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35213U - 超声治疗头 - Google Patents

超声治疗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35213U
CN211935213U CN201922484114.9U CN201922484114U CN211935213U CN 211935213 U CN211935213 U CN 211935213U CN 201922484114 U CN201922484114 U CN 201922484114U CN 211935213 U CN211935213 U CN 2119352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connecting rod
insulating
piezoelectric element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8411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嘉锋
詹子盛
张凯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ro Hitu 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ro Hitu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ro Hitu 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ro Hitu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8411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352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352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352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声治疗头,包括超声换能器,超声换能器包括依次套接的第一电极部件、绝缘部件和第二电极部件,第二电极部件具有中空的腔体;连接杆包括第一电极连接杆和第二电极连接杆,第一电极连接杆与第一电极部件电性连接,第二电极连接杆与第二电极部件电性连接;第一电极套筒与第一电极连接杆电性连接,第二电极套筒与第二电极连接杆电性连接;绝缘三路固件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和贯穿的第一腔室,第一腔室用以插入第二电极套筒,在插入第二电极套筒时,第一腔室远离第一进水口的一端与第二电极套筒之间留有缝隙,缝隙与第一进水口连通形成第一通道;绝缘三路固件还设置有凹槽,凹槽用以插入第一电极套筒。

Description

超声治疗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治疗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声治疗头。
背景技术
超声治疗技术是近年来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无创外科技术,由于其在治疗过程中无创、无害、安全、有效并且能确保组织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在临床医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超声治疗头是超声治疗的执行部分,超声治疗头在妇科炎症治疗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现有的超声治疗头中使用的超声换能器部分在结构上不能拆卸,当超声换能器损坏或需要更换不同功率的超声换能器时不利于维修和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超声治疗头,使用的超声换能器能够活动拆卸,利于维修和更换。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声治疗头,包括:
超声换能器,所述超声换能器包括依次套接的第一电极部件、绝缘部件和第二电极部件,所述绝缘部件用以隔离所述第一电极部件和所述第二电极部件,所述第二电极部件具有中空的腔体;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电极连接杆和第二电极连接杆,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杆与所述第一电极部件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杆与所述第二电极部件电性连接;
第一电极套筒和第二电极套筒,所述第一电极套筒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杆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套筒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杆电性连接;
绝缘三路固件,所述绝缘三路固件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和贯穿的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用以插入所述第二电极套筒,在插入所述第二电极套筒时,所述第一腔室远离所述第一进水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极套筒之间留有缝隙,所述缝隙与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形成第一通道;所述绝缘三路固件还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以插入所述第一电极套筒。
本申请中“电性连接”是指可以通过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的方式实现电导通,直接连接的方式如直接螺纹旋接,间接连接的方式如通过其他导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超声治疗头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利用套接结构的超声换能器和连接杆配合使用,实现超声换能器的活动拆卸,利于维修和更换,可根据不同病灶的治疗方式更换超声换能器,从而实现一个超声治疗头治疗多种病灶的功能,同时利用绝缘三路固件还能够实现电路和循环水路的分开导通,利用循环水实现对超声换能器的冷却降温,保证了超声治疗头的正常工作,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超声治疗头,所述连接杆还包括绝缘套,所述绝缘套用以隔离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杆和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杆,以实现电性的隔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超声治疗头,所述超声换能器包括压电元件和外壳,所述第二电极部件抵持所述压电元件,所述腔体的一端与所述压电元件连通,所述外壳能够对所述压电元件实现压紧,并且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部件和所述压电元件电导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超声治疗头,所述第二电极部件、所述压电元件和所述外壳同轴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超声治疗头,所述超声换能器还设置有伸缩部件,所述伸缩部件能够通过抵持所述第二电极部件而对所述压电元件施加压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超声治疗头,所述绝缘部件靠近所述第二电极部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台阶,所述第二电极部件靠近所述绝缘部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台阶,所述伸缩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台阶与所述第二台阶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超声治疗头,所述压电元件为曲面型,所述第二电极部件具有与所述压电元件的曲面相配合的曲面端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超声治疗头,所述外壳和所述压电元件之间还设置有导电垫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超声治疗头,所述第一电极部件上设置有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用以定位所述外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超声治疗头,所述第一电极部件靠近所述绝缘部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台阶,所述绝缘部件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台阶配合的第四台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超声治疗头,所述超声换能器外部还套有治疗头套。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例中超声治疗头的爆炸图;
图2是图1的超声治疗头的一个角度的剖面图;
图3是图1的超声治疗头的另一个角度的剖面图;
图4是插有第二电极套筒的绝缘三路固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插入有第一电极套筒、第二电极套筒的绝缘三路固件的剖视图;
图6是第一实施例的超声治疗头的超声换能器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超声换能器的局部放大分解示意图;
图8是图6中超声换能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第二实施例中超声换能器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某一特征被称为“设置”、“固定”、“连接”、“安装”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设置、固定、连接、安装在另一个特征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若干”,其含义是一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多个”,其含义是两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大于”、“小于”、“超过”,均应理解为不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以上”、“以下”、“以内”,均应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第一”、“第二”,应当理解为用于区分技术特征,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参照图1,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超声治疗头的爆炸图。本实施例中超声治疗头包括超声换能器100、连接杆200、第一电极套筒210、第二电极套筒220和绝缘三路固件300。实际在组装超声治疗装置时,该超声治疗装置上还设置有治疗装置外壳400,在进行超声治疗时,超声换能器100的外部套有治疗头套500。
参照图2,图2为图1的超声治疗头的一个角度的剖面图,该超声治疗装置中超声换能器100包括依次套接的第一电极部件110、绝缘部件130和第二电极部件120,绝缘部件130套接在所述第一电极部件110的内侧,第二电极部件120套接在绝缘部件130的内侧,第二电极部件120具有中空的腔体170。连接杆200包括第一电极连接杆201和第二电极连接杆202,第一电极连接杆201的上端与第一电极部件110通过电性连接实现电导通,具体可以通过螺纹旋接的方式将两者电性连接,第二电极连接杆202的上端与第二电极部件120通过电性连接实现电导通,具体可以通过螺纹旋接的方式将两者电性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连接杆201和第二电极连接杆202之间设置有绝缘套203,以实现电性的隔离,第二电极连接杆202中间的空腔与第二电极部件120的腔体170连通。第一电极套筒210的上端与第一电极连接杆201通过电性连接实现电导通,具体可以通过螺纹旋接的方式将两者电性连接,第二电极套筒220的上端与第二电极连接杆202通过电性连接实现电导通,具体可以通过螺纹旋接的方式将两者电性连接,第一电极套筒210中间的空腔与第二电极连接杆202中间的空腔连通。绝缘三路固件300设置有第一进水口310和贯穿的第一腔室320,为方便通入循环水,第一进水口310处设置有气管接头350,第二电极套筒220通过插入第一腔室320而与绝缘三路固件300连接,第一腔室320远离第一进水口310的一端与第二电极套筒220之间留有缝隙330,该缝隙330与第一进水口310连通形成第一通道,绝缘三路固件300还设置有凹槽340,第一电极套筒210插入到该凹槽340中。在组装时,超声换能器100由于第一电极部件110、绝缘部件130和第二电极部件120依次套接,超声换能器100的下端裸露出第一电极部件110和第二电极部件120的端部,该端部通过直接连接的方式如螺纹旋接的方式分别与第一电极套筒210的上端和第二电极套筒220的上端连接实现电性连接,第二电极套筒220插入到绝缘三路固件300的第一腔室320中,第一电极套筒210插入到绝缘三路固件300的凹槽340中,在绝缘三路固件300的外部安装治疗装置外壳400,超声换能器100的外部套有治疗头套500,治疗头套500一般为一次性治疗头套,属于现有超声治疗装置中常用的耗材,由一次性治疗头套管、一次性压膜件和隔离透声膜组成。
参见图3,图3为图1的超声治疗头的另一个角度的剖面图,从第一进水口(该剖面视角下第一进水口未显示,具体位置可参见图2)通入循环水,循环水通过第一通道往上流经第一电极套筒210与第二电极套筒220之间的第一空腔230,接着往上流经第一电极连接杆201和第二电极连接杆202之间的第二空腔204,第一空腔230与第二空腔204连通,为了使循环水进入到第二电极部件120的腔体170,可以在第一电极连接杆201上开设孔洞111,循环水沿着第二空腔204流动时能够从第一电极连接杆201上的孔洞111流出到第一电极连接杆201和治疗头套500之间的第三空腔600中,然后进入到第一电极部件110与治疗头套500之间的第四空腔700中,第三空腔600与第四空腔700连通,随后循环水进入到第二电极部件120的腔体170,并往下通过第二电极套筒220的空腔流出,从而实现水路的循环,以达到对超声换能器进行冷却降温的目的。
参见图4,图4为插有第二电极套筒的绝缘三路固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第二电极套筒220插入到绝缘三路固件300的第一腔室中后,与第一腔室之间留有空隙330,绝缘三路固件300上的凹槽340用以插入第一电极套筒。参见图5,图5为插入有第一电极套筒、第二电极套筒的绝缘三路固件的剖视图。在使用时,在插入到绝缘三路固件300中的第二电极套筒220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压紧正极电线360实现正极通电,在插入到绝缘三路固件300的凹槽340中的第一电极套筒210通过螺母压紧负极电线370实现负极通电,从而实现电路的传导。
参见图6,图6为第一实施例的超声治疗头中的超声换能器的剖视图。超声换能器100包括第一电极部件110和第二电极部件120,第一电极部件110与第二电极部件120之间通过绝缘部件130隔开,第二电极部件120从下至上抵持压电元件140,本实施例中压电元件140为压电陶瓷晶片,外壳150通过导电垫圈160从上至下压紧压电元件140,从而对压电元件挤压产生压力,本实施例中外壳150为导电外壳,外壳150的一端与第一电极部件110直接接触电导通,另一端通过导电垫圈160和压电元件140电导通,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部件110为超声换能器的正极端,第二电极部件120为超声换能器的负极端,当第一电极部件110和第二电极部件120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进行导通后,由于第二电极部件120和外壳150对压电元件140的挤压作用,压电元件140基于压电效应将电信号转换成机械振动进而实现超声换能。本实施例中外壳150通过导电垫圈160与压电元件140电导通,目的是为了减少外壳150对压电元件140的挤压,从而保护压电元件140不容易损坏,在基于外壳150与压电元件140实现电导通目的的前提下,也可以不使用导电垫圈而将外壳与压电元件直接接触压紧,此时为了减少外壳压紧对压电元件可能带来的损坏,可以将外壳与压电元件接触的部分设置成弹性材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可以将第二电极部件120、压电元件140和外壳150设置成同轴线,此时第二电极部件120对压电元件140抵持产生的压力与外壳150对压电元件140压紧产生的压力在同一条轴线上,因而压电元件140上表面和下表面所受压力均衡,使得压电元件140不易破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绝缘部件130套接在所述第一电极部件110的内侧,第二电极部件120套接在绝缘部件130的内侧,使得形成的超声换能器的下端裸露出第一电极部件110和第二电极部件120的端部,可以通过设置与两个电极端部形状相匹配的连接杆等结构来实现与超声换能器与电源的电导通,此时可以避免焊线形式的导通方式,从而避免了焊线的焊点对超声换能器性能的影响,提高了换能器声波输出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由于压电元件140工作时容易发热,可以在第二电极部件120设置中空的腔体170,在工作状态下在腔体170中引入循环水,从而对压电元件140进行冷却降温,同时由于没有焊线连接压电元件140,也就避免了传统对的超声换能器中因焊线的焊点容易被循环水冲击脱落而引起的无法工作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超声换能器100还设置有伸缩部件180,该伸缩部件180可以为不锈钢弹簧,当外壳150压紧压电元件140时,能够通过第二电极部件120压紧伸缩部件180,该伸缩部件180利用反作用力抵触第二电极部件120,进而对压电元件140施加压力,利用伸缩部件180的压紧程度能够灵活调节对压电元件140的压力大小,进而能够调节压电元件140的压电效应,以达到灵活调控超声换能器输出的声波强度的目的。
参见图7,图7是图6中超声换能器的局部放大分解示意图,绝缘部件130靠近第二电极部件12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台阶131,第二电极部件靠近绝缘部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台阶121,伸缩部件180设置在第一台阶131和第二台阶121之间,利用第一台阶131和第二台阶121能够实现伸缩部件180的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电极部件110靠近绝缘部件130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台阶111,绝缘部件130设置有与第三台阶111相配合的第四台阶132,组装后第三台阶111和第四台阶132相互配合固定,不易滑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电极部件110上设置有定位凸台112,用以限定外壳150的位置,由于外壳150对压电元件具有压紧作用,通过限定外壳150的位置能够调控外壳150压紧压电元件的程度,进而调控超声换能器的输出声波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超声换能器,通过在外壳150与第一电极部件110设置相互配合的螺纹进行旋接,通过螺纹旋接使得外壳旋转固定并实现对压电元件的压紧。
参见图8,图8为图6中超声换能器的局部放大图,压电元件140为曲面型,能够起到自聚焦的作用,第二电极部件120具有与压电元件140的曲面相配合的曲面端面122,在组装后,曲面端面122与压电元件140贴合,并用来抵持压电元件140。
参照图9,示出了第二实施例中超声换能器的爆炸图。该超声换能器100包括第一电极部件110、绝缘部件130、伸缩部件180、第二电极部件120、压电元件140、导电垫圈160和外壳150。组装时,绝缘部件130套接在第一电极部件110的内侧,第二电极部件120套接在绝缘部件130的内侧,利用绝缘部件130将第一电极部件110和第二电极部件120进行极性隔离实现正负极区分,伸缩部件130通过绝缘部件130上的第一台阶和第二电极部件120上的第二台阶实现固定,第二电极部件120上方依次放置压电元件140和导电垫圈160,最后通过外壳160进行压紧固定。在连接电源通电时,将超声换能器的第一电极部件110和第二电极部件120的端部分别与第一电极套筒、第二电极套筒连接,进而进一步与电源接通,提供了一种新的安装形式,同时也避免了焊线形式的焊点对超声换能器性能的影响,提高了换能器的可行性和声波输出稳定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一种超声治疗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超声换能器,所述超声换能器包括依次套接的第一电极部件、绝缘部件和第二电极部件,所述绝缘部件用以隔离所述第一电极部件和所述第二电极部件,所述第二电极部件具有中空的腔体;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电极连接杆和第二电极连接杆,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杆与所述第一电极部件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杆与所述第二电极部件电性连接;
第一电极套筒和第二电极套筒,所述第一电极套筒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杆电性连接,所述
第二电极套筒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杆电性连接;
绝缘三路固件,所述绝缘三路固件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和贯穿的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用以插入所述第二电极套筒,在插入所述第二电极套筒时,所述第一腔室远离所述第一进水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极套筒之间留有缝隙,所述缝隙与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形成第一通道;所述绝缘三路固件还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以插入所述第一电极套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治疗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换能器包括压电元件和外壳,所述第二电极部件抵持所述压电元件,所述腔体的一端与所述压电元件连通,所述外壳能够对所述压电元件实现压紧,并且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部件和所述压电元件电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治疗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部件、所述压电元件和所述外壳同轴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治疗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换能器还设置有伸缩部件,所述伸缩部件能够通过抵持所述第二电极部件而对所述压电元件施加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声治疗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部件靠近所述第二电极部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台阶,所述第二电极部件靠近所述绝缘部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台阶,所述伸缩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台阶与所述第二台阶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超声治疗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元件为曲面型,所述第二电极部件具有与所述压电元件的曲面相配合的曲面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超声治疗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和所述压电元件之间还设置有导电垫圈。
8.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超声治疗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部件上设置有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用以定位所述外壳。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超声治疗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部件靠近所述绝缘部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台阶,所述绝缘部件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台阶配合的第四台阶。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超声治疗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换能器外部还套有治疗头套。
CN201922484114.9U 2019-12-30 2019-12-30 超声治疗头 Active CN2119352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84114.9U CN211935213U (zh) 2019-12-30 2019-12-30 超声治疗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84114.9U CN211935213U (zh) 2019-12-30 2019-12-30 超声治疗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35213U true CN211935213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81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84114.9U Active CN211935213U (zh) 2019-12-30 2019-12-30 超声治疗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352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1098A (zh) * 2019-12-30 2020-04-14 深圳市普罗医学股份有限公司 超声治疗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1098A (zh) * 2019-12-30 2020-04-14 深圳市普罗医学股份有限公司 超声治疗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8504643A (ja) 圧電超音波・電気外科手術用ハンドピース
CN211935213U (zh) 超声治疗头
CN111001098A (zh) 超声治疗装置
CN111013996A (zh) 超声换能器
WO2021197508A1 (zh) 一种复合型能量转换装置
CN111297442A (zh) 一种手术执行器械
CN211937730U (zh) 超声换能器
CN211630098U (zh) 一种复合型能量转换装置
CN114366282A (zh) 穿刺系统及其控制手柄
CN212700084U (zh) 扩展组件及颈椎按摩仪
CA3222978A1 (en) Electrode unit and electrode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2515738A (zh) 一种可稳定重复使用的超声波手术刀
CN115192928B (zh) 治疗仪
CN208552468U (zh) 一种具有光纤传导的耳夹电极
CN212382706U (zh) 一种手术执行器械
CN219439937U (zh) 一种颈椎按摩仪
CN215961008U (zh) 理疗按摩头及按摩机器人
CN211156085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超声刀
CN218961601U (zh) 射频美容设备
CN218128672U (zh) 一种驱动前置式超声刀具
CN211675901U (zh) 四头理疗护颈仪
US20230149064A1 (en) Surgical instruments, systems, and methods incorporating ultrasonic, electrosurgical, and fluid delivery functionality
CN215384558U (zh) 一种治疗器具和治疗仪
CN213249641U (zh) 一种用隔离电弧射频手具
CN213666077U (zh) 一种带有蓝牙耳机的按摩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