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52188U - 一种注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52188U
CN211952188U CN202020668571.3U CN202020668571U CN211952188U CN 211952188 U CN211952188 U CN 211952188U CN 202020668571 U CN202020668571 U CN 202020668571U CN 211952188 U CN211952188 U CN 2119521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ontainer
pipe
oiling
outle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6857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苗楠楠
杨浩
沈显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Heavy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Heavy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Heavy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Heavy Machinery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6857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521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521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5218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Fuel Tanks Or Sh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油装置,涉及注油技术领域。注油装置包括输油管和用于存储油液的容器;所述容器的底部设置有导管,所述输油管的进油端与所述导管可拆卸连接,所述输油管的出油端可拆卸设置有堵塞件,其中,所述堵塞件用于封堵所述出油端的出油口。该注油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注油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注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油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基础建设的发展,挖掘机等工程机械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以履带式挖掘机为例,车上的行走马达减速器对于挖掘机的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影响,为此,需要对行走马达减速器等机械装置进行相关的保养,以保障其可以正常的进行工作。
像行走马达减速器这类机械装置,需要定期加注齿轮油等油液,由此保证内部齿轮等部件的润滑及散热。在工作现场,工作人员通常采用漏斗或一次性塑料瓶来完成注油的工作,但操作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注油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行走马达减速器等机械装置进行注油时存在操作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油装置,包括输油管和用于存储油液的容器;
所述容器的底部设置有导管,所述输油管的进油端与所述导管可拆卸连接,所述输油管的出油端可拆卸设置有堵塞件,其中,所述堵塞件用于封堵所述出油端的出油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油端与所述导管螺纹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油端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导管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堵塞件具有弹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油端设置有锥形插接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器上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用于开启或封闭位于所述容器顶部的开口;
其中,所述盖体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容器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体靠近所述开口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与所述容器的内壁密封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管上设置有阀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管包括向下倾斜的倾斜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器的外壁设置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注油装置,包括输油管和用于存储油液的容器。
当需要对行走马达减速器这类机械装置进行注油时,可拆除堵塞件,并将输油管的出油端插入到对应的注油孔中,之后,可通过调整容器的高度,使得容器内的油液能在重力的作用下,依次经过导管、输油管和出油口流入到注油孔内,从而完成加注油液的操作。
该注油装置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一种注油装置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一种容器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实施例一中一种盖体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中容器的正视图;
图5示出了一种堵塞件的剖视图;
图6示出了实施例二中一种盖体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输油管;2-容器;3-导管;4-堵塞件;5,51-盖体;6-第一连接部;7-第二连接部;8-第一轴孔;9-第二轴孔;10-密封圈;11-把手;12-平直段;13-倾斜段;14-帽体;15-堵头;16-锥形插接头;17-活塞杆;18-活塞块;19-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注油装置,包括输油管1和用于存储油液的容器2。
容器2的底部设置有导管3,输油管1的进油端与导管3可拆卸连接,输油管1的出油端可拆卸设置有堵塞件4,其中,堵塞件4用于封堵出油端的出油口。
输油管1的进油端为靠近容器2的一端,输油管1的出油端为远离容器2的一端。其中,油液在流动时,会通过输油管1的进油端流入到输油管1内,而后经过输油管1的出油端流入到待注油的装置内。
如图2所示,为一种容器2的示意图。
容器2的顶部设置有开口,其内部为中空结构,其中,用户可以通过开口向容器2的内部注入油液。
容器2可设置呈圆柱体形。除此之外,容器2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长方体形或其他形状。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容器2的顶部可设置有盖体5,通过盖体5可以开启或封闭位于容器2顶部的开口。其中,盖体5可转动地设置于容器2上。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盖体5上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6,容器2上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7。其中,第一连接部6的截面呈L形,第二连接部7的截面呈一字型。
第一连接部6上可设置有第一轴孔8,第二连接部7可设置有第二轴孔9。在对盖体5与容器2进行装配时,可通过调整盖体5与容器2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得第一轴孔8与第二轴孔9处于同一直线,之后,将连接轴插入到第一轴孔8和第二轴孔9内,由此便可实现盖体5与容器2之间的转动连接。其中,第一轴孔8和第二轴孔9中至少一者与连接轴间隙配合。
连接轴可采用铆钉等零件。其中,通过对连接轴的端部进行铆压,可使得连接轴的端部发生变形,由此限制连接轴在轴向上活动范围,从而防止连接轴与盖体5和容器2脱离。
由于盖体5与容器2转动连接,所以,当需要向容器2内注入油液时,可以通过转动盖体5,使得开口开启;当不需向容器2内注入油液时,为了防止外部的灰尘等杂质进入到容器2内或者容器2内的油液从开口向外泄露,可以通过转动盖体5,使得开口封闭。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盖体5对开口的密封效果,盖体5靠近开口的一侧可设置有密封圈10,其中,密封圈10用于与容器2的内壁密封连接。当盖上盖体5后,密封圈10会与容器2的内壁紧密接触,由此实现密封。
密封圈10可具有弹性,其中,密封圈10可采用橡胶或硅胶等材料加工制得。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密封圈10的材料时,要确保密封圈10不会与容器2内的油液发生反应,且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
注油装置在移动或使用时,需要用户用手去拿持,所以,为了方便用户拿持容器2,容器2的外壁可设置有把手11。
如图4所示,容器2的底部设置有导管3。其中,输油管1通过导管3实现与容器2之间的连接。
导管3可包括平直段12和向下倾斜的倾斜段13,其中,平直段12用于与输油管1相连,倾斜度直接与容器2相连。
参照图4,平直段12的中心线与容器2的底面平行,倾斜段13的中心线与容器2的底面之间存在夹角α。容器2的底面为平整面,其中,90°<α<180°。
由于导管3包括有倾斜段13,所以,在重力的作用下,容器2内的油液更容易从导管3流入到输油管1内。
在本实施例中,容器2、导管3及把手11可设置为一体式结构。例如,容器2、导管3和把手11可采用金属或玻璃等材质制成。
优选地,容器2、导管3和把手11可采用塑料制成。相较于金属和玻璃,塑料的成本更低且不易损坏。其中,当采用塑料作为原料进行制作时,容器2、导管3和把手11可采用注塑等工艺一体式成型。
为方便观察容器2内部油液的存量,容器2可设置为透明色。
进一步地,容器2的侧壁上可设置有刻度线,由此方便用户准确地获知容器2内油液的体积。
注油装置需通过输油管1向减速器等装置的内部进行注油。
输油管1可采用软管。
进一步地,输油管1可具有可伸缩式的结构。其中,输油管1可采用波纹管等管材。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待注油的装置及待注油的位置不同,对于输油管1的尺寸要求也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输油管1与导管3可拆卸连接,所以,在对不同的装置或位置加注油液时,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用相应直径及长度的输油管1。除此之外,当输油管1出现损坏时,用户也可以十分方便地对其进行拆卸及更换。
为了实现输油管1与导管3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进油端与导管3之间可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其中,螺纹连接具有连接稳定性高以及密封性能好等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输油管1的进油端的内壁可设置有内螺纹,导管3的外壁可设置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密封的效果,内螺纹及外螺纹均可采用密封管螺纹。
在其他实施例中,输油管1与导管3之间还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或者快速接头等实现连接。
容器2内的油液需要通过输油管1的出油口流出,在非使用时段,为避免油液从出油口泄露,可在输油管1的出油端安装上堵塞件4。
在本实施例中,堵塞件4可具有弹性,其中,堵塞件4可通过卡接或扣接等方式出油端相连。
为使得堵塞件4具有弹性,堵塞件4可采用橡胶或硅胶等其他具有弹性材料制成。
如图5所示,堵塞件4可包括帽体14和堵头15,其中,堵头15用于插入到出油口内,并由此实现对出油口的堵塞。
帽体14可设置呈圆柱体形,其内部呈中空结构,其中,堵头15设置于帽体14的内部。为了提高密封性及连接的稳定性,帽体14内部中空结构的形状可与输油管1的出油端的形状相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帽体14和堵头15可设置为一体式结构。
在安装堵塞件4时,帽体14包裹住输油管1出油端的部分或全部,其中,堵头15插入到出油口内并将其堵住。
在进行加注油液的操作前,需要拆卸下堵塞件4,并将出油端插入到对应的注油孔或待注油的位置中。
为了保证出油端对位的准确,且防止油液泄露,可将出油端插入到对应的注油孔中。
如图2和图4所示,为了方便将出油端插入到注油孔中,出油端可设置有锥形插接头16。其中,锥形插接头16可具有弹性,可采用橡胶或硅胶等材料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锥形插接头16与输油管1可为一体式结构。
在其他实施例中,锥形插接头16与输油管1还可采用分体式结构,其中,两者可通过螺纹连接等的方式进行连接。
当需要对减速器等待注油的装置进行注油时,可先拆除堵塞件4,并将输油管1的出油端插入到对应的注油孔中,之后,可通过调整容器2的高度,使得容器2内的油液在重力的作用下依次经过导管3、输油管1和出油口流入到注油孔内,由此完成加注油液的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在拆除堵塞件4时,需要使得容器2内液面的低于出油口,由此避免油液泄露,而造成环境污染。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注油装置可以单人完成注油的操作,十分方便。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导管3上设置有阀门。通过开启或关闭阀门,可以实现导管3与输油管1之间的通断。
在本实施例中,阀门可设置于导管3远离容器2一侧的端部,其中,输油管1通过阀门与导管3相连。
容器2内可预先存放有一定量的油液,为了防止油液通过输油管1向外泄露,可以将阀门关闭,同时,还可将堵塞件4安装于输油管1的出油端,由此可以起到双重保障。
当需要进行注油时,先拆卸下输油管1上的堵塞件4,此时,由于阀门仍处于关闭的状态,所以不用担心油液泄露而造成环境污染,之后,将堵塞件4插入到对应的注油孔等位置,然后,打开阀门,容器2内的油液在重力作用下,可以向输油管1内流动并最终流入减速器等装置的内部,由此便能完成注油的操作。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盖体51上设置有活塞。
如图6所示,活塞包括活塞杆17和固定设置于活塞杆17底部的活塞块18,其中,活塞杆17穿过盖体5并与之滑动连接,活塞块18可插入到容器2内。
活塞块18的横截面呈圆形,其侧面设置有卡槽。卡槽内可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密封环19,其中,密封环19与容器2的内壁之间可现实动密封连接。
当在容器2上盖上盖体51后,活塞杆17与容器2的底面垂直,此时,可移动活塞杆17使得活塞块18插入到容器2内。用户通过按压活塞杆17,使得活塞块18朝向容器2的底面移动,由此可起到增压的作用,从而提高油液的排出速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油管和用于存储油液的容器;
所述容器的底部设置有导管,所述输油管的进油端与所述导管可拆卸连接,所述输油管的出油端可拆卸设置有堵塞件,其中,所述堵塞件用于封堵所述出油端的出油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端与所述导管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端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导管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塞件具有弹性。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端设置有锥形插接头。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上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用于开启或封闭位于所述容器顶部的开口;
其中,所述盖体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容器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靠近所述开口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与所述容器的内壁密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上设置有阀门。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包括向下倾斜的倾斜段。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的外壁设置有把手。
CN202020668571.3U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注油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521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68571.3U CN211952188U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注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68571.3U CN211952188U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注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52188U true CN211952188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62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68571.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52188U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注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521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15583B2 (en) Container throat dispensing adapter and method
CN211952188U (zh) 一种注油装置
CN109187098B (zh) 一种稻田土壤修复剂取样装置
CN202300627U (zh) 一种散热器放水阀装置
CN207595701U (zh) 一种润滑液储存装置
CN203962961U (zh) 加油装置
CN204415354U (zh) 车辆制动系统排空装置
CN201016085Y (zh) 一种旋转灌瓶头
CN206637037U (zh) 一种混合摩擦式自润滑旋转密封装置
CN205779121U (zh) 汽车发动机润滑油加注装置
CN203686543U (zh) 纺织用润滑油油箱
CN205773291U (zh) 自动控制液位液体加注装置
CN207962067U (zh) 一种减速机润滑油加油装置
CN208166564U (zh) 一种用于移动式保养车辆的加油装置
CN110542010B (zh) 一种注油口防滴漏装置和一种注油装置
CN208764648U (zh) 一种电机轴承加油装置
CN207796517U (zh) 一种抽油机光杆润滑器
CN206290954U (zh) 一种新型环保加油杯
CN213954966U (zh) 一种稀油润滑轴承箱排油装置
CN217130936U (zh) 一种活塞式空压机放油装置
CN217865802U (zh) 一种使用便利的润滑油瓶
CN205806877U (zh) 一种用于电容器生产的组立机滴油装置
CN206246084U (zh) 光杆补偿润滑装置
CN111237619A (zh) 一种注塑机械的润滑油添注装置及操作方法
CN212617567U (zh) 轴封加油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