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51023U - 流量控制阀 - Google Patents

流量控制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51023U
CN211951023U CN202020015488.6U CN202020015488U CN211951023U CN 211951023 U CN211951023 U CN 211951023U CN 202020015488 U CN202020015488 U CN 202020015488U CN 211951023 U CN211951023 U CN 2119510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ottling
channel
throttle
section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1548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敬
申海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ongyun Lixin Hi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ongyun Lixin Hi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ongyun Lixin Hi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ongyun Lixin Hi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1548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510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510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5102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liding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流量控制阀,包括阀体、节流阀芯和控制部件;阀体具有依次连通的进液孔、腔体、流通通道、节流通道和出液孔,节流通道为圆柱形,流通通道连接在节流通道的侧壁上,并在节流通道的侧壁上形成节流口,使流通通道内的流体能够通过节流口进入节流通道;节流阀芯包括节流段,节流阀芯设置在节流通道内并且节流段能够覆盖在节流口上,控制部件与节流阀芯连接,控制部件驱动节流阀芯做以节流通道轴线为中心的旋转运动,以改变节流段对节流口覆盖的面积。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降低在制作成本,提高使用寿命的优点。

Description

流量控制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流量控制阀。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日益提高,液压技术在工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流量控制阀是液压系统中的重要部件,目前流量控制阀是通过节流阀芯和阀套共同作用来改变节流口的大小,来达到实现流量控制的目的,采用这样的方式需要对阀套进行单独制作,制作成本较高,同时阀套和流量控制阀之间容易出下磨损,导致整体的使用寿命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的流量控制阀,能够降低在制作成本,提高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流量控制阀,包括阀体、节流阀芯和控制部件;
所述阀体具有依次连通的进液孔、腔体、流通通道、节流通道和出液孔,外部流体从所述进液孔进入所述腔体,并从所述腔体依次流经所述流通通道和所述节流通道后从所述出液孔排出;
所述节流通道为圆柱形,所述流通通道连接在所述节流通道的侧壁上,并在所述节流通道的侧壁上形成节流口,使所述流通通道内的流体能够通过所述节流口进入所述节流通道;
所述节流阀芯包括节流段,所述节流阀芯设置在所述节流通道内并且所述节流段能够覆盖在所述节流口上,所述控制部件与所述节流阀芯连接,所述控制部件驱动所述节流阀芯做以所述节流通道轴线为中心的旋转运动,以改变所述节流段对所述节流口覆盖的面积。
较优地,所述节流阀芯还包括第一安装段;
所述第一安装段为与所述节流通道同轴设置,并且直径与所述节流通道相匹配的圆柱形,所述节流通道具有连通至所述阀体外部的端口,所述控制部件通过所述端口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段上,以驱动所述第一安装段以所述节流通道的轴线为中心旋转;
所述第一安装段与所述节流段固定连接,所述节流段为轴线与所述节流通道的轴线平行的圆柱性,在垂直于所述节流通道的截面上,所述节流段的轴线和所述第一安装段的轴线存在距离,当所述第一安装段以所述节流通道的轴线为中心旋转时,能够带动所述节流段沿所述节流通道的内壁的周向滚动。
较优地,还包括第一密封部件;
所述第一密封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段和所述节流通道的内壁之间,以密封所述第一安装段和所述节流通道内壁之间的间隙。
较优地,所述节流阀芯还包括第二安装段;
所述第二安装段为与所述节流通道同轴设置,并且直径与所述第一安装段相等的圆柱形,所述第二安装段固定连接在所述节流段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段的一端。
较优地,还包括第二密封部件;
所述第二密封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段和所述节流通道的内壁之间,以密封所述第二安装段和所述节流通道内壁之间的间隙。
较优地,所述控制部件为手柄。
较优地,还包括控制阀芯、复位弹簧和隔板;
所述隔板可活动设置在所述腔体之内,并将所述腔体分隔成第一控制腔第二控制腔,所述进液孔位于所述第一控制腔的侧壁上,所述流通通道连接在所述第一控制腔上,以使从所述进液孔进入的流体能够经所述第一控制腔进入所述流通通道;
所述控制阀芯设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控制腔中,所述控制阀芯固定连接在所述隔板上并能够覆盖所述进液孔,所述复位弹簧位于所述第二控制腔之内,并且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控制腔的内壁和所述隔板之间,以通过自身弹力驱动所述隔板带动所述控制阀芯运动,以改变所述控制阀芯对所述进液孔的覆盖面积。
较优地,还包括减压装置,所述阀体上设置有调节通道和调节孔;
所述减压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控制腔之内,并且位于所述控制阀芯远离所述隔板的一侧,所述调节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减压装置连接,另一端对应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一控制腔相对的表面上,使进入所述第一控制腔的流体能够进入所述减压装置减压后进入所述调节通道,并流向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一控制腔相对的表面上;
所述调节孔设置在所述第二控制腔与所述节流通道相对应的侧壁上,以连通所述第二控制腔和所述节流通道,使所述节流通道内的流体能够通过所述调节孔进入所述第二控制腔。
本实用新型的流量控制阀,通过采用所述控制部件驱动所述节流阀芯做以所述节流通道轴线为中心的旋转运动,以改变所述节流端对所述节流口覆盖的面积的技术方案,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而且能够降低在制作成本,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流量控制阀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其中:1、阀体;11、进液孔;12、腔体;13、流通通道;14、节流通道; 141、节流口;15、出液孔;16第一控制腔;17、第二控制腔;18、调节通道; 19、调节孔;2、节流阀芯;21、节流段;22、第一安装段;23、第一密封部件;24、第二安装段;25、第二密封部件;3、控制部件;4、控制阀芯;5、复位弹簧;6、隔板;7、减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工作椅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流量控制阀,包括阀体1、节流阀芯2和控制部件 3。阀体1具有依次连通的进液孔11、腔体12、流通通道13、节流通道14和出液孔15,外部流体从进液孔11进入腔体12,并从腔体12依次流经流通通道13和节流通道14后从出液孔15排出。节流通道14为圆柱形,流通通道 13连接在节流通道14的侧壁上,并在节流通道14的侧壁上形成节流口141,使流通通道13内的流体能够通过节流口141进入节流通道14。节流阀芯2包括节流段21,节流阀芯2设置在节流通道14内并且节流段21能够覆盖在节流口141上,控制部件3与节流阀芯2连接,控制部件3驱动节流阀芯2做以节流通道14轴线为中心的旋转运动,以改变节流段21对节流口141覆盖的面积。这样可以通过改变节流段21对节流口141覆盖的面积,来改变节流口141敞开面积的大小,以调节通过节流口141流入节流通道14的流体的流量,来达到调节出液孔15流出流体流量的目的。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减少了阀套,进而节约了制作成本,并且延长了使用寿命。
具体地,如图2所示,节流阀芯2还包括第一安装段22。第一安装段22 为与节流通道14同轴设置,并且直径与节流通道14相匹配的圆柱形,节流通道14具有连通至阀体1外部的端口(图未示出),控制部件3通过端口连接在第一安装段22上,以驱动第一安装段22以节流通道14的轴线为中心旋转。第一安装段22与节流段21固定连接,节流段21为轴线与节流通道14 的轴线平行的圆柱性,在垂直于节流通道14的截面上,节流段21的轴线和第一安装段22的轴线存在距离,当第一安装段22以节流通道14的轴线为中心旋转时,能够带动节流段21沿节流通道14的内壁的周向滚动。由于改变节流口141敞开面积的大小是通过第一安装段22能够带动节流段21沿节流通道14的内壁的周向滚动来实现的,因能够降低节流段21与节流通道14的内壁之间的摩擦力,避免节流段21与节流通道14的内壁之间相互磨损。需要说明的是,控制部件3可以为手柄或手轮,这样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手柄或手轮驱动第一安装段22带动节流段21转动,以调节出液孔15的流体流出量。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密封部件23。第一密封部件23设置在第一安装段22 和节流通道14的内壁之间,以密封第一安装段22和节流通道14内壁之间的间隙,进而防止流体从第一安装段22和节流通道14内壁之间渗出。
更优地,如图2所示,节流阀芯2还包括第二安装段24。第二安装段24 为与节流通道14同轴设置,并且直径与第一安装段22相等的圆柱形,第二安装段24固定连接在节流段21远离第一安装段22的一端。这样能够保证节流段21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保证节流段21对节流口141的覆盖更可靠。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密封部件25;第二密封部件25设置在第二安装段24和节流通道14的内壁之间,以密封第二安装段24和节流通道14内壁之间的间隙。进而防止流体从第二安装段24和节流通道14内壁之间渗出。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还包括控制阀芯4、复位弹簧5和隔板6。隔板6可活动设置在腔体12之内,并将腔体12分隔成第一控制腔16 第二控制腔17,进液孔11位于第一控制腔16的侧壁上,流通通道13连接在第一控制腔16上,以使从进液孔11进入的流体能够经第一控制腔16进入流通通道13。控制阀芯4设置均设置在第一控制腔16中,控制阀芯4固定连接在隔板6上并能够覆盖进液孔11,复位弹簧5位于第二控制腔17之内,并且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控制腔17的内壁和隔板6之间,以通过自身弹力驱动隔板6带动控制阀芯4运动,以改变控制阀芯4对进液孔11的覆盖面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从进液孔11进入第一控制腔16内的流体会在第一控制腔 16内形成对隔板6的压力,当流经进液孔11的流体流量过大时,进入第一控制腔16内的流体对隔板6的压力也会增大,此时进入第一控制腔16内的流体驱动隔板6克服复位弹簧的弹力运动,进而带动控制阀芯4增大对进液孔 11的覆盖面积,将进液孔11的流通面积变小,从而降低通过进液孔11流向第一控制腔16内的流体流量,以降低流体在第一控制腔16内的压强。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还包括减压装置7,阀体1上设置有调节通道 18和调节孔19。减压装置7设置在第一控制腔16之内,并且位于控制阀芯4 远离隔板6的一侧,调节通道18的一端与减压装置7连接,另一端对应隔板 6与第一控制腔16相对的表面上,使进入第一控制腔16的流体能够进入减压装置7减压后进入调节通道18,并流向隔板6与第一控制腔16相对的表面上。调节孔19设置在第二控制腔17与节流通道14相对应的侧壁上,以连通第二控制腔17和节流通道14,使节流通道14内的流体能够通过调节孔19进入第二控制腔17。
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能够使进液孔11和出液孔15之间保持恒定的压差。工作原理为,设进液孔11进入第一控制腔16内流体的压强为P1,并且在第一控制腔16内对隔板6形成压力为F1,第一控制腔16内的流体一部分通过减压装置7减压后进入调节通道18的压强为P1,并形成对隔板6的压力F2,第一控制腔16内的流体流经流通通道13并经节流阀芯2调节流量后进入节流通道形成的压强为P3,此时由于出液孔15流出流体和通过调节孔19进入第二控制腔17的流体压强均等于P3,并且进入第二控制腔17的流体对形成对隔板6的压力F3,复位弹簧5对隔板6的压力为F4。在实际使用中需要使ΔP=P1-P3为预设的恒定值,当ΔP=P1-P3等于预设的恒定值时, F1+F2=F3+F4,此时隔板6两端的压力平衡,隔板6以及控制阀芯4静止不动。当ΔP=P1-P3大于预设的恒定值时,F1+F2>F3+F4,此时流体驱动隔板 6朝向压缩复位弹簧5的方向运动,以增大控制阀芯4对进液孔11的覆盖面积,减少流经进液孔11的流体的流量,进而降低P1,使第一控制腔16内的流体对隔板6形成压力为F1减小,最终使ΔP等于预设的恒定值。当ΔP=P1- P3小于预设的恒定值时,F1+F2<F3+F4,此时流体驱动隔板6朝向拉伸复位弹簧5的方向运动,以减小控制阀芯4对进液孔11的覆盖面积,增大流经进液孔11的流体的流量,进而提高P1,使第一控制腔16内的流体对隔板6形成压力为F1增大最终使ΔP等于预设的恒定值。需要说明的是对ΔP预设的恒定值的调节可通过调节减压装置7,以改变P2的数值进而改变F2的大小来实现。其中减压装置7并非是本实用新型的的发明点,而是一种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只是利用了这一现有技术,并不意图对其进行改进,依次对其工作原理和结构此处不再详述。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降低在制作成本,提高使用寿命的优点。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
包括阀体、节流阀芯和控制部件;
所述阀体具有依次连通的进液孔、腔体、流通通道、节流通道和出液孔,外部流体从所述进液孔进入所述腔体,并从所述腔体依次流经所述流通通道和所述节流通道后从所述出液孔排出;
所述节流通道为圆柱形,所述流通通道连接在所述节流通道的侧壁上,并在所述节流通道的侧壁上形成节流口,使所述流通通道内的流体能够通过所述节流口进入所述节流通道;
所述节流阀芯包括节流段,所述节流阀芯设置在所述节流通道内并且所述节流段能够覆盖在所述节流口上,所述控制部件与所述节流阀芯连接,所述控制部件驱动所述节流阀芯做以所述节流通道轴线为中心的旋转运动,以改变所述节流段对所述节流口覆盖的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节流阀芯还包括第一安装段;
所述第一安装段为与所述节流通道同轴设置,并且直径与所述节流通道相匹配的圆柱形,所述节流通道具有连通至所述阀体外部的端口,所述控制部件通过所述端口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段上,以驱动所述第一安装段以所述节流通道的轴线为中心旋转;
所述第一安装段与所述节流段固定连接,所述节流段为轴线与所述节流通道的轴线平行的圆柱性,在垂直于所述节流通道的截面上,所述节流段的轴线和所述第一安装段的轴线存在距离,当所述第一安装段以所述节流通道的轴线为中心旋转时,能够带动所述节流段沿所述节流通道的内壁的周向滚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密封部件;
所述第一密封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段和所述节流通道的内壁之间,以密封所述第一安装段和所述节流通道内壁之间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节流阀芯还包括第二安装段;
所述第二安装段为与所述节流通道同轴设置,并且直径与所述第一安装段相等的圆柱形,所述第二安装段固定连接在所述节流段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段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二密封部件;
所述第二密封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段和所述节流通道的内壁之间,以密封所述第二安装段和所述节流通道内壁之间的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为手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控制阀芯、复位弹簧和隔板;
所述隔板可活动设置在所述腔体之内,并将所述腔体分隔成第一控制腔第二控制腔,所述进液孔位于所述第一控制腔的侧壁上,所述流通通道连接在所述第一控制腔上,以使从所述进液孔进入的流体能够经所述第一控制腔进入所述流通通道;
所述控制阀芯设置在所述第一控制腔中,所述控制阀芯固定连接在所述隔板上并能够覆盖所述进液孔,所述复位弹簧位于所述第二控制腔之内,并且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控制腔的内壁和所述隔板之间,以通过自身弹力驱动所述隔板带动所述控制阀芯运动,以改变所述控制阀芯对所述进液孔的覆盖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减压装置,所述阀体上设置有调节通道和调节孔;
所述减压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控制腔之内,并且位于所述控制阀芯远离所述隔板的一侧,所述调节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减压装置连接,另一端对应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一控制腔相对的表面上,使进入所述第一控制腔的流体能够进入所述减压装置减压后进入所述调节通道,并流向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一控制腔相对的表面上;
所述调节孔设置在所述第二控制腔与所述节流通道相对应的侧壁上,以连通所述第二控制腔和所述节流通道,使所述节流通道内的流体能够通过所述调节孔进入所述第二控制腔。
CN202020015488.6U 2020-01-03 2020-01-03 流量控制阀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510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15488.6U CN211951023U (zh) 2020-01-03 2020-01-03 流量控制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15488.6U CN211951023U (zh) 2020-01-03 2020-01-03 流量控制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51023U true CN211951023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82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1548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51023U (zh) 2020-01-03 2020-01-03 流量控制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510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88910A (zh) 一种多功能截止阀
CN105605242A (zh) 新型流量特性可调的阀门
CN210461787U (zh) 控制阀
CN201844052U (zh) 旋转式球型调节阀
CN211951023U (zh) 流量控制阀
CN112747001B (zh) 一种带位置反馈的先导式溢流阀
CN109838366B (zh) 一种带开关和保护的调节结构的隔膜增压泵
CN218468364U (zh) 电磁阀和电磁阀组件
CN213575681U (zh) 流量阀
CN208074197U (zh) 一种直角式磨轮阀
CN203114767U (zh) 一种手动旋转式液压换向阀
CN205331488U (zh) 一种新型流量特性可调的阀门
CN210566498U (zh) 一种水用减压阀
CN212928855U (zh) 一种可减小阀芯与阀体磨损的手动换向阀
CN203516935U (zh) 一种气动马达隔膜阀
CN201650212U (zh) 油田分层高压可调高分辨率注水阀
CN109611574B (zh) 一种带有调节压力装置的复合球阀
CN111536255A (zh) 一种高压球阀
CN112324950B (zh) 一种电动球阀
CN112049828B (zh) 一种二次配流装置及负载敏感配流机构
WO2018142717A1 (ja) ダイヤフラムバルブ
CN213711978U (zh) 多通路阀门的阀芯及其多通路阀门
CN117869634A (zh) 一种适用于强挥发性油液的单向阀
CN221373885U (zh) 一种集成有外置调压阀的增压泵
CN114704519A (zh) 一种压力适应控制机构及液压马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7

Termination date: 202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