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20556U - 一种两箱位垂直提升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两箱位垂直提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20556U
CN211920556U CN202020317271.0U CN202020317271U CN211920556U CN 211920556 U CN211920556 U CN 211920556U CN 202020317271 U CN202020317271 U CN 202020317271U CN 211920556 U CN211920556 U CN 2119205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car
vertical
wire rop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1727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德利
赵起超
钟国胜
李鹏飞
魏茂彬
刘小雨
王佳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Sanwei Hairong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unway Hair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unway Hair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unway Hair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1727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205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205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205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两箱位垂直提升机,包括用于装载两个传输箱的两箱位轿厢和用于带动两箱位轿厢垂直移动的垂直提升机构,所述垂直提升机构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导轨、用于驱动两箱位轿厢移动的动力装置、及用于牵引两箱位轿厢的钢丝绳,所述两箱位轿厢滑动连接于第一导轨上并可沿第一导轨上下移动,所述动力装置通过钢丝绳与两箱位轿厢动力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轿厢的改进,实现了轿厢一次输送两个输送箱,同时轿厢可以旋转,使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目的楼层工作站上实现三个方向上输出输送箱,提升了垂直提升机的工作效率,适合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两箱位垂直提升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提升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两箱位垂直提升机。
背景技术
垂直提升机是一种能将重物垂直拉升的机械装置,现有技术中,垂直提升机的箱位只有1个,这样提升物体的效率低,增加了生产时间和成本。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两箱位垂直提升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两箱位垂直提升机,包括用于装载两个传输箱的两箱位轿厢和用于带动两箱位轿厢垂直移动的垂直提升机构,所述垂直提升机构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导轨、用于驱动两箱位轿厢移动的动力装置、及用于牵引两箱位轿厢的钢丝绳,所述两箱位轿厢滑动连接于第一导轨上并可沿第一导轨上下移动,所述动力装置通过钢丝绳与两箱位轿厢动力连接。
优选的,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用于连接钢丝绳的曳引轮和用于驱动曳引轮的电机,所述动力装置设置于第一导轨顶端,所述钢丝绳绕经曳引轮,曳引轮一侧的钢丝绳与两箱位轿厢连接,另一侧钢丝绳与配重块连接,所述配重块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垂直设置,所述配重块通过配重导向轮沿第二导轨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底部设置有用于保持钢丝绳张紧状态的张紧装置。
优选的,所述两箱位轿厢包括轿厢框架、设置于轿厢框架上的旋转框架、设置于旋转框架上用于承托并驱动传输箱移动的皮带输送机,所述轿厢框架沿第一导轨上下移动,所述旋转框架通过旋转马达驱动进行水平转动,所述轿厢框架对应第一导轨设置有轿厢导引轮,所述轿厢框架通过轿厢导引轮与第一导轨的配合沿第一导轨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皮带输送机设置有两台,两台输送机上下设置于旋转框架上。
优选的,两箱位垂直提升机设置于垂直贯穿多楼层的井道内,各楼层对应井道设置有用于与两箱位轿厢对接实现传输箱接送的工作站。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轿厢的改进,实现了轿厢一次输送两个输送箱,同时轿厢可以旋转,使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目的楼层工作站上实现三个方向上输出输送箱,提升了垂直提升机的工作效率,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一种两箱位垂直提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一种两箱位垂直提升机的两箱位轿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一种两箱位垂直提升机的动力装置示意图。
附图中:100动力装置,110曳引轮,120电机,130钢丝绳,200第二导轨,210配重块,220配重导向轮,300第一导轨,310轿厢导引轮,400两箱位轿厢,410轿厢框架,420旋转框架,430旋转马达,440皮带输送机,500张紧装置,600工作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内”、“外”、“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两箱位垂直提升机,包括用于装载两个传输箱的两箱位轿厢400和用于带动两箱位轿厢400垂直移动的垂直提升机构,所述垂直提升机构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导轨300、用于驱动两箱位轿厢400移动的动力装置100、及用于牵引两箱位轿厢400的钢丝绳130,所述两箱位轿厢400滑动连接于第一导轨300上并可沿第一导轨300上下移动,所述动力装置100通过钢丝绳130与两箱位轿厢400动力连接。
具体的,所述动力装置100包括用于连接钢丝绳130的曳引轮110和用于驱动曳引轮110的电机120,所述动力装置100设置于第一导轨300顶端,所述钢丝绳130绕经曳引轮110,曳引轮110一侧的钢丝绳130与两箱位轿厢400连接,另一侧钢丝绳130与配重块210连接,所述配重块210设置有第二导轨200,所述第二导轨200垂直设置,所述配重块210通过配重导向轮220沿第二导轨200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导轨300和第二导轨200底部设置有用于保持钢丝绳130张紧状态的张紧装置500,保证配重块210与两箱位轿厢400能够完成垂直提升动作,曳引轮120有凹槽,能够卡接钢丝绳130,保证钢丝绳130不会再运行过程中脱出曳引轮110,配重导向轮220通过三个滚轮,与第二导轨200进行三面接触,确保配重导向轮220能够安全稳定的沿第二导轨200上下移动不脱轨。
具体的,所述两箱位轿厢400包括轿厢框架410、设置于轿厢框架410上的旋转框架420、设置于旋转框架420上用于承托并驱动传输箱移动的皮带输送机440,所述轿厢框架410沿第一导轨300上下移动,所述旋转框架420通过旋转马达430驱动进行水平转动,所述轿厢框架410对应第一导轨300设置有轿厢导引轮310,所述轿厢框架410通过轿厢导引轮与第一导轨300的配合沿第一导轨300上下移动,所述皮带输送机440包括输送机框架,平行设置的两条皮带,所述皮带可双向移动,输送箱可设置于皮带上,随皮带进行移动输送,所述轿厢导引轮310在轿厢框架410的四角分别设置,每一个轿厢导引轮由三个滚轮组成,与第一导轨300进行三面接触,确保了当垂直提升机抬升重物时,两箱位轿厢400在钢丝绳130的作用下,垂直升降,同时,轿厢框架顶端设置有防止坠落的安全装置。
具体的,所述皮带输送机440设置有两台,两台输送机上下设置于旋转框架420上。
具体的,两箱位垂直提升机设置于垂直贯穿多楼层的井道内,各楼层对应井道设置有用于与两箱位轿厢400对接实现传输箱接送的工作站600,由于两箱位轿厢400设置有旋转装置可带动轿厢进行270°旋转,因此各楼层在除第一导轨300方向外的剩余三方向均可设置工作站600,极大地方便了不同输送物在相同楼层不同位置的输送,提高了效率。
当需要垂直提升机输送传输箱时,旋转马达430带动旋转框架420进行旋转,使皮带输送机440对准相应物料运送工作台600进行输送箱接收,当输送箱完全进入两箱位轿厢后400,动力装置100开始讲垂直提升机提升,当垂直提升机轿厢承载着传输箱到达指定楼层时,旋转马达430带动旋转框架420进行旋转,使皮带输送机440对准相应物料接收工作站600进行传输箱的输送。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两箱位垂直提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装载两个传输箱的两箱位轿厢和用于带动两箱位轿厢垂直移动的垂直提升机构,所述垂直提升机构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导轨、用于驱动两箱位轿厢移动的动力装置、及用于牵引两箱位轿厢的钢丝绳,所述两箱位轿厢滑动连接于第一导轨上并可沿第一导轨上下移动,所述动力装置通过钢丝绳与两箱位轿厢动力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箱位垂直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用于连接钢丝绳的曳引轮和用于驱动曳引轮的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箱位垂直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设置于第一导轨顶端,所述钢丝绳绕经曳引轮,曳引轮一侧的钢丝绳与两箱位轿厢连接,另一侧钢丝绳与配重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箱位垂直提升机,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配重块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垂直设置,所述配重块通过配重导向轮沿第二导轨上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箱位垂直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底部设置有用于保持钢丝绳张紧状态的张紧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箱位垂直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箱位轿厢包括轿厢框架、设置于轿厢框架上的旋转框架、设置于旋转框架上用于承托并驱动传输箱移动的皮带输送机,所述轿厢框架沿第一导轨上下移动,所述旋转框架通过旋转马达驱动进行水平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两箱位垂直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框架对应第一导轨设置有轿厢导引轮,所述轿厢框架通过轿厢导引轮与第一导轨的配合沿第一导轨上下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两箱位垂直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输送机设置有两台,两台输送机上下设置于旋转框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两箱位垂直提升机,其特征在于,两箱位垂直提升机设置于垂直贯穿多楼层的井道内,各楼层对应井道设置有用于与两箱位轿厢对接实现传输箱接送的工作站。
CN202020317271.0U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两箱位垂直提升机 Active CN2119205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17271.0U CN211920556U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两箱位垂直提升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17271.0U CN211920556U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两箱位垂直提升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20556U true CN211920556U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47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17271.0U Active CN211920556U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两箱位垂直提升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205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48128A (zh) * 2022-08-10 2022-12-09 浙江省建德市正发碳酸钙有限公司 一种碳酸钙生产线用双向进出式提升输送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48128A (zh) * 2022-08-10 2022-12-09 浙江省建德市正发碳酸钙有限公司 一种碳酸钙生产线用双向进出式提升输送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83381A (zh) 自动拆码垛装卸车系统
CN1012266B (zh) 主要用于船舶装卸货物的传输装置
CN202499532U (zh) 空中悬挂升降机
CN211920556U (zh) 一种两箱位垂直提升机
CN213616682U (zh) 一种全自动装卸货机器人
CN211920557U (zh) 一种四箱位垂直提升机
CN112338893A (zh) 一种全自动装卸货机器人
CN205328548U (zh) 一种带电动滚轮的双层叉车
CN208964467U (zh) 一种升降搬运小车
CN217577915U (zh) 一种笼车托盘两用式垂直升降机
CN215479067U (zh) 一种双工位托盘提升机
CN211254513U (zh) 自动拆码垛装卸车系统
CN207861218U (zh) 轻型货物提升机
CN207090358U (zh) 一种空轨复合式自动提升运载装置
CN219730228U (zh) 一种提升装置
CN205526190U (zh) 一种升降输送系统
CN219429445U (zh) 一种提升机的内导轨结构
CN215973390U (zh) 一种新型托盘落地升降机
CN220845373U (zh) 码垛机
CN212151261U (zh) 一种双箱位轿厢
CN104444183A (zh) 输送升降一体机
CN211920225U (zh) 用于装载码垛机的升降行走机构
CN216997203U (zh) 一种全自动取放芯车垂直升降机
CN220811522U (zh) 一种升降输送设备
CN217172013U (zh) 一种托盘可循环流转的提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67-9, Huiquan West Road, Shizhong District, Zaozhu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Sanwei Hairo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600 1602, 16th floor, building 4, No.19 courtyard, Xinghua street,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UNWAY HAIRONG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