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23476U - 附着升降脚手架电动葫芦提升系统 - Google Patents
附着升降脚手架电动葫芦提升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923476U CN211923476U CN202020529598.4U CN202020529598U CN211923476U CN 211923476 U CN211923476 U CN 211923476U CN 202020529598 U CN202020529598 U CN 202020529598U CN 211923476 U CN211923476 U CN 2119234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isting point
- point truss
- lifting
- electric block
- tru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附着升降脚手架电动葫芦提升系统,附着升降脚手架包括竖向主框架,竖向主框架面向建筑墙体的一侧、在底部和中间层布置有水平面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电动葫芦提升系统设置在两层水平面防护结构之间,电动葫芦提升系统包括上吊点桁架结构、下吊点桁架结构和电动葫芦,所述上吊点桁架结构和下吊点桁架结构均固接在竖向主框架上,所述上吊点桁架结构位于下吊点桁架结构上方,所述电动葫芦安装于上吊点桁架结构、下吊点桁架结构之间。本实用新型的附着升降脚手架电动葫芦提升系统能够有效遮挡电动葫芦及链条,保证电动葫芦工作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提升吊挂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附着升降脚手架电动葫芦提升系统。
背景技术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是一种安装在建筑物或构筑物外立面上使用的建筑施工用具,主要作用是是为施工人员提供作业平台和临边防护;由于脚手架架体的着力点均在建筑结构上,且能够沿建筑物或构筑物立面上升或下降,无需从底部到顶部全部搭设架体,因此更加适于在高层建筑施工中使用。
目前,附着升降脚手架在每个机位布置有一套电动葫芦提升系统,用于驱动附着升降脚手架的上升与下降。如公告号为CN208518310U的专利文献公开的全钢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该升降脚手架中的电动葫芦采用正挂的方式连接在竖向主框架下吊点支架处;公告号为CN102383588B的专利文献公开的高层施工安全防护升降平台,该升降脚手架在下吊点桁架上固定有倒挂电动葫芦。这两种安装方式均有不便遮盖电动葫芦及链条、脚手板密封不严等情况,上层建筑施工浇筑混凝土时或雨天时很容易污染电动葫芦,影响电动葫芦的后续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附着升降脚手架电动葫芦提升系统,它能够有效遮挡电动葫芦及链条,保证电动葫芦工作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附着升降脚手架电动葫芦提升系统,附着升降脚手架包括竖向主框架,竖向主框架面向建筑墙体的一侧、在底部和中间层布置有水平面防护结构,电动葫芦提升系统设置在两层水平面防护结构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平面防护对竖向主框架的架体结构水平面空间密闭防护,能够有效封闭各施工阶段防护架的底部,保障各操作层的整体密封性,有效防止架体内作业人员和待建层物体坠落,确保施工作业安全,保障架体的稳定升降运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电动葫芦提升系统包括上吊点桁架结构、下吊点桁架结构和电动葫芦,所述上吊点桁架结构和下吊点桁架结构均固接在竖向主框架上,所述上吊点桁架结构位于下吊点桁架结构上方,所述电动葫芦安装于上吊点桁架结构、下吊点桁架结构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吊点桁架结构和下吊点桁架结构上下间隔固定,为电动葫芦提供安装基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动葫芦包括葫芦本体、葫芦链条、附墙吊点以及三组链轮,所述葫芦本体钩挂在上吊点桁架结构上,所述附墙吊点固接在建筑墙体上,三组链轮中的第一组链轮安装于附墙吊点下端、第二组链轮钩挂在下吊点桁架结构上、第三组链轮安装于附墙吊点上端,所述葫芦链条一端固接在第一组链轮上,另一端绕过三组链轮及葫芦本体,最终固接在第三组链轮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动葫芦工作时,葫芦本体驱动葫芦链条移动,使第一组链轮和第二组链轮之间的间距缩短,第三组链轮和葫芦本体之间伸长相同距离,经过上下吊点桁架的传动,实现升降脚手架整体爬升动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附墙吊点上端设置有花篮螺栓和弹簧组件,第三组链轮通过花篮螺栓和弹簧组件安装在第三组链轮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花篮螺栓和弹簧组件用于张紧葫芦链条,使葫芦链条一直处于预紧状态,使葫芦链条传动过程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吊点桁架结构包括上吊点桁架和上吊点挂座,所述上吊点桁架与竖向主框架固接,所述上吊点挂座安装在上吊点桁架上,所述葫芦本体钩挂在上吊点挂座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吊点桁架上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其上方的水平面防护结构固接安装在上吊点桁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吊点桁架顶部通过连接部与脚手板侧端固接,使得上吊点桁架的侧边、顶端均得到固定,实现上吊点桁架横向、竖向的双向固定,从而提高了上吊点桁架与竖向主框架的连接强度,避免出现桁架拉弯现象,为后续架体提升提供稳定基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吊点桁架结构包括下吊点桁架和下吊点挂座,所述下吊点桁架与竖向主框架固接,所述下吊点挂座安装在下吊点桁架上,所述第二组链轮钩挂在下吊点挂座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向主框架底部安装有水平桁架,所述下吊点桁架位于水平桁架外侧,所述下吊点桁架与水平桁架相交部分通过螺栓固接在一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吊点桁架的两竖边均得到固定,从而提高了下吊点桁架与竖向主框架的连接强度,避免出现桁架拉弯现象,为后续架体提升提供稳定基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电动葫芦提升系统安装在水平面防护结构之间,水平面防护对竖向主框架的架体结构水平面空间密闭防护,能够有效封闭各施工阶段防护架的底部,保障各操作层的整体密封性,有效防止架体内作业人员和待建层物体坠落,确保施工作业安全,保障架体的稳定升降运动;
2、通过将上吊点桁架和下吊点桁架双向固定,提高上吊点桁架和下吊点桁架与竖向主框架的连接强度,避免出现桁架拉弯现象,为后续架体提升提供稳定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附着升降脚手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动葫芦提升系统的正视图;
图3是电动葫芦提升系统的左视图;
图4是上吊点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下吊点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下吊点桁架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竖向主框架;11、外立杆;12、内立杆;13、三角斜撑;14、导轨;2、附墙支座;3、水平桁架;4、防护网片;5、脚手板;51、副板;6、上吊点桁架;61、上竖管;62、上横管;63、连接部;7、上吊点挂座;71、上底板;72、上吊板;8、下吊点桁架;81、下竖管;82、下横管;83、下斜撑;84、矩形空间;85、通孔;9、下吊点挂座;91、下底板;92、下吊板;93、挂板;10、电动葫芦;101、葫芦本体;102、葫芦链条;103、附墙吊点;104、第一组链轮;105、第二组链轮;106、第三组链轮;20、建筑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附着升降脚手架,如图1所示,包括竖向主框架1、附墙支座2、水平桁架3、外立面防护、脚手板5及水平面防护,其中竖向主框架1包括外立杆11、内立杆12、三角斜撑13及导轨14,外立杆11和内立杆12均设置为多个,沿水平方向并排间隔分布,且外立杆11和内立杆12前后一一对应;三角斜撑13用于连接前后相邻的内、外立杆11,左右相邻的内立杆12和左右相邻的外立杆11通过交错的架杆连接在一起,以形成竖向主框架1的架体;竖向主框架1的内立杆12面向建筑墙体20设置,导轨14设置在多个,并排固接在内立杆12的外侧。
附墙支座2通过穿墙螺栓安装在建筑墙体20上,附墙支座2端部与导轨14滑移连接,引导导轨14沿着附墙支座2作上下垂直运动,且不让竖向主框架1架体发生前后、左右的倾钭,从而实现和保障架体的正常升降运行,起着防倾覆和升降导向的功能。
水平桁架3设置在竖向主框架1架体下部位置处,竖向主框架1的内立杆12和外立杆11的相向侧均固接一组水平桁架3;水平桁架3将竖向主框架1架体底部全部连接形成整体来承载荷载,从而有效地加强了竖向主框架1的整体稳定性和刚度。
外立面防护包括防护网片4,防护网片4的边框上焊接有四个耳板,防护网片4通过耳板栓接在相邻外立杆11上,外立杆11铺满防护网片4后,构成竖向主框架1架体的外层立面防护体系,保证架体的立面空间处于完全封闭状态,防止架体内作业人员或物体抛落。
脚手板5水平布置于竖向主框架1架体内,并支撑在三角斜撑13上,脚手板5两侧分别与内、外立杆11相抵接,通过螺栓固定在内、外立杆11上。脚手板5在竖向主框架1架体内设置为多层,上下相邻脚手板5之间预留有过口,并设有相应的爬梯。
脚手板5与副板51、翻板组成水平面防护结构,副板51和翻板设置在竖向主框架1最底部及中间层,其中副板51位于相邻两内立杆12之间,通过螺栓水平固定在脚手板5靠近内立杆12的一侧,翻板通过合页铰接在副板51背离脚手板5的一侧;副板51用于填补脚手板5与建筑墙体20之间的缝隙,翻板能倾斜抵压在建筑墙体20上。
脚手板5与副板51、翻板连接,形成架体结构的水平面空间密闭防护,封闭各施工阶段防护架的底部,保障各操作层的整体密封性,防止架体内作业人员和物体坠落,确保施工作业安全。
竖向主框架1和建筑墙体20之间、并位于上下两层水平面防护结构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竖向主框架1升降的提升系统,如图2、图3所示,提升系统包括上吊点桁架6、上吊点挂座7、下吊点桁架8、下吊点挂座9及电动葫芦10,其中上吊点桁架6和下吊点桁架8上下间隔分布,均固接在竖向主框架1上,上吊点挂座7固接在上吊点桁架6上,下吊点挂座9固接在下吊点桁架8上。
电动葫芦10包括葫芦本体101、葫芦链条102、附墙吊点103和三组链轮,葫芦本体101钩挂在上吊点挂座7上,附墙吊点103位于上吊点桁架6和下吊点桁架8之间,通过穿墙螺栓固接在建筑墙体20上;附墙吊点103的上端从下向上还依次连接有花篮螺栓和弹簧组件。三组链轮其中一组安装于附墙吊点103的下端,第二组链轮105上设有吊钩,通过吊钩钩挂于下吊点挂座9上,第三组链轮106安装于弹簧组件上。
葫芦链条102一端固接在第一组链轮104上,另一端先向下绕过第二组链轮105,然后向上绕过第一组链轮104,经过第一组链轮104的转向,再次绕过第二组链轮105的另一转轮,然后向上穿入至葫芦本体101内,从葫芦本体101内穿出的链条端部向下绕过第三组链轮106,然后向上穿入葫芦本体101挂钩的下方,葫芦链条102向下转向后最终固定在第三组链轮106上。
电动葫芦10工作时,葫芦本体101驱动葫芦链条102移动,使第一组链轮104和第二组链轮105之间的间距缩短,第三组链轮106和葫芦本体101之间伸长相同距离,经过上下吊点桁架8的传动,实现升降脚手架整体爬升动作。花篮螺栓和弹簧组件用于张紧葫芦链条102,使葫芦链条102一直处于预紧状态,使葫芦链条102传动过程更加稳定。
如图4所示,上吊点桁架6包括上竖管61和上横管62,上竖管61和上横管62各设置为两个,围设形成矩形框架。上吊点桁架6竖直设置在两相邻内立杆12之间,位于其中一个脚手板5下方;上吊点桁架6与内立杆12相抵接的上竖管61通过螺栓固接在该内立杆12上,另一个上竖管61的上端向上超过上横管62端部,直至与其上方的脚手板5顶面平齐,上竖管61超出部分设为连接部63,连接部63通过螺栓固接在脚手板5的侧壁上。
如此使得上吊点桁架6的侧边、顶端均得到固定,实现上吊点桁架6横向、竖向的双向固定,从而提高了上吊点桁架6与竖向主框架1的连接强度,为后续架体提升提供稳定基础。
上吊点挂座7固定在上吊点桁架6上,两者组成了上吊点桁架结构。上吊点挂座7包括上底板71和上吊板72,上底板71为矩形板,上底板71的长边尺寸与上吊点桁架6的宽边尺寸相适配,上底板71通过螺栓或焊接竖向固定在上吊点桁架6的两上竖管61上;上吊板72设置为两个,平行且间隔垂直固接在上底板71背离上吊点桁架6的一侧,两上吊板72之间可穿设销轴,电动葫芦10的上吊点可悬挂在销轴上。
上底板71直接固接在两上竖管61上,为上吊板72提供安装基础的同时,可以充当上吊点桁架6的撑肋,提高上吊点桁架6的结构强度,降低上吊点桁架6形变的可能。
下吊点桁架8位于上吊点桁架6正下方,也设置两相邻内立杆12之间,并与水平桁架3相对设置。如图5、图6所示,下吊点桁架8包括下竖管81、下横管82和下斜撑83,其中下竖管81数量为两个、下横管82数量为四个,两下竖管81呈竖直间隔分布,下横管82水平设置,沿竖向间隔分布在两下竖管81之间,与两下竖管81配合形成具有三个矩形空间84的基础框架。
三个矩形空间84呈上中下竖向排布,下斜撑83设置在上部矩形空间84和下部矩形空间84内,沿相应矩形空间84的对角线支撑在其内部,下竖管81、下横管82与下斜撑83配合形成Z形结构,由Z形结构对基础框架的边角进行拉紧固定,可以有效提高基础框架的自身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将下斜撑83的端部倒角让位处理,使其端部全面支撑在下竖管81内壁上,以提高下吊点桁架8结构强度,
相对位于上方的下斜撑83倾斜向下分布,相对位于下方的下斜撑83倾斜向上分布,两者对称设置,如此拼接形成的下吊点桁架8更加规整,受到外力时可以将力分摊至各处,降低下吊点桁架8形变的可能。
下吊点桁架8安装时,下吊点桁架8与内立杆12相抵接的下竖管81通过螺栓固接在该内立杆12上;下吊点桁架8另一下竖管81与水平桁架3相对交错位置处通过螺栓固接在一起,使得下吊点桁架8的两竖边均得到固定,从而提高了下吊点桁架8与竖向主框架1的连接强度,为后续架体提升提供稳定基础。
下吊点桁架8与水平桁架3相连的下竖管81,其管身上开设有间距分别为600mm和800mm的通孔85;目前行业内,水平桁架3的高度一般为600mm或800mm,通孔85的间距设置为600mm和800mm,能适应两种规格的水平桁架3,方便现场对应安装。
下吊点挂座9固定在下吊点桁架8上,两者组成了下吊点桁架结构。下吊点挂座9包括下底板91、下吊板92和挂板93,下底板91为矩形板,下底板91的长边尺寸与下吊点桁架8的宽边尺寸相适配,下底板91通过螺栓或焊接竖向固定在下吊点桁架8的中部矩形空间84处;下吊板92设置为两个,平行且间隔垂直固接在下底板91背离下吊点桁架8的一侧,两下吊板92之间可穿设销轴,电动葫芦10的下吊点可悬挂在销轴上;也可将挂板93悬挂在销轴上,挂板93上开设有另一方向的开口,电动葫芦10的下吊点与挂板93挂接。
提升系统的上吊点桁架6、下吊点桁架8与导轨14相对设置在内立杆12两侧;竖向主框架1与建筑墙体20之间设置多组提升系统,相邻内立杆12两侧的提升系统和导轨14呈对称分布,即第一个内立杆12的左侧连接提升系统的上吊点桁架6、下吊点桁架8,右侧连接导轨14,则第二个内立杆12的左侧连接导轨14,右侧连接提升系统的上吊点桁架6、下吊点桁架8,依次往复排布,如此能够使架体提升过程受力更加均匀,避免偏提情况的发生,提高架体提升的稳定性。
相应的,将上吊点桁架6和下吊点桁架8的自身结构设置为上下对称,即上吊点桁架6的连接部63和下吊点桁架8的通孔85呈对称设置;如此,上吊点桁架6或下吊点桁架8能直接安装在内立杆12的左侧或右侧,不用再专门配置相应的吊点桁架架体,适应性更高。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附着升降脚手架电动葫芦提升系统,附着升降脚手架包括竖向主框架(1),竖向主框架(1)面向建筑墙体(20)的一侧、在底部和中间层布置有水平面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电动葫芦提升系统设置在两层水平面防护结构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着升降脚手架电动葫芦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电动葫芦提升系统包括上吊点桁架结构、下吊点桁架结构和电动葫芦(10),所述上吊点桁架结构和下吊点桁架结构均固接在竖向主框架(1)上,所述上吊点桁架结构位于下吊点桁架结构上方,所述电动葫芦(10)安装于上吊点桁架结构、下吊点桁架结构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附着升降脚手架电动葫芦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葫芦(10)包括葫芦本体(101)、葫芦链条(102)、附墙吊点(103)以及三组链轮,所述葫芦本体(101)钩挂在上吊点桁架结构上,所述附墙吊点(103)固接在建筑墙体(20)上,三组链轮中的第一组链轮(104)安装于附墙吊点(103)下端、第二组链轮(105)钩挂在下吊点桁架结构上、第三组链轮(106)安装于附墙吊点(103)上端,所述葫芦链条(102)一端固接在第一组链轮(104)上,另一端绕过三组链轮及葫芦本体(101),最终固接在第三组链轮(106)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附着升降脚手架电动葫芦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墙吊点(103)上端设置有花篮螺栓和弹簧组件,第三组链轮(106)通过花篮螺栓和弹簧组件安装在第三组链轮(106)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附着升降脚手架电动葫芦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吊点桁架结构包括上吊点桁架(6)和上吊点挂座(7),所述上吊点桁架(6)与竖向主框架(1)固接,所述上吊点挂座(7)安装在上吊点桁架(6)上,所述葫芦本体(101)钩挂在上吊点挂座(7)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附着升降脚手架电动葫芦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吊点桁架(6)上端设置有连接部(63),所述连接部(63)与其上方的水平面防护结构固接安装在上吊点桁架(6)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附着升降脚手架电动葫芦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吊点桁架结构包括下吊点桁架(8)和下吊点挂座(9),所述下吊点桁架(8)与竖向主框架(1)固接,所述下吊点挂座(9)安装在下吊点桁架(8)上,所述第二组链轮(105)钩挂在下吊点挂座(9)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附着升降脚手架电动葫芦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主框架(1)底部安装有水平桁架(3),所述下吊点桁架(8)位于水平桁架(3)外侧,所述下吊点桁架(8)与水平桁架(3)相交部分通过螺栓固接在一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529598.4U CN211923476U (zh) | 2020-04-10 | 2020-04-10 | 附着升降脚手架电动葫芦提升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529598.4U CN211923476U (zh) | 2020-04-10 | 2020-04-10 | 附着升降脚手架电动葫芦提升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923476U true CN211923476U (zh) | 2020-11-13 |
Family
ID=73375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529598.4U Active CN211923476U (zh) | 2020-04-10 | 2020-04-10 | 附着升降脚手架电动葫芦提升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923476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09581A (zh) * | 2022-05-23 | 2022-07-29 | 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脚手架的支撑结构 |
CN115324328A (zh) * | 2022-08-09 | 2022-11-11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针对顶模在高空中移动顶升立柱的施工办法 |
CN116657880A (zh) * | 2023-06-14 | 2023-08-29 | 中铁一局集团市政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集成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
-
2020
- 2020-04-10 CN CN202020529598.4U patent/CN21192347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09581A (zh) * | 2022-05-23 | 2022-07-29 | 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脚手架的支撑结构 |
CN114809581B (zh) * | 2022-05-23 | 2023-11-07 | 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脚手架的支撑结构 |
CN115324328A (zh) * | 2022-08-09 | 2022-11-11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针对顶模在高空中移动顶升立柱的施工办法 |
CN115324328B (zh) * | 2022-08-09 | 2023-12-08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针对顶模在高空中移动顶升立柱的施工方法 |
CN116657880A (zh) * | 2023-06-14 | 2023-08-29 | 中铁一局集团市政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集成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923476U (zh) | 附着升降脚手架电动葫芦提升系统 | |
CN106088565A (zh) |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斜爬方法和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 |
CN215291318U (zh) | 一种附着升降脚手架的安装结构 | |
CN214195484U (zh) | 一种全钢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 |
CN109826411A (zh) | 一种建筑用的爬架及其运行方法 | |
CN107090968A (zh) | 集成式附着升降脚手架及其升降方法 | |
CN112900825A (zh) | 一种井道自爬升操作平台 | |
CN211923467U (zh) | 附着升降脚手架下吊点桁架结构 | |
JP2000282691A (ja) | 塔状高層構造物内壁への部材取付け施工法及び足場装置 | |
CN215291322U (zh) | 一种整体装配式附着脚手架 | |
CN215248962U (zh) | 一种建筑隔墙板用转运装置 | |
CN212271570U (zh) | 电梯井道附着升降防护平台 | |
CN211923470U (zh) | 附着升降脚手架上吊点桁架结构 | |
CN216549362U (zh) | 一种基坑上方构件的拼装吊装装置 | |
CN211499699U (zh) | 挂笼爬梯式操作架 | |
CN209780229U (zh) | 一种集成塔吊的顶升平台系统 | |
CN113445723A (zh) | 一种用于悬挑结构幕墙安装的施工平台及安装方法 | |
JP4027170B2 (ja) | 外部足場装置及び外部足場装置の施工方法 | |
CN111851980A (zh) | 电梯井道附着升降防护平台及其应用方法 | |
CN113513149A (zh) | 一种附着式防护平台 | |
CN220336411U (zh) | 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平台吊点桁架 | |
CN217581121U (zh) | 一种新型可提升外挂架 | |
CN114278108B (zh) | 一种施工升降机雨棚及施工方法 | |
CN216471868U (zh) | 一种免塔吊建筑装配式构件吊装平台 | |
CN213329962U (zh) | 分体式升降脚手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