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57505U - 一种电气智能制造系统中防误操作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气智能制造系统中防误操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57505U
CN211957505U CN202021120163.0U CN202021120163U CN211957505U CN 211957505 U CN211957505 U CN 211957505U CN 202021120163 U CN202021120163 U CN 202021120163U CN 211957505 U CN211957505 U CN 2119575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fixed connection
post
tooth
front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2016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Fumao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12016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575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575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575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气智能制造系统中防误操作装置,属于电气智能制造领域,一种电气智能制造系统中防误操作装置,包括控制面板、控制按钮、旋转槽、固定槽、活动槽和卡槽,所述控制面板右侧且位于靠近前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控制按钮,所述旋转槽开设在控制面板右侧且位于控制按钮正上方的位置,它可以实现,在不需要按控制按钮时,旋转卡柱刚好卡住固定卡齿,弧形盖挡住控制按钮,需要按控制按钮时,用手按弧形盖,使得固定卡齿挤压推动柱,推动柱带动活动斜齿推动底斜齿旋转90°,从而使得旋转盘带动旋转卡柱转动90°,脱离固定卡齿,即可将弧形盖掀开,这样就可以通过弧形盖的阻挡防止不小心误触按钮。

Description

一种电气智能制造系统中防误操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智能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气智能制造系统中防误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气制造领域中,一般都是都控制按钮,对控制单元进行控制,进而对所要操作的器械进行控制,进一步加工零件,但是操作人员在长久的操作过程中,难免有时不小心误触按钮,造成错误的操作,从而造成被加工零件出现残次品,提高企业生产的成本,影响企业的利润。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智能制造系统中防误操作装置,它可以实现防止不小心误触按钮,避免错误操作,防止因错误操作造成被加工零件出现残次品,降低企业生产的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气智能制造系统中防误操作装置,包括控制面板、控制按钮、旋转槽、固定槽、活动槽和卡槽,所述控制面板右侧且位于靠近前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控制按钮,所述旋转槽开设在控制面板右侧且位于控制按钮正上方的位置,所述旋转槽通过销轴与防误盖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槽开设在控制面板右侧且位于控制按钮正下方的位置,所述活动槽开设在固定槽顶部内壁的位置,所述活动槽前侧内壁通过轴承与旋转固定装置转动连接,所述卡槽开设在活动槽后侧内壁的位置,所述卡槽与旋转推动装置活动卡接,所述活动槽前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弹性钢片。
进一步的,所述防误盖包括弧形盖、固定卡齿、固定帽,所述弧形盖底侧且位于中心处的位置与固定卡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弧形盖顶部且位于中心处的位置与固定帽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帽与旋转槽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固定装置包括旋转轴、旋转盘、旋转卡柱、顶斜齿、底斜齿,所述旋转轴的前端通过轴承与活动槽前侧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的后端与旋转盘前侧且位于中心处的位置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盘外壁且位于底侧的位置与旋转卡柱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盘前侧与顶斜齿后侧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盘后侧与底斜齿前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推动装置包括推动柱、推动卡柱、推动斜齿、第一弹簧,所述推动柱后侧与推动卡柱前侧固定连接,所述推动卡柱与卡槽活动卡接,所述推动柱前侧且位于靠近顶部的位置与推动斜齿后侧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柱顶部与第一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与活动槽顶部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推动斜齿包括齿柱、第二弹簧、活动斜齿,所述齿柱后侧与推动柱前侧且位于靠近顶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所述齿柱后侧内壁与第二弹簧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前端与活动斜齿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斜齿活动套接在齿柱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卡齿挤压推动柱时,活动斜齿推动底斜齿旋转90°,这样可以使得旋转卡柱刚好卡住固定卡齿或者刚好转到与旋转卡柱成90°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簧的弹性强度大于第二弹簧的弹性强度,这样在第一弹簧推动推动柱复位时,活动斜齿可以缩到齿柱内部。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在不需要按控制按钮时,旋转卡柱刚好卡住固定卡齿,弧形盖挡住控制按钮,需要按控制按钮时,用手按弧形盖,使得固定卡齿挤压推动柱,推动柱带动活动斜齿推动底斜齿旋转90°,从而使得旋转盘带动旋转卡柱转动90°,脱离固定卡齿,即可将弧形盖掀开,控制按钮使用结束时,同理将弧形盖按下,即可使得旋转卡柱刚好卡住固定卡齿,这样就可以通过弧形盖的阻挡防止不小心误触按钮,避免错误操作,防止因错误操作造成被加工零件出现残次品,降低企业生产的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放大图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误盖的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固定装置和旋转推动装置的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推动斜齿的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控制面板;2、控制按钮;3、旋转槽;4、防误盖;41、弧形盖;42、固定卡齿;43、固定帽;5、固定槽;6、活动槽;7、旋转固定装置;71、旋转轴;72、旋转盘;73、旋转卡柱;74、顶斜齿;75、底斜齿;8、旋转推动装置;81、推动柱;82、推动卡柱;83、推动斜齿;831、齿柱;832、第二弹簧;833、活动斜齿;84、第一弹簧;9、卡槽;10、弹性钢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6,一种电气智能制造系统中防误操作装置,包括控制面板1、控制按钮2、旋转槽3、固定槽5、活动槽6和卡槽9,控制面板1右侧且位于靠近前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控制按钮2,旋转槽3开设在控制面板1右侧且位于控制按钮2正上方的位置,旋转槽3通过销轴与防误盖4转动连接,固定槽5开设在控制面板1右侧且位于控制按钮2正下方的位置,活动槽6开设在固定槽5顶部内壁的位置,活动槽6前侧内壁通过轴承与旋转固定装置7转动连接,卡槽9开设在活动槽6后侧内壁的位置,卡槽9与旋转推动装置8活动卡接,活动槽6前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弹性钢片10。
防误盖4包括弧形盖41、固定卡齿42、固定帽43,弧形盖41底侧且位于中心处的位置与固定卡齿42的顶部固定连接,弧形盖41顶部且位于中心处的位置与固定帽43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帽43与旋转槽3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旋转固定装置7包括旋转轴71、旋转盘72、旋转卡柱73、顶斜齿74、底斜齿75,旋转轴71的前端通过轴承与活动槽6前侧转动连接,旋转轴71的后端与旋转盘72前侧且位于中心处的位置固定连接,旋转盘72外壁且位于底侧的位置与旋转卡柱73顶部固定连接,旋转盘72前侧与顶斜齿74后侧固定连接,旋转盘72后侧与底斜齿75前侧固定连接。
旋转推动装置8包括推动柱81、推动卡柱82、推动斜齿83、第一弹簧84,推动柱81后侧与推动卡柱82前侧固定连接,推动卡柱82与卡槽9活动卡接,推动柱81前侧且位于靠近顶部的位置与推动斜齿83后侧固定连接,推动柱81顶部与第一弹簧84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84的顶端与活动槽6顶部内壁固定连接。
推动斜齿83包括齿柱831、第二弹簧832、活动斜齿833,齿柱831后侧与推动柱81前侧且位于靠近顶部的位置固定连接,齿柱831后侧内壁与第二弹簧832的后端固定连接,第二弹簧832的前端与活动斜齿833的后侧固定连接,活动斜齿833活动套接在齿柱831内部。
在使用时:需要按控制按钮2时,用手按弧形盖41,使得固定卡齿42向左运动挤压推动柱81向上运动,进一步的推动柱81运动带动活动斜齿833向上运动,进而活动斜齿833与底斜齿75接触从而推动底斜齿75旋转90°,从而使得与底斜齿75固定连接的旋转盘72带动旋转卡柱73转动90°,这样旋转卡柱73脱离固定卡齿42,即可将弧形盖41掀开,推动柱81在第一弹簧84的作用下开始复位,由于第一弹簧84的弹性强度大于第二弹簧832的弹性强度,这样在第一弹簧84推动推动柱81复位时,弹性钢片10挡住顶斜齿74,防止顶斜齿74转动带动底斜齿75转动,这样当活动斜齿833与底斜齿75再次接触时,在第二弹簧832的作用下,活动斜齿833可以缩到齿柱831内部,控制按钮2使用结束时,同理再次按压弧形盖41,使得旋转盘72再次转动90°,旋转卡柱73刚好卡住固定卡齿42,弧形盖41无法掀开,这样就可以通过弧形盖41的阻挡防止不小心误触按钮,避免错误操作,防止因错误操作造成被加工零件出现残次品,降低企业生产的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电气智能制造系统中防误操作装置,包括控制面板(1)、控制按钮(2)、旋转槽(3)、固定槽(5)、活动槽(6)和卡槽(9),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1)右侧且位于靠近前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控制按钮(2),所述旋转槽(3)开设在控制面板(1)右侧且位于控制按钮(2)正上方的位置,所述旋转槽(3)通过销轴与防误盖(4)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槽(5)开设在控制面板(1)右侧且位于控制按钮(2)正下方的位置,所述活动槽(6)开设在固定槽(5)顶部内壁的位置,所述活动槽(6)前侧内壁通过轴承与旋转固定装置(7)转动连接,所述卡槽(9)开设在活动槽(6)后侧内壁的位置,所述卡槽(9)与旋转推动装置(8)活动卡接,所述活动槽(6)前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弹性钢片(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智能制造系统中防误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误盖(4)包括弧形盖(41)、固定卡齿(42)、固定帽(43),所述弧形盖(41)底侧且位于中心处的位置与固定卡齿(4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弧形盖(41)顶部且位于中心处的位置与固定帽(4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帽(43)与旋转槽(3)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智能制造系统中防误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固定装置(7)包括旋转轴(71)、旋转盘(72)、旋转卡柱(73)、顶斜齿(74)、底斜齿(75),所述旋转轴(71)的前端通过轴承与活动槽(6)前侧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71)的后端与旋转盘(72)前侧且位于中心处的位置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盘(72)外壁且位于底侧的位置与旋转卡柱(73)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盘(72)前侧与顶斜齿(74)后侧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盘(72)后侧与底斜齿(75)前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气智能制造系统中防误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推动装置(8)包括推动柱(81)、推动卡柱(82)、推动斜齿(83)、第一弹簧(84),所述推动柱(81)后侧与推动卡柱(82)前侧固定连接,所述推动卡柱(82)与卡槽(9)活动卡接,所述推动柱(81)前侧且位于靠近顶部的位置与推动斜齿(83)后侧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柱(81)顶部与第一弹簧(8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84)的顶端与活动槽(6)顶部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气智能制造系统中防误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斜齿(83)包括齿柱(831)、第二弹簧(832)、活动斜齿(833),所述齿柱(831)后侧与推动柱(81)前侧且位于靠近顶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所述齿柱(831)后侧内壁与第二弹簧(832)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832)的前端与活动斜齿(833)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斜齿(833)活动套接在齿柱(831)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气智能制造系统中防误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齿(42)挤压推动柱(81)时,活动斜齿(833)推动底斜齿(75)旋转9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气智能制造系统中防误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84)的弹性强度大于第二弹簧(832)的弹性强度。
CN202021120163.0U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电气智能制造系统中防误操作装置 Active CN2119575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20163.0U CN211957505U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电气智能制造系统中防误操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20163.0U CN211957505U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电气智能制造系统中防误操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57505U true CN211957505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58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20163.0U Active CN211957505U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电气智能制造系统中防误操作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5750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4902A (zh) * 2020-12-21 2021-04-20 河北上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气智能制造系统中防误操作装置
CN112951639A (zh) * 2021-04-25 2021-06-11 黄少耿 一种电气智能制造系统中防误操作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4902A (zh) * 2020-12-21 2021-04-20 河北上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气智能制造系统中防误操作装置
CN112951639A (zh) * 2021-04-25 2021-06-11 黄少耿 一种电气智能制造系统中防误操作装置
CN112951639B (zh) * 2021-04-25 2022-05-03 北京利达贞机电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电气智能制造系统中防误操作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57505U (zh) 一种电气智能制造系统中防误操作装置
CN210112080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手机支架
CN107931731B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的多功能切片机
CN215357325U (zh) 夹持装置
CN113770741A (zh) 一种异体同构对接器
CN218067259U (zh) 一种采样管升降装置
CN208638801U (zh) 一种弹簧卡扣载板治具
CN108381635A (zh) 一种切西瓜装置
CN210462277U (zh) 一种可用于台式计算机显示屏的稳定型旋转架构
CN210698255U (zh) 一种药品生产用的熬煮装置
CN209863317U (zh) 一种可倾斜烹饪的烹饪器具
CN217775476U (zh) 一种剁刀拆装便捷的剁刀座
CN209394553U (zh) 一种汽车配件用可转动的工装夹具
CN101767225A (zh) 复合锯的防护罩
CN219365696U (zh) 一种用于电子门锁的拨动反锁结构
CN215902501U (zh) 一种自动折弯防掉落装置
CN217080027U (zh) 一种抽屉电控锁结构
CN215668094U (zh) 一种铸铁热处理用退火炉
CN210909009U (zh) 一种数控机床用夹具
CN217333886U (zh) 一种防止儿童误触的面板开关
CN217637972U (zh) 一种执行器的检测装置
CN215548820U (zh) 一种美工刀
CN217122708U (zh) 一种电控柜生产用磨边装置
CN221290188U (zh) 一种充电桩枪口防尘盖自动压入装置
CN212573281U (zh) 一种机柜控制台的防尘弧形盖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Xuyang

Inventor after: Wang Jingwen

Inventor after: Tang Hailong

Inventor after: Zhou Hui

Inventor before: Zhou Hu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15

Address after: 243000 No. 18 Qingshan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anshan County, Ma'anshan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hui Fumao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04, No. 25 Lechang Second Street,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1458

Patentee before: Zhou Hu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n anti misoperation device in an electrical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yste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7

Pledgee: Ma'anshan branch of Bank of China Ltd.

Pledgor: Anhui Fumao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04427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