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07917U - 端子调整设备 - Google Patents

端子调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07917U
CN211907917U CN202020717556.3U CN202020717556U CN211907917U CN 211907917 U CN211907917 U CN 211907917U CN 202020717556 U CN202020717556 U CN 202020717556U CN 211907917 U CN211907917 U CN 2119079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adjusting
fork
electronic component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1755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伟洪
卢丁
戴天福
谢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da Electric H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da Electric H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da Electric HK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da Electric H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1755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079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079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0791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端子调整设备,包括第一调整件、第二调整件及底座,底座用于固定带有端子的电子元器件,第一调整件用于与端子的一端接触,第二调整件用于与端子的另一端接触,且第一调整件、第二调整件设于端子的相对两侧,第一调整件与第二调整件用于分别沿相反的方向往复移动,使端子相对电子元器件往复摆动。上述端子调整设备,当第一调整件、第二调整件沿相反的方向往复移动时,可带动端子相对电子元器件往复摆动,使端子通过形变释放其内应力,使端子在弯脚工序后的形态能够保持一致,提高了端子的良率。

Description

端子调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生产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端子调整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元器件的端子在生产过程中会经过卷线、熔接、组立、封止、弯脚等多道工序,各道工序都会使端子发生一定的形变,经过多道工序后,当所有的形变累积,再经过端子弯脚冲压后,端子内的应力不能有效释放,致使端子冲压后产生的形变没有规律,导致端子的不良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释放端子内应力、提高端子良率的端子调整设备。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端子调整设备,包括第一调整件、第二调整件及底座,所述底座用于固定带有端子的电子元器件,所述第一调整件用于与所述端子的一端接触,所述第二调整件用于与所述端子的另一端接触,且所述第一调整件、所述第二调整件设于所述端子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调整件与所述第二调整件用于分别沿相反的方向往复移动,使所述端子相对所述电子元器件往复摆动。
上述端子调整设备,可将电子元器件放置在底座上,并对电子元器件固定,第一调整件、第二调整件分别与端子的上端、下端接触,由于第一调整件、第二调整件分别设于端子的相对两侧,当第一调整件、第二调整件沿相反的方向往复移动时,可带动端子相对电子元器件往复摆动,电子元器件的端子在生产过程会产生内应力的累积,导致端子在弯脚工序后形态不一致,而端子相对电子元器件的往复摆动,可使端子通过形变释放其内应力,使端子在弯脚工序后的形态能够保持一致,提高了端子的良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整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拨叉,所述第一拨叉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拨叉之间用于伸入所述端子,所述第二调整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拨叉,所述第二拨叉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拨叉之间用于伸入所述端子,所述第一拨叉及所述第二拨叉的数量均大于所述端子的数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拨叉的端部为尖端,所述第二拨叉的端部为尖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端子调整设备还包括第一驱动件及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拨叉靠近或远离所述端子,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拨叉靠近或远离所述端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端子调整设备还包括第三驱动件及第四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驱动件往复移动,所述第四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驱动件往复移动,使所述第一拨叉与所述第二拨叉沿相反的方向移动并带动所述端子往复摆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拨叉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拨叉用于与所述端子的上端接触,所述第二拨叉用于所述端子的下端接触,所述第一拨叉与所述第二拨叉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沿所述第二拨叉的长度方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限位件及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围成与所述电子元器件匹配的定位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有导柱,所述导柱设于所述定位口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的相对距离可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整件与所述第二调整件沿相反方向移动,使所述端子向左摆动或向右摆动,所述端子向左摆动及向右摆动的角度范围为0°~35°,所述端子向左摆动及向右摆动的次数为4次。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于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端子调整设备的斜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端子调整设备的侧视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第一调整件,110、第一拨叉,200、第二调整件,210、第二拨叉,300、底座,410、第一驱动件,420、第二驱动件,430、第三驱动件,440、第四驱动件,510、第一限位件,10、端子,11、连接部,12、末端部,20、电子元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端子调整设备,包括第一调整件100、第二调整件200及底座300,所述底座300用于固定带有端子10的电子元器件20,所述第一调整件100用于与所述端子10的一端接触,所述第二调整件200用于与所述端子10的另一端接触,且所述第一调整件100、所述第二调整件200设于所述端子10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调整件100与所述第二调整件200用于分别沿相反的方向往复移动,使所述端子10相对所述电子元器件20往复摆动。
上述端子调整设备,可将电子元器件20放置在底座300上,并对电子元器件20固定,第一调整件100、第二调整件200分别与端子10的两端接触,由于第一调整件100、第二调整件200分别设于端子10的相对两侧,当第一调整件100、第二调整件200沿相反的方向往复移动时,可带动端子10相对电子元器件20往复摆动,电子元器件20的端子10在生产过程会产生内应力的累积,导致端子10在弯脚工序后形态不一致,而端子10相对电子元器件20的往复摆动,可使端子10通过形变释放其内应力,使端子10在弯脚工序后的形态能够保持一致,提高了端子10的良率。
可选地,底座300为固定设置,固定于底座300上的电子元器件20为静止状态,第一调整件100及第二调整件200移动时,底座300不与第一调整件100或第二调整件200同步移动,保证端子10能够相对电子元器件20往复移动,使端子10的内应力得到释放。
可选地,端子10相对电子元器件20的摆动具有左侧极限位置、初始位置及右侧极限位置,左侧极限位置及右侧极限位置分别位于初始位置的两侧,当端子10与电子元器件20不相对摆动时,端子10位于相对电子元器件20的初始位置处,当端子10与电子元器件20相对摆动时,端子10在左侧极限位置与右侧极限位置之间往复摆动,且最终端子10会回位到初始位置处,此时端子10在经过往复摆动后,内部应力被释放,且端子10与电子元器件20的相对位置较未调整前不变,保证了电子元器件20上端子10形态的一致性,因此能够提高端子10的良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第一调整件100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拨叉110,所述第一拨叉110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拨叉110之间用于伸入所述端子10,所述第二调整件200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拨叉210,所述第二拨叉210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拨叉210之间用于伸入所述端子10,所述第一拨叉110及所述第二拨叉210的数量均大于所述端子10的数量。此时第一拨叉110与第二拨叉210可对端子10进行限位,当第一调整件100与第二调整件200沿相反方向移动时,第一拨叉110与第二拨叉210分别与端子10的两端接触,进而能够带动端子10相对于电子元器件20摆动,以释放端子10内应力。此时无论端子10需要往任一方向摆动,均有第一拨叉110及第二拨叉210接触并推动端子10,保证端子10能够通过往复摆动的方式发生形变并释放内应力。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调整件100与第二调整件200也可为具有缺口的结构,端子10可位于缺口内,通过缺口的内壁与端子10接触并推动端子10相对电子元器件20摆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拨叉110的端部为尖端,所述第二拨叉210的端部为尖端。此时第一拨叉110及第二拨叉210的端部能够起到引导作用,可方便端子10进入相邻的两个第一拨叉110之间及相邻的两个第二拨叉210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3所示,上述端子调整设备还包括第一驱动件410及第二驱动件420,所述第一驱动件410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拨叉110靠近或远离所述端子10,所述第二驱动件420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拨叉210靠近或远离所述端子10。当电子元器件20放置于底座300上时,第一驱动件410带动第一拨叉110靠近端子10的一端,第二驱动件420带动第二拨叉210靠近端子10的另一端,在端子10释放完内应力后,第一驱动件410带动第一拨叉110、第二驱动件420带动第二拨叉210远离端子10,此时第一拨叉110与第二拨叉210不会与电子元器件20的移动发生干涉,能够实现第一拨叉110、第二拨叉210与电子元器件20之间的自动配合。
可选地,第一驱动件410及第二驱动件420为气缸,方便精确控制第一拨叉110及第二拨叉210的移动距离。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410及第二驱动件420也可为液压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3所示,上述端子调整设备还包括第三驱动件430及第四驱动件440,所述第三驱动件430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驱动件410往复移动,所述第四驱动件440用于带动所述第二驱动件420往复移动,使所述第一拨叉110与所述第二拨叉210沿相反的方向移动并带动所述端子10往复摆动。通过第三驱动件430带动第一驱动件410、第四驱动件440带动第二驱动件420,可使第一拨叉110与第二拨叉210沿相反的方向移动,实现对端子10的自动摆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第一驱动件410、第二驱动件420上分别设置气缸,第一驱动件410、第二驱动件420用于带动气缸靠近或远离端子10,气缸的推杆与第一拨叉110或第二拨叉210连接,气缸用于使第一拨叉110与第二拨叉210沿相反的方向往复移动,也可实现带动端子10相对于电子元器件20往复摆动的效果。
可选地,上述端子调整设备还包括第一机械手,所述第一机械手用于带动所述电子元器件20移动至所述底座300上。通过第一机械手,可将电子元器件20放置于底座300上,实现了对电子元器件20的自动放置,可提高工作效率。
具体地,上述端子调整设备还包括升降台及平移滑轨,升降台可滑动设于平移滑轨上,升降台与第一机械手连接,升降台用于带动第一机械手上下移动,此时可通过升降台带动第一机械手拿取电子元器件20,并利用平移滑轨带动升降台平移,可便于将电子元器件20移动至底座300上。
可选地,上述端子调整设备还包括运输带及第二机械手,所述运输带用于输送所述电子元器件20,所述第二机械手用于夹持所述电子元器件20,并在所述运输带与所述底座300之间往复移动。此时可将电子元器件20放置在运输带上,并利用第二机械手将放置在底座300上的电子元器件20夹持并输送至运输带上,实现电子元器件20的自动输送,可提高生产效率及自动化程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拨叉110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拨叉110用于与所述端子10的上端接触,所述第二拨叉210用于所述端子10的下端接触,所述第一拨叉110与所述第二拨叉210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驱动件420用于沿所述第二拨叉210的长度方向移动。此时第一拨叉110与第二拨叉210能够分别对端子10的不同端进行接触,同时第一拨叉110及第二拨叉210能够与端子10的不同部分进行匹配,保证端子10上的不同部分均能受力发生一定的形变,以便端子10充分释放内应力。
可选地,如图4所示,第一拨叉110的端部与第二拨叉210的端部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此时第一拨叉110与第二拨叉210存在高度差,能够更好的通过第一拨叉110及第二拨叉210沿不同方向的移动,使端子10摆动,释放端子10的内应力。
具体地,如图2及图4所示,端子10包括连接部11及末端部12,末端部12通过连接部11与电子元器件20连接,且连接部11的一端与电子元器件20连接,连接部11的另一端向电子元器件20外延伸,若以电子元器件20的轴向为投影方向,末端部12的投影面与电子元器件20的投影面间隔设置,连接部11相对末端部12倾斜设置,其中,由于连接部11、连接部11与末端部12的连接处、连接部11与电子元器件20的连接处均为发生形变的部分,因此随着端子10扭动或摆动,上述三处位置会发生形变以释放应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底座300上设有第一限位件510及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510与所述第二限位件围成与所述电子元器件20匹配的定位口。通过第一限位件510及第二限位件可对电子元器件20在底座300上的安装进行定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300上设有导柱,所述导柱设于所述定位口内。导柱可对电子元器件20在底座300上的安装进行引导,同时防止电子元器件20位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510与所述第二限位件的相对距离可调。此时第一限位件510与第二限位件可通过调整相对距离,对电子元器件20进行夹持,保证电子元器件20在底座300上能够被固定,使端子10能够更好的相对电子元器件20摆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整件100与所述第二调整件200沿相反方向移动,使所述端子10向左摆动或向右摆动,所述端子10向左摆动及向右摆动的角度范围为0°~35°,所述端子10向左摆动及向右摆动的次数为4次。端子10相对电子元器件20的摆动次数不宜过多或过少,端子10相对电子元器件20的摆动幅度不宜过大或过小,若端子10相对电子元器件20的摆动次数过多或摆动幅度过大,在释放端子10内应力的同时可能会造成端子10本身或端子10与电子元器件20连接处出现损伤,而若端子10相对电子元器件20的摆动次数过少或摆动幅度过小,则无法充分释放端子10的内应力,仍然会导致端子10出现形变降低电子元器件20的良率,因此将端子10相对电子元器件20的向左摆动及向右摆动次数均设置为4次,且摆动的角度范围为0°~35°,可对端子10的内应力进行充分释放,并防止电子元器件20出现损伤。
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端子调整设备,可应用如下端子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电器元器件置于所述底座300上;
调整所述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的位置,使所述第一调整件100用于与所述端子10的一端接触,所述第二调整件200用于与所述端子10的另一端接触,且所述第一调整件100、所述第二调整件200设于所述端子10的相对两侧;
所述第一调节件与所述第二调整件200沿相反的方向往复移动,使所述端子10相对所述电子元器件20往复摆动。
上述端子调整方法,由于第一调整件100、第二调整件200分别与端子10的上端、下端接触,第一调整件100、第二调整件200分别设于端子10的相对两侧,当第一调整件100、第二调整件200沿相反的方向往复移动时,可带动端子10相对电子元器件20往复摆动,电子元器件20的端子10在生产过程会产生内应力的累积,导致端子10在弯脚工序后形态不一致,而端子10相对电子元器件20的往复摆动,可使端子10通过形变释放其内应力,使端子10在弯脚工序后的形态能够保持一致,提高了端子10的良率。
可选地,上述所述第一调节件与所述第二调整件200沿相反的方向往复移动,使所述端子10相对所述电子元器件20往复摆动,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端子10向左移动至左侧极限位置,所述端子10向右移动至右侧极限位置,或所述端子10向右移动至左侧极限位置,所述端子10向左移动至右侧极限位置;
重复上述两个步骤;
所述端子10回位至初始位置。
当端子10左右摆动后再回复至初始位置,可释放端子10的内应力并使端子10的形态符合要求。
具体地,所述端子10由所述初始位置至所述左侧极限位置或由所述初始位置至所述右侧极限位置所需要摆过的角度为0°~35°。此时可充分释放端子10的内应力并防止端子10出现损伤或变形。
具体地,所述端子10由所述初始位置至所述左侧极限位置或由所述初始位置至所述右侧极限位置的次数为至少两次。此时可充分释放端子10的内应力并防止端子10出现损伤或变形。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端子调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调整件、第二调整件及底座,所述底座用于固定带有端子的电子元器件,所述第一调整件用于与所述端子的一端接触,所述第二调整件用于与所述端子的另一端接触,且所述第一调整件、所述第二调整件设于所述端子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调整件与所述第二调整件用于分别沿相反的方向往复移动,使所述端子相对所述电子元器件往复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调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拨叉,所述第一拨叉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拨叉之间用于伸入所述端子,所述第二调整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拨叉,所述第二拨叉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拨叉之间用于伸入所述端子,所述第一拨叉及所述第二拨叉的数量均大于所述端子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调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拨叉的端部为尖端,所述第二拨叉的端部为尖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子调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件及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拨叉靠近或远离所述端子,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拨叉靠近或远离所述端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子调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驱动件及第四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驱动件往复移动,所述第四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驱动件往复移动,使所述第一拨叉与所述第二拨叉沿相反的方向移动并带动所述端子往复摆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子调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拨叉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拨叉用于与所述端子的上端接触,所述第二拨叉用于所述端子的下端接触,所述第一拨叉与所述第二拨叉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沿所述第二拨叉的长度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端子调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限位件及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围成与所述电子元器件匹配的定位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子调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导柱,所述导柱设于所述定位口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子调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的相对距离可调。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端子调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件与所述第二调整件沿相反方向移动,使所述端子向左摆动或向右摆动,所述端子向左摆动及向右摆动的角度范围为0°~35°,所述端子向左摆动及向右摆动的次数为4次。
CN202020717556.3U 2020-04-29 2020-04-29 端子调整设备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19079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17556.3U CN211907917U (zh) 2020-04-29 2020-04-29 端子调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17556.3U CN211907917U (zh) 2020-04-29 2020-04-29 端子调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07917U true CN211907917U (zh) 2020-11-10

Family

ID=73271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17556.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1907917U (zh) 2020-04-29 2020-04-29 端子调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079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3915A (zh) * 2020-04-29 2020-09-11 胜美达电机(香港)有限公司 端子调整设备及端子调整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3915A (zh) * 2020-04-29 2020-09-11 胜美达电机(香港)有限公司 端子调整设备及端子调整方法
CN111653915B (zh) * 2020-04-29 2022-03-01 胜美达电机(香港)有限公司 端子调整设备及端子调整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86465B (zh) 手机天线馈点部位与后盖组装机构
CN211907917U (zh) 端子调整设备
CN102513675B (zh) 电阻绕线机的绕线焊接装置
CN111653915B (zh) 端子调整设备及端子调整方法
CN215815588U (zh) 电子元件绕线切割一体机
CN103962987A (zh) 边框自动定位机构对边框的自动定位方法
CN211804710U (zh) 衬套套管的浮动压装机构
CN211490590U (zh) 一种自动定芯连接机构和芯轴夹持输送装置
CN216598376U (zh) 一种软导线整形组装设备
CN216348385U (zh) 一种长宽尺寸检测装置
CN212342983U (zh) 一种铜排自动插装总成
CN210060219U (zh) 基于手机摄像头模组焊接的快速定位装置
CN111940983A (zh) 一种用于软铜排银触点焊接的专用治具
CN110842559B (zh) 一种电极折弯加装焊接系统
CN109604913B (zh) 手机摄像头模组焊接固定装置及焊接固定方法
CN216751466U (zh) 一种装配设备
CN110780475A (zh) 一种fpc折弯定型机构
JPS5844791A (ja) 回路基板の位置決め装置
CN212350948U (zh) 一种用于软铜排银触点焊接的专用治具
CN218482516U (zh) 捋线组件及焊接装置
CN219648930U (zh) 一种电源壳体镭雕装置
CN111653916B (zh) 端子调整设备及加工方法
CN210418386U (zh) 一种端子夹取设备
CN216324786U (zh) 一种振子整形机
CN213949870U (zh) 一种汽车油箱输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30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301