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28731U - 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及监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及监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28731U
CN211928731U CN202020858258.6U CN202020858258U CN211928731U CN 211928731 U CN211928731 U CN 211928731U CN 202020858258 U CN202020858258 U CN 202020858258U CN 211928731 U CN211928731 U CN 2119287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n
saving
labor
main driving
passive wire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5825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远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ibail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ibail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ibail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ibail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5825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287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287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287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及监控系统,适于监控一设备的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包括一主驱动件和一传感器主体,其中所述传感器主体包括一被驱动件、联动于所述被驱动件的一发电装置以及电连接于所述发电装置的一信号发射模块,其中当所述设备被打开或关闭而使得所述主驱动件和所述被驱动件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时,所述被驱动件被所述主驱动件联动而联动驱动所述发电装置产生电能,从而供所述信号发射模块以无电池的方式发射一无线信号,则所述无线信号为对应于所述设备的所述打开状态或所述关闭状态的反馈。

Description

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及监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及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安全保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确保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人们通常在门、窗、抽屉以及保险柜等具有一定移动位移的设备上装有一些传感器,以用于检测是否有非法进入者。传统传感器可由市电或电池供电,由市电供电的传统传感器因无需更换电池而具有能够长时间工作的优势,并且能够避免由于电池没电或者忘换电池所导致的传统传感器失灵的情况的产生。但是由市电供电的传统传感器需要布线,因此安装比较麻烦,并且由市电供电的传统传感器需要在门窗等移动设备安装前或安装的同时进行布线,因此不便于被安装于现有门窗。然而,由电池供电的传统传感器由于无需布线,因此安装比较方便,所以不受门窗安装的时间的限制,换句话说,由电池供电的传统传感器可以被安装于现有门窗。但是电池的寿命有限,由电池供电的传统传感器需要频繁地更换电池,如果忘记更换电池则会失去防护作用,另外,由电池供电的传统传感器在长时间使用后必会造成大量废弃电池,因此不利于环保。
值得一提的是,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自发电的无线门磁,如申请号为201510926216.5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自发电传感器及自发电监控装置,所述非接触式自发电传感器包括触发模块、发电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其中所述发电模块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并包括触发响应模块和发电主体,其中当所述触发模块接近或远离所述触发响应模块时,两者产生相互吸引或排斥力,所述触发响应模块发生运动并带动所述发电主体发电,从而所述发电主体为所述信号处理模块提供信号处理时所需要的电能。进一步地,其中所述触发响应模块包括弹性结构、往复运动块和弹片,其中所述弹性结构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所述往复运动块,其中所述弹片的一端与所述往复运动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发电主体连接,其中所述往复运动块和所述触发模块之间会产生磁吸引力或排斥力,所述往复运动块在所述触发模块和所述弹性结构的共同作用下往复运动,并带动所述弹片运动,其中在初始位置时,所述弹性结构处于微拉伸或者压缩状态致使所述弹片处于微变形的状态。因此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所述非接触式自发电传感器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弹性结构处于储蓄势能的状态,并当所述触发模块被移动时,所述弹性结构释放所储存的势能,从而会脱离所述初始位置,则所述非接触式自发电传感器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直至所述触发模块被移动至与所述触发响应模块完全脱离的状态时,所述弹性结构和所述触发响应模块才被切换至稳定的状态,因此所述非接触式自发电传感器在所述初始位置时处于单稳态的状态,也就是说所述非接触式自发电传感器采用单稳态方式工作,其可靠性比较低。另外,由于所述弹性结构的存在,所述触发模块需对所述触发响应模块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和排斥力,才能够使得所述发电主体被所述触发响应模块带动而产生电能,也就是说,所述触发模块和所述触发响应模块之间需要比较接近才能够满足所述触发模块能够带动所述触发响应模块移动,换句话说,所述触发模块和所述触发响应模块之间的触发距离需要很小才能够实现所述非接触式自发垫传感器的自发电过程,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考虑所述触发模块和所述触发响应模块之间的触发距离来装配所述非接触式自发电传感器,然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门窗有各种各样的设计形态,有的窗户玻璃离窗户框较远,如果所述触发模块和所述触发响应模块之间的距离必须很近的话,所述非接触式自发电传感器的适用性就比较低,难以被广泛地普及应用。
总的来讲,市电供电式传统传感器需要布线且结构比较复杂,电池供电式传统传感器不利于环保,虽然所述非接触式自发电传感器能够自供电工作,但是其可靠性比较差,结构比较复杂,相对地成本较高,并且受所述触发模块和所述触发响应模块之间触发距离的限制,所述非接触式自发电传感器的安装具有局限性,即所述非接触式自发电传感器的适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是,提供一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及监控系统,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适于被安装于门、窗、抽屉以及保险柜等具有移动位移的设备,并且能够将所述设备被打开或关闭时所产生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从而能够以无电池的方式发射一无线信号,进而能够依所述无线信号反馈所述设备的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及监控系统,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能够在所述设备被打开或关闭的同时被驱动产生电能,因此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的自发电过程符合所述设备的传统打开或关闭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及监控系统,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在所述设备被打开或关闭的同时被驱动产生电能,则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具有响应迅速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及监控系统,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包括一主驱动件和一传感器主体,其中所述设备包括两设备本体,当所述设备被打开或关闭而使得两所述设备本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时,所述主驱动件联动驱动所述传感器主体产生电能和以无电池的方式发射所述无线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及监控系统,其中所述传感器主体包括一被驱动件、联动于所述被驱动件的一发电装置以及电连接于所述发电装置的一信号发射模块,如此以在所述主驱动件被设置于一所述设备本体和所述被驱动件被设置于另一所述设备本体的相应位置时,当两所述设备本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时,形成所述主驱动件和所述被驱动件之间相对运动的状态,并形成所述被驱动件被所述主驱动件联动移动的状态,从而所述发电装置被所述被驱动件联动驱动而产生电能,进而供所述信号发射模块以无电池的方式发射一无线信号,则所述无线信号为对应于所述设备的所述打开状态或所述关闭状态的反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及监控系统,其中所述主驱动件和所述被驱动件可被设置为磁铁和磁铁或磁铁和金属的组合,其中通过磁铁和磁铁之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或磁铁对金属的吸引力实现所述被驱动件被所述主驱动件联动的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及监控系统,其中所述发电装置包括一磁组和一线圈组,其中当所述主驱动件联动驱动所述被驱动件时,所述磁组和所述线圈组之间产生相对运动而于所述线圈组产生感应电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及监控系统,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进一步包括一省力件和一枢转支点,其中所述省力件被耦合于所述发电装置,其中所述被驱动件被设置于所述省力件,其中当所述主驱动件联动驱动所述被驱动件移动时,所述省力件被所述被驱动件带动而沿所述枢转支点产生摆动,并基于杠杆原理地联动驱动所述发电装置产生电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及监控系统,其中所述省力件基于杠杆原理地联动驱动所述发电装置产生电能,因此仅需较小的力即可驱动所述发电装置产生电能,如此有利于增大所述主驱动件和所述被驱动件之间的联动距离,有利于提高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及监控系统,其中所述被驱动件至所述枢转支点之间的距离被设置为满足所述省力件被所述被驱动件联动摆动的角度小于等于20°,因此所述被驱动件能够省力地联动驱动所述发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及监控系统,其中仅需较小的力即可使得所述发电装置产生电能,有利于增大所述主驱动件对所述被驱动件之间的联动距离,则有利于提高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及监控系统,其中所述省力件沿所述枢转支点以小于或等于20°的角度发生枢转,因此所述省力件所需的摆动空间较小,有利于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被小型化设置,从而有利于保持门窗的美观性和有利于实现安防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及监控系统,其中所述省力件包括一枢转部和延伸自所述枢转部的一驱动部,其中所述被驱动件被设置于所述驱动部,其中当所述被驱动件带动所述驱动部移动时,所述枢转部沿所述枢转支点发生枢转而联动驱动所述发电装置产生电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及监控系统,其中所述省力件的所述驱动部的长度被设置为大于所述枢转部的长度,则所述省力件能够基于杠杆原理地联动驱动所述发电装置产生电能,即所述主驱动件能够省力地联动驱动所述发电装置产生电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及监控系统,其中所述省力件靠近所述被驱动件的一端被悬空设置,有利于减小阻力,从而便于所述主驱动件仅需较小的驱动例即可驱动所述省力件摆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及监控系统,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采用双稳态方式工作,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及监控系统,由于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采用双稳态方式工作,因而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工作更加灵敏可靠,所述发电装置的所述磁组的体积可以被小型化设置,相对地成本更加低廉,有利于被普及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及监控系统,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结构简单,方便实现,成本较低,有利于被推广应用,具有广泛的经济前景。
为实现以上至少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适于被安装于一设备,其中所述设备具有两设备本体,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能够基于两所述设备本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反馈所述设备的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包括一省力件、耦合于所述省力件的一发电装置以及电连接于所述发电装置的一信号发射模块,其中所述省力件包括一驱动部和延伸自所述驱动部的一枢转部,其中所述枢转部的长度被设置为大于所述驱动部的长度,则当两所述设备本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而驱动所述省力件摆动时,基于杠杆原理,所述省力件能够省力地联动驱动所述发电装置产生电能,从而所述发电装置能够供所述信号发射模块以无电池的方式发射一无线信号,则所述无线信号为对应于所述设备的所述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的反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进一步包括一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传感器主体,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一第一壳体和一第二壳体,其中所述传感器主体包括所述省力件、所述发电装置以及所述信号发射模块并被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其中所述省力件被联动于所述第一壳体,如此以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分别被设置于对应的所述设备本体时,当两所述设备本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而形成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省力件之间相对运动的状态时,所述省力件被所述第一壳体联动摆动并基于杠杆原理驱动所述发电装置产生电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省力件相碰触的面被设置为弧形面、扇形面、平面以及斜面中的任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进一步包括一主驱动件和一传感器主体,其中所述传感器主体包括所述省力件、所述发电装置以及所述信号发射模块,其中所述省力件被联动于所述主驱动件,如此以当所述主驱动件和所述传感器主体分别被设置于对应的所述设备本体时,当两所述设备本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而形成所述省力件和所述主驱动件之间相对运动的状态时,所述省力件被所述主驱动件联动摆动并基于杠杆原理驱动所述发电装置产生电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传感器主体进一步包括一被驱动件,其中所述被驱动件被设置于所述省力件以能够联动于所述省力件,其中所述被驱动件被联动于所述主驱动件以形成所述省力件被联动于所述主驱动件的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省力件具有一枢转支点,其中所述被驱动件至所述枢转支点之间的距离被设置为满足所述省力件被所述被驱动件联动摆动的角度小于等于2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被驱动件至所述枢转支点的距离被设置为大于所述发电装置至所述枢转支点的距离,则所述省力件能够基于杠杆原理省力地联动驱动所述发电装置产生电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被驱动件被设置为一磁铁或一金属并处于可自由被联动的状态,以能够被所述主驱动件省力地联动驱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进一步包括一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一第一壳体和一第二壳体,其中所述主驱动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其中所述传感器主体被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其中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被分设于两所述设备本体并在两所述设备本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时,形成所述主驱动件和所述被驱动件之间相对运动的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发电装置包括一作动件,其中所述作动件被耦合于所述省力件而形成所述发电装置被耦合于所述省力件的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发电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磁组和一线圈组,其中所述磁组包括两导磁件和设置于两所述导磁件之间的一永磁体,其中两所述导磁件之间形成一磁间隙,其中所述线圈组包括一铁芯和环绕于所述铁芯的一线圈,其中所述铁芯的一端被设置于所述磁间隙,其中所述铁芯的另一端被连接于所述作动件,其中当所述省力件联动驱动所述作动件时,所述作动件带动所述铁芯摆动而交替地接触两所述导磁件,从而于所述线圈产生感应电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发电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磁组和一线圈组,其中所述作动件被连接于所述磁组,其中当所述省力件联动驱动所述作动件时,所述作动件联动所述磁组移动而使得所述磁组和所述线圈组之间产生相对运动,进而于所述线圈组产生感应电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磁组包括两导磁件和设置于两所述导磁件之间的一永磁体,其中两所述导磁件之间形成一磁间隙,其中所述线圈组包括一线圈支架、一铁芯以及一线圈,其中所述铁芯被设置于所述线圈支架且一端被设置于所述磁间隙,其中所述线圈环绕于所述线圈支架,其中所述发电装置进一步包括一摆臂,其中所述摆臂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磁组和所述线圈组,其中当所述磁组被所述作动件联动驱动时,所述磁组和所述摆臂沿所述线圈组发生枢转运动而使得所述线圈组的所述铁芯于所述磁间隙交替地接触于两所述导磁件,从而于所述线圈产生感应电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进一步包括一复位件,其中所述复位件被设置于所述省力件之下,以当所述省力件被联动摆动时,所述复位件被所述省力件抵压而储蓄势能,进而当联动驱动所述省力件的作用力消失时,所述复位件释放势能而使得所述省力件回复至原位。
本实用新型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适于被安装于一设备,其中所述设备具有两设备本体,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能够基于两所述设备本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反馈所述设备的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包括:
一主驱动件;和
一传感器主体,其中所述传感器主体包括一被驱动件、一省力件、一发电装置以及电连接于所述发电装置的一信号发射模块,其中所述省力件被耦合于所述发电装置并具有一枢转支点,其中所述被驱动件被设置于所述省力件并被设置为能够于所述被驱动件与所述主驱动件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时被所述主驱动件联动移动,如此以在所述主驱动件被设置于一所述设备本体和所述被驱动件被设置于另一所述设备本体的相应位置时,当两所述设备本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时,形成所述主驱动件和所述被驱动件之间相对运动的状态,并形成所述被驱动件被所述主驱动件联动移动的状态,从而所述省力件被所述被驱动件带动而沿所述枢转支点产生摆动,并基于杠杆原理地联动驱动所述发电装置产生电能,进而能够供所述信号发射模块以无电池的方式发射一无线信号,则所述无线信号为对应于所述设备的所述打开状态或所述关闭状态的反馈。
本实用新型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监控系统,适于监控一设备的两设备本体之间的相对运动,以基于两所述设备本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反馈所述设备的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包括:
一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和
至少一监控设备,其中所述监控设备可通信连接于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其中当所述设备的两所述设备本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时,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被驱动产生电能并发射一无线信号至所述监控设备,则所述无线信号为对应于所述设备的所述打开状态或所述关闭状态的反馈,其中所述监控设备基于所述无线信号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监控设备包括至少一警报器,其中所述警报器包括声音、视频、闪灯警报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监控设备包括至少一移动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移动终端设备为手机、电脑、电视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实用新型在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监控方法,用于监控一设备的两设备本体之间的相对运动,以基于所述设备的两所述设备本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反馈所述设备的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包括以下步骤:
(a)基于所述设备的两所述设备本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驱动一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的一发电装置产生电能;和
(b)藉由所述发电装置的电能供应,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的一信号发射模块发射一无线信号,则所述无线信号为对应于所述设备的所述打开状态和所述关闭状态的反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进一步包括一主驱动件和一传感器主体,其中所述传感器主体包括联动于所述主驱动件的一被驱动件、所述发电装置以及所述信号发射模块,其中所述发电装置包括一磁组和一线圈组,其中所述步骤(a)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a1)基于所述设备的两所述设备本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形成所述主驱动件和所述被驱动件之间相对运动的状态,并形成所述主驱动件联动所述被驱动件移动的状态;
(a2)藉由所述主驱动件对所述被驱动件的联动移动,形成所述发电装置的所述磁组和所述线圈组之间相对运动的状态,从而于所述线圈组产生感应电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传感器主体进一步包括一省力件,其中所述省力件具有一枢转支点,其中所述省力件被耦合于所述发电装置和所述被驱动件,其中在所述步骤(a2)中,所述被驱动件带动所述省力件沿所述枢转支点发生枢转运动而形成所述磁组和所述线圈组之间相对运动的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被驱动件至所述枢转支点之间的距离被设置满足所述省力件被所述被驱动件联动摆动的角度小于等于2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磁组包括两导磁件和设置于两所述导磁件之间的一永磁体,两所述导磁件之间形成一磁间隙,其中所述线圈组包括一铁芯和环绕于所述铁芯的一线圈,其中所述铁芯的一端位于所述磁间隙,其中所述步骤(a2)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a21)藉由所述主驱动件对所述被驱动件件的联动移动,形成所述磁组和所述线圈组之间相对运动的状态,从而形成所述铁芯于所述磁间隙交替地接触两所述导磁件的状态,进而于所述线圈产生感应电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发电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作动件,其中所述作动件被耦合于所述铁芯和所述省力件,其中在所述步骤(a21)中,当所述被驱动件带动所述省力件移动时,所述省力件联动所述作动件移动,从而所述作动件带动所述铁芯于所述磁间隙摆动而交替地接触于两所述导磁件,从而于所述线圈产生感应电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发电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作动件和一摆臂,其中所述作动件被耦合于所述磁组和所述省力件,其中所述省力件包括一驱动部和延伸自所述驱动部的一枢转部且所述驱动部的长度被设置为大于所述枢转部的长度,其中所述被驱动件被设置于所述驱动部,其中所述摆臂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磁组和所述线圈组,其中所述线圈组进一步包括一线圈支架,其中所述铁芯被设置于所述线圈支架,其中所述线圈环绕于所述线圈支架,其中所述线圈支架被设置有至少一摆动支点,其中在所述步骤(a2)中,当所述被驱动件被所述主驱动件联动驱动而带动所述驱动部移动时,其中基于杠杆原理,所述枢转部联动驱动所述作动件摆动,从而驱动所述磁组和所述摆臂沿所述线圈组发生枢转运动,进而使得所述线圈组的所述铁芯以所述摆动支点摆动而交替地接触于两所述导磁件,从而于所述线圈产生感应电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进一步包括一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一第一壳体和一第二壳体,其中所述主驱动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其中所述被驱动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其中在所述步骤(a1)中,当所述第一壳体被设置于一所述设备本体和所述二壳体被设置于另一所述设备本体且两所述设备本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时,形成所述主驱动件和所述被驱动件之间相对运动的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主驱动件和所述被驱动件为磁铁和磁铁或磁铁和金属的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监控方法进一步包括一步骤:(c)基于所述无线信号,控制至少一监控设备的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监控设备包括至少一警报器和/或至少一移动终端设备。
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的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的部分爆炸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的爆炸图。
图4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的使用示意图。
图4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的使用示意图。
图5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5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5C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的一实用新型装置的爆炸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的部分爆炸图。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的爆炸图。
图10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10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10C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1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的一实用新型装置的爆炸图。
图1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的部分爆炸图。
图1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的爆炸图。
图15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15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15C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1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的一发电装置的部分爆炸图。
图1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优选实施例的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的部分爆炸图。
图1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一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2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监控系统的使用示意图。
图2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监控系统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形变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竖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考说明书附图之图1至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一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被阐明,如图1至图3所示,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适于被安装于一设备,其中所述设备具有两设备本体,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能够基于两所述设备本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反馈所述设备的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包括一主驱动件20和一传感器本体30,其中所述传感器本体30包括一被驱动件31、联动于所述被驱动件31的一发电装置32以及电连接于所述发电装置32的一信号发射模块33,其中所述被驱动件31被设置为能够于所述被驱动件31与所述主驱动件20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时被所述主驱动件20联动移动,如此以在所述主驱动件20被设置于一所述设备本体和所述被驱动件31被设置于另一所述设备本体的相应位置时,当两所述设备本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时,形成所述主驱动件20和所述被驱动件31之间相对运动的状态,并形成所述被驱动件31被所述主驱动件20联动移动的状态,从而所述发电装置32被所述被驱动件31联动驱动而产生电能,进而供所述信号发射模块33以无电池的方式发射一无线信号,则所述无线信号为对应于所述设备的所述打开状态或所述关闭状态的反馈。
特别地,其中所述主驱动件20和所述被驱动件31可以为磁铁和磁铁或磁铁和金属的组合,以此在所述主驱动件20和所述被驱动件31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时,所述主驱动件20能够对所述被驱动件31有一定的作用力而使得所述被驱动件31被所述主驱动件20联动移动。应该理解的是,其中所述主驱动件20对所述被驱动件31的作用力可以为吸引力也可以为排斥力,也就是说,所述主驱动件20和所述被驱动件31可以为磁性相异的两磁铁或磁铁和金属的组合,也可以为磁性相同的两磁铁,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换句话说,其中所述被驱动件31可以被设置为一磁铁或一金属并处于可自由被联动的状态,如此在两所述设备本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而使得所述主驱动件20和所述被驱动件31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时,所述被驱动件31能够被所述主驱动件20省力地联动驱动。可以理解的是,与现有的无线门磁不同的是,其中所述被驱动件31不受弹簧的束缚而处于一种可自由被联动的状态,因此所述主驱动件20仅需较小的力则可联动驱动所述被驱动件31。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包括一壳体10,其中所述壳体10包括一第一壳体11和一第二壳体12,其中所述主驱动件20和所述传感器主体30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其中当所述第一壳体11被设置于一所述设备本体和所述第二壳体12被设置于另一所述设备本体时,当两所述设备本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时,形成所述主驱动件20和所述被驱动件31之间相对运动的状态,从而形成所述被驱动件31被所述主驱动件20联动移动的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第一壳体11被设置有一安装槽111以供容纳所述主驱动件20,其中所述第一壳体11被设置有一穿孔110以供所述第一壳体11被安装于所述设备本体。
应该理解的是,其中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可以分别通过粘贴、固定件连接中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设备的所述设备本体,以能够便于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的应用。
还应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主驱动件20和所述传感器主体30也可以直接通过粘接或者磁吸的方式被分别安装于所述设备的所述设备本体,也就是说,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也可以不包括所述壳体10,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第二壳体12包括一上壳体121和与所述上壳体121相适配的一下壳体122,其中所述上壳体121和所述下壳体122之间形成一容纳腔120以供容纳所述被驱动件31、所述发电装置32以及所述信号发射模块33。
可以理解的是,其中所述设备可以为具有一定移动位移距离的设备,如门、窗、抽屉以及保险柜等,也就是说,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可以被应用于安防领域,用于监测所述设备是否被非法打开,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也可以用于监测所述设备的位移距离,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对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的应用不作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4A和图4B所示,以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被应用于门的应用场景为例对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的结构进行阐明。
具体地,如图4A和图4B所示,其中所述设备被实施为一门,则所述设备的两所述设备本体为对应一门框和一门板,其中当所述主驱动件20被设置于一所述设备本体,例如被设置于所述门框时,和所述被驱动件31被设置于另一所述设备本体的相应位置时,例如所述门板时,当所述门框和所述门板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时,即所述门被打开时,所述门框和所述门板之间产生相对运动而形成所述主驱动件20和所述被驱动件31之间相对运动的状态,从而形成所述被驱动件31被所述主驱动件20联动移动的状态。
也就是说,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能够在所述设备被打开或关闭的同时被驱动产生电能,因此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的自发电过程符合所述设备的传统打开或关闭的操作,也就是说,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在所述设备被打开或关闭的同时被驱动产生电能并发射所述无线信号,则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能够在所述设备被打开或关闭的同时迅速反馈所述设备的所述打开状态或所述关闭状态,因此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具有响应迅速的优点,有利于实现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被应用于安防领域的应用。
换句话说,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能够基于所述设备的被打开动作或被关闭动作被驱动产生电能并发射所述无线信号,或者可以理解为,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能够基于两所述设备本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反馈所述设备的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
进一步地,如图5A至图7所示,其中所述发电装置32进一步包括一省力件34,其中所述省力件34被耦合于所述被驱动件31和所述发电装置32,其中当所述主驱动件20联动驱动所述被驱动件31移动时,所述被驱动件31带动所述省力件34移动而联动驱动所述发电装置32产生电能。
可以理解的是,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采用双稳态的方式进行工作,因此更加可靠和稳定。如图5A所示,其中在一第一稳态位置,所述主驱动件20被设置于一所述设备本体和所述传感器主体30被设置于另一所述设备本体的相应位置,且所述主驱动件20和所述被驱动件31之间保持稳定的状态;其中在所述设备被打开时,即所述设备的两所述设备本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时,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如此则使得所述主驱动件20和所述被驱动件31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从而形成所述被驱动件31被所述主驱动件20联动移动的状态,进而所述被驱动件31联动所述省力件34产生摆动,从而所述省力件34联动所述发电装置32产生电能,进而所述发电装置32供电给所述信号发射模块33以供所述信号发射模块33发射所述无线信号,则所述无线信号对应反馈所述设备的所述打开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其中当两所述设备本体之间达到一定的位移距离时,即所述主驱动件20联动所述被驱动件31而使得所述省力件34摆动至一定角度后,所述主驱动件20对所述被驱动件31的作用力消失,则所述被驱动件31被联动至一定的位置后不再产生移动,即所述省力件34被所述被驱动件31联动而枢转摆动至一定的角度后达到一第二稳态位置,如图5B所示。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当所述设备被关闭而使得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再次产生相对运动时,即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相对靠近时,所述被驱动件31和所述主驱动件20之间也相互逐渐靠近,则所述被驱动件31再次被所述主驱动件20联动移动而使得所述省力件34向相反方向发生枢转摆动,从而再次驱动所述发电装置32产生电能以供所述信号发射模块34再次发射所述无线信号,则所述无线信号为对应于所述设备的所述关闭状态的反馈,其中当所述主驱动件20和所述被驱动件31回复至初始的对应位置时,即所述主驱动件20联动所述被驱动件31而使得所述省力件34反方向摆动至一定角度后,所述主驱动件20和所述被驱动件31的位置回复至所述第一稳态位置,如图5C所示。
特别地,其中所述省力件34基于杠杆原理地联动驱动所述发电装置32产生电能,即所述主驱动件20能够省力地联动驱动所述发电装置32产生电能。
具体地,其中所述发电装置32进一步包括一磁组321和一线圈组322,其中所述磁组321包括两导磁件3211和设置于两所述导磁件3211之间的一永磁体3212,其中两所述导磁件3211之间形成一磁间隙3210,其中所述线圈组322包括一铁芯3221和环绕于所述铁芯3221的一线圈3222,其中所述铁芯3221的一端被设置于所述磁间隙3210,其中所述铁芯3221的另一端被连接于所述省力件34,其中当所述省力件34联动驱动所述铁芯3221摆动时,所述铁芯3221交替地接触于两所述导磁件3211,从而于所述线圈3222产生感应电流。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线圈组322进一步包括一线圈支架3223,其中所述铁芯3221被设置于所述线圈支架3223,其中所述线圈3222被环绕于所述线圈支架3223而形成所述线圈3222被环绕于所述铁芯3221的状态。
更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线圈支架3223形成有一摆动支点3224,其中当所述铁芯3221被所述省力件34联动驱动时,所述铁芯3221沿所述摆动支点3224发生摆动。
特别地,如图6所示,其中所述被驱动件31至所述摆动支点3224的距离L1被设置为大于所述省力件34至所述摆动支点3224的距离L2,则所述省力件34能够基于杠杆原理地联动驱动所述发电装置32产生电能,以此所述主驱动件20能够省力地联动驱动所述发电装置32产生电能,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仅需较小的力则可以实现发电并发射所述无线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基于杠杆原理,其中所述被驱动件31至所述摆动支点3224的距离L1对应于一省力臂,其中所述省力件34至所述摆动支点3224的距离L2对应于一阻力臂,其中所述省力臂的长度大于所述阻力臂的长度,有利于所述被驱动件31能够省力地联动驱动所述省力件34摆动,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一优选实施例中,其中所述主驱动件20仅需较小的作用力则可以联动所述被驱动件31和所述省力件34移动,即所述主驱动件20仅需较小的力则可以联动驱动所述发电装置32产生电能。
特别地,其中所述被驱动件31至所述摆动支点3224之间的距离被设置为满足所述省力件34被所述被驱动件31联动摆动的角度a小于等于20°
还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被驱动件31相对于所述主驱动件20被移动的过程中,随着所述主驱动件20和所述被驱动件31之间位移距离的增大,所述主驱动件20对所述被驱动件31的作用力越弱,也就是说,所述主驱动件20对所述被驱动件31的联动距离是有限的,因此当所述主驱动件20仅需较小的力可以驱动所述被驱动件31移动时,相对地所述主驱动件20对所述被驱动件31的有效联动距离也相对较大。换句话说,所述省力件34的设置使得所述主驱动件20和所述被驱动件31之间的所述联动距离被增大,有利于增大所述主驱动件20和所述被驱动件31之间的安装距离,因此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的安装能够不受各种门窗的所述设备本体和所述设备本体之间的距离的限制,有利于提高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的适用性。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磁组321的各所述导磁件3211的两端弯折延伸形成有两弯折端3213,其中两所述导磁件3211被相对地设置并于对应的两所述弯折端3213之间形成所述磁间隙3210。
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发电装置32进一步包括两夹持件324,其中两所述夹持件324夹持两所述导磁件3211,从而固定两所述导磁件3211并使得两所述夹持件324和两所述导磁件3211之间形成一导磁腔。
可以理解的是,其中两所述导磁件3211覆盖于所述线圈支架3223的两侧,并经由两所述夹持件324的夹持固定,形成所述线圈3222、所述线圈支架3223以及所述铁芯3221被设置于所述导磁腔的状态,其中当所述铁芯3221被所述省力件34联动摆动时,所述铁芯3221以所述线圈支架3223的所述摆动支点3224摆动而切割所述磁组321的磁感线,从而于所述线圈3222产生感应电流。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线圈3222经两引线柱引出线后电连接于所述信号发射模块33,则当所述线圈3222产生感应电流时,所述信号发射模块33的电路被接通而能够发射所述无线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其中所述信号发射模块33可以被设置为一电路板。
还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也可以进一步包括一复位件,其中所述复位件被设置于所述省力件34之下,以当所述省力件34被所述被驱动件31联动向下移动时,所述复位件被抵压而储蓄势能,进而当所述主驱动件20对所述被驱动件31的作用力消失时,所述复位件释放势能而使得所述省力件34回复至原位,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一优选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省力件34一体形成于所述发电装置32。
应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发电装置32也可以被设置为电磁感应发电机或压电陶瓷发电机,其中所述发电装置32的具体结构不能够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这一优选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通过磁力驱动的方式驱动所述省力件34摆动而联动驱动所述发电装置32产生电能,特别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也可以通过机械碰触式的驱动方式驱动所述省力件34摆动,例如通过任一所述设备本体驱动所述省力件34摆动,或者通过所述第一壳体11驱动所述省力件34摆动,示例地,其中所述省力件34、所述发电装置32以及所述信号发射模块33被设置于一所述设备本体,其中在两所述设备本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时,另一所述设备本体与所述省力件34相机械碰触而驱动所述省力件34摆动,从而所述省力件34基于杠杆原理地联动驱动所述发电装置32产生电能,其中该另一所述设备本体可以但不限于为门框、窗框、抽屉框、门板、抽屉门,值得一提的是,其中该另一所述设备本体的与所述省力件34相接触的面可以但不限于被设置为弧形面、扇形面、平面以及斜面,以此能够减小机械碰触的阻力,有利于该另一所述设备本体能够省力地驱动所述省力件34摆动。示例地,其中所述省力件34、所述发电装置32以及所述信号发射模块33被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12并被设置于一所述设备本体,其中所述第一壳体11被设置于另一所述设备本体的相应位置,其中在两所述设备本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时,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省力件34相机械碰触而驱动所述省力件34摆动,从而所述省力件34基于杠杆原理地联动驱动所述发电装置32产生电能。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与所述省力件34相机械碰触的面可以但不限于被设置为弧形面、扇形面、平面以及斜面。
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在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100包括所述省力件34、耦合于所述省力件34的所述发电装置32以及电连接于所述发电装置32的所述信号发射模块33,其中所述省力件34,其中当两所述设备本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而驱动所述省力件34摆动时,所述省力件34能够基于杠杆原理地联动驱动所述发电装置32产生电能,从而所述发电装置32能够供所述信号发射模块33以无电池的方式发射一无线信号,则所述无线信号为对应于所述设备的所述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的反馈。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可以不设置有所述主驱动件20和所述被驱动件31,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参考说明书附图之图8至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一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A被阐明,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A适于被安装于一设备,其中所述设备具有两设备本体,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A能够基于两所述设备本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反馈所述设备的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A包括一主驱动件20A和一传感器本体30A,其中所述传感器本体30A包括一被驱动件31A、联动于所述被驱动件31A的一发电装置32A以及电连接于所述发电装置32A的一信号发射模块33A,其中所述被驱动件31A被设置为能够于所述被驱动件31A与所述主驱动件20A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时被所述主驱动件20A联动移动,如此以在所述主驱动件20A被设置于一所述设备本体和所述被驱动件31A被设置于另一所述设备本体的相应位置时,当两所述设备本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时,形成所述主驱动件20A和所述被驱动件31A之间相对运动的状态,并形成所述被驱动件31A被所述主驱动件20A联动移动的状态,从而所述发电装置32A被所述被驱动件31A联动驱动而产生电能,进而供所述信号发射模块33A以无电池的方式发射一无线信号,则所述无线信号为对应于所述设备的所述打开状态或所述关闭状态的反馈。
特别地,其中所述主驱动件20A和所述被驱动件31A可以为磁铁和磁铁或磁铁和金属的组合,以此在所述主驱动件20A和所述被驱动件31A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时,所述主驱动件20A能够对所述被驱动件31A有一定的作用力而使得所述被驱动件31A被所述主驱动件20A联动移动,应该理解的是,其中所述主驱动件20A对所述被驱动件31A的作用力可以为吸引力也可以为排斥力,也就是说,所述主驱动件20A和所述被驱动件31A可以为磁性相异的两磁铁或磁铁和金属的组合,也可以为磁性相同的两磁铁,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A包括一壳体10A,其中所述壳体10A包括一第一壳体11A和一第二壳体12A,其中所述主驱动件20A和所述传感器主体30A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A和所述第二壳体12A,其中当所述第一壳体11A被设置于一所述设备本体和所述第二壳体12A被设置于另一所述设备本体的相应位置时,当两所述设备本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时,形成所述主驱动件20A和所述被驱动件31A之间相对运动的状态,从而形成所述被驱动件31A被所述主驱动件20A联动移动的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第一壳体11A被设置有一安装槽111A以供容纳所述主驱动件20A,其中所述第一壳体11A被设置有一穿孔110A以供所述第一壳体11A被安装于所述设备本体。
应该理解的是,其中所述第一壳体11A和所述第二壳体12A可以通过粘贴、固定件连接中的方式被分别安装于所述设备的所述设备本体和所述设备本体,以能够便于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A的应用。
还应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主驱动件20A和所述传感器主体30A也可以直接通过粘接或者磁吸的方式被分别安装于所述设备的所述设备本体,也就是说,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A也可以不包括所述壳体10A,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第二壳体12A包括一上壳体121A和与所述上壳体121A相适配的一下壳体122A,其中所述上壳体121A和所述下壳体122A之间形成一容纳腔120A以供容纳所述被驱动件31A、所述发电装置32A以及所述信号发射模块33A。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传感器主体30A进一步包括一省力件34A,其中所述省力件34A被耦合于所述发电装置32A并具有一枢转支点340A,其中所述被驱动件31A被设置于所述省力件34A,其中当所述主驱动件20A联动驱动所述被驱动件31A移动时,所述省力件34A被所述被驱动件31A带动而沿所述枢转支点340A产生转动,并基于杠杆原理地联动驱动所述发电装置32A产生电能。
特别地,其中所述被驱动件31A至所述枢转支点340A之间的距离被设置为满足所述省力件34A被所述被驱动件31A联动摆动的角度a小于等于20°。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发电装置32A包括一作动件323A,其中所述作动件323A被耦合于所述省力件34A而形成所述发电装置32A被耦合于所述省力件34A的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作动件323A可以被设置由金属或塑料制成,其作用是将机械力传导至所述发电装置32A,并且具有加速和平衡所述省力件34A对所述发电装置32A输入驱动力的作用,其中所述作动件323A可以但不限于被设置为“T”结构或“H”形结构,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对所述作动件323A的形状不作限制。
更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省力件34A包括一驱动部341A和延伸自所述驱动部341A的一枢转部342A,其中所述被驱动件31A被设置于所述驱动部341A,则当所述被驱动件31A被所述主驱动件20A联动驱动而带动所述驱动部341A移动时,所述枢转部342A沿所述枢转支点340A发生枢转而联动驱动所述发电装置32A产生电能。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省力件34A的所述驱动部341A被设置有一容纳槽3410A,其中所述被驱动件31A被设置于所述容纳槽3410A而形成所述省力件34A被联动于所述被驱动件31A的状态。
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省力件34A的所述枢转部342A被设置有一驱动槽3420A,其中所述作动件323A的一端被设置于所述驱动槽3420A而形成所述发电装置32A被耦合于所述省力件34A的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采用双稳态的方式进行工作,因此更加可靠和稳定。如图10A所示,其中在一第一稳态位置,所述主驱动件20A被设置于一所述设备本体和所述传感器主体30A被设置于另一所述设备本体的相应位置,且所述主驱动件20A和所述被驱动件31A之间保持稳定的状态;其中在所述设备被打开时,即所述设备的两所述设备本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时,所述第一壳体11A和所述第二壳体12A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如此则使得所述主驱动件20A和所述被驱动件31A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从而形成所述被驱动件31A被所述主驱动件20A联动移动的状态,进而所述被驱动件31A联动所述省力件34A产生摆动,从而所述省力件34A联动所述发电装置32A产生电能,进而所述发电装置32A供电给所述信号发射模块33A以供所述信号发射模块33A发射所述无线信号,则所述无线信号对应反馈所述设备的所述打开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其中当两所述设备本体之间达到一定的位移距离时,即所述主驱动件20A联动所述被驱动件31A而使得所述省力件34A摆动至一定角度后,所述主驱动件20A对所述被驱动件31A的作用力消失,则所述被驱动件31A被联动至一定的位置后不再产生移动,即所述省力件34A被所述被驱动件31A联动而枢转摆动至一定的角度后达到一第二稳态位置,如图10B所示。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当所述设备被关闭而使得所述第一壳体11A和所述第二壳体12A之间再次产生相对运动时,即所述第一壳体11A和所述第二壳体12A相对靠近时,所述被驱动件31A和所述主驱动件20A之间也相互逐渐靠近,则所述被驱动件31A再次被所述主驱动件20A联动移动而使得所述省力件34A向相反方向发生枢转摆动,从而再次驱动所述发电装置32A产生电能以供所述信号发射模块34A再次发射所述无线信号,则所述无线信号为对应于所述设备的所述关闭状态的反馈,其中当所述主驱动件20A和所述被驱动件31A回复至初始的对应位置时,即所述主驱动件20A联动所述被驱动件31A而使得所述省力件34A反方向摆动至一定角度后,所述主驱动件20A和所述被驱动件31A的位置回复至所述第一稳态位置,如图10C所示。
进一步地,如图11和图12所示,其中所述发电装置32A进一步包括一磁组321A和一线圈组322A,其中所述磁组321A包括两导磁件3211A和设置于两所述导磁件3211A之间的一永磁体3212A,其中两所述导磁件3211A之间形成一磁间隙3210A,其中所述线圈组322A包括一铁芯3221A和环绕于所述铁芯3221A的一线圈3222A,其中所述铁芯3221A的一端被设置于所述磁间隙3210A,其中所述铁芯3221A的另一端被连接于所述作动件323A,其中当所述省力件34A联动驱动所述作动件323A时,所述作动件323A带动所述铁芯3221A摆动而交替地接触两所述导磁件3211A,从而于所述线圈3222A产生感应电流。
更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线圈组322A进一步包括一线圈支架3223A,其中所述铁芯3221A被设置于所述线圈支架3223A,其中所述线圈3222A被环绕于所述线圈支架3223A而形成所述线圈3222A被环绕于所述铁芯3221A的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线圈支架3223A形成有一摆动支点3224,其中当所述作动件被所述省力件34A联动驱动时,所述作动件323A带动所述铁芯3221A沿所述摆动支点3224A发生摆动。
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各所述导磁件3211A的两端弯折延伸形成有两弯折端3213A,其中两所述导磁件3211A被相对地设置并于对应的两弯折端3213A之间形成所述磁间隙3210A。
特别地,如图11所示,其中所述省力件34A的所述驱动部341A的长度L3被设置为大于所述枢转部342A的长度L4,则所述省力件34A能够基于杠杆原理地联动驱动所述发电装置32A产生电能,以此所述主驱动件20A能够省力地联动驱动所述发电装置32A产生电能,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A仅需较小的力则可以实现发电并发射所述无线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基于杠杆原理,其中所述省力件34A的所述驱动部341A的长度L3对应于一省力臂,其中所述省力件34A的所述枢转部342A的长度对应于一阻力臂,其中所述省力臂的长度大于所述阻力臂的长度,有利于所述被驱动件31A能够省力地联动驱动所述省力件34A摆动,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一优选实施例中,其中所述主驱动件20A仅需较小的作用力则可以联动所述被驱动件31A和所述省力件34A移动,即所述主驱动件20A仅需较小的力则可以联动驱动所述发电装置32A产生电能。
还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被驱动件31A相对于所述主驱动件20A被移动的过程中,随着所述主驱动件20A和所述被驱动件31A之间位移距离的增大,所述主驱动件20A对所述被驱动件31A的作用力越弱,也就是说,所述主驱动件20A对所述被驱动件31A的联动距离是有限的,因此当所述主驱动件20A仅需较小的力可以驱动所述被驱动件31A移动时,相对地所述主驱动件20A对所述被驱动件31A的有效联动距离也相对较大。换句话说,所述省力件34A的设置使得所述主驱动件20A和所述被驱动件31A之间的所述联动距离被增大,有利于增大所述主驱动件20A和所述被驱动件31A之间的安装距离,因此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A的安装能够不受各种门窗的所述设备本体和所述设备本体之间的距离的限制,有利于提高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A的适用性。
应该理解的是,其中所述被驱动件31A至所述枢转支点340A的距离被设置为大于所述作动件323A至所述枢转支点340A的距离,则所述省力件34A能够省力地联动驱动所述作动件323A摆动。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线圈组322A进一步包括一线圈支架3223A,其中所述铁芯3221A被设置于所述线圈支架3223A,其中所述线圈3222A被环绕于所述线圈支架3223A而形成所述线圈3222A被环绕于所述铁芯3221A的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线圈支架3223A形成有一摆动支点3224,其中当所述作动件被所述省力件34A联动驱动时,所述作动件323A带动所述铁芯3221A沿所述摆动支点3224A发生摆动。
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各所述导磁件3211A的两端弯折延伸形成有两弯折端3213A,其中两所述导磁件3211A被相对地设置并于对应的两弯折端3213A之间形成所述磁间隙3210A。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发电装置32A进一步包括两夹持件324A,其中两所述夹持件324A夹持两所述导磁件3211A,从而固定两所述导磁件3211A并使得两所述夹持件324A和两所述导磁件3211A之间形成一导磁腔。
可以理解的是,其中两所述导磁件3211A覆盖于所述线圈支架3223A的两侧,并经由两所述夹持件324A的夹持固定,形成所述线圈3222A、所述线圈支架3223A以及所述铁芯3221A被设置于所述导磁腔的状态,其中当所述铁芯3221A被所述作动件33A联动摆动时,所述铁芯3221A以所述线圈支架3223A的所述摆动支点3224A摆动而切割所述磁组321A的磁感线,从而于所述线圈3222A产生感应电流。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线圈3222A经两引线柱引出线后电连接于所述信号发射模块33A,则当所述线圈3222A产生感应电流时,所述信号发射模块33A的电路被接通而能够发射所述无线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其中所述信号发射模块33A可以被设置为一电路板。
还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A也可以进一步包括一复位件,其中所述复位件被设置于所述省力件34A之下,以当所述省力件34A被所述被驱动件31A联动向下移动时,所述复位件被抵压而储蓄势能,进而当所述主驱动件20A对所述被驱动件31A的作用力消失时,所述复位件释放势能而使得所述省力件34A回复至原位,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特别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其中所述下壳体122A被间隔设置有两支柱1221A,其中所述省力件34A和两所述支柱1221A以枢转柱53A和枢转孔1222A的配合形成可枢转连接,则所述枢转支点340A形成于两所述支柱1221A。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两所述支柱1221A被设置于所述发电装置32A的两侧。
可以理解的是,其中所述省力件34A的所述枢转部342A被设置有两枢转臂,其中两所述枢转臂之间形成一凹槽以供容置所述发电装置32A。
优选地,其中所述作动件33A被设置为一弹片。
应该理解为,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一优选实施例中,除所述省力件34A和所述枢转支点340A的结构不同之外,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A的其他结构均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的结构相同。
参考说明书附图之图13至图1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一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B被阐明,如图13和图14所示,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B适于被安装于一设备,其中所述设备具有两设备本体,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B能够基于两所述设备本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反馈所述设备的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B包括一主驱动件20B和一传感器本体30B,其中所述传感器本体30B包括一被驱动件31B、联动于所述被驱动件31B的一发电装置32B以及电连接于所述发电装置32B的一信号发射模块33B,其中所述被驱动件31B被设置为能够于所述被驱动件31B与所述主驱动件20B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时被所述主驱动件20B联动移动,如此以在所述主驱动件20B被设置于一所述设备本体和所述被驱动件31B被设置于另一所述设备本体的相应位置时,当两所述设备本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时,形成所述主驱动件20B和所述被驱动件31B之间相对运动的状态,并形成所述被驱动件31B被所述主驱动件20B联动移动的状态,从而所述发电装置32B被所述被驱动件31B联动驱动而产生电能,进而供所述信号发射模块33B以无电池的方式发射一无线信号,则所述无线信号为对应于所述设备的所述打开状态或所述关闭状态的反馈。
特别地,其中所述主驱动件20B和所述被驱动件31B可以为磁铁和磁铁或磁铁和金属的组合,以此在所述主驱动件20B和所述被驱动件31B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时,所述主驱动件20B能够对所述被驱动件31B有一定的作用力而使得所述被驱动件31B被所述主驱动件20B联动移动,应该理解的是,其中所述主驱动件20B对所述被驱动件31B的作用力可以为吸引力也可以为排斥力,也就是说,所述主驱动件20B和所述被驱动件31B可以为磁性相异的两磁铁或磁铁和金属的组合,也可以为磁性相同的两磁铁,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B包括一壳体10B,其中所述壳体10B包括一第一壳体11B和一第二壳体12B,其中所述主驱动件20B和所述传感器主体30B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B和所述第二壳体12B,其中当所述第一壳体11B被设置于一所述设备本体和所述第二壳体12B被设置于另一所述设备本体的相应位置时,当两所述设备本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时,形成所述主驱动件20B和所述被驱动件31B之间相对运动的状态,从而形成所述被驱动件31B被所述主驱动件20B联动移动的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第一壳体11B被设置有一安装槽111B以供容纳所述主驱动件20B,其中所述第一壳体11B被设置有一穿孔110B以供所述第一壳体11B被安装于所述设备本体。
应该理解的是,其中所述第一壳体11B和所述第二壳体12B可以通过粘贴、固定件连接中的方式被分别安装于所述设备的所述设备本体和所述设备本体,以能够便于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B的应用。
还应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主驱动件20B和所述传感器主体30B也可以直接通过粘接或者磁吸的方式被分别安装于所述设备的所述设备本体,也就是说,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B也可以不包括所述壳体10B,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第二壳体12B包括一上壳体121B和与所述上壳体121B相适配的一下壳体122B,其中所述上壳体121B和所述下壳体122B之间形成一容纳腔120B以供容纳所述被驱动件31B、所述发电装置32B以及所述信号发射模块33B。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传感器主体30B进一步包括一省力件34B,其中所述省力件34B被耦合于所述发电装置32B并具有一枢转支点340B,其中所述被驱动件31B被设置于所述省力件34B,其中当所述主驱动件20B联动驱动所述被驱动件31B移动时,所述省力件34B被所述被驱动件31B带动而沿所述枢转支点340B产生转动,并基于杠杆原理地联动驱动所述发电装置32B产生电能。
特别地,其中所述被驱动件31B至所述枢转支点340B之间的距离被设置为满足所述省力件34B被所述被驱动件31B联动摆动的角度a小于等于20°。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发电装置32B包括一作动件323B,其中所述作动件323B被耦合于所述省力件34B而形成所述发电装置32B被耦合于所述省力件34B的状态。
更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省力件34B包括一驱动部341B和延伸自所述驱动部341B的一枢转部342B,其中所述被驱动件31B被设置于所述驱动部341B,则当所述被驱动件31B被所述主驱动件20B联动驱动而带动所述驱动部341B移动时,所述枢转部342B沿所述枢转支点340B发生枢转而联动驱动所述发电装置32B产生电能。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省力件34B的所述驱动部341B被设置有一容纳槽3410B,其中所述被驱动件31B被设置于所述容纳槽3410B而形成所述省力件34B被联动于所述被驱动件31B的状态。
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省力件34B的所述枢转部342B被设置有一驱动槽3420B,其中所述作动件323B的一端被设置于所述驱动槽3420B而形成所述发电装置32B被耦合于所述省力件34B的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采用双稳态的方式进行工作,因此更加可靠和稳定。如图15A所示,其中在一第一稳态位置,所述主驱动件20B被设置于一所述设备本体和所述传感器主体30B被设置于另一所述设备本体的相应位置,且所述主驱动件20B和所述被驱动件31B之间保持稳定的状态;其中在所述设备被打开时,即所述设备的两所述设备本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时,所述第一壳体11B和所述第二壳体12B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如此则使得所述主驱动件20B和所述被驱动件31B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从而形成所述被驱动件31B被所述主驱动件20B联动移动的状态,进而所述被驱动件31B联动所述省力件34B产生摆动,从而所述省力件34B联动所述发电装置32B产生电能,进而所述发电装置32B供电给所述信号发射模块33B以供所述信号发射模块33B发射所述无线信号,则所述无线信号对应反馈所述设备的所述打开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其中当两所述设备本体之间达到一定的位移距离时,即所述主驱动件20B联动所述被驱动件31B而使得所述省力件34B摆动至一定角度后,所述主驱动件20B对所述被驱动件31B的作用力消失,则所述被驱动件31B被联动至一定的位置后不再产生移动,即所述省力件34B被所述被驱动件31B联动而枢转摆动至一定的角度后达到一第二稳态位置,如图15B所示。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当所述设备被关闭而使得所述第一壳体11B和所述第二壳体12B之间再次产生相对运动时,即所述第一壳体11B和所述第二壳体12B相对靠近时,所述被驱动件31B和所述主驱动件20B之间也相互逐渐靠近,则所述被驱动件31B再次被所述主驱动件20B联动移动而使得所述省力件34B向相反方向发生枢转摆动,从而再次驱动所述发电装置32B产生电能以供所述信号发射模块34B再次发射所述无线信号,则所述无线信号为对应于所述设备的所述关闭状态的反馈,其中当所述主驱动件20B和所述被驱动件31B回复至初始的对应位置时,即所述主驱动件20B联动所述被驱动件31B而使得所述省力件34B反方向摆动至一定角度后,所述主驱动件20B和所述被驱动件31B的位置回复至所述第一稳态位置,如图15C所示。
进一步地,如图16和图17所示,其中所述发电装置32B进一步包括一磁组321B和一线圈组322B,其中所述作动件323B被连接于所述磁组321B,其中当所述省力件34B联动驱动所述作动件323B时,所述作动件323B联动所述磁组321B移动而使得所述磁组321B和所述线圈组322B之间产生相对运动,进而于所述线圈组322B产生感应电流。
更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发电装置32B进一步包括一摆臂325B,其中所述摆臂325B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磁组321B和所述线圈组322B,其中当所述磁组321B被所述作动件323B联动驱动时,所述磁组321B和所述摆臂325B沿所述线圈组322B发生枢转运动而形成所述磁组321B和所述线圈组322B之间的相对运动。
更具体地,其中所述磁组321B包括两导磁件3211B和设置于两所述导磁件3211B之间的一永磁体3212B,其中两所述导磁件3211B之间形成一磁间隙3210B,其中所述线圈组322B包括一铁芯3221B和环绕于所述铁芯3221B的一线圈3222B,其中所述铁芯3221B的一端被设置于所述磁间隙3210B,其中当所述磁组321B被所述作动件323B联动移动时,所述磁组321B的两所述导磁件3211B交替地接触所述铁芯3221B,从而于所述线圈3222B产生感应电流。
更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线圈组322B进一步包括一线圈支架3223B,其中所述铁芯3221B被设置于所述线圈支架3223B,其中所述线圈3222B被环绕于所述线圈支架3223B而形成所述线圈3222B被环绕于所述铁芯3221B的状态。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发电装置32B进一步包括两夹持件324B,其中两所述夹持件324B夹持两所述导磁件3211B,从而固定两所述导磁件3211B。
特别地,如图16所示,其中所述省力件34B的所述驱动部341B的长度L3被设置为大于所述枢转部342B的长度L4,则所述省力件34B能够基于杠杆原理地联动驱动所述发电装置32B产生电能,以此所述主驱动件20B能够省力地联动驱动所述发电装置32B产生电能,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B仅需较小的力则可以实现发电并发射所述无线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基于杠杆原理,其中所述省力件34B的所述驱动部341B的长度L3对应于一省力臂,其中所述省力件34B的所述枢转部342B的长度对应于一阻力臂,其中所述省力臂的长度大于所述阻力臂的长度,有利于所述被驱动件31B能够省力地联动驱动所述省力件34B摆动,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一优选实施例中,其中所述主驱动件20B仅需较小的作用力则可以联动所述被驱动件31B和所述省力件34B移动,即所述主驱动件20B仅需较小的力则可以联动驱动所述发电装置32B产生电能。
或者可以理解为,其中所述被驱动件31B至所述枢转支点340B的距离被设置为大于所述作动件323B至所述枢转支点340B的距离,则所述省力件34B能够省力地联动驱动所述作动件323B摆动。
还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被驱动件31B相对于所述主驱动件20B被移动的过程中,随着所述主驱动件20B和所述被驱动件31B之间位移距离的增大,所述主驱动件20B对所述被驱动件31B的作用力越弱,也就是说,所述主驱动件20B对所述被驱动件31B的联动距离是有限的,因此当所述主驱动件20B仅需较小的力可以驱动所述被驱动件31B移动时,相对地所述主驱动件20B对所述被驱动件31B的有效联动距离也相对较大。换句话说,所述省力件34B的设置使得所述主驱动件20B和所述被驱动件31B之间的所述联动距离被增大,有利于增大所述主驱动件20B和所述被驱动件31B之间的安装距离,因此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B的安装能够不受各种门窗的所述设备本体和所述设备本体之间的距离的限制,有利于提高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B的适用性。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信号发射模块33B可以被设置为一电路板。
还可以理解的是,其中所述传感器主体30进一步包括一复位件35B,其中所述复位件35B被设置于所述省力件34B之下,以当所述省力件34B被所述被驱动件31B联动向下移动时,所述复位件35B被抵压而储蓄势能,进而当所述主驱动件20B对所述被驱动件31B的作用力消失时,所述复位件35B释放势能而使得所述省力件34B回复至原位,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特别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其中所述下壳体122B被间隔设置有两支柱1221B,其中所述省力件34B和两所述支柱1221B以枢转柱53B和枢转孔1222B的配合形成可枢转连接,则所述枢转支点340B形成于两所述支柱1221B。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两所述支柱1221B被设置于所述发电装置32B和所述被驱动件31B之间。
优选地,其中所述作动件33B被设置为一弹片。
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线圈3222B经两引线柱引出线后电连接于所述信号发射模块33B,则当所述线圈3222B产生感应电流时,所述信号发射模块33B的电路被接通而能够发射所述无线信号。
优选地,其中所述省力件34B还可以被镂空设计以减轻所述省力件34B的重量,从而供所述主驱动件20B能够以较小的力驱动所述省力件34B发生枢转摆动。
应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一优选实施例中,除所述发电装置32B和所述省力件34B的结构不同之外,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B的其他结构均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A的其他结构相同。
如图1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一变形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省力件34B也可以一体形成于所述发电装置32B,也就是说,所述被驱动件31B可以直接联动驱动所述发电装置32B产生电能,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如图19至图21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监控系统300B,适于监控一设备的两设备本体之间的相对运动,以基于两所述设备本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反馈所述设备的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其中所述监控系统300B包括一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B和至少一监控设备310B,其中所述监控设备310B可通信连接于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B,其中当所述设备的两所述设备本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时,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B被驱动产生电能并发射一无线信号至所述监控设备310B,则所述无线信号为对应于所述设备的所述打开状态或所述关闭状态的反馈,其中所述监控设备310B基于所述无线信号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监控设备310B可以包括至少一警报器311B,其中所述警报器311B包括声音、视频、闪灯警报器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当所述设备被打开或关闭时,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B被驱动产生电能并发射所述无线信号,其中所述警报器310B接收到所述无线信号后,可以发出声音、视频或闪灯中的一种或多种警报,以提示所述设备正处于被打开或关闭的状态,从而起到安防的作用。
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监控设备310B也可以包括至少一移动终端设备312B,其中所述移动终端设备312B为手机、电脑、电视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当所述设备被打开或关闭时,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B被驱动产生电能并发射所述无线信号,当所述移动终端设备312B如手机接收所述无线信号后,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报警操作或者无线控制所述设备的其他操作,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本实用新型在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监控方法,用于监控一设备的两设备本体之间的相对运动,以基于所述设备本体和所述设备本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反馈所述设备的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包括以下步骤:
(a)基于所述设备的所述设备本体和所述设备本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驱动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B的所述发电装置32B产生电能;和
(b)藉由所述发电装置32B的电能供应,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B的所述信号发射模块33B发射所述无线信号,则所述无线信号为对应于所述设备的所述打开状态和所述关闭状态的反馈。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B进一步包括所述主驱动件20B和联动于所述发电装置32B的所述被驱动件31B,其中所述发电装置32B包括所述磁组321B和所述线圈组322B,其中所述步骤(a)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a1)基于所述设备的所述设备本体和所述设备本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形成所述主驱动件20B和所述被驱动件31B之间相对运动的状态,并形成所述主驱动件20B联动所述被驱动件31B移动的状态;
(a2)藉由所述主驱动件20B对所述被驱动件31B的联动移动,形成所述发电装置32B的所述磁组321B和所述线圈组322B之间相对运动的状态,从而于所述线圈组322B产生感应电流。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B进一步包括所述壳体10B,其中所述壳体10B包括所述第一壳体11B和所述第二壳体12B,其中所述主驱动件20B和所述被驱动件31B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B和所述第二壳体12B,其中在所述步骤(a1)中,所述第一壳体11B和所述二壳体10B分别被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和所述设备本体而形成所述主驱动件20B和所述被驱动件31B分别被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和所述设备本体的状态。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二壳体12B包括所述上壳体121B和与所述上壳体121B相适配的所述下壳体122B,其中所述上壳体121B和所述下壳体122B之间形成所述容纳腔120B以供容纳所述被驱动件31B、所述发电装置32B以及所述信号发射模块33B。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B进一步包括所述省力件34B,其中所述省力件34B具有所述枢转支点340B,其中所述省力件34B被耦合于所述发电装置32B和所述被驱动件31B,其中在所述步骤(a2)中,所述被驱动件31B带动所述省力件34B沿所述枢转支点340B发生枢转运动而形成所述磁组321B和所述线圈组322B之间相对运动的状态。
特别地,其中所述被驱动件31B至所述枢转支点340B之间的距离被设置满足所述省力件34B被所述被驱动件31B联动摆动的角度a小于等于20°。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磁组321B包括两所述导磁件3211B和设置于两所述导磁件3211B之间的所述永磁体3212B,两所述导磁件3211B之间形成所述磁间隙311B,其中所述线圈组322B包括所述铁芯3221B和环绕于所述铁芯3221B的所述线圈3222B,其中所述铁芯3221B的一端位于所述磁间隙311B,其中所述步骤(a2)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a21)藉由所述主驱动件20B对所述被驱动件31B件的联动移动,形成所述磁组321B和所述线圈组322B之间相对运动的状态,从而形成所述铁芯3221B于所述磁间隙311B交替地接触两所述导磁件3211B的状态,进而于所述线圈3222B产生感应电流。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一优选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100B包括所述作动件33B,其中所述作动件33B被耦合于所述磁组321B和所述省力件34B,其中在所述步骤(a2)中,当所述省力件34B带动所述作动件33B摆动时,所述作动件33联动驱动所述磁组321B移动,从而使得所述磁组321B和所述线圈组322B之间产生相对运动。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发电装置32B进一步包括所述摆臂325B,其中所述摆臂325B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磁组321B和所述线圈组322B,其中在所述步骤(a2)中,当所述磁组321B被所述作动件33B联动驱动时,所述磁组321B和所述摆臂325B沿所述线圈组322B发生枢转运动而形成所述磁组321B和所述线圈组322B之间的相对运动。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作动件33B也可以被耦合于所述铁芯3221B和所述省力件34B,相对应地,其中在所述步骤(a21)中,当所述被驱动件31B带动所述省力件34B移动时,所述省力件34B联动所述作动件33B移动,从而形成所述作动件33B联动驱动所述铁芯3221B于所述磁间隙311B摆动而交替地接触于两所述导磁件3211B的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监控方法进一步包括一步骤:(c)基于所述无线信号,控制至少一监控设备310B的工作。
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主驱动件20B和所述被驱动件31B为磁铁和磁铁或磁铁和金属的组合。
本领域的技艺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2)

1.一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适于被安装于一设备,其中所述设备具有两设备本体,其中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能够基于两所述设备本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反馈所述设备的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主驱动件;和
一传感器主体,其中所述传感器主体包括一被驱动件、一省力件、一发电装置以及电连接于所述发电装置的一信号发射模块,其中所述省力件被耦合于所述发电装置并具有一枢转支点,其中所述被驱动件被设置于所述省力件并被设置为能够于所述被驱动件与所述主驱动件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时被所述主驱动件联动移动,如此以在所述主驱动件被设置于一所述设备本体和所述被驱动件被设置于另一所述设备本体的相应位置时,当两所述设备本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时,形成所述主驱动件和所述被驱动件之间相对运动的状态,并形成所述被驱动件被所述主驱动件联动移动的状态,从而所述省力件被所述被驱动件带动而沿所述枢转支点产生摆动,并基于杠杆原理地联动驱动所述发电装置产生电能,进而能够供所述信号发射模块以无电池的方式发射一无线信号,则所述无线信号为对应于所述设备的所述打开状态或所述关闭状态的反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其中所述被驱动件至所述枢转支点之间的距离被设置为满足所述省力件被所述被驱动件联动摆动的角度小于等于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其中所述发电装置包括一作动件,其中所述作动件被耦合于所述省力件而形成所述发电装置被耦合于所述省力件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其中所述省力件包括一驱动部和延伸自所述驱动部的一枢转部,其中所述被驱动件被设置于所述驱动部,则当所述被驱动件被所述主驱动件联动驱动而带动所述驱动部移动时,所述枢转部沿所述枢转支点发生枢转而联动驱动所述发电装置产生电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进一步包括一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一第一壳体和一第二壳体,其中所述主驱动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其中所述传感器主体被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其中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被分设于两所述设备本体并在两所述设备本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时,形成所述主驱动件和所述被驱动件之间相对运动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其中所述被驱动件被设置为一磁铁或一金属并处于可自由被联动的状态,以能够被所述主驱动件省力地联动驱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其中所述发电装置被设置为电磁感应发电机或压电陶瓷发电机。
8.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所述的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其中所述发电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磁组和一线圈组,其中所述作动件被连接于所述磁组,其中当所述省力件联动驱动所述作动件时,所述作动件联动所述磁组移动而使得所述磁组和所述线圈组之间产生相对运动,进而于所述线圈组产生感应电流。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进一步包括一复位件,其中所述复位件被设置于所述省力件之下,以当所述省力件被所述被驱动件联动而枢转运动时,所述复位件被所述省力件抵压而储蓄势能,进而当所述主驱动件对所述被驱动件的作用力消失时,所述复位件释放势能而使得所述省力件回复至原位。
10.一监控系统,适于监控一设备的两设备本体之间的相对运动,以基于两所述设备本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反馈所述设备的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和
至少一监控设备,其中所述监控设备可通信连接于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其中当所述设备的两所述设备本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时,所述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被驱动产生电能并发射一无线信号至所述监控设备,则所述无线信号为对应于所述设备的所述打开状态或所述关闭状态的反馈,其中所述监控设备基于所述无线信号工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监控系统,其中所述监控设备包括至少一警报器,其中所述警报器包括声音、视频、闪灯警报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监控系统,其中所述监控设备包括至少一移动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移动终端设备为手机、电脑、电视中的一种或多种。
CN202020858258.6U 2020-05-20 2020-05-20 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及监控系统 Active CN2119287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58258.6U CN211928731U (zh) 2020-05-20 2020-05-20 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及监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58258.6U CN211928731U (zh) 2020-05-20 2020-05-20 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及监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28731U true CN211928731U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19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58258.6U Active CN211928731U (zh) 2020-05-20 2020-05-20 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及监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287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46783B (zh) 防水无源无线控制器和控制系统及其应用
WO2018133787A1 (zh) 无源无线控制模组
CN112863163A (zh) 自发电遥控器及其应用
CN210090956U (zh) 自供电模块和无线控制开关
CN111489541A (zh) 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及监控系统和监控方法
CN211928731U (zh) 无源无线移动传感器及监控系统
CN216286371U (zh) 一种多功能电控手柄
WO2021027494A1 (zh) 自供电无线控制系统及其自供电发射器和无线发射方法
CN210428800U (zh) 自供电无线控制系统及其自供电发射器
CN209620907U (zh) 一种智能电子柜锁
CN213367606U (zh) 一种发电结构及门磁开关
CN210090955U (zh) 自供电模块、无线控制开关以及无线控制系统
CN216142566U (zh) 一种新型微功耗智能锁
CN213402768U (zh) 一种自发电装置及无线开关
WO2017206285A1 (zh) 自能源开关
CN209976235U (zh) 一种智能蓝牙挂锁
CN115425994A (zh) 门铃发射器
CN204212533U (zh) 一种平滑自动门的把手及该平滑自动门
CN219176171U (zh) 一种静音门窗组件
CN217134261U (zh) 开关控制装置
CN112127712A (zh) 基于微能量供电的智能锁
CN217950054U (zh) 一种电控迎宾隐藏把手结构
CN214254191U (zh) 自发电开关信号发射装置
CN215344046U (zh) 弹弓弹射式省力提效供电装置和自供能无线控制器
CN214756022U (zh) 无源传感装置、设备和无源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