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32983U - 干发器 - Google Patents

干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32983U
CN211932983U CN202020310636.7U CN202020310636U CN211932983U CN 211932983 U CN211932983 U CN 211932983U CN 202020310636 U CN202020310636 U CN 202020310636U CN 211932983 U CN211932983 U CN 2119329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sleeve
hair dryer
fan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1063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鑫
刘拯
徐勇
龙冠军
聂列清
石绍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range Inc
Shenzhen Airgle Corp Ltd
AIRGL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range Inc
Shenzhen Airgle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range Inc, Shenzhen Airgle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Aurange Inc
Priority to CN20202031063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32983U/zh
Priority to JP2020058746A priority patent/JP7190707B2/ja
Priority to US16/835,266 priority patent/US11259615B2/en
Priority to KR1020200039456A priority patent/KR102339418B1/ko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329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329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And Drying H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干发器,干发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风道,所述壳体具有连通所述风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连接于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风道内,所述固定套筒内壁面设有弹性接触层;及风机,所述风机嵌设于所述固定套筒内,并与所述弹性接触层抵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旨在通过降低干发器工作时的风机的振动强度来减小干发器产生的噪音,从而相应减小用户使用干发器时被风机噪音所影响的程度。

Description

干发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干发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干发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小家电,干发器主要用于头发的干燥和整形,但是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干发器工作时由于风机的振动导致产生的噪音非常大,进而造成噪声污染,对用户的使用造成了影响。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干发器,旨在通过降低干发器工作时的风机的振动强度来减小干发器产生的噪音,从而相应减小用户使用干发器时被风机噪音所影响的程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干发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风道,所述壳体具有连通所述风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连接于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风道内,所述固定套筒内壁面设有弹性接触层;及
风机,所述风机嵌设于所述固定套筒内,并与所述弹性接触层抵接。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套筒包括弹性套件和固定套件,所述弹性套件形成为所述弹性接触层,所述固定套件套设于所述弹性套件的外侧,所述固定套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内壁。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套件包括抵持部和连接部,所述抵持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弹性套件套设固定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壁,且所述抵持部朝向所述连接部的表面与所述固定套件的端面抵接。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固定套件的表面形成有多个凸点,多个所述凸点沿所述弹性套件的周向间隔排布。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主体和手柄,所述主体具有所述出风口,所述手柄设有所述进风口,所述主体和所述手柄连接,以使所述主体和所述手柄配合形成所述风道,所述固定套筒连接于所述手柄内。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手柄包括对称设置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以夹持固定所述固定套筒。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手柄的延伸方向上,所述风机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手柄的中心轴线重合。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干发器还包括主控板、电源线以及导电金属片,所述主控板设于所述主体内,所述主控板与所述风机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线连接于所述手柄,并伸出所述手柄外,所述导电金属片固定于所述手柄内,所述导电金属片用于使所述主控板和所述电源线电性导通。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干发器还包括操作开关,所述操作开关滑动设于所述手柄,并位于所述主体和所述导电金属片之间,所述操作开关通过滑动以使所述主控板与所述导电金属片具有连通和断开的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干发器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套设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并使所述壳体外表面和所述外壳内表面之间形成消音间隙。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干发器包括壳体、固定套筒以及风机,该壳体内形成有风道,该壳体具有连通所述风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该固定套筒连接于壳体内,并位于风道内,固定套筒内壁面设有弹性接触层;所述风机嵌设于所述固定套筒内,并与弹性接触层抵接。如此,通过设置固定套筒可对风机进行固定,防止风机工作时脱落,同时在固定套筒内设置弹性接触层与风机进行抵接,从而在风机工作时弹性接触层吸收了由风机的高速运动引起的振动,进而减小了由风机产生的噪声,如此该固定套筒既可以在固定风机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干发器工作时的噪音,减小用户使用干发器时被风机噪音所影响的程度,进而提高用户使用干发器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干发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干发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干发器的部分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图3另一视角的干发器的部分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干发器的外壳和手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干发器的固定套筒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409715870000031
Figure BDA000240971587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干发器10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4,该干发器100包括壳体10,固定套筒20,风机(未图示),所述壳体10内形成有风道,所述壳体10具有连通所述风道的进风口121和出风口112;所述固定套筒20连接于所述壳体10内,并位于所述风道内,所述固定套筒20内壁面设有弹性接触层;所述风机嵌设于所述固定套筒20内,并与所述弹性接触层抵接。
其中,该风机可具体为马达带动叶片进行旋转抽吸,从而将外界的空气吸入风道中,其中,马达转速最大可达到100,000rpm,以提供强气流并确保大风量时的强风压,当然具体可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选择。为了提高使用干发器100的安全性,壳体10的材质可以采用塑料材质,例如:ABS、POM、PS、PMMA、PC、PET等材质,当然还可以为其它的绝缘材质。从而在干发器100漏电时用户握持壳体10不容易触电,提高了用户使用干发器100的安全性。需要说明的是,该弹性接触层的厚度只需保证可以对风机的振动进行减振即可,具体弹性接触层的厚度可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选择,在此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干发器100包括壳体10、固定套筒20以及风机,该壳体10内形成有风道,该壳体10具有连通所述风道的进风口121和出风口112;该固定套筒20连接于壳体10内,并位于风道内,固定套筒20内壁面设有弹性接触层;所述风机嵌设于所述固定套筒20内,并与弹性接触层抵接。如此,通过设置固定套筒20可对风机进行固定,防止风机工作时脱落,同时在固定套筒20内设置弹性接触层与风机进行抵接,从而在风机工作时弹性接触层吸收了由风机的高速运动引起的振动,进而减小了由风机产生的噪声,如此该固定套筒20既可以在固定风机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干发器100工作时的噪音,减小用户使用干发器100时被风机噪音所影响的程度,进而提高用户使用干发器100的舒适度。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图4及图6,所述固定套筒20包括弹性套件21和固定套件22,所述弹性套件21形成为所述弹性接触层,所述固定套件22套设于所述弹性套件21的外侧,所述固定套件22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10的内壁。具体地,该弹性套件21和固定套件22可以分体设置并通过套接的形式进行连接,从而方便后期的维修和更换,而该弹性套件21可以为硅胶或者橡胶等弹性材质,从而风机固定于弹性套件21内时,当风机工作,弹性套件21可以起到减振的作用,而该固定套件22可以为塑料等具有硬度的材质,从而固定套件22套设于弹性套件21后,可直接固定于壳体10内,保证较好的支撑稳定性,以保证风机安装后稳定性,避免风机脱落。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该弹性套件21和固定套件22还可以为一体结构,从而省去装配的过程,具体可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选择,在此不再阐述。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套件21包括抵持部211和连接部212,所述抵持部211与所述连接部212连接,所述弹性套件21套设固定于所述连接部212的外壁,且所述抵持部211朝向所述连接部212的表面与所述固定套件22的端面抵接。其中,该抵持部211和连接部212可为一体结构,可通过注塑一体成型,从而不仅省去了安装的过程,同时保证弹性套件21的强度,而通过使抵持部211朝向连接部212的表面与固定套件22的端面所抵接,从而使弹性套件21安装定位时更加方便准确,同时通过此抵接作用避免弹性套件21完全嵌入固定套件22内而无法脱出的情况发生,以保证弹性套件21和固定套件22的安装。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212朝向所述固定套件22的表面形成有多个凸点2121,多个所述凸点2121沿所述弹性套件21的周向间隔排布。具体地,通过设置多个凸点2121,可以使连接部212与固定套件22之间产生间隙,从而在风机工作产生振动时,产生噪音经过间隙时会扩散,从而减弱响度,同时由于凸点2121的设置使得弹性套件21更容易与固定套件22发生形变,进而进一步地对风机产生减振的作用。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4,所述壳体10包括主体11和手柄12,所述主体11具有所述出风口112,所述手柄12设有所述进风口121,所述主体11和所述手柄12连接,以使所述主体11和所述手柄12配合形成所述风道,所述固定套筒20连接于所述手柄12内。该主机可设有加热丝和控制电路等结构,而通过将进风口121设于手柄12处,将出风口112设于主机上,以保证干发器100里的风道的长度,从而使外界流体流入干发器100内后可持续较长时间便于加热。同时将风机设于手柄12内,有效降低主体11的重量,使用户握持手柄12时使干发器100整体更加稳定,便于干发器100的使用。而通过将固定套筒20设于手柄12处,进而风机也相对于设置于手柄12处,由此干发器100的重心位于手柄12,即用户握持手柄12时,干发器100不易晃动,因此保证干发器100的使用安全性。此外,该干发器100还可以包括第一过滤套筒80和第二过滤套筒90,第一过滤套筒80和第二过滤套筒90均开设有过滤孔,通过设置第二过滤套筒90与第一过滤套筒80配合从而形成多层过滤,提高过滤流体的效果,具体可为第一过滤套筒80固定于手柄12,并覆盖所述进风口121,第二过滤套筒90可通过螺钉或者卡扣等方式连接于手柄12,在第二过滤套筒90连接于手柄12时,由于第二过滤套筒90的内表面与第一过滤套筒80的外表面抵接,因此通过固定第二过滤套筒90可同时限位固定第一过滤套筒80,实现第一过滤套筒80和第二过滤套筒90同时固定,以此保证干发器100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12包括对称设置第一壳体122和第二壳体123,所述第一壳体122和所述第二壳体123可拆卸连接以夹持固定所述固定套筒20。具体地,该第一壳体122和第二壳体123可以均为弧形壳体10,通过两弧形壳体10的连接配合以使手柄12呈圆柱状,从而更便于用户的握持,而该第一壳体122和第二壳体123可通过卡扣或者螺钉等方式进行连接,方便安装和拆卸,同时在第一壳体122和第二壳体123连接时还可以对固定套筒20进行夹持固定,从而保证固定套筒20安装在手柄12内的稳定性。
可选地,在所述手柄12的延伸方向上,所述风机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手柄12的中心轴线重合。具体地,该手柄12的延伸方向可为手柄12的长度方向进行延伸,在使用干发器100的过程中,当风机转速超过50,000rpm时,如果风机与手柄12不同心,则会产生离心力。因此,当用户使用干发器100时,用户需要施加更大的力来克服马达的离心力。而通过风机的中心轴线与手柄12的中心轴线重合,因此可以减小由风机高速产生的离心力,以减小用户的手握住干发器100所需的力,进一步优化了用户握持手柄12时的手感。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4,所述干发器100还包括主控板(未图示)、电源线30以及导电金属片40,所述主控板设于所述主体11内,所述主控板与所述风机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线30连接于所述手柄12,并伸出所述手柄12外,所述导电金属片40固定于所述手柄12内,所述导电金属片40用于使所述主控板和所述电源线30电性导通。其中,该主控板可以为PCB电路板,从而可通过PCB电路板电性控制干发器100内的各电性元器件,该导电金属片40可一端与PCB电路板连接,另一端与电源线30连接,以实现PCB电路板和电源线30的电性导通。而当PCB电路板安装的位置与导电金属片40距离间隔较远时,还可通过设置一段较短的电线来使PCB电路板和导电金属片40电性导通,由于电线的柔性从而可变形的设置在壳体10内,进而适应PCB电路板和导电金属片40距离较远的情况。如此,通过设置导电金属片40实现电性导通,从而避免在手柄12内需要设置多根电缆线,从而不仅节省了干发器100壳体10内的布线空间,而且还可以使固定套筒20安装于手柄12内部的更加稳定,避免固定套筒20被电缆线缠绕阻碍的情况发生,进而可以相应减少干发器100的尺寸,提高用户握持干发器100的使用手感,其次当拆卸干发器100进行维修时,导电金属片40不容易影响到用户的维修操作,同时由于导电金属片40固定于手柄12内,具体可固定贴设于手柄12的内表面或者部分埋设于手柄12的内壁,因此在干发器100使用时导电金属片40不易晃动,进而提高了干发器100的使用性,当然导电金属片40还可以固定于固定套筒20的外侧,从而在安装固定套筒20时,可以同时固定导电金属片40,具体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选择。
进一步地,所述干发器100还包括操作开关50,所述操作开关50滑动设于所述手柄12,并位于所述主体11和所述导电金属片40之间,所述操作开关50通过滑动以使所述主控板与所述导电金属片40具有连通和断开的状态。其中,该操作开关50滑动设于手柄12中,具体该操作开关50可安装于第一壳体122的通孔处,且操作开关50的两端均为连接端,两连接端可相对手柄12进行移动,其中一连接端与主体11一直处于连接导通状态,而另一连接段与导电金属片40处于断开状态,而当用户想使用干发器100时,通过滑动该操作开关50以使操作开关50背离主体11的连接端与导电金属片40进行抵接,从而实现操作开关50与导电金属片40电性导通,进而使主体11和导电金属片40为连通的状态,以实现干发器100的正常工作,当操作开关50滑动到初始位置,此时操作开关50与导电金属片40脱离,从而使主体11和导电金属片40断开的状态,以停止干发器100的工作,如此用户通过滑动操作开关50即可控制干发器100的开启和关闭,较为便捷,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操作开关50与导电金属片40为一直抵接的状态,通过滑动操作开关50以实现操作开关50与主体11的抵接和脱离,以此也可以实现主体11与导电金属片40的连通状态和断开状态的切换,需要说明的是,该操作开关50还与主控板连接,从而该操作开关50还可以调节风速和温度等功能,具体可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选择,在此不再阐述。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5,所述干发器100还包括外壳60,所述外壳60套设固定于所述壳体10的外侧,并使所述壳体10外表面和所述外壳60内表面之间形成消音间隙70。具体地,通过使外壳60和壳体10之间形成消音间隙70,如此当风机工作时所产生的声响会依次经过壳体10,消音间隙70,外壳60,最后才传到外部环境中,此过程中产生的声响经过消音间隙70时会在空气中扩散,因此风机工作时所产生的声音的响度经消音间隙70后减弱,进而传递到外部环境的响度较小,如此可有效地降低干发器100工作时的噪音,减小用户使用干发器100时被风机噪音所影响的程度,进而提高用户使用干发器100的舒适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干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风道,所述壳体具有连通所述风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连接于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风道内,所述固定套筒内壁面设有弹性接触层;及
风机,所述风机嵌设于所述固定套筒内,并与所述弹性接触层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筒包括弹性套件和固定套件,所述弹性套件形成为所述弹性接触层,所述固定套件套设于所述弹性套件的外侧,所述固定套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内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套件包括抵持部和连接部,所述抵持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弹性套件套设固定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壁,且所述抵持部朝向所述连接部的表面与所述固定套件的端面抵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固定套件的表面形成有多个凸点,多个所述凸点沿所述弹性套件的周向间隔排布。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干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主体和手柄,所述主体具有所述出风口,所述手柄设有所述进风口,所述主体和所述手柄连接,以使所述主体和所述手柄配合形成所述风道,所述固定套筒连接于所述手柄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对称设置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以夹持固定所述固定套筒。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发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柄的延伸方向上,所述风机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手柄的中心轴线重合。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发器还包括主控板、电源线以及导电金属片,所述主控板设于所述主体内,所述主控板与所述风机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线连接于所述手柄,并伸出所述手柄外,所述导电金属片固定于所述手柄内,所述导电金属片用于使所述主控板和所述电源线电性导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干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发器还包括操作开关,所述操作开关滑动设于所述手柄,并位于所述主体和所述导电金属片之间,所述操作开关通过滑动以使所述主控板与所述导电金属片具有连通和断开的状态。
10.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干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发器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套设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并使所述壳体外表面和所述外壳内表面之间形成消音间隙。
CN202020310636.7U 2020-03-12 2020-03-12 干发器 Active CN2119329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10636.7U CN211932983U (zh) 2020-03-12 2020-03-12 干发器
JP2020058746A JP7190707B2 (ja) 2020-03-12 2020-03-27 ヘアドライヤー
US16/835,266 US11259615B2 (en) 2020-03-12 2020-03-30 Hair dryer
KR1020200039456A KR102339418B1 (ko) 2020-03-12 2020-03-31 헤어드라이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10636.7U CN211932983U (zh) 2020-03-12 2020-03-12 干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32983U true CN211932983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79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10636.7U Active CN211932983U (zh) 2020-03-12 2020-03-12 干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329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59615B2 (en) Hair dryer
US11253038B2 (en) Hair dryer
CN209235140U (zh) 一种电吹风
CN111184333A (zh) 干发器
CN210901818U (zh) 手持吹风机
CN112761981A (zh) 吹风结构及风扇
CN211932983U (zh) 干发器
US11653802B2 (en) Cleaner and method for setting cleaner
JP7190708B2 (ja) ヘアドライヤー
CN111227478A (zh) 干发器
CN211932981U (zh) 干发器
CN111248599A (zh) 吹风机
CN210726983U (zh) 手持式吹风机及消音支撑件
CN210184822U (zh) 电吹风
CN211932989U (zh) 吹风机
CN213664089U (zh) 一种便携式吹风机
CN215456019U (zh) 便携式吹风机
CN210726982U (zh) 手持吹风设备
CN214742192U (zh) 挂脖风扇
CN112826203A (zh) 一种电吹风
CN210581451U (zh) 手持吹风设备
CN212280313U (zh) 干发器
CN111345566B (zh) 干发器
CN221012301U (zh) 一种平面磁吸式进风网结构
CN213696027U (zh) 吹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