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48750U - 装配式检漏管沟及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的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装配式检漏管沟及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的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48750U
CN211948750U CN201922275288.4U CN201922275288U CN211948750U CN 211948750 U CN211948750 U CN 211948750U CN 201922275288 U CN201922275288 U CN 201922275288U CN 211948750 U CN211948750 U CN 2119487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upply
pipe
assembly type
drainage
limit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7528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富斌
杨彦锋
杨鹏斐
王凯
张建华
王苏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nchmark Fangzhong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Chengdu Benchmark Fangzhong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Datum Fangzhong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Datum Fangzhong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Datum Fangzhong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7528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487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487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487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装配式检漏管沟及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的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结构及第二固定结构。第一固定结构包括热熔带,热熔带套设在装配式检漏管沟的相邻的主管筒管口外壁上。热熔带的内壁上设有第一限位件,第一限位件位于相邻的主管筒内,且第一限位件位于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的周边。第二固定结构包括支撑体及半圆形管夹,半圆形管夹的两端可拆卸固定在支撑体上表面的两端,支撑体及所述半圆形管夹形成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的第二限位件。支撑体的中心向下设有架设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的弧形支撑面,且支撑体的下端与装配式检漏管沟的底部内壁之间具有间距。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成本低等优点。

Description

装配式检漏管沟及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的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给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装配式检漏管沟及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的固定装置的给排水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湿陷性黄土地区,为防止给排水管道渗漏或破裂而流出的水浸泡建筑物基础,造成建筑物基础沉陷,影响建筑物安全,因此根据地质的湿陷等级、建筑物的类别,在防护距离内的给排水管道要设置检漏管沟。检漏管沟一般埋设在地下,其中设有给排水管道、采暖管道等水管道,用于给排水管道、采暖管道等水管道进行检漏。
通常,传统的装配式检漏管沟包括砖砌装配式检漏管沟和钢筋混凝土装配式检漏管沟,砖砌装配式检漏管沟沟壁采用MU10烧结实心砖,M10水泥砂浆砌筑,底板、盖板均采用C30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装配式检漏管沟沟壁、底板、盖板均采用C30混凝土。在实际应用中,装配式检漏管沟的施工速度慢,综合造价高;原材料生产会污染环境,不可回收,浪费资源;砖砌管沟耐酸、碱、腐蚀性能一般,使用寿命短。
而塑料管和复合管材,特别是聚乙烯材料的管材具有质轻、可回收利用、吸水性好、电绝缘性良好、施工成本低的优点,使得其具有在装配式检漏管沟及装配式给排水管道上应用的前景,但随之而来的是如何确保采用塑料管材制成的装配式检漏管沟及其内部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的稳定性、密封性问题,以提高装配式检漏管沟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装配式检漏管沟代替砖砌装配式检漏管沟和钢筋混凝土装配式检漏管沟后,带来的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的固定问题,即使在装配式给排水管道内水流过大时,也能使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稳定,防止装配式给排水管道上下、前后、左右晃动,从而避免了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的给排水分管的连接处松开或者破坏,从而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成本底的装配式检漏管沟及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的固定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装配式检漏管沟及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的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结构及第二固定结构,第一固定结构用于装配式检漏管沟的固定及装配式给排水管道上部空间的限定,第二固定结构用于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的固定及装配式给排水管道左侧空间、右侧空间、下部空间的限定。
第一固定结构包括热熔带,热熔带套设在装配式检漏管沟的相邻的主管筒管口外壁上。热熔带的内壁上设有第一限位件,第一限位件位于相邻的主管筒内,且第一限位件位于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的周边。
第二固定结构包括支撑体及半圆形管夹,半圆形管夹的两端可拆卸固定在支撑体上表面的两端,支撑体及半圆形管夹形成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的第二限位件。支撑体的中心向下设有架设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的弧形支撑面,且支撑体的下端与装配式检漏管沟的底部内壁之间具有间距。
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及第二固定结构将装配式检漏管沟及装配式给排水管道进行固定,一方面能够防止装配式检漏管沟相邻的主管筒的连接处分离,造成装配式检漏管沟渗漏;另一方面能够对装配式检漏管沟内的装配式给排水管道进行固定,避免其在水流量及流速过大时对装配式给排水管道造成的冲击,避免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相邻的给排水分管连接缝松开或者装配式给排水管道发生前后、左右、上下位置的窜动。
其中,第一限位件为弧形,弧形的第一限位件与热熔带同轴,同时为了避免第一限位件与支撑体接触,而阻挡支撑体及装配式给排水管道运送到安装位置,第一限位件的弧度为30~210°,且第一限位件的两端与支撑体的上表面具有间隙。
进一步的,在避免装配式给排水管道运送并安装到装配式检漏管沟内部时,第一限位件对支撑体的触碰及阻挡,使第一限位件的两端与支撑体上表面之间的间隙为1~3cm,1~3cm间隙距离的设置也能够对支撑体进行限定,避免其带动装配式给排水管道向上窜动。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第一限位件对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的定位作用,使第一限位件与装配式给排水管道之间的距离为5~10cm。
作为对上述第一固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热熔带与第一限位件的截面为 “T”型结构。为了避免装配式检漏管沟的相邻主管筒之间的距离偏大,使得相邻主管筒之间的密封性降低,在与热熔带接触处的第一限位件的上端两侧设有凹槽,使第一限位件为“凸”字形结构,第一限位件的“凸”字形结构的小端与热熔带一体成型连接。
其中,支撑体包括方形上平面及方形下平面,方形上平面及方形下平面的左右两侧经过渡弧面连接,且过渡弧面与主管筒同心。
方形上平面的中心向下设有架设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的弧形支撑面,将装配式给排水管道设置在弧形支撑面避免装配式给排水管道因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的窜动而从支撑体上掉落。方形下平面与装配式检漏管沟的底部内壁之间的间距为10~20cm,以便于水顺利的从装配式检漏管沟底部流下进入检漏井中。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将给装配式排水管道运送并放置在装配式检漏管沟内,在主管筒的底部内壁上设有两条平行的滑槽,方形下平面上设有两个滑板,滑板位于滑槽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及第二固定结构将装配式检漏管沟及装配式给排水管道进行固定,一方面能够防止装配式检漏管沟相邻的主管筒的连接处分离,造成装配式检漏管沟渗漏;另一方面能够对装配式检漏管沟内的装配式给排水管道进行固定,避免其在水流量及流速过大时对装配式给排水管道造成的冲击,避免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相邻的给排水分管连接缝松开或者装配式给排水管道发生前后、左右、上下位置的窜动。从而提高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的稳定性,减少装配式给排水管道及装配式检漏管沟检修次数,提高装配式给排水管道及装配式检漏管沟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式检漏管沟及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式检漏管沟及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的固定装置的一种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式检漏管沟及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的固定装置的另一种正视图;
其中,1.装配式检漏管沟;2.装配式给排水管道;3.热熔带;4.第一限位件;5.支撑体;6.半圆形管夹;7.弧形支撑面;8.凹槽;9.滑槽;10.滑板;51.方形上平面;52.方形下平面;53.过渡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装配式检漏管沟及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的固定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装配式检漏管沟1由多个主管筒柔性连接形成,装配式给排水管道2由多个给排水分管插接后连接形成,主管筒及给排水分管均由复合管材、塑料管材、金属管材等制成。装配式检漏管沟及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的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结构及第二固定结构,第一固定结构用于装配式检漏管沟1的固定及装配式给排水管道2上部空间的限定,第二固定结构用于装配式给排水管道2的固定及装配式给排水管道2左侧空间、右侧空间、下部空间的限定。
其中,如图1及图3所示,第一固定结构包括热熔带3,热熔带3套设在装配式检漏管沟1的相邻的主管筒管口外壁上。热熔带3的内壁上设有第一限位件4,第一限位件4位于相邻的主管筒内,且所述第一限位件4位于装配式给排水管道2的周边。
其中,如图1所示,第二固定结构包括支撑体5及半圆形管夹6,半圆形管夹6的两端可拆卸固定在支撑体5上表面的两端,支撑体5及半圆形管夹6形成装配式给排水管道2的第二限位件。支撑体5的中心向下设有架设装配式给排水管道2的弧形支撑面7,且支撑体5的下端与装配式检漏管沟1的底部内壁之间具有间距。优选的,为了避免半圆形夹管6对装配式给排水管道2造成表面磨损及损伤,在半圆形夹管6与装配式给排水管道2之间还设有橡胶垫圈。
作为对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4的进一步优化,第一限位件4为弧形,弧形的第一限位件4与热熔带3同轴,同时为了避免第一限位件4与支撑体5接触,而阻挡支撑体5及装配式给排水管道2运送到安装位置,使第一限位件5的弧度为30~210°,且第一限位件4的两端与支撑体5的上表面具有间隙。优选的,在避免装配式给排水管道2运送并安装到装配式检漏管沟1内部时,第一限位件4对支撑体5的触碰及阻挡,使第一限位件4的两端与支撑体5上表面之间的间隙为1~3cm,1~3cm间隙距离的设置也能够对支撑体5进行限定,避免其带动装配式给排水管道2向上窜动。
优选的,为了提高第一限位件4对装配式给排水管道5的定位作用,使第一限位件4与装配式给排水管道5之间的距离为5~10cm,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4与装配式给排水管道5之间的距离为7cm。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支撑体5的进一步优化,支撑体5包括方形上平面51及方形下平面52,方形上平面51及方形下平面52的左右两侧经过渡弧面53连接,且过渡弧面53与主管筒同心。方形上平面51的中心向下设有架设装配式给排水管道2的弧形支撑面7,将装配式给排水管道2设置在弧形支撑面7避免装配式给排水管道2因装配式给排水管道2的窜动而从支撑体5上掉落。方形下平面52与装配式检漏管沟1的底部内壁之间的间距为10~20cm,以便于水顺利的从装配式检漏管沟底部流下进入蓄水池中,避免水液在管沟内积攒浸泡装配式检漏管沟及支撑体5和装配式给排水管道2。
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及第二固定结构将装配式检漏管沟1及装配式给排水管道2进行固定,一方面能够防止装配式检漏管沟1相邻的主管筒的连接处分离,造成装配式检漏管沟1渗漏;另一方面能够对装配式检漏管沟1内的装配式给排水管道2进行固定,避免其在水流量及流速过大时对装配式给排水管道2造成的冲击,避免装配式给排水管道2相邻的给排水分管连接缝松开或者装配式给排水管道2发生前后、左右、上下位置的窜动。
实施例2:
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第一固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热熔带3与第一限位件4的截面为“T”型结构。如图4所示,为了避免装配式检漏管沟1的相邻主管筒之间的距离偏大,使得相邻主管筒之间的密封性降低,在与热熔带3接触处的第一限位件4的上端两侧设有凹槽8,使第一限位件4为“凸”字形结构,第一限位件4的“凸”字形结构的小端与热熔带3一体成型连接。
实施例3:
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第二固定结构作进一步优化,如图2所示,为了便于将给装配式排水管道2运送并放置在装配式检漏管沟1内,在主管筒的底部内壁上设有两条平行的滑槽9,方形下平面52上设有两个滑板10,滑板10位于滑槽9上。
为了便于对第二固定结构进行固定,避免第二固定结构在装配式检漏管沟1内向前或者向后滑动,在滑槽9及滑板10之间设有第三限位件。其中,第三限位件的一种形式为:当给排水管道2运送到装配位置时,在滑槽9内且位于滑板10的两端分别焊接限位板,限位板限制滑板10,防止滑板10在滑槽9内向前或者向后滑动。第三限位件的另一种形式为:在滑槽9的两侧均匀设有多个固定环,且每个滑板10上均设有挂钩,当给排水管道2运送到装配位置时,将挂钩挂扣在固定环上,限位板限制滑板10,防止滑板10在滑槽9内向前或者向后滑动。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装配式检漏管沟及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结构及第二固定结构,所述第一固定结构用于装配式检漏管沟的固定及装配式给排水管道上部空间的限定,所述第二固定结构用于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的固定及装配式给排水管道左侧空间、右侧空间、下部空间的限定;
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热熔带,所述热熔带套设在所述装配式检漏管沟的相邻的主管筒管口外壁上;所述热熔带的内壁上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位于相邻的所述主管筒内,且所述第一限位件位于所述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的周边;
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支撑体及半圆形管夹,所述半圆形管夹的两端可拆卸固定在所述支撑体上表面的两端,所述支撑体及所述半圆形管夹形成所述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的第二限位件;所述支撑体的中心向下设有架设所述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的弧形支撑面,且所述支撑体的下端与所述装配式检漏管沟的底部内壁之间具有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检漏管沟及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为弧形,弧形的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热熔带同轴,所述第一限位件的弧度为30~210°,且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两端与所述支撑体的上表面具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检漏管沟及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两端与所述支撑体上表面之间的间隙为1~3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检漏管沟及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装配式给排水管道之间的距离为5~10c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检漏管沟及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带与所述第一限位件的截面为 “T”型结构,
与所述热熔带接触处的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上端两侧设有凹槽,使所述第一限位件为“凸”字形结构,所述第一限位件的“凸”字形结构的小端与所述热熔带一体成型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检漏管沟及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包括方形上平面及方形下平面,所述方形上平面及所述方形下平面的左右两侧经过渡弧面连接,且所述过渡弧面与所述主管筒同心;
所述方形上平面的中心向下设有架设所述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的所述弧形支撑面;
所述方形下平面与所述装配式检漏管沟的底部内壁之间的间距为10~20c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检漏管沟及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筒的底部内壁上设有两条平行的滑槽,所述方形下平面上设有两个滑板,所述滑板位于所述滑槽上。
CN201922275288.4U 2019-12-18 2019-12-18 装配式检漏管沟及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的固定装置 Active CN2119487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5288.4U CN211948750U (zh) 2019-12-18 2019-12-18 装配式检漏管沟及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的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5288.4U CN211948750U (zh) 2019-12-18 2019-12-18 装配式检漏管沟及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的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48750U true CN211948750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76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75288.4U Active CN211948750U (zh) 2019-12-18 2019-12-18 装配式检漏管沟及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的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487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2009982A1 (zh) 一种用于塑钢缠绕管网的检查井
CN205617426U (zh) 地下综合管廊现浇底板与预制外侧板连接结构
CN102518199B (zh) 一种塑料检查井承口的密封连接方法
CN108730637B (zh) 一种防渗预埋管
CN211948750U (zh) 装配式检漏管沟及装配式给排水管道的固定装置
CN103292063B (zh) Hdpe承插式内外加径缠绕增强管
CN208136954U (zh) 预制拼装式管廊结构
CN204080862U (zh) 带耳环的穿墙防水短管
CN108644482B (zh) 一种同层漩流管件与预埋防漏套管的密封结构
CN105971016A (zh) 综合管廊节间连接结构
CN205171548U (zh) 一种新型塑料管廊
CN201354915Y (zh) 承插式塑料三通
CN211951727U (zh) 一种装配式检漏管沟
WO2022193457A1 (zh) 螺旋缠绕复合地下管道
CN214368446U (zh) 具有双向密封锁紧结构的插入式快装接头
CN205348225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地下管廊
CN211649437U (zh) 缠绕管承插式连接结构
CN211951726U (zh) 一种通行的装配式检漏管沟
CN109914569B (zh) 一种水泥输水管
CN202228843U (zh) 密封型保温直埋套筒补偿器
CN111236303A (zh) 一种装配式的通行或非通行检漏管沟
CN207298135U (zh) 钢塑复合结构波纹管
CN216158596U (zh) 一种耐高温的双壁缠绕管
CN206359996U (zh) 预制装配式上下拼装综合管廊
CN202091662U (zh) 塑钢缠绕管顺插口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610031 floor 20, No. 6, xiyulong street, Qingyang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Patentee after: Benchmark Fangzhong Architectural Design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31 floor 20, No. 6, xiyulong street, Qingyang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benchmark Fangzhong Architectural Design Co.,Ltd.

Address after: 610031 floor 20, No. 6, xiyulong street, Qingyang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Patentee after: Chengdu benchmark Fangzhong Architectural Design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31 floor 20, No. 6, xiyulong street, Qingyang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Datum Fangzhong Architectural Desig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