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11363U - 便携式燃料内置食物饮料加热杯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燃料内置食物饮料加热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11363U
CN211911363U CN201921556539.XU CN201921556539U CN211911363U CN 211911363 U CN211911363 U CN 211911363U CN 201921556539 U CN201921556539 U CN 201921556539U CN 211911363 U CN211911363 U CN 2119113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heating
food
fuel
beve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5653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55653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113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113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113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便携式燃料内置食物饮料加热杯属于食物饮料加热器具领域,具体涉及利用加热杯内置的燃料对杯内所装食物饮料进行加热的杯体结构新设计和新方法。便携式燃料内置食物饮料加热杯包括内外两个圆柱形杯体,外杯底部杯盖内表面上有加热燃料罐,燃料点燃后可对内杯底部和侧面加热,内杯通过内杯口凸出的外沿贴挂于外杯体顶部的金属圆环内侧上;外杯体的上部和下部表面有规则排列的圆孔供燃烧通气之用,外杯体中部表面有环绕紧贴杯体的可上下移动的隔热熄火垫。便携式燃料内置食物饮料加热杯制造成本低,可实施性强,可以供使用者出门在外时作为经济实用的长期加热各种食物和饮料的便携式器具。

Description

便携式燃料内置食物饮料加热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便携式食物饮料加热器具领域,具体涉及利用便携式杯外杯内下部所装燃料对外杯体内的内杯所装食物饮料进行加热的杯体结构新设计和新方法。
背景技术
通过对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与服务系统具有相近和类似功能的可加热食品饮料罐(杯)的搜索,发现有以下5种已经授权的专利。
1.即时自加热易拉罐(CN2425044Y),一种盛装食品和饮料用的即时自加热易拉罐,装有液体和固体两种化学反应物通过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来加热。
2.自动加热易拉罐(CN200974679Y),加热剂与水化学反应,释放出热量来加热食品。
3.加热饮料罐(CN2491386Y),罐体内有氧化钙,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热量加热饮料。
以上三种加热罐都是通过化学反应方式产生的化学能加热,产生的热量和温度是否足够将未熟的米,面和常温水加热到沸腾温度都是不确定的。一般来讲,这些化学能只能使被加热物温度稍微升高一些,尤其是在户外寒冷气候下,加热效果不佳。
4.自动加热易拉罐(CN2437264Y),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加热易拉罐,内装气体燃料,通过电子点火器点燃加热。此加热罐成本较高,而且没有提到罐体外部是否有隔热层,能否用手拿起,使用安全性不高。
5.可自加热饮料的易拉罐(CN201021390Y),罐体内设有由控制开关、电池、加热电阻丝串联形成的加热电路,对罐内饮料加热。此罐成本较高,电池性能难以保障,而且没有提到罐体外部是否有隔热层,能否在加热后立即直接用手接触罐体等性能。
对比上述五种有一定类似性或可比性的已经授权的专利,可以看出便携式燃料内置食物饮料加热杯的优势表现在:1.可把未加工过的食物饮料原料加热至沸腾和熟透的程度。2.燃料被高效率燃烧使用,不存在燃料浪费问题。3.可加热的食物饮料种类范围更广,包括荤素菜,米饭,面条,米粉,茶,咖啡,果汁,奶等。4.杯体外表面温度较高部分有隔热垫,确保了使用者在手拿杯体食用被加热的食物饮料时不会被温度较高的杯体烧烫。5.使用该加热杯对杯体内食物饮料加热不受户外低温,刮风和雨雪等气候条件的影响。6.杯体配有杯套,便于随身方便地携带该杯。
从目前市场现状看,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与便携式燃料内置食物饮料加热杯同样的产品,因此该项实用新型将填补市场空白。
实用新型内容
一种便携式燃料内置食物饮料加热杯,其特征在于此杯包括金属内杯和金属外杯,内杯外壁和外杯内壁之间有一定的距离空间,内杯口凸出的外缘紧密贴挂于外杯杯体顶部的金属圆环内沿之上,内杯为上部宽,下部窄的圆柱状杯体,内杯杯体为食品级不锈钢制作,可以方便取出清洗或单独使用,外杯上部为杯顶盖,杯顶盖为中空的开口向下的圆柱状金属杯盖,杯顶盖内径和外杯外径相等,杯顶盖盖于外杯上部后,其内表面紧贴外杯上端外表面和内杯杯口,可以起到对内杯内加热后的食物饮料的保温隔热作用,和常见的金属圆柱状茶叶罐的罐盖与罐体的紧密盖合和打开方式一样,需稍加用力才能把杯盖盖上或者拔离外杯上部;外杯杯体上部和下部靠近杯盖处都有均匀分布的圆形小孔供杯体内燃料燃烧通气之用,外杯底部为底盖,底盖为中空的开口向上的圆柱状金属杯盖,底盖的内径和外杯外径相等,一旦底盖盖在外杯底部,两者紧密贴合,需要稍加用力下拔才可取下,因此即使在把杯体拿起来的情况下,底盖很难掉落,而且在使用该杯进行加热的过程中,一般是杯底朝下静止放置于某一物体表面,底盖不存在会脱落杯体的任何可能,因此不需要对底盖和外杯进行固定的连接。
底盖内表面上有一固定于中心的上部有圆柱形敞口的圆柱形金属燃料罐,内装燃料油,燃料油罐的上部敞口凸出油罐上表层,敞口上端有点燃燃料油所用的引燃芯,燃料罐配有弹性塑料罐盖,罐盖内径等于上部圆柱形敞口的外径,可以紧密盖于金属燃料罐敞口之上,在较长时间不使用该杯加热的情况下和携带该杯长时间移动的情况下,确保金属燃料罐内燃料油的密闭性,减少和避免燃料油的挥发和漏出。燃料油金属罐的顶部和内杯底部外表面有一定空间距离,使点燃的燃料油可以充分燃烧。
外杯中部外表面上有三个平行排列的环带状双层弹性隔热垫(内层为氯丁橡胶,外层为硅胶的环带状),氯丁橡胶和硅胶有较好的弹性,由于环带状双层弹性隔热垫在处于没有外力拉伸的标准的中空圆柱形状态下的内径略微小于外杯体外径,所以在通过外力拉伸后套在外杯体表面后会呈现拉升后的紧绷状态而固定地紧贴于外杯体外表面。由于双层弹性隔热垫的内层表面和外杯体光滑的外表面接触,因此在用手按住弹性隔热垫略微施加向上的推力或向下的拉力的情况下,可以方便地在外杯体表面上下移动。外杯顶盖表面外覆硅胶隔热层,确保打开经过加热后的杯盖时不烫手,外杯底盖外表面也外覆硅胶隔热层,硅胶隔热层通过化学粘合剂紧粘在外杯顶盖和底盖外表面上。
该加热杯配有杯套,杯套为优质隔热软性潜水布料(亦称氯丁橡胶)制作,杯套上配有涤纶制作的杯套背挎带,方便肩挎或手提携带该加热杯。
加热杯套形状和加热杯一样,都是圆柱状,体积和加热杯一样大,杯套的顶部无杯套盖,杯套的背面可以由上往下打开,打开处的两侧分别用缝线固定有一个从杯套顶部到杯套下端的魔术帖(强力粘黏固定尼龙扣)的带钩的一面和带绒毛的一面,撕开魔术帖后,即可放入加热杯,再扣上魔术帖,加热杯套内表面就可紧贴加热杯的杯体外表面装入加热杯,加热杯套的两侧偏上部位缝有加热杯套背挎带的挂扣(如附图2所示),背挎带两端分别固定于加热杯套背挎带的两个挂扣上,把背挎带挎在肩上或提在手上即可方便携带加热杯出行。
附图说明
此项实用新型有2个附图。图1是便携式燃料内置食物饮料加热杯剖视图(由上往下),图2是便携式燃料内置食物饮料加热杯杯套。
具体实施方式
此项实用新型涉及的杯体包括金属内杯(附图1中的标注9)和金属外杯(附图1中的标注8),在内杯底部下面有一金属的圆形开口燃料罐(附图1中的标注13),其固定于外杯底盖(附图1中的标注6)内表面上的中间位置,并和内部底杯有一定距离,便于圆形开口燃料罐内的燃料油通过燃料油罐上部敞口(附图1中的标注11)顶端的燃料油引燃芯(附图1中的标注12)在点燃后充分燃烧,对内杯中所装食物或饮料进行加热。
此实用新型的应用领域包括即时即热各种主副食如面条、米粉、汤类和茶、咖啡等饮料。主副食的原料可以随身携带,在需要食用时,打开外杯上部的顶盖(附图1中的标注1),取出内杯,用手拔开燃料油罐的上部敞口的盖子(附图1中的标注10),把长条型点火器从外杯体上部开口往下伸到外杯体底部的金属燃料罐上点燃引燃芯,再将内杯放回原处,把食物原料和水一起放内杯中(或先把水放入内杯,待内杯内水被加热至沸腾后再放入食物原料),如果只加热液体状饮料或汤类食物及糊状食物,则直接把被加热物料放入内杯加热即可,盖上顶盖,根据被加热食物的性质加热至食物或饮料可被食用和饮用的程度即熄灭加热火焰,继而打开顶盖方便地食用杯内食物或饮料。
需要熄灭杯内燃烧的火焰时,只需用手把环绕在外杯中部外表面上的三个环型带状的双层弹性隔热垫的最下面一个(附图1中的标注4)用手下移到外杯体下部,该弹性隔热垫可以完全覆盖外杯杯体下部供燃料燃烧通气之用的所有圆形小孔(附图1中的标注5)。由于弹性隔热垫的弹性效应,其内表面紧贴于这些所覆盖的小孔之上,使杯外的空气不能再通过这些小孔进入外杯体内部靠近火焰燃烧的区域,外杯体内部不能获得外杯体外的空气中的氧气的供应,靠近这些被弹性隔热垫覆盖的小孔的位于外杯体内下部的金属燃料罐上的火焰即会熄灭,由于外杯杯体上部的小孔(附图1中的标注7)距离燃料油火焰燃烧处较远,在该加热杯实际使用中不需要覆盖这些上部的小孔即可熄灭外杯体内下部的火焰,如果出现火焰依然不熄灭的情况,则可以用手把紧绕在外杯杯体中部外面最上面的那个双层弹性隔热垫(附图1中的标注2)上移到外杯体上部表面,完全覆盖外杯体上部的所有圆形小孔,这样外杯体上部和下部所有的供燃料燃烧通气之用的所有圆形小孔都被上下两个弹性隔热垫覆盖,确保杯内火焰熄灭。而在上下两个双层弹性隔热垫中间的第三个双层弹性隔热垫(附图1中的标注3)是固定环绕于外杯体中部外表面,其宽度较大,在用手隔着此双层弹性隔热垫拿起熄火后不久仍然有较高温度的杯体时起到隔热防烫之用。在此杯实际使用过程中,熄火时间超过5分钟后,外杯体的温度会下降到和外杯体所处环境的空气温度相差不大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不隔着双层弹性隔热垫用手拿起加热杯,也不会有外杯体烫手的感觉。在加热杯内火焰熄灭后,覆盖燃料燃烧通气之用的所有圆形小孔的双层弹性隔热垫即可用手移回原处。
此外,如果在内杯中放入烹饪油,该杯也可作食物油炸之用。
此加热杯可长期供使用者在户外和室内加热自己配制的食物、汤类和饮料之用。
加热杯所配的杯套有可调节长度的用涤纶制作的杯套背挎带(附图2中的标注4),方便加热杯的使用者肩跨式或手提式携带加热杯在外出时使用。杯套主体(附图2中的标注3)的形状和加热杯一样都是圆柱状,体积和加热杯一样大,加热杯套的制作材料为氯丁橡胶,杯套的顶部无杯套盖,杯套的背面可以由上往下打开,打开处的两侧分别用缝线固定有一个从杯套顶部到杯套下端的魔术帖(强力粘黏固定尼龙扣)的带钩的一面(附图2中的标注1)和带绒毛的一面(附图2中的标注2),撕开魔术帖后,即可放入加热杯,加热杯外杯杯体底部放置于杯套底部(附图2中的标注6)内表面上,再扣上杯套魔术帖,加热杯套就可紧贴加热杯外杯体表面装入加热杯,加热杯套的两侧偏上部位缝有加热杯套背挎带的挂扣(附图2中的标注5),背挎带两端分别固定于加热杯套背挎带的两个挂扣上,把背挎带挎在肩上或提在手上即可方便携带加热杯出行。
由于加热杯的制作材料为耐水蚀的金属材料,且所有燃烧通气孔开在外杯体下部低于杯内燃料火焰的位置和远高于燃料火焰的外杯体上端,加热杯在户外使用时即使放置于雨雪和刮风环境下也不影响加热杯的正常加热使用。
此加热杯可长期供使用者在户外和室内加热自己配制的食物、汤类和饮料之用。

Claims (1)

1.一种便携式燃料内置食物饮料加热杯,其特征在于此杯包括金属内杯和金属外杯,内杯外壁和外杯内壁之间有一定的距离空间,内杯口凸出的外缘紧密贴靠于外杯杯体顶部的金属圆环内沿之上,内杯为上部宽,下部窄的圆柱状杯体,内杯杯体为食品级不锈钢制作,可以方便取出清洗或单独使用,此杯杯顶盖为中空的开口向下的圆柱状金属杯盖,杯顶盖内径和外杯外径相等,杯顶盖盖于外杯上部后,其内表面紧贴外杯上端外表面和内杯杯口,外杯杯体的顶盖的下面和底盖上面有均匀分布的圆形小孔供杯体内燃料燃烧通气之用,外杯底部为开口向上的圆柱状金属杯盖,底盖内径和外杯外径相等,此杯底盖内表面上有一固定于其中间的上部敞口带盖的圆柱形金属燃料罐,内装燃料油,燃料油金属罐的顶部和内杯底部外表面有一定空间距离,使点燃的燃料油可以充分燃烧,在需要熄灭此杯杯内燃烧的火焰时,只需要把紧绕在外杯中部的三个平行排列的硅胶和氯丁橡胶构成的双层弹性隔热垫的上面和下面两个弹性隔热垫移到外杯体上下端,覆盖外杯杯体上下部供燃料燃烧通气之用的所有圆形小孔即可,此杯外杯金属顶盖和金属底盖外表面上覆盖硅胶层,此杯配有杯套,杯套为氯丁橡胶制作,杯套上配有长度可调节的杯带,方便肩跨或手提携带此杯。
CN201921556539.XU 2019-09-09 2019-09-09 便携式燃料内置食物饮料加热杯 Active CN2119113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56539.XU CN211911363U (zh) 2019-09-09 2019-09-09 便携式燃料内置食物饮料加热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56539.XU CN211911363U (zh) 2019-09-09 2019-09-09 便携式燃料内置食物饮料加热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11363U true CN211911363U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18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56539.XU Active CN211911363U (zh) 2019-09-09 2019-09-09 便携式燃料内置食物饮料加热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113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20040U (zh) 一种两用电饼铛
CN104083069B (zh) 可控的以炭火为热源的多功能组合炉
CN211911363U (zh) 便携式燃料内置食物饮料加热杯
CN111942754A (zh) 便携式内部燃料加热食物饮料杯
CN204292903U (zh) 一种具有制作煲仔饭功能的电压力锅
CN205107268U (zh) 一种微火锅
CN201135201Y (zh) 自加热方便盒饭
CN203953276U (zh) 可控的以炭火为热源的多功能组合炉
CN204930790U (zh) 一种木炭无烟烧烤涮烫一体桌
CN203016729U (zh) 家用烤红薯机
CN2151690Y (zh) 高安全性电控高压锅结构装置
CN202083971U (zh) 智能灶具及其控制模组
CN205162758U (zh) 一种多功能一体化的嵌入式炊具
CN208318938U (zh) 一种多功能炊具
CN206548346U (zh) 带定时器防溅油锅盖
CN201248626Y (zh) 智能暖奶器
CN214802940U (zh) 一种可加热的外卖餐盒结构
CN202396692U (zh) 一次性自带热源蒸煮饭盒
CN209733415U (zh) 一种仿柴火灶烹饪的料理锅组件
US20170099985A1 (en) Insulating Implement for cooking use
CN207270288U (zh) 油炸锅
CN202698168U (zh) 多功能鸣笛水壶
CN216776775U (zh) 自动煎蛋器
CN214609260U (zh) 一种餐饮饭盒以及一次性加热餐饮设备
CN211609128U (zh) 一种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