利ZL201420243069.2所示结构。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加设了一用于该箱式变电站的壳体9,图10-13为本实施例中箱式变电站的示意图,如图10和11所示:该壳体9为该箱式变电站的外壳,与现有技术中箱式变电站的外壳不同的是,壳体9分为活动连接的上层壳体91和下层壳体92。
作为上层壳体91的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该上层壳体91为一四侧均可打开的门体911形式,可通过分别经活页铰接的四扇门体911及一顶板912围绕而成,该上层壳体91外套于上述任一结构的箱式变电站及其框架结构外,各门体911为常闭可加锁状态,可防止非专业人士误开,避免安全事故;当需检测或检修相应的设备时,仅需打开该门体911以及各功能室区相应的室门(图中未显示),即可直接了解内部设备的情况,无需人进入站内检修,更为安全便捷;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方便技术人员活动,门体911可采用如图12所示方式向上打开,此外可加设一液压撑杆以支撑检修时需打开的门体911。此外,为了节约材料和保证散热,两侧的门体911设有通风槽9111,且设有通风槽9111的功能室区无相应的室门,换言之,该壳体的门体911即为该功能室区的室门,与本实施例中,即为高、低压开关室区的侧室门。
作为顶板912的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该顶板912下的功能室区不设置顶壁,换言之,高、低压开关室区31,32、计量室区34、负控室区36、CT及低压母排室区37、低压进线开关室区38和无功补偿室区39无顶壁,这三个室区及变压器室区33与壳体9相通,为保证散热效果,该顶板912与框架结构间留有一层空隙9121,以便于排气散热。但为了防止漏雨,该顶板912应略大于框架结构,并在顶板912四周设有挡水槽或引流槽,防止雨水进入箱变内。此外,当环境温度较高或需要进一步加强该箱变内的散热时,该顶板912可在风扇4相对应处开设出风口9122,如图13所示,但仅可透气,雨水通过现有技术的方式实现避雨,在此不做赘述。
作为下层壳体92的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该下层壳体92具体为一网状壳体92,且可根据箱式变电站的工作环境差异,相应的配置防尘防潮网(图中未显示);此时变压器室可既在该防尘防潮网的保护下相对隔离工作,又可通过该网保持通风维持良好的散热性能。
此外,为了增加该箱式变电站的美观性,环境友好或警示安全作用,如图9所示,壳体9尤其是上层壳体91可作为广告牌配置,该广告牌可选择性的为现有技术中各类广告板,亦可直接由箱式变电站供电,兼作路灯用。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在于本实施例中箱式变电站的高、低压开关室区的底面分别不与变压器室区的顶面相贴,且高、低压开关室区的侧壁分别与变压器室区的两侧壁相贴,如图14所示,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该箱式变电站中的高压开关室区31的侧壁与变压器室区33的侧壁相贴,同样地,低压开关室区32的侧壁与变压器室区33的侧壁相贴,此外,高、低压开关室区31,32的底面与变压器室的顶面或底面均不齐平但平行;此时,该箱式变电站内的高、低压开关室区31,32与变压器室区33俯视与传统的箱式变电站中的目字形结构类似,但仍保留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要点,是箱式变电站内的各功能室区呈多层分布(通过错层实现);这样的结构改造是为了进一步降低箱式变电站的高度,并且有良好的防潮性能;作为进一步较佳的实施方式,计量室区34的位置可维持不变,但控制区或读数区的开门方向调整,具体见图14所示,电缆室区可分别整合在高低压开关室区中。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或设置在变压器室区33的下方,如图15所示,可分别设为高压电缆室区351与低压电缆室区352;同样作为该箱式变电站的地下部分。
最后有必要在此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2)
1.一种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包括一框架式架体和多个隔板,由框架式架体和多个隔板组合安装而成且将架体内部分隔成多个功能室区,至少部分所述功能室区整体排列呈阶梯状的上下多层状分布,所述功能室区至少包括高压开关室区、低压开关室区和变压器室区;
所述高压开关室区、低压开关室区和变压器室区呈上下多层状分布,且变压器室区位于该框架结构的下层;
所述框架结构还包括计量室区、负控室区、CT及低压母排室区、低压进线开关室区和无功补偿室区,计量室区与高压开关室区及低压开关室区位于同层,并设置在高压开关室区与低压开关室区之间;
所述计量室区、负控室区、CT及低压母排室区、低压进线开关室区和无功补偿室区这五个功能室区构成一个整体室区,该整体室区位于高、低压开关室区之间且位于变压器室区之上;
计量室区、负控室区、CT及低压母排室区构成该整体室区的A区,低压进线开关室区和无功补偿室区构成该整体室区的B区,A与B成背靠背设计;
计量室区与负控室区相贴,负控室区与CT及低压母排室区相贴,相应的,低压进线开关室区和无功补偿室区相贴;
CT及低压母排室区与低压进线开关室区部分相贴,其不相贴部分与变压器室区相通;
所述不相贴部分形成一与变压器室区连通的风冷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开关室区与计量室区的侧壁相贴合,高压开关室区、计量室区和低压开关室区的底壁分别与变压器室区的部分顶壁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开关室区与计量室区共一侧壁,即高压开关室区与计量室区相贴合的侧壁为同一隔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开关室区的底壁与变压器室区的部分顶壁为同一隔板,相应地,计量室区、低压开关室区的底壁与变压器室区的部分顶壁为同一隔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通道增设有至少一个风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功补偿室区内的两排电容设备成高低分布,无功补偿室区的底壁呈一阶梯状,其中靠近箱式变电站中心区域的底壁略高,即靠近变压器的区域略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还设有多个支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室区各子功能室区的室门上设置有相应的观察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还包括一电缆室区,电缆室区分设为高压电缆室区和低压电缆室区,高压电缆室区与低压电缆室区分别位于变压器室区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缆室区和低压电缆室区与变压器室区同层。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缆室区和低压电缆室区与该箱式变电站的框架结构同高。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还包括一电缆室区,所述电缆室区设置在变压器室区的下方,作为该箱式变电站的地下或地上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在其下方建一地基。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所述的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式变电站的框架结构外设一壳体,所述壳体分为活动连接的上层壳体和下层壳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壳体为一四侧均可打开的外壳门体形式,通过分别经活页铰接的四扇外壳门体及一顶板围绕而成,该上层壳体外套于权利要求1~13所述的任一结构的箱式变电站及其框架结构外。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壳体的至少一侧外壳门体设有通风槽,且设有通风槽的功能室区无相应的室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下的功能室区不设置顶壁,该顶板与框架结构间留有一层空隙,以便于排气散热。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应略大于框架结构,并在顶板四周设有挡水槽或引流槽。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开设出风口。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框架结构的框架式架体采用方管或圆管拼接而成。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框架式架体设置有支脚,各功能室区放置在支脚上。
22.根据权利要求1~13和权利要求15~21任一所述的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配合配电设备成一箱式变电站,其中,各配电设备与该框架结构为活动连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010120 | 2015-01-01 | ||
CN201510001012 | 2015-01-0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762663A CN105762663A (zh) | 2016-07-13 |
CN105762663B true CN105762663B (zh) | 2019-10-15 |
Family
ID=55344766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511379.7A Active CN105762663B (zh) | 2015-01-01 | 2015-08-19 | 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及其应用 |
CN201510511684.6A Active CN105762692B (zh) | 2015-01-01 | 2015-08-19 | 箱式变电站 |
CN20152062719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51222U (zh) | 2015-01-01 | 2015-08-19 | 箱式变电站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511684.6A Active CN105762692B (zh) | 2015-01-01 | 2015-08-19 | 箱式变电站 |
CN20152062719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51222U (zh) | 2015-01-01 | 2015-08-19 | 箱式变电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3) | CN10576266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53110B (zh) * | 2016-08-30 | 2018-06-19 | 宁波奥克斯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紧凑型风力发电箱变装置及安装方法 |
CN106169700B (zh) * | 2016-09-09 | 2018-04-06 | 宝亨新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式高低压开关柜 |
CN107425460B (zh) * | 2017-06-08 | 2023-09-08 | 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箱式变电站用泄压结构及箱式变电站 |
CN110165595A (zh) * | 2019-07-05 | 2019-08-23 | 山东电亮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监控的移动箱式变压器系统 |
CN110211775A (zh) * | 2019-07-05 | 2019-09-06 | 山东电亮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移动箱式变压器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840239A1 (de) * | 1988-11-29 | 1990-05-31 | Elef Svenska Elverkens Ekonomi | Gekapselte umspannstation |
KR20020061860A (ko) * | 2001-01-18 | 2002-07-25 | 주식회사 베스텍 | 보수로를 형성한 배전반의 배치구조 |
CN102263387A (zh) * | 2011-08-11 | 2011-11-30 | 浙江安可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半埋式箱式变电站的低压开关柜 |
CN202150645U (zh) * | 2011-08-11 | 2012-02-22 | 浙江安可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瓶形下箱体及使用它的半埋式箱式变电站 |
CN202696017U (zh) * | 2012-05-23 | 2013-01-23 | 江阴华明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预装式变电站 |
CN203983756U (zh) * | 2014-01-14 | 2014-12-03 | 万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开关柜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213397A (en) * | 1961-04-28 | 1965-10-19 | Gen Electric | Electrical winding spool for electrical apparatus |
CN2726181Y (zh) * | 2004-06-09 | 2005-09-14 | 威海华通开关设备有限公司 | 智能型变配电装置 |
CN101217069B (zh) * | 2008-01-14 | 2010-07-21 | 冯骏明 | 一种预装地下箱式变压器 |
CN201234074Y (zh) * | 2008-07-21 | 2009-05-06 | 常州特种变压器有限公司 | 箱式变电站 |
CN201303225Y (zh) * | 2008-11-14 | 2009-09-02 | 虞志华 | 叠式小型箱式变电站 |
CN201656309U (zh) * | 2010-03-02 | 2010-11-24 | 上海一开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模块式功能单元 |
CN202127186U (zh) * | 2011-06-22 | 2012-01-25 | 麦朗辉 | 一种半地埋预装式变电站 |
CN202586130U (zh) * | 2012-05-29 | 2012-12-05 | 山东盛日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 Led路灯专用箱式变电站 |
CN103311833A (zh) * | 2013-06-21 | 2013-09-18 | 国家电网公司 | 小型智能预装式变电站 |
CN203690768U (zh) * | 2013-09-12 | 2014-07-02 | 袁茂银 | 一种密封式开关柜 |
CN203839750U (zh) * | 2014-05-09 | 2014-09-17 | 浙江华驰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可伸缩开关柜 |
-
2015
- 2015-08-19 CN CN201510511379.7A patent/CN105762663B/zh active Active
- 2015-08-19 CN CN201510511684.6A patent/CN105762692B/zh active Active
- 2015-08-19 CN CN201520627198.6U patent/CN20505122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840239A1 (de) * | 1988-11-29 | 1990-05-31 | Elef Svenska Elverkens Ekonomi | Gekapselte umspannstation |
KR20020061860A (ko) * | 2001-01-18 | 2002-07-25 | 주식회사 베스텍 | 보수로를 형성한 배전반의 배치구조 |
CN102263387A (zh) * | 2011-08-11 | 2011-11-30 | 浙江安可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半埋式箱式变电站的低压开关柜 |
CN202150645U (zh) * | 2011-08-11 | 2012-02-22 | 浙江安可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瓶形下箱体及使用它的半埋式箱式变电站 |
CN202696017U (zh) * | 2012-05-23 | 2013-01-23 | 江阴华明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预装式变电站 |
CN203983756U (zh) * | 2014-01-14 | 2014-12-03 | 万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开关柜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762692B (zh) | 2022-05-10 |
CN105762663A (zh) | 2016-07-13 |
CN205051222U (zh) | 2016-02-24 |
CN105762692A (zh) | 2016-07-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762663B (zh) | 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及其应用 | |
CN209217550U (zh) | 立体式积木箱式变电站 | |
CN104917086A (zh) | 户外预装式变电站 | |
CN108683117A (zh) | 一种330kV全户内变电站设备布置结构 | |
CN105762693A (zh) | 新型箱式变电站 | |
CN103887725B (zh) | 全户内变电站 | |
CN102377119A (zh) | 一种半地埋预装式变电站 | |
CN201075597Y (zh) | 地埋式箱式变电站 | |
CN102361241A (zh) | 箱式变电站 | |
CN107492825B (zh) | 一种500kv全户内变电站以及综合楼 | |
CN204966972U (zh) | 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及其箱式变电站 | |
CN104638555A (zh) | 箱式变电站 | |
CN105391154A (zh) | 集装箱式供能系统 | |
CN209881210U (zh) | 一种预装式配电室 | |
CN204927914U (zh) | 一种快速充电地埋式箱变 | |
CN204793789U (zh) | 一种箱式变电站 | |
CN208489586U (zh) | 一种330kV全户内变电站设备布置结构 | |
CN207896524U (zh) | 一种500kv全户内变电站以及综合楼 | |
CN204464792U (zh) | 一种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 | |
CN201601408U (zh) | 环保非金属全地埋紧凑型预装箱式变电站 | |
CN202142797U (zh) | 高压紧凑型变电站 | |
CN201312071Y (zh) | 直流牵引变电站 | |
CN204156360U (zh) | 一种新式小型变电站 | |
CN203660369U (zh) | 地埋预装式景观路灯箱变电站 | |
CN203278056U (zh) | 非金属预装式箱式变电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13 Address after: 411102 No.16, Xingfu Road, Bantang Street, High tech Zone, Xiangtan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NAN GUOAO POWER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411101 33 buildings in two phase of new village, Furong Road power plant, yyue District, Xiangtan, Hunan Patentee before: Yuan Maoyin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